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秀田园_果无-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乖乖,这可了得!

    看来这狐大友家要翻身啦!

    狐应天家里陈氏悄悄问狐应天:“难不成他们家真发了?”

    狐应天哧笑:“你见过真有野草瞬间变凤凰的吗?”

    陈氏:“……”

    **

    而狐老二家谭氏正在跟狐应地报怨:“你整日在酒楼,不是说认识很多人吗?怎么没跟那针线坊的老板搭上关系?”

    狐应地斜起眼睛瞟她一眼,噎她:“我就算搭上人脉,你没那金钢钻揽得下那瓷器活吗?”

    谭氏气得眉毛倒竖,横着狐应地冲他嚷嚷:“到底我是外人,还是他们是外人?跟我说话你胳膊肘能不往外拐吗?”

    狐应地冷哼一声,弹了弹身上的衣袖就往外走,丢下一句:“我这是帮理不帮亲。”

 第109章 扬眉吐气

    而此时狐应山家狐应山抽着烟靠坐在门槛边,潘氏拿着一块大红绸布正在依着狐篱云的衣裳尺寸比划,狐篱云站在一旁紧张的看着她娘,忍了好一会儿,她还是道:“娘,这多好的一块布,要不咱去向王大娘要几个花样子。听说周兰花的嫁衣上的花绣得活灵活现,可逼真了”。

    潘氏瞧她一眼,淡淡的道:“你若想要,明儿娘可以帮你去问问,但这嫁衣岂能随便拿给别人看。”一句话断了她的小心思。

    原来狐篱云这阵子没出门就是为了说亲,婆家是卫家镇上一户人家,据说家境还可以,做着小生意,有一处两进的小院子。姓吴,吴家有两个孩子,狐篱云定的是小儿子。

    狐家把消息也捂得严,这前几日亲事定下来村子里的人才知道,前儿媒婆上门的时候村里竟没人知道风声。

    亲事定下来了,这两日狐篱云又出来走动了,能嫁到卫家镇上那是多光荣的事儿啊。这亲事潘氏,狐应山,包括狐篱云自个儿都很满意。吴家不仅家境殷实,还有个两进的小院子,又做着生意,家里不愁吃喝,狐篱云嫁过去,往后也不用去地里干活,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呢!

    可婆家家境好,嫁妆就得准备得更丰厚些,还好,狐应山家有十亩地,这些年家里也存了些钱,他又一个独女,让狐篱云风光嫁过去是没有问题的。

    昨儿潘氏到集市扯了做嫁衣的大红绸布,这绸布比棉布还贵,即不想糟蹋东西,又想将嫁衣做得出彩一些,所以。狐篱云想了一天一夜也没想好嫁衣上到底绣什么好看。

    一般人嫁衣人不是绣上大红牡丹就是鸳鸯戏水。近几年,天朝盛世,国风日渐开放,皇帝陛下对各种等级制度也不如以往苛刻,这两年百姓成亲就盛行在嫁衣上绣龙凤呈祥,即吉祥如意,又漂亮好看。还显富贵。

    王氏绣功在狐家村属一属二。她女儿周兰花绣活得她真传,也很好。狐篱云早就听人说过,周兰花自个儿绣的嫁衣便是活灵活性。十分漂亮。而且,王氏常年在外帮人绣东西,见识多,绣龙凤呈祥她还真的会。狐篱云便想请王氏帮忙。教她绣龙凤呈祥,可潘氏却不同意。

    她道:“绣嫁衣是多大的事啊?怎么能让外人插手?龙凤呈祥固然好看。但牡丹也不错。咱们是庄稼人家,嫁衣上绣上两朵红艳艳的牡丹,寓意富贵逼人,多好的兆头。咱们也不是大户人家。不必去趋势。”

    这让狐篱云心头一阵郁闷。

    现在狐小媚家和针线坊做上生意在狐家村都传开了,狐篱云心情更加烦躁。

    针线坊里的都是有钱,富贵人家。和针线坊搭上了关系,等同于面前开了一条通往富贵的路。就看自个儿怎么走了?

