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得两日,金人大军到得涿州城下,赫然便发觉得城门大开,宋人守军已悉数遁去。
  完颜斡鲁犹自未觉有异,便领兵进得城来,欲要取民间钱粮以为补充。
  于童贯而言,打肯定打不过金人,自己能制衡金人的,便唯有粮草一事。故此又岂肯于城中留下粮草字敌?
  早早便已经将涿州府库搬运一空,就连民间粮草,也为这货强行征走。
  打下涿州城一点油水也没有,完颜斡鲁赶紧领大军继续往易州而来。
  谁料得同样的情形又在易州上演。
  到得此时,完颜斡鲁已是暴跳如雷。
  童贯这厮实在是太无耻了!
  当初以辽主为诱饵,便骗得自己东来替其攻灭萧干。
  攻灭萧干便攻灭萧干好了,自己人强马壮,不过是举手之劳。谁料得这货竟然暗中将辽主偷取入境。
  自己才杀了千把宋人,欲要以此为威胁,令童贯献上天祚帝。
  你不献不不献好了,竟然胆敢断自己粮草。
  还好自己见机早,早早便已经察觉得这货的图谋,便劫掠了析津府,搜刮得些许粮草,以为南下之用。
  谁料得到得此处,便察觉童贯这货早已经将二州之地坚壁清野!
  要知道将府库钱粮运尽,将民间粮草征调一空,这些事情可不是三五日能完成的,自然是童贯这厮早早便有安排。
  你早早就已经安排好了,竟然还遣使来向老子说是误会?
  到得此时,若有人说童贯未曾有图谋自己之意,完颜斡鲁便打死也不肯信。
  待占据得易州,完颜斡鲁军中粮草已只足五日之用。
  闻听得童贯领兵撤往紫荆关,且将粮草悉数转运于紫荆县,完颜斡鲁自是不敢迟疑,赶紧领兵往紫荆关而来。
  只不过待完颜斡鲁到得紫荆关前,差些许便要哭了!
  这里先来科普一下紫荆关。
  紫荆关,又名金坡关。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又有蒲阴径、子庄关之称,属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后因山上多紫荆树易名紫荆关。
  关城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谷宽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黄土岭,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
  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
  古人对其地势和军事地位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于居庸关相类似,从东面往紫荆关城而来,首先便是长达二十里的十八盘。
  但凡涉及“盘”字的,大多便是蜿蜒回转的羊肠小道。
  何以需要蜿转?
  自然是太过陡峭,极难攀爬,便不得不延长路径长度,以换取较小的坡度。
  待爬完这二十里山路,这才能见到紫荆关关城。
  然则关城也是险要无比!
  山上尚且还有山,紫荆关关城边建立在两山山谷之间!
  一线天这种天险在平地上常见,谁又在山顶上见过?紫荆关就是这样奇葩!
  紫荆关关城旁边却又有一个小小的盆地,正唤作紫荆县。
  县内虽只有得万余民众,却好歹还算易州治下。
  如今童贯只领兵守护得紫荆关,却又占据得紫荆县,虽然是只有万把人口的小县,只不过有得此县在手,童贯尚且可以拍着胸脯同朝廷说易州尚且未曾全失。
  待过得紫荆关关城,紧接着又是长达百里的山路。
  只不过此地的地势正如台阶一般,紫荆关东面自然是陡峭得很,待到得紫荆关,地势却又平缓起来。
  中国三级阶梯的地形,在此表露无遗。(中国地形大体呈现为三级,其中一二阶梯分界线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紫荆关就在太行山脉,正为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也正因为如此,紫荆关另外一个奇葩之处便是,从东往西要仰头爬山进攻,破关难;从西往东虽然也算险阻,却是平路进攻,如此破关自是容易。
  更奇葩的是,历史上大多情形便是汉人政权掌握地势较低的紫荆关东面,却以此防守地势较高的西面敌人。
  也正因为如此,一旦西面敌人破居庸关不得,便肯定转而进攻紫荆关。
  历史上居庸关被攻破的记录寥寥无几,唯有紫荆关被攻破的记录却是大把。
  也正因为如此,便留下了“铁打的居庸关,纸糊的紫荆关”之名!
  如今完颜斡鲁到得紫荆关外,仰头看着近乎云端之上的紫荆关关城,自然是欲哭无泪!


