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铁骑纵横(我的伤心谁做主)-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库莫多道:“那……我告退了!”
  “嗯。”
  库莫多寄人篱下,对迷吾卑躬屈膝,早已经摸清了迷吾的脾气,所以他很清楚自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他的这套溜须拍马的功夫,简直比汉人强出太多了。
  迷吾目送库莫多离开了大厅,他则转身走进了大厅,伏在案上,拿起笔写下了洋洋洒洒的一封信,然后叫来了人,吩咐道:“将这封书信送到姑臧城,务必亲手交到武威太守萧风的手中,请他亲自过目。”
  来人拿了书信,将其密封起来后,便离开了大厅。
  迷吾则满心踌躇,唤来手下的几名首领,吩咐他们开始训练士兵,准备展开他个人的计划。办完这些事情后,迷吾仰望苍天,看着那蓝天白云,心中暗暗的想道:“是英雄还是狗熊,只有自己亲自试过了,才会知晓。萧风,我等着你的到来,请不要让我失望!”


☆、来下战书

  蓝湛湛的天空象空阔安静的人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湿润润的,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爽快。在阳光下,周围远山就象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流,它看去好象离眼前挪近了许多,也陡峭了许多。
  阳春三月,杂花生树,飞鸟穿林。春色怡人淡复浓,南山花放北山红,杨枝吹做千条线,唤侣黄鹂弄晓风。只见那百花深处,百鸟成群,飞去飞来,争鸣不已,把春光点缀得十分熟透。真是一年好景,旖旎风光。
  田野里到处是热闹的蛙鸣,山肚里,阳雀子悠徐地发出婉丽的啼声,而泥土的潮气,混和着野草和树叶的芳香,也许还夹杂了茁壮的秧苗的青气,弥漫在温暖的三月里,引得人要醉。
  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了生活的欢乐和幸福。萧风走在姑臧城外的田埂上,尽情的享受着春天所带来的盎然生机。他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迎来在田间地头农忙的百姓的问候。
  继续沿着田埂向前走了一段路,来到了一条小沟渠的边上,两岸的杨柳都萌发了嫩芽,沟渠里的小鱼欢快的畅游,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
  他停了下来,让身后随行的人一起坐下休息,他则一屁股坐在了沟渠的岸边,平躺在绿芽丛生的地面上,仰望着蔚蓝色的天空,看白云从他眼前飘过,幻化成各种形状,当真是十分的惬意。
  忽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里的祥和气氛。萧风坐了起来,远远看去,但见在田埂上有一匹快马朝着他这里飞驰而来。
  不多时,马背上的骑士便来到了萧风所在的沟渠岸边,急忙勒住马匹的缰绳,翻身下马,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直接走向了萧风,单膝下跪,捧着那封书信,向着萧风拜道:“启禀主公,这是徐长史的急报,请主公过目。”
  亲兵接过那封书信,转交给了萧风,萧风拆开后,匆匆看了一遍,便笑道:“徐荣成功防守住了敌人的进攻,并且收降了敌将杨秋,斩首一千多级,俘虏两千多人,果然不负厚望。”
  就在这时,又一匹快马飞快的奔驰而来,来的又是一名斥候,抵达萧风身边时,便献上了怀中公文,捧着公文单膝下跪,拜道:“祖厉捷报,请主公过目!”
