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妻不下堂-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提笔写了一封信,又叫丫鬟收拾了大大的一包补身子的药材,叫人给凌霄送去。

    等丫鬟回来的时候,带回了凌霄的回信,严清歌只是看了两行,心里便一阵发堵。

    那信上,几乎是字字血泪。

    上面说了水穆早上来接人,还是平时那样那副冷淡脸,见了凌烈和她父亲,根本不曾露出一点羞愧之色,只是喊着要人。

    她的身子才小产,不宜过多劳累,必须跟坐月子一样好好养着。但是凌烈出门一看,水穆来接她的马车,就是那种最普通的外城百姓用的小车子,简陋颠簸不说,还四面漏风。

    连昨天炎修羽送她回来,都知道将马车内外铺满软垫,还叫了郎和丫鬟们随时看着,但是水穆这个做丈夫的,反倒根本不在意,怎么能叫凌家人高兴的起来。

    凌烈仗着自己和水穆的关系亲近,说了水穆两句,没想到水穆居然振振有词,说自己家现在不宜叫人看到有荣华之征, 这样朴素的车子,用起来才刚刚好。

    这样的话语,再配上水穆那万年不变的冰冷表情,简直就像是在嘲讽。

    凌烈当时没忍住,一拳砸在水穆的脸上。凌父也气得不行,直接将凌家的大门关上,不让水穆再进来。

    他们家当珍珠宝贝一样养大的女儿,在家里什么苦都没吃过,嫁出去竟然被人当成草一样,凌家父子怎么可能忍得下这口气。

    凌霄这是第二次小产了,丈夫又如此对她,她的心灰意冷,自然可以想见。

    她在信的口气,满满的都是对水穆行为的失望和怨怼。

    严清歌轻轻的掩住了信纸,想了又想,取过纸张,提笔写起回信。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她必须让凌霄和水家断了关系。

    送信来的,是凌家的小厮,见了严清歌在写回信,就等在一边。

    严清歌写完后,将信封好,递给那小厮,笑道:“劳烦小哥儿了,请务必将这信交给你家主母。”

    那凌家的小厮一愣,犹豫着说道:“我家主母身子不是太好,家里的事情都已经不管了,这信……”

    “只管叫她老人家看就是。记着,什么该跟你们大小姐说,什么不该跟你们大小姐说,你弄清楚了么?”严清歌轻启红唇,对那小厮说道。

    这小厮将头深深的埋在胸前,立刻打包票道:“小的都明白!小的不会让大小姐知道王妃娘娘给主母送过这封信的。”

    凌霄曾经跟严清歌说过,她母亲在京城城破的时候,受了伤,身子一直没养回来,早就不再管家里的事情了,她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很少和母亲说起她在忠王府遇到的事情。

    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必须要让凌霄的母亲明白,她女儿到底遭遇了什么。她在信,不但写了凌霄遇到的种种境况,而且还告诉了凌霄的母亲,最好让凌霄早点和水穆和离,断个干净,不然将来甚至会招来大祸。

    她说的已经很明白了。当年,她曾经见过凌霄的母亲,她很清楚,凌霄的母亲是一位很有手段的贵妇,最起码,比起傻大姐一样长不大的凌霄,她母亲能够做出的决断,绝对要比凌霄明白的多。

    现在,她只要等着凌家的回复就好。

    炎修羽为了怕严清歌担心,这几天都在外面奔波,帮着凌家处理凌霄的这件事。

    严清歌一边等着炎修羽回来,一边捉摸着,和离的事情,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在大周朝,休妻常见,和离,却是极少的。一般来说,都是男方做出了大错事,同时女方家里足够强势,才可以和离。