    狐小媚家富了,那不是代表着狐篱香身价也涨了?

    幸好她的婆家在卫家镇还是个不错的人家,狐篱云想到之前,她和狐篱香同时看中卫家镇上卖肉的张三就心情不爽,让她心情更加不愉的是,张三居然还瞧不上她?

    虽然这事狐家村没几人知道,但狐篱云还是觉得脸上无光。

    所以,狐篱云一直想要压过狐篱香,总算她找的婆家比那张三强。而且依狐篱香的家境想找个比吴家更好的婆家想必也不是易事了。

    正因为如此,她更要在嫁衣上下苦功夫,让婆家的人知道她不光是一个庄稼户的女儿,这样她在婆家才能站稳脚。

    吐出一口闷气,狐篱云看了眼正在裁衣的潘氏,心中暗暗已经有了主意。

    **

    相较于其它人的另样心思,孔氏和卫大河知道卫三娘一家又接了针线坊的活后高兴得整整一宿没睡着。之前两人还怀疑卫三娘只是帮着别人做点活计,现在风声都传到卫家村来了,都说卫三娘一家和针线坊做上了生意,两个老人终于相信了。

    走在村里,腰杆也挺得更直,人人见着都笑容满面的招呼他们。孔氏真心觉得扬眉吐气了一回,第二日就逮了一只老母鸡给卫三娘一家子提了过来。

    “挣钱要紧,但身体也要紧,把这老母鸡炖了好好补补。”孔氏温和的对卫三娘说,瞧着狐篱香也是满目慈谒:“做针线最伤眼睛,哪日我让你们外公去河里给你们捞鱼,大小没有关系,关键得吃鱼眼,俗话说吃哪补哪,整日的做针线,可得仔细眼睛呢。”

    狐篱香抿着唇笑滋滋的笑:“外婆,就知道您最疼我们了。”

    “那是,你们是我的孙,我不疼你们疼谁?”孔氏拍着胸口笑呵呵的保证:“外婆那儿还有几只老母鸡,等哪日又想吃鸡就说一声,外婆立刻给你们抓来。”

    “嗨哟,外婆,您就那几只老母鸡,全给我们吃了,咱家的这几只鸡可下不出鸡蛋哩?”狐小媚笑嘻嘻的道。

    孔氏伸手捏着她的小脸,嗔道:“外婆的东西你们想吃就吃了呗,谁还要你们赔呀!”

    “娘,您就别惯着她们了。咱家还有几只鸡呢,本来就是养着来吃的,等再过些日子大些,您也逮一只回去。”卫三娘看着孔氏布满皱纹的脸眼角湿润,卫大河和孔氏辛苦把她这个独女拉扯大,可惜她和狐大友没本事,这么些年也没让两个老人过上好日子,反而还让卫大河和孔氏时不时来接济她和狐大友。现在她们家终于有进项了,她怎么也得让两个老人以后过些舒心的日子。

    狐大友本来就是个老实的庄稼户,两人成亲后省吃俭用才修了现在的房子,两间卧室一间堂屋,厨房还是偏房,后来有了三个孩子,家里的开支更加拮据,她和狐大友还是咬着牙又修了一间屋子,因此才有狐篱笆现在的屋子。

    可因为没有别的进项,家里就一直维持这般不温不饱的状态,一切从卖豆花开始,现在有了针线坊的生意,相信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过。

    空荡荡的院子,破旧的房屋,简单零散的家具,廖廖无几的家拾。这个看着平凡而简陋的家终会改变。

    狐小媚看着卫三娘暗淡的脸又变得精神奕奕起来,脸上绽放出一抹笑。她会用她所知的知识带着这个家走向真正的小康生活,也不枉她从现代穿越过来。

    在狐家桩和卫家村关于狐小媚家风言四起的日子,许多平日鲜少来她们家,或者根本不来她们家的人都来窜门子。

    每个人都带着或多或少的目的和好奇。

    最纯粹关心除了孔氏和卫大河以外,便是整日默默无闻帮着干活的十三。现在两个村子的人都知道十三在狐大友家帮忙,白日也在他家吃饭,偶尔遇上便会有意无意的同他套话。十三平日看着闷闷不说话,心里其实明亮着呢,就算狐小媚不嘱咐他,他也不会把狐小媚家的事拿出去乱说。

