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颜斡鲁苦笑数声,便开口道:“说甚么春风得意!吾皇使本官领兵前来擒拿阿适小儿,谁料得却让这厮逃得入南京道。只如此一来,本官又当如何同陛下交代!”
  这货也是聪明,不肯自暴破绽。若将实情说出,只言自己擅自出兵,接下来必然为赵良嗣所制。
  赵良嗣闻言,便放下手中酒杯,朝右上方拱了拱手,以示对阿骨打的尊敬,接着便用外交的语气开口道:“当日本官有幸同金主定下盟约。盟约之中已然约定得南京道归我朝攻打,贵国兵马不得擅入南京道!”
  这是底线,也是今日商谈的基础,故此赵良嗣便得首先摆出来。
  完颜斡鲁听得此语,便开口道:“我主自立国以来,但以诚信二字经营天下。既然陛下同贵国定下密约,本官自然不敢违背。”
  赵良嗣满意地笑了笑,这条底线你们肯承认就好。只要你们承认这条底线,接下来便是你们求我了。
  谁料得完颜斡鲁便接着开口道:“传闻贵国伐辽受挫,只不知如今情形若何?”
  当初耶律大石以二千残卒大破十万宋人精锐之事,已然过去得数月,金人也依稀听得风声。完颜斡鲁言外之意便是你们干不过辽人,让我们进入南京道对你们也有好处。
  宣帅已然定下计策,遣得郭药师领人假扮天祚帝投奔萧干。如此一来,只要金人入得居庸关,自会前去功灭萧干。这事乃是金人中计行事,却不是可以拿出来交换的利益。
  当下赵良嗣闻言大笑,便开口道:“正如都统所言,我朝伐辽之事确遇小挫。只如今形势却又是一变,我军已连下易、涿二州,眼下正欲遣兵攻打析津府,一战而平定得燕地。本官此次前来者,正为忧心辽军自居庸关出逃,先行查看地利。”
  最近析津府的一系列变故皆在这月余之内发生,料来金人尚未知道实情。
  故此赵良嗣便敢将牛皮吹上天,明明是郭药师以二州之地相献,这货偏偏要说成是武力收复的。明明童贯即将为萧干大军围攻,二州之地旦夕当失,这货却吹成了宋人欲要攻打析津府。
  果然完颜斡鲁闻听此语,便踌躇得一阵。既然自己没有利益可以同宋人交换,便只能单方面相求了。
  良久之后,完颜斡鲁便执壶起身,来到赵良嗣案前,借着替其斟酒的机会,压低声音开口求道:“敢问修撰,此事可有通融之法?”
  赵良嗣见得完颜斡鲁亲自执壶,便赶紧站起身来,举杯相敬。二人相顾一笑,便行饮尽。
  酒可以喝,礼不可失,事情却不肯轻易答应,赵良嗣便继续刁难道:“若非要如此,却也容易。只需劳动金主修得书信一封,本官当代为呈禀官家。若是官家同朝廷皆无异议,自可允许贵军入境。”
  完颜斡鲁此次原本便是私自出兵,又如何敢惊动金主?即便这货敢惊动金主,待到金主修得书信,待到赵良嗣将书信呈献上去,待到宋国朝廷商量妥当,只怕天祚帝早早已经在南京道站稳脚跟,到得此时,黄花菜都凉了!
  当下完颜斡鲁也不肯离去,只继续替赵良嗣斟满酒杯,继续软语求道:“如此一来,必然颇费时日,只恐阿适小儿已远窜他处,我等又何处前去搜寻?律法之外尚且人情,修撰可有其余通融之法?”
  赵良嗣也不肯坐下,只装作沉吟得半晌,便开口道:“若是不惊动两国朝廷,宣帅便许可贵军入境,只恐事后必为朝廷问责。”
  见得赵良嗣语气有松动之意,完颜斡鲁心中大喜,也不再开口,静待赵良嗣提条件。
  当下赵良嗣又沉吟得许久,这才开口道:“若果然欲要如此,便除非贵军能助宣帅立下大功。如此朝廷问责之时,宣帅便可将此事遮掩过去。”
  完颜斡鲁赶紧问道:“敢请教?”
