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唐大猛士-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抚江东豪强百姓等,也是做的很好,赢得一片称赞之声,都说是圣明贤良仁德太子。


第1477章 藩王、边帅
  十一日平藩战争来的快,结束的也快。
  江东的百姓们对这战争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结束了,都不必担忧害怕,朝廷王师南下进驻各地,更是与百姓秋毫无犯。
  江东沿海的航海贸易不受丝毫影响,甚至马上还更兴盛了,而江东各地百姓们种桑养蚕织布,种棉花纺纱、烧窑制瓷,各种作坊等也是更加热闹,他们接到了更多的订单。
  太子主持的全面普查,百姓们也很配合。
  毕竟沈法兴原来推行的税赋制度基本上是隋朝的制度,是租庸调制,对于百姓来说这种人丁税性质的税制负担更重些,而现在朝廷的两税制将在江东全面推行,他们很清楚这种两税制,对他们有很大的负担减轻。
  至于说工商税,沈法兴时,一面是继承隋朝的租庸调制,一面却又把隋朝没有的工商税也都搞起来了,甚至比大秦的税要高的多,毕竟他以江东一道之地,要养军要养官可花费不少。
  清量田地,清查户口,清查田庄作坊矿山等,全部造册。
  有多少田亩就纳多少两税,田少税少,无田无税。朝廷鼓励田少的百姓,移民到琉球、百济等地方去。
  留下来的,也都会增授田地,保证每人至少十亩地,一户不少于五十亩地。
  对于那些豪强地主们来说,他们也不必怎么担忧,他们的宅第商铺作坊等都不会受到半点侵犯,就算他们的田地超额了,也不会强行没收,只是置换或征收。
  对于他们开办作坊,运营商队,跑船经商等,朝廷甚至十分支持,毕竟江东许多地方也是田地少,尤其是靠近海边还多风暴,耕种不易。
  在许多江东的百姓看来,江东变化很大,也没什么变化。
  换了个皇帝,换了些官员,但日子依然安稳,没有战乱,没有抢劫,大家不用惊慌的背井离乡逃难,不用当流民。
  甚至,他们还减轻了税赋,又能多分田地,若是愿意离开家乡,移民到其它地方去,还能分到更多的田地。
  尤其是对于建安和永嘉等一些山多地方的百姓来说,以前他们就那么几亩田地过日子,靠打渔或是佃工帮衬生活,而现在只要他们愿意离开家乡,他们一家子能分到一二百亩地,直接就能当上地主,这对他们的诱惑力极大。
  建安许多山区里的百姓,纷纷到官府报名,都想出去闯一闯,都想试一试当地主的感觉。
  太子也派人召集各地的豪强大户们谈话,主要是动员许多地方上的大户豪强们,让他们迁移到洛阳、长安等六京大城。
  迁移新征服之地的地方豪强大户,这其实是汉朝就开始的一种策略,是有效统治的一种好办法。
  既能充实京城,增进繁荣,同时又便于监管这些豪强大户,并能让地方更易于朝廷管理。
  愿意入京者,他们都会获得一些好处,比如散予一些散阶,或是为他们死去的父祖们追赠点官职,甚至可以给他们一些名额,让他们的子弟入国子监或是讲武堂等入学。
  这些都是特权。
  去了有好处,如果不去,自然肯定也会有些麻烦的,只要朝廷要追究,随便都能查出一堆的把柄问题来,到时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这些地方豪强们心知肚明。
  他们并不愿意离开家乡,可不离开又不行。
  于是最后跟太子讲价还价,提出愿意把家族大宗迁往京城,而在家乡留下一二小宗分支,以看护祖坟祖宅祖地之类的,对此太子倒也同意了。
  于是他们便喜笑颜开很满意了。
  半年的时间。
  太子正月离京,二月发起渡江战役,十一日平定江东藩,但随后的善后事务,让他在江南呆了足足半年多。
  江南无雪。
  但江南的冬天却十分冻人。
  十二月。
  太子从江东道的首城余杭出发,乘船经南北大运河北上返京。
