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琼想了想,觉得对这人有些印象,“陛下,臣记得此人不是已经归附了朝廷吗?”
  “确实,此前归附朝廷,可谁想这次又反了,不仅反了,还打了杜伏威一个措手不及。”
  要说来这个李子通反叛,其实跟刘武周他们情况又不一样。李子通这人是彭城人,在大业年间,他最早是跑到罗成老家长白山,投奔了这里最早的贼军王薄王伯当他们,后来王薄他们兵败逃遁,李子通又投了一个新的老大,那老大便是左才相。
  他跟着左才相也是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的,后来左才相得李密相助,威震中原,跑到淮西山南称帝,左才相因为待人宽厚,军中很有威望,结果被左才相猜忌,被迫离开另起炉灶。
  他带着一票老兄弟东奔西走,从山南到淮西,又从淮西中到淮东,后来又跑到江南,虽说此人本事不小,但奈何他单干的时候大环境已经不一样了,此时想要有块稳定的地盘已经很难。
  等到罗成南下降服陈棱,黄淮诸郡归入大秦,李子通也便顺应大潮率部归附,要说朝廷对他还不错,毕竟李子通虽然江湖资历老,可此人以前名声还不错,不是朱璨张金称这等残暴贼匪,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残害百姓之事,加之又是主动归附,于是朝廷后来授了他一个江都郡丞之职。
  本来,这也是不错的结果了,若是安安份份,以后也就顺势洗白入了新朝仕途。
  李子通也是这样想的。
  可奈何,朝廷把淮南交给杜伏威,杜伏威在江淮毕竟打拼多年,对于非嫡系心腹的李子通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更何况李子通归附之前也跟杜伏威打过好几仗,甚至还占了杜伏威不少便宜。
  杜伏威外号江淮之王,但人毕竟也很年轻,二十来岁的人,早几年在江淮一带也不是那么顺利的,败仗没少打。如今得镇一方,这性子不可能如老将一样稳重,对自己的嫡系心腹自然是大力提拔,对以前的一些对手,如隋朝的地方官员将领也会给些小鞋穿,至于如李子通这样草贼出身,又曾数次击败自己的人,更不会有会很好脸以。
  而李子通这人年少时也是贫困出身,靠渔猎为生,为人乐善好施,以前居住乡里,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提携重物,必定代为效劳。家有余财,则周济别人。可是他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为人心胸比较狭隘,就是气量较少,也很耿直,眼里容不得沙子,心里藏不住气。
  杜伏威百般刁难他,他便容忍不下。
  两边的关系越搞越僵。
  恰逢朝中出了王君廓谋反一事,虽说杜伏威并没有同谋,可毕竟牵连到他,哪怕皇帝事后给他写了封亲笔信,说一如继往的信任他,依然把淮南交给他镇守。可哪怕皇帝是他大舅哥,是追随多年的好兄弟,杜伏威心里也还是总不得劲。
  他就想着怎么好好表现一下,以证明自己对皇帝的忠诚。
  如何表现呢?杜伏威打算找个机会打过长江去,把江南重镇丹阳江宁拿下。为此,他不顾朝廷的大战略,四下准备,因为向来看李子通不爽,所以他准备让李子通率部打前锋,又让身为江都郡丞的李子通筹集船只钱粮,并定了很短的期限,若是到期完不成,就要军法处置。
  任务很重,关键是下面很多人都故意不配合,摆明了就要是看李子通受罚。
  眼看着事情难办,李子通也忍不了了,跟几个老兄弟一商量,干脆反了吧。
  于是乎,李子通便暗中谋划。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李子通带着心腹们率领家丁部曲,突袭了前来江都巡察的杜伏威。
  杜伏威重伤落马,幸亏得皇帝义子王雄诞拼死救起,背着他逃入芦苇荡中,才逃过一劫。
  李子通虽没能斩杀杜伏威,可却也一炮打响,杜伏威重伤逃走后,他率部迅速抢夺江都城,然后召集旧部,一时声势大振。
  李子通拥众两万余,在江都城干脆打起旗号,自称越王。
