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朝廷出面,具体谁来实施,是南洋公司也好,是各级州府乃至乡镇也好,你们研究好,朕要的是一个结果:粮食价格不能太贵,但也不能太贱,要激发百姓种粮的兴趣来。至于粮食运输问题,两广远洋公司和南方水运公司调派了多少船只运粮?若是调派不动,这两个公司的总经理都给朕拿下治罪。若还是不够,派水师去帮忙!”
看得出,冯云山对曾观澜是有些恼火的。因为是自己的心腹,所以说话也没顾忌,想到什么便直接说什么了。
曾观澜脸色一红,忙跪地应允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办理妥当。”
刘长佑见问题已经解决,也不再多说什么。
这时,商务部的副部长伍崇曜出列奏道:“陛下,前清藩属国越南国王遣使潘清简来圣京,要求觐见陛下。微臣猜测,他应该是想递交国书,称臣纳贡。顺便要求朝廷的保护。”
“哦,是刘长清还是朱洪英他们攻入了越南,让他们不得不求助朝廷?”冯云山笑道:“这么说,恢复前明故土安南的时机已经来临?宣他觐见。”
冯云山对越南一直留意着,甚至连当初刘长清逃入越北境内,罗琼树他们要率军攻入越南,向他请示的时候,他就想着这么一天,留着刘长清慢慢发展,就是为了有一天,能派兵进入越南。他并不清楚越南国王会遣使来求助,而是等地刘长清骚扰广西,便可以以此为借口,杀入越南,捉拿刘长清。如今这越南国王遣使来朝,这样就更好办了。
年纪六十的潘清简便是此次越南国使,他虽然出生在越南边和省的一个村庄,算土生土长的越人,但父系一直是汉人血统,祖父本是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人,因不愿事满清,“义不臣清”,逃难至越南谋生,就此繁衍下来。
十余年前,他曾出使过北京,觐见过满清的道光皇帝,因此,此次越南国王便又让他出使。潘清简位高权重,又是越南的“明乡人”,深得越南国王嗣德帝的信任,前些年便担任礼部侍郎之职。
此次来朝贡,他是很有信心能顺利完成任务的,因此,心情倒还不怎么忐忑。
“外臣藩属国越南特使,礼部侍郎潘清简拜见中华帝国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潘清简一丝不苟地做完三跪九叩的大礼,山呼万岁后,将手中的国书高举头顶,接着道:“臣越南王阮福莳上书,恳求陛下将越南纳入藩属国,以求庇护!愿世代称臣纳贡,永不背叛。”
刘胜邦取过国书,递交给冯云山。
冯云山只是眼睛轻轻一扫,便丢至一旁,厉声喝道:“尔等小小广南地主,竟然敢自称越南国?汝主阮氏,原本在广南割据,奉我华夏之大明为主,却在满清入关后背叛大明,奉异族满清为主,此为不忠,此时满清未灭,尔等便来向朕称臣,亦是如此。更兼本是广南军阀,一步步蚕食安南,欺凌我中华安南百姓,朕亦打听到,你主阮氏,竟然敢自称嗣德皇帝,真是狂妄自大,不知死活!”
朝堂下的潘清简惊呆了!
第717章 出兵安南
潘清简没想到,中华帝国的皇帝竟然跟他想像中的华夏国君一点都不一样。历朝历代以来,还从来没有一个中华的皇帝,不喜欢周边小国来朝贡称臣的。
他张张嘴巴,正想分辩,堂下的伍崇曜帮腔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对方虽然有错,但如今已经愿改。此番前来圣京,便是特意认错而来。”说完,又朝一脸惊异的潘清简压低声音道:“潘大人,伍某只能帮你这么多了。还不代表你安南之地,向陛下求饶认罪?”仿佛他真的帮了潘清简多大的忙似的。
潘清简一愣,反应过来,不对啊,自己一句话都没说,怎么就变成了自认有罪了?他连忙分辩道:“陛下,外臣冤枉啊!这越南国的称呼,是满清的嘉庆皇帝亲自册封,并非我国擅自称呼。而我主阮氏,虽原本在广南,但先后击败西山,统一整个越裳故地和安南,整个越南之地的百姓也都臣服,早已深入人心。当年满清入主中华,我越南虽然悲愤,但与宗主国比起来,仍旧是孱弱小国,岂敢与中华对抗,不得已,只能臣服满清,并非卖主之辈啊。”
潘清简顿了顿,有些义愤填膺地道:“陛下,我主绝无可能自称嗣德皇帝,只是年号嗣德,绝不敢称帝,我阮氏一朝永不称帝,永为中华之藩属国。还请陛下明鉴!”