  赵良嗣便开口道:“当日两国朝廷签订密约之时,却未曾约定得西京道归属。本官亦曾问得金主之语,似有不欲要西京道之意。若都统果然能以西京道相赠,想来宣帅必然念此人情。”
  若能忽悠得这货答应此事,事后自己便可凭此向金人索要西京道之地。如今两国正是蜜月期,双方暂无背约之举。即便金主不肯全给,至少也会给数州之地;即便金主连一州都不肯给,至少朝廷能在道义上占据上风。


第350章 引动金人东来(下)
  如今金人急着进入南京道以擒拿天祚帝,赵良嗣也急着忽悠金人入得南京道,攻破萧干以解童贯之围。
  按理说来,赵良嗣应该更加着急才对。
  于金人而言,迟几天早几天关系倒是不是太大,毕竟天祚帝就在那里,还能飞上天去不成?
  反倒是童贯,当初两次伐辽皆失利,后来靠着王叶明里暗里的帮忙,这才招降得郭药师,占据得易、涿二州,勉强能给朝廷一个交代。
  如今萧干八万奚兵正磨刀霍霍,只有三千人马的童贯正等着金人入关救命!
  虽则如此,谁让赵良嗣这货牛逼,能Hold住场面呢?
  明明盼不得金人即刻入关,赵良嗣却只装出不慌不忙的神情,但喝酒吃菜,不复再言。
  见得对方开始沉默,完颜斡鲁犹豫得许久,便接着开口道:“且实话告于修撰!西京道之事,以我朝制度说来,休说下官,即便陛下答应也自无用,须得众勃极烈一起点头才行。”
  这里先插一句,后世的满人正是金人的后代,可以说后金的政治体制也好,军队制度也好,甚至作战方法也好,都是直接效仿金人。
  例如说后金鼎鼎大名的“八王议政”制度,便是效仿自金人的“勃极烈”制度。
  何谓勃极烈?
  勃极烈便类似一种议政王的封号。
  以此时而言,完颜阿骨打为都勃极烈,即皇帝;
  其弟完颜吴乞买(阿骨打四弟)为谙班勃极烈(谙版勃极烈),此为皇储,即皇帝死后的继承人;
  其堂兄完颜撒改为国论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
  其堂叔完颜辞不失为阿买勃极烈(阿舍勃极烈,札失哈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的第一助手(有人认为阿买就是“厄木”,女真语意为第一);
  其五叔完颜斜也为昊勃极烈,此位相当于国相的第二助手(女真语“厄木”意为第一,“昊”是“昃”字笔误,又经常在文献中误作“吴”,意为第二)。
  但凡国中大事,例如出兵或者攻伐之事,便有此五人商议、决断。换句话说,要打谁那得五人共同决定,如何打则阿骨打一人可以决定。
  既然如此,涉及得西京道如此大的一块地盘,即便阿骨打说了不要也没用,得这五人一起说不要才算数。
  这种五王议政的政治制度也算机密之一,金人没事也不会特意对赵良嗣提及。赵良嗣几番出使金国,只依稀听说过如此制度,却不知其详情如何。
  既然不懂,赵良嗣自然开口发问。
  当下完颜斡鲁便细细地解释了一番。
  待听完解释,赵良嗣不由得心中一沉,看来西京道之事便是无望了。
  既然如此,且先将西京道抛于一边,先以攻破萧干,收复南京道为上。当下赵良嗣便装出为难的表情,开口道:“既是如此,贵军且与关外坐观!天祚帝既然入得南京道,必然往投萧干,待我军攻灭萧干后,若果然擒拿得天祚帝,再以之同贵国协商,换取西京道之地。”
  既然你肯代劳,那自然是最好了!完颜斡鲁闻言大喜,便赶紧开口道:“只不知贵军攻灭萧干,须得几许时日?”
  攻灭萧干?不被萧干攻灭就谢天谢地了!虽则如此,赵良嗣却故意道:“只奚兵彪悍,急切之间也难以下之。以本官算来,早则数月,迟则一年,我军必然能攻破得萧干!”
  一年?辽人不过草鸡瓦狗而已,自己有得这三万金人本兵,纵使萧干有得十万兵马犹自能一战破之!攻破这点渣子而已,还需要一年?
  老子可是擅自领兵出来的!若果然于此地等一年,中京道都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了?若让金主得知此事,老子坟头上的草都有一人高了!
  如此完颜斡鲁自然不肯!
  又听得赵良嗣口中的“代劳”二字,完颜斡鲁只瞬间便反应了过来,终于找到了可以和宋人交换的利益了。
  当下完颜斡鲁赶紧开口道:“只我军却等不得许久!与其请贵军代劳擒拿天祚帝,到不如让我军代劳,替贵军攻破萧干,只要事后任由我军将阿适小儿带出便可。”
  赵良嗣闻言大喜,果然自己一提“代劳”二字,对方便已中计。
  虽则如此,赵良嗣犹自装出犹豫的表情,良久之后这才开口道:“只我军攻破萧干确有十分把握!放贵军入关却于宣帅有碍!如此算来,尚有几分得不偿失!”
