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铁骑纵横(我的伤心谁做主)-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咚咚咚咚……”
辰时三刻,隆隆的战鼓声便被敲响了,预示着比武大会即将开始。
一通鼓响后,司隶校尉贾诩登上了擂台,手拿皇榜,当下宣读了皇帝刘宏的檄文,再一次声明此次比武的重要性,目的在于为大汉军中选拔将领,第一名者,授予骠骑将军之官位,第二名者授予车骑将军,第三名者授予卫将军,第四到第十名的人,分别授予将军之官位。
比武分成两个重要部分,一个是步战,一个是马战。无论步战还是马战,可以使用任何兵器,任何手段,直到其中一个人自动认输,或者无法再战。但不得以伤人害命为前提,为此,萧风还特地从各地征召来了名医华佗、张仲景在擂台周围待命,以防止出现任何意外。
比武第一名者,除了授予骠骑将军的官职外,还将获得天下第一的称号,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武人,为了争夺天下第一的称号,而进行殊死争夺。
贾诩宣读完毕之后,面向看台,朗声喊道:“请陛下谕旨!”
萧风轻声的对刘宏道:“陛下,请开尊口吧?”
刘宏愤恨看着萧风,问道:“你将朕给囚禁起来,不让朕与外人联系,今日却想让朕成全你的功劳,休想。你难道就不怕我当着天下人的面数路你的罪状吗?”
“呵呵呵,陛下啊陛下,你宠信十常侍,任用何进为大将军,霍乱后宫,荒淫无道,自你登基之后,天下有几时太平过?天下人都倍受其害,这一切都是因为当今的天子是个昏庸无能的人而造成的。如果不是我,你的皇帝宝座能够坐的如此稳当?别忘记了当初陛下落难孟津时的窘迫。如果不是我率领将士们力挽狂澜,陛下又怎么能够活到现在?”
刘宏哑口无言,看着台下的文武大臣,许多人他都没有见过,原先的老臣子都一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年轻人。他心里很明白,萧风敢这样跟他说话,就等于完全控制了朝政,控制了大权,他这个皇帝只是个摆设而已。
但同时刘宏又是懦弱的,无奈之下,他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朕宣布!比武大会,正式开始!”
随着刘宏的一声令下,战鼓隆隆作响,比武大会正式开始。
紧接着,司隶校尉贾诩便道:“第一场比试,五原吕布对涿郡张飞!”
声音一落,便见吕布一身威武的登上了擂台,手里握着方天画戟,而在他的对面,张飞则扛着丈八蛇矛登上了擂台,面目冷峻异常。
两个人走到场地中间,先相互抱了一下拳,吕布轻蔑的眼神望着张飞,道:“上次你搅合了我的好事,这一次看我不把你打残!”
张飞冷哼了一声,趾高气扬的道:“你别那么嚣张,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
贾诩走到两个人中间,说道:“两位好汉,比赛点到即止,切记伤人害命。那么祝两位好自为之!”
说完,贾诩走下擂台,朗声道:“比武开始!”
话音一落,吕布、张飞立刻展开了攻势,两个人都像是猛虎一般,一经展开攻击,便立刻缠斗在一起,使出全身解数,欲在短时间内将对方打败。
一开始,比武就进入了□□的阶段,两个你来我往,相互攻击,斗得酣畅淋漓,引来场外阵阵欢呼声。更让站在候场区里的人也是目瞪口呆,没想到这第一场比武就是那么的惊天地泣鬼神!
大家都在心里暗暗的称赞,这场比武大会确实没有白来。
在大家的目光都被张飞和吕布的打斗所吸引时,人群中有一些人开始蠢蠢欲动,目光都紧紧的盯着看台上的最高处,缓缓的朝着看台那里挪去,以求能够得到最佳的狙击位置。
看台的第二层那里,司徒王允焦躁不安的坐在那,目光全然不在擂台上,而是在擂台下面的人群中。萧风将皇帝彻底的隔离在了皇宫,王允见不到皇帝,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杀了萧风,还政于刘宏。为此,他特地秘密联系了潜伏在洛阳城外的袁氏兄弟,袁绍、袁术都尚未走远,袁绍手下更是有两员武功高强的人,颜良和文丑。而袁术手下还有一个叫纪灵勇士,再加上城内袁氏的力量,足可以暗杀萧风。
但萧风平日里都有人保护,很难接近,最后将暗杀的地点定在了比武大会召开的时候,这个时候人多,也是最容易混进来的地方,只要在远处用箭矢射杀萧风,解除了刘宏的威胁,就可以令刘宏发号施令。皇帝的命令,谁敢不听?
