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小闲人-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的是,当今的农民都不识字,这条幅的宣传效果不如韩艺的预计。
  好在因为这两天的宣传,周边不少百姓都闻声而来。
  这一次赠送的对象,主要是那些贫穷的农民,但不是属于地主的奴隶,是良人来的,因为地主的奴隶,你给他再好的装备,那也是在帮地主赚钱,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虽然长安是首都来的,但是穷人肯定不止一百人,只能先到先得,很快一百架熊飞犁就赠送完毕了,领到熊飞犁的百姓,个个都是老目怀泪,对这韩艺连声道谢,似乎有唐一朝来,还从未有人主动赠送农具。
  可是那些没有领到的,不免好生失望,有些人郁闷的都哭了出去来。
  韩艺亲自站出来,让大家不要着急,随即就立刻公布了图纸。
  只见两人抬出一块非常大的木板来,上面是一些关于熊飞犁的图案,非常细致。
  韩艺拿着一根细长的竹棍一边指着上面的图案,一边说着制作技巧,因为这熊飞犁还涉及到了后世的一些组装技巧,若不加以说明,他们可能看不明白。
  而那些农夫则是席地而坐,认认真真听着,包括已经领到的百姓,场面非常令人感动。
  远远望去,若是不知其因,还以为孔子重生了。
  这可能是自春秋时代后,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这也导致不少路过的人赶来观看,人数在不断的增加。
  不仅如此,韩艺在讲完之后,还让工匠现场就做一遍,因为都是一些早就做好的零件,故此只需安装上去就是了。
  在组装完之后,韩艺又让人将早就准备的牛拉上来,将熊飞犁安装上去,又命手下一名经验老到的农民拉着这熊飞犁下田耕地,而他则是在田边细心讲解使用熊飞犁的技巧,以及一些保养农具的常识,这里面也包括很多先进的知识。
  这些农夫听得也是受益匪浅,心中异常激动。
  忙忙碌碌,不觉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些农夫离开是,韩艺还每个村落都赠送了一幅图纸,虽然多半农夫都没有领到,但离去是,皆是含着热泪。
  仿佛从来没有人对他们这么好过。
  不!
  事实上也从未有人对他们这么好过。
  “哎呦!好累呀!可恨这唐朝没有马杀鸡,花月楼干的忒不专业。”
  韩艺一边摇动的脖子,一边不住的埋怨道。
  “何谓马杀鸡?”
  听得边上一个声音,只见郑善行、王玄道、长孙延三人走了过来。
  韩艺惊讶道:“三位公子,你们怎么来了?”
  郑善行呵呵道:“我们三个早就来了,只是你一直在忙,故此我们也没有打扰你。”
  王玄道道:“韩小哥今日所做之事,真是令人钦佩。”
  韩艺谦虚道:“二位见笑了,我也不是单纯的在做善事,这其实也是在帮我们凤飞楼做宣传。”
  这等小伎俩,焉能瞒得过他们三人,还不如坦荡荡的说出来。
  郑善行哈哈道:“人家做善事,虽有内因,但绝不会说出口,你倒好,我们都还没有问,你就全说了。”
  韩艺笑道:“这有什么好瞒的,大家互惠互利罢了。”
  长孙延突然开口道:“不过你此举真是难能可贵,若是其他商人,定会以此牟利,其实你只需要赠送熊飞犁便可,为何要连图纸都公布。”
  韩艺笑道:“这东西并不难做,要卖的话,最多也就卖一阵子,赚不了多少钱。”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而且,我个人以为,做买卖是可以如此做,但是唯独在农耕方面不能这样做。”
  长孙延道:“这是为何?”