    现在的情况,却是凌霄两次掉胎,似乎有不能生育的嫌疑,而水穆背后还有水太妃撑腰,并不比凌家弱势。

    这么下来,和离,就比较难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 产婆

    严清歌为了凌霄的事情,操碎了心。复制网址访问

    凌霄母亲的回信,很快就来了。这位老夫人尽管病榻缠绵,人确实非常果决的,立刻就同意了严清歌提议,决定让凌霄和水穆和离。

    而且,凌霄母亲亦非常清楚女儿的性格,她看的明白,凌霄是很难下定决心离开水穆的,即便水穆伤害她如此之深,若家里人不强势干涉,她绝对还会跟着水穆继续过日子。

    信件上面,凌霄的母亲感谢严清歌及时报信,若不是严清歌和她说明白,她还不知道自己当做掌上明珠一样的女儿,竟落到这种地步。

    凌霄母亲行动起来,雷厉风行,只是她几句话,不但凌霄被禁足,连一向和水穆来往密切的凌烈,都被罚去跪祠堂,勒令和水家断绝来往。

    没想到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另一件麻烦事,就又来了。

    看着面前站着的几位宫人打扮的老姑姑,严清歌的眉心一阵阵发紧。

    “如意,给几位姑姑上座看茶。鹦哥,却请皇长孙殿下来。”严清歌和颜悦色,打量着这几个忽然到来的姑姑,吩咐着下人们。

    这几位姑姑笑微微的看着严清歌的大肚子,似乎要将她的肚子盯出来一个洞,道:“娘娘,我们这次来,是为了您,并不是为了皇长孙殿下。皇长孙殿下的事儿,过几天太子殿下会亲自下旨的。”

    “不知姑姑您们几位有何贵干。”严清歌一听不是为了元堇来的,反倒越发紧张起来。

    宫里面来人,怕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我们几个,在宫里面惯常给几位娘娘接生,手里面服侍出来的皇子皇孙们,不在少数。”打头一位姑姑笑微微说道:“皇后娘娘惦记着您,琢摸着娘娘您快要生产了,叫我们几个老骨头出来,帮衬一把呢。”

    严清歌没想到她们竟然是为了这个而来,心里突的跳了一下。

    生产大事儿,她可不放心交到这些姑姑的手上,谁知道她们会不会受了旁人的指示,来给自己下套呢。

    女人生孩子,素来都是过一遍鬼门关,尤其是第一胎,更加难熬。

    这些接生的姑姑,是皇后派来的,皇后早就对她恨死了,很有可能是借这个机会下手要她一尸两命的。

    严清歌紧张的手心都出汗了,脑门一跳一跳的疼,甚至连后背都有些抽痛。

    她脑子飞快的转动着,思考如何拒绝这些宫里来的接生姑姑。

    就在这时,门口的元堇被明秀姑姑牵着走了进来。

    一看到明秀姑姑,这几名老姑姑里领头的那个忍不住笑了起来,站起来对着明秀行个礼:“原来是明秀妹妹!”

    “兰芝姐姐,您来了!”明秀姑姑对那老姑姑展颜一笑。

    看样子,明秀姑姑和这个兰芝姑姑还认识。

    严清歌的紧张,不由得稍微的去了一些。

    明秀姑姑跟其余几名姑姑应该也都互相知道,一个个打过招呼,才带着元堇到了严清歌跟前。

    元堇看了这屋里的阵仗,将眉头皱了起来,道:“她们是来接我回宫的么?但是我听说,我不用回宫了啊。”

    “我们并不是来接殿下回宫的。”兰芝姑姑年纪大了,满脸褶子,可是一笑还是有两个深深的酒窝,瞧着有种超出年纪的贞甜感觉。

    “哦!那就好。”元堇松口气。

    这些天明秀严禁伺候元堇的人再说宫里面的坏话,她亲身上阵,给元堇讲道理,元堇虽然还是不情不愿的,但是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抵触回宫了。

    见事不关己,元堇便活泼起来,仰头对严清歌道:“王妃娘娘,那我能不能出去玩儿了?”

    看严清歌点头,元堇撒欢跑出去,看着就像是普通的世家孩童一样,和他小时候在宫里面的样子,大相径庭。

    明秀和严清歌这些天天看着他的人,倒是没怎么觉得。但是兰芝姑姑看着这样的元堇,目光里稍微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神色。

    这几名姑姑是皇后送来的,严清歌实在编不出理由将这些人退回去。

    等将她们安置下来后,严清歌才叫来明秀姑姑单独问话。

    “明秀姑姑,这几位姑姑,为人到底如何?”严清歌紧张的问道。

    “娘娘不必担心,太子殿下便是兰芝接生的,至于其余几位,也曾接生过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以及其余几位小公主。此前府上的灵儿姑娘,也是皇后娘娘派了兰芝姐姐过来接生的,您大可不必担心。”明秀姑姑说道。