计划是如此的完美,王允望着人群中蠢蠢欲动的人,不禁看到了颜良、文丑、纪灵的影子,文丑箭术高超,颜良、纪灵也都不弱,应该能够将萧风暗杀。他的嘴角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扭头看了一下顶层看台上的萧风,见萧风双目关注着擂台,心中暗想道:“今天你还不死?”
随即,王允看了一眼刘宏,这个天子正伸长了脖子看着擂台,他不禁的叹了一口气,暗暗叫道:“陛下,你可知道老臣的苦心吗?”
王允回过头,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太傅袁隗,见袁隗也在注视着自己,他朝袁隗使了个眼色,袁隗会意,朝王允点了点头。
在人群中的颜良、文丑、纪灵看见王允、袁隗的动作后,便开始行动,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强弩,悄悄的瞄准了萧风。
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在人群中,还有一个人也瞄准了看台的最顶层。
“嗖!”
但听见一声弦响,文丑射出了那致命的一箭,为了能够一击致命,特意将箭头上涂抹了毒药,只要稍微碰触一下肌肤,便会在短时间内立刻丧命。
文丑微笑着看着那一支带着毒药的箭矢迅疾的朝着萧风飞去,突然,另外一支箭矢飞入了他的视线,两支箭矢几乎在同一时间朝着看台上飞去,这让文丑大吃一惊。
萧风坐在看台上,身上披着一层厚厚的铠甲,在铠甲下面,还贴身穿着一层秘制的锁子甲,当他看到有两支箭矢飞向这里的时候,他顿时大声呼叫道:“有刺客!”
声音尚未落下,文丑的那支箭矢便射中了萧风,当胸而入,而与之一起飞去的箭矢,则射到了毫无防备的刘宏的体内,直接射中了心窝。
“轰”的一声,萧风和刘宏全部倒地,刘宏更是惨叫了一声,而射向萧风的那支箭矢只是射穿了外层盔甲,并未刺穿贴身穿着的锁子甲,算是救了萧风一命。饶是如此,萧风的心口上还是受到冲击力而隐隐作痛。他拔出箭矢,扔在了地上,爬到刘宏身边,大声叫道:“陛下!陛下!”
皇帝和护国公同时遭受到行刺,本来大家的目光都被擂台上酣斗的吕布和张飞所吸引,萧风的那声“有刺客”,立刻打破了这种平静,万众瞩目之下,大家都看到了皇帝和护国公同时中箭倒地,一时间像是炸开了锅,顿时混乱不堪。
王允、袁隗、颜良、文丑、纪灵以及尚隐藏在人群中的袁绍袁术都是目瞪口呆,万万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一支箭矢是由谁射出来,又来自哪里,为何会也选在这个节骨眼上,而且那支箭矢的目标显然是皇帝刘宏。
就在这时,一个手持古锭刀的人出现在颜良、文丑、纪灵的不远处,指着颜良、文丑、纪灵便大声喊道:“刺客在此,快来捉拿刺客!”
一声令下,四个大汉飞身而出,乃孙坚帐下四员猛将:程普、韩当、黄盖、祖茂,各持兵器朝着颜良、文丑、纪灵扑了过去,而孙坚更是一马当先,拎着古锭刀便砍向了离他最近的纪灵。
纪灵一个不提防,被孙坚一刀枭首,鲜血从腔子里直喷了出来,而颜良、文丑也尤为惊讶,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认出了他们。只可惜他们的手里只有强弩,腰中只有佩剑,却无陈趁手的兵器,眼见孙坚、程普、韩当、黄盖、祖茂五个人杀来,周围都是人,已经没有退路,只好硬着头皮迎战。
与此同时,不知是谁高叫了一声:“袁绍、袁术亦是同党!”
随着这声大喊落下,一个年纪约有四十岁的汉子当即飞身上了擂台,拉起手中的弓箭,搭上两支箭矢,朝着袁绍、袁术所在的位置便射了过去,正是来自南阳的黄忠。黄忠箭矢凌厉,迅疾异常,不等袁绍、袁术反应过来,箭矢已经贯穿了两人的头颅,袁绍、袁术立刻丧命,倒在了血泊当中。
王允、袁隗见后,心中也是一阵大惊,没想到精心谋划的局,在一瞬间就被破解了,而且参与此事的人也都已经被杀死了。
看台上,萧风抱着已经死去多时的刘宏,伤心欲绝,泪流满面,嚎啕大哭道:“陛下驾崩了!”