  萧风“哦”了一声,其中既有惊讶,也有一丝喜悦,接过捷报后,匆匆一览,便大笑道:“哈哈哈……徐荣、鞠义,都是堪用的将才,鹯阴、祖厉两战,足以证明一切。”
  开心过后,萧风又稍微巡视了一下农田,然后就匆匆离开,准备回去重新部署兵力。在归途中,萧风迎着了第三名来到这里的斥候,只不过,这一次斥候带来的却是另外一侧消息。
  “启禀主公,敦煌太守周慎以游猎为名,设宴攻杀新上任的酒泉太守、张掖太守以及张掖属国都尉,并且吞并三地兵马,纠集了两万大军,正朝武威方向疾驰而来,如今已经抵达张掖郡的合黎山,动机不明。休屠、显美、宣威三县县令隗豪获悉此事,立刻派人前来通知主公,请主公予以提防。”斥候一经下马,便立刻汇报道。
  萧风听后,本来大好的心情顿时被破坏掉了,他的眉头紧皱,心中暗想道:“周慎此举,明白着是冲着我来的。难怪鲍鸿临走前会留下多多留意西边的事情,看来鲍鸿早已经知道了周慎会做出此种举动……”
  “回府!”萧风扬起马鞭,“驾”的一声大喝,立刻飞驰而出,已经没有心情留在这里了。
  一行人在萧风的带领下,很快便回到了姑臧城,远远望去,姑臧城的轮廓依然健在,仍然像一条卧着的长龙。然而,姑臧城的情况他比谁都清楚,由于要营建新城,旧城的修缮工作便暂时放慢了进程,而且修补过的城墙也很容易看出来,敌人要是猛攻一点,破城也不是难事。
  前次刚刚经历了一场较大的叛乱,姑臧城已经是满目疮痍,如今又要迎来新的战争,姑臧城很有可能会抵挡不住。
  带着一丝不安,萧风很快便来到了城门边,看着修补痕迹十分的明显的城墙,他的内心里是一阵忧愁。只事隔两三个月,好不容易得来的太平,又要烽烟再起了。
  “我要见你们萧太守!我要见萧太守……”突然,从城门里面传来了一个声音,吸引了萧风的目光。
  萧风向那边望了一眼,但见一个羌人打扮的壮汉正在和守门的士兵争吵,口口声声的说要见太守。他策马走了过去,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守城门的士兵见到萧风到来,急忙参拜道:“叩见太守大人。”
  那个羌人壮汉听到这些士兵叫萧风“太守大人”,便指着萧风问道:“你就是武威太守萧风?”
  萧风点了点头,反问道:“你是什么人?我听你口口声声的说要找我,不知道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这羌人壮汉得知站在他面前的就是武威太守萧风后,立刻用羌人的礼节向着萧风行了一礼,然后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用羊皮写好的书卷,双手捧着那羊皮卷,低着头,呈现在了萧风的面前,朗声说道:“太守大人,我是卑湳羌的人,我们酋长让我给太守大人送一封信,请大人亲自过目。”
  萧风盯着那羊皮卷看了一眼,狐疑地道:“卑湳羌?这里面写的是什么?”
  “对,是卑湳羌,西海的卑湳羌。这羊皮卷里写的是战书,是我们西海的卑湳羌给太守大人所下的战书!”羌人壮汉声音高亢,丝毫没有顾忌,脸上还带着一丝兴奋,同时眼神中又带着一丝的轻蔑,气焰也有些嚣张。
  “战书?”萧风盯着这个毫无畏惧的卑湳羌人,冷笑了一声,他连卑湳羌在哪里都不知道,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对方居然给自己下战书,而且面前这个卑湳羌人的态度也彰显出一丝狂妄和嚣张。
  “没错,是战书,是我们卑湳羌所下的战书!”羌人壮汉不卑不亢,再次高声说道。
  “将此人拿下!”毛霖带兵巡视到此,恰好听见了这个羌人所说的话,当即下令道。
  随着毛霖的一声令下,守城的士兵纷纷一拥而上,立刻将那个羌人五花大绑了起来,而那个羌人根本没有一点反抗的意思,任凭那些士兵将他捆绑起来,只是,他的手紧紧的握着那个羊皮卷,而他的脸上也挂着一抹笑容,蔑视的笑容。
  “住手!”萧风注意到了这个羌人脸上的表情,立刻制止道,“放开他!”
  说完,萧风便翻身下马,而周围的士兵则开始给那个羌人松绑。
  “大人,此人妖言惑众,当处以斩首之刑!”毛霖急忙来到了萧风的身边,一脸紧张的说道。
  萧风道:“我自有分寸。”
  他来到那个壮汉身边后,一把从那个壮汉的手里抢过了那个羊皮卷,看都没有看,便朗声对那个羌人壮汉说道:“回去告诉你们的酋长,这封战书我接下了!只要你们准备好了,可以随时开战!”
