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系江山灰-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方的脚下,对西方发出了肉麻的赞颂,这种风气不可涨!”
    张廷兰在地上走了两圈,然后说道:“对于西方派出的间谍,我准备设立一个安全局,抽调宪兵和调查局的得力人手,专职进行反间谍使命。另外文化领域就没有办法一刀切,管理起来更加复杂,原本的宣传部主要是传播我们的理念,这个定位已经有些落后了,我要要更积极主动。”
    “大帅,您有什么主意?”邵飘萍也忍不住问道。
    “宣传部要增加对意识形态的管控,对于各种潜在的危害要防微杜渐,同时要采取积极的攻势,决不能让崇洋媚外,居心不良的人把持话语权。”
    “大帅放心,我现在就去制定具体计划,部署工作方向!”邵飘萍急忙告辞。
    奉军搜查了隆德大教堂,这种劲爆的事情是瞒不住舆论的,奉天的中外记者都行动起来,想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在这个时候,一则消息传了开来,隆德教堂丧尽天良,名为收养儿童,实则贩卖孩子,很多孩子都惨死在了他们的手上。
    所有人都不知道消息真假的时候,突然有几个曾经给教堂干活的苦力站了出来,他们带着带着记者和普通的市民,到了城外的乱葬岗子,这几个人掘开了一片土地,顿时就看到了不少孩子的骷髅,有的已经完全烂了,有的还在散发着臭气。
    “老少爷们,教堂的人把孩子的尸体装进口袋里头,三天两头,就趁着夜色运出来,里头装的全都是死孩子,这些年光是我们抬出来的,就有上百具之多。”
    看着这些尸体,所有人都气愤到了极点,教堂伪善的嘴脸被彻底撕了下来,顿时洋教就成了奉天百姓最不齿的地方,原本那些加入了洋教的人,全都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而且这个消息还在不断的传播,其他教堂作恶的消息也被传了出来,越来越多的人赶快和教会切割,各种游行示威也出现了,顿时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
    这下子列强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在中国都有传教的权力,一旦受到了动摇,各国在华利益都会受到威胁,他们再也坐不住了,美英法三国的公使只能再度找到张廷兰。
    只是这时候张廷兰已经离开了奉天,再度返回前线,而接待他们的是负责外交的顾维钧。
    “各位公使,隆德教堂的问题必须处理,血债必须清算。当然我们也不希望事情扩大,如果各国能够帮助我们修建一座水电站,我相信中国人民还是愿意接受大家的诚意的!”
    
    第五百七十八章 张廷兰的锦囊妙计
    
    抓住了教堂的把柄,奉军手上就多了一张好牌,但是究竟如何让这张牌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还需要仔细的权衡,向西方要什么,他们能答应的底限在哪里,这都需要好好估计一下,不能把一张好牌给浪费了。
    最初邵飘萍等人建议以此为借口,动摇西方在华的种种特权,甚至修改条约,抢回关税权力等等。这些主张都十分有吸引力,不过在讨论的时候,还是被王永江给否决了。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要价太高了,一旦动了列强在华权力,就等于是要了他们的命根子,这帮家伙是不会同意的。而且光是一个隆德教堂,虽然搜出了大量的罪证,但是如果列强死不认账,奉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总不能挨个去查抄教堂,那样只会和西方彻底撕破脸。
    搞不好他们会打着宗教的旗号,共同向奉军施压,有些事情光是有理还不行,你还要有话语权,现在奉军想要和西方比话语权,那简直是找死。
    几经考虑之后,最后由郭宗熙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那就是让西方人帮着修一座水电站,要点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郭宗熙是吉林省长,很了解吉林的情况。
    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上游落差大,水量充足,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是东三省最适合建水电站的地方。目前东三省的发电主要依靠火力发电。不过电站的规模都十分有限,几家大型的兵工厂全都要自备发电站。
    而随着东三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缺口也越来越大。这面是巨大的需求,那边是涛涛流走的江水,让人十分心疼。
    奉军也不是没有想过自行建造发电站。但是各个方面都有缺口。没有专门的设计人才,没有生产大型水利发电设备的能力,也没有大江截流的经验,种种加在一起,郭宗熙他们也只能望水兴叹。
    可是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次机会,正好可以借助西方的技术力量,将发电站修出来。这个建议提出之后。张廷兰顿时眼前一亮,在原本的历史上,松花江上也有一座大名鼎鼎的水电站,那就是日本人修建的丰满水电站!
