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粮,那再多的兵也得饿肚子。”
  老四道,“那我得想办法多从中原招点人手过来,这次跟渊氏议定之后,他们后撤了百里,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百里占过来,然后从中原招募些流民过来屯垦耕种。”
  罗成点头。
  “先给府兵分地,每兵最少得有一百亩地,另外选入郡兵的,也得授田。”
  “这肯定的,不过之前我们给十万兵马授田纳妾,现在他们一半人要走了,这怎么处置?”
  罗成想了想,“离开的府兵,地收回吧,反正他们走了,也无法再管理,不过要给他们一笔钱作为补偿,表示个意思。至于他们的新罗妾和流民妾,愿意带回去的不反对,但这些妾侍的家人不能一起走,如果不肯带走的,那就留在这里。”
  土地在现在的辽东可以说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但只要隋军肯驻守在这里,不放弃这里,那么土地又同时是很值钱的东西。
  “告诉那些被我们选中屯驻的府兵弟兄们,他们的家眷迁过来,我们按人口给他们授地分田。只要是二十到六十岁的,不论男女,我们都每人分田五十亩,而二十岁以下的,不论男女我们每人分地二十亩。有多少口人,我们就给他们分多少田地。”
  “这些地分下去要交租吗?”老四问。
  “府兵本人的那份田地不须交租,但他家眷分的田地,头十年我们留守府与他们五五分,十年后,则按朝廷的租庸调制收租税。”
  “五五分成,会不会太高了点?”老四咋舌。
  “我们不是按丁收,而是按亩收,多少亩地,我们收多少,尤其是我们是按收成来收的,不是定额租,收获了多少,我们拿一半,我们分给他们的土地多,一家就算五六口人,除去府兵的那份,起码也能有一二百亩地,就算广种薄收,一亩只留一半,也还能收几斗粮。”
  看起来拿走的多,但如果罗成不再租收其它的各种租税杂费,那其实只要日子安稳,绝对是能够温饱的,甚至比在中原的日子强,毕竟如今的中原,普通百姓家里都不过是一二十亩地,甚至无地。


第555章 弃妇
  大雪纷飞。
  眼看又要过年了。
  今年的辽东格外的冷,但也格外的安宁。自东征开始以来,这还是头一次再无战事。
  罗成身着一件棉袄,裹的跟个粽子似的与小黑一同出城,随行的是阚棱等几个义子,提着龙城飞将酒,带着一些糕点还有粮油等。
  阚棱道,“义父还是穿上这貂衣锦袍吧,我看你那个棉袄真的不暖和。”
  罗成笑笑,“我不缺貂皮锦衣,但普通的府兵将士们可就没这些了。这棉袄你别看着普通,可若能够推广起来,可是相当了不得的东西,若人人都有了他,以后这辽东就不怕寒冷了,到了冬天,不用整天呆在屋里告火炕地龙猫冬了。”
  阚棱瞧了瞧罗成身上那棉袄,“可是义父你身上这身棉袄,可是比一般的貂皮锦衣还贵的,怎么可能人人都有呢。”
  此时的棉花在中原,也仅有皇帝的宫廷和一些贵族们的后花园里栽了一点,是作为观赏花来看的。
  棉花和棉布中原极少,都是由西域所产,号为白叠布。
  西域的高昌国种植棉花很多,广泛种植,据后世人研究,西域高昌也就是后世的吐鲁番一带在隋唐时就大量种植棉花织棉布,他们种的棉就是非洲棉。
  罗成身上这套棉袄,就是由商人自西域高昌国贩运过来的棉花棉布做成。
  高昌人把棉布称为白叠布或细緤,在那边,棉花一斤,上品的直钱七文钱,但细棉布一尺,上品直钱四十五文,次值四十文,下四十三文。而次棉布上品一尺直钱三十文,次二十五文,下值二十文。
  最差的棉布称为麁緤,上品一尺值钱十二文,次值钱十文。
  这么一看,好像棉花并不算贵,但贵的是棉布。究其原因,就在于此时的棉花脱籽技术不成熟,去籽极难,再加上这种高昌种的非洲棉纤维短,不易纺织,所以赞成了棉花不贵,但棉布极贵的现象。
