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手-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青年党初名“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1923年12月2日成立于法国巴黎。
  1929年8月20日在沈阳举行第4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定名为“中国青年党”。
  该党主要由地主、资本家、军阀、政客及部分知识分子组成。
  抗战之前,牛绍善就与茂川秀和来往密切,日军刚占领海沽,牛绍善就将整个中国青年党海沽分部,拱手送给了日本人。
  牛绍善也因此,进入维持会委员会,并且将孙志书挤下秘书长之位。
  要不是孙志书提前一步,与潘家才搞好关系,他这个秘书长,还能干下去。
  牛绍善虽然让出了秘书长之位,但他依然还是参事室参事。
  当然,这个理事,更多的意义,只拿薪水不干事,算是个安慰奖。
  可就算如此,牛绍善也不应该这么积极才对。
  能进入维持会的,确实很多只是被日本人拉来应景的。
  但是,像牛绍善这种坚定的亲日派,他会因为,军统锄杀了几名汉奸,就洗心革面吗?
  “牛绍善既然表现出,要为重庆做事,我们自然要有所行动。”路承周缓缓地说。
  不管牛绍善是真心还是假意,都要接触一下。
  如果牛绍善真心抗战,还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
  假若牛绍善一意孤行,刘同宇、严树勋就是他的下场。
  “如果这是日本人的阴谋呢?”曾紫莲担忧地说。
  这种事,她真想替路承周分担。
  可是,接触牛绍善这样的人,路承周以火柴的身份出面,更能表现出诚意。
  “哪怕就是火坑,也要跳下去。你给总部发报,报备行动方案。”路承周缓缓地说。
  除了孙志书之后,现在的沈竹光、夏宁靖,都拿出了“诚意”。
  不管他们是为了保命,还是真想抗战,至少表面功夫到位了,路承周也能因此向总部报告。
  至于沈竹光和夏宁靖各送的五千元,路承周自然会在报告中说明,但同时又以海沽站经费短缺为由,将钱截了下来。
  戴立收到海沽站的电报,自然也不会去计较这两笔五千元的献金。
  能让海沽维持会的委员,主动要求抗日,戴立还是很高兴的。
  这说明,海沽站的工作很到位,一边刺杀那些一心亲日的汉奸,一边拉拢这些摇摆的墙头草,以后海沽站的工作,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路承周要与牛绍善接触,戴立也没有反对。
  只要路承周能保证自身安全,就算他跟日本华北驻屯军的司令官见面,他都不会在意。
  “海沽站能在夹缝里生存,并且不断壮大力量,实在难得。”毛善炎感慨着说。
  越努力的人越幸运,路承周领导的海沽站,在海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杀汉奸、送药品、毁物资,一桩桩,一样样,都让人看到了路承周的努力。
  “是啊,谁能想到,他不但是个好火焰,还是根好火柴呢。”戴立微笑着说。
  “我看,他那个代理站长,是不是可以转正了?”毛善炎试探着说。
  路承周对他很尊重,在雄镇楼时,他对路承周就很看重。
  当初路承周在雄镇楼,用耿火这个名字,很合他的心意。
  到海沽后,更是用“火焰”、“火柴”这两个代号,都与火有关,他更是满意。
  “再等等吧。七路军的情况怎么样了?”戴立随口问。
  路承周目前是海沽站事实的站长,转不转正,都不影响海沽站的工作。
  属下立了功,确实要及时奖励,但也得留有余地。
  路承周还年轻,刚担任代理站长没多久,如果一下子给他转正,以后再立新功怎么办?
