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军官便喊道,“建安郡总共才四个县,下面万把户人,直接灭掉多方便。”
  “建安确实只有四县,可是除了沿海的县,其它地方,全是山区,根本就没有什么道路可言,要进攻建安内陆地方,不但行军不便,而且后勤粮饷也是个大麻烦。”
  闽地的地形确实是极奇特的地方,可以说岭南虽偏,但也只是偏远而已,但起码岭南还是有许多平原的,而且也没有那么多山。可是闽地的山那叫重重叠叠,不仅多,而且缺少交通孔道。
  “我们现在的目的是控制东海航线,尤其是建安这一段。”
  程名振当然也想打建安,可朝廷没让打,他就很老实的不去乱想。
  他手指着建安郡龙溪县附近。
  “看到此处没?”
  “九龙溪海口,难道要打龙溪县?”
  程名振无奈,“早说了不攻城不掠地,不是龙溪县,而是九龙江口海上的这两个大岛,此二岛一名鹭岛(厦门)一名仙洲(金门)。”
  九龙江,又名柳营江,这是建安郡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九龙江由干流北溪和支流西溪、南溪汇合,过龙溪县在鹭岛对岸注入流球海峡。九江龙的下游龙溪平原,也是闽地少有的四个平原之一。
  上游水流湍急,下游江宽水稳,可通航,全长五百多里。
  “此二岛很大,自晋朝开始,便开始有人在上面耕种打渔,不过如今,上面全是海贼聚集。”
  一名军官道,“这个鹭岛我知道,大岛外小屿星罗棋布,而鹭岛还有深水港湾,港深水阔,就算是再大的海船都可不受潮汐影响自由进出,这是一个条件优越的天然良港。故那些海贼们喜欢聚集岛上。”
  “不止如此。”另一名军官道,“因为这岛上聚的海贼多,这里现在还成了一个重要的黑市,许多海贼把抢来的东西直接放在岛上售卖,不少商人会跑到岛上收赃。”
  程名振笑着道,“鹭岛和仙洲岛现在都是在海贼手里,这里既无江东沈家的官吏也无驻军,所以咱们这次就先打下此二岛。”
  他的计划很简单,拿下鹭岛,然后在岛上建立海港、码头,以后东海舰队在此驻军,同时还要在这里建立一个港市,既作为东海舰队水师的驻点军港,同时也是海上丝路商船们在东海的一处补给港,甚至还可以与建安龙溪的陆上百姓交易,收购土产,出售商货。
  当然,等这二岛控制在手,那也意味着朝廷真要对付江东的时候,那么就能随时沿江而上,直接把小小的龙溪县城给拿下。


第1386章 秦皇东巡
  澎湖湾东海舰队数十条战舰扬帆启航,直航西面的鹭岛,向着还毫不知情,正在岛上逍遥快活的第贼们杀去。
  而同时,在遥远的中原。
  皇帝带着皇后、太子离开洛阳,在宰辅大臣们和陪同下,在无数禁卫亲军的护卫下,开始离开洛阳前往泰山。
  洛阳城门前,无数的京师官宦子弟富商士子们随行,皇帝倒没有要求他们同行。不过是众人看如今天清气爽,正是天凉好个秋,于是便也想着跟随圣驾,一同前往泰山。
  就当是秋游了。
  毕竟皇帝封禅泰山这样的大事件,也是难得一见的。
  若是有机会参与见证,那也是无上的荣光。
  为了此次东巡,宰辅们也是十分尽心,最终是由一万二千北衙禁军一万二千内衙亲军,还有三千羽林,另外八百宫女以及三千名宦官随同,宦官中,还有着一千二百名是皇帝最贴身的宦官力士。
  这些宦官多是高大孔勇者,他们是皇帝最贴身的近卫。
  出巡路上,沿途地方的卫府还要负责接送护卫。
  浩荡的队伍,十分壮观。
  好在多数人都是自费旅行,所以倒不用操心朝廷花费太大。而且罗成也要求过了,尽量不要骚扰地方,队伍所需要,全由内侍省包办,由皇家这边全权负责,提前沿途就各好了住宿营地、饮食消耗等等。
  全由皇家出钱采买,禁止地方进贡什么特产方物。
  出了洛阳门,带个队伍足有十几万人,好像整个洛阳的军民百姓都要跟着皇帝去泰山游玩,像极了一个巨大的旅行团。
  皇帝罗成骑在一匹白马上,身穿一件白袍。
  虽然有官员劝说过皇帝,认为皇帝出行在外,当以安全为重,应当乘坐在轮宫或龙舟之中,两边还要派侍卫隔绝百姓。