  韩艺道:“常言道,焚林而田,竭泽而渔。我们都是要吃饭的,如果把农夫都给饿死了,谁还来种粮食给供我们饱饥,我认为一切关于农耕的技术,应该及早普及,决不可以此牟利。只有农民富裕了,我们的生活才会越过越好,他们就是我们的根基,同样也是我们大唐的根基,我们应该要尽心尽力维护这根基。”
  长孙延听得稍稍点头,而王玄道、郑善行更是面露惭色。
  “韩小哥这一番话,真是令我辈汗颜呀。”
  郑善行不禁感慨道。
  他们家族可都是这么做,保护自家的技术,绝不外传的。


第229章 流水线模式
  凤飞楼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快得朝廷都无暇反应。
  没办法了,朝廷也只能顺水推舟,采用“熊飞犁”作为新犁的名字,就算他们另外再取名字,百姓恐怕也不会搭理他们。
  因为“熊飞犁”已经深入人心了。
  伴随着“熊飞犁”的出现,凤飞楼的名声也是跟着水涨船高,当然,韩艺也是悄然成为一个大名人,经过那日一番传授,韩艺获得了不少百姓的尊重。
  如今只要一听到这凤飞楼,无不竖起大拇指,要知道凤飞楼可是青楼来的,这可能是有史以来头一回。
  凤飞楼在名望上,也已经成功超越了花月楼,但是在收入方面,两者还是相差甚大。
  其实做了这么久的生意,韩艺几乎都在亏本,赚钱就更加无从谈起了,但是他一点也不以为意,相比起赚钱而言,名声,才是他最看重的。当然,他也不是想当孔子,他现在玩的手段,无非就是厚积薄发,就凭现在凤飞楼的名声,想要赚钱实在是太简单了,就看他怎么去赚这钱了。
  然而,凤飞楼的崛起,也让中巷和南巷感到了恐慌,韩艺这一波攻势比前面刚开张的时候还要凶猛。
  以前在怎么说,你这凤飞楼也就是一个娱乐的地方,说到底还是一家青楼,但是现在凤飞楼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悄然的改变,它不仅能够给人带来欢乐,还能教育他人,古人对老师可是非常尊重的,没有人再将凤飞楼跟花月楼混作一谈了。
  相比较起来,中巷、南巷反倒成为肮脏的地方。
  这简直就是一个惊天大逆转。
  韩艺也兑现了他承诺,北巷以前的声名狼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花月楼!
  “凤使,你果然料想不错,这一切十有八九都是韩艺暗中操纵的。”
  曹绣脸上布满了怨恨,她自从下海从商以来,一直都是无往不利,平康里便是她一手建立起来的,她从未被人如此戏耍过,要知道那日韩艺来花月楼,她都没有想到这一切都是韩艺所为,毕竟谁也想不到,韩艺会使出这自伤一千,损敌八百的招数。
  而在站在曹绣身前的那个头戴黑纱帷帽的女子突然一笑,道:“这也说明他艺高人胆大,这一招可不是谁都敢用的,如果稍有不慎,那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曹绣对此也是赞同,说到底,韩艺还是造出了“熊飞犁”,这甚至可能会记入史册的,如今她终于开始感到害怕了,眯着眼道:“凤使,如果再放任凤飞楼这么发展下去,对我们将会非常不利。”
  这被叫做凤使的女子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曹绣眼珠一转,道:“如果主上答应的话,我自有办法对付凤飞楼。”
  关于这一点,她充满了自信,明的是肯定搞不过了,但是背地里使手段,那她还是非常擅长的,毕竟是从宫里出来的。
  凤使道:“目前而言,主上是不会答应的。”
  曹绣道:“难道主上还想招揽韩艺?”
  “这你别管。”
  凤使顿了顿,又道:“但是你也大可放心,韩艺是不可能威胁到你的地位。”
  曹绣疑惑道:“不知凤使此话怎讲?”
