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佩鹿盧玉具剑,垂白玉双绶,绶閑饰三玉环。
  因此,他继位登基,自然当用十二纹章的袞冕,得是玄衣纁裳。
  可现在罗成让人送来的,却是一件衮龙袍,配一顶金色折翅冠,颜色也不是上玄下纁,而只是明黄色。
  连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纹章都没有,仅有一个龙纹章。
  要知道,就算是太子,那也是有九纹章衮龙袍的。
  “请殿下宽恕,一时仓促,难以制成衮冕,罗帅说等还都洛阳,到时定举行隆重而盛大的登基大典,到时天下百官、四方藩使酋长,都来观礼。”
  听魏征这般说,杨暕也只得点头。
  衮龙袍就衮龙袍吧,没有十二纹章衮冕,他依然也将登基为天子。
  “请殿下换上龙袍,移驾六合宫。”
  辽东城外不远,有一座六合行宫,之前皇帝攻打辽东时修建的,现在修补修补,刚好可以当做杨暕的皇宫,那里有留守的少量宦官和宫女,还有一些皇帝依仗,倒是可以现成取用。
  杨暕倒是想去节度使府的,可明显罗成认为他去了会妨碍,于是便让魏征送杨暕去行宫。
  “罗成没来吗?”
  “罗帅稍后会率辽东文武前往六合宫朝见,现在还在忙碌,正忙着草诏宣告天下。”
  杨暕哦了一句,“以后称陛下,莫再称殿下。”
  魏征笑笑,“遵旨,陛下。”
  这下杨暕满意了。
  “还有何事?”
  “陛下,罗帅让我来,请陛下赐下印信。”
  “什么印信?”
  魏征很淡定的道,“如今举兵起事,虽得宣武、义武、威武、镇海数镇响应,然则诸镇并不相连,只怕难以统一指挥,眼下太上皇还在江都,若是我们指挥不一,这仗也不好打,洛阳更不好进。”
  “所以臣斗胆请陛下授封罗帅假黄钺,以都督中外诸军事,统一指挥各镇兵马。”
  假黄钺三个字一出,杨暕的眼皮跳了跳。
  这三个字可不简单,因为这代表着一项极大的权力,假黄钺,便是赐给臣子代天子征伐大权。
  这比起使持节的都督,双旌双节的节度使,还要权力大。节度使不过是节制一镇,使持节的都督则权利还小些,而这假黄钺,可是代天子征伐啊。
  “朕赐封罗成为上柱国大将军!”杨暕道。
  可魏征却不答应,柱国大将军最早是十六国时后燕国慕容垂所设,位于太尉之上,后来北魏亦设立。
  一开始,这个位置还是非常权重的,比三公还大。
  可后来尔朱荣尔朱兆等权臣都当过,再后来西魏的宇文泰,干脆搞出了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于是这柱国也就不稀罕了。
  当时西魏给柱国大将军并授使持节、大都督衔。而等到宇文家代西魏立北周后,这柱国就更是遍地走,大将军多如狗。
  而等到了杨家建立隋朝后,柱国之上更是又设了上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更是只是勋官,无半点实权,于是这上柱国跟大将军都废了。
  杨暕给罗成授上柱国大将军,对魏征来说,一点实用性也没。
  历史上不少响亮的将军名号,刚开始设立时,那都是非常威风也非常权大的,可后来便滥了。
  比如说汉朝的骠骑大将军,最有名的还是霍去病得封。然后到三国时,最厉害的将军号便是都督中外诸军事,又称大都督。
  南北朝的时候,祸乱天下第一人的侯景,曾经自己封了个将军号,宇宙大将军,真是地球都容不下他了。
  再然后便是南北朝时极有名的柱国大将军了。
  当然,不管是骠骑大将军还是柱国大将军又或大都督,如今都滥了,不值钱。
  所以历史上,后来李渊给李世民封无可封的时候,想出了一个新的将军号,天策上将,其实跟那什么宇宙大将军、柱国大将军本质上都是一回事,一个将军号不值钱了,那就再想一个新的出来。
  “那朕就授罗成为太尉!”