  但罗成倒认为没有必要,安保措施当然是有的,因此罗成就算骑着马,百姓也仅能远远观看着,并不会有什么威胁,想威胁到皇帝也不太可能。
  太子也是骑马,皇后则是坐着马车。
  “盛世景象啊。”
  魏征笑着对皇帝道,他也骑了匹马,穿了身道袍。
  “这话不当是你说的啊。”皇帝道。
  “臣也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这么庞大的队伍出行,虽说有许多将军们负责指挥,但也确实还是显得很嘈杂。
  “后面还跟了许多商队,甚至有许多歌妓舞姬,许多杂耍优人。”
  “只要不骚扰地方百姓,不耗费国库,百姓们愿意跟着,这是他们的自由。说不定,这趟东巡,还能促进下沿路的消费,给百姓们带去不少好处呢。”罗成笑着道。
  “有陛下的那些严令在前,臣以为倒没有人敢犯事乱来。想一想,这十余万人东巡,一路穿郡过县的,大家吃喝玩乐,确实耗费巨大,只要不把这些耗费摊派在沿途郡县百姓头上,而是拿钱买,那么所过之处的百姓,确实能得不少好处。”
  “洛阳城里确实有许多不用操劳之人啊。”皇帝回头看了看后面,虽然目光所极,也只是看到一队队骠悍的军队,但他也知道能跟着队伍东巡的,多数还是那些贵族官员士子豪强富商们,当然也还有许多是藩国使团。
  这些人又不用干活做事,多数都是自费随驾东巡。他们不但自己自费跟着去,甚至还带上了妻妾儿女,又带了许多侍婢奴仆。
  这么远的出巡游玩,要维持自己的舒适可不容易,得备上车马,还要带上车夫草料,又得把自己的衣服器物等带上许多。
  当然,也有很多聪明的洛阳商家,也早早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带着自己的商队跟着后面,随时提供各种商货给那些随驾的贵族官员们。
  据说队伍后面,甚至跟着三千多个青楼女子。
  罗成知道这些后,并没有制止,只是再次重申所有随行之人,不得骚扰地方。
  因为皇帝把太子也带上了,故此现在洛阳留守的是宰相侯莫陈乂以及大学士温彦博,再加上枢密使张须陀,以及御史中丞长孙无忌,由他们四人组成了留守班子,负责留守洛阳。
  太上皇和皇太后因为年纪大了,不想车马劳神,因此也都留在洛阳。
  太子外的其它皇子也俱留在洛阳。
  骑在马上,能够看到路新垫过土,还洒了水,以避免坑洼不平尘土飞扬。
  “这路新修过,没有驱使百姓吧?”
  魏征笑道,“这刚出洛阳,陛下把地方官召来一问便知。”
  地方上当然不敢驱使百姓,事实上他们想驱使也够不上资格,因为皇帝出巡的这条路线一经确认之后,内侍省那边立即就安排下去了。
  由皇家内库拔钱,沿途雇佣当地百姓修补道路,黄土垫道净水洒街,甚至沿路还修理了排水渠、加固加宽了桥梁,又新增了许多沿路公厕,增打了许多水井等。
  这些都是出钱雇佣当地百姓做事,而且工钱给的很优厚,所需要的一应物资,都是掏钱采买,没有强征当地一文钱,也没有免费征用一个百姓。
  等皇帝过后,这条路和路两边修的这些,也一样还是留给当地百姓们使用,算是给百姓们造福了。
  罗成很满意,只要不扰民,就足够了。
  虽然这些需要由内库承担,要花费不少钱,但罗成自己出巡泰山,没理由让地方百姓来负担。皇帝内库有钱,出巡一趟花个几百万贯也负担的起,可若是要让沿途百姓承担这些,那就可能让百姓们破产。
  “盯紧点地方,朕不希望好经让歪嘴和尚给念歪了。别朕内库拔了钱,专款用做雇人买料,结果到最后,钱没到百姓商人手中,却全进了某些贪官污吏的口袋,最后还是让百姓承担,甚至还层层加摊。”
  罗成是很清楚有这种可能的,尤其是到了地方基层,这种事情更多。虽说眼下是王朝初年,但也架不住会有这种胆大贪婪之辈。
  “请圣人放心,谁敢连这个钱都贪,那么绝不轻饶。”
  “朕不要事后追究,朕要的是防范于未然,所以要监督好。”


第1387章 皇帝万岁
  偃师。
