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手-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做,于心何安?
  唯有离开,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天,朱彪去了大东公司。
  这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专门负责为难民置业,去唐山或者东北做工。
  朱彪一去,人家见他身体强壮,发给他一块布条,上面写着他的名字,还盖着大东公司的红章。
  大东公司答应,以后他想回来,任何时候都可以凭着布条坐火车回海沽。
  有了这块布条,朱彪很是安心,回到英租界向张保头告别后,就登上了北上的铁闷子火车。
  然而,朱彪只坐了几个小时,就被叫了下来。
  他被派到唐山修筑工事,一到那里,朱彪就感觉不妙。
  每天伙食很差不说,一睁眼就得干活,天黑才能休息。
  干得稍慢,动辄就是挨鞭子,这哪是来做工?简直就是劳工。
  朱彪借机逃了出来,他也不敢拿着布条坐火车回去,他知道,谁要是拿着布条去坐车,只有一个下场,再被抓回去处以极刑。
  几天之后,朱彪一路乞讨,终于回到了海沽。
  “你怎么这副模样?”张保头看到朱彪蓬头垢面的样子,很是诧异地说。
  这段时间,他白天借着路承周的船,每天在租界拉人送货,一天能赚好几块钱呢。
  “别提了,大东公司就是个骗子公司,所有人都被骗了。”朱彪叹了口气,能活着回来,实在是侥幸。
  “不行,得马上把消息传出去才行。”张保头突然说道。
  “当然不能让其他人再受骗,但要注意,一旦让大东公司是我们传播的消息,恐怕会会对散播消息者不利。”朱彪担忧地说。
  “如果告诉路承周呢?”张保头突然问。
  “不可,路承周与大东公司肯定是一伙的。”朱彪连忙阻止。
  然而,张保头还是告诉了路承周,但他没有提朱彪的名字。
  如果路承周知道,朱彪逃了回来,恐怕会将他交给大东公司,甚至直接抓进宪兵分队。
  “路先生,听说大东公司安置就业,其实就是抓捕劳工?”张保头送路承周回到家的时候,突然说道。
  每天早上,他会来接路承周,晚上送他回来。


第七百四十二章 正式接触
  路承周这段时间,与社会局的宫琦益欢接触上了。
  宫琦益欢是社会局的辅佐官,但他不是军人出身,以前原来是一名浪人。
  让一名浪人担任社会局的辅佐官,可见日本真的很缺人。
  宫琦益欢确实有个计划,想募集一百万元,从山西购进小米。
  宫琦益欢计划,只让十个商人参加,每名商人的股金不能低于五万。
  他不想将范围扩大,只想与真正有实力的人合作。
  他虽然设定了五万元的门槛,实际上每个人都会超过这个数。
  宫琦益欢甚至觉得,只需要五个人,就能募集到一百万元。
  黄筱庵只有三万元,却想参加这次财富之旅。
  然而,路承周与宫琦益欢也刚接触上,暂时还没到,可以谈论购米计划的地步。
  晚上,路承周原本想约宫琦益欢喝酒,但现在海沽的情况,很难找到一个可以静下来喝酒的地方。
  路承周上船后,听到张保头的话,一时之间很是诧异。
  “大东公司是抓劳工?”路承周惊讶地说,但话一说完,他马上明白了。
  大东公司是在温佩石的授意下成立的,温佩石一向以为日本人效劳为己任。
  大东公司如果真的是为了安置就业,那才真是怪了。
  路承周之前还在想,海沽市的这帮人,终于干了件人事。
  “说是安置就业,实际上是做苦力,稍不如意,就会丢命。”张保头叹息着说。
  他没有说出朱彪之事,之所以告诉路承周关于大东公司的事情,是想看看路承周的态度。
  他虽然帮路承周干过不少事,但并没有帮路承周干过卖国求荣之事。
  否则,他也不会了近才发现路承周是日本特务之事。
  “你听谁说的?”路承周随口问,但他却下意识地将烟掏了出来。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张保头有些紧张地说。
  路承周没有再问,张保头显然是不想告诉他。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掩饰情绪,实在太困难了。
  晚上,张保头回去后,去了朱彪的住处,张保头临时帮他租了间房。
