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小书生-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想过柴家会逃跑,他也有心放柴家一马。
毕竟当初两家时代交好。
但是现在,李渊实在是无法忍受,无法忍受柴家的背叛。
当初为了得到柴家的支持,李渊其实也做出了很大的让步,让柴家得到了很多的好处。
在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之后,李渊自问,也没有亏待柴家,柴绍为了攻打长安而战死。
李渊也是直接封国公,并且厚葬,这也算是最高待遇了吧,对柴家也有安抚。
柴蔚从娘子军出来,李渊也安排柴蔚到太子身边做事,也算是对柴家厚待,他从来没有忘记,当初柴家对李家的支持。
可是现在,柴家竟然直接攻打雁门关,还要投靠蛮夷,投靠大唐最大的敌人。
这不是背叛是什么?
“招太子李建成、秦王、裴卿前来觐见!”
太子李建成在自己手下上报上来的名单,知道了柴家也有参与,知道自己的心腹手下柴蔚,还是刺杀平阳公主的主谋。
心中那个气氛,那个惶恐。
非常害怕因为这件事情而让皇帝李渊对他有偏见,也非常害怕,因为这件事情,让平阳公主对他有偏见。
所以,他第一时间就直接进宫请罪,在得到了李渊的谅解之后,又到了云侯府,登门拜访,扯清关系。
同时,也让人前去晋阳,捉拿柴蔚回到长安问罪。
但是,得到的消息却是,柴家只剩下那些骨瘦如柴的老一辈,剩下的人,全部都逃跑了。
当太子李建成和秦王还有裴寂从李渊的口中得知,柴家竟然带着人攻打雁门关,还准备联合突厥和吐蕃,心中都是微微震惊。
柴家这是要造反啊,还是那种最最不能忍受的造反,竟然联合了外敌,联合了中原大地千年的宿敌。
从先秦时期,突厥和中原大地都是时有摩擦,后来还入侵中原大地,造成了中原混乱不堪,大大小小的势力割据,连年征战的场面。
就算是现在,李渊也不敢说自己的血统是纯正的中原之人的血统,毕竟,他的祖辈就是那时候进入中原,还成为一方势力的人。
他所迎娶的妻子,都不是中原之人。
但是现在不一样,他是大唐的皇帝,是中原大地的主人,所以,他必须站立在北方和西方那些外邦的对立面。
大唐和突厥还有吐蕃,已经是水火不容,不死不休的场面了。
“儿臣请战!”
这个时候必须一战!
只不过,这一次太子李建成没有站出来,他知道,这一次可能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柴家要是真的联合吐蕃和突厥,这一场战将会非常的困难。
虽然大唐现在有天罚,但是李建成知道自己的能力,就算是手中握着一张这样的王牌,也没有多少取胜的机会。
这一场仗,只有秦王李二公子这样的绝世帅才,才能够取胜。
这是关乎大唐未来的战争,不能争强好胜。
李渊对自己的两个儿子的表现都很满意,太子李建成主持内政,而秦王李二公子主持军事。
要是两个儿子真的齐心协力,大唐或许真的能够超过前朝,创造一个大乾盛世出来。
其实,太子李建成也知道,这一次就算是自己真的争取了出战的机会,其结果也很有可能是一个累赘。
上一次支援晋阳的事情,他都办砸了。
要是这一次抵御突厥和吐蕃的战斗,他再一次搞砸了,那么这个太子的位子可能真的就不保了。
与其现在争一口气,还不如长远打算。
只要是李渊是支持他的,他这个太子的位子,就不会让给了秦王李二公子。
闲职了一年的时间,秦王李二公子再一次出征。
他手中的玄策军,在他闲职的时候,也没有停止训练,就像是娘子军一样。
没事的时候,就各地剿匪,打打牙祭,训练一下新兵,让他们见到血。
云毅以前随口提出来的练兵方法,却一下改变了很多东西,不仅仅大唐的士兵强大了。
更加让百姓受益的事情就是没有了土匪。
隋朝时期,关中或者是其他的地方都是土匪满山,就连瓦岗寨以前也是土匪出身。
就算是大唐建立之初,出了关中之地的土匪被娘子军收编或者是攻打消灭,其他的地方,也是土匪猖狂。
可是自从秦王李二公子闲职之后,土匪就慢慢地变少了。
玄策军的一些将领,也是土匪出身,比如秦琼和程咬金两个人,就是瓦岗寨出身。
他们这些人讲究义气和大义,从来没有抢劫那些穷人或者是老百姓,都是劫富济贫。
虽然劫富济贫也是不对的,但是却也是做着行侠仗义的事情。
可是当这些人见识到了真正的土匪之后,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大唐境内的土匪全部消灭。