  然后他把自己一个儿子送到江南沈法兴那里为质,与他结盟,共同抗秦。沈法兴得了李子通的儿子为质,很快派出自己儿子沈纶率兵五万过江,与李子通一起联军攻打淮南的杜伏威军。
  李子通尽夺江都郡,又夺钟离、历阳两郡,干脆即皇帝位,国号越,年号明政。
  丹阳贼寇乐伯通也依附李子通,李子通于是又得丹阳贼万余人。
  沈纶率吴军夺了庐江郡,趁势又夺同安。
  这个时候,江西的林士弘见机,也立即派兵渡江,夺了蕲春郡。
  南梁萧铣也趁火打劫,派兵攻打永安、安陆等汉东四郡,意图把此前叛梁投秦的这四郡夺回。
  “江南的梁楚越吴,现在是四家联手,皆欲乘我大秦北伐之际,夺我江北之地。”
  “这些趁火打劫的反贼!”秦琼骂道。
  罗成叹口气,“其实李子通反叛,固然罪不可赦,但也有杜伏威处置不当的原因在,现在杜伏威身受重伤,退回彭城养伤,已经上表请罪,并请辞去职事,让朝廷另派一位大半过去。”
  “二哥,我打算让你去江淮接这担子。”
  秦琼愣了一下,“臣骑射还行,但若说到江淮之地去,只怕不习惯啊。”
  “这没什么,我给你再找几个帮手就是。”


第895章 十万尽坑杀
  “江淮水网纵横,臣不习水战。”
  秦琼还从没有独自出镇一方过,他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统领一军两万五千人马,统领成千上万的骑兵步兵他倒不惧,可一想起江南到处河流他就觉得自己以往所知的那些战术打法都不适用了。
  这位魁梧的马军大将,眼下正是最巅峰时期,年富力壮,伤病也还不多。都说拳怕少壮,其实北方战将,尤其是自魏晋以来,北方的大将一般都是骑将,也一般都是能率骑冲锋的猛将。
  这也几乎都是魏晋以来武器和战术革新所带来的变化,在汉以前,将领们是不会冲锋的,更多是在将旗之下指挥。可随着马镫,特别是马铠的出现,就使得中原骑兵出现了突击骑兵为主,于是将领们也都以那种冲锋陷阵的骑将为主。
  这些冲锋陷阵的骑将,巅峰之时就是在三四十岁之时,再往后,就会因伤病太多而下降。
  历史上的秦琼,唐开国不久后,他便几乎退出了舞台,便是因为负伤太多,伤病太多,难以再披挂上阵,用他的话说,他年轻的时候战斗几百次,流过的血都有好几斗。
  “南人擅舟,北人擅骑,这是没错,但北方却依然对南方有天然的战力压制。要知道,南方缺少骑兵,尤其缺少重骑兵,他们的水师、步兵虽然也很厉害,但面对重骑兵的时候,可就天然弱势,当年侯景南下,不过一支残军。后来叛乱,也只有少量骑兵,却依然打烂了整个南朝。”
  “杜伏威兵败,其实只是他大意轻敌,兼之朝廷这次全力北伐,又把不少兵抽调去黄河一线,使得淮南倒是空虚,让贼有机可乘了。现在既然突厥已降,则不用再担心兵力问题。我拔给你一军两万四千人,然后再拔苏定方给你做副手,另外你到了江淮,那边还有王雄诞、阚棱和西门君仪这三将在,此外辅公祜也是江淮通。”
  “陛下何不直接让辅公祜接任?”秦琼问。
  罗成笑笑,“这事说来话长,李子通反,透露出杜辅二人在江淮确实还有不少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也确实需要好好整改一下了。再说了,这次北伐,打败突厥之后,虽然北方之战还没结束,但也是时候着手准备平江南了,你去江淮,算是做好先头准备吧。”
  选秦琼这位骑军大将去,最关键还是秦琼最忠厚可信,办事也稳重。
  “陛下,突厥人已经都下山来了,兵器全扔在山脚下,都堆起了几座小山。”尉迟恭过来禀报。
  皇帝起身,对秦琼道,“走,先去享受下我们的胜利果实,其它的稍后再说。”
  白登山下。
  一队又一队的突厥人垂头丧气的走下山下,他们在山脚下排着队,把手里的刀枪,把身上挂着的各种零零碎碎的全解下扔到一边,斧头、骨头、锤子、棒子、小刀、弓袋、箭袋、牛皮索、弓弦、火镰等等。
  武器和零碎扔完了,还要把身上的铁甲或皮甲也全解下来扔了。
  一开始突厥人是很不愿意的,但对面的秦军说必须得脱,于是他们又只好脱了。
  有的突厥人很恼火,于是发泄似的干脆脱的干干净净的,赤条条的就晃荡着下来。
  多数人都只留了一件里衣。
  好在眼下还刚入秋,天气凉爽着。
  “场面很壮观啊!”