  完颜斡鲁见得对方口气更加松动,便赶紧再加一把劲,开口忽悠道:“修撰心中也自明白,若果战事持续得一年,其中钱粮耗费、士卒死伤却是大头。若果然放得我军入关,只旬日间便能替贵军攻破萧干。如此说来,倒也替贵军省下不少钱粮,存活许多士卒。修撰又何言得不偿失?”
  赵良嗣再要犹豫,完颜斡鲁却又举杯敬来,且开口道:“修撰若能替我等成就此事,事后必有重谢!”
  对方连贿赂的话都说出来了,事情到了这里也差不多了,赵良嗣便就坡下驴。
  当下便干完杯中酒,复将酒杯掷于地上,断然开口道:“贵军若入得南京道,待攻灭得萧干后,自当领兵撤出。且将南京道全境交还我军!”
  完颜斡鲁闻言大喜,便也照样将酒杯投掷于地,开口道:“此事当然!本官敢指天为誓!”
  赵良嗣便继续开口道:“南京道既为我朝国土,其民众亦为我朝民众。将军领兵入关之后,便不得有残害民众之举,更不能屠城!”
  完颜斡鲁闻得此言,便有几分为难之色。南京道空有这么大的一个猎场,自己麾下又尽是狩猎好手,谁又忍得住不纵兵劫掠?且如此一来,自己的粮草、女人又从何得来?
  只见得赵良嗣脸上正有你不答应我也不答应的形色,完颜斡鲁也只得开口道:“如此一来,只恐我军粮草难以为继。若贵军肯提供粮草,本官自当尽力约束麾下。”
  宋国富庶!粮草?小事而已。
  当下赵良嗣便举手道:“君子一言,幸无有违!”
  完颜斡鲁便也举起手来,开口道:“神明为鉴,不敢有违!”
  双方击掌为誓,盟约乃成。
  事情既然谈成了,接下来又是一番宴饮。此时不谈国事只谈风月,宾主尽欢!
  待到酒宴结束,完颜斡鲁便拉着赵良嗣的手,且招来数十精锐,便开口道:“今日有幸同修撰一晤,良兴未尽!然则国事为重,本官便遣得这数十精锐护送修撰回程,且请修撰早日替本官求得宣帅恩许!”
  赵良嗣乘着酒意,便开口道:“此事何须惊动宣帅,即便本官便可做主。本官乃是宣帅之下第一人,但本官所言,宣帅从无驳回道理。”
  完颜斡鲁闻得此言,简直乐疯了!管你是不是醉话,只要你肯担责任便好!当下便取来调兵文书,且请赵良嗣签下大名。
  调兵文书既然签订,完颜斡鲁正要遣兵前去攻打居庸关,谁料得赵良嗣这货又开口了。
  但见得这货借着醉意,便拍了拍完颜斡鲁肩膀,醉醺醺地开口道:“甚么攻打居庸关!宣帅正要剿灭萧干,本官北上之时,宣帅已经遣得奇兵前去偷袭居庸关。若本官所料不差,待到此时,居庸关已落入我军久矣!”
  踉跄着走开几步,这货又开口了:“都统但请安心休息!明日本官便前去喝开居庸关,都统自可领兵直入!”
  闻听得赵良嗣此言,完颜斡鲁心下大惊!宋人果然彪悍若此?竟然不声不响便已取得居庸关?
  看来方才所谓的攻灭萧干并非虚言!


第352章 萧干的”妙计“
  却说当日御营士卒同乙室拔业麾下攻杀殆尽,郭药师却黄雀在后,乘机捡了一回便宜,便以弓箭将火拼的双发尽数杀尽。
  御营既灭,天祚帝的印绶、服饰、车马、仪仗等物便全数落入了郭药师手中。
  后来又有得乙室拔业中计,将天祚帝献于耶律大石。郭药师更是想要什么便有什么,又如何又妆扮不成天祚帝的道理?
  到得此时,一场好戏已然落幕,三方人马各奔前程。
  王叶当日便往耶律大石军中而来,名为监视耶律大石,实则正要同其自紫荆关出得南京道,趁机占据得西京道,替耶律大石夺取一块立业之地。
  刘延庆这货却押解这天祚帝同耶律达鲁,悄悄往涿州而回。只这一路注定便是险阻重重!