冯云山喝道:“还敢狡辩!想你祖辈原为大明遗民,忠心大明,不愿被满清异族的奴役,跑到安南异乡。可没想到,他们的子孙后代,竟然甘心侍奉安南阮氏,背离中华。而且,原本安南自秦到明,都是我华夏的领土,阮氏竟敢擅自侵占,妄图分裂我中华疆土,殊为可恶。”
潘清简心中简直想要吐血,这中华帝国的皇帝,直接将原本是大明自己放弃的交趾布政司,也就是安南这块土地的责任,一句话说的加到阮氏王朝头上。
谁不知道,当初阮氏都不知道在哪里呢,怎么可能怪到他们的头上?何况,熟悉安南的都清楚,当初是因为安南之地,离大明遥远,交通不便,又贫瘠不堪,无法供给朝廷赋税,还要大明倒贴钱粮维持。因此不得已,大明主动放弃这块飞地,可没想到,到了如今的这位粤匪出身的皇帝嘴里,竟然变成了阮氏的阴谋了!这个冤枉,也强加得太明显了。
很明显了,这是皇帝成心这样说,其目的,显而易见,便是找个借口,要为难阮朝。
潘清简的一番思索,在旁人看来,便成了默认。于是乎,讨虏军总参谋部的副总参谋长左宗棠直接叫道:“陛下,微臣代表总参谋部和讨虏军数十万将士,请求出兵安南,收复故土!”
一旁的刘长佑也叫道:“陛下,听说安南土地肥沃,而且稻谷一年可以三熟,让阮氏平白耕种这么多年,是时候回归华夏怀抱了。多了那些水田,我汉人又可以少饿死不少百姓。”
其余的朝中大臣也纷纷叫嚷起来,一时间,群臣激愤,仿佛不攻打安南,简直就是十恶不赦一般。
潘清简怀疑自己来到一个菜市集,让他惊了一地!他万万没想到,堂堂中华天朝,礼仪之邦,怎么会如此侮辱斯文,竟然君臣失仪,叫嚷着要出兵攻伐一个藩属国。
他脸色惨白,再次跪伏在地,以头抢地,不停叫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吾主冤枉啊!容半年时间,让外臣回去复命,谏言吾主亲自前来天朝请罪,当面求饶可好?”
“你这缓兵之计,岂能骗朕?”冯云山怒道:“若真愿认罪,为何明知道我华夏的叛匪刘长清和朱洪英等人,逃至尔等安南,却让其发展壮大,不派兵镇压,将其押送圣京交朕处置?想必是存了险恶用心,秘密勾结二匪,阴谋让其叛乱,祸乱我华夏一族?”
潘清简慌了神了,中华帝国的皇帝是要将他们冤枉到底了啊!这什么理由都说得出来。他只得闭口不言,以示反抗。
冯云山见其不说话了,意识到自己说得过重,不利于接下来的布置,便放轻语气,道:“既然你们不愿驱逐刘长清和朱洪英二匪,朕便派大军前去。回去告诉你那主子,他再不派兵围剿,等到讨虏军攻下来的地方,都划为我中华帝国的领地。”
言语之间的意思,似乎愿意出兵攻打二人,但要求阮朝也出兵攻打,并且约定,谁攻下的地盘,就算谁的。
潘清简无语!原本还想着恳求对方,能让对方出兵帮忙围剿那刘长清和朱洪英,然后最多进贡些珍奇财宝,上表些冠冕堂皇的言语,恭维对方一番,说不定还能捞一笔回礼。没想到,对方完全不按自己想象的那样出牌。这样一来,还怎么求对方出兵攻打?
攻下来的地方便是对方的领地了!这完全是不讲道理,偏偏,他有不讲道理的实力。潘清简欲哭无泪,他只想尽快赶回顺化皇城,劝嗣德帝放弃依靠宗主国的幻想,赶紧自行派兵,尽量在宗主国的讨虏军出征之前,将刘长清和朱洪英二人赶出越南!
