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手-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的资源贫乏,之所以发动侵华战争,也是为了侵占资源。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战争,很快会把整个日本,拖入战争的泥潭。我相信,这场战争,我们很快能取得胜利。”马玉珍轻声说。
  一旦日本耗尽战争资源,哪怕日军再强,最终也会崩塌。
  “我们要有最终获胜的信心,但也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这场战争,注定是长期的。现在战争已经打了四年,或许还要四年,甚至八年、十八年才能获胜。但不管多久,我们都要坚持到底,并且夺取最后胜利。”路承周坚定地说。
  “所以,你才一心投入抗战,宁愿忍受我多年的误解?”马玉珍突然不满地说。
  “这是组织的要求,我们从事的工作,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如果你不是蚂蚁情报小组的成员,哪怕你就是我们的同志,也不能告诉你的。所以,你父母那边,不管他们有什么想法,都不能透露一点风声。”路承周叮嘱着说。
  “知道啦。你现在的汉奸形象,已经成功建立起来了。对了,明天回门,你可不能再摆情报一室主任的架子了。”马玉珍轻笑着说。
  “这可不行,在他们面前,必须摆这个架子。这件事,其实我也很愧疚,以后再跟他们解释吧。”路承周叹息着说。
  在马厚谷和马婶面前,装出一副汉奸卖国贼的样子,也是为了工作需要。
  如果马厚谷和马婶,对自己这个女婿很满意,那才会出大问题。
  “你说,我们能不能要个孩子?”马玉珍突然说。
  “这个……”路承周沉吟不决,军统那边有规定,抗战期间不能结婚。
  但他给戴立打报告,与马玉珍结婚,是为了工作,他们属于“工作夫妻”,重庆才没说什么。
  毕竟一个海沽站长和情报组长,如果能住在一起,非常有利于工作。
  路承周的身份,能很好的掩护马玉珍。
  “你不是说抗战还要很久吗?如果我们牺牲了,以后谁来抗日?”马玉珍问。
  “所以,你想尽快培育抗战的下一代?”路承周脸上,突然露出一个古怪的神情。
  “你坏!”马玉珍突然转过身子,拉着被子蒙住了头。
  路承周也钻进被窝,爬到了马玉珍身上。
  一番云雨后,两人再次紧紧依偎着,马玉珍将头压在路承周的胸口,听着他胸膛传出的心跳声,感觉前所未有的愉悦。
  以前很多大姐,都催促她早点结婚,还说结婚后,有趣的事情很多,到现在她才明白,原来真的很有趣。
  “不行,我得出去一趟。”路承周突然说道。
  “你还要出去干什么?”马玉珍诧异地说。
  “得去趟二十六号路,把情报放好。”路承周微笑着说。
  二十六号路发现的死信箱,令川崎弘解除了对马玉珍的怀疑。
  同时,川崎弘也提议,让他与马玉珍结婚。
  可以说,那是他与马玉珍的媒人,新人娶进门,媒人不能扔过墙。
  “今天晚上就去?要不,明天吧?”马玉珍说,今天可是他们的新婚之夜,这可是一辈子的回忆,作为一个女人,她希望今晚是完美无疵的。
  “今天晚上去放情报,才不会让人怀疑。”路承周微笑着说。
  “好吧,我帮你化装。”马玉珍很快也转过弯来。
  她是地下党,肩负特殊使命,有什么事情,比组织的任务更重要呢?