  皇帝看到那场景,也不由地笑道。
  一众秦军文武大臣们都跑来观看这一幕,对大家来说,辛苦几个月,这是最让人舒爽的场景了。
  “陛下,我们赢了,我们再次击败了突厥,击败了颉利的野心,这下,再无人敢对抗我大秦了。”
  “颉利也降了?”
  “颉利跑了。”兵部尚书卫文升有些遗憾的告诉皇帝,“臣已经派出轻骑四下追击搜捕了。”
  罗成倒无所谓,颉利跑了又如何,二十万人南下,除了先去北上去追击嗣业的那五万人,剩下的十五万算是全军覆没了。哪怕颉利能再逃回漠北又能如何呢,突厥人还能拉起十万二十万人?拉起来也不敢再南来了,可以说,这一败,颉利已经把身家败光了。
  “魏侍郎。”
  魏征上前,“陛下有何吩咐?”
  “给漠北的铁勒汗国可汗乙失钵去一道旨意,让他奉旨征讨漠北突厥叛逆!你告诉他,每捕一个突厥青壮男女交给大秦,朕赏他二十匹绢,老弱的也赏绢十匹。其若缴获突厥之牛马,朕也要。一匹突厥好马,二十匹绢,次等的马也按每匹十五匹十匹这样的价格收,牛则以十匹、八匹、六匹绢的价格收。就算是干肉,朕也要。”
  “他能送来多少突厥奴隶、牛马,朕就收多少,绢也可以换成茶、酒、盐、布等商货。”
  魏征吸了口气。
  “陛下,如何一来,只怕突厥得亡国灭种了。”
  “灭就灭,又有何妨。”皇帝霸气的道,既然敢三番五次的南侵,那就得有这个灭族的心里准备。
  大秦拿出些钱财商货,就能灭掉突厥,罗成觉得值,何况,突厥的奴隶和牛马,本也是值钱并能加强国力的重要资源。
  械密使张须陀提醒皇帝。
  “陛下,就怕漠北的铁勒人因此乘机坐大,统一漠北。”
  皇帝却摇了摇头,“这倒不用怕,铁勒人想彻底的取代突厥人占据漠北,就必然得有一场血战,等他们彻底击败突厥人时,相信我大秦也已经完全统一中原,到时就算占据了漠北的铁勒人依然不足为惧。”
  卫文升上前。
  “陛下,臣请求坑杀此十万突厥降兵!”
  萧瑀马上出列反对。
  “陛下,杀俘不祥。况且,突厥人既然已经臣服,那就没必要杀。臣以为,不如将这些突厥人就地安置在漠南代北一带,以为边疆屏藩。”
  可皇帝却只是摇头。
  “卫卿所言十万人尽坑杀,有过戾气过重了,而萧侍郎所言就地安置,则又太过宽仁,朕以为此两者都不可行。”


第896章 斩草除根
  白登山上投降者约为十万,其中突厥大约八万众,另有两万左右是刘黑闼的夏军,还有一些代北的原刘武周、高开道等人的部众,眼下全都随突厥人降秦。
  十万人全都坑杀,皇帝认为太浪费了。
  民部尚书王子明挤过来,“陛下,臣也认为坑杀太浪费了,十万俘虏,皆是青壮啊。眼下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更何况天下还未一统,更不能如此浪费。臣以为,应当将此十万俘虏,尽贬为官奴,然后打散分派往各地屯田挖矿。”
  萧瑀却说这样太残暴了,虽不坑杀,可十万人贬为奴隶,也太不传递。
  “陛下,臣以为当以仁治天下,对待这些胡人,应当以开化教导为主。”
  萧瑀对于皇帝的许多做法是一直不太赞成的,比如罗成对待关外高句丽的政策,现在就是亡国灭种策略,捕其人为奴,夺其地屯田,基本上就是要灭亡这个国家和民族的。
  而在他看来,真正的明君,不应当这么凶狠残暴,应当是只打击一小部份的高句丽上层贵族,原来把更多的高句丽百姓都纳为中原大秦的子民,然后还要给他们分田授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可是,皇帝根本不理会他的建议。
  皇帝对他的回复只有一个理由,高句丽在关外立国七百年,从一个小小部落到关上霸主,他们七百年间扩张了无数地盘,也修建了无数的城堡,最关键在于,高句丽人有了自己的文明思想,他们的人口也达到了惊人的五六百万之众。