  而中原此时还没开始推广种植棉花,从西域贩运过来后,这白叠布物以稀为贵,于是比丝绸还要贵重。
  这年头,能够穿上一身棉衣的,那绝对是非富即贵。如罗成这样还穿着棉袄,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其实啊,这棉花种植也并不是太难,并且去籽和纺织其实也有办法提高效率。”
  小黑惊讶,“白叠花真的能够大量种植?那我们辽东也种白叠花,纺白叠布如何,到时大家收入都能大增。”
  罗成呵呵一笑。
  “辽东种不了,棉花这东西需要充足的日照,辽东太冷,种不成。”
  小黑一听,很是失望,白叠布这么贵,比丝绸还卖的贵,如果辽东的府兵们能够种植棉花纺织棉布,那大家就多一条财路了。
  “辽东不适合种,但中原适合种棉花的地方很多,比如说西域,比如陇右关中等等好多地方都适合种植,棉花种植不需要特别好的良田也能种植。”罗成道,“若是有办法把棉花推广开来,其实我们可以搞纺织加工嘛。高昌人就不懂得棉花去籽的好办法,也没有好的纺织技术,但罗成却还是知道点远超现在技术的纺车织车和去籽车的,这些手工的机械自宋代开始,就已经趋于成熟,效率还是不错的,虽不能跟蒸汽时代比,不能跟现代比,但也已经很了不得了。”
  搞棉花纺织加工,也并不是就没可能,就好比后世的湖南并不产槟榔,但并不妨碍湖南成为槟榔的重要加工产地。
  辽东不产棉,可却比其它地方更需要棉。毕竟辽东冷啊,罗成他们几个出了城,感觉离开屋里的火炕地龙后,整个人都有些僵硬了。
  这城外的道路上,更是厚厚的积雪覆盖着。
  若不是骑马,这一脚下去得到半腰。
  现在罗成麾下的府兵郡兵,还有那些移民来的屯民们,冬天全靠着皮毛,各种什么貂皮狗皮狼皮羊皮什么的,再各种毛,人人一身皮草,没这玩意出不了门。然后大多时间都还只能在家猫冬,早早备好的柴火,天天就在屋里呆着。
  这还是有火炕,否则更难捱。
  但普通的百姓,可没府兵们那么好条件,毕竟府兵再怎么说那也起码是个自耕农,经常参加打仗什么的,还能有战利品赏赐什么的,生活水平在这年头,那都是中上水平了。
  可一般的百姓哪有这条件人人一身皮草,就只能是衣服做夹层,里面多填充些绵啊毛啊草的,多数时间都是无法出门的冬天。
  “义父,这大冬天的,吩咐下面人去慰问看望就好,你何必亲自跑一趟呢。”王雄诞搓着手道,虽然手上戴着鹿皮手套,可这冷风无孔不入,手一样僵硬。
  “不能跟下面脱节,哪怕你站在再高,如果你跟底层脱节了,那你离摔下来也快了。”
  罗成他们这一行今天是随小黑去一个屯子里搞慰问的,那个屯子是个军屯,在中原也叫地团,府兵们在军府周边居住,他们也分田授地,这些府兵所在地就称为地团,即隶属于军府,也同样由郡县管辖。
  大雪中,屯子很安静。
  人马靠近,才听到有犬吠之声。
  然后有人爬到屯门上喊话。
  小黑便喊道,“马大棒子,就属你嗓门大,赶紧开门,看谁来了,大帅来看望大家了。”
  罗成的到来,让这个小屯子顿时热闹起来。
  这个屯子其实不大,这里原先是安置五十个府兵的,不过他们开始也不住这里,而是驻在各城各堡中,这里则是他们安置高句丽妾或流民妾的地方,然后他们妾侍的家人,则居住在屯堡的外面,是分开居住。
  上次撤走了五万多府兵,这屯子里也走了二十多个府兵,于是还剩下二十多个府兵。有些府兵回中原的时候,带着自己的高句丽妾走了,但也有一些直接把人抛在了这边。
  个中原因,有时也并不是太清楚,反正有人就是没带她们走。
  而有些人的妾是因亲人在中原叛乱而被流放来的,那些府兵想带她们走也不行,朝廷规定这些人是不能再回中原的。
  而这些留下来的府兵妾中,有些在丈夫走后,才发现自己怀孕了,挺着肚子不可能马上再有人要,于是现在处境也挺惨的。
  罗成今天也是特意跟小黑一起下来走走瞧瞧,毕竟这些府兵还有这些府兵妾也好,那都是辽东的基础和根本。