  原本江东道的首城金陵江宁城,眼下已经正式被皇帝升格为南京金陵府,原南京广陵府被摘了南京之衔。
  这次南京换地,实是因为广陵虽繁华,但广陵在长江之北。朝廷六京,皆于大江之北,为了能够增强对长江以南之地的重视,朝廷这次把南京迁到了一江之隔的江陵城,用心良苦。
  广陵城的百姓们很不高兴,不过皇帝依然还是保留了广陵府的地位,其级别仅比六京低半级,要高于郡。
  同样被授予府资格的,还有江陵府,还有九江府,此外还有岭南的南海府和交趾府,北方的太原府和大同府以及西域的高昌府以及朝鲜半岛上的汉城府。
  六京九府。
  二十七道。
  三百六十郡,一千八百县。
  还有七十二藩国,五百四十诸侯。
  广陵郡。
  这座大秦东南第一大繁华都市,依托海贸,成为大秦最大的盐商海商中心,也成了最富庶的城市。
  渡江北返的太子嘉文遇到了同样北上入京朝集的林邑道经略使李世民和日落国王罗艺。
  罗艺和李世民知道太子要来,故特在这里等候。
  两人站在码头迎接太子。
  嘉文看到他们倒有些意外。
  “孤为太子,不便与藩王、边帅私交。”
  嘉文微皱眉头。
  太子身边的秦琼倒不以为意,“殿下为一国储君,如今圣人也是有意放权,且现在也不是太子有意结交藩王、边帅,只是路上遇到,他们主动前来请安,见一见也没什么大事。”
  秦琼认为罗艺是宗室中有份量的亲王,而李世民也是很有本事的边帅,这些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谢秦相。”
  秦琼哈哈一笑,“等这次回京,过完年后小女就要正式与殿下完婚了,我以后就是你的泰山,肯定要多帮衬帮衬你的。”
  在几年前,皇帝就为太子选定了秦琼之女为太子妃人选。
  这桩婚事,倒是得到了太上皇和皇太后还有皇后等的一致赞成,连朝中宰相们也多是看好的。
  太子嘉文与秦琼的女儿如玉也是从小长大的亲戚,两小无猜感情不错,双方也都是互有好感。
  唯一对这桩婚事有些不同意的,也就是几位大学士。
  这些大学士认为,皇太子的妃子,将来要成为皇后,母仪天下,故此最好是不要选择贵族勋戚之女,怕的是将来后戚势大干政。
  他们希望太子妃最好是出自于一般的文臣之家,是那种诗礼传家的士族之女。
  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太子妃当选世族名门之女。
  当然,最终皇帝还是选定了秦琼之女,不仅因为秦琼是表亲,更是信的过的宰相,还在于秦琼之女确实才貌年纪等各方面都与太子十分相配,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个小年轻又都相互有不错的好感。


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
  太子按秦琼的建议,直接在码头上让人摆下桌椅,然后也没用布幔等围起来,就这样露天席地的众目睽睽之下,邀请前来迎接他的日落王罗艺和林邑经略使李世民喝茶。
  一起的还有广陵府的府尹,开国元勋周新。
  以及此次南征的几位大佬,李靖、徐世绩、秦琼、阚棱、程名振等。
  他们往那里一坐,确实很惊人。
  毕竟这里随便一个人,那都是跺一跺脚,都能引起震动的人物。
  码头上,暗里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这里。
  这里面,既有锦衣卫的眼线,也有皇城司的暗桩,甚至连淮南道按察使司的御史眼线也在望向这里。
  一壶热茶,配上几样小点心。
  码头上寒风呼啸。
  一众大佬们全都身着锦袍皮草,面上却都是笑吟吟的。
  李世民在这一众大佬里面,还算是地位较低的,毕竟虽然他现在也是封疆一道,为经略大帅,可相比起来,秦琼徐世绩李靖等那都是宰辅大臣。
  就算是阚棱等,现在也同样是一道之主官,他们还是天子的义子门生。
