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田园如绣-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去看看不?”方如绣问道李玉莲。
“看看吧。”李玉莲点点头。
李玉莲也有庄子,是她娘的陪嫁,不过她却是很少去过,每次都是庄子里面的人送了分成给她就算是了事,如今能够看到正在建造中的庄子,她还是比较的有兴趣的。
“这些果树都是新栽的,今年才栽的,不过都是良种的树苗,想必到了后年就可以挂果了。”方如绣笑着同李玉莲介绍两旁的树,说道:“这些树苗你知道都是一些什么树吗?”
“不知道。”李玉莲老实的摇摇头。
“那你吃过桃子没有?”方如绣问道。
“吃过。”李玉莲点点头。
方如绣便指着其中一片桃林对着李玉莲说道:“这些就是桃树,等到阳春三月的时候,它们会开出粉红的花朵,然后风一吹,这花多就会纷纷扬扬的漂亮,美丽极了。”
“我见过桃花林,不过这种小树苗我有些认不出来。”李玉莲便道。
“你们也不需要认出来。”方如绣便笑道:“你们学学琴棋书画就行了,要认这些干嘛呀,我也是无聊,才跟你说说。”
“我想学,你跟我说说呗,那边是什么树啊?”李玉莲又指着一种叶片铰大的果树的问道。
“梨树。”方如绣道:“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倒时这里一片洁白,梨花落下来的时候,就好像下雪了一般,等到我们家梨花开的时候,你来,我给你画一幅画,那个时候,你定然是美的如同画中人一般。”
“原来这就是梨树啊,看起来倒是不起眼的样子。”李玉莲走过去,摸了摸这它的叶片。
“现在它们还小,以后长大了就不一样了。”方如绣笑道,然后继续带着她往前走。
实际上她自己也是在欣赏这些树苗,半个多月没有回来了,看起来这些树苗又长大了一些,她都恨不得它们快点长大了,但是十年树木,这树苗不会那么快长大呢。
方如绣走了一会,突然就叫李玉莲等她一下,然后她自己往树林深处走去,李玉莲看到她跑进去,便跟着走进去。
原来这里边有一条小溪流,此刻,方如绣正在小溪边,不知道在干谢什么。
正文 第244章 、上山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上山
“你在干什么?”李玉莲问道。
“我只是过来看看这溪流里面还有没水。”方如绣回答。
“哦。”李玉莲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道:“这水可真清澈。”
“是啊。”方如绣点点头,道:“我让我爹叫人在山上挖了一个很大的水库,这样春天储水,等到天旱的时候,打开水阀,这水库的水就可以用来浇灌这些果树了。”
“聪明。”李玉莲夸赞道:“不得不承认,你的确懂得很多,能文能武的还会种田种树啊,如今我真的怀疑,除了我之外,这世界还有没有一个女子能够比你更加的聪明了。”
见到李玉莲又变着法子夸她自己,方如绣一笑,说道:“其实我很笨的,我也就只是适合在这山野之间种种田,种种树了。”
“没出息。”李玉莲道:“你生的这么漂亮,做一个村姑,实在是可惜了。”
“我感觉挺好的呀,而且我要做的不是村姑,而是这山野之间的仙女啊,这个叫隐士你明白吗?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生活态度,一看你就不懂。”方如绣反驳。
方如绣对于李玉莲说她村姑的事情,感到有些不开心,张口村姑的,你觉得你很高尚吗?村姑怎么了?村姑惹着你了?不过她知道李玉莲只不过是随口这样一说,所以她也只是在心中腹诽一下。
两人走到了这山上,看到了山顶的那个大水库,如今还不是春天雨季,所以这水池之中并没有什么水,此刻有一些前来帮忙的村民正在帮忙在这水池边设好围栏,防止有人误落这水池之中,而有些人则是帮忙在水库之中铺上阶梯。
这次村民都是别的村的,所以也没有见过方如绣,突然看到了两个女子来此,他们几乎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都有些好奇的看着她们。
两人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幸好这个时候方长福正好在上面监工,见到方如绣两人就跑了过来。