  对于一个有自己悠久文化的庞大族群来说,想要同化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关外之地。在关外,汉人很难短时间内超过这些高句丽人,那么一旦中原朝廷实力下降,则关外的这些高句丽人又可能复国,这不是推测,而是历史上本就无数次这样演变的。
  正如中原的汉民族,虽也有被征服过的时候,但从没有被彻底的同化过,为何?人口基数大,文明历史久,这些就造就了他们的绝不被同化的根本。
  罗成不想给子孙后代留后患,所以面对叛服不常的高句丽人,干脆来了个最狠也最直接的策略。
  现在对突厥人,他也打算如此。
  虽说历史上很多王朝,经常把这些北方游牧部族击败后,安置到边疆,甚至内迁到中原内地去。
  但是几乎地一例外,他们的这种安置都是整个部族安置的,甚至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没有改变过,有的内迁了也是牧马养牛放羊,也还是过着部族族群生活,所以他们内迁也没改变他们还是胡人的本质。
  这种内迁,只能是一时有用,一旦王朝衰弱,便不免又成了五胡乱华了。
  甚至近的说,启民可汗当年就是隋朝一手扶朝并内迁安置到漠南定襄的,把马邑以北之地都交给启民可汗,但也只维持了启民可汗一代对中原的效忠,始毕可汗不过是第二代,结果就反了。
  罗成对这些早有研究过,也想过要找一种理可靠的方案代替,但想来想去都找不到,所以干脆,破而后立。
  杀了是浪费,放了也不是真正的仁慈,那干脆让他们都做奴隶吧,为他们犯过的错,下半辈子都支付代价。
  “王尚书,把这些俘虏全都登记在册,一半俘虏将作为战功赏赐,授赏给北次北伐的有功将士们,另一半则作为官奴送少府寺的官府手工作坊以及诸矿山盐场等。”
  王子明作为皇帝的姐夫,这个时候倒是很为皇帝着想,他道,“臣以为可以半俘虏三分,三之一拿来做北伐有功将士们的赏赐,赏给他们为奴。三之一则送往官府的作坊矿场等为奴,剩下三之一,则进献给陛下,把他们送入皇帝的私人皇庄和矿场、作坊中去做工。”
  萧瑀又站出来反对,说王子明这是公私不分。言下之意,就算这些俘虏贬为奴隶,那他们也应当是朝廷财产,不应当是皇帝的私产。
  只不过王子明也不让步,据理力争。
  最后魏征等宰相也就违心的表示,皇帝御驾亲征,指挥平灭突厥,居功至伟,所以应当把三分之一的奴隶进献给皇帝,这个事情最后这么说定。
  “陛下,战马还有不下十万。”
  王子明又道。
  这下魏征和萧瑀一样,都是不肯退让了,坚持认为战马很宝贵,哪怕那些突厥人的战马都饿的皮包骨,可只要好好养一养那都还是能恢复的,皇帝哪需要再分那么多战马呢?
  魏征主动提议,从这十万匹战马中,为皇帝挑选上好的三千匹送到御马场去养,归入皇帝御马厩私产,其余的就全都要分送到各个朝廷牧场去养。
  罗成对此没反对,毕竟马这东西虽然好东西,可花费也高。养一匹战马成本可不低。
  “北伐将士们可以优先购买这些战马,每人限购两匹,给优惠价格。”
  府兵将士们需要马,朝廷也需要马,但马养在府兵手里,也一样属于朝廷战力,因此罗成很乐意将士们购买这些战马,还愿意给出优惠。
  至于缴获的武器铠甲这些,就都要归入卫尉寺了,由他们挑选后或存入武库,或回炉再造。
  执失思力带着苏尼失等一干突厥贵族过来。
  皇帝看着面前跪倒的一大排突厥贵族们,却只是冷着脸笑了笑。
  “温学士,宣读朕的诏令吧。”
  温大临上前宣读诏令。
  诏令还完宣读完,可苏尼失等一群贵族们就呆了。
  全部贬为奴隶?
  那他们还降什么?
  为何会换来这样的一个结果?
  “陛下,为何,我们投降了啊?”
  罗成只回答了两个字,“晚了!”
  来来往往多次的执失思力也怔怔出神,中原王朝不是向来讲究宽仁的吗,他们已经服软认输了啊,为何却还要如何狠辣?
  “陛下?”
