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村居清贫乐-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赵氏不断地祈求祖宗保佑闺女这回能生个大胖小子,可常子秀二胎还是生了闺女,得知这一消息,赵氏蔫了好多天,直嚷着对不住亲家,连去宋家看望闺女送东西的劲头都提不起来。
罗老太太见不得她没精打采的死模样,气道:“那你就别去,我有四郎媳妇陪着足够了。”
杨哥儿没满一岁还在吃奶,不过七八个月的孩子,已然开始吃辅助食物了。杨雪给孩子事先挤了一大碗奶水温在锅里,又嘱咐丈夫给孩子蒸鸡蛋羹添补着,姚氏宋氏也保证会帮着常子胜带孩子,杨雪才放心地挑着东西和罗老太太走了。
常子秀又没生下儿子,常家长辈兴许是担心宋家会轻慢了闺女,这次带去宋家的东西便有些多。鸡和鸡蛋还有甜酒小孩儿的衣衫并玩具杂七杂八地一担箩筐根本装不下,罗老太太自己还背了一背篓东西。祖孙两个一路上没少歇气,即便动身得早,赶到宋家的时候还是午时都过了。
杨元兰热情地接待了她们,言行举止中并没有流露出半分常子秀又生了闺女而不高兴的样子,罗老太太揪着的心总算放松了许多。
常子秀自己倒是没有多大的心理压力,笑嘻嘻地说她家男人说了这回生不出儿子,不还有下回嘛,着什么急。而且闺女贴心,生闺女也没什么不好。
在这时代,一连生了两个闺女,没完成传宗接代任务,常子秀却脸色红润神态轻松,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她说那番话的时候,宋沉就在边上,一句话不说只管嘿嘿地笑,看向妻子的眼神满是宠溺。
杨雪不由暗自感叹当初小姑子抗婚,自己出手相帮这步棋是走对了。成全了一对佳偶,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罗老太太却对孙女没心没肺的样子微微着恼,等宋沉出去后,老人一指头戳在孙女额头上,气恼道:“那是宋二郎怕你忧心宽慰你的,世间没有哪个男子不喜欢儿子的。你年岁不大不着急,可他很快就要三十岁了,能不着急?再说你们不着急,你公婆也不着急?这样的话你也就在我们跟前说说,万不可在外头尤其是你公婆跟前说,明白不?”
常子秀翻了个白眼:“我知道!您当我不想给沉哥生个儿子啊,这不送子娘娘不给我我有什么法子,我不只好这样子宽慰自己。”
杨雪因为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小儿子,所以谢绝了杨元兰和常子秀的挽留,和罗老太太吃完晚饭就打道回府了。她一路上只觉得胸口胀得难受,奶水将衣襟都浸湿了。根据经验,杨雪知道小儿子这会子肯定因为没吃奶吃而哭闹,心里着急,脚下步伐情不自禁就加快了。
祖孙两个回到常家沟的时候,天已擦黑,在路口和罗老太太分开后,杨雪飞跑着往家里奔,果然还没走进自家院子就听到小儿子的哭声。
常子胜温声哄着:“小祖宗,别哭了,你娘很快就回来了。来咱们吃蛋羹,啊,别哭了。”杨哥儿嗓子都嘶哑了,肯定哭了很久,常子胜的声音倒是平和,并没有暴躁不耐烦的迹象,杨雪不由暗自佩服起丈夫来。
“弟弟别哭了,哥哥背书给你听好不好?人之初,性本善……”楠哥儿清脆的声音传来。父子两个合力哄着,可杨哥儿还是不买账,只管撕心裂肺地哭。
杨雪听着孩子尖利的哭声,心里猫抓一般的难受,三两步冲进门,大声道:“我回来了!”“啊,爹,我娘回来了!”楠哥儿欣喜地大叫。
常子胜抱着小儿子走到了廊下,看到杨雪的身影忍不住大声叫苦:“好媳妇你总算回来了,不然这小祖宗这么哭下去我都要愁死了!”
