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康熙心尖宠[清穿]-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皇太后想问题向来是想得深想得远,可是这一次,玄烨却是沉默片刻,道:“老祖宗,朕这一次心意已决。”
  其实自己这个孙儿,太皇太后还是知道的,平素在自己跟前是极好说话,可若真碰上什么事儿,若拿定了主意,谁也劝不动他。
  别的不说,就说说先前撤藩的事情吧,她也是一千一万个不同意,玄烨还是执意要撤藩。
  罢了!
  罢了!
  如今她还活着,就放手任由着玄烨去做,年轻人,哪有不摔跟头的?
  太皇太后见着劝不动他,也不再劝了,只留着宜宁陪玄烨说话,自个儿扶着苏麻喇嬷嬷的手去看保成了。
  宜宁见着玄烨心绪似乎更是不佳,也没多说话,只坐在一旁给玄烨剥小核桃。
  都说吃核桃补脑,玄烨每天日理万机的,是要多吃些核桃才是。
  她专心致志剥着小核桃,谁知道玄烨却是探过来,一把将她的手捏住了,“当心伤着手了,这种小事儿就交给下头的人去做好了。”
  宜宁笑了笑,乖觉将自己刚剥好的一碟子小核桃仁推到了玄烨跟前,笑着道:“皇上尝一尝,这是福建新送来的小核桃,可好吃了。”
  她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问,只用着自己的方法对玄烨好。
  至于之前的担心,之前的委屈,之前的害怕……在她看到玄烨愁眉不展的时候,全部都抛到了脑后。
  玄烨没什么胃口,却还是尝了几个,只道:“宜宁,你说朕是不是真的错了?”
  宜宁知道他说的是匆匆立下太子一事,都说后宫不得干政,可这么大的事儿,她想不知道都难,因为玄烨放出话来,要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为太子,朝堂之中自然是一片哗然,其中甚至还有索额图的门生,可见这件事的确是匪夷所思。
  宜宁看着他,正色道:“若嫔妾是皇上,那日也会这样做的……嫔妾不懂的朝堂上的那些事儿,却知道皇后娘娘临终之前听闻皇上这一番话之后,才走的安心,才走的踏实。”
  “更何况,龙生龙凤生凤,皇上和皇后娘娘所生下的孩子,也一定很聪明,再加上太皇太后悉心教养,以后必成大器。”
  历史上的胤礽也没什么缺点,就是耳根子比较软、比较平庸,可谁人摊上玄烨这么一个超长待机、聪慧无比的皇阿玛,也会被衬的像渣渣。
  孩子是好孩子,只是后宫中太乱了。
  玄烨本来心情挺糟的,如今听她这么一通“胡搅蛮缠”,只觉得哭笑不得,“这些话你都是从哪里听来的?”
  “皇上甭管嫔妾是从哪儿听来的这些话,可这些话能让皇上开心一点,便够了。”宜宁笑着捡了小核桃仁吃,见着玄烨终于笑了,嘴角也跟着微微翘起,“况且嫔妾一直都觉得,皇上是天子,既然已经做了决定,那就不用理会旁人怎么想,嫔妾倒是觉得太皇太后有句话没说错,人都是要向前看的,若是您又说不将保成立为太子,只怕又有人会说闲话了。”
  估摸着那些人大多数都是赫舍里氏一族的人了。
  玄烨笑了笑,两人一起吃着小核桃仁,“朕啊,还是最喜欢和你说话,什么都不用想,也不必顾及着什么。”
  两人将一碟子小核桃仁吃完了,玄烨接过梁九功递过来的帕子擦擦手,笑着道:“朕想过了,保成一直养在老祖宗身边也不是个事儿,老祖宗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宜宁,你可愿意将保成养在你身边?”
  宜宁正喝茶了,听闻这话差点就呛了一口,只觉得自己听错了,“皇上您说什么?”
  玄烨将方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宜宁一愣,这件事是非同小可,养育太子,她可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信心。
  但是既然玄烨说了这样的话,她心里还是挺感动的,毕竟玄烨相信她,“嫔妾能说自己不愿意吗?若是嫔妾曾生养过孩子,今日一定不会拒绝,可皇上……嫔妾有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又没有养过孩子,虽说保成身边有嬷嬷照顾,可嫔妾还是害怕。”
  她养的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阿哥,而是大清朝以后的太子。
  玄烨笑了笑,捏了捏她的脸,道:“朕也就是想着你心思纯良,所以才想到这里来的,被你这么一说,你倒还真是不合适,你替朕想想看,觉得宫里头谁合适?”