于是,次日,潘清简便借口要立即赶回顺化,劝说安南王亲自来圣京上贡,匆匆离开圣京,坐船取道广州,返回越南。
而在他乘坐的轮船还未抵达广州,讨虏军总参谋部的一道由中华帝国皇帝冯云山亲自签发的命令,已经由特务司的八百里加急快马,下达到了驻守在南宁府的乙八师,紧接着后一天,又抵达驻防在琼州府的乙九师。
两个师的二万讨虏军将士,迅速行动起来,只用了二天准备时间,便整军出发,分南北水陆两路,分头出兵。
乙八师跨越太平府,从凭祥州的镇南关出发,正式踏入安南的土地,攻向临近一里的同登镇。
而乙九师,虽是陆师,却有二个团的水师战船,直接从澄迈县码头出发,直奔红河入海口。
……
同登镇只有几十名刘长清留守的清兵,原本是想着打听广西的消息,但最近一段时间,刘长清将主要兵力都带至陆岸河的山东镇一带,逼迫那里的上万越族和岱依族山民修建城池,准备将山东镇发展成山东城。于是乎,同登镇留守的清兵没人管束,变成了镇里的土皇帝,将侦探的任务换成了征收关卡搜刮钱财去了。
乙八师的一个侦查营,直接便将同登镇占领,随之驻守在谅山城的千余名刘长清的清兵,也被突然而至的数千讨虏军团团包围,只百余人机灵,钻入山林中逃走,其余的,除了被击毙的二百余人,八百余清兵纷纷束手而降。
攻占谅山以后,乙八师让原本驻守在凭祥州城的数百讨虏军守兵移师镇南关,而留守五百人镇守谅山后,乙八师分兵两路,一路四千兵力往西,沿途攻克朱洪英势力占据的文米镇、安禄镇和高平城,进而继续往西,攻占越西北地区。
而另一路五千多兵力往东,攻打刘长清势力占据的亭立、先安等地。
一路上,这些小城镇闻风而克!镇守在那里的叛军,先是对抗,但在被一阵火枪屠杀之后,便仓皇逃跑,然后便是被围堵住,就地而降。
第718章 知道真相的朱洪英倒吸口冷气
河内,城楼上。
朱洪英望着城外密密麻麻地的越南阮氏王朝的军队,心头涌起一股无力。
前几天,朱洪英才趁着定南王刘长清领兵前往河北东北方百多里外的山东镇,建设新城的机会,将刘长清留在河内城的一些亲信全部驱逐出河内城外,将整个河内城全部占领下来。正当他兴高采烈地想要庆祝自己独占河内城时,手下来报,说是北方母国的现有朝廷,中华帝国派遣二万军队,从广西出发,进攻越南,自己和刘长清的好多城镇和村寨,都被对方占领。
朱洪英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正当他势力大为发展的时候,太平圣国(他一直以为北边还是太平圣国)会攻打自己。当初自己势力还很弱小的时候,也没见对方动静啊,难道是几个月前的几次袭扰,惹怒了对方?
如今,朱洪英已经知道对方是个庞然大物,远远不是自己这点人马能战胜的。
几个月前,他和刘长清以为自己也有上万的人马,便派亲信手下率领五千大军,分为两路分别进攻广西镇安府和太平府,结果可恨的是,三千兵力攻打镇安府的归顺土州,竟然没能攻下,被镇守州城的五百讨虏军驻兵死死抵挡,拖住在城下,结果,从旁边不远的镇安府城赶来的千余讨虏军地方驻兵,以少击多,竟然和城内的五百兵力合力一举将他的三千手下打得屁滚尿流。他三千兵力逃回越南境内,已经只剩下一千三百余人,折损一半还多。
而另一路刘长清的两千兵力,听说也是大败,二千人马,有一千五百余人战死在镇南关下。
朱洪英由此知道,北方的太平圣国已经完全不是他能对付得了的。对方的火枪实在是太猛了,简直是阎罗部队。他从此熄了往北发展的心思,一个劲地专心往南扩张。
果然,南方的越南阮氏王朝的军队,武器装备和他们一样,都是长刀甚至竹竿,朱洪英根据天地会的宗旨,发出口号,他们大明朝给百姓分地,人人有田种,个个有地分,这口号一出,竟然吸引了大批本地乡民,特别是苗族瑶族的百姓,积极响应,争相当兵。
朱洪英不但将河内周边一带占领,还发兵向南,占领迈州。势力大增的他,更加不把定南王刘长清放在眼里。于是,刘长清自知不能在河内呆着,便领手下主力赶至东北部的山东镇,修筑城池。于是,他顺道将整个河内占据下来。
可没想到,才几天功夫,北方的太平圣军没打过来,反倒是越南阮朝军队杀了过来。不但将他才占领的迈州收复回去,还重兵围城,将河内城团团围住。
他真没想到,这一向孱弱的阮朝,竟然能发动四万大军,将河内城里里外外围了三层。要知道,如今的越南,经过与暹逻和柬埔寨的连续战争,已经是元气大伤,全国的兵力,还不到十万人。
什么时候河内变得如此重要,以至于这阮朝不管不顾,像疯狗一样攻打自己了?朱洪英完全摸不着头脑。朱洪英知道,自己坚持不了多久了。河内城,已经岌岌可危了。
阮朝大军完全不顾死伤惨重,始终保持进攻。围城攻打了整整五天,便在河内城下战死一万余人,而城内的朱洪英也折损了四千多人,只余下不到五千人。但防守更加的困难,朱洪英无奈之下,将河内的万余百姓全部逼迫押送到城墙上,协助守城。
