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妻不下堂-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意暗暗一笑,果然是怀上身孕了,大小姐的口味也跟着变了,这就开始想吃青梅了。

    如意笑道:“咱们庄子的后山上就有青梅,不过这会儿都黄昏了,明儿我们一起去摘梅子,那么大一片梅树林,一定有熟了的。”

    严清歌馋着梅子,一晚上都没有睡好,翻来覆去的,炎修羽一躺下,就给她发觉了。

    见惊动了严清歌,炎修羽赶紧轻轻拍了她两下,哄道:“快睡吧。”

    “什么时辰了?是不是天快亮了。”严清歌迷迷糊糊问道:“我要和如意去摘梅子。”

    炎修羽哭笑不得:“还早着呢。离天亮起码三个时辰。”

    严清歌这才安了心。

    天才微微放青,严清歌就爬起来。炎修羽感觉自己才躺下,但也只能揉着困涩的眼睛,跟着起来了。

    严清歌想到今日就有梅子吃了,哼着歌儿,心情爽快的不得了。

    炎修羽自打知道严清歌身孕的消息后,半个多月,都没有好好睡觉了。

    他困的一张脸都是木的,跟在严清歌后面,到了庄子里的小土山上。

    离梅林还有一小段距离的时候,一阵小孩儿的咯咯笑闹声传了过来。炎修羽的几分困意全醒了,脸上警觉无比。

    听这些小孩儿的笑声,应该是庄子上武师家将们的孩子,其还掺杂着一个炎修羽很熟悉的孩子的声音——绿童。

    绿童在的地方,三尺之内,必有元堇。

    别的孩子都好说,元堇却是极难对付的,若给他们撞上来,缠着严清歌,简直轰都轰不开。

    怕什么,偏来什么。

    “清歌妹妹,我们从另一边走。”炎修羽一本正经的上前,劝着严清歌从旁边绕过去。

    谁知,话刚说完,一群小孩儿成群结队,尖笑连连,从前面的小道上扑了过来。

    这群孩子,约莫有七八个,年纪从三岁到七岁都有。除了走在最后面的元堇,各个都膀大腰圆,人高马大。

    “拜见小王爷,拜见小王妃。”这群小孩儿对着炎修羽和严清歌行礼道。甚至连绿童都跟着弯腰,只有元堇没动,但也是对严清歌和炎修羽点头,嘴角弯出个似乎是在笑的表情。

    等这群人行完礼,元堇越众而出,问道:“你们要去哪里?”

    “随意转一转。”

    “没什么要去的。”

    如意和炎修羽几乎抢着答道。

    严清歌有时间没见到元堇和绿童了,想着炎修羽和如意可能是怕这群孩子去了祸害梅子,抿嘴笑道:“便叫他们和我们一起去吧。只是点儿梅子,有什么大不了的。”

    “梅子?梅子还没熟呢!”一名稍大的儿童皱着脸说道:“酸得不得了。”

    不知为何,一听到那儿童说酸,严清歌就越发想吃。

    元堇想来是早就跟这群小孩儿祸害过梅林,对梅林兴趣缺缺,摇了摇头,和一群孩子一起离开了,让如意和炎修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夜,储秀宫。

    太子坐在书房内,看着刚刚从炎王府送来的密报。

    炎王府的消息,相对而言,比别的府邸要难得一些。哪怕是他特意嘱咐过,通常也是三五日,才能得一份情报。才拿到手,太子就迫不及待的拆封看起来,甚至连批了一半的折子都顾不上了。

    这次的情报上,细细的讲述了白日在梅林发生的一切。

    太子若有所思,从身后的博物架上,抱来一个被锁起来的匣子,打开口,里面是用牛皮信封装起来的一封封情报,他细长的手指在里面翻找几下,取出十几页纸张,按着时间,一张张排在一起,细细的对比着。

    这些情报,都是最近一段时间,外面送来的关于严清歌的消息,被他好好的保存了起来。

    忽的,他的脸上现出吃惊和诧异,甚至还有恼怒之色,人猛地站了起来,一双手竟是不受控制的抖了起来。

    她……她竟是有了身孕!