这些人简直就是壕无人性可言,不仅仅抢劫村庄,就连过路的平民百姓也要抢,没有他们不抢的东西和人。
惹怒了玄策军的土匪,那里还有好日子过。
也正是因为如此,玄策军不仅仅比之以前强盛,连名气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秦王李二公子出征,平阳公主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同时也知道了柴家的所作所为。
“柴家已经背叛了大唐,也背叛了中原大地的百姓。”
这是平阳公主的感叹,毕竟,柴家是她当初夫君的主家,也算是和她有一些渊源。
却没有想到,柴家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
想一想,要是柴绍没有死,要是她没有遇到云毅。
这样的家族,可能还会受到大唐皇帝的器重,可能不知道会发展成为什么样的强大的家族。
但是现在看来,就算是他们发展起来,也是依靠搜刮平民百姓的利益而强盛起来的。
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只有自己这个家族,并没有民族,也没有国家,更没有君王。
“父皇现在肯定很生气,也很失望,我想要进宫看望。”平阳公主对着云毅商量道。
云毅拉着平阳公主的手,点点头,说道:“好,我陪着你一起吧。”
卷二 初唐风云 第两百四十六章 背后一刀
长安的秦王李二公子出征,前往雁门关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为了兵贵神速,李二公子放弃了辎重,命令士兵自带十日的干粮,没日没夜的赶路。
在玄策军之中,出了骑兵骑马之外,大部分步兵则是骑着自行车。
这是一个很好的交通工具,李二公子在第一次见到自行车的时候,就想到了要给自己的玄策军装备上。
到时候,行军的速度不知道会提高多少。
现在看来,和当初预想的差不多,这个自行车简直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当然了,还是除了马匹除外。
因为在山路,或者是上坡的时候,就没有马匹省力,就算是平路也需要力气。
蹬了半天的自行车,玄策军的那些士兵,早已经是腿脚发酸。
骑着自行车赶路,速度是快了,但是却也有一些费劲儿,不过相比较走路,还是自行车省力一些。
玄策军的将领,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支队伍,李二公子带着骑兵,在这之中,还有罗士信。
而秦琼和李靖等人带着自行车军队,程咬金则是带着辎重队在后面,还有几个将领则是运送粮草。
这一次出征,自然也少不了天罚。
不过,有了上一次突厥偷袭太子李建成,抢走了天罚的教训,李二公子自然也不能像是太子李建成那样大摇大摆。
整支军队都找不到有板车拉着的天罚,李二公子已经化整为零了,这可是战场杀器,怎能让别人轻易夺了去。
只不过,有人先一步到达雁门关。
吐蕃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地方豪强,却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资源比较匮乏。
人多地少的吐蕃,在经过了厉兵秣马之后,已经有了想要入侵中原的心思。
这一次在接到了从大唐来的使臣,递上来的柴家书信之后,吐蕃的丞相东赞觉得,这是天赐良机。
吐蕃的松赞干布在东赞的教唆之下,直接帅兵前往雁门关。
到时候,凭借着吐蕃和突厥的联合,怎么也能够要一些赔偿,这可比抢劫好多了。
抢来的东西,都是一些大唐最平常的东西,只有他们开口要来的物品,才是最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的。
松赞干布已经开始想象着,以后大唐的美丽公主,在他身*下承*欢的场景了。
很久以前就听说了大唐的女子,一个个都是美丽的仙女,特别是大唐的公主,那是仙女中的仙女,可遇而不可求。
但是现在吐蕃强盛,他有资格,也有能力得到来自仙女的爱。
突厥那边,自从上一次颉利可汗偷袭晋阳,最后无果,他已经没有再一次南下的心思。
颉利可汗现在的全部心思都在天罚上面,寻找了很多的能人异士,突厥里面的智者,或者是大唐的那些所谓的高人。