  凤使淡淡道:“因为你和他的差距太大了。”
  ……
  ……
  这一日,韩艺来到了长安城南郊,他这一次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做善事,而是昨日就和郑善行约好了,在这里碰面。
  虽然这几天,他已经累得快要脱离了更年期,但是没有办法,他要再不来的话,郑善行估计会爆发了。
  如今凤飞楼发展的如此迅猛,郑善行的布铺却是一点起色都没有,你叫他能不着急么。
  “韩小哥,你总算是来了,我就怕你不来。”
  这郑善行一见到韩艺,不禁是长出一口气。
  韩艺不爽道:“郑公子,目前为止,我好像还挺守诚信的,没有失约过吧。”
  你当然没有失约过,因为你一直来都是在敷衍我。郑善行暗中嘀咕一句,催促道:“行了,行了,我们快走吧。”
  他们今日是要去那制衣坊看看的,因为唐政府的市坊制太坑爹了,一切关于买卖的东西,在城内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故此郑善行为了赶快,就选择将这制衣坊放到郊外。
  关于这一点,韩艺非常赞同,因为制衣坊只是一个生产的地方,不需要直接面对客户,你将这制衣坊放在城内,造价太昂贵了,真心不划算,店面就必须放在城内了。
  行了约莫半个时辰,他们来到一条河边,只见河边有着一间大院,周边环境非常清幽,从外面看,非常气派,这唐朝房屋没别的,追求的就是宏伟气派,但似乎有些年岁了。
  据郑善行所言,这本是元家的房产,后来元家的人都住在园林里面去了,这大院也就空置了,他是最近从元烈虎手中买来的。
  韩艺点点头道:“旧是旧了点,但是地理位置还不错。”
  他说的地理位置无非就是边上那条河流,制衣坊怕的就是火,有水当然好。
  来到里面,韩艺四处看了看,跟普通的大院没有什么区别,一共有八间屋,三大五小,虽然都已经清扫干净了,但就是一些桌凳摆放在那里,纳闷道:“郑公子,你不是说已经装潢好了吗?”
  郑善行点点头道:“是啊!这不是已经都打扫干净了么,而且我还命人稍微修葺了一番,这制衣坊不会还要装潢的富丽堂皇吧。”
  “不。”
  韩艺摇头道:“我不是说要装潢的富丽堂皇,但是——但是起码得像一个制衣坊啊!”
  郑善行道:“这制衣坊不就是做衣服的么,等布料和人一到,不就成了一个制衣坊。”
  韩艺抓了抓脑门,笑道:“郑公子,果真乃君子也。”
  郑善行道:“此话怎讲?”
  “君子不说谎的。”韩艺又道。
  郑善行更是一头雾水。
  韩艺笑呵呵道:“记得那日我说敬佩郑公子能将买卖做这么大,郑公子你说之所以能做这么大,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做买卖,当时我真的不信,但是现在我信了,郑公子你真不是在谦虚。”
  郑善行听得满脸通红,一语不发的望着韩艺。
  韩艺呵呵道:“开开玩笑,你莫要介意。”
  郑善行道:“你的意思是这——这不行?”
  韩艺道:“你是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郑善行稍稍迟疑了下,道:“先听假话吧。”
  “嗯?”
  韩艺一愣,随即笑道:“假话就是,这无疑是最糟糕的制衣坊。”
  郑善行面色一僵,心想,你假话都是最糟糕了,难道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吗,索性问道:“那真话呢?”
  韩艺道:“真话就是,没有最糟糕的,只有更糟糕的。”
  “……!”
  郑善行一阵无语的看着韩艺。
  罢了,罢了,他只是一个才子,不是一个商人,不能要求太苛刻了。韩艺一笑,道:“这样吧,我们出去走走,一边走一边说,我看得这制衣坊实在是没有心情说话,哦不,我觉得这附近的风景还不错。”
  “行行行,随你吧。”
  二人出得这大屋,沿着河边往慢慢行去。
  “这里风景还真是不错,拿来开制衣坊还有些浪费。”
  韩艺东张西望的,点头称赞。
  郑善行郁闷道:“韩小哥,你若喜欢的话,随时可以来看,你倒是先说说我那制衣坊有何糟糕之处。”
  还有何糟糕?我倒想问问你,哪里不糟糕了。算了,算了,还是别打击他,毕竟他是贵族,我不是。韩艺稍一沉吟,道:“郑公子,如今做衣服,首先是量身选布,其后是裁剪,最后是缝制,是不是?”
  郑善行点点头。
  “但这全部是一个人干的。”
  “这有问题吗?这当然是裁缝做。”
  韩艺笑道:“这问题可就大了,我们不是帮某一个人做衣服,而且面对所有百姓,不可能来一个买衣服的,我们就帮他量次身吧,这样的话,我们招多少人都不够啊。”
  郑善行皱眉沉吟片刻,点点头道:“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如今外面卖衣服的也都是零零散散,他们也只是按照普通人的尺寸来做,如果来买衣服的客人不能穿那也没有办法。”
  韩艺道:“这就是了,客人想买,你却卖不出去,世上没有比这更悲催的买卖了。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衣服根本无法做,我们必须定下几个尺寸,这几个尺寸至少要包含九成的百姓。”
  郑善行道:“可这如何定?”