  屯子现在还有二十多个府兵,但其中有些如今在其它城池镇堡中当值,在屯子里的只有八个府兵。
  小黑领着罗成去了给他们开门的马大棒子家,他是小黑以前长矛队的老部下,如今也是个队副,现在正好轮休在家。


第556章 封建府兵
  马大棒子长的很高大,他以前擅使一根大棒,因此得名。
  身为府兵队副,他也有个九品官阶,还有一个武骑尉的勋官。因此他在这屯子里日子算是不错的,有一百亩府兵军田,五十亩勋田,另外还有五十亩的职分田可收租。
  自从罗成宣布留下的府兵把家人接来能够按口分地后,马大棒子就立马写信回河南齐郡老家,他在老家虽也是个府兵,可是东征后才新点的府兵,这时一百亩地的军田也分不齐,只分到三十亩地,还不是什么良田。
  家里有妻儿老母,还有好几个儿女,日子也是过的苦,以前都是靠佃地和打零工生活,现在点了府兵有这几十亩地,日子好一点。但东征后,各地也是贼匪遍地,哪怕齐郡好一点,可也经常过贼过兵的,再加上这两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着实是苦。
  要不是马大棒东征立功得赏,家里靠种地肯定吃不饱饭。
  他一封信过去,于是一家子就都来了,他们从东莱坐船来的,那边有水师的船专门负责运送这些辽东府兵家眷们过去。
  一家子好不容易飘洋过海到辽东,罗成也确实没有食言。
  一家子人都分到了地,不但马大棒的妻子和老母一人分了五十亩地,他的四个没成年的孩子都一人分了二十亩地,连跟着过来的已经分家另过的两个兄弟两家十一口,罗成也全都给分了地。
  反正如今辽东别的不缺,最缺人口。
  能来,就欢迎。
  这些地分下来,有部份是以前高句丽人耕种的熟地良田,也有部份是还未开垦的荒地,另有一些较差点的坡地等,但数量确实没打折。
  现在马大棒三兄弟一起居住,一起十八口人,除了马大棒子的那一百多亩地,他这一家子还分到了近五百亩地,虽然其中良田不到二百亩,可也足够惊喜了。
  更别说,马大棒子还有个高句丽妾,也分了几十亩地。
  马大棒妻子过来后,见到屋里还有个高句丽女人,把马大棒子挠了一顿,但后来也没闹了,倒也想开了,既然是上面要求的,个个府兵都纳高句丽妾,就没办法了,再说,马大棒子也会哄,告诉她这些妾侍其实就是帮忙种地的。
  毕竟他这个高句丽妾年轻,能干活,现在正好帮着妻子侍候老母亲,另外这个高句丽妾家还有七口人呢,一家老小现在都是他马大棒的佃民,帮他种地。
  妇人很现实,算了半天,觉得确实是这么个理,也就消停了。
  屋子挺大,原木结构,树都是山上伐的,府兵们互相帮忙一起建的屋子。房屋的风格就是原始粗犷风,但很结实。
  屋里有个大火塘,可做饭也可烤火,另外还有个大炕。
  罗成扫了遍屋子,发现火塘上还挂着几块肉在熏烤,已经熏的乌黑,火塘上还有肉,说明府兵们日子还算可以。
  “粮食还够吃么?”罗成问。
  “够,屋头下有个地窖,里面不但存了粮食,还存了些菜,够吃到明年开春了。”马大棒对现在的日子很满意。
  在中原时,他不过是个卖苦力的,可自加入府兵到了辽东,几年下来他成了军官,如今更成了地主。
  在这个小屯子里,他还是屯长,一家十八口,外加上妾侍家七口,这个大家族二十多人呢。
  他现在就算外面大雪封冻,都经常出去转转,就为了看看他的那些土地,时常在炕上跟妻子商量,等开春后,好好管理今秋种下的麦子,还要抓紧把剩下的地也翻了,种上麦子和大豆。
  他还计划着要再买两头牛回来种地。
  罗成笑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有粮吃就好。马大棒,跟我说说你们屯子里的情况,如今总共有多少人口,有几个府兵,又有多少府兵接了家眷过来,地都分下来了吗,都按上面规定分下来,有没有少分?还有,听说你们屯里之前走的府兵有几个把妾侍留下了,这些人现在怎么生活,怀孕了有没有没人管的?”