  在他们眼中,党的任务,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遑论新婚之夜了。
  马玉珍的化装术,传自曾紫莲,有她的协助,路承周化好装后,几乎毫无破绽。
  如果刻意加上肢体语言的变化,再改变一下口音,哪怕就是马玉珍,也未必能一下子认出来。


第八百六十八章 明日进货
  路承周其实就算不化装,也不用担心会被监视的赵宾看到。
  因为他只给死信箱送了情报,并没有在电线杆上写暗号。
  在宪兵分队怀疑马玉珍时,路承周就已经与顾三石取得联络,英租界二十六号路以及法租界第二十五号路的两个死信箱,全部废弃。
  当然,这个废弃,指的是对城委而言。
  事实上,路承周还会使用这两个死信箱。
  特别是二十六号路上的这个死信箱,不仅转移了川崎弘的注意力,还让他抱得美人归。
  一旦二十六号路上的死信箱,突然废弃不用,狡猾的川崎弘,必定回过头,再次怀疑马玉珍。
  到那时,再想让川崎弘解除嫌疑,就不知道有多难了。
  从二十四号路15号到二十六号路的死信箱,哪怕是步行,也只需要十来分钟。
  路承周早就知道死信箱的位置,哪怕巷子里没有灯光,摸黑也能将情报放进去。
  放好情报后,他一刻也没有停留,转身就回到了家。
  到楼上后,他才看了一眼手表,来回总共花了二十二分钟。
  “怎么样,放好了吧?”马玉珍一直没有睡觉,也不敢开灯。
  虽然知道路承周去放情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但她还是很紧张。
  “睡吧。”路承周没有多说。
  第二天,路承周上班前,先去了趟二十六号路。
  他现在是情报一室主任,可以光明正大的听取赵宾的汇报。
  今天下着毛毛雨,路承周下车时,衣服都打湿了。
  “赵宾,昨天晚上有异常吗?”路承周拿起窗台上的望远镜,看着对面的电线杆,上面的暗号并没有变化。
  “没有。对了,还没恭贺主任新婚大喜,回去后再把礼金奉上。”赵宾拱了拱手,微笑着说。
  “昨天不是说了吗?一室的兄弟,都不收礼。”路承周摆了摆手,昨天晚上,他确实收了不少礼,但对情报一室的人,他一份礼都没要。
  很多人办酒,都是借机敛财,但路承周对手下的兄弟,从来不用这样的手段。
  倒是其他人的礼,路承周都收了。
  “那怎么好意思呢?”赵宾觉得很是过意不去,路承周结婚,他备一份礼,还是应该的。
  “这里有份名单,你倒是可以挨个去通知一下。”路承周突然拿出一份名单,这上面的人,都是昨天他没有请,但却是宪兵分队的“业务”单位。
  “好咧。”赵宾接过来看,上面全是一些商铺、旅馆、饭庄老板的名字。
  回到宪兵分队后,路承周派人换了赵宾的位置。
  二十六号路还是要留个人的,至于他们能不能二十四小时盯着,路承周就管不着了。
  下午,路承周突然接到二十六号路监视点的报告,对面电线杆画了一个新的长方形。
  路承周一听,马上向川崎弘作了汇报。
  “又有新暗号了?”川崎弘惊喜地说。
  “是啊。”路承周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找到人了没有?”川崎弘问。
  “没有,今天下雨,街上都是打伞的,根本就看不到脸。”路承周遗憾地说。
  事实上,监视的人,连对方什么时候留下的暗号都不知道。
  只是,这些事情,路承周就自然屏蔽掉了。
  “情报取出了没有?”川崎弘问。
  “还没有。”路承周摇了摇头。
  “做得对,这个时候要慎重。宁愿跟丢人,宁愿拿不到情报,也不能打草惊蛇。我们的时间多得很,机会也多得是。”川崎弘点了点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真是一点也没错。
  但是,川崎弘随后还是去一趟二十六号路。
  他在亲自观察了四周的情况后,让路承周去取了情报。
  “以后,我们取情报时,周围至少要留三个人,一旦发现有异常,马上示警。”川崎弘说道。
  “是。”路承周应道。
  情报是路承周放的,由他去取,他直接将情报装进了口袋。
  回来后,给川崎弘写出了情报上的内容。
  “明日进货。”
  情报上面只有四个字,但这四个字表达的意思,却很丰富。
  “你觉得,这是什么意思?”川崎弘自然不会觉得,地下党明天会去哪里进货。
  “学生不敢胡乱猜测。”路承周沉吟着说。
