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村居清贫乐-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该去旧房子那边搬了。
常子胜端起装着桐籽壳的箩筐开门出去,杨雪则轻轻捏着酸疼的肩膀。“檀哥儿,你个泼猴你做什么,皮痒了是吧!”屋外常子胜忽然大声嚷道。
杨雪吓了一跳,飞速穿鞋跑出去一看,自家的片罩又被搬了出来,上头烘着的尿片还有几块掉到了地上。常子胜见妻子走了出来,忙道:“是檀哥儿搬出来的,那混账东西被我一吓,跑过旧房子那边去了。你去捡一下,我过去教训他,小兔崽子太不像话了!”说完气冲冲走了。
杨雪跑过去将片罩再次放进披屋,至于地上那几块尿片,表面上看起来不怎么脏,但想到那是要贴紧宝贝儿子小屁屁的,杨雪哪敢将就,即便已经干了,她还是决定用开水烫一遍。
只是楠哥儿这孩子,好好地怎么老跟自家的片罩过不去。自家的片罩和他家的片罩都放在这间披屋,这孩子不搬他家的,偏就搬动自家的。丈夫方才气得不轻,气头上可别说出什么不合适的话来。杨雪有些担心,加上也想去那边灶上看看有没有开水烫尿片,就锁了房门去了旧房子那边。
刚进堂屋门,就听到里头火塘边公公的怒吼声:“檀哥儿,这话是谁跟你说的!说实话,不然还要挨打!”“是,是我娘说的。”檀哥儿抽泣的声音传来。
“孟氏,你好大的本事。什么时候这家里的房子该由谁住,全听你的安排了!”罗老太太显然也气得不轻。杨雪不由纳闷,檀哥儿起先究竟说了什么话,以致长辈们这般火大。她心头好奇,不由靠近火塘门口去听。
孟氏慌了神,赶紧解释:“不是,我没教过檀哥儿这些话。我,我就是那天和他说长大了,就要自己睡一间房了。然后他,他就问他要睡哪里,我随口说披屋。谁知道这孩子竟然就上了心,以为那房子是他一个人的,所以,所以才将楠哥儿的片罩搬出来。”
常建礼淡淡地道:“你们两家的片罩都放在那间披屋,檀哥儿倒是分得很清楚,就将楠哥儿的片罩搬出来,却不搬自家的片罩。孟氏你这儿子教得可真好啊。”
“祖父,我冤枉,我真没这么教他的,是这兔崽子自己手痒。”孟氏吓得浑身哆嗦。
孟氏不辩解还好,一辩解反倒激起了常建礼对她的厌恶,再想到楠哥儿满月宴她踢的那一脚,心头火气蹭蹭蹭直往上冒,当即疾言厉色地道:“真把别人都当傻子呢?你这婆娘心术不正,教得儿子小小年纪就这么阴损,满心以为别人看不到就使坏!四郎这个做叔叔难不成还会冤枉了他?将楠哥儿的尿片甩到地上也就罢了,居然还用脚踩,那尿布上的脚印总不会是四郎按着你儿子的脚踩上去的吧!”
常建礼很少发这么大的火,孟氏被吼懵了,哪敢再说话。常子樵又气又羞,涨红着脸跪了下来:“祖父,都是孙儿没教好儿子,您责罚我吧。”
常建礼板着脸道:“三郎你起来,你这一年都在外头,管不到儿子怪不得你。”常子樵羞赧道:“虽说孙儿不在家,可檀哥儿终究是我的儿子,子不教父之过,求祖父责罚。”常兴家脸黑了,厉声道:“跪给谁看呢,没听到你祖父叫你起来!“三弟,起来吧。”常子梁常子柱一起将常子樵拉起来。
杨雪听到这里已经猜出了事情的大概,因为丈夫的告状,檀哥儿受到了惩罚常子樵和孟氏这回丢了大脸,自己若是再拿着尿布进去,岂不是火上浇油落井下石,罢了,趁着没人看见自己,赶紧撤吧。
不一会儿,常子胜就端着一箩筐桐籽过来了,杨雪还没问,常子胜就叽叽呱呱地说了起来。杨雪假装自己没过去偷听过,佯装气愤的模样道:“檀哥儿才多大,要说没有大人教,我还真不信了。”
常子胜道:“可不就是,幸好我当时将上头他踩过的留有他脚印子的尿片拿了过去,不然三嫂一定会死不认账。恶毒的婆娘,居然教得自己儿子小小年纪就这么阴损。分家后一定要和他们分开住,不然非带坏我们儿子不可。”
“还有件事我一直瞒着你,到这时候索性跟你说了。”杨雪将孟氏在楠哥儿满月宴时候的行径说给丈夫听,常子胜听完越加气愤。
