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农圣-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福村这些适应了孙享福耕种要求的熟手农夫,基本都是护卫队员家里的亲属,不过一两百人号人而已,而被王安排带过来学习种植花椰的人手,也不过两三百号人,以花椰菜的种植难度,第一年的时候,他可没有把握一个人能打理好十多亩菜田,以王家的力量,种植三千亩,已经是极限了,幸福村,就算只种植两千亩,也有难度。
  所以,其实缺的从来都不是田地,也不是市场需求,只是种植的人手而已,当然,他们并没有纠结种植的多少,孙享福不纠结的原因是,这东西产量不算高,在关中今年缺粮食的情况下,多种不宜。王安不纠结的原因是,物以稀为贵,越是产的少,卖到市场上的价格,就会越贵。
  “说到人,有个事情我得跟你说说了,咱们村里新的一批小孩子也成长起来了,十来岁,学完认字的,有五十多个,是不是也让他们跟着农门子弟一起学习?”
  幸福村的原居民才四十多户,算上护卫队家属,达到了将近四百户,这几年下来,原先的那些小孩子,现在也逐渐的长成人了,是时候学习一些更加高深的东西,而新的蒙学班,也可以开始成立。
  孙大力提到这一茬,村里那些熟手农夫们便都抬了头,用殷切的目光看向孙享福,农门核心子弟究竟学的些什么,他们知道的其实并不多,他们小的时候没有读过书,上了年纪之后,思维僵化,顶多也就能按照吩咐办事而已,可孩子们不一样,他们几年前来到幸福村之后,就受到了良好的基础教育,脑瓜子可聪明了,说不定以后就能成大才。
  “行吧!等大军北上的时候,我把他们带到善阳去。”
  李世民的战略计划已经制定完备了,其实,现在一应军士装备,已经制造的差不多了,龙首原校场,所有的军士在分发到了新式装备之后,都在进行最后的适应性训练,等下个月麦子成熟收割之后,就是大军誓师出发的日子,到时候,孙享福会和李世民一起北上善阳,当然,最终李世民会去往前线,而孙享福,则是在善阳调度粮草补给,做后勤工作。
  “呃,那个,不知我王氏子弟,能不能入农门求学,跟着孙都督学习一些耕种技术?”
  王安这个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平和淡定,也不知道年纪轻轻的他经历过一些什么,但是,说到让王氏子弟入农门学习,他的表情和脸色却是一脸郑重,似乎这是很大的一件事情。
  古人把家学传承看的比较重,非通家之好,或者正式的师徒传承,一般是不会让人染指半分的,农门,是目前大唐最为高深学派之一,他所教授研究的虽然是种植技术,却让整个国家的任何人,都不敢轻视,包括皇帝和他们五姓七家,各方势力,几乎把学习农门的技术,当成了最高等级的任务,然而,王安却想不到,这个任务,有可能会被他轻易的完成。
  “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不过,你们要等些日子,我这次回去善阳之后,会在善阳建立农学院,将我农门的技术知识发扬光大,你们王家若有兴趣,可以多派族中聪慧好学之辈,到农学院来报到。”
  “啊,这······”
  王安有些愣住了,事情和他想象中的,太不一样了,他都准备好了孙享福拒绝的话,他要开一些什么样的条件了,可是,孙享福居然摆出了一副巴不得他们多去一些人学习的态度,这太不应该了啊!
  “不知,入农学院学习,我王家要付出什么?”
  过往的思维,让王安觉得,没好处的事情,是个人都不会干,所以,即便孙享福给出了这样一副姿态,王安也决定要问清楚的好。
  “呃,交学费就行,不过,像王氏这样财大气粗的大家族,如果能直接出资帮我把农学院修建起来,那就更好了,到时候,我一定优先录取你们王氏子弟。”
  既然王家主动送上门来了,孙享福觉得,还是提点要求好,免得他觉得不真实,心里忐忑。
  “孙都督此言当真?如果只是这点要求的话,在下都无需上报家主,就能做决定了,您要多大的学院,只管说,修建的费用,我王家一力承担了。”
  “当真的,当真的,那回头,我就给你们出图纸?”