    严清歌这才深深的吁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即便如此,到时候我的产房里,也不会只叫她们呆着,起码要有一半儿是我的人。”

    “没问题。娘娘的产房半年前就开始收拾了,是间不小的屋子,来来去去呆上十几个人很是可以。”明秀姑姑保证道。

    这批过来帮忙的姑姑,倒是安生的很,每天就住在严清歌给她们安排的屋子里,深入简出,从来不多嘴,也不仗势,身份拿捏的非常好,叫人见了根本讨厌不起来,而且偶尔还会教严清歌身边几名没带过孩子的丫鬟一些带孩子的小技巧,没几天,大部分人都对她们放下了戒心。

    严清歌看着她们的表现,也会觉得自己之前是不是想多了。

    她重新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凌霄的那件事情上。

    不出所料的,在凌家提出要让水穆和凌霄和离的时候,水穆果然是不同意的。

    如果只是休妻,对水穆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可若是和离的话,对水家不啻为一场比较大的打击,尤其是在名声上。

    水穆这么费尽心思的在京城刷忠王府的名声,是绝对不容许凌家做出这种事情的。

    一场拉锯战,就这么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凌家虽然在爵位上比不上忠王府,但奈何凌家的父子都有实职在身,而且大家都知道,一直和凌家交好的炎王府,这次是站在凌家背后,支持和离的。

    而水家,虽然有水太妃撑腰,而且最近也刷了不少京城世家的好感,但真事到临头,出来帮忙摇旗呐喊的,反倒人数不多。

    大家都不是傻子,水太妃已经是过气的老太妃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而能够被水家金钱美人收买的那些人,也不会是真的朋友。

    倒是凌家和炎王府,都是实打实的实权派,巴结谁,不言而喻。

    眨眼间,就到了八月旬,马上就要过秋节了。

    严清歌的肚子,大的不像话,甚至连走路都困难了,她现在整日都坐着,隐约有些忧心生产的时候会不会太困难。

    就在八月十三这日,严清歌终于得到了一个让她开心的好消息,这好消息,是曹酣带来的,曹家今日正式分家了。

    看着曹酣拿来的分家书,听他说着他家现在置办的新宅子地址,严清歌笑道:“那地方倒是离我舅舅家不远呢。”

    “王妃娘娘说的是!现在京城内城的宅子不好买,还是轩哥帮我相得地方,离他家也不算远,我家原来的家具,只将将够放满两间屋子,那新宅子有三进院子,几十间屋子,现在先买了家具铺子里的家具填了些,精细的还在叫人加快做呢。”曹酣容光焕发说道。

    严清歌不由得失笑:“看来你家原来住的地方,的确是太小了。”

    曹酣点点头。他家原来住的不过是一进小院子,加上他爹娘和他,以及下人们住的地方,总共四间屋子,小的简直像是蚂蚁窝一样。

    前些日子他亲自去那大宅子看的时候,差点没有忍住激荡的心情,连还价都不还,要直接买下来。幸好乐轩跟着,才将那宅子压到合适的价位才拿下,不然他家又要多出好大一笔银子了。

    这些事儿,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严清歌和如意并不是外人,曹酣笑嘻嘻的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如意抿嘴只是笑,严清歌却是抚掌道:“看来曹公子是个不会管家的,幸好我们如意一直跟着我,算账的本事很好。”

    “我娘也不爱管这些家事,她已经和我说了,等如意进门,就让她管家。”曹酣赶紧说道。

    一听以后是如意管家,严清歌对曹酣一家人更加满意了,看来以后在曹酣家里,如意的地位必定不会低。

    比起之前那个乱糟糟大曹家,现在的小曹家,对嫁过去的女子来说,简直就像天堂一样。

    如意脸上也现出激动的绯红色,推辞道:“我怕自己管不好……”

    “怕什么,谁不是慢慢来的,你就让你婆婆好好的歇歇吧。等你嫁过去,可别在老人家面前说这混话。”严清歌赶紧拉了拉如意。如意这是高兴傻了,本来挺精明一个人,怎么这时候掉链子。

    等曹酣乐滋滋的走了,如意才不解的对严清歌道:“大小姐,您在炎王府也不管家啊,在严家的时候,也不曾去主动管家事。为什么要如意去了曹家就掌家呢?”