  那羌人壮汉道:“太守大人果真爽快,我回去之后,定然会向酋长说明。既然战书太守大人已经收下了,那么我就可以回去复命了,我们酋长知道太守大人接受战书之后,必然会很高兴的,也定然会和太守大人约期再战!太守大人,就此告辞。”
  这一次,羌人壮汉则是学着汉人的礼节,向着萧风拱了拱手,然后转身便要离开。
  汉军士兵将这里围的水泄不通,羌人壮汉根本无法过去,便扭头看了一眼萧风,问道:“太守大人,如果没有什么要说的话,就请放我回去。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萧风摆摆手,示意手下人让开一条路,那羌人壮汉这才大摇大摆的离开了姑臧城。
  毛霖见那卑湳羌人离去,刚才紧张的神情顿时烟消云散,长吐了一口气,对萧风说道:“主公,你不该接受卑湳羌的战书……”
  “在外人面前,绝对不能丢我们武威的面子,卑湳羌我听都没有听过,肯定是羌人中的一个小种,不足为惧。”萧风自信满满的道。
  毛霖摇了摇头,说道:“主公,卑湳羌确实是羌人中的小种,但是卑湳羌却是所有羌人中最让人头疼的一个种族,他们祖居西海,生活在丛林和高山之中,与野兽为伍,所以卑湳羌的人都是骁勇善战的人,可以以一当十,或者以一敌百。最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是卑湳羌有一种秘制的吹箭,箭长约有三四寸,放在一个吹管当中,用嘴轻轻一吹,吹管当中的箭矢便会射出去,极易携带,即便是近距离交战,吹箭也有极大的杀伤力……”
  “区区吹箭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萧风不以为然,因为这种武器他也曾经用过,虽然是杀人的一种利器,但是要想掌握好这吹箭的技巧,那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何况还要掌握的出神入化,那就更没有几个了。
  毛霖道:“主公,可怕的不是吹箭本身,而是吹箭箭头上的剧毒,此毒剧毒无比,人畜沾之即死。卑湳羌人最擅长用毒,而且让人防不胜防,也正是因为如此,卑湳羌才是在五十二种羌人当中最特别的一个羌种,只要卑湳羌不出西海,就算其他的羌种再怎么强大,也不敢去招惹他们。”
  听完毛霖的话后,萧风的眉头顿时皱的更紧了,他用力捏着手中的羊皮卷战书,立刻翻身上马,朝着太守府奔驰而去,准备找贾诩商议对策。


☆、西羌往事

  “属下参见主公!”贾诩一进入太守府的大厅里,便立刻向着萧风行了一礼。
  萧风抬起手,指着大厅里的空座,说道:“军师快请坐,我之所以这么急着找军师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贾诩道:“主公,属下已经都知道了,周慎杀了新上任的酒泉太守、张掖太守以及张掖属国都尉,并且将其兵马吞并,又向着武威方向前来,必然是冲着主公来的。主公于周慎有杀父之仇,周慎也一直怀恨在心,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周慎居然会公然谋反。另外关于卑湳羌下战书的事情,也已经在城中传的沸沸扬扬的了。主公必然是为了这两件事而苦恼的,属下在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萧风确实是为这两件事而苦恼,不管是卑湳羌,还是周慎,这两件事事情对于现在的武威来说,都是大事。武威郡现在的总兵力不足万人,其中一半在徐荣手中,剩余的都留在了武威,但却以步兵居多,骑兵较少。周慎带兵两万余人,浩浩荡荡的从西方杀来,如果这个时候卑湳羌再杀过来,可谓是两面受敌,何况他们对于卑湳羌的兵力尚不知情。
  所以,萧风一听到贾诩有了应对之策,便立刻喜上眉梢,急忙说道:“军师既然有了应对之策,不防快快说来听听?”