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知道,天罚的材料到底是什么,看着一堆黑色的粉末,只有几样是被大唐的高人辨识出来,至于其他,没有人知道。
如果突厥能够在大唐绑架到道士,或许他们能够在不久的将来,真的能够制造出来天罚。
但是现在看来,他们想要凭借粉末状的材料,就制造出来天罚,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颉利可汗得到了天罚,这在突厥人看来,就是长生天的认可,颉利可汗倒是一下子得到了突厥人的民心,损失的好几万突然勇士,不到一年的时间,又弥补了。
就算是捷利可汗对于颉利可汗都退避三舍,因为他害怕颉利可汗要是被逼急了,直接把那一包天罚,对着他使用了。
所以,这一次前来会盟的人,是捷利可汗,因为他也想要得到天罚。
柴家在信中已经说了,只要是前来会盟的人,都能够得到一包天罚,谁要是保证柴家能够躲避这一次的祸患。
柴家直接举家投诚,全心全意辅佐。
并且,柴家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天罚的制造方法,只要是给柴家时间,一定能够完全的把天罚制造出来。
对于这样的话,颉利可汗不动心,那是假的,但是他有自己的思考,这个时候,他手中还有两包天罚。
这算是一张底牌,这个时候,柴家的许诺虽然看似很好,却都是没有见影的承诺。
颉利可汗想要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然了,这样的计谋,他一个大脑粗可是想不出来,还是义成公主的建议。
当吐蕃松赞干布和突厥的捷利可汗会盟之时,李二公子的人马,才到了晋阳的北部。
而当松赞干布和捷利可汗与柴家的家主谈好了条件之后,就开始布置防御工事。
柴家许诺的天罚,也拱手献上。
这无疑让松赞干布和捷利可汗更有雄心,也更有冲劲儿,同时,对于柴家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制造出来天罚,也相信了。
这也是柴家内部已经商量好的计谋,不见兔子不撒鹰,如果松赞干布和捷利可汗都来了,却还是看不到天罚,他们的心中肯定不会相信。
但是这个天罚,也不能真的完全的上交,至少,柴家打开天罚,从里面扣了一小半出来。
然后又分出来,一半保存,另一半,找人研究,想要得到天罚完成的原材料。
有了这些原材料,制造天罚就非常简单了。
当初柴家还没有动身的似乎,就连夜找了很多人辨认,还真的有人认出来,这黑色粉末状的东西,其中的一些材料。
木炭和硝石这还是有人能够认出来,至于硫磺等物,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够认出来,至于这个专业的人,就是炼丹的道士。
也不是所有的道士都能够认出来,只有那些炼丹爆炸的道士,才能够记得清楚。
自己当初遭受的那么大的罪,都是因为那个丹方吧。
拿到天罚的松赞干布和捷利可汗也都是商量着,从里面扣出来一些,另外保存,以期望,回去之后,能够找人辨识里面的材料。
至于剩下的,他们想要给大唐的支援军队一个惊喜。
为了能够让这个惊喜变成真正的惊喜,他们还联络了颉利可汗,从他手中换取一包天罚。
天罚怎么使用,他们也从柴蔚口中得知,既然如此,他们可要好好利用一番,才能够震慑大唐,从而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到时候,中原大地的大唐这个国家,不再是一直雄狮,而是一头狼了。
卷二 初唐风云 第两百四十七章 驸马不好当
平阳公主自然清楚自己这位父皇是一位要面子的人,柴家这一次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打脸。
李渊的心中肯定不好受,当初李渊和柴家的家主在一起把酒言欢,还定下儿女亲事,结为儿女亲家。
但是现在柴家先是派人刺杀他最疼爱的女儿,后又是直接逃出中原,还联合外敌,准备造反。
这种最亲近的人的背叛,谁都不好受。
平阳公主短时间内是不会再去镇守晋阳了,这个时候,晋阳的太守是齐王李元吉。
娘子军已经被安排在各地关口镇守,在长安的娘子军,只有马三宝带领的一万人。
本来,平阳公主建议云毅把在晋阳的李红秀接回来,以后就在长安的云侯府定居。
但是云毅知道,这个时候把李红秀接回来,对平阳公主来说,其实是一种伤害。