“如绣,李姑娘,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就是过来随便看看,看看这里建造的怎么样了。”方如绣回答。
“还不太行,离完工还需要挺长时间的。”方长福领着方如绣两人四处转了转,然后说道:“行了,你们这个看也看了,还是早点离开吧,这上面正在施工,人来人往的,灰尘也大,你们姑娘家的误伤了就不好了。”
“好了,我知道了。”方如绣点点头,然后又带着李玉莲四处转了转就回去了。
这里有些平坦的地方已经按照了方如绣的要求,在建造一些小院子,可以想象的是,等建造成功之后,一定很好看,毕竟姹紫嫣红的,想想就让人感觉到兴奋。
“看到没有,这里就是一块草坪。”方如绣笑眯眯的说道:“到时候我们家的牛羊马可以来这里吃草,我们也可以坐在这里看夕阳。”
“不错,你这个庄子还弄的有模有样的啊。”李玉莲点点头,虽然如今还没有建造完,不过从方如绣的描述中,她已经可以想象以后这里建造成功之后的模样了。”
“到时候我还会在我们家山脚下弄一个马场,就沿着这座小山,弄一道环形出来,专门用来赛马。”方如绣坐在这预留的草棚之上的一块石头,朝李玉莲比划着。
“想法真不错。”李玉莲说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建好啊?到时候我骑上我的宝马过来同你角逐。”
“你也会骑马?”方如绣偏头看向李玉莲。
“是啊。”李玉莲点点头。
方如绣看了她两眼,却是说道:“你会骑马,那你昨天不来帮我驾车,要我一个人当车夫,你这太缺德了。”
李玉莲以为方如绣会惊叹或者是惊讶,谁知道她竟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实在是让李玉莲有些哭笑不得。
“我虽然会骑马,但是我可是从来都没有驾过车的呀,你若是敢让我驾车的话,那我才是服了你了呢。”李玉莲笑着的说道,方如绣便也跟着笑。
两人一路又往下走,方如绣走着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来,回到家她就跟方长福等人商量,说要在那山上专门留出一块隐秘的地给冯必安建造一个木屋,里面种满了花草跟药材,到时候就叫神医谷。
一家人都被方如绣的脑洞所折服,但是想了想,竟然也觉得还不错。
很快,方长福就在山顶的水库的左边,留出了一块地来,这样以后冯必安累了的时候,还可以在水库之中钓钓鱼,而且这里靠近水,一些药草的话也会生长的比较好一些。
以后冯必安就有事情做了,每天采的药材也不用晒干了,直接连根拔起,栽在这山顶上的苗圃之中。
于是后来,这些村民干活傍晚干完活回家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一个身材硬朗的老人背着一个背篓往这里来,再几天不见,这苗圃就慢慢的充实了起来。
方如绣闲着没事,也天天跟着冯必安上山去采药,她的视力好,跑的又快,所以每天找到的药材都是最多的。
只是遗憾的是,这不是什么宝山,所以也没有找到什么宝贵的药材,什么人参、灵芝一棵都没有见着。所以方如绣心头升起了一个自己种植人参的主意了。
问了冯必安,他说这里的环境的话种人参的话,有些不太合实际,一般只有在北方的丛林之中,才会有人参。就是很多的人造人参也会只是在北方的丛林之中生长,其它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听到说有人参的存在的。
方如绣知道他说的也是,可是她就是想要试试,于是她还是在她的书房里面擦看古籍,最后还真的让她找到了,有关人参的习性。拿着写了人参习性的这一页,方如绣再三问了冯必安有没有办法种活,冯必安见到她执拗,便说会有一丝的可能性会活,只是可能性很低。
毕竟人参是一种很有灵气的东西,一般都存活在深山老林之中。在冯必安的眼中,方如绣家的这个小山坡可不像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地方。
而且这里已经有很多的不法商人,已经用人造的假人参来伪造野生人参,这样一些不识货的人,若是买错了的话,就会耽误救命的时机,毕竟人参可是续命的存在。