  “没问题,修的奢华宽敞一些才好······”
  聊着聊着,孙享福就平白得了一座学院,不要太开心了,不大力推广农业教学,科学种植,又怎么能够满足大唐新时代,对于农业的需求呢!这种他自己本来就迫切的要做的事情,有冤大头来替他出钱出力,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第431章 难得休闲
  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已经晓得好多事了,最让孙享福得意的是,他每次伸开双手的时候,儿子和女儿,都会伸开自己的双手求抱抱,两个奶娃子都长的胖嘟嘟的,孙享福一手抱一个的时候,他们总是拿着尉迟恭在他们满月的时候送过来的迷你小兵器,认真较劲厮杀,还不时的咿咿呀呀的叫,搞了孙享福的两条胳膊,都不能支撑太久。
  “夫君还是把靖儿交给妾身抱着吧!婉婷丫头更喜欢你抱些。”
  “嗯,让为夫先亲他一口。”
  孙享福在儿子水嫩嫩的脸上亲下去的时候,儿子回应他的是一脸嫌弃的表情,不断的扭头,不过他并没有放弃,硬是左右脸都亲了一下,才把孩子交给虞秀儿。
  然后,又他又对女儿的小脸发动攻击,显然,女儿婉婷就没有那么抗拒父亲,任孙享福亲了好几口之后,她还咿咿呀呀的笑。
  “田里的麦子眼看就要熟了,夫君快要去善阳了么?”
  “嗯,陛下会在五月底会举行一场誓师阅兵,邀请了周边各少数民族酋长和镇守将军前来观礼,阅兵之后,为夫就要随军北上了。”
  闻言,虞秀儿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道,“难怪这几日夫君都会抽空和孩子们腻在一块,想来这次去善阳,时日不会短吧!”
  “嗯,战争不结束,应该就不会回来。”
  虞秀儿想了想又道,“红梅和春桃下半年要生产,妾身得留下来照看他们,要不,夫君把紫兰丫头带在身边伺候吧!”
  “呃,别,这几年我一直在外奔波,对紫兰丫头一点也不熟悉,还是算了吧!要是身边缺使唤的人,我直接到善阳街头买两个胡姬就好。”
  “胡姬,夫君喜欢胡姬么?”
  想想那些皮肤雪白的大洋马,孙享福咽了一口口水道,“当然······不喜欢,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对胡人有脸盲症,只是,为夫觉得,用汉人女子为婢,有些太过浪费了,她们应该有自己的工作,事业,至于佣人杂役这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应该多用那些胡人来做,推动这个趋势形成。”
  虞秀儿感觉孙享福的解释还算过关,出生世家的她,确实有些瞧不起胡人,不过,她没有理解到孙享福的真意。
  现在的情况就是,西域胡人的人口数量比汉人还多,向他们引进劳动力,是大唐很有必要做的一件事情,这会大大弥补大唐劳力市场的不足。
  “胡姬也不是只有善阳才有,长安这边也不少,妾身这几天便去人伢市挑选几个好的,调教一番,供夫君驱使。”
  养胡姬几乎是大唐权贵府上必须有的配置,就连虞家都养了不少,虞秀儿的老爹虞昶,就经常让胡姬侍寝,据说,每次侍寝完之后,他都能老实好一阵子。
  孙享福现在可算是大唐顶尖层次的权贵,家里连几个胡姬都没有,确实说不过去,人家程咬金,尉迟恭府上,还专门养了一堆胡姬用来招待客人呢!据说还有侍寝服务,很多好这口的军中将领,没事都爱找个由头去他们府上做客。
  孙享福不知道虞秀儿心里现在想的是这些,他是个感情动物,红梅和春桃要不是在他身边伺候了几年,感情自然而然的培养出来了,他都是不会收房的,更何况是那些他分不清楚谁是谁的胡姬。
  在红梅和春桃的肚子前听了听胎动,孙享福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两个女人怀了孩子之后,人也娇贵了,虞秀儿专门给她们挑选了两个长相较好的婢女伺候,不过,孙享福连虞秀儿身边的紫兰都没在意,她们就更加没什么戏了。
  “老爷下月要去善阳,妾身两人七八月的时候就要生产,只怕到时候您是没功夫回来的了,不如趁着在家,给两个孩子起个名吧!”红梅抚着肚子略带撒娇的道。
  “啊,又起名啊!为夫最怕这个了。”
  “咯咯,作诗都难不到老爷,起名又有何难啊!可惜,李道长不在此间,我等尚不知腹中胎儿是男是女,老爷这次可是要起两男两女,四个名字哦!”春桃笑着接话道。
  “嗨,你们不知道,诗不会念一辈子,写了就写了,名字,可是要叫一辈子的,寓意不好,不顺口,会别扭一辈子,为夫得谨慎考虑。”
  孙享福这么一说,几女还真是深以为然,当下也不逼他了,反正还要在家里待一个来月呢!