    1936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先后两次指令其扶持的傀儡伪“满洲国”出面,5年内在松花江上建成18万千瓦的丰满水电站,伪满电气建设局局长本间德雄制定了修建丰满水力电气发电所的规划。
    1942年大坝蓄水。到43年3月25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这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一座水电站。为了修建这座水电站,中国劳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日本人当时通过谎报做工地点或编造优厚待遇,以“吃好住好大工价,三年期满免费送回家”为诱饵,从华北东北等地骗招大量劳动力。
    据了解,从1937年到1941年。日本侵略者从关内共骗招了11万人。此外,日本人还收降保安补充队、在东北摊派劳工、使用犯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据伪满时期东北水电分局的一本劳工数目统计本记载,当时约有20万劳工参与修建大坝。每天平均有1万至1。2万名劳工修建大坝,最多时有1。8万名劳工。
    究竟有多少中国工人被累死冻死不得而知,光是日本人供认的就是五千多人。在水电站旁边的沟陂,有三条100多米长、6米宽、4米深的天然沟渠,扔弃和浅埋了无数的中国劳工。当年因死难劳工过多,这里白骨蔽野,成为野犬吞尸的凄凉恐怖世界,也就是著名的丰满万人坑!
    毫无疑问,丰满水电站是用中国工人鲜血和尸骨垒起来的,但是也不得不说,丰满水电站对于中国来说,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当初日本人的设计装机容量是56万千伏安,由于直到日本人战败,丰满水电站只完工百分之八十九,究竟总的发电量能达到多少还不清楚。
    不过按照后世中国的数据,一年稳定发电量能够达到27亿千万时以上,虽然后世的规模要比日本人最初的设计稍微大一些,但是按照日本人的设计,达到25亿千万时也是有可能的。
    而就在1936年,中国的关内的总发电量还不过30亿千瓦时左右,刚刚和日本人的殖民地朝鲜相当。而此时如果完全采用西方技术,丰满水电站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肯定能超过日本人。
    一座水电站,就能超过全国的发电总量,有了这样一个宝贝,绝对能够稳定供应吉林、长春、哈尔滨等地的电力需要,北满地区的发展也就有了眉目了。
    水电站不只能提供清洁,充足,廉价的电力,还能调节洪峰,缓解水旱灾害,供应两岸农田灌溉,种种作用,简直难以用金钱衡量。在后世东三省成为中国最初工业建设的重点投资地点,除了有充足的自然资源之外,丰满水电站的存在,也加分不少。
    只要把水电站建起来,整个东三省的工业水平又会爬上一个新台阶,到那时候,真正完备的工业体系,也就有了雏形。
    如果放在平时,列强不会轻易帮着奉军修建这样一座水电站的,但是现在正是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张廷兰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就以修建丰满水电站作为交换。
    顾维钧将奉军的计划说了出来,三国公使一听,眉头都皱了起来,这个水电站的规模太大了,已经大的超出了他们接受的范围。
    “顾,要想建造这么庞大的一个水电站,至少需要上亿元的资金,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承受,这是无理的要求。”艾斯顿大声的说道。