  “说说想法嘛,说错了也没人怪你。”川崎弘缓缓地说。
  “明天地下党是不是要接头?”路承周突然说道。
  “也有可能是他们要开会。”川崎弘沉吟半晌后,突然说道。
  “如果我们能盯死取情报的人,或许就能破获他们的组织了。”路承周眼睛一亮,兴奋地说。
  “你啊,太性急了。地下党不比军统,他们行事更加隐秘,做事也更谨慎,我们不要想着,一次就将他们全部打掉。”川崎弘摇了摇头。
  虽然他也很性急,还特意跑到了二十六号路,但在路承周面前,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宪兵分队与军统的交锋,虽然有输有赢,但总体来说,还是败了。
  特高班几乎换了一轮,这在其他宪兵分队,根本不可想象。
  地下党看似没搞什么破坏活动,可他们的组织,发展得特别快。
  目前日本的对华政策,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将反共摆到了首位。
  侵华战争已经四个年头了,日本已经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中国的人实在太多,地也实在太广阔,想要全部占领,把日本所有的兵力全部调过来也不够。
  现在,有些县城,日军只能派一个小队,甚至一个班占领着。
  一旦周围的抗日武装比较活跃,只能龟缩在城市内。
  比如华北,看似日军已经完全占领,实际上,日军占领的,只是大城市和交通要道。
  更广阔的农村,完全是抗日组织的天下。
  去年八路军搞的百团大战,让日军下定决心,要把后院清理干净。
  然而,正面战场又不断消耗着日军的精锐。
  就算是当初无狂热的川崎弘,也觉得再这样打下来,日本会被中国拖死。
  只有早日从日中战争中解脱出来,日本才能恢复元气,在世界的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老师言之有理。”路承周恭敬地说。


第八百六十九章 双管齐下
  川崎弘的指示精神,路承周准确地传达给了下面的人。
  以至于,地下党什么时候将情报取走,情报一室也并不知道。
  当然,川崎弘并没有怪他们,毕竟消灭地下党的时间还长着呢。
  十月中旬,死信箱里,突然出现一个重要情报:日军第二十七师团将调离冀东,由华北绥靖军第三集团军三万余人接替。
  看到这个情报,川崎弘勃然大怒,地下党竟然提前知道了日军的军事机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呢?
  他下令,这次务必盯住取情报的人。
  同时,让情报一室监视的人,睁大眼睛,将送情报的地下党盯住,如果不行,就抓捕。
  “老师,这样的重任,一室未必能完成,是不是请特高班协助?”路承周接到命令后,找到川崎弘。
  这个任务,不要说情报一室主任,就算是特高班也完成不了。
  “这个任务确实很重要,让特高班协助也行。”川崎弘用食指敲了敲桌面,沉吟着说。
  “死信箱那边呢?要不要派人盯着?”路承周问。
  “那里根本没办法盯。”川崎弘摇了摇头。
  地下党死信箱的位置选得很好,无论从哪个方向监视,都很容易引起怀疑。
  川崎弘虽然很愤怒,但并没有失去冷静。
  他曾经想过,在死信箱斜对面的墙上挖个洞,派人在墙后监视。
  然而,后面是块空地,短时间监视并没有问题,时间一长,简直就是给地下党报信。
  哪怕他想抓捕地下党的心情再迫切,也不能冒这样的风险。
  路承周等的,就是川崎弘这句话。
  第二天,死信箱的情报,依然被地下党取走了。
  川崎弘虽然很生气,但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怎么样,川崎弘没有怀疑吧?”路承周晚上回到家后,已经回家的马玉珍关切地问。
  “没有。”路承周摇了摇头。
  川崎弘对他是越来越信任,毕竟他负责的死信箱,并没有出什么问题。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马玉珍问。
  “第三集团军到了冀东,我们得想办法帮组织打探内部消息才行。”路承周说道。
  这段时间,死信箱的情报,都是真实有效的。
  只是,有些机密情报,他没有放在里面。
  英租界二十六号路的死信箱,已经废弃。