  韩艺道:“抽样调查,我们可以让人随便找几白个百姓进行测量,然后根据这些测量的结果,定下几个尺寸,然后我们再根据这几个尺寸制定衣物。”
  “抽样调查!”郑善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这法子好,而且这也不是很难。”
  他们长安七子家中奴婢多得是,而且他还认识那么多贵族子弟,这只是一个小忙,都不需要去外面找人。
  韩艺也明白,这对他而言,压根就不是个事,继续说道:“其次,就是生产模式,如果一件衣服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做,这叫做艺术,而艺术家多半都是穷死的,这跟做买卖是南辕北辙,做买卖要求的效率,我们必须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
  郑善行听得一知半解,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流水线模式。”
  韩艺道:“将一件衣物拆开来,设计的设计,选布的选布,裁剪的裁剪,缝制的缝制,再细化一点,袖子是袖子,前襟是前襟。这个模式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生产量,如果一个人做一件衣服需要七天,七个人七天最多也只能做七件衣服。
  如果是在流水线的模式下,七个人做一件衣服可能只需要半天,甚至不要半天,因为一个人做的话,中间会出现很多空白的时辰,这就是一种浪费,所以算下来,同样的人力,同样的时辰,我们的生产提高了一倍,当然我这只是比喻,甚至有可能提高十倍不止。”
  郑善行可不是一个蠢人,相反,他脑子聪明的很,很快就领悟到其中妙处,眼中绽放着异样的光彩,呆呆的望着韩艺。
  韩艺有些怕怕道:“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
  心里却想,在这荒山野岭里,当一个男人这么望着另一个男人,这是多么恐怖的事。
  郑善行一怔,激动的一拍掌道:“妙!妙!你这流水线模式真是太妙!”
  只要你别说我妙就行了。韩艺讪讪一笑,道:“你喜欢就好。”
  郑善行突然又满脸疑惑道:“这也是关乎人力,跟这制衣坊没有什么关系。”
  韩艺笑道:“关系可大了,如果采用这种模式的话,那么制衣坊肯定就不能这么弄了,我们必须将这模式体现在区域上。布料要有布料间,不然的话,一天下来,满屋子都是布料,同样的,裁剪要有裁剪间,染料要有染料间,这才是一间真正的制衣坊,而不只是放几张桌椅板凳进去。”


第230章 量身订做
  这道理是一通百通的。
  郑善行一听就明白了,心情十分激动,因为他的商业水平已经到达了瓶颈,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买卖在这一两年一直没有突破,韩艺这一席话让他心中陡然一亮,原来生意还可以这么做。连连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又道:“韩小哥,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好的法子的?”
  韩艺叹道:“我现在养了上百人,而且每个月都还得发工钱给他们,不瞒你说,我现在睡觉都在想如何赚钱,如今我那木铺就是这样弄的,你若是想要学习——呃……目前还不方便,这其实也不要学习的,我自会安排的,毕竟我可不想将我凤飞楼的一半输给你。呵呵,你也知道如今我凤飞楼的价值。”
  郑善行确实非常羡慕,他们做好几年买卖,也就那样,人家韩艺一来,就弄得风生水起,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呀。
  韩艺突然问道:“对了,你的人招的怎么样呢?”
  郑善行道:“都已经找好了。”
  “怎么快?”
  “这算得快么,现在妇人在家织布一年才赚那么点钱,就你提出的雇佣制,三个月就赶上她们一年赚的钱,再多的人也能招来。”
  这倒也是。韩艺点点头。
  郑善行道:“如今人也找齐了,这屋子我会尽快找人安排的,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
  韩艺讪讪道:“郑公子,你用不着这么心急吧,你还这么年轻,有大把的时日去赚钱。”
  郑善行道:“这倒不是我急着去赚钱,只是你的凤飞楼如此成功,让我非常期待。”
  韩艺表示理解,这就是羡慕嫉妒恨,嘿嘿道:“你别急,今年夏天就是我们成名之时。”
  郑善行哦了一声:“此话怎讲?”