  “我给你带了两斤馒头和猪头肉。”张保头已经很久不尝过肉是什么味道了。
  “我的妈啊,早闻到香味了。”朱彪几乎是扑上来,一把夺过了张保头手里的纸袋。
  一个巴掌大的馒头,他几乎整个塞进了嘴里。
  “我跟路承周说了大东公司的事。”张保头掏出烟,缓缓地说。
  “什么……你跟……他说干什么?”朱彪满嘴都是东西,听到张保头的话,惊诧地说。
  “放心,我没说你的事情。”张保头连忙说,他跟朱彪是老伙计,自然不会跟路承周说起朱彪之中。
  “你要小心路承周,如果他套你的话,可不要乱说。”朱彪叮嘱着说。
  路承周回到家后,没有马上睡,张保头告诉他的事情,让他很吃惊。
  日本人为了获得勉强劳工,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而温佩石为了拍日本人的马屁,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
  原本,路承周以为,温佩石只是为了疏散难民,把人送到外地,变相解决了海沽的难题。
  哪想到,温佩石竟然是为了骗难民当劳工。
  第二天上午,路承周去了趟红墙道11号,向马玉珍布置了新的任务,查明大东公司的真相。
  “据查,大东公司以安置难民,和帮人就业为名,欺骗海沽的壮年男子去当劳工。如果此事真有发生,我们一定要及时阻止,向民众公开真相。”路承周正色地说。
  “大东公司,不是属于水灾救济会么?”马玉珍惊讶地说。
  “正是因为假借救济的名义,才容易让民众上当。”路承周沉吟着说。
  “我会尽快查清的。”马玉珍说,她是庸报的记者,又是海沽站的情报组副组长,要查清此事,实在容易得很。
  “一定要尽快,每一天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他们骗走。”路承周叮嘱着说。
  这些人被骗去当劳工,也许一辈子都回不来了。
  “我会尽快的。”马玉珍说,这件事,无论是站在哪一方的立场,都应该竭尽全力。
  她相信,如果组织上知道此事,也一定会让自己全力查清的。
  从红墙道11号离开后,路承周沿着营口道去了法租界,他要找一个适合请宫琦益欢吃饭的地方。
  英法租界的饭店酒楼不少,但在水灾时,还能正常营业的却不多。
  当路承周坐的船,到了法租界二十一号路的拐角处时,他突然看到德泰洋行。
  在德泰洋行的楼上,正是大华饭店,这家饭店位于顶楼,这样的水深,并不会影响营业。
  路承周特意去问了,大华饭店果然是营业的。
  回到宪兵分队后,路承周特意去找石田秋夫,想中午约他在大华饭店吃饭。
  “为什么突然跑到法租界吃饭?”石田秋夫有些意外地说。
  “大华饭店在德泰洋行楼上,虽然要坐船过去,但并不影响吃饭。”路承周解释着说。
  “让您破费了。”石田秋夫知道,大华饭店很有名气,不仅是口味好,环境好,同时价格也很昂贵。
  “中午,我还想约上社会局的辅佐官宫琦益欢,您没意见吧?”路承周问。
  就算石田秋夫反对,对他来说,也只是多请一顿饭罢了。
  大华饭店的消费确实很贵,可他还是不会担心的。
  “当然可以。”石田秋夫说。
  石田秋夫点了头,路承周又约宫琦益欢。
  他以石田秋夫的名义,宫琦益欢也很爽快的答应了。
  宫琦益欢只是一个浪人,如果不是日军占领海沽,又缺乏人手,他根本没资格在社会局当辅佐官的。
  而石田秋夫可是帝国军人,还是宪兵分队的,宫琦益欢是宪兵队监管的对象。
  宫琦益欢也希望,能与宪兵队的人搞好关系。
  这是路承周第一次正式与宫琦益欢接触,吃过一次饭后,再要与他接触,就方便多了。
  初次见面,路承周并没有给宫琦益欢准备什么东西,但他与宫琦益欢待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宫琦益欢其实是个贪婪之人。


第七百四十三章 一夜之间
  宫琦益欢对石田秋夫还是很客气的,然而,对身为中国人的路承周,就显得有些轻视了。
  路承周虽然也在宪兵队,但对宫琦益欢这个日本人来说,并没有威胁力。
  “路主任,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发财的路子特别多?”宫琦益欢主动说起了这些事。