  “沈法兴割据江东十年,想不到太子殿下率军出征,仅十一日就平定了江东藩,我在广南闻得此消息时,都不敢相信呢,吾罗氏皇朝,真真可谓后继有人也。”日落国王罗艺在众人中算是资历老的,他抚着长须笑呵呵的以长辈身份对太子赞道。
  “皇叔祖过奖了,其实都是仰圣上天威,仗将校之勇,方能传檄而定,孤此次率军南征,其实不过是挂名而已。”
  “初次统兵南征,就如此了得,这可是真正的本事呢,咱们罗家有武艺,看来你也是继承到了。”
  太子便也夸赞罗艺,说他坐镇天南,不仅稳固了日落国这一天南之地,甚至还一次次的带领封地郡民百姓们,开疆拓土,一次次的击败了真腊蛮子们。
  “在皇叔祖的带领下,如今日落郡扩增了数倍不止,不仅稳固了大江之东土地,现在甚至已经跨过大江,夺取了江西岸数百里之地。尤其是今年入秋后,皇叔祖与林邑的李经略联兵,仅以一万两千余人,便突袭攻下了真腊都城文单,擒得其国王,了得。”
  罗艺哈哈大笑,有些自得。
  这次用兵,确实是他的谋划,联合了义子李世民,仅以万二之兵,却攻破了大江(湄公河)西面数百里的真腊都城文单。
  生擒了国王,还俘获了一众王室、贵族、百官们,获得无数金银财宝,还掳了许多人口。
  虽说最后还是主动放弃了文单城,撤军回师,但这一仗确实大赚。
  “其实啊,这一仗,主要是因为真腊内乱,又有扶南国发兵入侵,真腊大军皆调往南与扶南打仗,我们不过是看准了机会,突袭取胜而已。”
  “那也是相当了不起了,这机会可不是人人都能发现的了并把握的住的。”
  李世民当初趁朝廷与林邑国在北边交战之机,联络林邑都城里的华商,还组织起沿海的海贼们,也是一举突袭,里应外合之下攻下了狮子城,生擒了林邑国王。
  后来朝廷设立林邑道,李世民任经略使,数年来,仅以一城,却硬生生的守住了狮子城,并经过一场场血战,最终百战灭掉了林邑国,彻底将林邑纳入大秦疆域。
  林邑被灭国后,原国王范头黎带一批残兵败将投奔真腊,还想着有朝一日能反攻倒算。
  李世民屡次派人向真腊王去信,要求他们交出林邑王等,可真腊王因为罗艺屡次出兵入侵,并抢夺了大片真腊土地,所以拒不交出。
  本来嘛,真腊国实力还是很强的。
  奈何却也出了内乱。
  老真腊王病逝,真腊太子继位。
  偏这个时候,扶南国王说他才应当继承真腊王位,原来这个扶南国王原来是老真腊王的庶长子,后来娶了扶南公主。扶南王无子,病逝前让这位女婿继承了王位。
  真腊与扶南以前有过许多次相互联姻,关系很复杂,这位真腊王子以扶南王女婿的身份当上了扶南王,现在他父亲真腊王去世,嫡子的真腊太子继位本没有什么问题的。
  偏偏这个扶南王借着如今扶南实力强劲,所以想要吞并真腊,统一两国,当上扶南和真腊共同的王。
  因此他便非要说他有真腊王继承权,真腊太子当然不肯,于是扶南王便直接出兵来抢王位。
  两国便打出了狗脑子。
  这个时候,罗艺便拉上坐镇林邑的李世民,出其不意的突袭了距离日落国仅几百里的真腊都城文单。
  新真腊王全力跟兄弟扶南王打仗,哪料到这时罗艺来这么一手,都城空虚,加上罗艺他们又带来了神机大炮攻城,一通猛攻突袭,再加上内应,于是都城陷落,真腊王没倒在兄弟手里,倒是被罗艺和李世民擒下。
  洗劫了文单城后,罗艺和李世民也不恋战,在真腊勤王军赶到之前,带着战利品大摇大摆的撤离了。
  在罗艺上京朝集前,他跟扶南王和真腊的一些实力王室都接触了,私下与他们谈判,最终的结果,就是大秦扶持了一位王子在文单城即位称王。而扶南王也扶持了一个王子在南面占领地称王。
  于是乎,现在真腊有了两个王,北方的被称为陆真腊,南方的则称水真腊。
  陆真腊向大秦称臣,水真腊向扶南称臣,各自抱着大腿内讧厮杀不休。
  罗艺一面支持陆真腊,向他们出售武器、放贷借款等,同时又签订协议,让陆真腊向大秦割让了许多土地,重新划定了边界。广南道诸郡都向西面山区扩张了百里到数百里不等。
  李世民坐在那里,一只独手端着茶杯,面上带着笑,其实骨子里并没有怎么瞧的起太子。