双方完全是以命换命的势头。要不是朱洪英他们督察得严厉,守兵估计早就弃城逃跑了。
这天,就在朱洪英痛苦地等待着河内城被攻陷之际,忽然听到城外的阮朝军队外边,传来激烈的枪炮声和喊杀声。
他用千里眼登城楼顶一看,发现城外的阮朝军队已经一片混乱,纷纷转过身与身后的一股军队激战。而对方高举着他熟悉的红底黄五星大旗,正是北方来的讨虏军。
“我说阮朝军队怎么突然调转方向,原来是太平圣国的讨虏军杀过来了!”朱洪英兴奋起来,继而又是一阵担忧:“那讨虏军更是凶狠,河内城只怕更加保不住了。不行,还得找机会早些突围逃出去,总比坐等被灭要强。”
朱洪英下令让少量被偷偷抛弃的手下紧守河内城,他则亲率主力朝城西南角方向,此处兵力最为薄弱,趁着围城的双方交战之际,准备逃跑。
几个时辰过去,嘈杂的城外的枪声震得朱洪英耳朵都失聪了。他仿佛置身在地狱之中:城外,密密麻麻地到处是尸体。连他这么尸山血海中过来的人,也不禁反胃起来。
他刚才用千里眼看见,那些攻打河内城不可一世的阮朝军队,已经无精打采,在生龙活虎般的讨虏军面前,不对,应该是根本就没碰面,还相隔几十步远,便纷纷倒地。
朱洪英替那些阮朝军队悲哀。在他看来,他们犹如被阎王爷勾了名字一般,犹如枯柴一般,纷纷倒地。顿时,原本在自己面前强大无比的阮朝军队,此刻却如同泄气的气球一样,纷纷瓦解。
朱洪英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北边来的讨虏军的战力。原本自己以为驻守在镇南关的那些地方讨虏军士兵,已经是战力惊人了,但看了这城外正在屠杀阮朝军队的讨虏军士兵后,他才意识到,那驻守在镇南关的讨虏军,只是杂牌军。
突然,朱洪英看到,原本死死将河内城围住的阮朝军队,在折算一小半兵力之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猛然间开始四散而逃,纷纷往南撤。
朱洪英一看时机已到,直接下令出城,趁机也从西城门逃走。
他领着三千人不到,一口气逃了几天几夜,终于抵达才占不久的黑水河畔的万安小城。
这个时候,陆续逃来的行商和阮朝逃兵带来消息,他这才知道,原来,北方的故国已经全部被原本的圣王冯云山统一,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华帝国。阮朝原本是派人出使中华帝国,请求帝国继续为宗主国,并帮忙派兵剿灭自己和刘长清。没想到不知何故,反而得罪了中华帝国,皇帝震怒,先是派出两路大军,分别从镇南关和红河河口两路进攻越北。
于是便发生了先前的一幕,围攻河内的阮朝军队被合围的两路讨虏军杀得损失惨重。这些还不算,原本那些阮朝大军除了攻打河内战死的一万人外,还有近三万兵力,还可以抵抗一番,但没想到正在交战的时候,从南方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攻打河内的两股讨虏军都是偏师,讨虏军主力三万兵力,直接从海路攻入越南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一举抢占越南最大的平原和耕种区,三天时间,便将阮朝的东南三省嘉定、定祥、边和以及昆仑岛全部占据。
河内城外的阮朝军队闻知老巢被偷袭,军心动荡,瞬间便溃不成军。
朱洪英听到这里,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讨虏军,这北方的中华帝国,也太阴狠了!说不定,先前那阮朝大军不惜代价地拼死攻打自己,也是他们的阴谋。等阮朝大军和自己拼得两败俱伤之际,突然杀出,本就能轻易击败早就精疲力竭的阮朝军队,然后这还不够,还选择好时机,故意让阮朝收到南方被其攻占的消息,惹得阮军大乱。这心机,这谋算,想想,朱洪英便打了个寒颤。
若是人生有后悔药,他这辈子都不想跟这样妖孽的讨虏军为敌。
想想,自己还是逃得更远一些才是,最好永远不要和这讨虏军接触。
于是乎,朱洪英领着仅剩的二千八百多人,将万安城洗劫一空,又胁迫了千余精壮加入队伍,干脆朝更西边的南掌国桑怒城逃去。
第719章 嗣德的挣扎与后悔
朱洪英光棍,可以一跑了之。而越南国王嗣德帝阮福莳可就没那么方便了。
还不到三十岁的他,登基也不到十年时间,但即便他是年富力强、血气方刚的年纪,此刻,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他知道,他以及他的阮氏王朝,陷入一个巨大的危机之中!