杨雪道:“还是祖父英明,一下就看出了三嫂的图谋,三嫂那架势,分明是想霸住着新房子不挪窝,最好是将咱们挤出去,由他们一家子独占。你没看新房子的火塘,俨然就是他们一家的,没咱们什么事儿。还有两间披屋,三嫂也都放了她的东西,咱们不过放了一个片罩,她就唆使檀哥儿给丢出来。”
常子胜怒极反笑:“做她的春秋大梦,她以为是土匪占山呢?没脸没皮的东西,活该祖父祖母当着大家训斥她,半分面子也不给她留!”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不更,亲们别等。
☆、分家
杨雪沉吟道:“前些日子,你和三哥还没回家,娘有次说话不小心流露出了过完年就要分家的意思,然后二嫂和三嫂见天儿地凑一起叽叽咕咕,看到我或者大嫂靠近就闭嘴不说了,兴许三嫂就是在那时候向檀哥儿灌输了这房子将来是他们家的念头。不过那时候我都是将片罩放在堂屋,你回家之后才移到披屋去的,所以没见檀哥儿移咱们的。”
常子胜冷笑道:“那两个婆娘在一起肯定是商量着怎么在分家的时候多捞点好处,决不能叫自己吃亏了。其实田土什么的没什么好争的,基本上该是大家平分,嗯,大哥多分一点也有可能。真要争也就是地基和房子了。他们两家一个想独霸这房子一个想分那地基,可不就要防着你和大嫂。”
杨雪鄙夷道:“咱们根本就不稀罕这房子和那地基,让她争去。不过这心思可不能让她们瞧出,咱们什么都不说,先看祖父怎么分。”常子胜点头道:“祖父行事公正,应该不会叫谁吃亏也不会叫谁占便宜的。”
因为今年常家有宋沉和常子秀这对新人头一回拜年,杨雪在娘家只住了两个晚上就回来了。白氏身为长嫂,更是没回娘家,只让三个孩子带着东西去了外祖家。孟氏因为去年在娘家的不愉快经历,今年只捎去了礼品,人根本没去。更好笑的是马氏一家,在娘家只住了一个晚上就回了,理由是不能怠慢了头回拜年的小姑子。
马氏不怎么待见常子秀,这回却表现得格外殷勤,对常子秀嘘寒问暖,对宋沉客气有加。杨雪知道这婆娘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哪里是真的欢迎常子秀和宋沉夫妇,不过是知道祖父祖母看重这唯一的孙女孙女婿,做戏给两位老人看,免得分家的时候吃亏罢了。
常子秀对几位嫂子的心性了如指掌,自然不会被那些表面功夫所蒙骗,杨雪两口子没回来,只管亲近白氏,杨雪他们回来之后,大多时间就窝在杨雪房里,直把个马氏孟氏气得牙痒痒。
常家人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过完了元宵节,然后正月十六那天晚上,常建礼终于召开了家庭会议,正式提出了分家。
果然,老人将田土分为四份,一份面积宽些,其余三份相同。面积宽的那一份归常子梁,因为分家后四个老人和他们一起过日子。然后就是房子,旧房子占地最宽,楼上的房间都装好了壁板,由常子梁一家继承。常子梁是长孙,依照乡下人的规矩,这样的分法无人质疑,常家其他三兄弟都没有意见。
常建礼接着道:“至于新房子归谁,祖父有些犯难,还是看你们三兄弟自己的意思吧。反正谁要了新房子,那么他分到的田土就是地段最远,不当阳的地方最多的那份。”
常建礼话一说完,孟氏的脸色就变了。她本来以为新房子就自己和杨雪他们争,这样一来岂不是将马氏一家也拉了进来。她和杨雪他们争都可能争不过,再加个精明厉害的马氏,她还能有几分胜算啊。
偷偷看向马氏,似乎有些动心的模样,孟氏不由握紧双拳,不安地望向丈夫。稍后常子柱道:“祖父,我想和马氏回房去商量一下再回来。”常建礼点头:“可以,横竖不急。三郎,四郎,你们要想去一边商量也行。”
“那我们也下去商量吧。”常子樵拉着孟氏急匆匆走了,唯独常子胜和杨雪端坐不动。白氏好心地道:“四弟,你和弟妹不商量吗?”杨雪笑道:“用不着商量,楠哥儿他爹说怎么样就怎么样。”
