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7章 惊变(二)
郭药师见状亦要退出,这才收剑入鞘,刚刚转身,便听得后面萧干开口道:“忠贤留步!”
郭药师心中猛的一惊,实在是四军大王喜怒无常,此次将自己留下不知是祸是福。却也不敢反抗,便转过身来,插手屏息而立。
萧干也不开口,但用老鹰一般锐利的目光上下打量着郭药师。
面对择人而噬的饿虎,饶是郭药师出身军旅,也禁不住双腿打颤,额头冒出冷汗来。
见着郭药师此状,萧干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用豺狼一般的声音开口道:“久闻忠贤智计过人,正要借来一用!”
郭药师长舒了一口气,这才放下心来,赶紧行礼道:“能为四军大王效劳,末将之幸尔!”
萧干也不理会,直接转头对着义子萧严开口道:“此事老夫断然不信!报信之人何在?老夫欲要亲问!”
萧严开口道:“三波细作均已于门外等候。”
萧干便开口道:“速速召入!”
须臾之后,三名细作一起走了进来,远远的便跪下行礼,等待四军大王询问。
萧干铿锵一声便从义子腰间拔出宝刀,又将手往下按了按,示意郭药师同萧严不得打扰,便转身朝三人走了过来。
到得近前,萧干不管不顾,挥手便是一刀将最右边的细作首级斩下,复对其余二人开口道:“此人已为外人所收买,死不足惜!”
眼见着身边同伴惨死,剩余二人自是吓得胆战心惊。
萧干又将滴血的宝刀顶着中间细作的胸膛,开口问道:“再将所探得消息报来。”
眼见着利刃加颈,细作跪在地上的双腿也发起抖来,赶紧开口道:“回禀四军大王,小人等受命南下探听消息。今探得宋人大军已为大石林牙所败。”
萧干闻言大怒,开口喝骂道:“尔亦为大石林牙所收买耶?”复又是一刀,将此人斩去首级,再横移两步,来到最后一名细作面前,照旧发问。
眼见着两名同伴接连被杀,剩下的那名细作直吓得肝胆欲裂。唯有四军大王暴虐,若敢撒谎自己必被凌迟处死不说,事后亦必连累家人。于是剩下的这名细作也唯有战战兢兢的开口道:“小人探、探得、宋人大军已为、为大石林牙所败。”
听得此语,萧干便将宝刀掷于地上,喟然长叹道:“实情果然如此。”又低头吩咐道:“你报信有功,除赏银一百贯外,可于帐中挑得一美人,前去快活十日。”
又指着地上两名细作的尸首,回头对着萧严吩咐道:“各赏银一百贯与其家人。”
剩下的细作眼见着既有赏银又有美女,畏惧之心尽去,狂喜的心思涌上脑来,千恩万谢之后,这才起身告退。
萧严身为萧干义子,这种场面见多了去了,面无表情地答应下来。
旁边郭药师暗暗心惊。萧干此法固然能问得实情,然则也太过暴虐了些。
包括前面的侍女在内,已是连杀得三人,然则萧干神色不改,扯过旁边的帷幕,擦干净手上的血迹。便领着二人往中堂而来。
往原坐一坐,端过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萧干指着旁边的位子开口道:“且坐下说话!”
萧严自是坐下不语。
郭药师犹自心惊,即不敢真坐,也不敢不坐,唯有斜着身子坐了小半边屁股。
萧干便开口道:“莫非耶律大石有鬼神之能?何以二千残卒便能胜得宋人十万精锐?”
萧严犹自不语。
郭药师赶紧起身回道:“天意自在四军大王此处,鬼神安肯助耶律大石?若耶律大石果真得以二千残族破十万宋人精锐,此事必有内情。然则两地相隔甚远,实不知详情若何,末将不敢妄言。”
萧干慢条斯理的看了一眼郭药师,然后开口道:“忠贤即已叛出耶律大石麾下,双方自是结下死仇。若任由得耶律大石得势,只怕忠贤往后难逃一死。”
郭药师闻言大喜,萧干肯出此语,便是要将自己收为心腹,赶紧表忠心道:“此事末将心知。末将即已投于四军大王麾下,必誓死追随,死生不敢有二心。”
提点得郭药师一句,见得对方也是明白人,萧干便点了点头,指着椅子道:“忠贤之为人,老夫到是信得过。且坐下说话。”
郭药师拱手行礼,放心地坐了下来。
萧干便再度开口道:“此事既然已成实事,暂且不去说他。老夫欲要引得宋人偷袭析津府,再于危难之时领兵南下相救,成就不世之功,不意此番盘算全为耶律大石所毁。忠贤聪慧,未知可有对策挽回此事?”