    顾维钧笑着说道:“我们并不需要各全部出资,只要你们帮助设计,监督施工,提供发电设备就可以了,至于设备需要的资金我们可以用水电站的收益进行偿还。其实这完全可以看做是一项双赢的合作,我们很了解,美国方面就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造了大量的水电站,拥有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如果能在丰满水电站上面达成合作,以后在奉军的治下,修建水电站,都会优先采购设备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克莱恩听到这里,彻底动心了,他正担心因为教堂的问题,会引发中国老百姓仇视洋人的情绪,那样他们的经济利益就会收到巨大的损失,可是如果能够在水电站上面保持合作,他们失去了的经济利益都会弥补回来。
    “我认为这提议很不错,美国政府会进行考虑。”
    英法两国的公使也互相看了一眼,这个要求还不算坏,实际上对他们并没有什么经济损失,相反做得好还会赚到不少的利益。
    因此艾斯顿也说道:“我们都会考虑,不过我希望奉军方面能够尽快的平息舆论,不要再损害那些善良的传教士的形象了。”
    顾维钧说道:“我只能保证政府方面不会出面批评,但是有些民间的声音,我们也没有办法。因此我们建议还是要通过一个传教管理办法,自由传教不代表传教士可以为非作歹,同样也接受监督。”
    三位公使自知理亏,也只能起身离开,顾维钧把谈判的情况汇报给了王永江,王永江脸上也露出了喜色。
    “这次修建水坝,我们不只要拥有一个亚洲最大规模的水电站,还要学会设计建造水电站的技术,要从洋人手上掏出真本事来,为以后自行修建水电站打基础,电力充足起来,东三省的经济就要腾飞了啊。”
    就在此时袁金铠又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见到王永江之后,笑着说道:“岷源老兄,这位就是武同举先生,也是水利专家,让洋人帮咱们修水电站,咱们没有懂行的人不成,因此我把他请了过来。”
    王永江一听,也兴奋的打量一下武同举,年纪在四五十岁,身材矮壮,一脸的憨厚。王永江和袁金铠把情况向他介绍了一下,说到了要在松花江建设水电站。
    武同举顿时露出了一丝愧疚,急忙说道:“王省长,袁参议,我是搞水利的不假,但是我主要研究修筑堤坝,防洪灌溉上面,修水电站虽然懂一点,但是没有实践,基本上就是个门外汉,恐怕帮不上什么忙啊?”
    “武先生,那你还知道国内有这类的专家么?”
    武同举艰难的摇了摇头:“王省长,国内顶尖的理工人才,都在奉天了,实在是找不出这类的专家,惭愧啊!”
    “那武先生,不需要让你参与,光是监工能做到么,毕竟列强心思太多,没有信得过的人看着,我怕他们会在施工的时候耍诈!”
    “隔行如隔山,水电站要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技术水平提升,还要更换主机。因此在设计之初,就要留出余地,可是我们并不懂行,如果列强不给咱们留,或者说制造麻烦,等以后更新的时候,他们再狠敲咱们一笔,那就糟糕了。另外诸如工期,造价,设备等等方面,都需要专业人才,不然就要吃亏受骗,武某知道水电站的重要性,但是我真是没有这个本事啊!”
    王永江一听,顿时就傻眼了,好不容易让列强松口了,可是要是自己没有专业人才,好事变成了坏事,那不就弄巧成拙了。
    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秘书跑了过来:“王省长,大帅发来了一份电报,让您亲自过目呢!”
    
    第五百七十九章 俄国人反扑
    
    袁金铠看着王永江,只见他一面看着电报,一面脸上就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岷源,是不是拙言提出了什么好主意啊?”
    “没错!”王永江哈哈大笑:“拙言果然思虑周全,他让咱们去德国找一批专家做顾问,让德国人帮忙审核方案,制定计划。咱们这边再派出一个监督组就行了,我看这个任务武先生能承担了吧?”
    武同举点了点头,不过他又疑惑的问道:“王省长,既然可以请德国专家,直接让他们提供技术,参与施工,不就可以了么,再让我看着,是不是有些多此一举了!”