他们本来就不想要房子,有什么好商量的呢?况且“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拿了房子的人就眼下来说是占了便宜,但从长远来说却是划不来的。房子会变旧朽烂,而田土却是要一直留给子孙后辈的,地段远不当阳这些不足也是会一直传承下去的。他们宁愿眼下吃点苦,也不想贪图一时便宜而承受长久的不利。
至于老二和老三家,杨雪觉着常子柱和马氏最终还是会放弃房子,毕竟田土是长远利益,而且新房子好些地方都没弄好,真要归了哪一家,往后还有得投入。以马氏的精明,应该能想到。
而常子樵和孟氏嘛,常子樵兴许也不想要房子,可苦于孟氏娘家不得力,他们要想起房子不知道要等多少年,所以最后还是会听从孟氏而选房子。果然不一会儿,两对夫妻就回来了,常子柱说自家不选房子,常子樵则选了房子。
“好了,既然房子分好了,那接下来就要分地基了。因为咱们家眼下只有紧靠着新房子那边那一块地基。分家了没道理大郎一家和二郎一家还一直住在一栋房子里,松哥儿又是曾孙辈中第二大的,最当紧起自家房子的是二郎一家,所以那地基就分给二郎。”
常建礼的话音不疾不徐,马氏听完喜上眉梢,洋洋得意地看向杨雪,心道长辈再偏心也不能不顾长幼,你们终究还是争不过我们。杨雪却神情淡定地给儿子擦着口水,仿佛没听到常建礼的话一般。
常建礼又道:“四郎没分到房子又没分到地基,家里眼下的钱拢共有二十八两多一点,四郎拿十五两,二郎三郎各拿三两,余下的归我们长辈。另外咱们家村子里还剩下村西头那一小块地,虽然不能起房子,横竖也分给四郎吧。即便这样,四郎还是吃了亏,所以往后这几年,我们几个长辈会多帮着四郎一家干活,直到他们家起了房子为止,你们三家不要心里不平。”
“不会,这是应该的。”常家三兄弟齐声应道。尽管心里有着自己的小九九,但想到四弟这些年给家里做的贡献最大,临了他却没捞到半点好处,身为哥哥他们确实有些良心难安。
“虽然旧房子分给了大郎,新房子分给了三郎,但二郎四郎他们两家还没起新房子,起房子也不是一句话的事情,总得要个三两年。他们没搬出去之前,就照着眼下这样的住法。我可不想再看到谁家的孩子将谁家的东西给丢出去这样的事情发生。”常建礼板着脸道。
常子樵如何不知道祖父这是在敲打孟氏,心头羞愧,忙道:“祖父,四弟他们没搬出去之前,新房子我和四弟平分,披屋一人一间。”
一直没做声的罗老太太道:“这样很好,那就各自用离自家房间近的披屋,省得闹心。新房子那边还没起灶,三郎你们不用搬家,那灶是要用一辈子的,你们就在灶屋那里起灶做饭。四郎,你们暂且就在披屋那里起灶。二郎,新房子这边实在是没空房子了,好在院子够大,你们就在院子角落用篾晒簟围一间灶屋用着吧,左右也用不了两年。”
几兄弟对这安排都没意见,分家圆满落幕。常建礼一挥手:“好了,都散了吧,四郎留下。”
孟氏马氏心愿得偿神清气爽,而杨雪和常子胜却是房子没分到地基没分到,绝对是吃了亏的。两个女人带着幸灾乐祸的心情看着杨雪,本想欣赏一下她大受打击垂头丧气的模样。谁知道杨雪神色平静地抱着楠哥儿回了房,半句不满的话都没说。
这样一来,马氏反倒犯起了嘀咕,怀疑老家伙们手里的钱是不是不止二十八两,杨雪他们表面上吃了亏其实占了便宜,不然杨雪不会那么平静。回到房里马氏赶紧拉着丈夫说起了这事,最后肯定地道:“极有可能,祖父他们历来偏心四弟,没道理分家倒给他分得最少。”
“闭嘴!臭婆娘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这些年大家拢共挣了多少钱你算不出来,除去开销可不就只剩下这么多?你要真觉着四弟他们占了便宜,那我去和他说,咱们两家换?”通过这回分家,常子柱算是真正感受到了祖父行事的公平,听到自家婆娘诋毁老人的话,火气腾地就冒起来了。