你肯于危难之时领兵南下相救才怪,明明想借刀杀人弄死天赐帝以自立。然则郭药师也不会戳穿此事,沉吟得片刻,便笑着开口道:“大王欲要引得宋人偷袭析津府,此事便如同引溪入河,然则却为耶律大石投石阻之。若要挽回此事,却也甚易,但将此顽石除去则可。”
萧干便开口道:“此次宋人大败,只恐不敢复来,溪水不至,又当如何?”
郭药师笑着开口道:“溪水无力,顽石不去!我等何不代劳?”
旁边萧严便插嘴道:“我等代劳自是不难,只恐此事为世人所知。”
萧干开始沉吟。
郭药师呵呵笑了数声,开口道:“少将军勿忧。顽石既去,溪水必至,再冲刷得数日,旧迹便可消除。故此世人只道顽石为溪水所冲去,复谁能料为我等所搬移。”
萧干听到此语,猛然一掌击在身前案几上,开口喝道:“果然妙计!吾意已决,便当照此施行!”转头又对着郭药师开口道:”细节之处,亦请忠贤代为筹划。“
闻听得萧干一个“请“字,郭药师赶紧起身逊谢。就势站起身来,走动了几步,然后开口道:”耶律大石此次一鸣惊人,数月之内自当名动天下,必有大批慕名前去投靠者。若待得其势已成,必不可制。故此,此事宜早不宜迟。如今耶律大石方经大战,其部必有折损。即便未有折损,亦不过二千之数。大王当派一骁将领军南下,佯为增援。待到得新城之外,便可诱其出城相见,乘机斩之。彼新破宋军,正为得意之时,必疏于防范。“
萧严便开口道:“如此只恐世人必知之,又当如何掩盖痕迹?“
郭药师笑道:“即杀得耶律大石,自可挟裹其旧部攻宋。旋即佯败,且一败不可收拾,直退往蓟州而来。宋人必尾随追击,待到其占据得新城,谁又知耶律大石死因?且可引得宋人攻打析津府。世人当叹耶律大石方才得志,便遭宋人报复,旋死于宋人之手,实则可叹!”
旁边萧干鼓掌大赞,开口道:“一石而数鸟,果然妙绝。”
萧严又开口问道:“若是耶律大石不肯出城相见,又当如何?”
郭药师沉吟了一下,便开口道:“新城狭小,城墙亦不是甚高。”
萧干便开口道:“若是攻城,声势必定浩大,只恐此事为新城百姓所知。既如此,不妨屠尽新城民众,再照此栽赃给宋人便可。”
萧严闻得此言,便霍的一声站了起来,朝着萧干请命道:“父帅,孩儿愿领五千精锐连夜南下。替父帅除此顽石,引溪入河!”
眼见着萧干便要开口答应。
郭药师方为萧干所用,正要立功以固其地位,同萧严抢功劳自是不敢,分润一二却是无妨。于是郭药师赶紧开阻止道:“少将军且慢!宋人大军为耶律大石所破,想必其必有过人之处。此事万不可大意。“
萧严闻言便瞪了过来,怒声喝道:“尔此言何意?”
两父子都是一路货色!郭药师赶紧开口道:”虽未知详情,然则此次耶律大石以弱破强,必是舍力而斗智。吾恐其麾下必有了不得的谋士为之画策。但恐少将军为其所算计。“
转身又对着萧干开口道:“大王,末将请命领陪同少将军南下。“
萧干点了点头,开口道:“如此甚好!只不知你欲领多少兵马南下?”