  难得的在家与妻妾闲聊了半日,午饭的时候德叔拿了封信件过来,是岭南那边传过来的,孙享福看过之后,笑着对虞秀儿道,“秀儿可还记得岭南那个小丫头阿月?”
  “就是那个喂养着两头小象的黑丫头吧!妾身记得,怎么了,她又要来长安了么?”
  孙享福点了点头笑道,“是啊!这次越公让他们父女带着数十个夷人和獠人部落的首领,族子,来长安观光游览,顺道参加陛下的誓师阅兵仪式,半个月左右应该就到了,请我们做好招待呢!”
  按说,岭南来的人,应该是由冯智戴出面接待,不过现在左骁卫大将军张公瑾去了高句丽主持战局,李世民调了冯智戴过去临时统领左骁卫,他整日在军营里脱不开身,倒是没有孙享福这边方便。
  “夫君可是要安排他们住在府上?”
  “嗯,不过几十个人而已,就住在府上吧!平时多叫几个仆人照看着,免得他们言语不通,与别人起了冲突,另外,阿月这个小丫头与为夫也算有些缘分,你若是有暇,可以教她一些汉人的歌舞表演,她学的很快的,到时候回去岭南传播,于国,也算有些益处。”
  “妾身知晓了,不过,说到这教授歌舞,皇后娘娘前两日还问过妾身,有没有出仕太乐令的意思。”
  现在的太乐令是礼部右侍郎崔枢担任,可惜这个老崔,不是后世那个老崔,压根不懂音乐,也不太适应管一堆莺莺燕燕的女官,是以,多次上奏李世民,将他身上这个兼职剥离出去。
  然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商议如何管理以女官为主的文工团的时候,就想到了虞秀儿,她精通歌舞音律,又是郡夫人的身份,担任这个女官之首,倒是恰当。
  “你同意了没有?”
  虞秀儿摇了摇头道,“妾身以两个孩子还小,需要照顾为由,推脱了,不过,皇后娘娘却说无妨,反正这太乐令又不需要上朝,一应训练彩排事务,我可以自由选择场地管理,并不影响照顾小孩,言语之间,似乎是不愿意这职司被宫中有意出任的嫔妃们兼任。”
  闻言,孙享福了然,与李世民交流较多的长孙皇后已经知道了这文工团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有远见的她,不希望宫闺之中,牵扯到政治,是以,想用一个宫外比较听话的臣女来担任这个职司,而大唐贵女,在各个方面,哪里还有别人比虞秀儿更合适。
  “为夫倒是支持你有自己的事业,这可是目前大唐最高级别的女官,机不可失啊!说不得将来秀儿你还能得个乐圣的称号呢!不行,为夫得找人记录下你的一言一行,以供后人作传时,有资料可考······”
  对于孙享福的调侃,虞秀儿回了他一个大大白眼,要不是有红梅春桃和几个丫鬟在,只怕都要与孙享福嬉笑打闹一番,不过,经孙享福这么一调侃,虞秀儿倒是真动了担任太乐令的心思,左右不过是帮朝廷管理文工团的训练而已,这些事情她原本就在行,另外,貌似只有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才觉得整个人更加有精气神一些。
  其实,很多深闺怨妇爱胡思乱想,做些不理智的事情,都是闲出来的,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的人,整个精气神都是不一样的,孙享福只盼虞秀儿担任了太乐令之后,能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事业上去,别老想着记录自己的言行,鼓捣自己成什么圣人。
  难得的在家里休闲了两日,孙享福再度去到渭南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准备带着朝臣们返回长安了,因为在龙首原校场训练的大军早已全员配备了新式装备,而给在河北道和莱州训练的军队的新的装备,也早就走水路押运了出去,至此,朝廷本轮的军事装备筹备,已经全部完备,接下来,各大工厂的产品,也要转向民用了。
  “朕意,继续保持一两条军备生产线,制作一些武器装备储备起来,一干费用,正明你想办法解决。”
  “呃,臣可不是财部尚书。”
  “朕知道你有办法解决的。”
  “那好吧!臣就把准备拨付给武器装备研究组的经费暂时挪用一下了。”
  “武器装备研究组?做什么的?”