    袁金铠在一旁笑着摇摇头:“武先生,你把事情看得简单了,德国是战败国,西方列强都限制德国,按照规划,咱们的丰满水电站可是亚洲第一的规模,如果德国人参与,英法都会出面,直接搅黄的。”
    王永江也说道:“不错,我们还要雪藏那些德国专家,不让他们和英法美派出来的人见面,不然他们一旦串通起来,或者德国承受不住压力,就会联手欺骗我们。所以必须把德国人藏起来,这样出于仇恨,德国人会愿意帮我们,戳破西方国家潜在的骗局。”
    听到了王永江的解释,武同举也忍不住眼圈泛红:“王省长,这些年我就听说兰帅一直提倡实干,反对空谈,而且东三省工业发展最有成效。直到今天,武某才算是真正明白了你们的不易,发展点什么,都要和列强斗智斗勇,费尽心血。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王永江也谈了一口气,奉军能走到今天,的确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最初的工业基础不过是连偷再抢,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设备和技工都是七拼八凑,才能有了眼前的成果。
    “哎,只要把水电站建起来,电力供应充足,咱们发展速度还能快不少,到那时候也就算是修成正果了。取经都要九九八十一难,想要建设一个强国,哪有那么容易啊!”
    武同举重重的点点头:“王省长,我给你立下一个军令状,武某愿意带着懂水利的朋友和同学,就借助这次机会。丰满水电站修成之后,我们一定把技术学到手,掌握自行修建水电站的一切诀窍!”
    “好!”王永江也是心中涌起豪情,大笑道:“中国人就要涨志气,列强能做到的,我们都能做到,强国的脊梁。就是靠无数的科技人才撑起来的!”
    经过商讨,武同举被任命为丰满水电站筹备总办,武同举也利用自己的人脉,从各地搜罗懂得水利的人才,另外除了从德国聘请专家之外,他们又在流亡的那些白俄之中,找到了一批人才。
    有了这两套人马,盯着美英等国,他们就别想玩什么花样了,而且武同举还精心选拔了一批头脑灵活。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他们或是办成工人,或是充当辅助人员,或是充当翻译,总之从不同角度下手。只要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全都总结起来。
    除此之外,还特别安排了德国的专家负责讲课,把修建水电站的关键告诉他们,当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掰开了揉碎了,仔细让他们了解,以便尽快掌握技术关键。
    从政府到每一个工人,都被组织了起来,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专门从西方人手中偷师。在最初的时候,武同举他们只能傻愣愣的白天听着美英的忽悠,晚上再去找德国讨教,等到了一年之后,他们已经能和美国技术人员一同辩论了。
    整个丰满水电站,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到了最后半年,武同举他们俨然也是专家的程度了,至于德国人早在一年多之前,已经回国了,他们把能教的全都教了出来。
    按照计划,整个工期需要五年时间,结果奉军把时间缩短了一年多,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还掌握了种种相关的技术,包括水电站用的特殊水泥,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等等。丰满水电站还没有完工,奉军就已经又规划了五个水电站,相继开工了,这些水电站为东三省的工业化提供充足的动力。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还没有谈妥水电站的时候,张廷兰就已经乘着火车北上了,前线还在等着他。
    “沈华,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了,您怎么突然问这个啊?”沈华顿时有些担忧的问道:“您是不是觉得我办事不够勤快,要把我赶走啊!”
    “瞎想什么呢,我是觉得你年纪也不小了。”
    “您总不能嫌我不够年轻啊?”
    看着沈华惊恐不安的受气包模样,张廷兰也忍不住哈哈大笑:“我是想着给你找个媳妇,然后生个娃,这有了孩子,感觉顿时就不一样了。怎么说呢,就好像人生路上,突然打开了一扇大门,看东西的心态完全变了。”
    沈华撇了撇嘴,他终于明白张廷兰为什么突然问这话了,就在张廷兰刚刚把安德鲁他们抓走,到了家里,正好赶上了周芯瑶分娩。
    不只是张廷兰,就连身体十分虚弱的张作相都被惊动了,帅府上下都在等着这个小生命的降临。经过了五六个小时的痛苦挣扎,周芯瑶终于生出了一个孩子,不过有些遗憾,只是一个丫头,让盼着抱孙子的张作相稍微有点失落。
    张廷兰到没有什么感觉,相反对于这个长女他是欢喜到了极点,人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情人。捧着皱巴巴的孩子,就仿佛捧着世上最珍贵的宝贝一样,这种喜悦比起什么都来的让人沉醉。
    什么家国大事,什么国计民生,暂时都忘掉了,这个小娃娃就是整个世界。如果条件允许,张廷兰甚至就想一直这么陪着她们母女。只是很可惜,就在张廷兰离开这段时间,远东的战局再度紧张。俄国人又调来了大量的援兵,准备和奉军决一死战。
    张廷兰不得不提前返回,离开了还很虚弱的周芯瑶和刚刚出世的女儿。此时坐在火车上,一闭上眼睛,张廷兰仿佛就能听到女儿的哭声。简直比起最美妙的音乐还要动人。
    “沈华,我现在心情不错,你想要什么样的媳妇,都能帮忙,正所谓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你可要把握住机会啊!”