第378章 原来坑的是金人(一)
  却说完颜斡鲁领着三万大军前来找童贯麻烦,谁料得童贯这货竟然躲到“天上”去了。
  见得如此险要的地形,完颜斡鲁也只能摇头乍舌。虽则如此,这货到底不肯死心,便遣得千余士卒一试。
  唯有紫荆关关城便建于两山之间的山谷之中,关前连一块稍平整的广场都没有,出了关门数步便是陡峭的山路。
  宋人只于关城之上以弓箭对准数步外的山路口。
  一旦有得金人冒头,宋人便是乱箭攒射过去。
  这千余金人士卒虽然彪悍,却为地形所妨碍,根本无法展开兵力。
  只一波接一波地冒头,然后一波接一波地为宋人所射杀。
  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然则有得如此地形,金人空有三万兵马,却只能分成数人一波,数人一波地前去送死。
  如此奇葩的关卡,硬生生地将金人的万人大队,拆分了成了无数小队。
  待死伤的数十人马,这些“彪悍”的金人也胆寒了!
  虽则如此,未得军令,这些金人也不敢擅自撤退,只一边继续送人头,一边遣人赶紧下山请示完颜斡鲁。
  完颜斡鲁听得如此情形,心知由下而上攻破紫荆关断然无望,便不肯再遣人白白送死,只得传令撤兵。
  待到金人兵马撤回山下,完颜斡鲁也不肯甘心就如此放过童贯。便留下五千兵马为山下关口为守,自领大军往顺州而来。
  完颜斡鲁之所以如此,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则如今军中粮草将尽,便不得不北上顺州劫掠粮草。
  二来既然自东而西,自下而上攻破紫荆关不得,便只能举兵出得居庸关,绕道蔚州而来。到时候自然可以前后夹击,攻破紫荆关应当不在话下。
  今年四月宋人北伐之时,据耶律大石所言,南京道便只有三月之粮。
  好在南京道虽然耕地甚少,好歹也算有一些,到得七八九月,地里的粮食稍稍有了收成。再加之此地山脉甚多,山中的野果之类也渐渐成熟。
  靠着这些许的田地同山中野果,辽人总算是将这次粮食危机撑了过来。
  谁料得秋收已毕,萧干这货便悍然杀得天赐帝,且重新征召十万奚兵为用。
  南京道当初支持萧干三万奚兵、郭药师三万常胜军,总计六万人马已经是捉襟见肘,秋收后粮草堪堪能支撑到第二年。(这也是天赐帝当初不敢过多征兵的原因。)
  如今萧干兵力陡然增加至十三万,可想而知粮草消耗如何?士卒既然增加了一倍,粮草消耗自然相应地增加一倍。原本能支撑到第二年四月的粮草,便只能支撑到新年。
  萧干如此行事,倒也并无不妥。
  这货原本的计划便是以天祚帝献于金人后,便当单独(最好伙同金人一起)南下侵宋,夺宋国河北诸路粮草以为己用。
  待得了宋国粮草,便可再于南京道征发兵马。
  再将这些新征兵马投入侵宋大军之中,继续夺取粮草。
  如此既不用担心军粮,又可以旬日间将大军扩充至数十万。
  萧干这算盘到时打的很好!
  谁料得王叶一番设计,萧干这货便被坑得裤子都当了,如今正领着数千残兵躲入山中啃树根。
  眼下已是腊月,南京道各州府亦或民间,存粮都是即将告罄。
  完颜斡鲁领大军北上顺州,劫掠得诸府,然则即便刮地三尺,所得粮草也是不多。
  见得此状,完颜斡鲁心中也十分明白,南京道确确实实是没粮草了!
  此地无粮,完颜斡鲁又不敢擅自侵宋,便只有将目光投入西京道。
  米粮等物由土地产出,自然讲究一个时节。然则牛羊等物却没这个讲究,毕竟这种东西不是种出来的,不可能冬春牛羊少,夏秋牛羊多。
  西京道有得大量游牧辽人,游牧部落之中又有得大量牛羊等牲畜。当初完颜斡鲁只攻破得天祚帝的青冢大营,便已经缴获得牛羊上百万头。也就是说随便攻破一个西京道的游牧部落,便够自己麾下三万大军饱食半个月了。
  一则为了引军就粮,二来也是为了绕道攻打紫荆关。
  眼看着南京道实在刮不出油水,完颜斡鲁便引着大军往居庸关而来,欲要入得西京道。
  待入得居庸关南口,跑完这二十里羊肠小道,但见得居庸关关门大开,城墙上空无一人。
  完颜斡鲁见状大喜。
  南京道通往西京道便只有两条路径。一条为紫荆关,如今已为童贯引兵占据。另外一条便是眼前的居庸关,若童贯复令人占据得此关,自己必然出关不得,空有三万虎贲,也只能饿死南京道了!