    好半天时间,太子才顺过一口气,坐了下来。

    尽管桌上还有很多奏折没有看,但今天,他已经没了半点兴趣去关心那些家国大事了。

    他心里一阵的懊恼,一阵的愤怒,一阵的无力。

    他最清楚不过,孩子对 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当初他对元芊芊那样的深恶痛绝,但是在元堇来到后,还不是读元芊芊的感观,莫名的好了一点。

    当初他以为自己一辈子唯独会在乎严清歌一个,她就是自己的全部,可是,在有了那么多孩子之后,他不受控制的对那些孩子分出了很多感情。

    作为过来人,尽管表面上,他从来不会多表示,可是心底深处却明白,血脉对一个人代表着什么。

    她嫁进炎王府,才三个多月,可是照着时间推算,现在的她,身孕已经该有两个月了。

    真是该死!

    太子的眼睛里,一阵阵光芒疯狂的闪动着!

    他绝不能容忍让严清歌顺顺利利的生下这个孩子,她的孩子,只能是他的!

    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太子像是一尊雕像一样。

    终于,他的脸上露出个莫测的笑容,站起身,走到门口。

    等在那里的朱六宝赶紧递上披风,给太子系上。春寒夜,还是要注重保暖的。

    太子淡淡笑道:“去水侧妃房里。”

    朱六宝从善如流,打着灯笼,在前面引路。但是他的心里,却在不停的嘀咕。

    自打生了两个双生孩子以后,太子夜里基本上不再去水侧妃那里。偶尔去的两次,还是元宝和元宵生了病,太子去看了两眼,便走了。

    看今儿太子的意思,分明是要在水侧妃那儿歇下。

    朱六宝猜的没有错。今晚,太子就宿在水侧妃那里,而且,连着半个月,都宿在水侧妃处。

    如此殊荣,让整个储秀宫的女人们都嫉妒的牙根痒痒。明明水英的相貌身材,都不算上好,对太子伺候的也是平平,凭什么就能得到这样一份殊荣呢!

    直到三月初三,上巳节这日,忽然爆出消息,水侧妃又有了身孕。

    整个储秀宫,都震动起来。

    自打上次那一大批女人怀上身孕后,一整年了,这还是头一次又有女人怀胎。

    这水英的命,怎么就那么好呢!这回不知道她像不像上回一样,怀上的是否还是龙凤胎。若还是龙凤胎,那老天就太没长眼了,凭什么让好事儿,都落到她头上。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月旬,天气开始变热了。

    严清歌近来耐不得热,穿的春衫比旁人要稍微薄点,但还是不住的冒汗。

    她觉得,可能是自己长胖了一些的原因。

    最近如意总是哄着她多吃饭,炎修羽也一样。每样饭菜多进那么一两筷子,不知不觉,身子便丰腴起来。

    可是,她想少吃点儿,如意却不干。

    “大小姐!你现在是在养身子啊!郎都说了,你这葵水迟迟不来,就是因为太瘦了。要是你不吃饭,那些药可不是白喝了么。”如意絮絮叨叨的说着,很是心虚,生怕严清歌不相信。

    严清歌一阵苦恼,她的葵水已经有两个月没来了,叫了郎来看,郎说是她身体虚的原因,不但要药补,还要食补。

    那些药,真的是很难喝,一想到如果自己节食,那些难喝的药还得延长服用的时间,严清歌便只能无视越来越胖的身体。

    她倒是半点没有怀疑,她是因为有了身孕身体才出现变化的。

    因为这一个多月,炎修羽忙的不行,两个人根本没有行房。之前新婚的时候,她也避开了自己易于受孕的日子亲热,应该不会招。而且,她去年病的那场,的确是让身子太虚了。

    以前在青州的时候,她因为练武太过,身子消瘦,也曾有过葵水近半年没有来的情况,有前车之鉴,严清歌没多想,只能看着自己越发温润的胳膊,一阵阵叹气。

    就在严清歌努力补身子时,宫里面来了位传喜姑姑,是储秀宫派来的。

    “水英又有身孕了?” 严清歌听完那姑姑报的信儿,忍不住笑逐颜开。

    元宝和元宵快一岁了,这时候水英又有了身孕,这是大大的好事儿啊。不管生男生女,对她的地位,都是大大的帮助。

    现在太**,唯有两位侧妃,还没有正妃,元芊芊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受宠,水英再度怀孕,让她彻底的压过了元芊芊一头。