    沈华脸上也露出一丝害羞,不过随即就被狂喜取代了,他急忙说道:“大帅,我还真看中了一个姑娘,只是她的家里头看不上我!再加上工作太忙,也抽不出时间。有好长时间没有见到人家了,也不知道她心思变没变。”
    “按理说你小子人模狗样的,也说得过去,而且还挺机灵的,什么人眼光这么高,连你都没看上啊?”
    “大帅,她爹是前清的老学究。又是家里头的小女儿,简直就是珍珠长腿活宝贝!最看不起的就是我这样拿枪动炮的,粗鄙武夫,配不上人家的门第。”
    张廷兰哈哈一笑:“沈华,这次打完仗,我就去亲自给你提亲。”
    “大帅,您还是别去了,人家最讲究气节了,万一剥了您的面子,我不是百死莫赎么?”
    “朽木不可雕也!”张廷兰毫不客气的说道:“只要那个姑娘愿意。你就下手,老东西敢不答应,就下手抢过来,把生米煮成熟饭,出了什么事我兜着!”
    火车一路疾驰。过了哈尔滨,到了满洲里,这里已经是奉军最主要的物资转运基地。由于俄国境内的铁路都是宽轨,和东三省制式不同,现在又没有办法修改铁轨,只能在这里暂时转车,用宽轨送到前线。
    就在张廷兰刚刚到了满洲里,正好有一批东西送了过来,这并不是普通的物资,而是十辆宽轨使用的机车。
    以往奉军运输车辆都是从海参崴缴获的那一批,可是这些机车还要满足外东北方向的使用,因此能调过来的有限,奉军不得不采用大量的畜力运输,甚至要用驮马来拉车厢。
    从开战之后,哈尔滨的机车厂就在昼夜赶工,制造宽轨使用的机车,这次首批送来了十辆。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十辆机车迅速投入了使用,装上了满满的弹药物资,尤其是前线最缺少的重型炮弹,在所有人热切的目光之中,快速向前线驶去。
    张廷兰离开前后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前线的战局就有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奉军已经准备一鼓作气,拿下赤塔,结果又有后方出了问题,不得不暂时押后。
    可是就在这段时间之中,俄国人从欧洲方向调来了重兵,而且针对远东俄军的指挥人员也做了调整,布柳赫尔由于连遭败绩,已经被撤消了总司令的职务,由于他之前战功卓著,还留给了他戴罪立功的机会。
    新任远东俄国的总司令变成了布琼尼,这个大胡子在沙俄时代就从军了,先后参加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后爆发了俄国内战,他在察里津保卫战的时候,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
    他也平步青云,部下被扩变成骑兵第一军,他这一个军当中,政委是伏罗希洛夫,师长铁木辛哥,罗科索夫斯基,团长朱可夫,全都是日后鼎鼎大名的人物,受到了斯大林的特殊优待。
    这次布琼尼率领他的骑兵第一军,另外还包括三个步兵师,两个独立旅,相当一部分的游击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给他们派遣了三十架作战飞机,以及一些坦克和装甲车。
    光是从部队的构成上来讲,这已经是莫斯科能派出的最强大阵容,俄国人已经将胜利的筹码都押在了布琼尼的身上。此时的俄国还是内忧外患,不只是远东要和中国作战,在东欧方向,还要和波兰作战,另外在乌克兰,高加索,中亚等方向,全都有战火没有扫清。
    四面狼烟之下,俄国人依旧不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