  见得宋人未曾占据得居庸关,完颜斡鲁自是大喜,赶紧催动大军往西而行。
  谁料得这才前行得数里,完颜斡鲁便听得前面一阵乱起,紧接着便有亲卫赶来禀报道:“都统,大事不妙!前方有得宋人为阻!”
  (书中暗表,阻路的实为耶律大石人马。)
  完颜斡鲁闻言大惊,便赶紧下令道:“若不能冲出关外,我等皆当死于此地!且传我军令,不惜死伤前冲!”
  亲卫闻言便转身前去传令。
  然则不多时却又返回前来,只禀报道:“禀都统,宋人占据得绝地为守,我等死伤无数,犹自不能前进寸步!”
  完颜斡鲁闻言又是大惊!竟然还有自己麾下冲不开的阻挡?
  当下便策马上前观看。
  待到完颜斡鲁前行得里许,来到两军交锋之地,顿时又是欲哭无泪!
  但见得视线范围内一个宋人士卒也无,反倒是金人死尸遍地。
  前文便已经说过,居庸关内驿道修筑在半山腰上,且沿山势而行,一侧为大山,另外一侧则为深渊。
  驿道既然沿山势而行,自然有婉转曲折之处。
  如今两军交战之地,便正在曲折之处。
  驿道在此地几乎转了一个九十度的急弯,便有如直角三角形一般,金人引军沿着一条直角边进攻,宋人却于另外一条直角边为守。
  待到金人冲过直角,堪堪转入另外一条直角边来,迎面而来的便是数不清的羽箭。
  于战力而言,金人自然胜过宋人数倍。唯有对面这群宋人王八蛋,却从不肯短兵相接,甚至不肯近身,只以弓箭封锁这条山棱。
  紫荆关前的情形又一次上演,众金人只一波接一波地转过山棱,便一波接一波地被对方弓箭放到在地。
  宋人之所以不肯据关城而守,原来是此处地利更胜似关城。
  见得此状,完颜斡鲁肝胆欲裂,当下便是暴跳如雷,只咬牙切齿,仰天大叫:“童贯小儿!何敢算计于吾!”
  于完颜斡鲁说来,如今自是深恨童贯入骨。
  当初童贯以辽主为诱饵,便引得自己引军东来,又骗得自己替其攻破萧干!这是小事!反正金人彪悍,攻破萧干不怎么费力。如今自己也不计较了!
  结果童贯这货又暗中将辽主迎取归宋。你迎取辽主入宋便入宋罢了!这也是小事!自己眼下也不计较了!
  紧接着童贯这货又开始断自己的军粮。断粮便断粮吧,大不了劫掠民间,大不了撤兵回中京道!这也是小事!自己也不肯计较了!
  只如今你将两道关卡都遣兵死守又算怎么回事?南京道无粮,你既然断了自己粮草,却又断了自己归途,如此便将自己众人困于南京道,童贯这是欲要活活将自己众人饿死南京道么?
  自己真是猪脑袋,为童贯算计了一次又一次!
  刚刚才替其卖命,如今童贯这货竟然翻脸又要自己的小命!
  只此人心思何其歹毒!算计何其高明!
  面前宋人既然据山棱而守,如此简单的冲锋自然是冲不开宋人的封锁!