  随着路承周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同时,戴立也一直认为,路承周更主要的任务,是潜伏在宪兵分队。
  至于海沽站,如果有更合适的人选,他希望能帮路承周分担。
  “一直联系不上。”毛善炎摇了摇头。
  与七路军的电台失联,已经超过一个星期了,在战争期间,这是不正常的。
  按照惯例,七路军与总部,应该每天保持一次常规联络。
  “从海沽站汇报的情报来看,他们的部队,在丰润县被打散了,电台有可能损毁,或者丢弃。”戴立缓缓地说。
  七路军借着中共领导的冀东暴动,顺势收复并占领了宝坻。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戴立非常激动。
  然而,没几天,七路军就只能撤退,在丰润县等了一段时间后,遭到日伪围攻。
  “看来,只有等他们主动与总部联系了。”毛善炎叹息着说。
  “还有一种办法,他们可以让海沽站。”戴立缓缓地说。
  海沽站与七路军,都属军统总部领导,可以说兄弟单位。
  七路军的政治部主任郑问友,原来是海沽站的军情组长,如果七路军真与总部没办法联系,可以让海沽站转告的。
  海沽站不但有几部电台,还有备用电台。
  这方面,路承周考虑得很周全,随时准备不时之需。
  郑问友还真的到了海沽,他不是一个人来的,同行的还有七路军之司令官谢维汉。
  两人从水路进入海沽,从特一区进入法租界,在国民饭店住了下来。
  “司令,你先住着,我去趟英租界。只要找到军统的人,就能与总部联系上了。”郑问友进入房间后,先在窗户处观察了一会,没有发现异常后,才对谢维汉说。
  七路军现在是上级找不到下级,下级找不到士兵。
  谢维汉是原国民党惠民专区专员,被任命为七路军游击司令后,他的主要工作,其实还是用笼络手段,收罗各地的土匪、民团。
  至于军事行动,他一般是交给其他人。
  在丰润县时,条件非常艰苦,谢维汉累得不行。
  好不容易到了租界这个花花世界,他一到房间,就躺到了柔软的床上。
  “你去就是。”谢维汉身材有些肥胖,他已经累得抬不起手头,闭着眼睛,在床上拍了拍。
  “是。”郑问友看了瘫倒在床上的谢维汉,暗暗叹了口气,转身走了出去。


第四百八十五章 擦肩而过
  路承周与牛绍善,依然约好在国民饭店见面。
  牛绍善的身份,出现在国民饭店,并不显眼。
  跟上次一样,路承周提前到了国民饭店。
  但今天他没有提前一个小时,因为曾紫莲和陈白鹿,带着几名行动人员,已经提前到了。
  路承周知道,自己走进来时,曾紫莲应该在楼上的房间,观察着身边的一切。
  路承周下车时,还是习惯性的观察着四周。
  他的目光缓慢的在四周瞥了一眼,突然目光一滞。
  路承周将目光迅速收了回来,扶了扶眼镜,压低帽檐,迅速走进了国民饭店。
  进了国民饭店的玻璃门后,路承周突然回头身子,再次盯着与自己擦肩而过的那个人。
  从那人的身影,以及他走路的步伐,路承周终于确定,刚才那人是郑问友。
  七路军的政治部主任,怎么会来国民饭店呢?
  很快,路承周就明白了,郑问友来海沽,只有一个目的,与海沽站接上头。
  这是恢复与总部的联系的最快方式,身为海沽站原军情组长的郑问友,自然非常清楚。
  七路军已经从丰润县撤离,七路军最后的电报,是汇报撤退方案。
  可实际上,七路军的撤退,变成了四散而逃。
  看着郑问友坐着人力车,路承周很想跟他打个招呼。
  但他还是忍住了,郑问友并不知道他的身份,而郑问友却知道,他是宪兵分队情报一室主任之事。
  如果贸然上前打招呼,郑问友还以为是宪兵分队盯上他了呢。
  假设郑问友还是海沽站的军情组长,路承周可能会以火柴的身份,与他见个面。
  但郑问友是七路军之政治部主任,路承周实在不愿意冒这个险,与他见面。