    严清歌恨铁不成钢,觉得如意这丫头,实在还是嫩了点,点了点她脑袋,道:“那能一样么?我在严家不管家,是那些人我懒得管,我反正要出嫁,管了对我也没用,倒便宜了旁人。在炎王府我不管家,是因为一山不容二虎,必然有人要示弱才能过下去。而且,我说到底,还有宁王府那个退路呢。你去了曹家,若自己不立起来,还能去哪儿?”

    如意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我明白大小姐的意思了。我到了曹家,会努力撑起曹家的。”

    严清歌满意的摸了摸如意的头,如意还不算笨,这么快就明白了其的道理,这几天,她就给如意多讲讲管理内宅的事情吧,免得到时候如意抓瞎。

   

 第三百六十章 中秋

    随着临产期越来越近,严清歌的肚子,就像是快要熟透落地的瓜一样,似乎随时都会掉下来,坠的她浑身酸疼,不单单腿脚水肿的厉害,背也挺不直了,甚至两只胳膊都被坠的酸痛难当。

    现在的她,已经不能站着了,但即便是坐着躺着,也难受的不行。

    重生前,她生育过两个孩子,可是没有一个怀的有这么辛苦的。

    她被折磨的一天到晚都没有精神,吃不好,睡不香,脾气都连带着暴躁了几分,眼窝下时常带着两片青色,痛苦不堪,每天都在算着郎中给她说过的生产日子,恨不得第二天一睁眼,就到了那天。

    炎修羽心疼的不得了,恨不得以身代之,连家门都不出了,日夜在屋里陪伴她,家中的一切事务,都被他推脱给旁人去管,不叫任何事情来吵闹到严清歌。

    正月十四夜里,严清歌小腿肚抽筋抽的厉害,痛的眼泪汪汪,炎修羽给她捏了半夜腿脚,将近天亮的时候,夫妻俩才将将睡着。

    严清歌睡得不沉,听见有动静,立刻睁开眼睛,见是炎修羽正在床下站着轻手轻脚穿衣裳。

    平时炎修羽在家,穿的衣服虽然色泽华丽,但都属于常服,现在他正往身上穿的,却是非常隆重的礼服。

    “你今日要出去么?”严清歌微微蹙眉问道。

    她很不愿意让炎修羽在这时候出去,她明白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她自私了些,可是,这是她的炎修羽。

    炎修羽看严清歌起来了,安慰的对她笑笑:“是宫里来了人,给咱们府里宣旨的。哥哥不在家,自然是我去听旨。你再睡一会儿吧。”

    严清歌将自己埋在一堆锦被里,呆呆的点了点头,知道炎修羽不出去,只是接个圣旨,她的心情立马变好了。

    这一觉严清歌不知道睡到多久,起来的时候,看见炎修羽就坐在床前,拿了一本书在看着。

    “什么时候了?”严清歌问道。

    “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我叫人摆饭吧,你是想照着早饭吃,还是照着午饭吃。”炎修羽看起来心情不错,调侃道。

    严清歌嗔怪了一下:“当然是午饭了。”

    这便是没有公婆的好处了,不用给谁请安,只管关起门过自己小日子,实在是惬意的很。

    知道严清歌起来了,一群丫鬟鱼贯而入,各司其职,伺候严清歌起来。

    如意早就不用干这些伺候严清歌的活了。她脸孔红红的站在旁边,一双眼睛像是要滴水一样,欲语还休的看着严清歌。

    严清歌注意到如意的异样,咦了一声,问道:“如意,你怎么啦?”

    扑通一声,如意跪了下来。

    “大小姐,如意……如意……早上的那封圣旨,是皇后娘娘下的,里面说,要给如意赐婚。”如意说道。

    严清歌的心头一紧,如意和曹酣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这关头,皇后下旨给如意赐婚,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意看严清歌面色不好,赶紧道:“皇后娘娘给我赐婚之人,正是曹公子。”

    严清歌对皇后非常提防,听到这个答案,反倒吃惊不已,皇后竟然会做这种顺遂人心的事情?真的是太奇怪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如意的话,就证实了严清歌对皇后的不信任,并不是无的放矢的。