冯必安担心方如绣打着这个主意,方如绣便笑了,道:“我是那种人嘛,我只是种着好玩,而且过了五年、十年的,这人参虽然比不上野生的人参,但是用来泡酒的话,应该是极好的吧。”
“那是当然。”冯必安点点头,道:“这种植的人参虽然比不上野生的,但是它还是人参,价值还是存在的。”
听到冯必安这样说,方如绣就已经想着要从哪里弄点人参来种种了。
只是可惜的她并没有这个渠道,便天天缠着方长福,让他帮忙去打听,可是方长福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哪里有这个机会去认识种人参的人,事实上,他这一辈子,第一次见着人参,还是去年过年的时候,林锦安送来的年礼里面,有两株百年的人参。这人参他还一直的收着,都舍不得的吃,就打算关键时刻拿来救命。
种人参这个概念,他也就是听方如绣说过来,在这村民的眼中,人参那可是一种了不得的东西,那都是这世界上的神仙了,长大了之后,会成精的存在。
冯必安见到方如绣这么的执着,便说帮着方如绣去种人参的种子。只是弄来之后,要她自己好生的打理,要知道,这人参可是金贵的东西,不能见阳光,不能够涝旱,既不能够让雨淋,还需要一定水分,喜欢生长在阴冷的环境里,另外它还怕寂寞,需要有红松或者是白松的陪伴,否则的话,就是环境再适合,它也不会生长。
方如绣问了问冯必安,她就种一些白松放山坡上,然后种植一些人参放里面会不会活,得到的答案却是不能。
人参需要妥善打理,而且是要精细打理。
方如绣想了想,最后没有人劝她,她自己就放弃了。
她没有那个时间来打理这些,而且这个要获得回报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更何况,她突然想起这里是古代,人参不说多得很,但是还是比较丰富的,一些达官贵人就连百年人参、千年人参都有办法搞得到,她还种什么人参啊,有这个时间,还不如钻进北方的几座山脉之中去搜寻一番。
众人见到她之前还兴致勃勃,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没想到这么快就放弃了,都有些好奇,要知道,方如绣可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
方如绣看着她面前一张张好奇的脸,便道:“想知道为什么吗?伸出你们的手,攥紧你们的拳头,告诉我有什么感觉?”
“有些累!”方长福第一个回答,他拳头大,用的力气也大,听到他的这个回答之后,方如绣又看向众人,说道:“你们呢?”
“也有些累。”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这个时候大家都在书房,除了冯必安一个人在一旁饶有兴致的看着方如绣指引他们之外,其它的人都在按照方如绣说的做,因为他们好奇,想要知道原因。
“试着再用些力,有尽全力捏紧你的拳头。”方如绣说道。
众人用上了力,就连茵茵也用上了吃奶的力气。
“好累啊。”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现在放开它。”
众人长吁了一口气,方长福问道:“如绣你让我们这么做,这是什么意思啊?”
“你们难道还不明白吗?”方如绣问道。
见到众人仍旧是一脸懵懂的样子,方如绣便道:“你们放开拳头之后是不是觉得轻松了很多?”
众人都点点头。
正文 第245章 、道理
第二百四十五章 道理
方如绣便道:“有时候当你感到累的时候,你攥得越紧就越累,放了它,就能够释然许多!所以现在你们明白了吧?”
“明白了!”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冯必安也在一旁总结道:“是啊,如绣,你说的很对,有时候放手才能够轻松!”
他想起一些事情,不由得也有些黯然,年轻的时候太过执着,什么事情都不肯放手,因而将自己弄得很累,直到如今,放下了权势,回归到了田园,这应该也勉强能够算是一种放手吧。
“你们觉得呢?”方如绣听到这冯必安的话,却是笑眯眯的问道方以诚等人,“你们觉得冯老太爷这话是不是很有道理?”
众人听了之后,眨巴眨巴眼睛还是点点头。
方如绣便道:“以诚,世文,以钱以途你们也都是这样认为的吗?”