  市公署的人,为了讨好日本人,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别的人我不知道,但我们其实没什么路子,还不如阁下。听说宫琦君准备从山西购进小米,以解海沽燃眉之急?”路承周笑了笑,说。
  “怎么,路主任也有兴趣?”宫琦益欢问。
  路承周的日语说得很标准,以至于总让他产生一种,忘记他中国人身份的感觉。
  “谁也不会嫌钱多。”路承周笑了笑。
  “看来路主任确实很有钱,最低也要五万元,这可不是笔小数。而且,我还要收一成佣金。”宫琦益欢当着石田秋夫和路承周的面,毫不掩饰自己的贪婪。
  “现在海沽正缺粮食,米价一天一个价往上涨。”石田秋夫也说道。
  “石田君有没有兴趣?如果是你来,不管多少,我都可以让你参与。”宫琦益欢微笑着说。
  路承周的身份,在他心目中还低了一点。
  但如果石田秋夫愿意加入,他是很乐意的。
  “对啊,如果石田顾问钱不够,我可以借给你。”路承周马上说,他也希望能把石田秋夫拉进来。
  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让石田秋夫多赚钱。
  一旦两人有了共同的利益,以后的关系必定会更紧密。
  “这个……”石田秋夫还真有些心动。
  “按照现在的价格,投五万元,至少可以收回二十万元。”宫琦益欢在社会局当辅佐官,对市场的行情很是清楚。
  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收一成佣金的原因,一百万筹集起来后,没有任何风险,十万元到手了。
  而他会把这十万元,也投入到购粮中,最终,这十万元会变成四十万元。
  一想到这个数字,宫琦益欢就异常兴奋。
  空手套白狼,哪里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意了呢?
  只要这次顺利成交,他就能赚到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我有个朋友,想投一点,石田顾问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合成一股。”路承周微笑着说。
  “路主任今天请我吃饭,就是想谈这件事吧?”宫琦益欢终于知道,这几天路承周为何会主动与自己接触了。
  “请宫琦君以后多多关照。”路承周站起来,躬了躬身,诚恳地说。
  “只要石田君愿意,我当然没问题。”宫琦益欢笑了笑。
  路承周听懂了,只有石田秋夫答应加入,他才“没问题”。
  “我考虑考虑。”石田秋夫说,他手头其实没什么钱。
  宪兵分队的薪水虽然很高,但想要随便拿出几千上万元,还是不可能的。
  如果让他拿几百元,或许咬咬牙,还能想到办法,可几百元对一百万的项目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虽然石田秋夫没有马上答应,但接下来这顿饭吃得还是很愉快。
  路承周和宫琦益欢都意识到了,石田秋夫答应只是早晚之事。
  像这种没什么危险,又可以一本万利的事情,只有傻子才不会干。
  一块钱,不用一个月,就能变成四块钱,这样的暴利机会,可不是时刻都有的。
  下午,路承周再次去了红墙道11号,他想知道马玉珍的最新进展。
  “大东公司确实是借疏散难民和安置就业为名抓捕劳工,以供日军驱使和奴役。这些人会被押解到车站、码头,装进铁闷子车厢或轮船货舱,一部分被运往东北和日本北海道矿区做井下劳工,一部分留在日军兵营构筑工事,完工后,灭绝人性的日寇竟将他们秘密处决,沉入海河……”马玉珍缓缓地说。
  大东公司并不是特务机构,主事的人只是几个流氓地痞罢了,以马玉珍的手段,要查清这些事情,实在再容易不过。
  “混蛋!”路承周一拍桌子,愤怒地说。
  “怎么办?”马玉珍问。
  “把方南生叫来,必须彻底铲除这家公司,并且要让民众知道他们的真正面目。”路承周沉吟着说。
  “大东公司的情况,都摸上来了。”马玉珍马上说,路承周下了决心,她一定会全力支持。
  像这样的公司,原本就不该成立,而且还要告诉民众,绝对不能上当。
  温佩石对大东公司的运营情况很是满意,随着各个收容所人数日益增多,他唯恐生出事端。
  在与日本防卫军司令官本间雅晴商量后,决定疏散难民。
  各个收容所,都会派日本兵站岗,监视灾民行动,并且时常将所有壮丁驱出棚外,让他们找大东公司自寻出路。