    照着太子行事来看,他这几年都不会立正妃,也就意味着,在他登基时,他宫最得势的女人,就是水英。加之,现在凌霄和水穆在宫外经营得当,有这样背景的娘家,和数个孩子傍身,将来太子登基,必定有朝大臣上书,请立水英为皇后,此乃大势。

    严清歌由衷的替水英高兴。

    如意在旁立着,听到那姑姑说着出怀孕俩字,心里不停的乱跳,生怕严清歌多疑,想到什么。

    没想到严清歌只是单纯的替水英开心,让如意忍不住松口气。

    前些日子请来的那个郎给严清歌诊脉,已经诊出严清歌有了身孕。只是那郎也同时诊出来,严清歌的身子,真的非常弱,胎像也不太好,叫炎王府的人仔细些,等过了四个月,胎彻底的坐稳了,再高兴不迟。

    “给姑姑赏吧。”严清歌兴高采烈,叫如意给姑姑打赏,送走了人,却是微微有些落寞。

    她重生前出嫁时,已经二十四岁了,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姑娘。生下儿子朱铭时,已经二十六岁了。

    这一世,她比重生前整整早出嫁十年,也不知道是不是会像上一世那样,二十六岁才生下儿子,到时候小元宝和小元宵都十岁了呢。

    可是她现在的身子,连葵水都没了,还怎么能生啊!

    也亏得炎修羽和她青梅竹马长大,脾气也好,日日里只管叫她好好治病,没有半句怨言,换了别的男人,妾都朝家里抬好几个了。

    就在严清歌发呆的时候,鹦哥跑进来,道:“小王妃,信国公府的老夫人求见。”

    严清歌给打断愁绪,不由问道:“她来做什么?”

    她一个月前,登过一次信国公府的门,为的是解决周翠娇的事情。表面上看,是帮了朱桓一把,实际上,是坑了他。

    对赵氏,严清歌没什么好感,自然不希望她来。

    “信国公府老夫人的拜帖上说,您帮了她家庶子,现在那庶子高升,特地来谢过。且之前朱家那庶子在咱们府上当过清客,信国公府老夫人不但谢您,还要谢王爷和王妃。她就是从王妃那儿过来的。”鹦哥说了一串儿。

    严清歌听的头痛,摆手道:“叫她进来吧。”

    赵氏若是从外面来的倒算了,但是她是从柔福长公主和炎王爷那边来的,严清歌就不能不见了。

    不一会儿,赵氏被迎了进来,一看到严清歌,便满脸挂笑,夸赞道:“府里果然好风景,老身以为自己住的地方已经够美了,今日才知天外有天。”

    伸手不打笑脸人,严清歌笑着回道:“上回到信国公府一观,老夫人您那里才是真美,处处都是琼花瑶草,哪里是我们这里的凡景能比的。我们府不过是在郊外,多几棵树,得一点野趣罢。”

    “哪里哪里!正是天生地养,才是最好的景色。”赵氏满嘴都是恭维的话,一点儿都看不出来,她是那个将荣氏骂的撞盆自尽的刻薄老人。

    说了两句话,赵氏进入正题,笑道:“这次我家那庶子朱桓,能够进了户部任职,还要多亏宁王妃引荐。他才去月余,就升了职位!老身亲自来谢过贵人。”说完起身给严清歌行礼。

    严清歌心里奇怪,赵氏对家里的庶子庶女们,非常不喜欢,朱桓再优秀,在她眼里,都是个野草一样的存在,这回为了朱桓升职,就这么大动干戈上门拜谢,真是叫严清歌觉得不可思议。

    “如意!还不扶老夫人起来。”严清歌示意。

    赵氏本来这一礼就是虚虚的行下去,如意一搀,她便起来了。

    看着赵氏的眼神,严清歌这才知道,方才的,不过是赵氏说话的引子罢了,现在才到了赵氏真正说肉戏的时候。

    “宁王妃,有一事老身不敢瞒您,惭愧老身家照顾不当,昨日晚上,周氏四个月大的身子没了。老身一来是道谢,二来,却是为了赔罪的。”

    严清歌一听,愣住了。

    “罪魁祸首老身已经查明白,是荣氏在背后作怪,令两个孩子动手的。所幸,周氏的身子倒还好,郎说细细将养,以后还能怀上。”