  太皇太后自然是不成的,如今太皇太后答应下来,也只是放心不下保成,可如今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别说是教导保成读书写字,只怕连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都难得很。
  一来二去,想要把保成教好那就更难了。
  宜宁想了想,道:“嫔妾觉得太后娘娘倒是不错。”
  对上玄烨那一双惊愕的眸子,宜宁笑着道:“皇上且听嫔妾慢慢说,一来是宫中的妃嫔都可能会有自己的孩子,这人心总是偏的,谁能保证一辈子对保成好?”
  “二来太后娘娘性子极好,年纪也不大,平素都呆在慈宁宫中,正好可以悉心教养保成,若真碰上什么拿不准主意的事儿,不是还有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在吗?”
  “最后则是保成的安全,在嫔妾看来,保成以后能不能当一个好太子,以后能不能当一个明君,都没有保成平安健康长大来的重要。”
  这话中是什么意思,玄烨自然听得懂。
  他想了想,只道:“你倒是想的长远,太后娘娘……朕自然是信得过的,只是太后娘娘整日吃斋念佛,朕怕她不愿意。”
  他怕太后不愿意还不明说,怕驳了他的面子将保成养成,自己吃苦受累的。
  宜宁却和他想的不一样,“嫔妾听人说过,说原先太后娘娘并不信佛,也就如今年纪大了才开始信佛,甚至这些日子连太皇太后也开始吃斋念佛起来,在嫔妾看来,可能是因为老人家太闲了。”
  “这人一闲啊就容易胡思乱想,想的多了,自然要祈求佛祖保佑,若是有个孩子能承欢膝下,太后娘娘脸上的笑容也能多些……皇上别想太多,至于太后娘娘愿不愿意将保成养在膝下,总要问一问才知道啊!”
  她并不知道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胤礽是养在谁膝下的,可就她看来,太后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到了傍晚的时候,她就去找了太后一趟,太后听闻这消息却是一愣,下意识推脱,生怕自己将保成养歪了。
  太皇太后坐在一旁,笑着道:“我倒是觉得宜宁这法子好,你啊从科尔沁草原来到了紫禁城,这性子是越来越娴静,哪里有我们科尔沁女子的豪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就是在京城长大的。”
  太后乃是先帝继后,当初先帝心里眼里只有鄂太妃,太后膝下并没有一儿半女,一直与太皇太后相伴,说是不羡慕,那是假的。
  太皇太后对她那点心思知道的是一清二楚,如今只道:“我说你也别推脱了,这几日每次抱着保成的时候都舍不得撒手,我看就将保成养在你膝下,你也别怕养不好他,这不是还有一大群人在吗?”
  “我们就好好照顾着他,让他平安长大,至于读书学问的,皇上和索额图他们可是比咱们着急多了,朝堂上的事情就让男人去操心。”
  宜宁也跟着劝说,如此一通劝说下来,太后终于是答应了,面上更是露出几分喜色来。
  宜宁觉得自己这法子甚好,太皇太后性子爽利,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太后性子柔顺,极有耐心,照着这个趋势下去,保成一定会长得很好……若是这般,赫舍里皇后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保成以后跟着谁也不必担心了,玄烨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这些日子他一直关心着保成,却是不敢去看保成,他曾听太皇太后说过,保成长的像皇后……他觉得这孩子太可怜了些,众人斗说保成能平安出生乃是大清朝之福,可在他看来,如今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第92章 来了
  玄烨并不是个喜欢缅怀过去之人; 既然如今赫舍里皇后已经去世; 玄烨悲伤一阵后便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朝堂之上。
  日子这般有条不紊的过着; 没过几日昭的病也好了; 她病好的第一日就前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此时。
  宜宁正陪着太皇太后一起抄佛经; 宜宁向来是不爱这些的,可在深宫之中除了这些,好像也没别的事情可以打发时间。
  听闻昭妃来了; 正抄写佛经的皇太后手顿都没有顿一下,直道——让她等着!
  苏麻喇嬷嬷是知道太皇太后的脾气的; 昭妃之前事儿做的不厚道,也难怪脾气这般好的太皇太后都恼了她。
  如此,昭妃等了将近一个时辰; 太皇太后这才扶着宜宁的手缓缓走了出去,“怎么,昭妃娘娘的病都好了?”