  贾诩道:“周慎虽然兵多,但是所纠集起来的不过是乌合之众,而且绝大一部分人也未必对周慎是真心的。主公先前已经在酒泉、张掖、敦煌以及张掖属国四地有了些许名声,平定叛乱之后,主公更是给那些士兵发放路费,让他们回去,那些士兵走的时候,对主公还有些依依不舍,可见已经对主公有了感情。之前我们杀了酒泉、张掖、敦煌三地的太守以及张掖的属国都尉,是事出有因,何况他们本来就是欺压百姓的□□,杀了也就杀了,反而会迎来将士们的拥护。可是如今,新上任的官员脚跟还未站稳,便被周慎杀了,强迫另外三地的兵马归附于自己,这是强加于人的事情,必然会受到将士们的反感。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害怕周慎,即便是兵临城下了,只要主公能够秉持正义,周慎的部下必然会倒戈相向。相反,主公应该用更多的精力去担心卑湳羌才是。”
  “卑湳羌?连军师都觉得卑湳羌比周慎还要难以对付?”萧风听完之后,狐疑的问道。
  贾诩点了点头,捋了捋胡须,慢慢的解说道:“主公并非是久居凉州之人,所以对凉州的羌胡情况不太了解,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卑湳羌是羌族五十二种之一,祖居西海,所以统属于西羌王治下。最初,在羌人的世界里,武力最为强大、而且血统纯正的羌人,便会被奉为羌王。羌王只有一个,但是羌族内部大大小小一共分五十二种,羌王一个人管理不过来,所以便以地域划分,在羌王所居住的部落以西,被称为西羌,以东则就是东羌,分别设立西羌王、东羌王,用于辅佐羌王,共同治理羌人的世界。这样的做法,与匈奴的内部构造差不多,如果一直延续下去,羌人一定会像匈奴人那样强盛,甚至有可能成为塞外的霸主。可是,随着羌王的去世,东羌王、西羌王都想当羌王,两人互不相让,便你争我夺,以至于连带着将隶属于东羌、西羌的大大小小的部落全部卷了进来,从而拉开了羌人内部最大规模的一次内斗,一时间死伤无数。”
  “唉!羌人向来就具有争强好胜的心,天性使然,也无可厚非。”萧风听后,摇了摇头,说道。
  贾诩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羌人的内斗,让与之临近的匈奴人看到了转机,于是在东羌和西羌斗得两败俱伤时,乘虚而入,匈奴人凭借着极大的优势,给予了羌人一次重创,从此,奠定了匈奴人在草原上的霸主位置,无人敢与之匹敌。而羌人,自那次大战之后,一直对匈奴人俯首帖耳。直到大汉将匈奴彻底打的大败之后,一部分匈奴人被迫西迁,这才缓解了羌人的压力,而羌人则纷纷与大汉往来,借助大汉的庇护,来抵御匈奴人。大汉对羌人这支外援也很重视,让他们内迁至凉州,充实当地的人口,但是却保有其民族的特有生活方式,充当大汉的一道屏障。后来,随着匈奴人不远的远迁,逐渐退出了大草原,而羌人得到大汉的庇护,内部相对稳定,只有极个别的部落之间发生摩擦,所以人口也逐渐兴盛起来,最终成为凉州境内一大隐患。”
  说到这里,贾诩喝了一小口茶,润润喉咙,接着说道:“匈奴退却,大草原上迎来了他的新主人,那就是鲜卑。而鲜卑又多次派人到凉州与羌人接触,希望能够与羌人联手,共同对付大汉,得到天下之后,便一分为二。于是,骁勇善战且身带反骨的羌人便开始了喋喋不休的反叛,就算被征服之后,没过多久,只要管辖的稍微有一些松弛,羌人便会再次反叛。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不管哪个部落反叛大汉,都会给自己冠上羌王的名称,于是羌王在羌人内部层出不穷。在其余羌人都积极叛汉的时候,只有卑湳羌仍然和大汉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从未有过一次叛汉的情况出现。卑湳羌是羌族当中的一个小种,人口较少,所居住的西海附近大多都是崇山峻岭,无法饲养马匹,无法进行农田耕种,生活的也相对困难,只能依靠渔猎来生活。在此期间,卑湳羌的酋长还积极收拢其余羌种走投无路的人,吸纳到卑湳羌之后,便一视同仁,这种开明的方式,为卑湳羌吸引来了许多被大汉打败的羌人牧民,他们进入卑湳羌后,为卑湳羌的人口繁衍带来了生机。于是,二十年后,卑湳羌的人口一度达到了巅峰。而这个时候,先零羌、烧当羌都在与大汉作战,多次反叛,被平定后投降,没有多久继续反叛,卑湳羌的酋长也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在二十年中,秘密在西海训练了许多战士。这些战士虽然没有马匹,但却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在山地当中如履平地,在平地上又健步如飞,奔跑起来的速度一点也不亚于一匹战马。同时,卑湳羌人还擅长使用毒药,让人防不胜防,那种剧毒只有在西海才有,所以十分的罕见和独特,只要是中毒的人,不论人畜,触之即死。凭借着精锐的军队和特有的毒药,卑湳羌表面上依附大汉,表示愿意做为大汉的一柄利剑,开始了东征西讨,逐渐成为了令人闻风丧胆的一个羌种。若不是后来烧当羌、先零羌先后向大汉投降,并且又联手对付卑湳羌,卑湳羌人说不定就当上羌王了。”
  萧风听完贾诩说了这么长长的一通话,对卑湳羌的来历,以及对羌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他也很担心,他的部下里也有不少羌人,担心这些羌人以后会不会反叛自己。
  “卑湳羌善于用毒,我想,这也是所有人都害怕的原因之一,既然卑湳羌被传的如此厉害,而我又接下了战书,这一仗,必不可免。”萧风道。
  贾诩抱拳道:“主公,如今的卑湳羌的酋长叫迷吾,听说此人武艺过人,有羌中‘第一勇士’之称,实力不可小觑。此次卑湳羌居然向主公下战书,属下细细想来,却觉得其中有些蹊跷之处。”
  萧风问道:“有什么蹊跷之处?”