  县令早早带着县中官吏在城外二十里迎接等候圣驾。
  在他们后面,县中的豪强地主士子商贾们也都全都装扮一新站着等候,而在他们的后面,则是几乎整个偃师县的百姓都来了。
  丁家台的丁老三今天也特意换上了一件新袍子,这件袍子还是秋收后媳妇刚给他做的。丁老三甚至还特意把头发也请村里的老黑头给修过,刮了脸掏了耳朵修剪了胡须,来前还把牙又给刷了一遍。
  他旁边站着自己的婆娘和母亲,身后是几个孩子。
  一家人全都穿上了新衣服。
  没有人要求他们来迎接圣驾,但是居住于邙山北,黄河南岸丁家台的老三,却和全村的乡亲们一样,早早就都梳洗打扮沐浴更衣,然后一家老小前出县城二十里,站在官道边迎接等候。
  老三看着那修的高大的风雨亭,还有这宽阔笔直的道路,心里很自豪,这路也有他的一份力呢。
  为了迎接皇帝车驾路过,偃师县令要求全县动员。家家户户大扫清,清理垃圾,修理道路,路边的沟渠也都清过了,田间地头甚至都还又忙碌了一遍,刚种下的地,把杂草都清光了。今冬休耕的地,甚至都要求翻耕一遍。
  家家户户不仅要求大扫除,甚至房屋也都修整了一遍。县里甚至还特意拔下了一笔钱,让村里百姓出工,县里出钱买材料,然后修理村路,整修房屋。破烂的危房拆掉,赶紧新抢修了新房。
  脏乱的厕所也都整改过。
  老三家的那矮土墙就给扒了,重新垒了新院墙,甚至家里的屋顶也重新掀了,换了新的茅草树皮。
  还有家里的茅房也改建了,另新建了三间关牛养羊养猪和放柴草的屋子。
  老三家里改造这些,花了不少钱,但县里发了一笔补贴,虽然没自己花的多,但本来自家也打算要干这些,现在村里人相互帮忙,人工钱就省了,县里又拔下一笔补贴钱,还给了不少盖屋材料,算来也是为家里节省了不少。
  对于县里的这些行为,老三倒是觉得挺好的,不管怎么说,他活这么大年纪,以往可没见过,都是官府征税收租,什么时候还免费帮百姓办事,给百姓发钱啊?
  老三忙完村里家里的事,还到县里报名参加修路之事,每天管三顿饭外,还能赚绢布粮食,折算起来,一天能有几十个钱呢。
  其实老三他们都以为,就算不要钱他们也愿意干,毕竟这路是给圣人修的。今年夏天大旱接着蝗灾,可是有圣人的救灾防灾之策,丁家台今年虽然夏天颗粒无收,可没有一家外出逃荒的,更没有一家饿死人了的。
  过去,隋朝三十来年,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就算是号称开皇盛世之时,黄河边的丁家台村,也经常要外出逃荒要饭,运气好点也就是吃点苦,运气差,那肯定得有人饿死。
  但今年,一个都没外出逃荒,一个也没饿死,朝廷不仅免了今年的两税,大家挖蝗卵捕蝗虫都还换了不少粮食,更别说入秋后,县里还给每户发了不少救灾粮。老三他们从夏天到秋后,也参加了不少县里以工代赈的工程,赚了不少粮食。
  如今家里地窖粮仓里还有不少粮食呢,一家人脸上甚至都没有菜色。
  他那六十多岁的老母亲,在家得一天念叨圣人的好百多遍,家里甚至早就立起了圣人的长生牌。
  村里的老村长说每五百年必有圣人出,以前曾有人说隋文帝是三百年一出的圣人,说自汉末后三百年,他是新圣之圣人。
  但现在看文帝算不得圣人,当今才是真正的大圣人。
  听闻皇帝要东巡,封禅泰山,大家都很高兴,觉得圣人确实当封禅泰山,若圣人都不封禅泰山,谁还有这个资格呢。
  站在路边已经等了足有一个多时辰。
  可老三却并没有半点不耐烦,路边上站着的数万百姓,排出十余里地去,但大家都在静静的等待着。
  终于,一支骑队驰来。
  骑士身披着金甲,披着血红披风,跨下马清一色的白马。
  人如龙马如虎。
  骑队里旗手高大魁梧,掣着红色大旗。
  县令连忙迎接上前。
  “圣人将至,请县令准备迎接圣驾。”
  没一会,更多的骑兵出现,他们身着锃亮的铠甲,手持着马槊,腰佩弯刀。
  丁老三有些敬畏的看着这些兵。
  他的二儿子黑娃看着这些禁军,羡慕的道,“阿爷,我将来也要报名投军,就要当皇帝的金吾卫!”