  法租界第二十五号路的死信箱,虽然还没有暴露,但也废弃,由路承周自由使用。
  至于蚂蚁情报小组与海沽城委之间,在法租界又建立了新的死信箱,由马玉珍担任交通员。
  马玉珍的记者身份,原本就大大便于她的行动。
  她成为路承周妻子的妻子后,在海沽更是畅通无阻。
  “这些工作,顾书记已经在考虑了。”马玉珍说道。
  “第三集团军很快会调到海沽,城委那边要打通关系,非短时可以办到。”路承周摇了摇头。
  他的身份,非常利于做这项工作。
  海沽城委与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每隔一个月左右才会联系一次。
  就算他向李向学汇报,等到他的回复,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的事情了。
  “可是,你更没办法在里面发展组织啊。你可是日本特务,任务是抓捕抗日分子。”马玉珍说到后面那句话时,不由笑了起来。
  “我虽然不能发展组织,但能协助城委发展组织。当然,也可以协助日本宪兵队,‘抓捕’第三集团军的抗日分子,特别是内部的地下党。”路承周微笑着说。
  “我知道,你肯定有计划了。”马玉珍看到路承周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娇笑着说。
  路承周表面看着,似乎忠厚可信,实际上狡猾得很。
  “不错,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路承周点了点头。
  他手里的牌很多,而且每张牌都很好。
  只要运用得当,能将海沽搅得天翻地覆。
  “你的计划,要不要与顾书记商量?”马玉珍问。
  “当然,有些地方还需要他的配合。”路承周微笑着说。
  第二天,顾三石就接到了蚂蚁情报小组传来的情报。
  看到蚂蚁的情报后,顾三石先是大吃一惊,随后,又为蚂蚁的安全深深地担忧。
  海沽的治安强化运动,一轮接着一轮,海沽的反共运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中共的活动,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蚂蚁制定的行动,如果成功,恐怕日本人会抓狂。
  只是,蚂蚁情报小组只是想通过城委,向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汇报此计划。
  顾三石除了将这个计划向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汇报外,就只能配合这个计划了。
  半个月后,地下党趁着下雨天,再次传出情报:已经与第三集团的同志接上组织关系了。
  听到这个消息,川崎弘更是吃惊。
  第三集团军原属华北自治军,1940年3月30日,日军泡制的汪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汪下令将北平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组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因此,华北治安军随之也改名叫“华北绥靖军”,名义上归属汪伪政府管辖。
  华北绥靖军于1938年8月在北平的通县、清河建立了军官学校、军官训练队、军士教导团、译务训练班,为建军培养军官。
  军官训练队,招募国民党军队失散的旧军官,培养连以上军官。
  军士教导团,招考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年,培养中士班长。
  译务训练,招考懂点日语的青年,培养日语翻译。
  而军官学校,主要想招收一批思想单纯的青年,向其灌输奴化思想,以便于驱使。
  该校和招生条件也较高,对象为20岁至25岁的“高中或同等学校毕业之学生”。
  第三集团军刚换防,如果里面就有共产党,而且共产党还与海沽城委接上了头,实在太可怕了。
  “在街上安排监视点,必须抓捕地下党的情报员。”川崎弘觉得,这次无论如何,得抓住地下党才行了。
  否则,旦让地下党渗透到第三集团军,他们还如何防卫冀东?