  太尉是三公之一,还在司徒司空之前,一般来说是在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师之下。早在秦汉时,太尉可是比什么骠骑大将军、柱国大将军都牛逼的多,这是真正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元帅。
  只不过慢慢的,太尉也成了虚衔,从宰相,从统领天下兵马,到慢慢的就成了个虚衔荣衔,再无实权。
  魏征当然更不会满意太尉这么一个头衔了,他来的时候,可是带着任务来的。
  “陛下,罗帅忠心耿耿,保扶陛下,如今天下纷纷攘攘,一片混乱,此时正需要得到陛下的信任啊。”
  “那朕授罗成为元帅。”
  杨暕始终不愿意授罗成假黄钺。
  魏征见此,便道,“若陛下授罗帅为元帅,还请陛下诏授罗帅开幕府自置官属,都督中外诸军事,节制天下兵马!”
  眼看着不答应,这魏征就不肯罢休的样子。
  最后杨暕无奈,也知道如今还得倚仗罗成,于是想了想便只好道,“那朕就拜罗成太师、授封元帅,赐开幕府并允自置官属,同时诏赐罗成旌节,令罗成都督内外诸军事,节制天下兵马。”
  “臣为陛下草诏。”
  魏征还不肯走,而是直接取来纸墨笔砚,当着杨暕的面挥笔草诏,诏书拟好,递给皇帝。
  “请陛下署名用印。”
  “玉玺还在太上皇那。”杨暕借口。
  “请陛下御笔署名,并盖上私印。”
  杨暕咬咬牙,最后还是拿起笔,蘸起朱砂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从腰间取出一枚金印盖上。
  魏征细细看过,满意的收起。
  “臣先告退,请陛下更换龙袍,稍后臣恭迎陛下往六合宫。”
  等魏征出去了,杨暕看着那件衮龙袍,突然没有了半点欢喜之意。
  “权臣,欲做曹操和司马耶?朕早晚要诛你!”他恨恨道,说完却又马上扭头四下观望,生怕被人听去。


第707章 节制天下兵马
  杨暕还在对着那件明黄龙袍不满意的时候,罗成这边得到魏征回报后,便迅速的把元帅府架构起来。
  奉旨开府。
  其实开府也简单,就是在原来的忠武军节度使府外面,再挂一块牌子,也算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了。
  不过具体的,肯定也要有所调整。
  罗成为元帅府元帅,负责对内外的军事作战,并节制天下兵马,总判帅府事。
  其下设长史与司马各一人,另有行军参谋一人。从事郎二人,军咨祭酒二人,主簿二人,记室二人,六曹参军事各二人,另有参军事六人,录事二人,典签四人。
  此外还设立了判官、掌书记、推官、巡官、孔目官等。
  罗成把自己的元帅府划为分三大块,其一是负责文书机要的,有判官、掌书记等,主要是为将帅起草报告和文书。
  另一个则是负责参谋指挥的,担负的是选择行军道路和宿营地,制订作战计划,收集分析情报,并负有传令,为行军部队指路的任务。
  最后一个则是担任工兵勤务、军需后勤这一块。
  罗成分别设为机要司、参谋司和后勤司。
  长史负责机要司,司马负责后勤司,而罗成又特设行军参谋一职,负责参谋司。
  增加了一块牌子的帅府里,一众军将官员们都面带欢喜。
  走出这一步不容易,而一切又是如此之顺利。
  罗成加封为元帅、太师还兼任安东道节度使兼辽东太守,自然也要给下面的兄弟们升职加薪。
  “授魏征为行军长史,主管机要司,负责府帅机要文书事务。”
  魏征笑呵呵的上前拱手谢过,这位老道对于造反很乐衷,如今也算是成了一半,对于罗成的酬谢,接的很自然。
  “授王子明为行军司马,主管后勤司,负责帅府的后勤军需事务。”
  王子明跟着罗成多年,又是罗成的二姐夫,一直是负责钱粮这块,兢兢业业,还是很尽职尽守的,因此当仁不让的上前接令。
  “授侯莫陈乂将军为行军参谋,负责参谋赞画。”
  这个新设的行军参谋,罗成将他放在了三个副职的第一,在不设副帅的情况下,侯莫陈乂的位置并没变化,对于这个新职,他很满意。毕竟,参谋赞画,本就是他所长。
  接下来,罗成又对六曹参军事等职分授诸将。
