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系江山灰-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这些储备,在1924年,中国南北的造船厂几乎同一时间开始大造军舰。目前中国有四个船厂。技术最雄厚,人才最丰富的葫芦岛和旅顺造船厂都位于奉天。还有就是青岛船厂和江南厂。
    相比之下,江南厂可比青岛厂的优势大多了,因此得到了重点照顾,船厂的管理体制进行了革新,同时增加了配套设备。让江南厂更加完善。
    随着镇江号的成功下水,江南厂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了祝贺镇江号下水,海军总司令沈鸿烈亲自赶到了现场,参加下水仪式。
    同时出席的还有各界的名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海军的元老萨镇冰。作为一个从满清时代的海军元老,萨镇冰见证了北洋水师的兴衰。一度他都有些绝望。可是随着奉军的崛起,击败了联合舰队,让老头子重新燃烧起信心和希望。
    此时当看到镇江号下水的时候,萨镇冰是老泪纵横,沈鸿烈也亲自邀请萨镇冰登上了镇江号的甲板。
    萨镇冰上了船之后,左看看,右瞧瞧。粗糙的大手不断的抚摸着冰冷的主炮,看得他连连点头:“真好,当年的定远和镇远也就这么大吧!”
    “萨老,镇江号的标准排水量是6700吨,比起定远号要稍微小一点,不过满载排水量是8300吨左右,比起定远号的满载排水也大一点。”
    萨镇冰一听这话,眉头皱了起来,仿佛有些疑问,沈鸿烈笑着说道:“现在建造军舰的思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一艘军舰要使用一二十年,因此必须留出足够的改造空间,以后还要加装更多的武器。”
    萨镇冰一听,也是频频点头:“海军进步太快了,我们这些人早都被时代淘汰了,能看到海军重新兴旺起来,老头子到了九泉之下,也能和那些老兄弟好好念叨念叨了。”
    正在说话之间,跟着萨镇冰一起上来的萨师俊突然问道:“叔公,既然镇江号和定远号差不多,为什么定远号装备了305毫米克虏伯主炮,而镇江号只装备了127毫米主炮,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吧,这样的火力够用么?”
    萨镇冰眼睛瞪了起来:“小孩子不要多嘴,军舰怎么建造,是有战术考虑的,不该你知道的东西,就不要多问!”
    沈鸿烈笑道:“萨老,想必您也有这个疑问吧?”
    萨镇冰的脸色也微微发红,的确作为一个老海军,他对于军舰的痴迷更胜一筹,只不过他知道有些事情需要保密而已。
    “萨老,其实告诉你也无妨,总之这个秘密也保守不了多久了,半个月之内,奉天号就要下水了!”
    奉天号?一听这三个字,萨镇冰和萨师俊这一老一少全都把眼睛瞪圆了,军舰命名是很有规矩的,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重巡洋舰是按照省会来命名的,哈尔滨号和吉林号,而轻巡洋舰则是采用普通城市命名,也就是镇江号和辽阳号一类的。
    而奉天号毫无疑问是用省级行政区命名的,而且奉天又不同于别的省份,那是张廷兰的起家之地,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造船基地。很显然这艘奉天号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不然绝对没有资格得到这个名字。
    萨师俊的脸上也瞬间涨红了,他是萨镇冰的侄孙,出身海军世家,从小就立志洗雪甲午之翅,从1913年开始,萨师俊进入了海军之中,在多艘军舰上历练。不过他服役的这些军舰都是内河炮舰,没有什么大家伙。
    但是萨师俊一直在关注着海军的发展,尤其是自从马肯森号回国之后,他的一颗心就悬了起来,他通过各种资料,不断的收集马肯森号的情况。热情劲头远在后世那些军迷之上,由于现在的资讯还不够发达,能得到的消息也不多。不过只要看到马肯森号的消息,他就会搜集起来,在床头上还贴着一张马肯森号驶入葫芦岛的照片。
    毫无疑问轻巡洋舰是中国目前造船能力的极限,能够配得起奉天号的只有改装之后的马肯森号。一想到这艘军舰在半个月之后,就能够下水,萨师俊简直欣喜若狂。
    萨镇冰也是同样如此,老头子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下巴上的山羊胡上下抖动,拍着手说道:“好,真是太好了!头几年就听钟召那个家伙分析,说是要完成马肯森号,我听着觉得还算靠谱,看来这海军还是有希望的。”
    “叔公,我看到新闻,在不久之前,日本人的赤城号战列巡洋舰已经下水了,听说吨位更大的和歌号也进入了最后的建造阶段,这两艘战列巡洋舰都是针对马肯森号设计的,只怕奉天号就算下手之后,也要面对着优势的日本联合舰队啊。”
    沈鸿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洋洋的笑容:“不用着急,你们等着吧,奉天号出来的时候,会有一大批人惊掉下巴的!”