  完颜斡鲁自是不肯继续让麾下白白送命,便赶紧招呼大军退回居庸关关城。
  既然对方以弓箭封锁山棱,当下完颜斡鲁便使人伐木为盾,将数根一人来高、碗口粗细的木头钉在一起以为大盾,又于背面钉上把手数个。
  如此一来,便可使数名士卒于持盾前行,对方即便再多羽箭,短时间内必然射不透如此大盾。
  只要士卒近得宋人身前,便可弃盾同其肉搏。自己麾下颇为彪悍,只需要数十名乃至十数名士卒能冲入宋人队中,便大事已定。
  如今粮草少,能省一点便是一点。到得第二日,完颜斡鲁也不肯再领大军前来,只使得千余精锐持盾前往,至于其余人马,且躺下来休息吧,不动弹便能节省体力,从而节省粮草。
  却说这千余金人有得大盾为备,倒是信心满满,当下便持盾前来。
  好在此处正为拐角,当初修路之人便特意不计成本地将此处驿道修宽了一些,勉强能容下五人并排前行。
  当下金人便以五人一组,各合力持得一面大盾,也不管对方弓箭不弓箭,便直接往前冲来。
  初时对面宋人照样以羽箭相射。
  但见得箭矢如同雨点一般飞来,只叮叮叮之声便纷纷落在大盾之上,持续不断的冲击力倒是推得众金人稍稍后退。
  虽则如此,箭矢却不能将大盾射透,躲在后面的金人未有折损。
  见得盾牌之计奏效,众金人赶紧合力将盾阵往前推进。
  待前进得上百步,眼看着便要同敌人短兵相接,金人自是大喜。
  谁料得就在此时,便听得对面阵中传来一声暴喝:“落!”
  众金人听得此语,顿时便被吓得魂飞天外!
  古时军中各种动作皆有相应口令,所谓违令者斩,并不单指上官军令,也包括军中统一的口令。
  实在是不如此严峻的话,士卒不会下死力去记这些口令,两军交战之时容易乱阵。
  便以口令而言,倘若两军对阵,见得对方弓箭射来,旁边便会有将领下口令:“御!”
  听得将领此口令,不管你有没有看见对方羽箭,不管羽箭是不是冲着你来,你都得将盾牌斜举。(倘若你手中并无盾牌,只能希冀同僚的盾牌能遮护到你,乱动者斩!)
  有得众人一齐将盾牌斜举,不仅能替自己,尚且能替身边众人遮蔽得羽箭。
  再例如说同样是远程攻击,射箭的口令同投石机的口令便完全不同。
  将领吐出的口令倘若是“射”字,众箭手自然得赶紧将手中弓箭射出。倘若旁边有投石机也相跟着投石,那便是死罪!
  于投石机而言,发动的口令却正是“落”字。
  既然如此,众金兵听闻得一个“落”字,自然被吓得魂飞天外。
  这些大盾能遮挡羽箭,却万万抵挡不住投石机攻击。
  反正也是死,当下便有大胆金兵于盾牌后探出头来,便见得对方身后赫然有得十数架小型投石机,如今悬索已然蹦紧。
  亲眼证实得如此凶器在,金兵正要开口大叫。
  却听得“唝”地数声响起,众投石机一齐发动,便有数十颗饭碗大小的石头一起朝自己飞来。
  众金兵尚且来不及叫出声来,便感觉得盾牌上一股大力传来,手中盾牌被炸为碎片,众金兵也纷纷被石弹砸得飞起,便于空中划出一条弧线,掉落于山下溪流之中。
  既然对方尚且有投石机为备,大盾自是无用。
  领头的金人将领也只能灰溜溜地撤兵而回。
  完颜斡鲁听得此状,心中自是忧愁不已。
  军中粮草将尽,南京道粮草已尽,大军却又被困于此地,又当何去何从?
  宋人既然填塞得居庸关同紫荆关,完颜斡鲁若想领军回金,便只剩下经榆关(山海关)往东京道一途。
  然则此路长达千里,又无驿道相通(此时辽东尚且未曾开发,榆关到东京道全为荒野小路),经由此路回金只怕得耗时近月。
  要命的事还是粮草!
  谁能一个月不食,若如此行事,只怕大军尚且未到得东京道便已经悉数饿死!
  金人大军于居庸关内迟疑得数日,看看粮草已尽,既然居庸关不能出,完颜斡鲁也息了出关的心思,只得领兵重又返回析津府。
  如今不管南京道哪个州府都无力支应这二万余兵马的粮草,完颜斡鲁也只能行下下之策,便将麾下兵马拆分为数十支,使之各择一州府就食,如此或能多支撑得几日。


第379章 原来坑的是金人(二)
  耶律大石兵马何以便塞得居庸关?