  昭妃正等着百无聊赖了,她可是个等不住人的性子,见太皇太后出来; 忙起身请安,“臣妾见过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近来身子可还好; 臣妾瞧您这脸色倒不如从前……托昭妃娘娘的福,我老婆子身子好得很呢!”
  太皇太后语气不善,接过苏麻喇嬷嬷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才道:“昭妃娘娘还真是稀客啊; 也是难得见你一次!”
  先前她不是没有派苏麻喇嬷嬷去看过昭妃,那个时候赫舍里皇后正去世,虽说昭妃病了,可太医去过几次,她都不准太医靠近,只是脸色苍白,躺在床上不吃不。
  都不让太医靠近,能有什么大事儿?
  说句不好听的,皇后薨了,你就算是缺胳膊少腿,也得起来哭灵。
  更何况,之前赫舍里皇后和昭妃之间的恩恩怨怨……太皇太后并不是个多心的人,可当初那情形,她老人家却是不得不多心,如今怎么高兴的起来?
  昭妃还是第一次在太皇太后跟前这般没脸,嗫嚅道:“臣妾……有些话想和太皇太后单独说,臣妾……”
  太皇太后知道的意思,微微抬手,则要苏麻喇嬷嬷将屋子里不相干的人都带下去,宜宁也打算下去的,谁知道苏麻喇嬷嬷像是把她忘了似的,压根没将她带出去的意思。
  太皇太后则对着她道:“你就在这候着吧,若是要添茶递水的,你也好出去叫人。”
  先前在这种时候也就苏麻喇嬷嬷有这个脸面,如今这人换成了宜宁?
  昭妃意识到情况并不简单,顿了顿,却还是开口道:“太皇太后,臣妾今日要说的事情正是和宜贵人有关系。”
  她这话的意思也很明显了,好像这样不大好。
  太皇太后喝了一口茶才道:“既然和宜贵人有关系,她就更该在这儿了。”
  待屋子里没了旁人,她老人家才道:“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昭妃愣了愣,没说话。
  太皇太后看着她,微微叹了口气,“昭妃啊昭妃,先前你做的那些事儿,我老婆子不想说了,你向来是个爽利的性子,我们了,也都不是那种喜欢在背后嚼舌根的人,既然你说的事儿和宜贵人有关系,那就当着他的面说,如果说错了,也好当面对一对,免得谁冤枉了谁。”
  昭妃一听这话就知道太皇太后的心偏的是没边儿了,却还是缓缓开口,声音腔调拿捏得恰到好处,“太皇太后,臣妾觉得……臣妾觉得皇后娘娘的死和宜贵人关系。”
  什么?
  太皇太后手中的茶盅一下子没端稳,洒了出来。
  宜宁见状,连忙拿帕子去擦,太皇太后却顾不上什么,连连摆手示意她退到后头去,“这话怎么说?”
  说着,她老人家更是道:“昭妃啊,你也是宫中的老人了,知道捉贼拿赃,若是人证物证不在,哪里能说出这样的话?”
  前两日宜宁才和她说起过怀疑昭妃是谋害赫舍里皇后的凶手,如今昭妃又来了这一套说辞,她倒是想听听昭妃到底是怎么说。
  昭妃扫了宜宁一眼道:“之前皇后娘娘薨了,臣妾没能哭灵,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所以前两日专程去拜见了皇后娘娘,没想到却听到两个小宫女闲言碎语,说当日曾见到宜贵人在皇后娘娘的饮食中下了一些东西。”
  “臣妾并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什么,可想着若是好东西,为何要偷偷摸摸的?”
  “况且,皇后娘娘的为人太皇太后您也是清楚的,到了后来为何皇后娘娘冷落了宜贵人?”
  “对,还有常山,臣妾听闻常山是被皇后娘娘偷偷处置了,皇后娘娘就为人,满宫上下谁不知道,素来对身边的宫女像是对待亲妹妹似的,如果宫女真的犯了错,也是秉公执法,按照宫规处理,为何会偷偷处置了常山?”
  “臣妾思来想去,只觉得定是常山做了什么不干不净的事情,皇后娘娘为了自己的颜面,为了皇家的颜面,所以这才偷偷处置了常山……”
  宜宁听完这话是目瞪口呆,她见过不要脸的,却没见过这般不要脸的。
  最后,她更是听闻昭妃缓缓道:“况且皇后娘娘之前身子一直不酸坏,也就前些日子和宜贵人走的近了,才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前儿那两个小宫女已经被臣妾扣下了,若是太皇太后不信,派人喊来问问便知道了。”
  太皇太后脸色阴沉到了极点,她在皇宫之中爬模滚打了大半辈子,最厌烦的就是这些事儿,偏偏碰到这种事儿还是最多,只淡淡道:“那两个小宫女还犯不着让我去见她们,苏麻喇,你去问问看。”
  “至于你说宜贵人谋害皇后娘娘,你凭着两个小宫女所言就能定了宜贵人的罪?若真是这般,以后也别要衙门了,随便听别人说几句就是了!”