  “我决定,将柳城郡和辽西郡合并为一,将旅顺郡与建安郡合二为一。”
  安东虽地广,可终究还是人口太少了一点,六郡加起来不到二百万人口,一郡也就是三十万左右,还是平均。
  而中原河南河北战前时代,一郡都是二三十万户,是现在辽东的不知道多少倍。
  人口太少,一县不到万户人,就有些不合时宜。
  因此,罗成干脆并去两郡。
  柳城郡和辽西合并后,名为辽西郡,治所依然在柳城,建安郡则并入旅顺郡。
  不过现在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罗成这边猛将不少,但文臣却是不足,尤其是能够主政一郡的有能干的文臣。
  “克明,你此前为辽西太守,本来二郡合一后,应当以你为太守。只是如今这里也离不开你,我已向陛下奏请任你为吏部侍郎。”
  房玄龄和杜如晦算是罗成这里为数不多拿的出少的文官了,可现在朝廷这个草台班子,中枢也得有人。
  于是罗成便打算自兼尚书令,这样一来,他一面是元帅,统天下兵马,一面是尚书令,可以掌控中枢。
  但光他一人肯定也不行,于是便让杜如晦做吏部侍郎,分担事务。
  他给房玄龄安排的则是内史舍人这个职务,这其实就是中书舍人,因为隋朝要避讳杨忠,所以中字都不用。侍中改为纳言,中书令改为内史令,中书舍人也便成了内史舍人。
  内史省是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内史令便是宰相,此前杨广也不实授内史令之职,只以内史侍郎加参知政事为宰相。罗成让房玄龄来负责临时的中书省,当然不可能一下子授他令或侍郎之职,于是便先授他个舍人。
  反正职不职务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还有没有上司,没有,那内史舍人也一样可以暂管内史省。
  而门下省,罗成是让魏征兼任给事郎,这官职原本为给事中,也因避讳改为给事郎,正五品上,为门下重职,分判本省日常事务,具体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有异议可直接批改驳还诏敕。
  总之朝廷中枢,是以三省为主。
  内史省负责的是答复皇帝的咨询,负责起草诏敕及阅读臣下的表章。
  简单点说三省就是内史省是负责决策的机关,而门下省是负责审议的机关,尚书省是实际执行的。
  但罗成现在不管这套,他只是为了方便他掌控这个傀儡朝廷的中枢,方便行事。
  所以虽然他是尚书令,可实际上他还是把这三省都弄到一起,合并办公,没有什么三省互相制约。
  房玄龄负责草诏、魏征负责审议,罗成负责执行,杜如晦负责人事,听起来有模有样,但关键的是这些人都听罗成的,于是这三省六部制度,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不过是给外人看的。
  三省都只是摆设,那皇帝更是傀儡,罗成不可能真的让杨暕来指手画脚的。
  等把中枢和帅府两边都差不多架起班子,罗成便道,“好了,咱们现在去迎天子至六合宫吧。”
  于是乎,大家便都一起边互相道贺升官了,一边往外走,去迎接圣驾入六合宫。
  那边杨暕左等右等,等了许久,才终于见到罗成等人到来。
  罗成见面,先是呈上一本奏表,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罗成拟好的三省中枢官员名单和元帅府属官名单。
  “陛下,臣拟将为陛下选拔禁卫元从亲军,拟军号神策军,兵额五万,设左右两军,兵员自归附之奚、契、霫、突厥以及我辽东勇武百姓之中招募。”
  杨暕听说罗成要为他建立神策左右两军为禁卫,当然马上点头同意。
  然后罗成又奏请说,臣还打算将忠武军扩编为四军十万人马。
  皇帝也不反对。
  “朕便给忠武军四军各赐军号,分别为左右神威军和左右神武军。”杨暕顺势又授出四个军号。
  神策神威神武,六军十五万人。


第708章 登基改元
  杨暕还想顺势再钦点几位神策神威神武的军将,结果罗成却手一挥,打断了他的计划。