两个人刚刚完婚不就,云毅就把小妾接回长安,名声并不好听。
关键是,云毅也担心后院会不会失火,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毕竟李红秀是平阳公主的贴身丫鬟。
肯定是不会做出一些让平阳公主难看的事情出来,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为了让李红秀和平阳公主过得舒服。
云毅还是没有写信过去让李红秀回来,当初他回到长安求亲的时候,李红秀也知道,也隐晦的表达了自己就住在晋阳,守着晋阳的宅子。
平阳公主也收到了李红秀的信,知道了李红秀的想法之后,也没有逼迫她。
两个人坐的是三轮车,前面是两个车头,两个车夫蹬着。
这样的设计也是出自云毅的手,利用了后世的观光自行车,能够省一些力气。
现在长安的街道之上,随处可见的便是自行车,三轮自行车,两个车头的三轮自行车。
脱离了马车和人力抬着的轿子,有了自行车之后,就感觉像是到了工业时代。
但是其实,这个时代还是处在封建王朝时代,还是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的时代。
后来,有外邦进入大唐,见到这大唐的绝世无双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都是惊为天人。
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世界会有这样的交通工具,只有两个轮子,靠着人力就能够飞快的奔跑的车。
他们把这个自行车形容为东方之神车,并且在后世,中华还把自行车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还通过了。
这些云毅自然是不知道的,作为一个穿越者,怎么说,也要留下一些自己是穿越者的证据或者是痕迹出来吧。
相比较那些比较喜欢拿着别人的文学作品装*逼的人,云毅还是有一些不屑的,文学只能造福自己,而他造福的是整个大唐百姓,还有后世的百姓,可以说,他的一个举动,直接影响了后世的一些格局。
看着街道之上来往的人,有很多都骑着自行车,有的人骑的自行车,还和其他人的不一样。
他就不后悔把这个神器拿到大唐这里来,当初的天罚,是他最后悔拿出来的东西。
不过后来听到大唐的将士在有了天罚之后,损失很少,心中也就释然了,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百姓,为了大唐能够走向强盛。
平阳公主的三轮车很好认,在这个讲究身份的时代,公主的三轮车都是有着特殊的装饰,而平阳公主的三轮车的装饰,也更加的特殊。
李渊出行的三轮车是金黄色的,还有黄金打造的龙首,这代表着这辆三轮车是皇帝乘坐的。
以前李渊乘坐的是马车,三匹马拉动的马车。
但是现在单车换摩托,三匹马换成了三个人,后面的车身却是直接给搬过来了。
这个三人的车头,也是云毅参与设计的,因为皇帝一定要显示自己高人一等。
别人是两个车头,他就需要三个车头。
自此之后,大唐之内怕是难以见到其他三个车头的三轮自行车了,因为三个车头,已经成为了皇帝的专属。
皇宫的外的侍卫直接给平阳公主放行,连查看一下都没有,对于这位公主,他们也给与了尊敬。
平阳公主还是非常照顾云毅,在外面强势,回到了云侯府,在云毅的面前,她一直都是温文尔雅。
这让云毅一度是觉得自己就是在吃软饭。
两个人进入了皇宫,已经有人前往禀报皇帝李渊。
三轮自行车在经过了长长的皇宫特有的小道之后,来到了玄武门,经过了玄武门之后,才是内殿。
本来心情不好的李渊,在听到平阳公主带着云毅拜见,就直接选择在御花园接见他们。
柴家越是这样做,李渊就越觉得亏待了平阳公主。
遥想当年,他怎么就没有看清楚,柴家是这样的人,要是他知道柴家的狼子野心,也就不会答应平阳公主的那门亲事了。
还好柴绍的意外死亡,让柴家乱了分寸,平阳公主的再嫁,让柴家彻底失去了耐心和信心。
这才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出来。
其实,这些都不过是李渊的一时猜疑罢了。
当初他可是一直在平阳公主的耳边说着柴绍的好话,也并没有把柴家当做一回事。
只不过,现在柴家真的造反了,还这么的彻底,让李渊一下子气愤不已,免不了胡乱揣测。
“吾儿今日可好?”