    另一个常来走动的人便是卫青宝了。

    在忙着摘茼蒿菜的时候卫青宝日日都来,后来听到狐小媚家在和针线坊做生意又来过一次,知道十三竟然不管有事无事白日都在狐小媚家帮忙的时候,卫青宝突然也每天过来,不管什么细末的活或者粗重的活,帮着干完他才回家。狐小媚一家子怎么劝也劝不住,搞得卫三娘和狐大友怪不好意思。

    既然人家都能不计较的帮着她们干活,她们也要懂得知恩图报才是。

    选了个狐篱笆沐休的时间,狐大友决定把孔氏逮的那只老母杀掉。当然也得把孔氏和卫大河叫过来,另外还有卫青宝。

    狐大友上午要去集市摆豆花摊,所以,吃鸡肉只能晚上。

    吃过响午,狐篱香就烧了一大锅水,狐大友把鸡杀了,卫三娘帮着拔毛。狐小媚则和狐篱香准备菜。而十三和狐篱笆则被指使出去割猪草。

    狐小媚秉着不浪费东西的原则,把一只老母鸡怎么做安排得稳稳妥妥。

    “……这里面内脏就炒个鸡杂,反正坛里泡菜有的是;……鸡肉分成两半,留一半明儿再吃,今儿吃炖鸡汤,明儿再吃烧母鸡。人多,菜自然不能少,鸡汤里面多加些菜,干脆就弄个鸡汤火锅。”

    “什么是鸡汤火锅?”这名字众人是听都没听过。

    “哎,就是把鸡熬成汤,里面丢各种菜和在一起吃,然后再打个辣椒碟什么的……不想吃辣的就直接从锅里捞了吃,想吃辣的就沾上辣椒……大冬天吃着滚烫的火锅保证热出一身汗……”

    不说其它人,连狐小媚也想流口水。恨不得马上就吃上火锅。

    菜品准备得有限,土豆,青菜,还有豆腐,萝卜,为了让鸡汤火锅好吃,狐小媚还特意让狐大友从集市买了一些香料回来。

    老母鸡汤熬制的时间长,吃过响午,把鸡杀掉,卫三娘就把鸡丢进锅里熬上,灶堂里放了一根粗木棍,火势不大不小,正好。

    为了让鸡汤更加美味鲜香,狐小媚不仅加了姜片,丢了两截葱,还撒了丁点胡椒粉,这东西可是狐大友找了好些地方才找到的,而且只买了一丁点儿。

    佐料齐全汤自然美味,下午时分,众人便在院子里闻到了浓浓的鸡汤香味,狐篱笆更是跑到厨房的揭开锅盖,大铁锅里鸡汤咕噜冒着泡,香味不断从里面四溢出来,一块块鸡肉沉在汤里勾得人眼睛都直了。要不是卫三娘阻止,狐篱笆当下就拿手拈起一块鸡肉就要往嘴里丢。

 第110章 美味

    到傍晚时分,鸡汤终于熬好,家里没有铜盆,鸡汤只能放在锅里吃,锅里盛着汤,自然不能再炒鸡杂。然后狐大友又把堂屋里的桌搬到厨房,狐大友一家,加上十三,卫青宝和卫大河两夫妻,一共九人,小小的厨房显得很拥护,大家伙都自己找了凳子在桌边,或者柴堂边坐下。