  路承周不能与郑问友见面,但陈白鹿可以,之前陈白鹿在七路军待过一段时间。
  陈白鹿现在是海沽站的行动组长,从级别上来说,也适合与郑问友见面。
  这次与牛绍善见面,与之前稍不有同,因为路承周不再是单独作战。
  三楼同样也订了两间对向的房间,一间用来与牛绍善见面,另外一间当作观察室。
  坐电梯到三楼,走出电梯时,路承周就看到了曾紫莲留下的安全暗号:右边角落里,摆着一盆花。
  “刚才注意到一个身着灰色大褂的男子没有?我走进来时,他刚离开。”路承周到房间后,对早就在房间等候的曾紫莲说。
  虽然这次也是与汉奸见面,牛绍善也流露出,想要为重庆做事的意思。
  只要牛绍善没有拿出实际行动,他所谓的替重庆做事,就是一句空话。
  上次与沈竹光见面,路承周单独赴会。
  而今天,他更加谨慎,不但曾紫莲与马玉珍都到了,行动组的陈白鹿也到了。
  “怎么啦?”曾紫莲诧异地说。
  她努力回忆着,路承周出门的时候,确实有一位身着灰大褂的中年男子,正好走出国民饭店。
  只是,曾紫莲并没有注意,她的心思,一直都放在路承周身上。
  “那人应该是郑问友。”路承周缓缓地说。
  “什么?”曾紫莲惊诧得手里的铅笔都掉地上了。
  曾紫莲与郑问友,没怎么打过交道。
  曾紫莲调到海沽担任情报组长时,郑问友就已经调到了冀东一带,组建七路军。
  “你去摸清,郑问友住在哪个房间。”路承周缓缓地说。
  他估计,郑问友是住在国民饭店,刚才出去,应该是想通过一些老关系,与海沽站联系上。
  “你要不要与他见个面?”曾紫莲问,如果论军衔,郑问友比路承周高几级了呢。
  郑问友身为七路军的政治部主任,挂的可是少将衔,而路承周只不过是中校罢了。
  “我就不跟他见面了,让陈白鹿与他联系吧。”路承周想了想,说。
  “好。那个,是不是牛绍善?”曾紫莲的目光,一直有意无意盯着外面,看到一辆小车开进国民饭店时,突然说。
  “我看看。”路承周拉开窗帘一角,拿起窗台的望远镜,仔细观察着下面的情况。
  “车子是他的,注意周围情况。”路承周很快找到了那辆汽车,车牌正是牛绍善的。
  从车上走下来的,也是牛绍善本人。
  但是,周围有没有日本特务,就不得而知了。
  “目前还没有发现异常。”曾紫莲将目光,投向了对面。
  她在对面安排了马玉珍,陈白鹿的行动组,则负责周围。
  如果日特有行动,军统也有反击的实力。
  路承周是海沽站的支柱,他的安全,关系到所有人的安全。
  “我先过去,这里交给你。”路承周放下望远镜,他得抢在牛绍善之前,赶到对面的房间。
  牛绍善走进国民饭店时,曾紫莲高度紧张,特别注意着周围的情况。
  如果牛绍善是给军统挖坑,这个时候,周围应该会有动静的。
  然而,直到牛绍善走进国民饭店,她都没有看到任何异常。
  牛绍善此次还真是一个人来的,国民饭店他也经常来,到三楼后,径直到了约定的时间。
  牛绍善五十来岁,微胖,保养得很好,看上去很年轻。
  他身材中等,步伐沉稳,并没有因为要与军统的人见面,而显得有所紧张。
  平静的敲了敲门后,很快有一位面色蜡黄的男子开了门,对方看到方,点了点头,示意他进去。
  房间的窗帘拉了起来,又没开灯,光线不太好,他只能模糊的看到对方的相貌。
  “鄙人牛绍善,不知阁下是……?”牛绍善知道,这是军统的人故作神秘。
  “在下火柴,军统海沽站长。”路承周淡淡地说。
  “久仰火先生大名,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牛绍善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双手抱拳,客气地说。
  抱拳行礼,比握手有更大的优势。
  不管对方什么态度,只要抱拳都能行礼。
  但如果握手,对方不伸手,岂不显得很尴尬?