李渊亲切地对着平阳公主问道。
平阳公主看着父皇的双鬓,隐现的白发,才突然发现,已经那个意气风发的耶耶,现在已经开始变老了。
这一次,李渊不仅仅拉着平阳公主谈了一会儿家常,还拉着云毅来了几盘棋。
不会下黑白棋的云毅,只能陪着李渊下象棋。
但是好像,象棋也不能赢。
到底是能够坐上开国皇帝的宝座的人,哪一个是简单人物。
一直没有赢过的云毅,实在是有一些憋屈。
李渊似乎在柴家的不痛快,现在一下子找到了发泄的地方,那就是在云毅这里找痛快。
平阳公主就在一边笑眯眯地看着父皇虐云毅,看着两个人在耍着无奈,感觉这样的日子,才是最幸福。
云毅下不赢了,真的耍无赖。
什么他的马是乌骓马,蹩不了马腿,什么他的象是会飞的大象。
这一刻的云毅像是小孩子,结果,李渊也像是小孩子。
这象棋下到了最后,已经不是在下象棋了,还是在拼脑洞。
李渊能够把自己的相说成甘罗,那种十二岁拜相的天才,他的车直接是三轮车,还能够拐弯。
好吧,这个象棋,最后是没法下了。
卷二 初唐风云 第两百四十八章 平阳有喜
武德五年八月,雁门关的战事还在胶着,李二公子因为前期对方的天罚乱了分寸。
但是后来也知道,对方并没有太多的天罚。
所以也就不再顾及,但是因为地势的原因,在加上,雁门关是重要的关口,不能直接毁坏,也一直寻找能够很好解决的方法。
现在的天罚还是一包火药形式,并不是什么大炮。
所以必须依靠投石机才可以发挥其最好的效果,现在突厥和吐蕃就是占着雁门关周围,并不前进。
想要埋在地上,引诱他们,却是不可能了。
再加上,经过了几次的战斗,大唐天罚已经被世人知晓。
突厥和吐蕃肯定也知道天罚可以埋在地上,大唐不就是这样中了他们的计谋,损失了不少人嘛。
李二公子真的没有想到,他们手中还有天罚,虽然不多,却在最开始,真的震慑到了他。
天罚的威力,他最清楚不过了,要是突厥或者是吐蕃真的掌握了天罚,其后果真的不看设想。
因为他的一个疏忽,大唐就损失了几千人。
如果最后发展成为双方都用天罚作战,那个场景,李二公子真的不敢想。
为了保存实力,为了能够打又准备的战斗,李二公子必须摸清楚,突厥和吐蕃到底有多少天罚。
为此,李二公子不惜耗费时间和人力。
总算是清楚了当初的那一场爆炸,不过是对方手中仅有的几包天罚,或许他们手中还有,但是威力可以不用估计。
有了天罚这样的武器,大唐已经从冷兵器时代提升到了热武器时代,这是突厥和吐蕃不能比的。
不清楚大唐军事到底有多强大的吐蕃决定亲自试一试,突厥的捷利可汗没有拦着。
吐蕃现在的实力,他也清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