被方如绣点名的四个男孩子互相对视了一眼,有些不解,刚刚方如绣跟他们说,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冯老太爷说的没错,放手会很轻松,但是他是老人,所以有些事情该放手了。而你们是初升的朝阳,是年轻人,若是也抱着这种想法的话,那可就是麻烦了呢。”
方如绣目光如电的扫过众人道:“若是你们以后什么事情都不坚持,遇到挫折就放手,遇到困难就放手,那你们以后将一事无成!”
听到方如绣这话,几个孩子都低垂下头,就连冯必安也是一怔,深有感触,有时候不同的道理适合的是不同的人。像刚刚这个道理就适合他这种老人,而不适合这种年轻人。
其实这是方如绣前世偶尔听来的一个段子,她觉得挺有意思的。
“有时候并不是累了,就要放手,而是该放手时才放手。”
她对着着这些孩子们说道:“我之所以放手的原因是因为经过我的计算,种人参的话会耗去我大量的时间,而我得到的回报却不及我的投入,所以我选择放弃。可是你们不同,只要选好的路没错,就不要轻言放弃。”
众人都点点头,觉得方如绣说的十分有道理。方如绣也不知道她说的话,他们是否听进去了,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听进去了她的话,并且按照她说的去做的话,那她就是成功的。
不过她回来之后,这些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普遍性的提高了,方以诚也终于明白了方如绣所说的练武的好处。
别的不说,就说每天早上,若是有人敢偷懒的话,方如绣直接一掌扇过去了,反正她现在在家就是一个女霸王,大家都对她又爱又恨,没有人敢惹。
有时候道理很有用,但是有时候武力更加的有用,若是只是一味的跟这些小家伙说大道理的话,说不定他们早就造反了。哪里能够像如今一样,一个个在她面前都服服帖帖的。
叶氏常道:“这一山更比一山高,恶人还需恶人磨。”平日里这些孩子们太多,三三两两,有时候她忙着,他们不听她的话,她也没有办法,可是方如绣一回来,一个个就乖的不得了了。
方长福天天在外面跑,要么是忙着庄子的事,要么就是别的事情,如今村子里面的人看到他,都已经叫他方二爷了。
从前方长慧的婆婆在街上看到方家的孩子,理都不会理会,如今远远的看到他们,就让他们进到家里面来吃饭,表现的就比亲孙子还要亲。
连带着方长慧的地位也提高了,原来徐家期想要找方长福借点钱做生意,所以正让方长慧去同方长福说呢。只是徐家期要的钱够多,方长慧一直都没有好意思开口。
不过这日,方长慧跟徐家期还是来方如绣家拜访了,他们还趁着夫子沐休之日,带来了他们的孩子。
方如绣已经许久没有见到徐素欢跟徐素秋两个人了,许久未见,他们可爱依旧。
这日,方以诚等人也在家,所以一整天,整个院子都热闹的不得了。叶氏让方如绣带着徐素欢两个人玩,方如绣也不知道带着该带着他们玩什么,就带着他们骑马玩。
两个孩子从来都没有骑过马,第一次骑马,开心的不得了,带着他们在路上来来回回的走了几趟,他们都舍不得下来。
不过最后一直玩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即使是他们再不舍也得下马了,这次一玩,两个孩子都舍不得回家了,就是以后回家,也心心念念的想要到舅舅家来玩。
不徐家期跟方长慧倒是心事重重的回去了,原因就是,方长福并没有答应借钱给他们,而是说考虑一下。
等到方长慧他们一家人回去之后,方如绣便问方长福:“爹,姑姑他们过来干什么?”