  收容所与大东公司的配合,给满洲和日本提供了大量免费劳力。
  这些人送走后,干着最脏最累最苦的活,根本没有收入不久,还要时刻面临饥饿、寒冷和死亡。
  可是,汉奸和日本人,又怎么会顾忌这些呢。
  然而,就在大东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时,大东公司容易遭到毁灭性打击,整个大东公司的所有主事人员,全部被人杀掉,大东公司更是被一把火烧个精光。
  同时,在海沽各个街道,包括那些收容所,都出现了军统的传单。
  几乎在一夜之间,大东公司就注定了会遗臭万年。
  当张保头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惊呆了。
  前天下午才告诉路承周,昨天晚上大东公司一夜之间就不复存在,这也太神奇了吧。
  “也不知道是谁干的?”张保头整天划着船送人送货,信息没以往那么灵通。
  “听说重庆的人干的。”朱彪比较闲,他与各方面依然保持着联络。
  “干的好!”张保头兴奋地说。
  这个消息,让他热血沸腾,如果可以,他真想成为那些抗日组织的一分子。
  “可惜,那些之前被送走的人,都回不来了。”朱彪叹息着说。
  “彪老火,能不能找到他们,我想替他们做点事。”张保头说。
  以前他替路承周做过不少事,总觉得很愧疚,如果能为重庆做点事,也算弥补心中的遗憾。


第七百四十四章 组织来人
  张保头想替抗日组织做点事,朱彪其实也有同样的想法。
  他们虽是人力车夫的头头,但跟抗日组织,还真没有联系。
  “我们以前给路承周做过事,人家会相信咱?”朱彪叹了口气,很是沮丧的说。
  此事,或许是他人生中了大的污点。
  “以前是不知道嘛,再说了,咱们也没帮路承周干什么坏事吧?甚至,还有可能帮抗日组织间接做过事。”张保头突然说。
  “间接做过事?”朱彪惊讶地说,他可从来没有这样的印象。
  “五十一号路26号。”张保头缓缓地说。
  “五十一号路26号?这不是重庆建队分子的机关么?”朱彪惊讶地说。
  “那个地方,当初是我帮路承周租下的。只是军统神通广大,竟然辗转几次,租下了那里。”张保头说,他得知五十一号路26号是军统海沽站的机关后,当时也很惊讶。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地方是他帮路承周租下的。
  五十一号路26号成为海沽站机关时,路承周通过“正常”手续,将房子退租。
  其实只是左手换右手,这套房子一直是军统在使用。
  “这也不算什么,而且此事可不能被别人知道,否则说你是抗日分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朱彪叮嘱着说。
  如果以后联系上了抗日组织,可以跟他们说起。
  “你是外人?”张保头不满地说。
  路承周是听马玉珍汇报,才知道张保头和朱彪,在四处寻找抗日组织。
  “他们都有极强的爱国心,可以成为我们的运用人员。”路承周笑了笑,张保头和朱彪,满世界寻找抗日组织。
  “那我派人与他们接触。”马玉珍点了点头。
  “不,你亲自与他们接触。”路承周摇了摇头,如果不是他的身份不允许,他都想亲自与张保头和朱彪联系。
  这两人在英租界的人力车夫中,有着很高的威望。
  如果军统掌握了他们,只要稍加训练,就能成为很好的帮手。
  让马玉珍亲自与他们接触,路承周也是存了私心的。
  马玉珍虽是海沽站情报组副组长,但她的真实身份是地下党。
  如果张保头和朱彪掌握在她手里,以后,他们也有可能为党组织服务。
  英租界有着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当市区还泡在水里时,英租界的洪水,已经在慢慢消退。
  组织上,也终于准备联系特科人员“蚂蚁”同志。
  路承周的组织关系,已经转到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由李向学这个副部长直接联络。
  李向学在独立二旅的任务已经完成,组织上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调他到中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工作。