当初潘清简派人送回密信,他得知中华帝国皇帝的企图后,不顾国内兵力紧张,连忙调动原本重兵驻守的顺化皇城和中部的美山、舰港等地军队,紧急赶往北方的河内,准备抢在中华帝国的军队出征之前,先攻下河内,再收复整个越北一带。
可没想到,军队刚刚派出去抵达河内,便从南方传来一个让他崩溃地消息,中华帝国的数万军队,竟然跟那西洋人一样,从海路进军,突然从湄公河口。而此时的越南只有少量的外海军舰,其余的虽然有数百舟船,但都是湄公河上的内河小型战船,数千水师,被对方几轮炮击之后,便沉的沉,散架的散架,大阮朝强大的水师,还不到一天功夫,便算是全军覆没。
而这时,湄公河口两岸美荻、槟知、永隆等重城,被突然袭击的敌军趁着防守兵力不足,轻松拿下。
到第三天,连南部最重要的大城嘉定,以及旁边的边和等城,也被敌军占领。
而这时,前线的情报也清晰地传入他的顺化皇城。
他简直蒙了!直到这时,他才知道,北方的这个强大的宗主国,不是一时兴起地想要杀杀他的威风而已,而是真的想要灭掉自己的阮氏王朝,将整个越南吞并!
多么阴险与狠辣的手段啊!先是抛出所谓的谁占领归谁,让自己以为他是要收复以前的故土越北地区,引诱自己派出大军去和他竞争,赶紧收复越北。等自己将南部的军队抽调出去后,竟然偷偷地派兵从海路偷袭南部地区,然后又放出风来让自己在越北的军队与叛贼打得两败俱伤之际,突地杀出,这一连串的算计与安排,一环接着一环。都那么强大了,还这样算计,阮福莳简直欲哭无泪。
什么时候,这一向不重视水师的北朝,怎么在这粤贼手中,一下海上水师便如此强大了?这不跟那些洋人一样了么?
阮福莳想到南部的南圻地区,那里的九龙河平原,这个被法兰西洋人称呼为湄公河三角洲的地区,整个越南最富饶的地区,要是全部被北方的中华帝国占领,那自己阮朝可就真的要灭亡了!
要知道,这个南圻九龙河平原,不但是自己阮朝龙兴发家之地,而且是整个越南最为重要的产粮地区。而且,随着前些年朝廷对这里不断的开荒发展,这里已经举足轻重,有整个越南三分之一的粮食产量了。阮福莳能够推测,再继续发展下去,这里肥沃的湄公河滩两岸不断改造成肥沃的良田,这里的粮食产量会越来越高,最终占到全国的一半甚至更多。
可以说,自己若是将这块祖宗留下来的最肥沃的土地给丢了,整个阮朝也差不多灭亡了一大半!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去见阮朝的列祖列宗?
必须要不惜代价抢夺回来!阮福莳暗自发狠。
可现在,整个越南的兵力,也不一定能抵挡得住那帮强盗啊!阮福莳暗自盘算着,就算放弃整个越北地区,将那里的军队全部撤回来,加上顺化皇城和中部的几个省份的驻军,也就四五万兵力,临时扩兵,勉强凑到十万兵力,他心中也没底。毕竟,去攻打河内城的三四万兵力就那么一下,便被那帮强盗给击败了。那可都是精锐啊!
阮福莳苦恼起来。
这个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