  “请坐吧。”路承周指着椅子说,牛绍善目前是市公署的参事,算是可有可无的人物。
  之所以接受他,更多的是从政治上考虑。


第四百八十六章 自述书
  牛绍善比沈竹光和夏宁靖更大方,他给了六千政治献金,并且给了路承周私人四千元。
  路承周等牛绍善走后,到对面把六千元的支票交给曾紫莲,让她拿给黄文买入账。
  自从沈竹光等人,愿意暗中与重庆合作后,海沽站的收入大增。
  “牛绍善应该是一个人来的。”曾紫莲在路承周与牛绍善见面时,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
  “行,我先回去了,如果查到郑问友的行踪,让陈白鹿去接触一下。”路承周叮嘱着说。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晚上他还是要去宪兵分队。
  作为情报一室的主任,路承周还是要负起这个责的。
  牛绍善离开国民饭店后,直接回了家。
  如果有人跟踪,会发现一切表现得很正常。
  这个时候,牛绍善回家吃饭,也能说得通。
  然而,牛绍善家的书房里,茂川秀和正坐在他的椅子上,慢条斯理地看着书。
  书桌上摆着一壶茶,看到牛绍善进来,他还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
  “茂川先生,与火柴见面了。”牛绍善看到茂川秀和后,恭敬地说。
  他虽然没再担任市公署秘书长了,但依然与茂川秀和,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关系。
  “火柴长什么样?”茂川秀和随口问。
  很多人都见过火柴,但宪兵队却一直没发现火柴的踪迹。
  茂川秀和也是搞情报出身的,他知道,如果不能抓到火柴,端掉军统海沽站,海沽市公署的很多人,都没心思做事。
  他特意找到牛绍善,让他四处散布消息,不想给日本人做事了,想与重庆联系。
  同时,也让牛绍善请假,显得很害怕。
  中国青年党在海沽的办事处,与日本人的合作,也显得阳奉阴违。
  果然,牛绍善很快收到了军统的警告信。
  没几天,又收到了军统要求他去国民饭店的消息。
  茂川秀和知道,军统与牛绍善见面,肯定作好了一切安排。
  应对的最好的办法,是不做任何安排,让牛绍善率性而为。
  他甚至还给了牛绍善一万元,让他送给军统,以示诚意。
  “五十来岁,脸色蜡黄,身材中等,体态匀称,说话带点海沽口音,就算不是本地人,也应该在海沽生活了很长时间。”牛绍善是带着任务去的,自然观察得很仔细。
  只是,国民饭店的房间,光线较暗,他就算想多发现点什么,一时之间也看不太清。
  “他有没有给你布置任务?”茂川秀和问。
  牛绍善的汇报,倒与其他人描述得差不多。
  事实上,不少人都见过火柴。
  比如高桥丰一和杨玉珊,在国民饭店被他枪杀时,就有好些人见到过火柴。
  他也派了很多人,想把这个火柴找出来。
  然而,火柴就像会隐形一样,不管他怎么努力,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该他出现的时候,就能看到他,不该现身时,就像大海捞针,怎么也见不到他。
  “没给具体任务,他让我把民国二十四年开始,到今天所做的事情,写一份自述。特别是中国青年党,以及与皇军合作的事情,更要写得详细。”牛绍善苦笑着说。
  他倒希望,能给军统做点事情,借机摸清火柴的老底。
  没想到,火柴不给他具体任务。
  让他写自述,这是非常为难的事情。
  真写详细了,他没办法向日本人交待,甚至都没办法向自己交待。
  可是,随便应付,谁知道军统掌握了什么情况呢。
  “根据火柴的意思写,不要夸大其词,也不要躲闪,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哪怕当初,我们见面的一些细节,你也可以写进去。”茂川秀和沉吟着说。
  “这不太好吧?”牛绍善吓了一跳,这要是也写进去,他岂不是泄露机密了。
  “想要赢得军统的信任,必须让他们先尝点甜头。”茂川秀和说。
  钓鱼总得有诱饵吧?如果光下钩不放饵,不管什么鱼都不会上钩吧。
  茂川秀和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为皇军效力多年,实在不想做这样的事。”牛绍善为难地说。
  他现在全力配合军统,如果事情没办法,会不会被日本人找麻烦呢?
  写给军统的自述,肯定也会给茂川秀和先过目的。
  “你全力配合军统,赢得他们的信任,这就是替皇军效力。目前,在市公署,没有谁比你更合适了。”茂川秀和安慰着说。
  他之所以干涉情报部门的工作,也是为了向华北驻屯军证明一件事,自己在情报方面的天赋极高。
  军统海沽站,成为了宪兵队的心腹大患,川崎弘对海沽站几乎束手无策。
  “好吧,自述写出来前,还请茂川先生,能先过目。”牛绍善沉吟着说。
  路承周虽然收了牛绍善的钱,但他心里,对牛绍善的行为,还是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当初牛绍善能挤掉孙志书,担任市公署秘书长,就是因为他与茂川秀和的关系。
  虽然牛绍善表现得,比沈竹光和夏宁靖都大方,但路承周反而更警惕。
  他也没有给牛绍善布置具体任务,在需要用到他的时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
  至于写自述,只是为了向重庆交待。
  既然信誓旦旦的表现,要为抗战出力,要为重庆效力,总得有所表示吧?