  这些问题,马大棒很认真的听,然后一一做了回答。
  “大帅,我们屯子现在总共有三十个府兵,之前五十个,走了二十三个,剩下二十七个,后来上面又安排三个过来,三十人都是隶属于附近的四平鹰扬府……”
  按马大棒子所说,三十个府兵,有一半人已经把家眷接来了,还有一半是计划着等明年开春后再让家人过来。另外已经接家眷来的这一半人里,如他一样把全家都接来的也只有部份,不少人是家里只先来了几个探探路看看情况。另外也有人还计划着,明年要把兄弟家也喊来的。
  至于说没带走的府兵妾,这里有七个。
  其中四个流民妾三个高句丽妾,七个被留下来的府兵妾,已经有五个改嫁其它府兵为妾或是嫁给其它移民,但还有两个没嫁,因为她们怀孕了。
  “这些人现在怎么生活?”罗成问。
  马大棒子叹息一声,“这些女人也挺可怜的,我们也给她们的丈夫去信了,可他们都回中原了,也不可能再来接他们回去,甚至如那几个因叛乱而被流放来的女人,根本不可能接回中原去。”
  “我们屯子呢现在就是大家一起接济照顾她们吧,每家送了柴火定期送粮,让她们渡过这个冬天。”
  这样的情况并不止是这个屯子,而是很普遍。
  当初罗成为了让这些府兵在这里有归属感,强行给他们分地纳妾,然后皇帝一道诏令,又把五万三千府兵召回中原去了。
  于是好多在这纳的妾都被留在了这里,没怀孩子的还好,反正再改嫁就是了,可有些人怀了孩子,却是麻烦。
  她们嫁给府兵都是才二三个月,有些人在府兵走的时候根本还没发觉自己怀上了,现在快过年了,肚子一个个的开始挺起来了。
  “马大棒子,你做的很好。不管怎么说,这些女人都要照顾好,我已经决定,等这些女人生下孩子后,如果她们愿意自己抚养,会由留守府每月补贴些钱粮,如果实在无力抚养或不愿意抚养,留守府也会成立专门的少儿营,到时接过去抚养他们长大成人。”
  马大棒子挠挠头,“其实我们有些府兵,也愿意抚养的。”
  小黑笑骂道,“你们他娘的不就是图人家寡妇不要钱,养着还能帮你们干活,孩子长大了,又是个劳力。”
  有些人确实是这样想的,反正就当是个奴隶,还是不要钱的。
  可罗成却摇头。
  “这样想不行,不管怎么说,这些孩子也是中原府兵之子,他们不是高句丽奴隶,所以生下来我们得善待他们,他们生下来就将是大隋的良家子民,不会是奴隶。”
  “马大棒,你带我挨家挨户看看这些女人去。”
  “哎,好的。”


第557章 亡国奴
  出了马大棒子家,由他带路走没几步便是另一座院子,一样的粗犷原始,相比起马大棒家,这家的屋里没那么暖和。
  没烧火塘,只烧了炕。
  炕上做着六七个男女,看到马大棒子带着人进来,他们眼里闪过慌张的神色。
  “屯长,我兄弟他们一会就走。”
  一个挺着肚子的高句丽女人用不太熟练的汉话向马大棒子说道。
  马大棒子道,“没事,不是来赶他们的,这是我们大帅,今天特意来看看你们。”
  那女人打量着罗成,一时还没明白大帅是代表什么。
  阚棱怒目而视,一声冷哼,吓的女人直接要跪。
  罗成上前扶住她,然后转头对阚棱说,“你的勇武并不该用在这种场合。”
  然后他对那妇人道,“我是罗成,辽东留守,今天特意来瞧瞧你们。”
  那女人这下终于明白眼前这个男人是谁了,居然是被她们这些高句丽奴称为辽东王的男人,一时又要下跪,她甚至叫她的兄弟们一起跪。
  “不必如此,都炕上坐吧。”
  女人的肚子隆起,说是已经有快五个月身孕了,她看起来很年轻,也就不到二十的样子,脸色有些苍白,但还算好,没有太瘦。
  炕上的那几个男女,都是这个女子在屯外边的家人,他们在屯外的房子不比这里好,多是半地下的窝棚,冬天要冷的多,而且他们粮食也少,每天都处于半饥饿的状态,今天进屯来看她,她便让他们在这里吃饭,又在暖和的炕上多呆段时间。
  不过按规定,所有的奴隶都是不允许在屯中过夜的,就算进出,都得经过登记允许,更不得携带铁器等。