虽然心知人马越多越好,却也不敢开口将麾下全部人马领去,否则萧干必定疑心其叛逃。仔细斟酌了一下,自己带的人马绝对不能超过萧严,于是郭药师便开口道:“所谓未料胜,先料败。如今新城形势未明,末将实在不敢托大。愿自领五千精锐陪同少将军南下。”
萧干稍一迟疑,便开口道:“可!事不宜迟,明早便当起行。”复又叮嘱萧严道:“此次南下,万不可莽撞,多听忠贤之言。”
萧严点头应下。
第98章 豺狼南下(一)
眼见着耶律大石名声已经传出,想必四方豪杰之士,当于数月内闻风归降。如此说来,若要做掉耶律大石,便在当下其尚未发迹之时,若稍微拖延的数月,待到其势力足以同自己分庭抗礼,此时再要下手,便难于登天。
事不宜迟,萧干三人商量已毕,连夜便开始召集兵马。
辽国的军力分四等,基本就是按照民族地位而来。
虽然辽国并无十分明显得民族等级,却也可以大体按政治地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等自然是辽国的根基契丹族,第二等便是早先征服或者亲近契丹族的各少数民族,例如奚人、突厥人、金人等。第三等算是最后才征服的北地汉人。第四等便是各属国的百姓。
好在辽国的民族政策尚可,虽然能略略分出贵贱,却也不阻止各层次之间的人才流动。只要你有才能,即便是北地汉人,也能当上高官。故此方能立国二百余年不灭。(辽国成于此,金国成于此,满清成于此。唯有蒙元反其道而行之,数十年间便亡于此。)
故此辽军之中第一等自是皇帝亲卫,所谓宿卫军,前期以左、右皮室军为主,后期以宫帐军为主,乃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装备、训练都是一等一的。大多为契丹人所担任,其他部族非勇武同忠心二者皆备不能入选。
前面说过,辽人皇帝每年常常按季度四处游猎,作为宿卫军的皮室军便得相跟着护卫。
虽说辽人以游猎为主,却也和宋人一样需要粮食,需要后勤供应,区别是多少而已。
辽国前期还好,几万军队跑来跑去,后勤供应得起。
随着辽国逐渐强大起来,皮室军规模也越来越大。从几万到十几万乃至几十万。这几十万精锐跟着皇帝老子一年到头跑来跑去,且不说军队厌烦、皇帝厌烦,就连朝廷也顶不住了。几十万皮室军的粮草供应算下来,差些许便把辽国朝廷财政给弄奔溃。
好在到得辽国中期,天下太平,朝廷手里也富裕起来,辽国皇帝便在各游猎地点都修筑了行宫行帐。
如此便有大臣想出了好办法,将皮室军绝大部分拆出来,分成数份,每处行宫行帐驻扎一份,谓之宫帐军。
皇帝身边,便只留下一万皮室军护卫。皇帝若是途中遇袭,这一万皮室军顶个十天半月不成问题,足以拖到附近的宫帐军赶到救援。若是皇帝到得某处行宫,自有驻地宫帐军相帮着护卫。万一遇到打仗,皇帝自可以再将各处宫帐军召集起来。
宫帐军只需护卫自己的地盘,不用跟着乱跑,故此便能节省下无数的军费。
如此一来,好歹把即将崩溃的朝廷财政给挽救了回来,自此便成了定律。
鼎盛时期,宫帐军曾达到惊人的五十万之巨,即便到了辽国末期,也常常保持在二十到三十万人的规模。可惜遇到了天祚帝这个败家子。
天祚帝前后几次搜集天下兵马,领着大军御驾亲征,每次都是出战前信心满满,接战时弃部先逃。皇帝都逃了,那还打个毛,大军肯定相跟着溃败。
再厚的家底也架不住败家子反复折腾,天祚帝前后几次大败下来,宫帐军便所剩无几。到了此时,即便有成建制的宫帐军,也大多为几百人一伙,藏匿于草莽之中,无力与金人再战。
宫帐军可以说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辽国军力第二等,便是部族军。所谓契丹八部,也就是说契丹本身就分为八个部族,再加上后来征服得大量少数民族部落,辽国总计有大大小小部族不下数十个。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部族军。
这些部落的男子上马为军,下马为民,仍然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特色。算是辽国地方兵力,按部族大小兵力多寡不等,没有固定驻地,常常跟着部族游牧。
部族军人数虽然不是最多,战力却不可小觑,仅次于宫帐军而已。宫帐军既灭,部族军便成了辽国的主力。
四京之地既失,各地的部族军也大多归降了金国,即便也不肯投降的,如今也正在四处流窜。
南京道北部一带,正是奚人的居地。奚人部族军,正是眼下南京道最强的军队。萧干此人,正是奚人的首领。也正因为如此,萧干掌控了奚人部族军之余,亦借之掌握了辽国的军权。
辽国军力第三等,便是各地汉军。同少数民族的部族军一样,南面的汉人居地亦有汉军。
汉军人数虽然最多,常常有上百万之众,然则不得辽人信任,训练、装备均是马马虎虎,勉强算得上地方守备部队或者炮灰部队。反过来说,汉军也不怎么信任辽人,常常闹事乃至哗变。故此辽人对汉军一向是既用之又防之。郭药师的常胜军正是汉军中典范。
第四等且不去说他,辽国自己都快灭亡了,还有个毛的属国。即便是夏国人,如今也不怎么听辽人皇帝招呼了。
却说萧严、郭药师二人各自下去召集部属。萧严身为奚人,自是召集奚人精锐,郭药师也挑选了五千忠心的部属,二人将兵马合为一处,萧严为主,郭药师副之。第二日一早,二人便领着这一万全为骑兵的精锐朝南面而来。
析津府乃是燕地沟通南北的咽喉。
不一日,二人便来得析津府城下,却也不入析津府,远远的便从城下绕过。
萧干此时态度已经开始嚣张起来,并不怎么鸟这个北辽朝廷。故此举事先既未禀报朝廷,亦未曾通知李处温的人。
李处温贸然间见得大军,心中自是大惊,莫非金人南下,大军已溃?