  太子的十一日平定江东藩,他丝毫不认为有什么可吹嘘的,换谁来都是这结果。相对比,他李世民用六年的时间,彻底灭掉了林邑国,还有上次与罗艺联手攻破真腊国都,并且利用扶持陆真腊王,直接签订下协议就开拓了千里疆土,这才是真正值得称赞的。


第1479章 雪藏
  李世民也清楚的知道,罗艺非要拉着他来迎接太子,其实是想帮下他。他在林邑六年,从最初突袭夺下狮子城,到如今占领了整个林邑国。他在林邑经略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六年了。
  六年,通过了八考。
  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干足了两任。
  八考都是优异,本来四考他就要升任了,不过当时林邑局势还没安稳下来,他就接着干。
  但现在林邑这边已经算是彻底的稳固了,朝廷在林邑驻有府军两万四千,还有昆仑舰队在这边驻扎,设郡置县,移民屯垦,开港航海,使的现在的林邑已经牢牢的掌控在了朝廷的手里了。
  这一次李世民入京朝集,也将接受吏部等的考核,述职之后,可能就不会再返回林邑了。
  说实在的,李世民其实不太舍得离开林邑道,这片天南之地,有太多他的心血,六年,他甚至增添了许多伤疤,现在就要这样拱手让出,他哪里愿意呢。
  有消息说,朝廷要改授他为兵部侍郎,或是任南衙一卫大将军。
  可不管是兵部侍郎,还是南衙大将军,李世民都不太喜欢,京城的官,对他来说当的没意思。
  但他也知道,自己有些历史问题,皇帝不可能让他久镇林邑的。
  他还是希望在外任职,罗艺也很清楚,所以罗艺希望能够帮他一把,如今太子平定江东,声威赫赫,以皇帝对太子的信任,若是太子能够出面为李世民说几句话,给他谋一个不错的外职,皇帝估计是不会驳回的。
  罗艺说着说着,果然说到了李世民的事情。
  “如今江东平定,天南安稳,漠北听说也很不错,真要说起来,也就是朝鲜半岛的新罗,还有海东的东瀛列岛,以及云南、黔中、西山的一些蛮夷们还不太老实,没有完全接受朝廷的入籍归流政策,西域和云南之南的许多地方,现在还鞭长莫及。”
  太子点头。
  云南、黔中过去那完全就是化外之地,只是名义上隶属中原朝廷,这十来年,朝廷对这些地方的推进力度很大,一边打一边拉,又是屯兵又是筑城,又是修路又是移民的,总算是成效还不错,但也只是建立起了几条纵贯线,在那些深山丛林里,蛮夷们还是野蛮的很,不太肯归化,而要想把那些地方变成如今跟岭南等地一样受控制,估计还得要很长时间。
  “虽有圣人的英明决策,但边地安稳,还是得要有得力干将能吏啊。”罗艺笑指李世民,“二郎在林邑六年,从无到有,几乎是凭一已之力为朝廷新增一道,居功至伟,如今两任八考,皆是上优。听说政事堂想调他入朝为兵部侍郎,或任南衙一大将军,我以为太过屈才了,南衙的大将军,不打仗,那就是喝茶的,只是武将们的寄禄机构,和迁转序列。二郎还年轻,应当让他多为朝廷多为圣人出点力,黔中、云南、西山,甚至是北庭、安西、河中、大夏、百济诸道,都是大有可为之地嘛。”
  嘉文笑呵呵的对李世民点了点头。
  “李经略的本事,父皇也多次跟我称赞过的。”
  太子打量着这个铁臂大帅,其实心里是带着丝提防的,他虽被称仁厚,可在父亲的淳淳教诲之下,也并不呆笨,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个李世民有着如何的历史,也清楚知道他是李贵妃所出的他那个兄弟的舅舅。
  曾经为吴王的罗哲威,可是威胁过他的储君之位,虽然之前皇帝已经把吴王和晋王都分封就藩,可毕竟他们是甥舅关系。
  “李经略想去哪呢?”太子笑呵呵的问。
  “臣想多做点事情,边疆之地比朝中更能多做点事情,朝鲜、东瀛,或是西域和南疆,臣都愿意去干点实事。”李世民道。
  太子便点点头,“那孤都记下了,回头见到圣人,会向圣人说的。来,喝茶,孤以茶代酒,这杯茶便敬李帅平定天南之功!”