    ……
    “拙言,今年已经陆续发行了三期建设国债,总额得到了0。7亿,比起去年有了很大增长。”王树翰笑着介绍道:“百姓购买热情还是相当高涨,销售十分火热,我看还可以再增发一点。”
    其实从一五计划开始之后,中国就大量的发行债券,最初老百姓也不认可,不过张廷兰率先垂范,买下了300万的债券,这下子就点燃了民众的热情,副总统都敢买,总之不会出问题吧,在这种盲目的信任之下,债券销售越来越火爆,第一年就买了0。95亿,极大的支援了经济建设。
    张廷兰也笑道:“中国虽然积贫积弱,但是毕竟国家足够大,有钱人还是很多的。增发债券可以,不过这一次要增发军事建设的债券,海军要有大动作了。”
    王树翰一听,也笑着说道:“成,这两年经济状况在好转,军队也该跟上,不过不知道要发行多少啊?”
    “先发行三千万吧,视情况以后再增加。”
    一听张廷兰的话,王树翰也忍不住惊得目瞪口呆,看来这个动作的确不小。
    转眼到了5月20号,葫芦岛造船厂聚集了数倍于江南厂的人员,副总统张廷兰,国防部长杨宇霆,总参谋长蒋方震,海军司令沈鸿烈,空军司令张学良等等重要人物,悉数来到了葫芦岛船厂。
    船台之上将星云集,万众瞩目,如果这时候来了一颗炸弹,只怕中**队都要彻底瘫痪掉。不过这种可能并不存在,早在几天前,刘少卿和冯永双就亲自部署了大量的人手,严防死守。
    在正午12点的时候,张廷兰手里头拿着香槟酒瓶,重重的砸在了新建成的奉天号的舰首上面,一瞬间泡沫四溅,船坞之中,海水缓缓升起……
    
    第七百五十五章 孙文走了
    
    马肯森号原计划排水量31000吨,满载排水35300吨,不过由于回到奉天时候,并没有主炮,所以改造之前的马肯森号还不足30000吨。
    不过经过改造之后,奉天号的满载排水量逼近了4万吨,是个十足的庞然大物,比起同时代的日本航母加贺号,还要大一点,仅比美国的列克星敦级航母要小一点。不过此时列克星敦号航母还没有下水,目前奉天号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航母。
    其实在二战之中,英国航母数量还是世界第二,但是论起性能,已经远远被美日甩开,要不是德国人没有航母,只怕大英帝国的底裤都要被扯下来。
    可以说在航母领域,能够争衡的只有美日两国,而随着奉天号改装完毕,中国也一跃进入了航母顶尖俱乐部之中。
    对于这艘航母,张廷兰也倾注了不少心血,在航母发展的早期,各国也不太清楚未来的航母用途,因此走了好多弯路,有些设计在战斗之中,也证明是无效的。
    而有了张廷兰作为指导,改装工作一开始就走上了正轨,奉天号采用更加坚固的封闭舰首,全通甲板,岛式上层建筑,两层机库,两部升降机,最大航速32节,能够搭载飞机九十架,整个结构,已经于现代航母相差无几。
    就在一个月之前,日本的加贺号航母也下水了,不过日本人自作聪明的采用了三段式甲板,中下两层机库与甲板相连。可供飞机直接起降。可是这么做会造成甲板过短,无法适应更大更新的舰载机。完全就是一个失败的东西。
    奉天号则是直接的单层甲板,飞行甲板长度达到了270米,不只能满足战斗机起降,还能保证鱼雷攻击机的起降,要知道此时鱼雷机还是对大型军舰最有威胁的利器。而且单层甲板简化了操作,提升了使用效率,极大的增强了作战效能。