天赐帝更是害怕不已,既担心金人南下,又担心萧干图穷匕见。如今析津府的守卫总共才那么三百地方士卒,若是萧干有心相图,所谓的北辽朝廷根本挡不住萧干随手一击。
当下双方赶紧联袂派出使者,携带了大量的酒肉以做犒军之用,复又于渐渐见底的国库之间,搜刮得数千白银送往军中以为示好之意,且探听大军此次未得朝廷诏令,何以擅自南下?
第99章 豺狼南下(二)
见着李处温同天赐帝派出的使者,萧严倒是不放在眼里,唯有郭药师心下大喜。原本还担心耶律大石不肯上当,可惜自己地位不够,无力影响到辽国朝廷。如今朝廷既然主动派出使者来同自己接触,再不趁机利用一把便对不起自己了。耶律大石的小命,眼看着便得着落在这名使者身上。
萧严眼高于顶,又岂会向使者行礼?点了点头便算数。
郭药师倒是毕恭毕敬,堆满笑容的抢先同使者行礼。
如今形势人家强,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不礼节了。使者赶紧还了一个平礼,给萧严同郭药师奉上酒肉同赏银,又麻着胆子,陪着笑脸开口问道:“此次大军出动,朝廷全不知情。敢问二位将军,可是边疆有何变故?”
随着时局越来越败坏,萧干的篡位之心越来越强烈,对辽国朝廷的敬畏之心自然是越来越减弱。
萧严身为萧干义子,乃是萧干心腹之中的心腹,又如何不清楚义父对辽国朝廷的心思和态度?
当下萧严便冷着脸喝斥道:“大胆!军国大事,岂是尔等所能知闻?”
使者笑容不改,继续开口道:“将军息怒,此事实非下官欲要过问,实在是朝中诸大人放心不下。”
萧严冷着脸正要继续开口喝斥,旁边郭药师闪过,将使者拉于一旁,笑着开口道:“使者大人休要多心。实因今日有消息传来,听闻得大石林牙大破宋军。如此宋人必定大举报复,四军大王忧心大石林牙力薄难支,故使我等南下助其一臂之力。”
这个借口实在蹩脚的很,当初宋人十万大军,耶律大石光杆一个,你们躲在蓟州吃香得喝辣的,没事人儿一样。如今人家打赢了,形势好转了,反而急着南下支援了?
虽然知道对方在搪塞,奈何自己背靠的辽国朝廷已经今非昔比,使者也不敢开口质疑,更不敢发火。唯有继续陪着笑脸,压低声音开口道:“将军休要欺瞒,莫不是金人已经南下?”
实在是辽国朝廷已经被金人给吓破胆了,有点杯弓蛇影的意思在里面。
郭药师呵呵笑了数声,指着旁边有条不紊南下的士卒,对着使者开口道:“使者大人多心了。若果真金人南下,我军战败,士卒又岂会有如此气势?阵列又岂会如此整齐?”