  韩艺道:“我那日就说了,在最初的阶段,我们需要创造市场,那么肯定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估计还得赔点钱进去。但同样是衣物,夏天的衣物布料少,省钱,冬天的衣物布料多,我们不是卖布料,而是卖衣物,所以,如果要亏,肯定选择夏天,夏天先扬名,冬天再盈利。”
  郑善行点点头,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该如何扬名呢?难道送百姓衣物?”
  韩艺摇头道:“那当然不行,我们是要创造市场,而不是做善事,哪怕再廉价,也必须要通过购买。”
  郑善行道:“那如何吸引百姓来买?”
  “量身订做。”
  “量身订做?”
  郑善行一愣,道:“可是你刚才还说,这么做是行不通的。”
  韩艺笑道:“此量身订做,非彼量身订做。我指的量身订做,是根据职业来的。”
  “职业?”
  郑善行道。
  韩艺道:“郑公子应该听说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吧。”
  郑善行点了下头,隐隐也猜到了一些。
  “道理就是如此。”
  韩艺道:“每种职业有每种职业的特性,既然穿着宽大的儒服不利于打仗,为什么你还要让士兵穿着宽大的袍衫去打仗,你这不是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吗,如果裸身能打赢仗,那就裸身去打呀,打仗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打赢,怎么做能赢,就怎么做,而不是为了雅观、好看。
  同理而言,农夫每天都在干活,他们需要的服装是实用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大唐百姓都喜欢穿窄袖短衣,因为这衣服实用,便于干活,宽袖长衫虽然好看,但是这是根据文人的习性创造的,讲究的是飘逸、灵动、好看,一举一动都透着高雅,但是农夫他不需要高雅,他需要的是种更多的粮食。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就要根据每种职业的特性去设计服装,农夫追求的实用,如果我们要卖衣服给他们,那我们就做出适合农耕的衣物来,好不好看只是其次,关键得简单实用,当然也不能太另类了。而贵族家的女人,追求的是漂亮,我们就要做出漂亮衣服来,复杂一点没关系,还有工匠、染匠、猎人、甚至于学生,他们的平时做的事都不一样,总而言之,就满足每个职业的要求,便利于每种职业。”
  如今虽然有卖衣物的,但是没有衣物市场,只有布匹市场,没有不代表落后,而是代表人类不需要。
  的确,当今人们也不需要这个市场,如今的女人简直就是生活百科全书,什么都会做,没妻子,总有母亲,不会做的,只是因为她不需要会,就好比那些贵族子女,有专门的裁缝帮他们做衣服。
  既然韩艺要创造这个市场,那么首先就要唤醒人们对于这个市场的需求。
  那些稀奇古怪的衣物,或许能领一时风潮,但是无法持续,韩艺对于如何创造这个市场,就只坚持一点,务实,这就跟那熊飞犁一样,我们做出更加方便你们干活的衣物,那你总会来买吧。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后留下来的,一定是实用的,绝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历史是非常真实的,人类也是非常现实的,既然有更好的,我为什么不用更好的,择优而取,不实用的肯定是要被抛弃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虽然很像,但你不能将镜中之人当做现实来看待,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是生活。
  郑善行听得沉思片刻,道:“但是这得我们要做出你说的这种衣物来。”
  韩艺道:“我不是说了吗,我心里已经有了构思。当然,你也别净想着靠我一个人,我一个人真的是能力有限,还得集思广益。这人不是都已经招好了吗,这样,你让这些人每个人做一个农夫的布袋,做得最好的给些奖励,我们借此从中挑选一批有这方面的人才来,组成一个设计部,专门设计衣物,这才是长久之计。”
  虽然他有超越千年的历史,但他的脑袋也就那么大,而且这些知识跨越了千年,不一定可以应用在当代,他还是需要当代人帮助他,如今他已经在培养编剧、导演等等专业人才,他真的不是一个勤奋的人,所以他迫切的希望培养出很多很多的左膀右臂,这样他就轻松了。
  郑善行点头道:“理应如此。”心里寻思着,我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