    另外在舰岛上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美国的列克星敦号就是一个例子,烟囱和舰岛分开,全都放在右舷,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这种设计显然也有问题。因此中国方面则是直接将舰岛和烟囱整合到了一起,按照张廷兰的想法,是要放在右后方。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飞机起降的干扰。
    不过由于奉天号毕竟是从战列巡洋舰改装而来,还要照顾舰体结构,因此舰岛只能留在了中部。但是相比同时代的其他航母,已经小了很多。
    再有就是航母的舰载武器方面,早期美日的航母都装备了200毫米以上的舰炮,也是为了防备航母和其他军舰撞在一起。
    不过事实证明。这些设计全都是无用功,航母的使命就是搭载飞机,其他的任务有别的舰艇负责,至于在航母上面,最需要装备的就是防空火力。
    奉天号加装了12门127毫米口径L/25高平两用炮。8门127mmL/38高炮,60门40mm高射炮。16门20mm机炮。仅凭着航母自身的火力,就足以对付一般的飞机攻击。
    而且奉天号还继承了德制军舰的一贯特色,生存能力相当强大,虽然比不了战列舰,但是比起皮薄馅大的日本航母,还是有着相当优势的。
    根据张廷兰的估算,奉天号的水平,已经能达到二战早期航母的程度,只要能够把飞机性能提升上来,已经完全可以撑起中国未来二十年的海上长城!
    在万众的欢呼声中,奉天号庞大的身躯,稳稳的浮在了海面上,显得威武雄壮。而张廷兰等人则是亲自登上了这艘庞然大物。宽大的甲板,格外的让人舒心,中国人的航母梦已经做了太久了,对海洋的追逐也太久了。
    相比后世,此时的中国还算幸运,能够在航母时代刚刚到来的时候,就果断的跟上了,这是天大的幸运。
    张廷兰也是踌躇满志,有了航母,就有了海权,有了海权,也就拥有了一切。冥冥之中似乎也有定数,现在的奉天,就是后世的辽宁,可以说同样命名的两艘航母,承载着中国走向海洋的决心,踏出了这一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扭转!
    “沈司令,陈舰长,下水只是开始,你们要抓紧时间,完成海试任务,摸索出舰机配合的关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让奉天号形成战斗力。”
    蒋方震也笑道:“各国的航母都处在摸索阶段,你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实验,都可以说是空前的,任何经验都是下一步发展航母的关键,一定要形成一整套的有效规范,好为下一步发展更多的航母开路。”
    一听蒋方震的话,第一任奉天号的舰长陈季良顿时眼前就是一亮:“参谋长,您说还要建造更多的航母,这可是真的么?”
    “当然是真的,不信去问副总统吧。”
    张廷兰笑着点点头:“一艘航母要训练,还有维护,哪能保证时时战斗值班啊,我已经发行了3000万债券,主要就是用来发展航母,下一步我们要一起动工两艘航母,争取早日形成三航母战斗群。但是究竟什么时候开工,还要看你们的,我需要你们在使用当中,找到问题,找出改进的方向,这些经验都是下一代航母的关键。”
    张廷兰说到这里,也是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反正我们也没有签署华盛顿条约,列强的军备限制,也限制不到我们的头上,咱们就放开胆子造,让他们着急去吧!”
