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妻不下堂-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清歌不自觉的摸了一把肚子。从上个月起,她的小腹便稍微胖了一点,但她还当自己是补药吃多,长胖了呢。

    好在乐轩顾忌着严清歌的面子,没有将严清歌昨天闹得那一场告诉顾氏。严清歌撒娇的摇了摇顾氏的手臂:“舅妈别说我啦。我刚知道这消息,可给吓坏了。”

    “吓什么。你只管好好养着,我看你现在气色不错,到底是年轻,怀胎说不定还能帮你把身子养回来呢。”

    “嗯,舅妈说的,肯定没错!”严清歌不由得想起昨晚上那个梦,甜蜜的叹了一口气。

    冥冥之中,她有种预感,她的铭儿,这一世还会来到她的身旁。

    在顾家盘桓了几日,陪着顾氏住了几天,严清歌就被顾氏撵走了。

    乐家这边到底环境简陋,不比炎王府那里舒服,严清歌一个孕妇住下,顾氏不是很安心。

    任严清歌再三请求,顾氏都没有答应让她留下来。

    为怕路途颠簸,伤了身子,炎修羽决定让严清歌直接回京里面的炎王府,郊区那边就先不要去了。

    柔福长公主早就知道严清歌怀胎的消息,这一次干脆叫了不少她怀胎时用的郎中和伺候下人,在炎王府那边随时待命,显然对严清歌这一胎非常看重。

    一时间,严清歌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的生活。

    这日子才没过几日,一日午睡起来,如意过来通报,道:“大小姐,彩凤姨娘来了。”

    “她来做什么?”严清歌一愣,问道。

    “彩凤姨娘只说家里出了事儿,要见了你才肯说。”

    “叫她上来吧。”严清歌寻思着严家不会出什么大事儿,挥了挥手,传彩凤上来。

    彩凤现在的日子过得不错,通身上下打扮的分外精致,早就看不出半点曾经当丫鬟时的影子了。

    但她今日的脸上,却带着凄惶,一见了严清歌,扑通一声便跪下来。

    “大小姐,有人带着个女人找上严家,说是蓝童的娘。那些人说,严家有正经子嗣,大小姐您当初就不该侵吞严家财产,充作嫁妆,现在要去告您和炎王府呢。”

    “胡闹!”严清歌的目光一凝:“我当初的嫁妆,除了我娘留下的,和父亲许了我的书,别的都是宫中赏赐下来的东西,由内务府承办,严家的庄子田地和银钱,我哪儿动过一分一毫。”

    “那些人说的,就是大小姐您带走的书。”彩凤道:“那些人说,严家祖上以文立身,全严家最值钱的,就是严家书库。大小姐您带走了严家书库,便是掏走了整个严家。奴婢什么都不懂,给吓坏了,赶紧来给大小姐您报信。”

    严清歌目光幽幽。这些人说的,倒是不错。连她自己都认为,严家最有价值的,非严家书库莫属。

    只是当初海姨娘作怪,将严家书库盗卖,比较珍贵的书籍大部分都已经流入市面。严清歌陪嫁的,只是其中剩下的一小部分,而且还是很不好卖的偏门书籍。

    为了防止再出现海姨娘那般作为的惨事,严清歌嫁入炎王府后,已经叫人将那些书籍再誊抄出副本保存起来了。对她而言,更重要的是书的内容,并不是书是否原本。

    “奴婢记得,当初蓝童的娘,收了咱们严家的银子,已经签下了文书,以后和蓝童没了干系,一辈子不出现在京城。可是跟来的那几个人说,父母血缘,牢不可断,严家这样留子去母,犯了大忌讳,主事儿的人,要被拉去打板子。”彩凤继续说道。

    “还有呢?”严清歌已经看得明白,这是有人在**裸的针对炎王府了,严家,只不过是个跳板。

    “那些人还说,不怕是炎王爷在刑部管事儿,他们……他们还有更强的靠山,似乎是宫里面的哪位皇子。”

    彩凤的话,让严清歌心下一惊。

    这件事,看来是不能善了。

    排查来排查去,严清歌唯一能够想到的人,就是四皇子。

    她有些苦恼的揉着脑袋,淡淡道:“带彩凤姨娘下去休息吧。”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归根到底,还是当初严松年留下来的孽,他自己倒是一死百了,留着严清歌还为这些事儿烦心。