杨哥儿听到老娘的声音,一下就不哭了,扭着小肥身子老远就伸手要杨雪抱。杨雪忙不迭地将儿子接过,杨哥儿倒下身子直往母亲胸前拱。“四哥快去给我打水拿洗脸帕来,我擦擦不然脏死了。”杨雪跑一通出了汗,觉得就这么喂小儿子不卫生。
常子胜飞快地去锅里舀了一盆热水给杨雪擦洗,自己接过小儿子。杨哥儿却以为老娘不肯喂自己,愤怒非常,小小的人儿死命挣扎,抓挠踢打,挣得脸蛋通红。常子胜哭笑不得,直催杨雪快点。
杨雪在房里草草地擦了一通,接过杨哥儿喂了起来,不想杨哥儿吃着吃着竟然睡着了。“别睡呀,杨哥儿,这边还没吃呢?”杨雪轻轻扯着儿子的耳朵唤他,孩子却理都不理只管沉睡。
常子胜道:“别喊了,你不在这孩子一整天都没怎么睡觉,闹到这时候还不困啊。”“是啊,弟弟一整天哭哭啼啼地,我一直帮着哄他,累死了。”楠哥儿也打着哈欠。
大儿子自来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为大人分忧,杨雪摸着楠哥儿的头爱怜地道:“好孩子,既然累了那就让你爹给你倒水,洗脸洗脚之后睡去吧。”楠哥儿揉着眼睛道:“我已经洗了脸和脚了。”杨雪点头:“那好,让你爹给你掌灯带你去睡。”
安顿好了大儿子,常子胜又折身回来将小儿子放去床上。杨雪疾走了一路,到这时候才觉得腿脚酸软,坐在椅子上不想动弹。常子胜拍了拍自己膝盖:“腿酸了吧,放上来,哥哥给你揉揉。”杨雪老实不客气地将脚放了上去,常子胜伸手轻轻掐捏着她的小腿肚子,顺嘴问起常子秀的情况。
杨雪知道他关心妹子,便将自己今日到了宋家之后的事□□无巨细地说了一遍。杨哥儿只吃了一边,另一边还胀痛着难受,杨雪挥手不小心碰到腋窝,忍不住皱眉抽气。
常子胜坏笑低声道:“我去给你准备洗澡水,你赶紧洗了歇下,哥哥好给你吸空,不然你别想安生。”杨雪脸一热,捶了丈夫一拳,没好气地道:“你就巴不得有这事,看你笑得那副贼头贼脑的样子!”
“妹妹你怎么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哪,我这可是在帮你解除痛苦!”常子胜一副委屈的口气,嘴角却上扬着。“坏东西,得了便宜还卖乖。”杨雪恼羞成怒,抓起这货的手咬了一口。常子胜一把抱起妻子,笑道:“妹妹还是赶紧洗了澡,再捱下去,你忍得难受哥哥也心疼。”
马氏这阵子格外郁闷,小姑子还没出嫁,她就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如今小姑子都生了二闺女了,她还是只有两个孩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这肚子这几年就是没动静。二房房子起好了,也搬进去住了,马氏这回是真的开始忧心孩子的事情了。
更叫马氏难受的是杨哥儿满一岁之后不久,孟氏又怀上了。眼看着其他几个儿媳接二连三地生孩子,马氏却一直没见怀上,赵氏都忍不住嘀咕起来了,甚至好几次让马氏去县城寻郎中瞧瞧,直把个马氏怄得不行。
马氏忧心自己怀不上,杨雪却开始操心孩子的教育。她自己穿过来是女儿家,又是这样的出身,只能过清贫的生活。可是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她却不甘心他们一辈子窝在乡下做一个靠天吃饭的农夫。
别说有了庆王府世子这个靠山,就算没有杨雪也会努力培养孩子。如果是读书的料,就让他们走科举这条路。如果不是,那就设法让他们学做买卖。
所幸楠哥儿这孩子从目前来看天资不错,杨雪从三岁开始教他《三字经》《百家姓》,发现这孩子不光记忆力好,领悟力也不差。马骏走科举的路子,家里的旧书比较多,知道杨雪想培养楠哥儿,就大方地支援了好些发蒙的读物。
杨雪感激不已,须知这时代的书可是不便宜。这也是为什么乡学先生所收的束脩即便很低,也没多少人家肯送孩子去读书,因为描红写大字的纸和笔墨钱在乡下人眼里也是不小的开支。
杨雪见儿子天赋不错,教起来也就越发上心。为了增加孩子的见识,杨雪还有意识地将前世自己书本上看到的,生活中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说给孩子听。
楠哥儿六岁多的时候,杨雪生下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一个漂亮的女儿。常子胜喜得不得了,一回家就抱着宝贝闺女紫姐儿哄,却将两个儿子扔到了一边。杨雪为此郁闷不已,心道古代不都重男轻女吗?怎么自家这货反其道而行之啊。