    每人一只碗一双筷子,狐小媚调制好的辣椒碟放在桌上,谁想要,挑上一点放到碗里就行。

    狐篱笆今儿干活尤为积极,整个晚上都是有说有笑。拥挤的厨房到处站着人,趁着还没开饭的档,狐大友走到院子里搬出一根粗木头,准备砍些柴火明儿用。

    桌椅早早的摆放好,狐小媚拿着大勺开始替大家伙儿盛了鸡汤,先吃上一碗热呼呼的鸡汤,再吃菜。汤又鲜又浓又滚烫,五根手指端着汤碗差点丢掉。

    狐小媚手忙脚乱把碗放下,手胡乱在身上乱擦,又是在嘴上吹,又是捏耳朵。脸皱得跟包子似的,直叫着:“好烫呀!”

    坐在桌边的孔氏忙站起来,嘴里已经心疼道:“哎哟,我的小乖乖,那么滚烫的汤你咋能直接拿手去端呢?”

    一只脚跨出厨房的卫三娘听到声音也停住脚,她回身看向狐小媚一脸关心的道:“没烫着吧?”

    两人都已经向灶边走去,可都没狐篱笆快,在狐小媚放下碗时,他已经跳过去一把稳住那碗鸡汤,还十分庆幸的道:“哎哟,吓死我了,幸好及时,不然这碗鸡汤打翻可就浪费掉了。”

    狐小媚睁着大眼睛瞪他:“我都烫着了。你还关心这碗鸡汤?”

    “这儿不是挺多人关心你嘛?”狐篱笆干笑两声,双手小心捧着那碗鸡汤坐回桌边,讪讪道:“我来端这鸡汤,免得一会儿打翻了不够吃。”

    “不够吃你就少吃一碗。”狐小媚瞪着他道。

    “那可不行。”狐篱笆嘀咕道,然后低头吹着碗里的鸡汤,不停的用鼻子吸着飘出来的香味儿,还作出一幅十分享受的表情。

    幸好狐小媚及时将碗放下。手指上只烙下红印。虽然还有些疼,不过不会起水泡,也就不严重。

    “严重吗?”卫三娘和孔氏等人都围在灶台边看着狐小媚。

    狐小媚朝众人笑笑。道:“没事,这点算啥?”然后又舀了一碗递给孔氏,笑眯眯的道:“外婆,这是您的。您快坐下吃。”

    孔氏接过鸡汤,还有些不放心。道:“真没事?要不我来盛?”

    “不用不用。”狐小媚笑嘻嘻朝她摆手,然后对着大锅里飘出来的香味儿吸了一口气,催促孔氏:“外婆,好香啊。您快尝尝。”完全一幅没事人样。

    孔氏这才放心,待她坐回桌边,狐小媚才暗暗看了眼手指。不疼是假的,这会儿还有些木呢!

    狐大友三两下就把木头砍成几块。在旁边帮忙的卫青宝早就瞧见了狐小媚的动作。丢下院子里还没捡完的柴进了厨房。

    狐小媚暗暗蹭了蹭被烫的手指,拿起一只空碗正准备舀第三碗,突然碗被人拿住。

    她惊讶的看着抓住碗的两只手,盯眼同样惊讶的卫青宝,又盯眼面无表情的十三,不解的道:“你们干嘛?”

    卫青宝不好意思的放手,碗顺势就被十三拿了过去,然后他拿过狐小媚另一只手上的大勺,也不说话,开始盛鸡汤。

    桌边的孔氏眼睛就在卫青宝和十三之间扫来扫去。

    一碗汤几下就被舀满,十三手稳稳的将鸡汤放到桌上。就跟那汤是凉的似的。

    狐小媚摸摸脑袋,又甩了甩被烫的手,讪笑道:“怎么我会觉着很烫!”。

    “你坐着吃,我来盛。”十三眼皮子都没抬,指着桌上第二碗鸡汤对狐小媚道。

    “十三,你的皮还真够厚呀,早知道就让你来盛了。”狐小媚嘀咕,又招呼卫青宝:“青宝哥到这边坐,让十三盛。”

    卫青宝脸上的笑容有些僵,他觉得自己跟狐小媚应该更熟悉才对。跟着狐小媚坐到桌边,瞧着她还拿手指捏耳朵,关心的道:“还疼?”