  老三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这黑黑瘦瘦的哪当的上金吾卫,好好读书,将来考中贡士,也能金殿面圣呢。”
  一队接一队的兵马到来。
  然后是内侍省殿中省的官员们到来。
  小小的偃师县令,早就满头大汗了。
  皇帝车驾终于到来,路两边早就布满了随驾的士兵,丁老三和家人们都只能退后数十步,远远的看着被禁军护住的官道。
  “阿爷,你看到了吗?”
  丁黑娃个头太矮,不停的跳来跳去,可高大的禁卫们还是挡住了他的视线。
  老三一把将黑娃提起,让他坐在自己的肩膀上。那边三岁的老三不肯了,也要看。老丁三笑着把小儿子也提起,于是一个坐左肩膀一个坐右肩膀。
  “看吧,都好好看看圣人的模样。”
  突然,路边传来山崩海啸般的呼声。
  “圣人万岁!”
  一浪高过一浪的山呼声响起,老三激动的也立即高声呼喊。
  “皇帝万岁!”
  老三跟着大家高呼着,他旁边的妻子、老母也都一起在高喊,后面的同村们,更是个个声嘶力竭的高呼着。
  “圣人来了,圣人来了,我看到圣人骑着白马来了!”
  丁小三也叫道,“圣人骑的白马好高啊,比一个人还高呢。”
  前面有百姓开始跪拜。
  老三也连忙跟着跪下。
  丁小三不满,“阿爷,我还要看皇帝骑白马!”
  老三气的一巴掌拍在儿子屁股上,“别说话,赶紧跪拜圣人!”
  老三没有见到圣人的模样,但却还是很真诚的跪下,他随着大家一起山呼万岁,心里想着若是圣人真能够万岁就好了,这样的话,那么他丁老三还有他的子子孙孙们一定都能永远过着好日子!


第1388章 象林县男爵
  “皇帝万岁!”
  “万岁!”
  罗成身着玄色龙袍,骑着高大的西域汗血宝马,头顶束发金冠,腰间佩着一把玉具剑。道路两侧,站立的禁军后面,跪着无数的百姓。
  听着那此起彼伏的山呼之声,罗成也不由的觉得有些面色潮红。
  此刻,他感觉自己就仿佛是那巨星一般。
  不,再厉害的流行天王,此刻也绝比不过皇帝的受欢迎程度。
  “平身!”
  罗成连连出声。
  魏征跟在皇帝身后,激动的道,“圣人,这就是民心啊,万金难求的民心。”魏老道似乎比皇帝还更加激动,他看着这场面,深知这些偃师的百姓的山呼声有多真诚。这不是什么仪式,不是什么过场,这是真真正正发自内心的拥护敬仰。
  这是皇帝让偃师百姓结束动荡恢复安宁,让偃师百姓重新分田授地,减税降税,让百姓在灾荒之年也得以渡过后的真心感激。
  圣驾经过了二十里的偃师百姓迎接长廓,最后在偃师城郊进入了内侍省早就准备好的营地。
  圣驾没有入偃师县城。
  营地是内侍省提前备好的临时营地,规划的很齐整。
  车马入营,便开始安营搭帐篷,各司其职。
  罗成换了身衣服,洗了把脸,却没有马上休息,而是叫上了魏征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些宰辅,又叫上了太子,只带了羽林骑护卫,开始走上偃师的乡间田野,亲自巡视查看偃视乡里的情况。
  “这偃师县之前马周为知县李纲为县丞,救灾防灾处措不错,如今这县里新搭的班子,看来办事能力还是不错的。”
  罗成看着乡间道路修整的不错,田间阡陌纵横,沟渠也都清理过。皇帝甚至走下田坎,查看地里种的庄稼。
  一块地里种的萝卜苗子已经长出了嫩绿的萝卜缨,另一边的田里则种的是油菜。
  “这田耕的挺深,土打的很碎,还都浇过水,这垄也都不错,种地的是把好手,而且很勤快啊,你看,一点草都没有,地里还浇过肥。”
  魏征对于皇帝懂耕种一点也不稀奇,毕竟在皇家北苑,本来种花种草的地方,皇帝可是还亲自弄了几块田地的,耕田播种收获,皇帝都会亲自参与,甚至经常带上太子。