  郭药师这货责任尤其重大,正要假扮天祚帝往析津府而逃,以便栽赃给萧干。如此金人一旦入关,必然前来攻打析津府,有得此围魏救赵之举,则童贯的易、涿二州稳如泰山。
  当下郭药师遣得十数常胜军士卒前去居庸关以为哨探,到时候金人入关,自己也好有个准备。可别自己正假装护卫天祚帝东来,背后金人却已经悄悄掩上。
  紧接着又将这千余士卒分为三队,前面三百人以为前导,只负责沿途嚣张跋扈,到得一地,便先行勒索地方官府。
  又以三百精锐为后卫,但沿途各地,均需留下数名士卒以为哨探。
  最后便自领百余人马以为中军,只将天祚帝全副仪仗打起,便守着一架空的御辇往析津府而来。
  众人尚且才东行得数里,传令沿途地方官府准备接驾的文书已经传递到了昌平。
  当日闻听得天祚帝东来,萧干便已经将此事知会朝廷,且一明一暗派出两支兵马前去迎接。
  到得此时,天祚帝东来之事在析津府内已是人尽皆知。
  如今又有得此等加盖了天祚帝玉玺的文书为证,地方官府又如何不肯相信。
  再加之前军这三百士卒到处乱来,但凡惹下祸端便以天祚帝亲卫相诈唬。
  见得此等如狼似虎的护卫,即便在民间,天祚帝已经驾临析津府的消息也风一般地往四周传去。
  只数日之间,天祚帝已然东来的消息便已经传遍了南京道。
  唯有要引动金人前往析津府,众人也不敢行进太快,否则容易失了踪迹。每日间打死也只行进三十里,宁少勿多。
  若是地方接驾官员前来,请旨欲要拜见天祚帝,郭药师也一概只以天祚帝身体违和,不肯见人为由拒之。
  有得萧干的铺垫以及天祚帝的玉玺,地方官员也不肯起疑心。
  当日萧干既然遣乙室拔业前来暗中擒拿天祚帝,其得手与否正关乎萧干的帝业。故此待到乙室拔业既去,萧干又遣得数拨细作前来查探事情进展。
  只乙室拔业既然全军尽没,便仿佛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些细作探听乙室拔业事情不得,又陡然间闻听得天祚帝已然东来,便一路换马不换人,只八百里加急往析津府报来。
  萧干闻言自是大惊!
  自己的愿意便是乘天祚帝刚入居庸关便将其擒拿,再暗中将其献于金人。只要自己明面上派出得接应人马未曾同天祚帝汇合,此事天下人便疑心不到自己头上去。
  谁料得乙室拔业这货竟然失手了?
  若果然让天祚帝同自己明面上派出的接应人马相汇合,自己便坐蜡了,事后又如何对天祚帝下手?
  且天祚帝这货也不是省油得灯,若果然让这货入得析津府,必定会同自己争权!
  自己如今正一门心思装忠臣,面对天祚帝的争权,自己又如何抵挡?
  若不肯撕破脸皮,只恐麾下这十数万奚兵,便只能听天祚帝吩咐。
  若是自己赫然撕破得脸皮,遣兵擒杀得天祚帝,亦或将其献于金人,如此必然背上不忠之名,即便日后有得称帝之日,于民众心中亦不过是反贼而已。
  萧干只反复思索得许久,到底也难下决断。
  无奈之下,便只得遣人将阿古哲唤来相商。
  二人既然相见,萧干便挥退得从人,只以忧心天祚帝争权之事相告,却不肯将自己的真实用意和盘托出。
  谁料得阿古哲闻听得天祚帝已然东来,便只长叹一声:“吾属今番死矣!”,自此不复再言!
  萧干闻言心中大惊,然则却不明白祸端在何处。便只得强捺住心中反感,再三请教。
  过得良久,阿古哲这才开口道:“下官曾数度劝谏大王遣重兵防守居庸关,奈何大王执意不听!天祚帝争权之事眼下且休要再提,下官所忧心者,正为关外金人追逐天祚帝而入!”
  此事萧干倒是不怎么担心,便开口道:“宋金既有密约,金人又何得擅入南京道?”
  阿古哲摇头道:“大王遣得王猛等人领八万大军南下攻打易、涿二州,童贯能御之否?”
  萧干摇头道:“童贯小儿,何能挡吾一击!”