  “大帅,这个女人叫阿达,她男人是来自陇右的胡禄,我们都喊他葫芦儿。葫芦儿是个三十多岁的府兵,走的时候没带阿达走,说他家孙儿都有了,要是带个高句丽妾回去,会被人说,而且此去陇右路途遥远,带一个高句丽女人不方便。”
  不管怎么说,胡禄走了,抛下了这个年轻的高句丽妾阿达。他原来在这屯里分的军田和勋田,都被军府收回,军府给了他一笔钱帛算做是一点补偿。
  他的房子,其实就是栋木屋,还是由阿达住着,他走时,给阿达留了些粮食,算是就此缘尽。
  “葫芦儿走时也不知道这个女儿怀孕了,要不然估计也许就带她回去了。”
  像马大棒他们这些府兵,虽说府兵没有粮饷可领,可毕竟之前打仗得赏分战利品的,每人手头都有积蓄,早早就储好了过冬的粮食。
  而阿达没了府兵丈夫,生活却没有了来源。
  连她在屯外的家人,现在也难得她接济了,毕竟她现在也是靠接济过日子的。
  其实她家人今天来看她,都是来劝她再找个隋军府兵嫁了,哪怕嫁不了府兵,嫁个府兵迁移来的家人也行。
  毕竟他们现在身份就是奴隶,如果嫁了府兵,他们就能成为府兵的佃农。
  本来他们就是葫芦儿的佃农,可葫芦儿走了,他的田收回去了,这家子就成了无地可佃之人。
  罗成一边听一边点头。
  现在的辽东,其实社会阶层结构非常的简单,在他的特意主导之下,现在辽东就两类人,一是隋军府兵和他们的家眷,一类就是高句丽奴隶和被流放过来的中原叛军和家眷。
  府兵现在都分田授地,全是地主,连他们的家人过来都享受了好待遇,也分到了地。
  但那些高句丽人和流放来的罪民就惨多了,他们全是奴隶或罪民身份,虽不是私奴,但也是官奴隶,没田没地甚至没房子没财产。
  罗成还算是给他们找了条出路,做府兵地主们的佃农,比直接做农奴要强的多,佃地耕种最后缴租之后还能有自己的留余,可以生活。
  但他们得依附地主生存。
  特别是在辽东,在罗成设计下,这些高句丽人或罪民以家庭为单位一起生活,但家里得有女子嫁给府兵地主们为妾,不管是未婚的姑娘嫁也好,或是丧偶的寡妇嫁也好,哪怕是有丈夫的改嫁给府兵为妾也行,总之,他们要想从奴隶变成佃农,就得有家人给府兵做妾,完成那道绑定程序,如此才行。
  罗成这样搞,其实就是为了把这些麾下的府兵,变成辽东地主,甚至是他的半封建骑士,让这些府兵以土地跟辽东捆绑起来,而他作为这个制度的保障者,则这些辽东府兵地主们,也便会全力拥护他。
  说白了,罗成就是要告诉所有府兵,你们今天能过的这些好日子,都是罗成给你们的,所以你们也得拥护我,我罗成保护你们的利益,你们保护我的地位,相辅相成。
  至于那些流放的罪民或高句丽奴隶,他们则是被府兵阶层压在脚下的底层,毕竟辽东虽大,可也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金字塔才是最稳固的结构。
  也正因此,葫芦儿走了,这个叫阿达的女人也没资格继承葫芦儿的土地,哪怕葫芦儿愿意送给她也不行。
  人走,地收。
  甚至葫芦儿的这座简陋的木房子,也仅可以让阿达暂居,如果他改嫁,这屋子也不再属于她的财产。
  至于阿达的家人们,也只能借着探望阿达的机会,来这里烤烤火吃顿干的,黄昏之前,他们就得离开,回到屯外自己的窝棚去。
  “阿达,你肚里的孩子,生下来打算怎么办?”
  阿达有些迷茫,虽然她也恨那个已经有些陌生的男人葫芦儿,可肚子里的孩子毕竟也是自己的肉。
  可如果生下来,怎么养呢?
  今天父兄们劝她想办法打掉孩子,然后再嫁个隋人,这样不但是阿达以后有保障,就是他们一家子以后也可以继续成为佃农,而不是如今孤魂野鬼一样没有主。
  “我不知道。”阿达道。
  “阿达,现在我有两个选择给你。第一个,你可以把孩子生下来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