    严清歌一直觉得周翠娇是个聪明人,却没想到,才嫁到信国公府,她就吃了那样大的亏,连孩子都掉了。

    不过,细想一下,严清歌倒也不觉得很奇怪。因为,当初即便是她,嫁到了信国公府后,还不是过的如履薄冰,步步维艰,给整治的够呛。

    因为赵氏的不作为,那些庶子和庶子媳妇们,斗得乌烟瘴气。反正在赵氏眼里,这些庶子们什么都不是,闹翻天她都懒得管。

    只不过因为赵氏的亲生女儿嫁的那位,在刑部任职,现在被炎王爷管着,前途攥在炎王府的手里,加上周翠娇是炎王府送进信国公府的,闹出这样的事情,肯定威胁过要回炎王府,求严清歌夫妇给她做主,赵氏怕女婿前程受累,才巴巴的过来。

    严清歌一阵叹气,低着头不知道说什么好。

    平心而论,周翠娇这个孩子没了,对周翠娇自己将来,反倒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现在却不好收场了。

    她到底该怎么对这赵氏才好?

    若轻松谅解,赵氏这样的性格,恐怕会以为她是软柿子,以后周翠娇在信国公府的日子便难过了。

    但若是咬死了让信国公府大出血,赵氏说不定还背后里偷着乐呢。反正她不当自己是信国公府的人,而且一旦信国公府受损,炎王府必定不会再转头对付她女婿了。

    忽的,严清歌看看身边的如意,灵光一闪,说道:“荣氏现在的身子还好么?”

    “荣氏上回撞上了头,时不时发疯,已经被送回娘家了。这回的事情,亦是两个孩子回去看望她的时候,被她指示的。”赵氏解释道。

    “荣氏被赶回娘家了?”严清歌道:“这样的话,真凶就不能得到惩罚了。但她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罚她太不近人情。”

    “宁王妃心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老身本还不好开口求您饶她呢。”赵氏道。

    “老夫人才是真正的心善。荣氏现在,应该还是信国公府在养着吧。”严清歌猛然说道。

    “这个是小辈们的房里事,老身不好管啊。”赵氏有些尴尬的说道。

    朱桓对自己的这个妻子,一直不能忘怀,荣氏被送回娘家,能有什么好日子过,都是朱桓送去了钱财,还时不时的两个儿子去荣氏的娘家伺候,才让荣氏的娘家人对荣氏稍微好点儿。没想到,严清歌这个外人,竟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难不成一直都在监视着他们不成。

    赵氏心里的不舒服,不好说出口。

    严清歌微微一笑:“一日夫妻百日恩既然如此,还不如将荣氏接回去呢。当初荣氏那么大度,说可以接受周家姑娘当平妻。周家姑娘也不是小气的人,虽然荣氏现在不好了,但是回来当平妻,周家姑娘肯定会答应的。”

    赵氏的心里突了一声。这宁王妃好歹毒啊。荣氏现在被送回来当平妻,身份地位,全在周翠娇之下,分分钟就要被恨死她的周翠娇活剥了,这是跳火坑,不是当平妻,还不如留在娘家呢。

    但是,她却乐得答应。

    相比较她女儿和女婿的前程,朱桓一家子过成什么样,她可管不了。别说只是接回来一个荣氏,就是严清歌叫她把朱桓一家人送来当奴才,她都做得出来,只要别惹恼炎王府就成。

    没想到,她还未答应,严清歌就又开口了。

   

 第三百二十七章 暗示

    “京城的各家北地贵族,定居我们大周也有两年了,老夫人交游广阔,想来认识几家北地人吧。”

    严清歌喝了口茶,笑微微的说道。

    赵氏不解,两人正说着朱桓的事儿,怎么好生生又扯到北蛮人那里去了。

    今日赵氏来,有求于人,虽然不知道严清歌为什么提起北地人,还是从善如流道:“老身认得几个北地贵族的女眷,只是来往不太多。”

    严清歌点点头,满意道:“那老夫人您应该知道,北地内院是什么个情况了。”

    赵氏一愣。

    北地内宅夫人,不分妻妾嫡庶,分灶而食的习惯,她当然是知道了,但严清歌说这个干什么。

    忽的,赵氏心头一梗。

    严清歌刚才提议让荣氏回家,这会儿又提起北蛮分灶的习俗,那她的意思,难道是让荣氏和周翠娇跟朱桓分灶?