    对面孔氏和狐篱笆也伸长脖子瞧过来。

    “还有一点。”狐小媚轻描淡写的道。

    “拿凉水冰冰吧。”卫青宝道。

    “对呀,丫头,用凉水敷下会好很多。”孔氏也道。

    “不用。这会儿已经好多了。”狐小媚笑着道,又指着灶台边的十三:“你们瞧十三连手指都没抖下,其实也不是很烫。”

    孔氏突然觉得狐小媚现在是真正的懂事了,以前哪会这般宽慰人,心中自是替卫三娘高兴,又很欣慰。而卫青宝对刚才没帮到狐小媚很过意不去,歉意对她道:“二妹妹,不好意思,若是我来帮你,你就不会烫到了。下次有事你一定得叫我,不然伤到自己就不好了。”

    “青宝哥,没事的,这也不管你的事,哪能让你跟我道歉呀,这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怪不着你头上。”狐小媚才没那么娇气,盛个汤都要请人来帮忙,就算真干不了这家里不是还有个现成的免费劳力吗?怎么能让卫青宝来帮他们干这些活。

    十三很快盛好汤,院子里狐大友已经砍好柴,狐篱香替他倒了热水,洗过手,他拉着卫大河一起进了厨房,然后一家子坐着厨房里开始吃鸡汤火锅。

    这鸡汤火候十足,炖得够久,光闻着汤香味就让人胃口大开。

    狐小媚端着碗并不急着吃肉,先喝了一口鸡汤,不愧是地道的土鸡,浓浓的鸡香鲜味,混合着青菜的香味,因为熬制的时间够长,汤色呈淡乳白色,面上浮着一层金黄的油,色香味俱全。纵然是佐料不够齐全,单凭这纯天然的真正土鸡,这汤就比现代二十一世纪各种餐馆里标榜的土鸡味道更正宗。

    一口下去,胃立刻暖热起来,满口鲜香鸡味。

    她拿着勺不停的在汤碗里搅动,待汤已经不再那么汤时,马上端着碗咕噜喝掉半碗,嘴角边光光的油渍,舒服的呼出一口气。

    这是她来到这个地方吃到唯一一顿让她心满意足的晚饭了!

    不光是因为有鸡肉,这汤还熬得好,而且将菜品放进鸡汤里,不仅鸡汤有股青菜香味,青菜叶上也有鸡肉香,十分合人胃口。大家伙因此都吃得非常畅快。

    最后锅里的鸡汤见底的时候,狐篱笆还一幅意犹未尽的样子,嘟嚷着明儿还要吃。

    孔氏最疼狐篱笆,立刻将自个儿碗里的鸡肉扒了一半到狐篱笆碗里:“小三,来,外婆这儿还有,快吃。”接着又用眼色制止卫三娘:“吃你的,别管我,我吃不完,让小三帮我吃。”

    狐篱笆立刻喜笑颜开。

    知道孔氏最疼狐篱笆,卫三娘也不好再说什么,心里盘算着以后挣了银子一定要让孔氏和卫大河享福。

    一顿晚饭吃得十分尽兴!

    而第二日响午,卫三娘将剩下的鸡烧了土豆。

    这时候又没有冰箱之类的东西,肉最多放个一两日,久了就会坏掉。不然狐小媚肯定会让卫三娘多留几日,等馋了再煮来吃。

    真想多留些日子也不是没有办法,将鸡肉内外都摸上一层盐巴,自然就不会坏掉了。可是,看众人一个个都记挂着剩下的半边鸡,特别是狐篱笆,次日早晨起来就告诉卫三娘要等他回来才能开饭。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十三,昨儿夜里都吃得喜笑颜开。

    狐小媚便没再提那建议。

    **

    茼蒿菜摘完要等个二十多天便可以采摘第二次。现在要先追一次肥。将地里的茼蒿菜打理好,手中的活暂时告一段落,上次的两件夹衣送去,针线坊一连几日都没有音迅。村子里原先妒忌狐小媚家的人又开始嘲笑。特别是和卫三娘一向不对付的谭氏更是遇上有人聊卫三娘一家就要插嘴讽刺两句:“……也不知道从哪儿捡的活,也不过是做了两件衣裳,怎么这么几日又没动静了?……人家针线坊是什么地方,能缺绣娘?……也不惦量自个儿什么份量,能入人家的眼吗?”