  “您不会以为,这些新式的连弩战车,床弩战车什么的,都是凭空出来的吧!这可是我属下的工匠经过几年的研究,改进,才发明出来的成果,往后,这事,可得朝廷自己来做了,工科的状元李裕华就是个在这方面很有想法的人,臣打算以后让他专门带人负责这方面研究,为咱们的大军,提供更加先进,杀伤力更大的武器。”
  闻言,李世民一愣,他之前让工部成立了专门争对各个工厂生产发展进行研究的工业研究院,效果十分显著,不到半年,就出了数十种省力高效的产品,想来,这个武器研究组,应该也是有这样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军事装备上,于是道,“这个研究组不能停,不过,储备装备也要继续打造,要不,你把造车厂的那些车子卖一些出去,不就有钱了么。”
  好吧!李世民在渭南待了两三个月了,这里已经没有什么能够瞒的住他的了,春耕以后以来,农夫们清闲了下来,开始去往各大矿场做工,所以,矿场提供给冶炼厂的矿石突然就增多了,因此,冶炼厂的产能放大了不少,孙享福也趁机让人打造了不少自行车和三轮车。
  这些车子最先投放到市场上的时候,肯定能盈利不少,其实孙享福是打算多囤积一些货,用来给明年初可能开业的时代广场做噱头的,现在看来,却是要提前放出去了,当然,放也不会放到市场上,先宰比较有钱的权贵阶级一刀再说。


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
  打工的人,总是没有经商的人赚的多,在后世如此,在这个时代,更加是如此了。
  渭南的人口突破百万了,自从第一个生活小区落成之后,各种蔬菜米面之类的生活用品就都有了市场,人们往往就是这样,当能够吃饱了之后,就想要吃的更好一些。
  所以,这些住上了新房的工人家庭,时不时的就会开起了小灶,甚至有些还养成了吃早餐,或者吃宵夜的习惯,毕竟,工厂一天只管两顿正餐。
  然之后,自从有了第一个卖包饭团子的小贩,成功的将自己做出来的团子卖完了之后,第一生活小区外的小市场便形成了。
  各种卤肉,凉面,小菜,酒糟,蛋糕之类的东西,都有,而且卖的特别好,这些小商贩出自哪里?
  皇庄佃户。
  为了倡导所有人将自家的奴仆放良,李世民首先就带头,将皇室的家奴放了良,不过,即便是他们有了二等公民的户籍,实际上也还是在为皇家做事,只是,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后,他们就变成了皇庄雇工,能得到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行为也更加自由了,除了完成耕种养殖方面的工作任务之外,他们还可以出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赚钱,从而让自己享受更好的生活。
  在端午节的时候,李世民带着全家老少在望江楼吃了一顿饭之后,这些皇家雇工们要干的事情,就更加明确了,因为,长孙皇后在聚会上,问计孙正明了。
  所以,他们开始做起了小商贩,在长安或者渭南,将皇庄生产的各种食材,加工成廉价好吃的食品出售。
  皇庄共有二十几万亩田,大多数都是种的蔬菜,瓜果,在关中还有三十多个大渔场,同等数量等鸡鸭猪养殖场,这些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产量早已惊人,不将其销售出去,它就只能等着积压贬值。
  孙享福只是让望江楼出了一个卤味师傅,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大半,皇庄的那些雇工,大举的进军长安,以及长安周边的菜式场,现在的长安,可不是只有东西两市这两个市场,很多坊墙拆除以后,每两三个坊之间,就有一个菜市场,城中百姓们出门买菜可比以往方便的多了。
  东西两市,也开始转变成了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家具,建材,酒楼,客栈之类的占据主流,就连原本经营金银饰物,文具,服装这类的铺面,也在逐渐退租,因为,大家都知道,今后这类的商铺,在几大商业广场营业,收益会更好些。