    “去把小王爷叫回来。”这件事,已经牵扯到了炎王府,四皇子肯定不会只是上严家胁迫一番就了事的,必定还有后手,严清歌必须要和炎修羽商量应对之策。

    “清歌妹妹,怎么了?”炎修羽得了报信,风风火火从外面跑回来,生怕是严清歌身子不舒服。

    “我没事儿,是严家出事了。我怀疑和四皇子有关系。”

    炎修羽听完严清歌原原本本把事情告诉他,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事情到这个地步,四皇子的心思,已经不言而喻。

    而且,据他在外面得到的消息,四皇子想要搭上的,根本不止炎王府一家。

    不管是威逼利诱,还是折节下交,四皇子越做越**,犹如跳梁小丑一般,在大周上下蹦跶。

    炎修羽本以为经过上次在乐家门口的闹剧,四皇子会消停,没想到这才几天功夫,他又开闹腾了。这种行为,简直太不把炎王府看在眼里。不管他的本意如何,在炎修羽的心中,这都是**裸的挑衅。

    “你别担心,严家肯定会没事儿的。”炎修羽轻声安慰着严清歌:“我去找哥哥说一声,叫他多防备一下。何况,蓝童是她娘自己主动抛弃的,当时还将自己另一个儿子也扔给严家,她自己狠心,可怪不得旁人。”

    “我就是怕旁人乱说。”

    “乱说怕什么。我小时候还不是常常被人说是混世魔王,还有什么京城四大恶人的,日久见人心,现在哪有人还乱嚼舌根。”

    “那四皇子那边,我们先不要管喽?”严清歌心下大稳,对炎修羽说道。

    “对。若真是他上门寻事,我们先摁下,拖着他。这事情,我们怎么做怎么错。”炎修羽对着严清歌递了个微笑。

    事实的确如此。涉及到皇位争端,炎王府不管怎么回应,都会被人诟病。四皇子做了这么多手脚,怕是早就被太子盯上了。炎王府拖着也好,早晚会有太子来收拾四皇子的。

    这件事,暂且被严清歌搁置到一边,不再搭理了。彩凤姨娘得了严清歌的吩咐,回去关门闭户,任何来人都不见,誓要将拖字诀进行到底。

    岂料,第二天晚上将近熄灯时候,严府便送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第两百三十五章 吊死

    尽管天色已晚,夜幕降临,可是严府常年不开的大门口,却少见的围了许多人,指指点点。

    严家本该是最闲的门房,今天却成了最忙的人。

    “晦气,真晦气!”门房脸色有些发白,坐在屋里,不敢露头,却也不敢关上那扇轻易不开的大门。

    “大小姐还没回来么?”门房的小徒弟急得像热锅上蚂蚁,满地乱走。

    大门口的小耳房里,除了门房和他徒弟,还挤了三五个家丁,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你们啊,还指着大小姐呢!大小姐已经嫁出去了,是旁人家的了。还不如指望衙门的人早点到呢。”

    “你懂什么,你和我说说,大小姐是嫁到哪里了?”

    “大小姐嫁到了炎王府!这还用我说,谁不知道啊。”

    “这不就结了。炎王爷现在管着刑部,咱们府上出的是人命官司,必然惊动刑部,这事儿到头来,还不是要麻烦到大小姐头上。早一天玩一天,有什么区别。”

    “呿!就你聪明!合着你还不知道吧,大小姐怀上身子了。说不好肚子里是炎王府这辈儿的头一个男丁。这么点儿,还不足以让大小姐跑动,万一动了胎气怎么办。”

    “你听谁说的?”

    “是彩凤姨娘院子里传出来的。昨儿她不是去拜见大小姐了么。”

    “真真是大好事儿!若没有门口那个晦气的,就更好了。”

    “可不是么。好好的日子不过,跑来人家门口吊死,这人呐,到底在想什么……”

    零零碎碎的话语声,隐约传到门口。那里,有一具女尸,在晚风中晃晃悠悠,偶尔还打个转。她脖子上的那根蓝腰带,正拴在严家的大门牌匾上。

    嘚嘚的马蹄声传了过来。

    “让开让开!”一阵吆喝声传来,门口看热闹的人,被驱赶着一哄而散。

    门房和几名家丁赶紧钻了出来,只见炎修羽骑着骏马,立在门前,身后跟着数名衙役打扮的人。

    炎修羽皱着眉头看向门口那自尽的女人尸身,指挥着几名衙役将她放倒,扔在地上仔细的检查着。

    “小王爷,这女人应该是先断了气儿,然后才被人挂上来的。”