使者听得此话,暗暗看了看旁边的士卒,看起来的确不像败兵,这才放下心来。
此时郭药师又在一旁开口道:“此次大军出动,未曾事先请示朝廷,虽说军情紧急,到底也有不妥之处。朝廷既有疑心,末将自当陪同使者大人前往析津府朝见天子,释清误会,以免君父忧心。”
使者闻言大惊,析津府总共才那么点防守兵力,你若是带领大队人马入得析津府,想干点什么事情还真没人能阻止。即便你什么也不干,直接接管了城防,到时候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于是使者看了一眼旁边的大队士卒,笑着开口道:“既是军情紧急,当以南下支援大石林牙为先,何敢劳动将军贵体?”
方才使者下意识的小动作全在郭药师眼里,又如何不明白使者的担忧?于是郭药师便开口道:“军情又岂能大过君父?末将但孤身一人随使者大人入京,事后自可飞马追上军伍,必不耽误军情。”
对方孤身前去自是无碍,听得此话,使者大喜,能有军中副手前去解释,自己这趟差事也算办的漂亮了,赶紧点头答应了下来。
郭药师见得使者点头,心下也是大喜。大石林牙,你的末日到了。
当下郭药师便同使者告罪了一声,只言有军务交接,然后拉着萧严走远了几步,二人嘀嘀咕咕商议起来。
听得郭药师的计策,萧严脸上也放出光来,一个劲的开口道:“妙!妙!”
不多时,二人商议已毕,便相跟者走了过来。郭药师自然是满脸笑容,萧严也一反方才的倨傲,形情亲切起来。
三人闲话得几句,郭药师便同使者离开军伍,在使者随从的护卫下,二人快马往析津府而来。
不消半个时辰,二人便回到了析津府。身为人臣,第一件事当然是去拜见天子。
天赐帝同文官们正胆战心惊,闻听得郭药师孤身前来解释误会,自然第一时间召见。
当下郭药师便在辽国君臣面前将方才的鬼话重又说了一遍,且装模做样的替萧干请罪。
郭药师肯孤身一人前来,便已经能说明许多问题。故此朝中君臣虽然不怎么相信郭药师的鬼话,却也知道此事于析津府应该是无关了。至于请罪?眼下军权全在萧干手里!请罪?不敢当!
误会既已释清,朝中君臣这才放下心来。接下来按道理便是大家各自该干嘛干嘛去。
谁料到郭药师又开口道:“陛下!大石林牙既已破得宋军,自是天大之功!如此功劳,自当重赏!”
听得此语,朝中君臣一齐瞅了过来。这叫怎么回事?你丫的不是叛出耶律大石麾下了么?怎么又想着替其请功了?
大石林牙同萧干势同水火,同郭药师也不和,此乃析津府人人皆知的事情。莫非方才自己听错了?
见着朝中君臣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郭药师颜色不改,又将方才的话语重复了一遍。
朝中君臣这才反应过来,天赐帝咳嗽了数声,便拿眼睛看着李处温。
李处温无奈之下,只得站出来开口道:“凭大石林牙之功,自当厚赏。且除大石林牙外,其余士卒亦当重赏。唯有国库空虚,赏赐所需财物一时半会尚未有着落,且待拖得一月半月,国库有了进项再说。且此次宋人虽败,却犹自驻扎雄州,未曾退去。也不知大石林牙接下来又会立下何等功劳,不如且静待宋人退去,再议封赏之事。”
当下郭药师便朝着天赐帝开口道:“启禀陛下,微臣亦曾同大石林牙有旧,深知其人不以财物为意。既然国库空虚,财物之类眼下自可不提。然则凭大石林牙之功,加官进爵当不在话下。”
李处温闻言出列,正要开口再度支吾。
谁料得郭药师板起脸来,冷冷的开口道:“大石林牙如此大功,若无赏赐,只恐冷了功臣心思!日后复有谁肯替朝廷出力?”
这话说得极其无礼,要是在天祚帝面前说出来,郭药师哪怕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然则天赐帝是天生的软蛋,皇帝老子都是软蛋,下面的文官自然不消再提。
眼见着手握重兵的郭药师有一言不合就掀桌子之意,朝中君臣立马便软了下来,商议了半晌,终于决定给耶律大石加一个南院大王的名衔,以酬其功。
眼见着郭药师满意了,朝中君臣这才放下心来,想着此事既然完了,你还是早点去追你的军伍吧,析津府实在不是你呆的地方。
谁料得郭药师又开口道:“陛下,眼下我朝南北受攻,大军在外,京师空虚,只怕南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