马氏被丈夫一吼,一下就蔫了,嘴上不敢再说心里却不服气。稍后常子柱却低声感叹起来:“祖父为了咱们几兄弟,真是操碎了心啊。他老人家希望咱们几兄弟个个日子都能过得下去,所以有心让老三分到新房子,因为孟氏娘家那里他们不可能借到钱。让他们起房子,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马氏哂笑道:“你耳朵聋了不曾,祖父起先自己都说不知道要将新房子分给谁。是咱们和杨氏他们不选才归了他们好不?”常子樵哼了一声:“那是因为他老人家算准了我们和四弟他们会因为田土的原因不选房子。”
马氏无话可说了:丈夫说得对,自己不想贪图眼前好处放弃长远利益,杨氏他们自然也一样。
常子柱又道:“至于地基,我比四郎大,按理该分给我们。不过这样一来四郎他们就吃了亏,可祖父还是会这么做。几兄弟四郎挣钱的本事最大,杨氏娘家又得力,他即便没地基,也能靠着自己的本事将村西头那块地拓宽,整出一块地基来。”
不得不承认常子柱对常建礼的心理分析比较精准,因为此刻常建礼对常子胜说的话就是这么个意思。老人最后道:“四郎,虽然祖父努力想将这个家分得公平,但咱们家就这么些家底,怎么分都得有个人吃亏。祖父横想竖想,只能委屈你了,你别怨祖父。我知道这对你和你媳妇不公平,可你比你几个哥哥都能挣钱,你媳妇又最精明,你们怎么难都能将日子过好。”
☆、起灶
常子胜恭谨地道:“我没怨祖父,就这么分挺好的。”常建礼道:“你虽然没意见,可我担心你媳妇,她这心里恐怕不好受,回头你跟她好生说说吧。”
常子胜道:“雪姐儿都说了全听我的,家里的难处她也都知道,祖父您放心好了。”常建礼和老伴对视一眼,两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欣慰的神色。
罗老太太叹息道:“四郎啊,咱们没看走眼,你和你媳妇果然没让我们失望。你们一片孝心肯替长辈分忧,祖父祖母也不会真的就让你吃大亏。村西头那小快地,西边挨着的空地是你叔祖父家的,我和你祖父打算去跟你叔祖父说一说,让他将那地卖给或者换给你们,那样的话两块地连一起就够你起房子了。”
这想法跟自己的打算不谋而合,常子胜心里一动,嘴上却道:“就怕我叔祖父家不肯卖或者换。”常建礼道:“他们要不肯,那你就往东边凿一下,把那片石头搬走,反正那是片无主的地,开出来就属于你了,不过多花些钱罢了。你放心,你这几年只管出去挣钱,田里的活计自有我们几个老家伙帮着你媳妇做,凭你的本事,还怕挣不够凿那地基的钱。”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自己原本还打算分家后和大哥商量一下,两个人一个在家耕田一个就出门做工,轮番出去。长辈们接下来的三两年既然肯全盘负责自己的田土,那自己根本不用和大哥合作了。他心里高兴,忙道:“能,挣得够。”
常建礼又道:“其实让你去村西头那边起房子,我这心里是不大情愿的。你们搬去那边,隔咱们就远了。可那边紧挨着你们叔祖父一家,你们几兄弟,大郎是长孙,不可能搬离咱们家这老房子。剩下你们三兄弟,马氏孟氏心性不好,去了那边和你叔祖父一家合不来事小,只怕日子久了还会伤了和气。你媳妇仁厚,只有你们搬过去我才放心,所以我才将这边的地基分给二郎。”
常子胜回房的时候,杨雪已然将楠哥儿哄睡了,正坐在火箱边沿凝神。常子胜虽然在祖父母跟前说自己媳妇不会因为分家的事情不高兴,但分下来自己吃了些亏是事实,此刻见妻子发愣的样子,他心里还是有些发虚。
轻轻走过去揽住妻子,低声问道:“妹妹是不是因为祖父这样分,心里不好受?”杨雪摇头:“哪能呢,咱们本来就不想要房子也不想要地基,这不正好吗?祖父肯定也想分得公平,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里只有那么些家业,分到最后总得有人吃些亏,谁让你最小呢?况且咱们吃亏只是明面上的,真要说起来咱们可不亏。我方才就是在想这事,你听我说……”