  目前,路承周只担心两件事,陈白鹿能否与郑问友正常见面,以及陶阶的步步紧逼。
  郑问友进入英租界后,去了海沽站原来的几个联络站。
  自从金惕明和周逢春接连失手后,海沽站的所有联络站,全部更换了。
  特别是路承周上任后,除了保留五十一号路26号这一处联络站外,其他所有的地方,全部更换了。
  这就是手里有足够经费的好处,可以随时换房子,或租或买,给海沽站所有人员,安排了合适的住处,尽量保证他们有正当身份。
  这次沈竹光等人,拿出诚意金后,路承周希望,能在租界办几家商店。
  一家商店就是一个联络站,不管能不能赚钱,至少能让几名军统人员,拥有合法之身份。


第四百八十七章 架子不小
  郑问友在英租界转了一圈,找了很多人询问,可一点消息也没有问到。
  海沽站之所以能在英租界生存下来,不仅仅是因为有路承周这些卧底,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遵守路承周制定的保密制度。
  海沽站严格执行,上下级单线联络,同级部门不发生横向联系的原则。
  就算有一个部门出了问题,也不会影响到整体。
  回到国民饭店时,已经很晚了。
  郑问友一直只顾着寻找军统的线索,也没来得及吃晚饭,早就饥肠辘辘,准备在国民饭店吃点东西。
  刚走到大堂,他突然发现,有人在注视着自己。
  回头一看,郑问友惊讶的发现,自己一直寻而不得的人:陈白鹿正笑吟吟地望着他。
  “找个地方聊一下。”郑问友的心情,一下子变得特别好。
  陈白鹿原本想跟郑问友到楼上房间谈的,但郑问友饿得很,在二楼要了个包厢,点了几个菜和两斤饺子。
  “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你。”郑问友等饺子上来后,顾不上吃菜,先夹了一个塞到嘴里。
  “我特意在这里等你的。”陈白鹿没有动筷子,他掏出烟,给自己点了一根。
  “你知道我来了?”郑问友正要再去夹饺子,筷子却停在了空中。
  “嗯。”陈白鹿看到郑问友惊讶的神情,无声地笑了。
  “今时今日之海沽站,果然不可同日而语。”郑问友感慨万端地说。
  他今天才到海沽啊,准确地说,下午才到租界。
  而军统晚上就找上门来了,还派陈白鹿特意在大堂等着。
  “先吃东西吧,有事回房说。”陈白鹿说。
  他得知郑问友来了海沽,也很是意外。
  七路军的情况,陈白鹿听说了一些。
  说到底,七路军只是一支游击部队,面对日伪正规军的围攻,没有被全部歼灭,已经很不错了。
  “我想发报。”郑问友并没有把陈白鹿带到谢维汉的房间,他跟着陈白鹿到了军统的房间后,第一句话就说。
  “我们可以转发。”陈白鹿早就猜到了郑问友的想法。
  “你们的火副站长,能不能引荐一下?”郑问友问。
  “郑主任,实在不好意思,火站长不方便与人见面。”陈白鹿摇了摇头。
  此事他也问过曾紫莲,郑问友好歹也是个少将,又曾经是海沽站的军情组长,他现在来了海沽,火柴应该见一面吧。
  然而,曾紫莲告诉他,此事火柴早有交待,不与七路军的人见面。
  “你们这个火站长架子不小嘛。”郑问友像被踩住尾巴的兔子一样。
  七路军被日伪打得落花流水,他自然也极为敏感。
  难道是因为,七路军打了败仗,海沽站就瞧不起了?
  “郑主任言重了,站长对七路军还是很关心的。他已经给你和谢司令安排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