☆、发兵十万
随着萧风的一声大喊,几乎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异口同声的高声叫道:“陛下!”
文武百官、各路英雄豪杰,以及前来观看比武大会的百姓,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给震惊了。
本来今天是个很喜庆的日子,可是,刘宏的死,却让这场比武陇上了一层阴霾。
擂台上,吕布、张飞都气喘吁吁的,跪在地上,尚不知道怎么回事。
司徒王允、太傅袁隗、司空杨赐、太尉皇甫嵩、大司马朱儁、廷尉杨彪、侍中蔡邕等人纷纷爬上了看台的顶层,看到躺在萧风怀中已经死去多时的刘宏,都嚎啕大哭了起来。
突然,朱儁一把抓住了射死刘宏的箭矢,看到箭矢的末尾刻着一个“袁”字,眉头当即一皱,便对萧风说道:“护国公,请将射你的箭矢拿来一看!”
萧风取下箭矢,交给了朱儁,朱儁将两支箭矢并在一起,结果是一模一样,当即等着袁隗,怒道:“袁太傅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弑君?”
袁隗一脸的惊讶,尚来不及辩解,便见愤怒的朱儁抽出了佩剑,一剑斩下了袁隗的头颅。
鲜血从袁隗的腔子里喷涌而出,热血溅了王允一脸。
就在这时,司隶校尉贾诩带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人走了上来,喝问道:“当着众位大臣的面,告诉我谁是主谋?”
“司徒王允!”被五花大绑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允的心腹,此时指着王允道明了真相,立刻说了出来。
皇甫嵩冷眼看了一下王允,怒道:“原来你也有份,弑君之贼,人人得而诛之!”
话音一落,皇甫嵩立刻抽出了佩剑,一剑捅向了王允的心窝,可怜王允连来得及辩解都没有,就一命呜呼了。
朱儁怒气未消,转脸看了一下王允的心腹,提着血淋淋的剑,瞪着王允的心腹,大声说道:“你也同罪!”
说完,朱儁便一剑杀了王允的心腹。
血染看台,皇甫嵩、朱儁手刃了弑君之人,其余人也都信以为真,都跪在那里哭诉。
“陛下驾崩,王允与袁氏相互勾结,罪不容诛,请护国公下令,诛王允和袁氏九族,以告慰陛下的在天之灵!”太尉皇甫嵩当即叫道。
萧风环视了一圈,见众人都没有异议,便道:“弑君之罪,罪不容诛,传令下去,将王允、袁隗诛九族。另外,长沙太守孙坚、骑都尉黄忠,斩杀刺客有功,擢升孙坚平难中郎将,黄忠为破虏校尉!”
这两个命令传达下去后,司隶校尉贾诩应了一声,转身便走,让虎贲中郎将毛霖去抓捕袁氏一脉,羽林中郎将庞德抓捕王允一脉。
突然,萧风想到了什么,急忙叫来克雷达乌斯,在耳边低声细语道:“速去告知贾诩,若在王允家里抓到有一个叫貂蝉的,千万要将貂蝉带到我那里,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之后,萧风一脸沮丧的道:“陛下驾崩,举国悲伤,群臣伤痛,今后大汉将为之奈何?”
“护国公不必如此沮丧,请先为陛下发丧。虽然陛下英年早逝,好在陛下已育有两子,一为皇子辩,另一为皇子协,后嗣之君需要请董太后出来主持,册立皇太子。”朱儁道。
萧风听后,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按照大司马说的办。”
其实,现在朝政大权都紧握在萧风的手中,就连兵权也是如此,皇甫嵩虽然贵为太尉,不过是个虚职,而朱儁也被同时架空,大司马之职有名无实。加上最近萧风又在朝臣当中进行了一次大换血,老臣走的走,退的退,早已经没有他们说话的余地了。
司空杨赐一族都倾向了萧风,王允、袁氏又被诛九族,如此一来,朝廷内已经无人再敢与萧风相匹敌,即便是萧风想自己当皇帝,也无人可以奈何的了他。
比武大会刚刚开始,便因为皇帝驾崩的事情而被迫中止了,萧风则将比武大会的事情押后。先行处理朝中的变故,而那些前来比武的人,依然可以住在大将军府内。
王允、袁隗、袁绍、袁术等人行刺皇帝,证据确凿,王允一族尽皆被诛杀,在朝中势力一直很庞大的袁氏,也因为此事被连根拔起。许多袁氏的门生故吏,此时都来落井下石,纷纷和袁氏撇清关系,生怕会牵连到自己。而萧风也一早就有交代,只诛杀袁氏三族,余下的人如果真的全部抓起来,只怕成千上万的人将无辜的变成刀下亡魂。
萧风为刘宏发布了国丧,并且请董太后出来,在皇子辩、皇子协当中选出一位皇子册立为皇太子。
董太后心仪皇子协,何皇后从中作梗,拿出长幼的之序,非要立皇子辩。最后,两个身居后宫,平时不怎么见面的女人在大殿上争吵了起来。
最后,萧风制止了争吵,将手指向了皇子协,说道:“皇子协,当为皇太子!”