“来借钱。”叶氏抢先回答。
“借多少啊?”方如绣问道:“若是几十、上百两的,借给她便是。”
“她要是只借这么点钱,就好了,她狮子大张口的说要借五百两。”叶氏回答:“你知道,我们家现在哪里还有钱啊?小吃店里面的分红跟你四叔又都重新开铺子去了,这田地里面的出产都建设庄子去了,你上次又拿走了一些钱去开那个首饰铺子,如今咱家的钱实在是不多了。”叶氏有些叹气。
每个季度,方如绣合拢账簿给他们算一笔账,看起来好像是赚了好多钱的样子,但是实际上,这些钱也都用掉了,实际上如今家里面并没有什么余财,五百两银子算是叶氏手中流动资产的全部。
这些钱方长福还要支取一些,还有家里面的开支,收这些藤篮都需要钱,给工人付工钱,还有这些丫鬟厨娘什么的,如今也要给他们发放月银,所以这家里面每个月的开销,比之前没分家之前,那么一大家子的每年的开销还要多的多的多。
“哦,这样啊,爹爹你有没有问姑父借这些钱是想要用来干嘛呀?”方如绣又问道。
“他说好像是想用来做生意。”方长福回答。
“那这样吧,下次他再过来的时候,你们让我也听听,我听听他那生意成不成,如果可行的话,我们还是将钱借给他,否则的话,不是阻挡了人家的财路嘛。”方如绣回答,“如果不可行的话,那我们可不能够借,毕竟这样借出去有去无回不说,反而还是害了他。”
“当家的,我觉得如绣这主意不错。”叶氏看着方长福说道,方长福便也点点头:“是这个理。”
果然隔了不久,徐家期跟方长慧又来了,看来他们去其他的地方并没有借到钱,也是了,在这乡下十个铜板都很多了,一百个铜板就是一笔巨款了,开口就是五百两,别说人家没钱,就是有钱的话,谁会借给你啊。
方如绣这次也坐在叶氏的旁边,听他们说话,原来是徐家期想要做瓷碗的生意,他想要从景仁镇进一些碗过来卖,但是又苦于没有本钱。
“姑父你好好的,怎么会想到去贩卖瓷器呢?”方如绣有些不解。
徐家期看到方长福跟叶氏也是一脸不解的样子,想了想,便将原委说了出来:原来是许久未见的一个兄弟,如今在景仁镇开了一个瓷器窑子。他跟他说了去景仁镇贩卖瓷器可以赚到许多的钱,所以他这才有些心动了起来。
“那进货的话也不需要五百两银子之多吧。”方如绣道:“姑父你就算是一次性进一马车的瓷器,顶多也就一百两顶天了吧。”
“我这打算组建一支车队,一次性多进点,我那兄弟说了,他那里上好的碗,一个只要一文钱,我若是进过来卖的话,定然能够赚上不少钱。”
方如绣听到徐家期这样说,便道:“那姑父你有没有想过,你进来这么多的碗,你一只一只的卖要买到什么时候?你就算是去其他的杂货铺推销,他们又能够买你多少呢?要知道这个镇子就这么一点点大,一般的人家哪里会舍得买碗呢,人家县城的商铺,又有其自己的渠道。”
解释这话说了,看他那样子,也应该没有听进去。方如绣便又道:“我们都是小生意人,您一下子就进来这么多的货物,有没有想一想销路问题?我感觉您应先拿着您那朋友的样品,四处推销一下,如果有了订单,您再去进货也不迟,到时候我们家就是没钱,也会给您凑钱的,毕竟都是亲戚。”
徐家期尽管很想要立马就拿到钱,但是方如绣的话合情合理,他没有理由反驳,所以便点点头,道:“那好吧,那我先去跑跑销路,成了之后再来。”
“嗯。”方长福点点头,道:“不是哥哥不肯借给你,就是如果这生意不成的话,那就是害了你。”
“我知道的。”其实这个时候,徐家期的心中还是有些梗,觉得方如绣家这是找借口。
所以当天饭也没有吃就回去了,还是方长慧一路上让他冷静点,他才冷静下来。
“我大哥说的没错,这么多钱,你想过没有,若是亏了,那我们家可怎么还呀?”方长慧说道。
“绝对不会亏。”徐家期说道:“你也看过那碗了,那质地,就是五文钱一个也有人买呀。”
方长慧一听徐家期还是十分的固执,便换了一种方式,说道:“那既然如此,当家的你明天就带着那只碗去跑销路,等你这销路跑成,我二哥他肯定推脱不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