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想种田-赵岷-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个月后,江星月带着家仆和妻子去府城。
“你说,她能中举人吗?”荷月一脸好奇地问桐月。
“肯定能的。”桐月对江星月充满信心。
“中举之后呢?听说更难考。”
“那也不怕。”
荷月摊摊手,一脸惊恐:“我都替她怕了。既要埋头苦读,还得担心身份暴露。这真是一条荆棘之路。”
桐月微微叹息道:“人活在世上,请问哪条是康庄大道?”
“我也不知道。”荷月不说话了。
桐月慢慢往回走着,想着自己今后的路,又想想江星月,心中不禁感慨万端。她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这句话适用于江星月,也适用于她。因为有了信念和目的地,所以这漫长艰难的过程也尚能忍受。
江星月离开后,桐月的生活仍旧没什么改变,仍是种田做生意,一点一点地攒着辛苦钱。白佑林渐渐来得少了。他现在很忙,俨然成了本县的名人。时不时地被当地乡绅富人们邀请赴宴。他时不时地做出几首新诗,差不多每首都能引起一番轰动。据说,他的名气已经传到府城,估计再过不久就能传到京城了。
每每听到这些消息时,荷月的神色便有些古怪。
她忍不住问桐月:“唉,看到同类过得这么好你会不会心里不平?明明你也可以这么做啊。”
桐月淡然道:“我是可以这么做,不过我明白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无法接受自己做这样的事,我也坦然接受自己的坚持和弱点,自然不会因为别人过得好而焦虑。他是他,我是我。”
荷月微微一笑,从此以后,便没再问这个问题了。而且,没多久,白佑林这个名字便不常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了。因为他要去京城了。他的名声终于传到了京城,他哥哥果然对他另眼相看,写信让他去。白佑林欣喜异常,不及面辞桐月,只让下人来捎个口信便算是辞行。
八月乡试揭榜,江星月名列前矛,中了举。林家上下一阵欢腾,同时在村里也引起了轰动。林老三的地位是水涨船高,林老实也跟着风光一把。
林家一家的地位上涨得如此之快,有人羡慕,有人妒忌。旁的人家还好,那宋家气得不行。听人说,宋老七一家脸色阴沉了好几天。他脸色越难看,林老实就越嘚瑟。不过,他骨子里还是怂,也只敢嘚瑟,并不敢真的上去找碴。毕竟宋家兄弟的势力在那儿搁着。他不敢找事,宋家也有所顾忌。两家虽然各种看不顺眼,但到底没挑起事,倒也算相安无事。大人如此,孩子可就不一定。
没过几天,就有孩子来报信说,荷月跟宋家的一个孩子打架了,打得不可开交。
白氏和杏月吓得一惊,桐月倒是很平静,反正荷月也不会吃亏。
不过,她还是跟着姐姐和母亲去现场看看。
她到的时候,打架现场围了不少人。
她没看到人,先听到议论声。
“老天爷,这孩子咋那么厉害。”
“是啊是啊,那么小的人儿,下手那么狠。”
……
众村民见到桐月一家过来,赶紧让路。
桐月挤进去时,看到荷月正伙同两个小伙伴摁住一个半大的男孩子挥舞着拳头揍人。人们拉都拉不开。
男孩子被她打得惨叫连连。
白氏和杏月梅月三人费了一番气力,才把几人拉开。
荷月似乎打得很不过瘾,被白氏拖走时,还不忘回头叫嚣:“你等着,奶奶我剥了你!”
众人一边拉起被揍得猪头样的男孩一边大笑不已。
宋家的孩子被揍,他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桐月他们到家不久,宋家一帮人就带着孩子来讨公道。
但他们有什么公道可讨?一是这是孩子之间的事,况且,双方的年龄相差又很大,不存在以大欺小的问题。
桐月和梅月抓着这两点把宋家的人驳斥得哑口无言。
这帮人汹汹而来,悻悻而归。但从这以后,两家的梁子结得更深了。宋家大事不敢找,背后阴招不断,尽使些不入流的手段。比如说破坏田地,在院门上抹粪,整天指桑骂槐之类。
林家也以牙还牙,亏倒没吃。虽然如此,但也桐月还是被这些小事折腾得又烦又累。
这时候,她不由得想起以前有个亲戚告诫她的话: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面对极品小人,能远离最好远离,他们会不惜用生命来对付你,可是你的生命还要用来做很多美好的事情。
如果,她的生命要全部用来对付这些小人,那该多么得不偿失?可是远离的话,条件似乎又不够。就在她左右为难时,荷月却看着她诡秘一笑,道:“本来,我觉得闲着也是闲着,逗这些人玩玩,看你那么反感,那就算了。你不用管了,这事我来处理。”
桐月以为她要采取极端手段,正要劝她。荷月像是看出她的想法似的,小手一挥,轻哼一声:“行了,我知道分寸。”
桐月不知道荷月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反正,从那以后,宋家大事小事不断,先是宋老七进山砍柴被树枝砸伤了胳膊,再是宋老七的儿子在村口玩耍时,被石头磕伤了脑袋,类似的事一件接一件,宋家上下愁云惨淡,自然也就无暇再来找林家的事。
桐月一家终于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平静日子。桐月没了后顾之忧,姐妹三人拧成一股绳,一心一意地做各种小生意,一文一文地攒钱。林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第六十三章 三姐妹的亲事(上)
第六十三章三姐妹的亲事(上)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
这三年,林家从一个家徒四壁变成小富之家。这几年天公作美,一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不错。人们一富足,生意也好做。姐妹三人的小吃摊在本县已是小有名气。姐妹三人齐心协力,一齐帮趁家计。桐月是三人的主心骨。大主意都是她拿,钱也是她管。杏月和梅月倒乐意这样。但也有人心中早已不满,这人就是林老实。
林老实又不傻,桐月能瞒他一时,不可能瞒他一世。渐渐地,他也察觉到这个三女儿是拿他当外人呢,自个把钱死死地攥住不放。凭他软硬兼施,桐月硬是不松手。
林老实先是来软的,好声好气地说道:“桐啊,你看你又没有兄弟,家里只你们姐妹几个,钱到了我手里跟在你手里有啥区别?到头来,还不是都给你们姐妹几个当嫁妆了?”