    这可怎么成!若是真的那样办了,便代表着她对信国公府失去了操控力。虽然她由着这些庶子庶女们蹦跶,前提是他们蹦跶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赵氏含含糊糊应了一声严清歌,就闭嘴不言,就当不知道严清歌到底是在说什么。

    严清歌当然明白赵氏的装聋作哑。

    她心中,不由得一阵嘲讽。明明那么不喜欢信国公府,更加不喜欢信国公府的庶子庶女们,甚至府上的经营和人的死活,可是在这种关头,赵氏还是选择了维护这个没落府邸的统一,说到底,不过是因为不管她心里多鄙夷这个地方,实际上,还是在被这个府邸庇护,并受着信国公府提供的好处罢了。

    严清歌朝后挪了挪,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笑盈盈看着赵氏:“赵老夫人,府里的朱茂公子,现在怎么样了?”

    前些日子,沦为乞丐的朱茂,给炎王府的人送回信国公府,回家后,就给赵氏上了一顿家法,打的奄奄一息,不能下地。

    听严清歌说起朱茂,赵氏心里咯噔一声。

    虽说皇帝回京后,曾经大赦天下,朱茂当初私闯严家,和偷盗自家钱财的罪名,都可以被免除,但是,若严清歌一味追究,总能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信国公府即便没有大麻烦,日子总也不会好过。

    赵氏一咬牙,叹口气:“多谢娘娘挂念。可惜那孽子没福分,在外面流落的时间长了,身子骨受损,回家后三天两头闹病,吃了多少药都不顶用。”

    她在心里暗暗下定主意,回家后,就调走朱茂身边伺候的人,叫他赶紧去地府里报道,给朱家个清净,别三天两头的惹麻烦,若再有什么事情,便能推脱到死无对证上。

    “哦!我记得我家小王爷说,前些日子,翻出来卷宗,里面有着朱公子以前的笔录,似乎提到赃款去了哪里,也不知道追不追的回来呢。”

    听严清歌轻描淡写的两句话,赵氏手忍不住抖了两抖。

    当年的钱,难道能追回来?

    那时候朱茂变卖的那些古董器物,可不是小宗。

    像信国公府这样的世家,流传几百年,到现在,齐家上下,烂到根子里去,救是救不回来了。可是论底蕴,却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银可能不如新贵世家多,可是打开库房一看,好东西都在里头,不过都是祖宗留下来的玩意儿,要么是大件儿,要么是有什么意义的,都不能变卖罢了。

    朱茂倒好,直接将库房里的东西倒腾走了大半儿。

    他漏出去的钱财,给海家另开了几家新药铺都是小宗,不过冰山一角,最主要的,还是投钱给二皇子和静王府募私兵。

    那笔烂账,赵氏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低调还来不及,生怕被朝廷扣上个资助逆贼的帽子,哪儿还敢要。

    可是今天严清歌的口风,却是很不一般。

    只是说完这句话,严清歌就不吭声了,她低着头,端着缠枝莲花的蛋壳瓷盖碗,轻轻的吹着气,好像被那芬芳的茶水吸引去全部精神一样。

    端茶送客,是大周不想留人的潜台词。

    赵氏的心里一阵忐忑,一阵唐突,一阵激动。她深深的看了严清歌两眼,知道严清歌今天说的简短的几句话里,必定是有深意的。

    她主动起身行礼告辞,离开了炎王府。

    看着赵氏离开的身影,严清歌微微的眯起眼睛,露出个笑容。

    赵氏是个自私的人,也是个聪明的人,她会知道怎么做的。

    待赵氏离开了,严清歌放下手里的盖碗,笑眯眯的对如意道:“如意,若不出意料,没多久,曹公子就能来咱们家里提亲了。”

    如意虽然刚才一直在旁伺候,可是并没理解严清歌话里是什么意思。

    这些日子,她和曹酣虽然偶有通信,可是并没有之前那么频繁,从有时候如意脸上的表情来看,曹酣想要从曹家分家出去的事情,很是难办。

    大周也不是没有分家的情况。可是,分家太难了。

    长者在,不分家。不出五服,不能分家。有孤寡鳏残在,不分家。逢乱不分家。有丧有喜不分家……

    这些杂七杂八的不分家规矩,令许多人家从根子里拴在一起,越搅越乱。

    甚至还会有一些世家,自己制定出一些莫名的规矩,使家族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庞大。而且还以家族的人数为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