    不用再建造两艘航母,光是奉天号下水,就足以引爆世界舆论了。在这之前,各国都知道中国一定会改造马肯森号,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人会采取比较保守的策略,给马肯森号装上主炮,变成一艘战列巡洋舰。
    而且从中国采购和自造军舰的动作上看,中国也是在打造一支海上破袭舰队。高航速,大航程是中国新式军舰的一个特色。按照大家的判断,中国人应该是把矛头对准了日本,想要利用马肯森号威胁日本海上生命线。
    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世界共识的东西,可是等到了奉天号下水,完全都被打破了。中国人竟然把马肯森号改装成了庞大的航母,这未免也太震撼了。
    中国人究竟在想什么,难道航母比起战列巡洋舰更有威力不成?最尴尬的还是要数日本,他们为了防备马肯森号,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大跳大闹,好不容易争取了两艘战列巡洋舰的名额,此时也都差不多竣工了。
    可是在这个时候,中国人突然告诉他们,哥们不陪你们玩了,我们要造航空母舰了。
    这下子让日本人有种闪了腰的感觉,当报纸上面出现了奉天号威武的身影之时,这艘庞大的军舰瞬间就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难受到了极点。
    东京的一处小院之中,一个枯瘦的老人正坐在葡萄架下面,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孩坐在了他的前面,轻轻的帮他捶腿。
    “富美子,有半年多了,我的病都是时好时坏,只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女孩眼中露出了惶恐之色:“父亲,您会没事的,母亲说过,您是做大事的人,同学们也都这么说。那个军阀不可能永远欺骗民众,早晚都被会推翻的,您才是唯一的领袖。”
    孙文拍了拍富美子的手,笑着说道:“普通日本人真是这么说的。”
    “没错,我最近在书店里头发现了好多书籍,上面都写着中国经济即将崩溃了,他们对外谄媚,对内欺压百姓,所有经济数据都是假的,铁路跑不了火车,轮船只是铁壳子……”
    听着女儿的话,孙文脸上渐渐露出了一丝欣喜的笑容:“真没想到张廷兰竟然到了这个地步,连日本的有识之士都知道了他的倒行逆施,看来张廷兰这个军阀头子,离着完蛋也不远了,我要振作精神,卷土重来,把一切属于我的都拿回来。”
    孙文正在说话之间,从外面大月熏走了进来,当年孙文抛弃了她,本以为这辈子再也不能相见了,哪知道就在几年前,日本政府突然派人找到了她,并且还把她寄养在别人家里的女儿富美子接了回来。
    日本人让母女两个一同陪着从香港前来避难的孙文。夫妻父女相隔十几年再度相见,大月熏当年才不过14岁,现在已经人到中年,而孙文在连番打击之下,已经提早衰老,再也没有当初的风采。
    不过大月熏依旧秉持着日本女性的顺从,悉心照料孙文。在头两年,日本不少政要还来找孙文,商谈事情,可是渐渐的门前也冷落了,那些人也都走了。
    一家人难得过上了平静的日子,大月熏从外面买菜回来,一看孙文在女儿的搀扶之下,在地上转了几圈,她的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先生,您的身体好了?”她惊喜的说着,低头看了一眼菜篮子,立刻有些惶恐:“我再出去一下,买条鱼回来!”
    就在这时候,突然门外一阵脚步声音,汪精卫和一个光头男子急匆匆跑了进来,在汪精卫的手上,还攥着一张报纸。
    “先生,大事不好了,中国改造的巨舰下水了。”
    孙文身体顿时一晃,急忙接过来报纸,看到了奉天号的庞大图片之后,顿时一阵的头晕目眩:“不是说中国要崩溃么?”
    一句话出口,身体就软软的倒了下去。
    
    第七百五十六章 削藩
    
    孙文死在了日本,只有寥寥几位日本友人过来,甚至没有一家新闻媒体愿意报道他,就这样黯然收场。中国实力快速膨胀,国家越发的稳固,日本人已经看得清清楚楚,想要靠着支持几个反对派,送点钱,给点军火,就能扰乱中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上一场战斗之中,奉军的空军和陆军都给了日本人深刻的印象,不管他们承认不承认,就算是举倾国之力,恐怕也难以彻底击败中国。
    而现在随着奉天号的下水,不管大家对航母和战列舰有什么看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一艘四万吨的巨舰,绝对不是拿来玩的,中国人走向海洋的号角已经吹响了。
    过去在亚太,日本联合舰队处在首屈一指的地位,中国所有军舰加起来,还没有日本人一艘主力舰大,但是这些都成为了历史。
    日本遇到了极为严重的压力,偏偏此时大正天皇身体又十分糟糕,那些内阁成员,只能集中到皇太子裕仁身边,紧急商讨应付中国的策略。
    “亲王殿下,臣认为支那海军还不足为虑,根据相关专家的判断,支那人根本不可能具备重建大型军舰的能力,很可能奉天号只是一个漂亮的盒子,而且他们也没有研发舰载机的能力,至于懦弱的支那人,他们敢在沧海一叶的航母上面降落么?”海军大臣财部彪信誓旦旦的说道。
    大藏大臣浜口雄幸也急忙说道:“根据目前的情报,军阀张廷兰已经走上了类似苏联的道路。他们对内铲除地主,严重破坏社会秩序。靠着抢掠有钱人。靠着压榨民众,集中资金,穷兵黩武,而且他们的地区贫富差距过大,贪腐严重,民怨沸腾。可以想见,这样一个政权,肯定是难以维系的。”
    ……
    内阁的这些要员相继唱衰中国。让裕仁的心稍微安定了一点,或许也没有那么可怕。在散会之后,裕仁也是满心的烦躁,想去花园散步,结果正好看到一个卫兵在翻着一本书。
    一见皇太子前来,这个卫兵顿时吓了一跳,急忙慌慌张张的把书藏在了背后。满脸的惶恐。
    “多读书,多懂道理,是很好的事情,不用担心。”裕仁微微笑道:“能不能告诉我是在看什么书?”