  如今她言语之中还是偏向于宜宁的,可昭妃却是有备而来,知道自己凭借着三言两语说服太皇太后,只道:“臣妾方才就说了,这些话是臣妾听来的,至于是真的还是假的,臣妾不知道。”
  “臣妾只知道,皇后娘娘生产那日的情形实在是蹊跷,的很,太皇太后您日日呆在慈宁宫内,外头的事情不清楚,您是不知道啊,因为皇后娘娘死的蹊跷,后宫中炸开了锅,臣妾实在是不忍心见着这样的情形发生,更不忍心见着皇后娘娘死的不明不白……”
  这话说的她好像是很有正义感的一个人似的。
  太皇太后早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今没有宫女太监在,也没给她留情面,“得了,这样的话当着旁人的面说说也就算了,当着我的面说这些又有什么意思?”
  昭妃扯出帕子擦了擦干涸的眼角,只道:“臣妾承认,当初因为后位,的确是和皇后娘娘之间有些嫌隙,可如今皇后娘娘人都没了,臣妾和皇后娘娘一起长大的,受她照拂颇多,如今心里自然难受……”
  说着说着,她似乎是较上劲来了,当真挤出几滴眼泪来。
  太皇太后看着不急不缓的宜宁,道:“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宜宁这才缓缓开口道:“嫔妾自然是要自己辩解一二。”
  说着,她更是将前几日与太皇太后说的那些话又重新道了一遍,其中包含着昭妃怎么拿她的阿玛威胁她、怎么收买她的,讲的那是一字不漏,说着更是道:“嫔妾的床底下还藏着当初昭妃娘娘给嫔妾的药,要嫔妾将这些东西下到皇后娘娘的饮食之中,嫔妾偷偷换了木薯粉,昭妃娘娘给的东西却被嫔妾扣下来了。”
  “还有昭妃娘娘给嫔妾的银票子,嫔妾虽找人调散了,可若是细细去查,还是能查到些蛛丝马迹的,这些东西都能证明嫔妾没有说谎。”
  银票子这种东西可以找人去查的,数额大的一般钱庄都是有纪录,谁人何时从哪个钱庄调了多少银票子,那可都能查到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太皇太后微微颔首,则吩咐苏麻喇嬷嬷下去查了。
  昭妃似乎是一点都不担心,还有闲心坐在太师椅上喝茶,眼神时不时落在宜宁身上,更是带着几分笑意,一副看好戏的架势。
  宜宁心里似乎有点不放心,昭妃一扫前两日的疲态,这个样子,似乎是有备而来。
  她并不怕昭妃,用荣常在的话来说,昭妃就是纸老虎,当不得真,可是她如今担心的是这只纸老虎背后还有个真老虎——董常在!
  自赫舍里皇后去世后,人人都怀疑她的死和昭妃有关系,甚至有人说安贵人也是昭妃的帮凶,从始至终,董常在都被摘的干干净净,好像这件事跟她半分关系都没有。
  太皇太后心情似乎也不大好,期间有小宫女上前问要不要摆饭,太皇太后摆摆手,直接要他们下去了。
  都到了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情吃饭啊,谁还吃得下去?
  昭妃却还劝道:“太皇太后,您年纪大了,经不得饿,就算是没胃口,多少还是用些吧,再不济,要下面的人给您端些粥或者汤过来也是好的,可别把您的身子给饿坏了!”


第93章 不准
  昭妃显然是胜券在握; 要不然这个关头; 谁也没心思去关心吃什么喝什么。
  苏麻喇嬷嬷很快就带着人去翊坤宫搜查了; 现如今宜宁虽住在慈宁宫; 可当初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在慈宁宫一住就是这么长时间; 所以很多东西都没有带过来,若是缺什么少什么,再差人回去拿; 大多数东西还是搁在翊坤宫的。
  期间屋子里的气氛很是低沉,唯独昭妃像是没事儿人似的; 纵然不能用饭,却像是主人似的吩咐宫女端些糕点来给太皇太后垫垫肚子。
  没多久苏麻喇嬷嬷就回来了,手上还端着一个托盘; 道:“启禀太皇太后,这是奴婢从翊坤宫找到的白瓷瓶,宜贵人不妨来看看,这是不是当初昭妃娘娘给您的东西?”