    “只是皇后娘娘给我们定下来的婚期,就在八月二十三。”如意说道。

    “这么紧!”严清歌一拍桌子,不悦的说道。

    曹家也才刚刚置办了新宅子,成亲用的家具都还没有打好,而如意这边的嫁妆,严清歌也才开始收拾,离收拾完还早着呢。

    要筹备一场婚礼,哪有这么简单的,眼看离八月二十三,就剩下这么几天,哪儿能来得及啊。

    见严清歌发火,如意赶紧劝道:“大小姐别着急,皇后娘娘说,我的婚事让礼部来办,为的是嘉勉当初在青州我和曹公子戍边有功,当表率天下。”

    如果有礼部介入的话,这婚事,倒还真是能在短时间内红红火火的筹备起来,只是要耗费的代价比较高而已。

    严清歌总觉得,有什么东西不对劲儿,可是又一时想不通到底是怎么了。

    炎修羽看她一副苦思冥想的表情,赶紧到了跟前,抱住她的手臂,晃了晃,道:“清歌,这是好事儿。”

    严清歌掐着手指算了又算,隐约有了个猜测,她分娩的日子,据来给她看身子的郎中说,就在九月初五,前后差不过三天。皇后恰恰挑在八月二十三叫如意出嫁,加上回门,刚好如意的事情忙完,严清歌就该生了。

    难不成皇后以为严清歌会事事亲力亲为,然后忙得不可开交,进而影响到生育不成?

    皇后也真是想的太简单了。

    不过,这么做,倒真是很像她的行事风格呢。

    见严清歌一会儿恍然,一会儿淡笑,炎修羽好奇道:“清歌妹妹,怎么啦?”

    严清歌笑着摇摇头:“我不告诉你。”

    如意在这儿,她肯定不会将这话说出来的。如意出嫁是好事儿,即便皇后借着这个机会恶心她,她也不会让如意难堪的。

    圣旨赐婚的消息,像是插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炎王府。

    所有的丫鬟、婆子,都羡慕的看着如意。

    严清歌和如意这对主仆,已经成了他们心中的神话。

    不但主人被圣上赐婚,连仆人都被赐婚,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而且,听说当年如意是被卖进严家当奴仆的,连自己的爹妈家乡在哪儿都不知道,这样的出身,再比较比较被圣旨赐婚当官太太的现在,真是叫人嫉妒。

    这也许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吧。

    就在严清歌没察觉到的情况下,她身边伺候她的人,伺候她伺候的越发精细起来,一个个变得忠心不二,为的就是将来也许也能混到和如意一般。

    不管这件事带来的震撼有多大,八月十五中秋节,还是要过的。

    十五晚上,炎王爷也回来了,一家五口人,在一起赏月饮酒,十分快慰。

    此时的宫中,却是没有什么宴饮的气氛的。

    八月十五,本该是由皇后和皇帝牵头,举办宴会,大宴宫中各位贵人的,但是今年,似乎也没了动静。

    唯有凤藻宫中,摆了小小一桌宴席。

    坐上,寥寥数人,只皇后和太子,面对面坐着,另一侧的空位上,放着象牙筷和金盏,却没有人坐着。

    皇后和太子相视沉默,似乎跟对方没有任何话要说一样。

    好半天时间,皇后才举起举杯,对太子道:“哀家敬太子一杯。”说完后,仰头将酒喝了下去。

    昏黄的灯光照在皇后的鬓边,隐约有银丝泛光,刺进太子的眼眸中。

    太子举起蜜酒,一饮而下,问道:“母后不要出去赏赏月色么?今日的月色,非常美。”

    “不去了!御花园中,想必已经有了很多宫人宴饮,哀家这么去,又有什么意思。”皇后似乎满肚愁肠,对着太子摇摇头,已经开始浑浊了的眼底,露出老年人特有的麻木。

    太子看着皇后,终于站起身,道:“既然母后没有兴致,孤就陪母后多坐坐。母后,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相处过了吧?”

    皇后没想到太子竟然会和自己说这样的话,她眼中光芒闪过:“是!我们母子两个,上一次这么相处,好像还是在六七年呢。”

    六七年前,太子才刚刚二十岁,对皇后还算是言听计从。

    但现在坐在皇后面前的这位青年,下巴上有着青色的痕迹,青壮的面孔上,透露出老成,已经是个能够独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