  “老师,除了监视电线杆外,是不是也得对第三集团军进行一次摸底?”路承周提议。
  “你的建议很好,我马上向上面报告。”川崎弘点了点头,这事得双管齐下。


第八百七十章 调查之行
  第三集团军发现共产党的情报,是英租界宪兵分队最先知晓的。
  因此,对第三集团军进行调查,非常之必要。
  第三集团军于1939年10月1日,在唐山马家沟成立,其成员的军官,主要来自通县军校第一期毕业生,而士兵则是从各县招募而来的青壮年。
  第三集团军下辖第五、第六团和炮兵队,对外号称一万五千人,实际上三千人都不到。
  对第三集团军的调查,是路承周最先提出来的,派人去调查时,川崎弘自然将他列入调查组名单。
  “虽然你新婚不久,但这次得让你去趟迁安县才行。”川崎弘将路承周叫到办公室,向他交待着说。
  “此事我去合适么?”路承周诧异地说。
  迁安县是目前第三集团军的驻扎地,如果由他去第三集团军的话,自然能将第三集团军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路承周虽然心里暗暗高兴,但此时却不能表现出来。
  “当然,你是海沽人,去调查最是合适。我看,今天就动身吧。”川崎弘说。
  对华北绥靖军的内部调查,中国人是最合适的。
  日本人的调查,或许更公正,也更专业,但他们有个最大的难题,他们没办法与中国的士兵沟通。
  至少,大部分中国士兵说的,带着浓厚口音的中国话,他们都听不懂。
  路承周是海沽人,能与绝大部分中国人沟通。
  这是路承周的优势,也是派他去调查的重要原因。
  当然,除了路承周外,情报一室的顾问石田秋夫,也会跟着一起去。
  对川崎弘来说,如果这次的调查组,没有日本人参加,他对调查结果,也会有疑惑。
  “嗨。”路承周应道。
  回到办公室后,路承周马上向石田秋夫报告此事,同时,他给庸报打了个电话。
  马玉珍虽然没在报社,但也没办法,路承周只好让报社的同事转告。
  马玉珍恢复身份,再与路承周结婚后,她在庸报马上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甚至,报社的同事,对她的态度,比原来要亲切得多。
  马玉珍的身份虽然没变,但她的丈夫路承周,却是英租界宪兵分队的情报一室主任。
  这个职务看着似乎不高,但手中的权力大得吓人。
  至少,对他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能在宪兵队当差,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而路承周可不止当差这么简单,还是情报一室主任。
  “路君,要不你还是去趟报社吧?”石田秋夫见路承周向庸报报社的人,交待要出趟差的事,觉得路承周完全可以与马玉珍见个面。
  “不必,任务要紧,先走吧。”路承周摇了摇头,川崎弘对第三集团军出现共产党非常紧张,自己怎么能儿女情长呢。
  路承周亲自开车,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到达第三集团军的驻扎地:迁安县城。
  第三集团军的司令刘生祖,早就在迁安县最好的酒楼设宴。
  刘生祖四十多岁,日本士官学校16期毕业,1939年10月,任第三集团军少将司令。
  刘生祖身体有些发福,宽大的军服,很难装下他肥大的身躯。
  除了刘生祖外,还有迁安县的县长和迁安县宪兵队的队长北村一,以及第三集团军的第四团团长李汝勤,以及第五团团长方聘卿。
  路承周的车子,刚进县城时,就有人向刘生祖报告了。
  同时,刘生祖的警卫,骑着马在前面引路。
  到酒楼后,刘生祖等人,已经在外面迎接了。
  虽然路承周只是海沽英租界宪兵分队的情报一室主任,但他此来,肩负着海沽宪兵队总部的命令。
  不管他的级别如何,此次的路承周,相当于宪兵队总部的特派员。
  而且,此次路承周来调查,权力也很大。
  不但迁安县宪兵队要全力配合他,而且他还可以随时抓捕、审讯第三集团军团以下的军官。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生祖才特意亲自设宴,并且一直等到现在。
  “想必这位就是路主任吧?一路辛苦了。”刘生祖早就打听到了,此次是路承周亲自开车,等路承周下车后,他就朝路承周笑吟吟地走了过来,隔着老远,就伸出了肥大的右手。
  “刘司令好,坐车过来的,倒不怎么辛苦。”路承周伸出手,与刘生祖握了握,不卑不亢地说。
  “这位是石田君?”刘生祖转而望向石田秋夫,虽然对方没有穿军服,但在日本生活过的刘生祖,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因此,他特意说的是日语。
  毕竟,在路承周带来的几人当中,石田秋夫显得很独特,个子矮,眼睛小,目光中却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蔑视。
  “刘司令好。”石田秋夫听到刘生祖纯正的日语,目光很快缓和下来了。
  不管刘生祖手下有多少兵,也不管第三集团军的战斗力如何,至少人家是少将司令官,而且还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到酒楼的包厢后,刘生祖才向路承周和石田秋夫,介绍了北村一、李汝勤和方聘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