  宜宁上前一看,微微颔首; “没错,这就是昭妃娘娘当初给我的。”
  至于银票子; 倒也不难查; 太皇太后已经吩咐下去了,掐好了时间,看看钮祜禄一族当初有谁在钱庄支过银子,或者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这些东西; 只要想查,细细去查,都能查出来的。
  太皇太后已经命人将孙院判叫过来了,孙院判乃是解毒高手,既然是解毒高手,对用毒这一块也是极了解的。
  如今他老人家更是用手沾了沾这白瓷瓶的粉末尝了尝,眉头一皱,又尝了尝,这才笃定道:“启禀太皇太后,这……东西没有毒,若是老臣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普通的木薯粉。”
  木薯粉?
  宜宁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孙院判的医术她当然是相信的,那如此说来,从一开始昭妃算的就是一石二鸟,将自己也算计进去了……
  心里有了掂量,她倒是一点都不慌,知道自己已经是彻底输了,只看着昭妃,“昭妃娘娘当真是厉害啊,这步棋从一开始就算好的。”
  昭妃脸上的笑意更甚,“本宫可听不懂宜贵人在说声……”
  太皇太后一拍桌子,相较于她们两人,脸上是阴沉沉的,一点笑意都没有,“你们都住嘴!”
  说着,她这才看向孙院判,道:“孙院判,这话当真?”
  孙院判入宫多年,后宫之中的龌蹉事儿可见多了,如今不言不语,只微微颔首。
  太皇太后的目光不断落在宜宁和昭妃面上,最后只道:“这东西无毒,不管宜贵人说当初昭妃收买你谋害皇后,这事儿都说不过去……”
  她自然是更相信宜宁一些的。
  宜宁没有说话,这场仗好像怎么看,她都没了胜算。
  昭妃道:“太皇太后,您老人家未免太偏心了些,臣妾做下的事情自然不怕承认,倒是臣妾觉得蹊跷,皇后娘娘生产之日宜贵人进去过一趟,谁都知道,皇后娘娘当日生产艰难,臣妾说句不该说的,说不准就是宜贵人在其中动了手脚。”
  太皇太后神色未绷,只道:“昭妃可是想到了什么?”
  昭妃扫了宜宁一眼,见她神色未有多少变化,多少觉得心里有点失落,只道:“臣妾觉得不如在宜贵人住的院子也搜一搜,大家伙儿都知道,宜贵人这些日子都是住在慈宁宫的,虽说在太皇太后您眼皮子底下,可想要做些什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太皇太后也跟着扫了宜宁一眼。
  如今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宜宁还能说不吗?她只开口道:“太皇太后,既然昭妃娘娘说要彻查,那就去查吧,嫔妾并无异议。”
  太皇太后一声令下,苏麻喇嬷嬷带着孙院判又下去了。
  一刻钟之后,苏麻喇嬷嬷捧着一个托盘进来,托盘上赫然放着一个象牙色双面绣的香囊,上头绣着的牡丹花,是栩栩如生,还有几封信笺。
  宜宁认得,这是她的香囊,里头装着当初只采集的桂花等一些干花瓣,因为最近天气热了,闷得很,所以她倒是时常把这个香囊戴在身上。
  太皇太后对着身侧的宫女道:“把这个香囊拿过来我瞧瞧。”
  苏麻喇嬷嬷却是道:“太皇太后不可,这香囊方才孙院判已经看过了,里头加了麝香,还有一些让女子难产的药材,奴婢方才也问过了,当日皇后娘娘生产的时候,宜贵人身上戴的就是这个香囊。”
  众所周知,当日赫舍里皇后曾单独见过宜宁的,两人还在一起说了一会儿话。
  至于信笺,太皇太后则拿过来瞧了瞧,这都是宜宁和常山之间来往的书信,而后更是有宫女把信笺拿给宜宁瞧了瞧。
  自己的字迹,宜宁还是认得的,这字不是她写的,可上面的的确确就是她的字迹。
  宜宁知道,自己输定了。
  屋子里顿时安静极了,太皇太后的眼神落在宜宁面上,宜宁倒是什么都没避忌,好不胆怯的与太皇太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