  阿古哲便开口道:“正为此事,只恐宋人必然引动金人入关。我得大军压境,宋人未得金人相助,必败无疑。若果然能引动金人入关,使之攻打析津府,行围魏救赵之举,则宋人不费一兵一卒,而易、涿二州稳如泰山!鹬蚌相争,宋人只需坐收渔人之利,又何来的不肯?”
  萧干这下反应过来了,只瞬间色变,便开口道:“天祚帝正往析津府而来,金人若能入关,必定前来攻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矣!”
  阿古哲也是摇头长叹,便开口道:“即是如此,何不去璧?大王当速速发兵前往,递解天祚帝出境,则金人必定逐天祚帝而去。”
  大祸临头,萧干也顾不上机密不机密,便开口道:“只此事已然传开,若本王如此行事,又有何面目立足朝堂?”
  阿古哲苦思良久,这才开口道:“除此之外,尚且有一条下策。只不过此策只有得五分胜算!”
  萧干闻言大喜,便开口道:“可速速说来!”
  阿古哲便开口道:“金人但为天祚帝而来,如此何不祸水东引?”
  萧干便开口道:“只说当如何行事?”
  阿古哲便开口道:“大王麾下犹自有得常胜军兵马在,可苛责之。过得一日,复遣之火速前去迎取天祚帝。将天祚帝献于宋人,照样是大功一件。彼等为我所苛责,正有叛逃之意,必奉天祚帝前往涿州,依附其旧主郭药师。”
  萧干闻言大喜,乃抚掌叹道:“果然妙计!得知天祚帝已为宋人所得,金人必索之。宋人若与之,金人心意已满,必不肯无故前来攻打我军。宋人若不与,则必与金人结下深仇,我等便可坐山观虎斗!且天祚帝为常胜军献于宋人,却与本王并无干系!”


第352章 逼反张令徽
  是夜,萧干便以庆祝天祚帝御驾亲临南京道为借口,大宴析津府诸将,难得得是析津府唯一的常胜军将领张令徽竟然也有份!
  当日郭药师领着甄五臣叛逃,张令徽同其麾下的乾显大营已经先行一步,且为奚兵所挟裹,想回头跟着叛逃明显不可能,便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萧干回了析津府。
  只郭药师如此一来,便把张令徽给坑惨了!
  按律,主帅既然叛逃,其麾下诸将自当连坐。
  唯有萧干于王叶所算计,此时麾下兵马已不是太多,正急需士卒使用,便不得不饶过张令徽同其麾下的乾显大营。
  虽逃得一命,然则张令徽已被彻底冷藏,奚人往往绕过张令徽,直接调拨其麾下士卒。即便常胜军士卒的待遇,也一日比一日差了起来。好差事想都不用想,必然没份;送命的差事也想都不用想,必然全担。
  后来萧干攻取得析津府,复征发得十万奚兵为用。手下兵马既足,常胜军士卒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说得好听一点,便是往往充作前锋精锐;说到不好听一点,便是送死的炮灰。
  乾显大营原本有得六千人马,此次王猛等人领八万士卒南下,便硬生生从常胜军中调拨的三千士卒前去为用。
  涿州、易州都是坚城,此次南伐宋人必然会有攻城之举。
  奚人勇武,干蚁附攻城这种活计太过浪费,还是交给常胜军这种炮灰最为合适。
  为奚人冷藏的数月,情形突然就开始改变了?今夜宴饮之事,竟然也有自己的份?张令徽闻言自是大喜,当夜只第一个便到得皇宫。
  待到诸将到齐,萧干装出兴高采烈的盛情来,只言自己受天祚帝之托掌管南京道,实在感觉力不从心。如今既然天祚帝亲至,自己正好可以将大权交出,自此专心军务。
  这话说得十分动人,若外人不知详情,但见得萧干此等言语,必定以为此人乃不二忠臣。
  底下的将领有知情的,也有不知情的,闻言便纷纷拍起萧干马屁来,其中又要数张令徽最为起劲。萧干对其余将领的奉承或多或少都有回应,唯有对张令徽这货,便只当此人不存在。
  一次两次还没事,待到次数多了,周围诸将也察觉得此事,便纷纷嘲笑起来。
  张令徽为萧干凌辱至此,心中自是大怒。唯有性命掌握在对方手里,只敢怒而不敢言,当下便黯然退入一旁角落之中,只举杯自怜。
  今日宴会连张令徽这等货色都有分,更何况阿古哲?
  当下阿古哲便开口捧哏道:“敢问大王,只不知陛下如今到得何处?”
  萧干闻言,更是意气风发,便开口道:“此等喜讯,且让汝等知晓。如今陛下已然入得居庸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