  “这里可都是好地,有水灌便利,地也平坦肥沃。”
  跟随的羽林骑很小心的走在田埂上,没有人敢随便乱踩在地里垄上,坐骑更是只敢留在大路上让其它同伴牵着。
  “这路和沟渠都看的出来,新修过,甚至这田里,也似乎刚全面除了一遍草啊。”罗成呵呵道。
  魏征笑笑。
  “圣驾经过,偃师县肯定不敢怠慢的。”
  重新回到路上,罗成继续往乡里走,来到一处村庄。
  先前去迎接过圣驾的村民们没料到皇帝居然会到来,激动的又全都出村跪拜。
  “快快请起,平身。”
  罗成伸手招来村里的村长和民兵队长以及村里的小学堂校长,让他们陪同。这是一个不小的村子,约有二百来户,村子建在一处土岗之上。
  皇帝一边听着村长有些激动的语无伦次的讲解着这个村庄的历史,一边细细的打量着这个村庄。
  村路新修过,很平坦。
  村里的沟渠也都掏过,很干净。
  甚至村民们的屋子也都修过,看不到那种乱糟糟的乡村模样,也看不到污水横流的污水沟,更别说什么牛屎猪粪满地,苍蝇乱飞的情况了。
  “远亲不如近邻!”
  “溺女婴猪狗不如!”
  “勤劳致富、勤俭持家!”
  罗成甚至还发现了村里的屋墙上,甚至还用白灰刷了不少标语。
  “这是县里要求的吗?”
  村里的小学校长,一名身着儒袍长的很瘦的老头便上前应声,“这些是小民按县里要求所写的一些劝民语。”
  劝民语,便是劝民勤劳、善良、节俭、守法,对一些村民恶习的劝谏,比如溺杀女婴弃婴,甚至有赌博等。
  “村里以前有溺婴的陋习吗?”罗成问。
  校长点头,说过去大家日子苦,若是女孩生的多,养不起便会抛弃或是溺死。村里甚至还有一座女婴塔。
  罗成听闻,便让这个校长带路。
  女婴塔在村后山里,说是塔,其实就是相当简陋的一个约丈高的乱石堆,里面留了几个洞,塔式形状,做七层样。
  校长也说不清这个女婴塔是什么时候建的,只知道代代相传下来。村里有溺死的女婴便会送到这里,抛入那石塔内,谁也不知道这塔里究竟有多少溺死女婴的尸骨。
  罗成听了心情很沉重,他知道溺婴这种陋习确实很常见,百姓们又没有什么避孕知识手段,结婚娶亲又早,于是便一直生。可穷人家生容易养却不易,更别说许多人把女孩视做是陪钱货,毕竟最终要嫁给别家,甚至还得给女儿准备嫁妆。
  于是好多人在家里已经有了几个孩子后,再生下女婴往往就会直接把女婴溺死或者是抛弃。
  若是送人的,这还算是很仁慈的了。
  这种陋习,其实就是到了罗成后世小时候,都还是有的,更别如今了。
  “但愿以后再无溺婴。”罗成对着那塔躬身一拜,“魏老道,把这塔砸了,然后将里面的尸骨收敛,然后在此建立一座女婴墓。”
  魏征点头,“陛下也不必悲痛,自陛下即位以来,先后数次下诏禁溺婴、弃婴,也在天下各地建立了孤儿院、抚育堂等来收养民间弃养之婴儿,陛下做的已经够好了。”
  “终究还是不够,若是百姓生活好了,能够温饱衣食无忧,谁又会遗弃自己亲生的骨肉呢。”
  从那村子离开,罗成的心情有些沉重。
  其实他也明白,不管朝廷再怎么制订律令,可百姓如果养不活依然还是会溺婴弃婴,尤其是女婴被遗弃溺死的更多。从某一方面来说,一对正常夫妻,能生七八个甚至是十个孩子,如果全要抚养成人,也确实极为艰难,可百姓又没多少避孕的知识,生了一个又一个,就算不弃婴,哪家又不要夭折掉几个呢,能够生下来就全养大成人的,真正少之又少。
  “偃师县令办事还算勤恳,只是有些喜欢做表面工程,为了朕路过,有些钱就是花的冤枉钱,朕认为他拔钱为百姓修路、维修危房这些是好事,但是不能是因为朕路过而做,应当当成是一件本职去做。”
  “毕竟只是一个县令,做到这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