听杨雪兴冲冲地说完,常子胜不由笑了起来:“你跟祖父想到一块去了。”杨雪楞道:“怎么,祖父他老人家留你就是说这些?”“那是,祖父他老人家哪能真的不管咱们。”常子胜得意地将常建礼的话原原本本地说给杨雪听。
“哈,那块地东边是无主的荒地,太好了!”杨雪喜得猛拍手,“即便叔祖父一家肯将他们那块地卖给咱们,咱们往后也要将那荒地开凿出来,开出来了就是咱们的,往后咱们的子孙就可以在那里起房子了。”
“看把你高兴的。哎呀,我媳妇还想得真远呢,咱们家儿子还不会走路,就想着给孙子准备地基了。”常子胜宠溺地捏了捏妻子的鼻子打趣道。
杨雪脸一红,瓮声瓮气地道:“怎么,不行啊!”常子胜抱起妻子狠狠亲了一口:“行,怎么不行。我媳妇谋划长远又周全,我什么都不用操心,多大的福气啊,我高兴都来不及呢。”
杨雪不好意思地笑,两口子兴奋地谈论着将来的打算。最当紧的当然是赶紧在披屋起灶,除了请工匠,还得准备砖啊石灰啊什么的。自己要单独做饭,那锅碗瓢盆之类的东东也得置办一套了。不过这些东西他们不用担心,因为薛氏一早撂下话说,当初杨雨分家,碗筷盘盏什么的娘家给买了一整套,到了杨雪这里待遇也是一样的。
常子胜当即决定明日就去马家集问工匠。杨雪想了想,还是觉着先问问自家大姑姑,她毕竟在镇上住了多年,行情什么的都熟,往后自家用钱的地方很多,能省一文是一文。
常子胜点头:“好,我明天也要托人捎信给蔡大哥,告诉他我今年还是要跟他一道做工,让他给我留个位置,正好一道去马家集将这些事情一并办。”
次日小夫妻一吃过早饭就背着宝贝儿子去了马家集杨元莲家。听说常家分了家,杨雪他们急着起灶,有了四个月身孕的刘秀芝便道:“这个好办,我娘家那边有个本家兄弟就是专门给人起灶的,我这就捎信给他,看他这两日有空不。雪姐儿,请了他,保证你们钱花得少灶又起得好。”
杨元莲也笑着点头:“刘四郎确实是咱们这一道起灶本事最好的,请他错不了。”杨雪笑:“那就劳烦表嫂了。”
刘秀芝立马捎信去给那刘四郎,刘四郎很快就来了,说自己明日就可以去常家沟给杨雪他们起灶。既然明天匠人就要上门起灶,那今日肯定得将东西准备好。刘四郎问了杨雪他们准备起几口锅的灶,准备买多大的锅之后立马就报出了该准备多少块砖多少石灰。
搞定了起灶的工匠,杨雪和常子胜离开马家。常子胜先寻了相熟的人给县城的蔡大郎捎了信,然后两口子再去买砖和石灰。只是起一个两口锅的灶台,要不了多少材料,常子胜自己几个来回就能搞定。不过他只是挑了一趟回去,得知消息的常兴家就自发地来帮他挑,父子二人再挑了一趟就将材料全挑回了家。
刘四郎第二天一大早就来了常家沟,喊常子胜给自己打下手,忙乎了一整天,一个齐整的灶台就在新房子的披屋起好了。其间孟氏让常子樵过来问工钱多少,刘四郎得知他们打算起三口锅的大灶台,就说要四十二文钱。
常子樵回去告诉孟氏,孟氏立马摇头:“四十二文,太多了。我娘家那边有个匠人,人家起三口的灶从来只收三十五文。咱们还是请那个匠人,不请这个马家集的。”
常子樵道:“可我瞧着这人做工做得很好,贵点就贵点,只要灶好用就成,毕竟是要用一辈子的东西,几十文钱咱们又不是出不起。”
孟氏哼了一声:“你倒说得轻巧,虽说咱们不用起房子,可这房子堂屋最外头的壁板没装,楼上的房子也没隔开,这些东西要弄好,哪一样不要钱。”
妻子说得在理,分了家自己要种地,不能出去挣钱,确实能节省就该节省。常子樵立马妥协,道:“那就听你的,不请这人。”
杨雪他们的灶起好了,罗老太太赵氏白氏都来参观,纷纷觉着那灶起得很好。回到旧房子那边白氏对杨雪家的新灶交口称赞,马氏听完酸酸地道:“这灶啊,光好看可不行,最要紧的要火旺省柴,烟雾散得快。”
白氏愣了一下,道:“四弟妹说这人是马家集最好的起灶匠,人家起的灶肯定好用了。”马氏道:“他们又还没开始用,谁知道。不是有这种说法吗?这灶好不好用,固然跟起灶的工匠手艺高低有关,但还取决于家中的主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