  “臣等恭请陛下移驾六合宫,登基即位。”
  杨暕张了张嘴,心中不快,可只能强忍着,最后只好起身,穿着那套令他极不舒服的明黄衮龙袍起身移驾了。
  他这次从平壤过来,是悄悄的过来的。
  平壤的长安宫齐王府有两千步骑的卫队,但那卫队却是皇帝派来监视看押他的,哪怕这两年他没少花钱在这些军将身上,可也仅是拉拢了几个军校侍卫而已。
  因此当王君廓秘密见他,说要接他回辽东当皇帝时,他当时就一哆嗦,还以为王君廓是皇帝派来诈他的。
  好在见到了罗成的书信,后来又看到了宋老生,这才相信了。最后还是让王君廓帮忙,以打猎为名出王宫,然后却半路找了个替身留下,自己则坐船跑回辽东。
  所以说现在杨暕其实就是个孤家寡人,身边一个亲信都没有。
  好不容易在平壤喂熟的那几个,还全都被王君廓留下了。
  现在罗成说让他干什么,他也只能干什么。
  出了府第。
  那边早有忠武军的将士把行宫取来的仪仗打起来,虽然跟他的龙袍一样不够威风完整,可起码也是天子仪仗了。
  辽东城里的军民百姓,也早就从各方面听到了消息。
  于是这会,全都跑来观看。
  当杨暕出现,坐在那八匹大马拉着的御驾上,街道两边围观的军民,无不跪地高呼万岁。
  金黄华盖下的杨暕看着这场面,听着这呼声,激动的几乎晕过去。
  这一刻,他才真正的感受到了九五至尊的感觉,感受到了什么叫天下之主。
  从宅院到城外六合宫,一路上,欢呼声不断,杨暕站在车上,不时的招手。
  六合宫城里,罗成等文臣武将,迎着皇帝入宫,举行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登基仪式。
  没有外番使节,没有地方官员,甚至没有什么足够的仪式,因为人手不够。
  一切草草而就。
  但当杨暕穿着明黄衮龙袍,坐上殿中的龙椅时,他还是激动的流下了泪水。
  曾经在太子杨昭病死后,他以为太子之位必然是他的,所以有过放纵,有过得意,却不料最后父亲反把他软禁起来。
  担惊受怕好些年,才被外放去了朝鲜,本以为这辈子都回不到中原,就要当个逍遥的野人王时,却料不到罗成迎他回来当皇帝了。
  “罗卿,接下来你有什么计划?”杨暕迫不急待的问。
  “回陛下,接下来自然是发兵入关,讨逆平乱,安定天下。”
  仪式结束,罗成等人便退出行宫。
  杨暕在宫里逛着,六合宫城不大,这不过是当初皇帝征辽东城时临时修建的一座小行宫,宫城外面还有一座外城,原是供给随驾百官居住的。
  现在宫里还有一些宦官和宫女,但宫人都年纪较大,也没有几个好看年轻的,那些宦官也都是老弱不堪者,没一个机灵的,甚至还有些突厥、高句丽的奴婢,好多连他的话都听不懂。
  这还不如他在平壤的长安宫里。
  他只能安慰自己,要不了多久,等罗成打进关内,攻下洛阳,他就能回到洛阳的巍巍紫微宫里临朝听政,君临在下了。
  可是接下来,那边却没了动静。
  他派人去召罗成,结果只带回了罗成一句话,说正在准备之中。
  再过几天,还是没动静。
  他再派人去问,这次那老宦官宫门都没能出去,因为外面已经有神策军驻守诸宫门,而神策军守着门,不许宫里人进出。
  宫中所需要一切用度,他们定期派人送进宫。
  宫里有话,也只能通过他们传递。
  罗成回话,说如今秋收开始,大家都忙着在收麦子呢,等秋收过后就出兵。
  这个答复气的杨暕要死,这什么时候了,还收什么麦子。
  等帮朕平定在下,打回洛阳,到时朕赏你们金子。
  可惜没人理会他。
  杨暕坐不住了,他亲自出宫去见罗成,可宫门口守门的神策军却居然敢拦着他这个皇帝。
  他大怒,但那守门的神策军居然是突厥人。
  根本听不懂他的话,他大叫着让罗成来。
  可没人理会。
  他往外硬闯,结果突厥人居然架着长矛拦住了。
  杨暕又怒又惊,在那里又闹又骂,最后也没人来理会他,最终只得回到了宫里。
  宫门口,杨暕走后,李君羡才走了出来。
  他拍了拍那几个突厥士兵,满意的点头,“很好,继续守好宫门,不许宫里一只苍蝇飞出来。”
  一个突厥兵用着还算流利的汉话道,“请将军放心,我们一定守好宫门,皇帝也别想出去。”