    这些人中,有两名经验非常丰富的老仵作,一下子就砍出了事情不对,向炎修羽通报道。

    “这女子应当是被人用东西闷在脸上,活生生憋死,刚断了气,就被挂上来。”这仵作掀开女尸的衣领,认认真真说道。

    同样是窒息而亡,可是勒痕却不同,真正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严家的门房和家丁轰的一声快要炸开了。

    “到底是谁这么狠毒,要这么陷害严家!”

    “姑爷给我们做主啊。”

    炎修羽目光如炬,一挥手,道:“这尸身先搬回去。”

    就在一群衙役熟练的将女尸用席子卷好,准备往板车上放时,街口一阵脚步声传了过来。

    那群人举着火把,将四周照的火红一片,众人不禁都回头看去。

    只见一名身着天青色锦服,贵气十足的青年公子,领了一众人,朝这边走去。

    离得近了,炎修羽认出来,这人俨然是二皇子,而非四皇子,让他不由得愣了一下。

    二皇子和他的随从直奔严家而来,让炎修羽脸上的神色,渐渐的变得不愉快起来。

    这件事,他和严清歌猜测,是和四皇子有关系,可是现在来的人却是二皇子。这件事牵扯的人越多,就对炎王府越是不好。

    二皇子到了跟前,对着炎修羽一拱手,满脸歉意道:“炎小王爷,这女人是我们府上家奴,不知听了谁的挑唆,跑来严家闹事儿。都是我家治下不严,给小王爷岳家找了麻烦!”

    炎修羽眉头一挑:“这女子是你家家奴?你从何得来的家奴?”

    “这我倒是不知道!赵昂之,你说说,这女人是怎么来的。”二皇子一挥手,对身边跟着的管家模样的男人说道。

    “禀老爷,这女子自称梅娘,是今年三月自愿卖身进咱们府里当下人的。她说她丈夫和儿子都没了,一个人孤苦无依,只能卖身养活自己,被分在厨房里做杂务。前天起,这梅娘就不见了,咱们府上也叫了人去找,没成想这不开眼的竟然来了这儿闹了大事儿。”管事儿的说道。

    炎修羽仔细打量着二皇子的神色,看样子,二皇子似乎还真是不知道这女人以前的身份。

    他吐了一口浊气,说道:“据我所知,这女人的身份,并没那么简单。这女子,是严家老爷严松年生前养的外室,给严家老爷生了个私生子。我家内人慈悲,此女闹上门后,不但愿意留下这母子两个,连她之前和旁的男人生的孩子,也愿意留下。奈何这‘梅娘’根本不是个老实的,宁愿拿了严家的银子,去别的地方另过,把孩子都撇下了。”

    炎修羽说完,二皇子脸上的表情变得非常难看。

    “只是有人在算计我!”二皇子脸色阴沉的快要出水了。

    “到底是谁在算计二皇子,二皇子殿下心里有数么?”炎修羽问了一句。

    二皇子的目光里,像是有火焰在燃烧着,本来就因为狭窄而显得不太好打交道的眉宇,更是露出让人不好接近的表情来。

    好半天时间,二皇子才哼了一声,拂袖道:“一切都交由炎小王爷办,我先走了。”

    炎修羽见着二皇子的样子,知道这件事里面,文章肯定大了去了。

    这梅娘的尸体,被收拢以后,送到了刑部。炎修羽回家先洗了个澡,将身上衣裳都换过,才去见严清歌。

    严清歌正等他,见了人,问道:“怎么了?”

    炎修羽露出个笑容:“没事儿,已经查清楚了,是她先被闷死,然后才被挂在严家房梁上的。和严家关系不大,自然也牵扯不到炎王府。”

    炎修羽并没有将二皇子忽然来访的事情告诉严清歌,免得她多操心,这件事,真真是太蹊跷了。

    现在一切都扑朔迷离,二皇子早不到晚不到,怎么那个时候到呢?到底是真的有人设计陷害他,还是他根本就是装的?