  市场上面的事情,会自然而然的因为某些重大变动而调整,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过总体来说,都是在向好的方向在发展,上百万人的生意,光靠皇庄那些有生意头脑的人,是做不过来的,他们只是起了个带头作用,给别人做了一个样子,让别人看到了更多成功的可能,逐渐的,人们就会往这条道路上走过来。
  所以,第一生活小区外开设的那个市场的门店和摊位,很快就有人来凭租了,他们都看到了整个小区建设好之后,三万多户,十几万人口的市场,甚至,第二,第三生活小区还没有开建,有人就瞄上了那边的商铺和摊位,甚至直接瞄上了那边的房子,许多有资本的商人,甚至生起了囤积房子,转卖赚钱的心思,不过,等他们想要具体实行的时候,才发现,各种管控的条例,让他们没有空子可钻,孙享福可是来自于后世的人,他太知道房地产如果不把规则设立在开始之初,之后想要去补救,有多难,所以,他们只得退而求其次,选择租商铺经营。
  擅长学习,是华夏民族的特性,任何事情,只要有人开了头,就能给另外的人很多启发,所以,渭南的生活商业圈,几乎不要孙享福过多的运转,它就能自己成形。
  他在不断的改造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在不断的改造他,随着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越久,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多,后世的一些记忆,也开始慢慢的在他的脑子里消散,这在他看来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甚至一度让他感觉恐慌,所以,最近他在书房里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各种有用没用的东西,只要能想起来的,都开始在本子里记录下来。
  “算算,我的心理年龄还不到三十五吧!记忆力居然就开始衰退了。”
  结束了一上午的书写之后,孙享福使劲的抹了一把脸,在心里默默感叹道。
  “夫君这是疲劳了么,喝碗参汤吧!”
  穿着十分耀眼的虞秀儿端着一碗野山参炖鸡汤,进了书房道。
  她这身衣服是孙享福根据记忆里,某文工团的女装演出服设计了,与原版有九成以上的相似度,穿上去之后那叫一个英姿飒爽,光是看形象,就能给人一种正气凛然的感觉。
  今天,她就是穿着这身长袖短裙,扎着金黄色麦穗带子的服装,去见的长孙皇后,看她现在脸上欢喜的表情就知道,以后这一身女式军装样式的服装,就是她太乐令的官服了。
  “怎么样,到了皇宫,有没有把那些娘娘们震慑到?”
  孙享福的目光贪婪的在虞秀儿的身上扫来扫去,难怪后世的几位大大也喜欢这一口,确实很诱惑呀!
  “那还用说,皇后娘娘觉得,文工团的女演员,就都该穿像我这样一身,才好出去见人。”
  “那是,人靠衣装马靠鞍,这身衣服穿上之后,谁还敢小瞧了咱们大唐的女官,明天,你可是要成为咱们大唐第一个上朝的女官。”
  “也就这一回了,接受了任命我就要退场。”
  “未必哟,做第一人的机会只有一次,明天你注定将成为天下女子羡慕的对象,还会被史书大书特书,怎么样,开不开心?”
  “嗯······”
  虞秀儿被孙享福说的有些激动的点了点头,却不想刚喝了两口参汤的他,会突然袭击,将她抱在怀里就亲上了,连孙享福自己也不知道,他身体里,还藏有喜欢制服诱惑的属性。
  雨住云收之后,两人下到餐厅里吃饭的时候,脸上都是红扑扑的,害怕被人看出端倪的虞秀儿都不好意思开口说话。
  “老爷,明天下午岭南的船就会到曲江码头,是老奴去迎,还是您亲自去迎?”德叔布好菜之后,顺势问道。
  “散朝之后陛下不留我议事的话,就我亲自去迎吧!在望江楼开个大些的包间安排晚饭,菜式就上偏甜的岭南菜,酒也上低度些的。”
  “老奴这就过去安排。”
  “有劳德叔了。”
  “老爷不要总是这么客气,府上的人见多了,该没规矩了。”
  德叔摇了摇头退了下去,饭桌前的孙享福则是一脸苦笑,这确实是个问题,连他这个主人都对德叔这么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