大将军何进的势力早已经崩溃,何皇后和皇子辩也无所指望,朝中都是萧风的人,就连董太后也不能怎么样。不过,萧风选了刘协当皇帝,却称了董太后的意思,便什么也不说了,只能将朝政交给萧风。
中平五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汉朝天子刘宏驾崩,是为孝灵帝。同日,萧风立刘协为皇太子,待国丧百日之后,准备让刘协继位为帝。国丧期间,一律禁止饮酒。
忙完这些后,萧风托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驻所,一推门便看见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在那里,不消说,他已经知道是谁了。
王允被诛杀,义女貂蝉因为萧风的一句话躲过了一劫,从而以身相许,成为了萧风的第三个老婆。
百日内,偌大的汉朝没有天子,全靠护国公萧风一人力挽狂澜。同时,萧风所任命的官员当中,也都表现的很是称职。
十月初三,雄踞北方大草原的游牧民族鲜卑,听闻汉朝皇帝驾崩,新帝尚未登基,发兵十万寇幽州、并州两地,幽州、并州两地多处郡县尽皆遭受了损失,被掳走人口万余,牲口千余,钱无法统计。
边塞的消息传来,萧风便聚集群臣在大殿内商议。
“鲜卑强盛,雄踞北方大草原,曾十数次寇我边境,十分猖獗。然而,现今我朝正在国丧期间,不宜动刀动枪,只加强边境防御即可。”司空杨赐道。
皇太子刘协坐在大殿正中央,护国公萧风坐在刘协身边,听完司空杨赐的话后,便问道:“谁有不同意见?”
司隶校尉贾诩道:“臣以为,鲜卑虽然强盛,然内部松散,虽然我朝正在国丧期间,但鲜卑侵略我国国境,边境百姓深受其害,如果不加以制止,很可能会让边境百姓心寒。鲜卑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进攻,无非就是看中我们不敢出兵。如果我军果断出兵,发大兵入塞,深入虎穴,出其不意,必然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前来参加比如大会的各地英豪们整日待在大将军府内也无所事事,不如选择一些人编入军队,率领军队,北击鲜卑。”
萧风心中早已经有了打算,听完之后,他先扭头对只有几岁的刘协说道:“太子殿下以为如何?”
刘协奶声奶气的说道:“一切全凭护国公做主!”
于是,萧风便道:“鲜卑欺人太甚,此次寇我边境,烧杀抢掠,若不出兵还以颜色,鲜卑必然会认为我大汉朝怕了他们。越是这个时候,越为关键,我主意已定,起兵十万,北击鲜卑。”
话音一落,随后众人便是一阵面面相觑,选何人为将,又成为了最为关键的一个决定。
萧风信心满满,当即宣布道:“司隶校尉贾诩为征北大将军,率军十万出征,平难中郎将孙坚副之,破虏校尉黄忠为先锋。同时,以吕布、张辽、典韦、许褚、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夏侯惇、曹仁、曹洪、夏侯渊、徐晃、张郃、甘宁等十五人分别为军司马,随同大军出征。”
命令下达后,群臣没有任何异议,司隶校尉一职,由荀攸暂代,并让大司农荀彧调拨粮草,准备出征事宜。而吕布、张辽、典韦、许褚、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夏侯惇、曹仁、曹洪、夏侯渊、徐晃、张郃、甘宁等十五人也都分别被羽林郎叫到皇宫之内,萧风接见了他们,设宴款待了他们,为他们践行。
十月初五,十万大军全部集结在洛阳北郊,在萧风的一声令下之后,征北大将军贾诩率领精兵猛将浩浩荡荡的出发了。除此之外,萧风还特地为贾诩安排了四名参军,分别是田丰、沮授、郭嘉、程昱,一同随贾诩出征。
萧风亲自将这十万大军送出洛阳,并且对这十万大军寄托了厚望。
大军走后,京畿洛阳一带顿时空虚了下来,于是萧风便让樊稠带领凉州兵入卫,彻底的控制了洛阳的局势。而萧风将魔掌伸向了刘备、公孙瓒等这些以后的群雄,一场冤狱大案也即将在京畿洛阳发生……
☆、天下太平
十月初十,大雪。
鹅毛般的大雪席卷了京畿,一夜之间,京畿周围便成为了一片白茫茫的雪原。
北伐鲜卑的十万大军已经走了五天,突遇大雪,只能在上党暂时停下,等待雪停的那一刻。
京畿洛阳的皇宫内,萧风以护国公的身份召见刘备、公孙瓒二人。
刘备、公孙瓒二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从皇宫门口被人一路带进护国公的大院里,一进入大厅,便立刻感到了一股子温暖。
护国公的突然召见,让两个人都受宠若惊,一路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护国公所在的大厅,见到萧风坐在里面,二人一进入大厅,便立刻参拜道:“参见护国公!”