  海沽城委的电台,按照组织的命令,已经停止使用。
  电台工作人员,已经撤出海沽,联系“蚂蚁”的工作,只能由城工部单独完成。
  此次来李向学给蚂蚁派来的交通员,与路承周和马玉珍都认识,正是他们的同学兼好友程瑞恩。
  然而,按照组织纪律,李向学并没有向他说起马玉珍和路承周的情况。
  李向学相信,当程瑞恩与马玉珍接上头后,一定会非常惊喜。
  至于路承周的身份,连马玉珍都不知道,他更加不能告诉程瑞恩。
  程瑞恩此次再回海沽,特意化了装,穿得西装革履,提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戴着眼镜。
  这几年他在独立二旅,既带过兵打过仗,又协助李向学完成多次秘密任务。
  如今的程瑞恩,脸上有一股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稳定。
  李向学让他回海沽,接任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的交通员,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而且,程瑞恩是土生土长的海沽人,对他的工作有很大的便利。
  海沽虽然发大水,但日军对英法租界的封锁,并没有因此解除。
  相反,还加强了对进入租界人员的检查。
  程瑞恩去的是佟楼,这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出入口,他觉得从这里进入租界,还是比较容易的。
  为了顺利进入英租界,他特意先在市区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才去了佟楼。
  然而,当他到佟楼后,发现进入租界的人群排成了长龙,足有半里长。
  程瑞恩很奇怪,天这样早,怎么会有这许多人呢?难道昨天夜里就来排队等候吗?
  他问一位排队的人,那人说已经等了两天,还不知道哪一天才能进去呢。
  实际上,日本人想扼住英法租界的咽喉,不让它出气,虽然留有进出口,只是象征性的,每天放不了几个人进出。
  等了足足三个钟头,才喊到程瑞恩的化名,他赶快走进检查室。
  检查室是一间临时盖的木头房子,南面开门,向外的门里搁着一扇屏风,地下铺一张芦席,靠墙的长凳子上坐着四个日本兵,每人抱着一枝步枪,东倒西歪,头靠在墙上,有两个在打瞌睡,他们的面孔越看越不顺眼,狰狞到不能再狰狞。
  另外几个中国人,动手检查,开口盘问。
  他们让程瑞恩脱掉鞋子,坐在草席上,连袜子也脱掉。
  又让他解开衣服,连裤腰带也解开。
  幸好,这些中国人,只是做做样子,并没有认真检查。
  “进租界干什么?”检查人员问。
  “找我哥哥。”程瑞恩连忙说。
  “你哥哥是干什么的?”那人又问。
  “在汇丰银行做事。”程瑞恩平静地说,但在收拾自己东西时,突然塞过去一张钞票。
  “进去吧。”那人看了看程瑞恩,又翻开手掌看了一眼手中的钞票,满意地点了点头。
  碰到这种开眼的,自然不会特别为难。
  “多谢。”程瑞恩点了点头,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终于顺利进了租界,程瑞恩先找地方住了下来。
  他此次再来海沽,不能与地下党有任何联系,他的任务只有一个,联系蚂蚁。
  程瑞恩听李向学说起过蚂蚁的一些事情,这是一位打入敌人内部的优秀同志,为组织提供过很多重要情报,身份非常隐蔽。
  李向学特别叮嘱程瑞恩,“蚂蚁”身份特殊,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保护好这位同志的安全。


第七百四十五章 谨慎
  住下来后,程瑞恩并没有马上去死信箱传递情报。
  来海沽时,李向学交待了他两种联络“蚂蚁”的方式,一是通过二十五号路上的死信箱。
  另外一种,则是在庸报上登一则广告。
  只要蚂蚁看到广告,一定会来找自己。
  “有发现吗?”邵龙阁看到张成回到文齐道57号,问。
  “没什么发现。”张成摇了摇头。
  情报一室现在的任务,除了搜集英法租界的情报外,还负责监视租界内的可疑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