    后来陈氏趁着没人的时候就说她:“……你就不能少说一句,逞嘴快,得罪人有啥意思?”

    谭氏看着陈氏,不阴不阳的笑道:“大嫂什么成老好人了?以前每次提起她们家你不都装聋作哑吗?怎么现在我不过是说了两句,你就急着出来帮她们家说话?”话里话外意思无非就指陈氏像其它人一样看着卫三娘一家发达起来,借机讨好来着。

    陈氏气得胸口一起一伏,看着谭氏薄薄的嘴皮子一张一合,挖苦人的话张嘴就往外吐。她深吸一口气,她儿子是这方圆十里难得的秀才,她需要讨好谁?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甩给谭氏一个冷脸,陈氏转身回了家。

    顶了陈氏两句,谭氏不但没发泄出心中的闷气,反倒更加郁闷,她在路上转了一圈,恰巧看见刚从家里出来的狐篱云,眼珠子一转,立刻笑盈盈的喊道:“篱云这是去哪呀?”

 第111章 刺绣

    “二婶。”狐篱云心里想着事,听见谭氏的谭氏声音才回过神来。谭氏出了名的爱嚼是非,她才定下一门好亲事,可不想出什么风言风语惹得婆家不高兴,脸上立刻堆满笑容看着谭氏。瞧她从外面回来,脸上表情阴晴不定,心中疑问,却不问,而是道:“二婶这是才从地里回来?”

    谭氏嘴角扯了扯,道:“是啊。”又假意嗔道:“你都定亲了的人怎么还出来乱跑,也该回去把心用在嫁衣上了。”

    “正绣着呢,这不,出来透透气。”狐篱云微笑道。在外面她一向都温柔,乖顺的。

    “也是。你的绣活二婶相信,不像有的人连起码的针线活都不会。”谭氏撇着嘴道。

    狐篱云眸光微闪,抿了唇笑,道:“二婶真会开玩笑,这年头谁不会针线活啊。”出嫁女子的嫁衣都得自个儿绣。

    “谁说没有。”谭氏一脸鄙视,脸转向一边啐出一口唾沫,趁机向两边扫了眼,发现四下没人,这才大剌剌:“那家的二丫不就是。”嘴朝着狐小媚家的方向努了努。

    狐篱云眸光闪闪,面上惊讶的道:“不会吧,我可听说篱晶很能干呢,五堂伯的豆花生意还是她出的主意,这次她们家的活计好像她也出了不少力。”

    “我呸。一个小丫头片子能多大能耐。”谭氏一脸鄙咦。

    “不过,不管怎么说,五堂伯他们家这次是挣到钱了,听说她们家好像想多修两间屋子起来呢,本来五堂伯家只有四间正房,有一间听说还是公中的。不过,现在若再修两间起来,家里就宽敝多了。”

    狐篱云的话顿时给谭氏提了个醒,她心中慢慢亮堂起来,似笑非笑道:“是呀,他们还有一间公中的屋子呢。”想起这事也就没跟狐篱云闲唠的心思,头也不回的向她道别:“我还有事先走了。”

    “二婶慢走啊。”狐篱云微笑看着谭氏离开。嘴角一弯。自个儿也回了家。

    谭氏出去的时候还一脸郁闷,回来时已经满脸笑容,狐应地不解的看着她哼着曲进了厨房。但也没多问。将自个儿刚换下的袍子丢进放脏衣裳的盆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