萧风打量了一下刘备、公孙瓒后,便道:“都起来吧。今日召见你们前来,是有重要的事情想和你们商议……”
“护国公周围人才济济,我等见识愚笨,怎敢在护国公面前高谈阔论?”刘备立刻谦虚的说道。
萧风道:“我唯才是举,你们二人也都是人才,而且还曾经是尚书令卢植的门生,想必不会差到哪里去。十万大军已经出发,此去鲜卑还有很有,又突然偶遇大雪,只怕要耽搁许久。正所谓兵贵神速,如果迁延时日,被鲜卑获悉我军动向,只怕很难达到偷袭的妙用。我闻乌桓与鲜卑同出一脉,却又相互仇视,而乌桓突骑又闻名天下,昔年光武皇帝平定河北,就是借用乌桓突骑成其美事,公孙太守久居北方,多与乌桓、鲜卑战,不知道公孙太守有何高见?”
“启禀护国公,下官以为,可以来个一石二鸟之计。可先假意笼络乌桓,然后怂恿乌桓人与鲜卑战,我大汉的军队则坐收渔翁之利,等乌桓和鲜卑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背后出击,重创乌桓和鲜卑。”公孙瓒道。
刘备听后,眉头一皱,欲言又止。
萧风见到,便询问道:“刘玄德可有不同意见?”
刘备道:“下官官职卑微,并没有什么高见。”
“无妨,且说来来听听!”
“下官以为,可以利用乌桓和鲜卑之间的矛盾,长久的控制乌桓,让乌桓为我大汉所用,成为守护边境的一道屏障。现今我大汉刚刚经历过几场□□,天下疲惫,而乌桓有几十万人口,鲜卑则多达百余万,与其和两个结仇,不如联合弱者对付强者,这样一来,也可以相互牵制,减轻我大汉的压力。”
萧风听后,在心里暗暗的想道:“刘备果然是刘备,见识确实比公孙瓒高。公孙瓒只知道打打杀杀,充其量只能做个征战的大将,而刘备是历史上有名的雄主,与曹、孙权齐名。曹已经被我杀了,孙权还是个孩子,这刘备也应该想办法尽快除去,否则等到关羽、张飞一回来,那就很难下手了。”
“嗯,刘玄德说的很有道理。”萧风夸赞道,“我听说,玄德还是汉室宗亲,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玄德乃汉景帝阁下玄孙,中山靖王之后。”刘备自豪的说道。
萧风道:“哦?那按照辈份,当今的皇太子岂不是应该叫你一声皇叔?”
他故作惊讶,随后叫来宗正刘虞,让刘虞开始查找宗室族谱,最后确实可以肯定,刘备正是当今皇太子刘协的皇叔。
于是,萧风欢喜的道:“哎呀呀,原来是刘皇叔,实在是失敬失敬啊。”
当即,萧风与刘备开始攀谈起来,故意抬头刘备,却压低了右北平太守公孙瓒,让公孙瓒脸上黯然失色,很没有面子。
萧风一边吹捧刘备,一边观察着公孙瓒,见公孙瓒很是不忿,心中便得意洋洋。
当天中午,萧风宴请了刘备和公孙瓒,并提拔刘备为左将军,准备委任刘备为幽州刺史,全权负责招揽乌桓的事情。
刘备受宠若惊,当即拜谢,却丝毫没有顾及到公孙瓒的感受,公孙瓒记过忘善,心胸狭窄,见刘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