  先按下完颜斡鲁不表,且回头看看耶律大石的情形。
  当日间将天祚帝交于宋人之后,王叶便孤身前往耶律大石军中。二人将南京道诸事安排妥当后,便引着这五百亲卫沿着太行山脉南下。
  一路上众人掩藏行迹,只暗中前行。虽则此地盗贼甚多,一则有得马扩这个盗贼头子在,二来众人盔甲齐备,倒也并无不开眼的盗贼敢来袭扰。
  过得数日,众人便到得易州附近。
  当下耶律大石便同王叶计议道:“如今金人已然入得居庸关,我等无法自居庸关而出。若要出紫荆关前往蔚州,奈何此地有得宋军为守,我等又无出关令牌,如此当如何是好?”
  王叶便笑道:“林牙休要忧心,学生早有计较在此。只需林牙一封书信前往涿州,出关令牌,唾手可得。”
  耶律大石便开口道:“我等潜藏行迹前来,便是唯恐童贯知晓。若童贯果然知道得我军至此,且出关不得,自当以出关令牌为要挟,诏令为兄前去听令。只恐为兄一旦入得宋营,便不得复出。”
  王叶继续笑道:“童贯身边若得赵良嗣在,有得此人献策,只恐林牙所言之事必定为真。林牙且休要忧心,学生早已定下调虎离山之计,如今赵良嗣此人必然不在涿州。”
  耶律大石便开口问道:“是何调虎离山之计?”
  王叶便开口道:“当日以童贯之意,原本便是欲要学生出关前去引动金人东来,却为学生婉辞拒绝。学生既然不去,环顾童贯麾下,便唯有赵良嗣一人可担此重任。且如今奚人正要攻打易、涿二州,童贯日夜盼望金人早早入关为援。引动金人入关又是何等大事,童贯自然不肯放心遣其他人士前去。”
  耶律大石听得此言,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众人只于易州歇息得数日,耶律大石乘此空档,亲拟书信一封,使人呈献童贯。
  信中只言自己已经擒拿得天祚帝,且将其付与刘延庆。如今南京道事了,自己尚且有得数万大军于西京道。便请示童贯,可需自己代为收复西京道?若童贯许可,自己自当代劳。若是童贯不肯,自己便欲出紫荆关前往蔚州,且招大军前来相投。
  除此之外,且求取紫荆关出关令牌。
  童贯原本便对耶律大石投诚之事深信无疑,且如今赵良嗣正出得紫荆关前去引动金人东来,既然身边没有这货进谗言,童贯又岂会怀疑?
  唯有当日间赵良嗣曾苦劝得童贯数次,只言如今耶律大石人马、粮草、军械不缺,只却立身的地盘。若果然让耶律大石攻取得西京道,便如龙游大海,自此海阔天空,不可复制。
  故此童贯便以出关令牌相赠,且作书回复,只言如今西京道归属尚且要同金人再行商议,便严令耶律大石不可擅自兴兵,不可攻打西京道,待取得兵马,早早来归。
  耶律大石得此令牌同书信,便示之于王叶眼前,二人皆是仰天大笑。
  此次之所以去信,无非便是求取出关令牌而已。至于给童贯的书信,已经童贯回复的书信,全然没有半点用途。
  如今情形下,不管童贯有没有此令,耶律大石都不会轻举妄动。
  待到宋金交战,不管童贯有没有此令,耶律大石都会乘机出兵。
  到得此时,便由不得童贯了。
  到得此时,童贯必然乐见其成。
  二人既得出关令牌,自是大喜,也不肯再行停留,便赶紧引兵出得紫荆关。
  当日耶律大石正将大军藏于蔚州,待入得蔚州,重新汇聚得兵马,耶律大石只一边继续于此地整顿兵马,却又暗中遣得细作隐藏于紫荆关附近,以探听南京道消息,等待宋金开战之时。
  紧接着便不断有消息传来,南京道中,第一折 好戏正在上演。
  宋人这一方面。
  刘延庆领兵护卫者天祚帝同耶律达鲁南下。
  先为马扩遣人劫取得耶律达鲁。
  复为耶律成领辽卒假扮金兵,便劫走得天祚帝。
  金人这一方面。
  为了注定得不到的天祚帝,金人便不惜同萧干麾下十三万奚兵火拼。
  只金人着实厉害,十余日便破得萧干十三万兵马,复占据得析津府。虽则如此,唯有金人搜寻天祚帝不得,便不得不引军北上,逐州逐县搜查。
  到得此时,王叶便命人入关传令,且令马扩命人将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