  杨暕还不知道,这些守门的突厥兵并不是听不懂汉话不会话汉说,他们只是装做听不懂不会说而已。
  而另一边的辽东城元帅府里。
  罗成却很忙。
  不仅仅是收麦子。
  虽然现在确实是忙着秋收,可除了秋收也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
  首先,就是要派人把齐王在辽东城登基即位的消息传告天下,同时还要向定襄、马邑、山东、安南、江南等诸道盟友们送去这个好消息。
  告诉他们皇帝登基的消息同时,罗成也以皇帝的名义,给这些盟友们加官晋爵。
  罗成授封宣武军节度使罗嗣业为晋国公、太子太师,加兵部尚书。
  授李思摩为安国公,漠南节度使,兵部侍郎。
  授张须陀为司徒、鲁国公,调入京为左神策大将军,礼部尚书。
  授罗贵为齐国公、山东节度使。
  授杜伏威为吴国公、江南节度使。
  授燕国公罗艺为太傅、镇海军节度使。
  授刘武周为代国公,代北道节度使。
  加封义成公主为襄国大长公主。
  一连多道封赏任命诏令颁下,给盟友们坚定信心。
  另一方面,他也没忘记给北平的独孤篡、范阳的薛世雄、河北的李景、太原的杨义仆、洛阳的王世充、河南的裴仁基、彭城的来护儿、陈棱等各路大将要员发出封赏的诏书。
  这些人全都封国公,授以中枢或地方要职。
  总之一句话,现在齐王继位,要结束动乱,恢复天下太平,大家都来拥立新皇,好处大大的有。
  北平都督拿着这封诏书,看着上面落款的至德元年几个字,不由的冷笑。
  “至德?这不是陈后主用过的年号吗?”独孤篡问手下。
  那个属下倒也是有些墨水的,当下道,“至德来自道德经开宗明义的第一章,意为最高道德就是孝。齐王篡位造反,伪年号却用至德二字,估计是想诏告天下他称帝是为了尽快平定天下叛乱,然后好尽快将皇帝迎回京都,代父平乱,保续江山,这或许就是他认为的大孝吧。”
  “齐王想的到这些?估计又是那个罗成鼓捣出来的。”
  “都督,那这诏令咱们接还是不接呢?”属下问独孤篡。


第709章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那你说,我是接还是不接呢?”独孤篡笑着问手下。
  这位北平司马悄悄的打量了独孤篡的面上表情,却也看不出他究竟是何态度。说来,这位上司,那是皇帝的舅表弟。
  北平都督赵国公独孤篡的父亲独孤罗是独孤信的长子,而独孤信是江都那位天子的外公,独孤皇后跟独孤罗是同父不同母的兄妹。因此,江都天子是独孤篡的姑表兄,而辽东那位天子是独孤篡的表侄。
  这位司马想了想,然后谨慎的道,“当今天下确实是一片混乱,先有各地贼匪蜂起,然后又有李密、窦建德这等贵族豪强做乱,现在天子在江都不得还都,洛阳随时有失陷的危险。”
  “你想说什么就直说,不必这么转弯抹角的。”独孤篡道。
  “职下是想说,江都天子无力剿灭各地的叛乱。”
  “你是说辽东的那位天子就可以了?”
  “齐王得罗成拥立,又有数个大镇支持,因此他现在是实力最强,他们若南下,不论是窦建德还是李密等叛军,都不是他们对手,就算是江都朝廷,也无力阻挡。”
  “那你是要劝说我接下这诏令了?”
  “顺势而为……”
  司马话还没说完,独孤篡却已经拔出短刀一刀刺入了他的喉咙,“我独孤家为皇亲国戚,世受国恩,先太后和陛下对我家都不薄,我岂有背叛之理?你身为朝廷将领,食君之禄,不为君分忧,遇事却只知道投敌。你当真以为我不知道你跟辽东那边悄悄书信往来之事?你以为我不知道罗成都已经许诺授你为北平太守之职?”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独孤篡拔刀,那位司马大睁着眼睛倒下,死不瞑目。
  独孤篡转身,目光扫过一众属下文武。
  “我知道,跟辽东那边暗中往来,眉来眼去的不止这一个。我今天杀了他,但是不会再追究你们其它人。只要以后老老实实本本份份,那么我会既往不咎。谁若是敢再里通外贼,休怪我独孤无情!”
  厅中诸将校官吏们,都不由的心惊。
  想不到,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