杨雪生下紫姐儿之后的五天,马氏也生了个闺女,取名常翠。孟氏的第三胎是个儿子,这样一来,常家四个孙媳妇,就二房只有一个儿子。马氏自来要强,好不容易怀上之后,天天念叨着菩萨保佑自己生个儿子。
谁知生下的却是闺女,马氏极其失落,对这个叫常翠的闺女养起来也就不是很上心。所幸常橙很喜欢这个小妹妹,照料起来比大人还细心。
楠哥儿眼看着就要七岁了,杨雪自己没参加过科考,教孩子一些简单的东西还行,真要下场考试,还得请专门的先生来教。马骏已然考中了秀才,正为秋闱而奋斗着。他某次特地带着楠哥儿去见了自己的启蒙先生,那先生随便考了考楠哥儿,对孩子的天分大加赞扬,主动提出只要杨雪他们肯将儿子送到自己门下,他一文束脩都不要。
那位老先生虽然至今没教出过一位进士,但举人却是教出了三四个的,本事还算是有的,杨雪和常子胜商量后,决定楠哥儿一满七岁就将孩子送去镇上跟着那先生读书。
为着楠哥儿要走科举的路子,常家长辈这几年没少帮着四房做农活,好让常子胜空出时间出去做工挣钱,毕竟走科举的路子花钱的地方较多。杨雪却知道光靠这个远远不够,费尽心力地想起了挣钱的路子。
☆、丢失
前世乡下人发家致富,无非种植养殖,可人家那是要成规模大范围地搞,眼下就凭自家这点田土,根本弄不起来。当然就算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好几户人家跟着自己一道干,技术也是个大问题。
杨雪前世大学学的专业跟种植养殖不沾边,即便沾边了她也才读到大一就穿过来了,根本没机会掌握那些要害的技术,所以什么水稻养鱼之类的点子想都不要想。
剩下的挣钱法子就是做买卖,可做什么买卖呢?要想赚钱最好能另辟蹊径,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子。杨雪想了又想,也没想出一个好的门路。
可怜她前世是个只知道埋头读书的书呆子乖乖女,生计什么的从来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穿过来做了杨家的幺女备受宠爱,杨家虽不富裕但不存在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挣钱什么的根本轮不到她操心。
果然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她若是一早就想着做买卖,当初在县城服劳役买菜的时候,就可以留心各类买卖的利润空间资本投入以及人手需要等等细节问题,多结交各行各业的掌柜。若是那时候就着手了,哪有如今的茫然无措。
而且真要做买卖,就得抛下乡下这份家业,两头兼顾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常家沟别说离县城太远,就是离马家集都有十几里路。下定决心做买卖,就得去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的闹市租赁铺子。这个可是需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杨雪担心常子胜那里难说服。
纠结为难之际,端午节到了。马家集已经连着几年没正经举行过龙船比赛了,今年有乡绅牵头,邀请上下游两个镇的村子也参加,官府也愿意出面主持并维持秩序,最后有十二只龙船报名参加比赛,算是盛况空前。
紫姐儿还没满百天,天气那么热,即便有杨元莲家可以歇息,杨雪也不想带着女儿去遭罪。她决定自己不去看龙船留在家里看孩子。杨哥儿也只四岁,那样拥挤的场合同样也不适合他,杨雪本来是不准他去的。
可这小子人小鬼大,老早就听大人说起看龙船,又得知自家老子要带着哥哥去看,立时吵翻了天。这事让常兴家知道了,特地跑过来替孙子求情,拍着胸脯说自己会亲自照看杨哥儿。而且常建礼罗老太太虽然一把年纪了,却都是龙船迷,端午那天他们也要去马家集,也可以帮着看孩子。长辈发话,杨雪只好同意小儿子跟着去看船。
古代乡下人娱乐活动太少,看龙船于他们来说,实在算得上一件难得的大事。所以端午那天一大早,常家沟村就骚动起来了。一吃过早饭,人们就成群结队陆续出发往马家集赶。整个村子半多人家都是倾巢出动,留在家里的要么是杨雪这样带着襁褓之中孩儿的妇人,要么是垂暮之年行动不利索的老人。