    哄着严清歌睡着以后,炎修羽轻手轻脚下了地,披上衣服,去了炎王爷的书房。一直到后半夜,才揉着眉心,从里面出来。

    严清歌没有太将严家那件事放在心上,她现在每天最在乎的,就是安胎。

    虽然如意和炎修羽都担心着严清歌的身体虚,这一胎可能怀的会比较艰难,但是严清歌却分明感觉到,她怀上身孕以后,身子反倒是一日健朗过一日了,根本没有任何别的孕妇会有的难受的感觉。

    而今正是春末,炎王府里的花儿开的正好。

    严清歌以前在青星苑住惯了,喜欢在水上的亭子上玩耍,恰好炎王府的大花园里,就有一个小湖,上面游廊彩亭,周围又有奇花异草,比在严家景色还美,她带着如意和一大串丫鬟婆子,去了那亭子上消遣,中饭都是在这里用的。

    下午水面上的风越来越温暖,严清歌坐在躺椅上,看着水面,隐约有些昏昏欲睡。

    远处,走来了一行人影,严清歌定睛一看,觉得里面有人隐约像是柔福长公主。

    她微微支起身子,吩咐丫鬟道:“去瞧瞧,是不是嫂嫂回来了?”

    柔福长公主住在京郊的庄子上,这时候回来,倒是稀奇。

    不一会儿,鹦哥小跑过来,道:“是长公主!”

    “扶我起来吧。”严清歌说道。

    柔福长公主回来,她还是要见一见的。

    “娘娘慢着点儿,长公主殿下和奴婢说了,她过来亭子和你说话。”鹦哥说道。

    不一会儿,严清歌收拾好了仪容,柔福长公主也到了。

    看看亭子里的物什,柔福长公主抿嘴笑道:“真真是个会享受的!”

    严清歌赶紧请柔福长公主坐下,吩咐丫鬟给她上茶、捶腿,笑着说道:“嫂嫂怎么回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我去了一趟宫中,这才出来,路过家门口,便看一看你。你肚里这个也快该到闹得时候了吧。”

    “倒是没闹。有人说小子爱闹,怕这一胎是个姑娘呢。”严清歌老老实实的回答。

    “别听人胡说。我怀着灵儿的时候,她差点没将我闹死。男女不是靠这些来定的。”

    姑嫂两个闲话一会儿,严清歌总觉得今天柔福长公主似乎是有话和自己说。

    过了一会儿,还是柔福自己先开了口,说道:“我有日子没有进宫了。以前我想着,皇兄兴许想要见见灵儿,可惜过年的时候,我还没月子,没法带灵儿进宫。现在天气好,灵儿也大了些,没想到,今日去了宫里,我说要见皇兄,反倒被皇嫂岔开了,说皇兄身子不太好,不能见人。”

    严清歌没明白柔福这番奇怪的话是什么意思,没敢接口。

    毕竟这涉及到皇家事体,又事关很重要的龙体安危,柔福长公主自己乱说没问题,但是严清歌这个外人,非议可是算犯罪的。

    柔福长公主的大眼睛温柔的看了看严清歌,道:“听说,现在都是你家那个庶妹在伺候皇兄。虽然之前我听过旁人说关于她的一些传言,可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是清歌你最了解了吧?能不能和嫂嫂说上一二。”

    “嫂嫂想问哪方面的呢?”严清歌对柔福长公主点点头,道:“清歌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想问问,你家那个庶妹,是不是会调制一些奇怪的药物。”柔福长公主毫不掩饰,非常直接的问道。

   

 第三百三十六章 猜忌

    出京的正东门大门外,一条土路上,黄尘飞扬。

    数百名甲戈齐备的士兵,一路小跑,朝外跑去。

    京外不远处,几千名密密麻麻席地而居的难民,正麻木的看着这些新来的士兵和之前看着不让他们随便进京的兵丁们换防。

    今年京城和偏北的地方,还算风调雨顺,可是往南边去,却是动不动的发洪涝,洪水绝提,一淹便是几百里地,恰好又是这个作物将熟未熟的季节,几乎是一夜之间,大量的难民,便蜂拥而至。