  李世民面对太子的敬酒,并没有谢辞,端起茶杯饮下。
  秦琼、李靖、徐世绩等这些大帅,都微微皱起了眉头,这个李世民还是有些太过失礼了。
  这家伙,在林邑六年,看来也没变稳重,依然还是一股子桀骜不驯的样子,面对已经成年的太子殿下,居然如此无礼。
  喝完茶。
  太子也并没有进广陵城休息,而是换了船直接继续北上,李世民和罗艺等跟在后面同行。
  船舱里。
  秦琼对自己的女婿直言不讳。
  “这个李世民虽有些本事,但太傲了,而且对殿下无礼,此人不可重用。”
  太子笑笑,“孤听说有本事的人,总是会有点脾气的。”
  “殿下,若要用一人,必须先得驯服一人,用人犹如骑马,若是马不驯服,是不能轻易骑乘的,否则会很危险。”
  “那秦相以为孤是否当为李世民谋外职?”
  “殿下原本如何打算?”秦琼反问。
  “孤原本以为,这李世民确实是很有本事的,六年时间,就彻底灭了林邑国,还将林邑安稳如山,以他的能力和经验,我认为可以让他去东瀛或朝鲜。”
  东瀛的苏我马子和新罗的金白净虽都效忠朝廷,可朝廷有机会的话,当然不会放过吞并两国的机会,大国是不会有什么温情的。
  “殿下,万万不可。李世民太桀骜不驯了,东瀛和新罗两地,不可让他前往。”
  “那让他留在京?”
  秦琼想了想,“臣建议殿下回京后,先不要与圣人说李世民之事,待朝廷任命李世民为南衙之一卫大将军后,殿下再公开上奏圣人,为他谋一外职,臣建议殿下举荐李世民为卫藏宣抚使,又或是黑海宣抚使。”
  卫藏道,原来的吐蕃卫藏四茹之地,现在吐蕃分为乌思和后藏两镇,以及朝廷直辖的逻些与林芝两郡,李世民去了卫藏,就算是挂宣抚使之名,比经略高一级,但在那边,实际没有什么可大有作为的。
  而黑海宣抚使就更别提了,黑海宣抚使主要就是宣抚在黑海那边的突厥统叶护的伏尔加公国,和可萨的高加索郡国,那两个突厥藩国,实际上可是完全自治自立的,李世民去了那边,也仅是一个光杆宣帅而已。
  “殿下,让李世民到卫藏或黑海去,熬他个八年或十二年,若是此人驯服了,那么到时殿下再将此人调回重用,则可为宰辅重臣,能出将入相。可若是驯不服,那么便可让他一辈子于乌思、黑海、里海、河中、大夏、北庭、漠北等地迁转,不予信用也。”
  太子思索了一会,“好,便先听秦相之言。”


第1480章 调停
  “圣人,太子凯旋,已至京郊!”
  提督皇城司李宪奏报。
  正接见波斯驻秦大使萨曼,波斯对罗马的战局正在被逆转,库思佬二世皇帝急需从大秦这里获得更多战争筹码,以稳固局势,甚至是扳回劣势。
  “尊贵的大秦天子陛下,只要大秦能够提前交付宝船舰队给我们,我们就能马上粉碎罗马人的攻势,重新占据上风。”
  “波斯萨珊现在局面很被动啊。”皇帝听完了李宪的禀报后,并没有中断与波斯大使的谈话。
  希拉克略皇帝的本事还是挺强的,不愧为王朝开国之君,在他继位之初时,库思佬二世打着为岳父报仇的名义,带着小舅子罗马皇子杀回罗马,一路连夺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亚美尼亚、伊比里亚、两河流域等地,由小亚细亚直接攻入了拜占庭帝国的腹地。
  尤其是在隋大业十一年时,波斯大将沙欣攻陷了博斯普斯海峡的卡尔西顿后,直接威胁着海峡对面的拜占庭都城君士坦丁堡。
  当时,波斯又拉拢了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开始由西北进攻拜占庭,打的希拉克略向库思老数次求和都被拒绝。
  可是转眼已经十多年过去了。
  希拉克略虽然一度面临败亡危机,可终究还是挺了过来,他实行军队改革,将罗马划分为若干军区,每个军区都加强了机动作战和防御力量,又与教会加强了关系,从教会处得到不少金银资助。
  更别说希拉克略还与突厥和保加利亚人等结盟,联姻结盟。
  波斯三名将沙赫巴勒兹、沙欣、沙普坎连番进攻罗马,结果都被希拉克略顶住了,而在去年大秦罗马盟约缔结后,罗马借助与大秦的贸易,经济好转,加之从大秦借款购买军备,使的罗马开始转入反攻。
  特别是突厥和可萨的十万轻骑可以全力投入到高加索一线战场时,罗马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