    这个卫兵哪敢不答应,只能颤颤巍巍的将书交给了裕仁。裕仁接过来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一行大字:中国即将崩溃。
    裕仁眉头一皱。这世上还有这种书么,他一翻目录,只见全书分成了五卷,论述中国崩溃的原因。首先就是中国的民族性,懦弱自私。卑怯无能,每逢三百年必有大乱。从清末开始,正好是大混战的时期,张廷兰不过是暂时稳住局面,大混战还在后面。
    第二卷是论述政策和**问题,尤其指出张廷兰效仿苏联,极大的损害了社会精英层次的利益,他们肯定会起来反抗。第三卷则是罗列了大量的经济指标,指出中国投资盲目无效,产品质量低劣,贫富差距过大。第四卷是国际形势分析,指出列强不会允许一个强大的中国。
    至于第五卷,则是大胆预言了中国崩溃的时间,最迟五年,最多三年,中国就会走向崩溃瓦解,重新进入军阀混战的情况,就仿佛袁世凯的北洋一般,奉系军阀能够维持的时间也相当有限。
    裕仁草草的翻了两页,就感到了问题,皱着眉头问道:“你相信上面的内容么?”
    “相信。”卫兵毫不犹豫的说道:“市面上出现了好多这类的书,写得都很有道理,支那注定了要被帝国吞并,成为帝国的一部分!”
    裕仁看着信心十足的卫兵,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刚刚翻了翻,他就发现了大量的数据错误,而且日本什么情况,裕仁的心里头也清楚,要是按照上面所说,只怕日本也要崩溃了。当然裕仁心里头也盼着中国崩溃,可是这样明明有问题的东西,怎么能相信呢!
    他有心直接大骂妖言惑众,但是一看卫兵信誓旦旦的样子,他没法说出口。梦想着统治万国万民的裕仁,总不至于忘了自己的信条,打碎军国主义日本的灵魂支柱,说这上面是假的,中国不会崩溃,日本没法吞并中国……
    这是一种非常荒谬憋屈的感觉,明明理智告诉自己,这东西是扯淡的,但是裕仁却不敢戳破,甚至还要努力去维护这个美丽的谎言,继续告诉日本人,中国是弱小的,永远都比不上大日本帝国!
    能搞出这玩意的,自然是伟大的战忽局,从一五计划开始,中国就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工业化冲刺的时候,张廷兰是不愿意被打断的,但是偏偏这个时候中国又各种成就不断,容易被盯上。
    因此为了争取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就只有再度祭出了战忽局这个法宝,钟召对这种事情,也早就得心应手了,他暗中唆使中外的学者一同发力,到处宣扬中国崩溃,对新式武器大加批评,对经济政策横加指责,不断的唱衰中国。
    别以为公众会很聪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了专精的行业之外,其他的知识基本相当于中小学的程度,被一些观点密集轰炸之后,他们即便是有怀疑,也会慢慢相信的。
    尤其是既自大又自卑,还仇视中国的日本,一看到中国即将崩溃的论调,从心眼里愿意相信。因此由战忽局一手炮制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下子成了日本最畅销的书籍。
    结果日本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受到了启发,顿时加入了其中,他们也大量出版书籍,一本比一本惊悚。不少日本人都沉浸在了这个自我催眠的迷梦之中。当然也有些人是清醒的,只是这个时候跳出来说中国多么强大。又有多少人愿意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