这一天,马家集一带各村的情况和常家沟差不多,为此小小的马家集人山人海,有限的两条街道差点没给挤爆。杨哥儿年小一些,常子胜就将小儿子抱在手上,常兴家则负责牵着楠哥儿的手。
常家大房一家六口都出动了,二房马氏带着翠姐儿留在家里,常子柱带着常松常橙去看龙船。三房青姐儿着了凉,孟氏带着小儿子在家守着她,就常子樵带着檀哥儿去了马家集。常建礼见自家带的孩子有好几个,生恐孩子走散,一路上不断地招呼着大家不要自由行动,要始终在一起。
然而越怕出事越出事,檀哥儿不听话,不要常子樵牵着自己的手,结果被挤到了一边。眨眼间就被汹涌的人潮给卷得不见了踪影。一家子人吓得魂飞魄散,寻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才寻到人。有了这次教训,此后大人们百般小心,丝毫也不敢马虎。
十二只船队经过几番角逐,最后胜出的两只龙船争夺冠亚军。两只龙船一只是马家集镇上的船,另一只则是马家集下游那个镇子的船,对方今日来现场观看比赛的人也不少,现场气氛瞬间热烈起来。
看了大半天,楠哥儿嚷嚷着口渴,本来常子胜想亲自带着大儿子去买水的,但赵氏白氏齐声说自己也口渴了,白氏的小儿子也嚷着要喝水,赵氏就提议自己牵着楠哥儿和白氏母子一道去买水。
天气热,看龙船又一看就是大半天,人最容易口渴。马家集本地有些有生意头脑的人家就挑了井水摆在江边叫卖,一文钱一瓢水,半大的瓢两个大人两个孩子喝还是够了。
祖孙四人挤到卖水的跟前,白氏掏出一文钱,卖水的婆娘舀了一瓢水递给她,白氏将瓢凑到楠哥儿嘴边道:“楠哥儿你最先喊口渴,你先喝。”楠哥儿确实渴坏了,立马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他喝够了之后,白氏正打算将瓢递给赵氏,怀里的小儿子却急得直喊要喝水要喝水。赵氏心疼孙子,便让白氏先喂他。谁知这孩子还没喝好,就听得江边人群大声鼓噪起来,原来冠亚军的最后争夺比赛已经开始了。
看了半天,最精彩的就是这一场比赛,赵氏白氏一听都急了,大口喝完瓢里的水,婆媳两个便带着孩子折身往回走。可是她们还没回到常家人看龙船的地方,两只龙船就越来越近眼看着就要划过来了,岸上观众兴奋莫名,叫嚷声越发大了。
婆媳两个一心看到船,被这气氛一激,哪里还顾得上去和家里人汇合,只管带着孩子拼命往江边凑拢,奋力踮起脚尖透过人头空隙将视野投往江边。
楠哥儿也急了,可怜他人矮,即便踮起脚尖也只能看到别人的后腰。好在他可以仗着人小,钻过人墙往里挤。这孩子听话,即便和赵氏隔着人墙,也没有松开祖母的手。赵氏因为一直牵着孙子嫩滑的小手,虽然没完全看到孙子的人,也觉得安心。
两船终于划到了跟前,人群激动之极,一阵拥挤,赵氏差点没给挤倒,为了稳住身形,她的手下意识地就松开了一下。幸好等她站稳后再伸手抓过去,又抓住了楠哥儿的手。她这才大松了一口气,再次踮起脚尖追看着两只龙船。
要冲刺了,人群彻底癫狂,跳脚大声呐喊者比比皆是,就连大姑娘小媳妇都忘记了矜持,一个个扯开喉咙给自家那边的龙船喊着使劲划。最终结果出来,东道主马家集龙船以两桡的微弱优势战胜了对手,赢得了冠军。江面上沸腾起来了,人们议论纷纷。
赵氏心满意足,大力牵过孙子,打算去和家里人汇合。可是等她低头一看,却惊恐地发现自己牵着的根本不是楠哥儿。那孩子比楠哥儿矮些,黑瘦黑瘦的,跟俊秀白净的楠哥儿根本没法比。
那孩子抬头一看,也惊得张大了嘴巴。“你不是楠哥儿!“你不是我祖母!”一老一少四只睁大的眼睛对视几秒后齐声尖叫。
“你是谁家的孩子,不是我孙子为什么拉着我的手!”赵氏气急败坏地吼。“我,我没拉着你,我拉的是我自己的祖母。我祖母哪去了,我要祖母,呜呜……”可怜那孩子和家中大人失散本就惊惶不安,又被赵氏这么凶神恶煞地一通吼,吓得嘴巴一扁,直接开哭。
“娘,别顾着生气了,赶紧找人要紧。楠哥儿应该就在这附近,咱们快去找。”白氏抱着小儿子虽然因为之前的那阵拥挤和赵氏离开了一些,但终究隔得不远。比赛结束人群散开,她很快就挤到了赵氏身边,正听到赵氏吼那男孩儿,而楠哥儿却不见踪影。她一下就猜到发生了何事,赶紧提醒赵氏。
“牛蛋儿,我的儿,你吓死祖母了!”一个年纪跟赵氏差不多大的妇人哭叫着奔了过来,将那孩子揽在怀里好一通揉搓,祖孙两个哭做一堆。
赵氏和白氏急慌慌地在附近寻了一通,却始终没见到楠哥儿的身影。声嘶力竭地喊了许久,就是没听到回应。赵氏浑身冰凉,颤抖着嘴唇道:“大郎媳妇,楠哥儿会不会叫拐子给拐走了?”