    夏天已经来了,为了防止造成瘟疫,难民们肯定是不能进京的。京城里很多有头脸人家都在京外搭了粥棚,让人施粥,炎王府也不例外。

    一辆晃晃悠悠的马车,不多时,也从那小门里出来,慢慢的走上了驿道。

    难民们是不能上驿道的,看着这辆装饰精美的马车,不由得一个个露出艳羡的神色。

    他们每天只能靠人施舍的稀粥勉强维生,京城的这些贵人们,却可以过着享受的生活,明明都是人,为什么待遇会差别如此大。

    人群,一名曾经读过几年书的老童生愤怒的捋了一把锈成结的山羊胡,骂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大爷,你就别说了。”老童生的儿媳妇小心翼翼的拉了一把他的衣角:“若不是这些贵人们施舍,咱们早就饿死了。别叫人听见,晚上咱们又领不到饭。”

    因为这位大爷身为读书人的“清熬”和“愤世嫉俗”,他们家隐隐被排挤在难民群体之外,旁人家都不喜欢他们。这位小媳妇忍不住有些后悔,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非要嫁到他们家里去。

    马车里坐着的人,丝毫不知道外面人对她的指指点点。

    她微微垂着双眼,安静的坐在马车上,手握着的一串光滑黑红色檀木佛珠,随着马车的前行,有韵律的来回晃动。

    马车越行越远,渐渐的,到了一片梨花林前。

    进林子的路口,有两名带着草帽的农人看守,见了马车,立刻喝止:“来者止步!这里是水月庵的私产,并不接待外人。”

    “里面是宫里来的娘娘,这是圣上批的手谕,特许娘娘来水月庵进香。”马车夫从怀里掏出手谕,递给那两名农夫。

    这两名农夫并不识字,但是水月庵是皇庵,一般若是宫里面有人来进香,总会提前几天告知,不会这么急吼吼的过来。

    不过他们也不是全无见识,这授予上上面皇家盖的印鉴,骗不得人,应当是真的。

    “这……我们去问过里面的师太,还劳烦贵人在这儿等一等。”那两名农人也做不得主,想要回去回禀一声。

    这时,素青色的车帘被人出里面掀开,一张弱不禁风透着艳丽风情的瘦美脸孔露了出来。

    “不用去通禀。是我回来了!我此行是为圣上的病情在菩萨前祈福的,你们不用拦我。”那女子定定的看着两个农人,漫不经心的说道。

    “是……这不是严娘子么!”这两名农人在水月庵的佃农里,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曾经见过在水月庵带发修行的严淑玉,一下子就认出她来了。

    “我是才良人!”马车上的严淑玉目光锐利的在这两名农人身上刷过,让他们不由自主的住了口。

    “才……才良人!您进去吧。”这两名农人不敢再拦,让出了路。

    待才良人的马车走远了,这两名农人才嘀嘀咕咕道:“这么说,圣上龙体有佯?”

    “嗨,管那么多干啥,现在管事儿的,反正是太子殿下。”另一人咕哝道。

    就在严淑玉的马车进去不久后,路上,一名骑着小驴的太监打扮的白脸小子匆匆忙忙来了。

    “劳烦两位!刚才我们主子……我们主子是不是进去了……”这小太监似乎赶路有些急,说一句话,喘三喘。

    “这位公公,你家主子是进去了。”

    “主子有跟你们交代什么了么?”

    “没交代什么!”

    似乎是稍微缓过来一点儿,这小太监将眉头一挑,在驴背上坐直了身子,满脸高高在上,捏着尖嗓子道:“我们主子是宫里面出来的,说话含蓄。她肯定是交代了你们什么,但你们这些蠢货听不出来。还不快点将刚才我们主子说的话,一句一句学给咱家!”

    两个农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愤怒。这个阉人鼻子长到眼睛上,实在太不把旁人放在眼里了。

    不过,他们两个种地的,开罪不起这些宫里头的,只能老老实实把方才的一切都学给了这位小太监听。

    这小太监砸吧砸吧嘴,满脸自得:“我就说嘛。咱家这就回宫给娘娘办事儿去!”他陶醉的说完,才横眉冷对,像是看着两条臭虫一样看着这两个农夫:“你们俩,记得别跟娘娘面前瞎胡说,要是给娘娘知道,我是来问了你们才去办事儿,小心你们的脑袋。”

    一拍小驴屁股,这小太监嘚嘚的离开了。

    两名农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小太监打的什么哑谜,但大约也能猜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