  “卑湳羌远在西海,在羌人的历史上,只辉煌过那一次,之后便一蹶不振,从未踏出西海半步。此次卑湳羌却远离西海,加入了韩遂统领的大军当中,并且甘愿听候韩遂的调遣。可是我敢肯定,卑湳羌向我军下战书的事情,身为统帅的韩遂绝对毫不知情,迷吾故意绕过韩遂,单独派人与我军联络,难道这还说不上有什么蹊跷吗?”
  “羌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向来都是率真而为,无需计较这些事情。不过,不得不细细追究一下,那军师以为其中有什么蹊跷?”萧风问道。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我暂时还没想到,或许,正如主公说的那样,不过是羌人随性而为,是我多想了吧。”
  “军师,你以为,我军当如何应对卑湳羌所下的战书?”
  “既然我们已经接了战书,那就只有去尽情的准备了,等收到卑湳羌约期战斗的书信时,便是我们出征之日。”
  “那周慎的那路兵马当如何应对?”
  “周慎的事情可以暂且放下不管,主公尽管传令下去,任何人不得阻拦周慎,只要是周慎所经过的沿途各县,都要予以假意归降,然后静候周慎兵临城下,到时候我自有妙计不用费一兵一卒将周慎诛杀,并且还能将那两万兵马纳入主公的帐下,以充实我军的实力,专心对付卑湳羌。”贾诩胸有成竹的说道。
  萧风听后,便道:“一切就拜托军师了。”
  随后,萧风让樊稠、毛霖加紧操练士兵,而让贝提里乌斯、克雷达乌斯等人继续负责都建新城,所有日常活动,一切照旧,关于卑湳羌的事情,就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


☆、斩杀周慎

  三天后,卑湳羌又派遣人来到了姑臧城,送上了一封信,信中写了两军对战的时间和地点,并且希望萧风不要爽约。
  萧风答应了卑湳羌的挑战,送走卑湳羌的使者后,便下令继续操练士兵,准备在十日后迎战卑湳羌。而他也将这件事暂且搁下,因为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周慎身上。
  这三天的时间里,周慎大军行进飞速,已经进入了武威境内,沿途县令全部按照萧风的指示,假意投降周慎。周慎不知道是计,以为敌人早已经闻风丧胆,迫不及待的早日抵达姑臧城下,然后杀了萧风,以报自己的杀父之仇。
  仇恨蒙蔽了周慎的双眼,在假象的面前,周慎完全被迷住了,亲率两万大军,马不停蹄的向前赶,终于在第四天的时候兵临姑臧城下。
  姑臧城仍然像一条长龙盘旋而卧在这片大地上,在城池的北门外,周慎率领两万大军站在那里对姑臧城虎视眈眈。而城楼上,萧风、贾诩则带着士兵站在那里,向着城外眺望。
  “萧风!快快出来受死,否则我踏平姑臧城,让城内鸡犬不留!”周慎戴盔穿甲,骑着一匹骏马,手中扬起马鞭,指着城楼上的萧风,破口大叫道。
  姑臧城里,没有一点动静,士兵仍然矗立在那里,“萧”字大旗迎风飘展,没有丝毫投降的意思。
  萧风站在城垛的后面,手持望远镜,透过望远镜向城外进行观望,他可以清晰的看到城外将士的面容,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着极大的疲惫之容。他缓缓的移动望远镜,最后将望远镜停留在了周慎的面容上,看到周慎满脸怒火,气急败坏的样子,便轻声对贾诩说道:“周慎果然如同军师之前所预料的一样,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阻挡,气焰较之以前更加嚣张了,而且他的部下尽皆显露疲惫的样子,从合黎山到姑臧城,一路上差不多数百里的曲折道路,他们居然只用了四天,可见每天行军的强度之大。”
  贾诩道:“并不在多,贵精。我军虽然兵少,但都是在平定叛乱的战斗中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