白氏也心头发虚,嘴上却道:“不会的,娘别自己吓唬自己,马家集从来没出现过拐子。楠哥儿又那么聪明,拐子拐谁也不会拐走他啊。兴许这孩子看不到咱们,就去原先咱们坐那地方找四弟和祖父他们去了。”
“对对,一定是这样,咱们过去,去那边。”赵氏仿佛捞救命稻草一般拉着白氏去寻常子胜他们。无奈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楠哥儿根本就没去那边。
得知赵氏弄丢了楠哥儿,常兴家气得当场挥拳揍向妻子:“蠢婆娘,你连个孩子都看不住,你说你有什么用?”“爹,您别顾着生气,赶紧找人是正经!”常子梁眼疾手快地抱住自家老子,苦苦劝道。
“混账东西,赶紧找人!”常建礼脸色铁青地大吼。常子胜如坠冰窖浑身哆嗦着,但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你们分开找,我去大姑姑家看看,楠哥儿知道马家在哪儿,兴许他找不到咱们一时间害怕,直接去了马家。”
“有道理,你先去马家看看。”常建礼点头同意。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老电台亲的地雷,破费了!
☆、怨愤
今日龙船比赛,杨家全家出动。薛氏原本说自己年纪大了受不了拥挤就不去马家集了,就留在家里带曾孙女慧姐儿。
但杨元莲说自家会让油坊的伙计天不亮就去江边占据绝佳的位置,保证薛氏看船的时候挤不着也晒不着,然后晚辈尤其是杨冬和他的媳妇不断地劝说,薛氏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
杨冬的媳妇罗氏是桐木冲人氏,其父乃罗大安的一个本家叔父,杨雨一早就觉着这姑娘勤快利索,心地善良但该泼辣的时候又泼辣得来,绝不是那种绵软好欺负的性子,正是薛氏心目中理想的孙媳妇人选。
所以杨冬年纪到了家里四处寻访打算给他定亲的时候,杨雨就在薛氏杨元本白氏跟前推荐了这个姑娘。杨家人经过多方比较权衡,最终选定了罗氏。
罗氏嫁过来之后,勤劳孝顺,更难得的是能管得住杨冬。薛氏每每看到偶尔犯懒的孙子被孙媳妇义正辞严使唤着跑这跑那就倍觉欣慰,杨冬就需要这样一个强悍的媳妇管着,杨家未来的当家主母也需要这样的性子才撑得起门户。
因为对孙媳妇很满意,即便罗氏并没有一举得男,头胎生的是闺女,杨家长辈对她的疼爱也没有减少半分。薛氏更是淡定,当初白氏也是生了几个闺女之后才得的儿子,横竖杨冬和罗氏都年轻,慢慢生总能生出儿子来。
且说常子胜抱着杨哥儿跑到马家一看,楠哥儿没在马家。此刻的马家不光杨家一家子,还有杨元兰家,杨霜一家子都在。得知楠哥儿丢了,大家都慌了,白氏差点没厥过去。薛氏虽也摇摇欲倒,但还是撑得住,嘶声道:“去找,都去找!”
马骏道:“报官,赶紧报官!今日县衙专门派了人来维持秩序,蔡捕头亲自来了。常四郎你们不是和那蔡捕头有交情吗,赶紧去找他。让他下令封锁各码头路口。就算楠哥儿真给拐子拐走了,这会子应该跑不远!”
果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马骏一句话惊醒梦中人,事发突然,常子胜起先就顾着慌乱,根本没想到借助官府的力量。马骏这么一说,他才反应过来。将杨哥儿往杨雨跟前一放,大声道:“对,蔡捕头在哪儿,我这就去寻他!大姐帮我带着杨哥儿!”
“我知道在哪儿,我带你去!”宋沉才刚在街上看到过蔡捕头,自告奋勇地拉着常子胜就走。其他人也分头赶往街上去找人。
常子胜他们很快找到了蔡捕头,彼时蔡捕头身边围了好些人,一个个神情焦躁,更有妇人眼睛红肿哭哭啼啼地。常子胜见状心里顿时一沉,奔过去一问,心头越加绝望了。原来这些人也都是丢了孩子来寻蔡捕头报官的,就目前统计的,加上楠哥儿已经有五个孩子失踪了,而且都是些模样清俊的孩子。
很显然这是一起有预谋针对性极强的拐带案子,这样的大手笔,应该不是一两个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