  “朕曾经给过你们机会,可你们无人珍惜,非要对抗到底,当山穷水尽之时,又妄想朕的宽仁大度,你们真当朕就那么好欺吗?”
  执失思力痛哭起来,众多突厥贵族也绝望的哭泣起来,很快诏令宣读给了所有突厥俘虏们听,俘虏们哭成一片。
  “长生天啊,救救我们,救救你的子民吧!”
  只是他们的哭泣,并没有得到回应,回应他们的只有秦军将士们的长矛与弓箭,他们赤手空拳,想逃不能,想反不敢,只得在弓箭长矛的逼迫下,一队一队的分散开,绑上绳子串在一起,送往一个又一个后方的俘虏营中,等待未知而又迷茫的命运安排。
  “陛下,刘黑闼喊着要求见。”一名侍卫禀报。
  “刘黑闼?”


第897章 三月灭夏
  “我输了,输的干净彻底。”
  秋风徐徐。
  天很蓝,云很白,风很轻柔。但是刘黑闼的世界却是灰暗的,他的心情也是苦涩的。
  他此时很狼狈。
  身为夏国的汉东郡王,可此时他却只着了一条兜裆布,精赤着上身,屁股上还不知道被谁留下了一个大脚印子。
  站在皇帝面前,刘黑闼伸手捋了把散乱的头发。
  “有酒吗?”他问。“现在特别想喝两杯。”
  皇帝招手,便有年轻的义儿近侍倒了酒递过去,刘黑闼一口饮尽,“我是输家,彻底的输家,输了全部。”他打了个酒隔,吐出满嘴的酒气。
  罗成听着他有些混乱的话语,微微笑着。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是啊,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只是现在还不算晚吧?”刘黑闼手握着酒杯,双眼腥红,凝视着皇帝,目光中充满期盼。
  “你想说什么呢?”
  刘黑闼道,“陛下,我与夏皇亲如兄弟,我愿回去劝他归附。”
  可皇帝却只是摇了摇头。
  “陛下不相信我?还是不相信我与夏皇的关系?”
  “刘黑闼,据说你外号黑獭?你以前曾经在我手下干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我也还只是一个小小都将,手底下不过几千号人,因此对一个二百人长还是很关注的。我知道你这人的本事,也知道你的品性,若是现在站在我面前的是窦建德,那么我会相信他的话,但现在你说要回去劝降窦建德,我是不信的。”
  “陛下,我说话算话。”刘黑闼赌咒发誓。
  “陛下,我能帮你招降河北,我能为你免去一场大战,减少无数伤亡,我能为你化解二十万夏军,陛下,你要相信我。”
  可皇帝却只是摇头。
  “刘黑闼,朕是不会放你回河北的,若是你真有心,那你可以给窦建德他们写封劝降信,当然,朕也不会太在意,因为朕并不认为会有用。事到如今,就算窦建德肯降,他手下那些将领们也未必肯降,早晚还是得有一战的,不打这一仗,他们就还会心存幻想。”罗成挥手,上来几名侍卫,“把他带下去,对了,给他带壶酒吧,这壶酒,就算敬你我曾经也并肩战斗过的旧情了,但,也止于此了。”
  刘黑闼有些绝望的被侍卫们拖走了。
  “陛下,我愿意归附,我能为你招降河北,我愿为陛下征讨关中、江南!”刘黑闼有些嘶哑地喊道。
  侍卫们没有理会他。
  “陛下,刘黑闼是员猛将,论武勇不可多得,为何不收下他?”萧瑀问。
  魏征在一边笑道,“陛下如今并不缺猛将,我朝猛将如云。刘黑闼虽猛,可此人品性一般,桀骜难驯。当初他先投陛下,后又离开。再后来跟随窦建德,中途却又去投李密,李密事败,他又回来依附窦建德。这样的人,如何能用,何况,现在窦建德还未归附,刘黑闼也绝不会真心归附。”
  皇帝笑着对魏征点头,这魏老道很多地方猜测的还是很准的。
  “召集宰辅,军议!”
  代北之战已经算是结束,二十万突厥军,现在只有五万没被围歼,但皇帝已经打算暂时不去管他们了。
  就算颉利跑了,也只是派轻骑去搜捕。
  很快,云中城里,宰相大将们聚集。
  众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颉利兵败,大秦最大的一次危机也算是化解了。
  “陛下,颉利仓惶逃窜,接下来咱们打谁?河北窦建德还是关中李渊?”
  皇帝靠在椅背上,很惬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