桐月笑道:“既然在你手里跟在我手里都一样,那何必再倒一回手呢。还是我拿着吧。我又没有别的爹娘,到头来,还不是孝顺你跟我娘。”
林老实被堵得无话可说。接着,他又让白氏来劝,桐月是微笑听着,话语顺着,但一提到钱就顾左右而言他。白氏也是毫无办法,只得随她去了。
软的不行,林老实只好来硬的。一连几日,在家里又是甩脸又是发火的,但姐妹几人早已今非昔比。谁也不拿他当回事。林老实心口压着一股火气,咽不下,吐不出,简直快成心病了。不过,他随即就被另一个念头给占去了心思。那就是他家的三个女儿都到了说亲出嫁的时候。
三个女儿,杏月十八岁,桐月十六岁,梅月十五岁。其中杏月早有媒婆来问。不过,她和刘二虎就彼此有意。只是因着前几年林家家计艰难,杏月不忍父母妹妹太过操劳,便想留下来多帮衬家里几年,所以便一直拖着。刘家虽然着急,但念着家里也不甚富裕,就想多攒点家底再成亲也好便同意了杏月的要求。
这眼看着不能再脱了,刘家便托人来提亲。林老实十分爽快地答应了。
两家顺利定亲,按照当地风俗规矩将各种礼数走一遍,便算稳妥了,只等挑个合适的日子成亲就行。
桐月这几年对于刘二虎这人一直冷眼旁观着,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有事不怕事,没事没惹事,大体也算得上明理通达,不轻浮不油滑,对杏月也上心。最主要的是杏月对他也有心。做为妹妹,她还有什么可说的?
虽然如此,桐月还是不太放心。
她便问白氏:“娘,刘二虎的爹年轻时打过他娘吗?”她知道,在乡下,家暴是家常便饭。但她一点也不希望姐姐也遭受同样的痛苦。
白氏怔了一会儿,想了一会儿,才含糊道:“这么多年了,我也记不得了。好像是打过吧。刘老爹年轻时脾气好像挺暴的。”
桐月心里一咯噔。家暴做为一种习性会遗传的。
白氏不解地看着桐月,疑惑地问道:“你问这些干啥?他爹是他爹,他是他。这小伙子在本村算是数得着的。就是打猎太危险了。我让你爹跟他说说,叫他以后还是安心种田吧。”
桐月嗯嗯啊啊的敷衍了几句,转身出门去找杏月。杏月这会正在绣嫁妆。一看到桐月进来,便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着问:“咋呢?找我有事?”
桐月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把从白氏那儿打听的话说了出来,顺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杏月听罢,噗嗤一笑,“我当是什么大事呢?原来是这个。你去问问村里,哪对夫妻不吵架不动手?别说是刘老伯那样本事大脾气大的人,就是咱爹咱叔这样的人惹急了还动手打人呢。再说了,我相信二虎的为人,他不会这么对我的。”说到这里,杏月的脸上不由得飞起了一阵红霞,羞涩腼腆得动人。
桐月迟疑道:“可是我还是觉得你再考虑一下为好。”
杏月这会儿哪里听得进去桐月的劝。何况,这劝在她看来还是瞎操心瞎怀疑。
桐月还想再说什么,却没进来的荷月打断了。她只得闭口不言。
她出门时,荷月也跟了出来。
荷月已经六岁了。但从个头上看,差不多像十岁左右的。
她的身材挺拔修长,长腿长臂,脸色被太阳晒成了小麦色。她用那种黑亮有神的眼睛瞥着桐月,“你又瞎操心了?我估计你再说下去,二姐一定会和你翻脸。”
桐月苦笑道:“应该不至于吧。”
荷月只是笑而不语。
桐月心里一阵怅然,她不确定地问荷月:“你说二姐会幸福吗?”
荷月两眼一翻,“这怎么能问我?幸福与不幸福只能有当事人来说。”
桐月突然不想说什么了。
她终于还是没能阻止这门婚事,她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去阻止。不但杏月本人,连亲戚邻居也对刘二虎称赞尤嘉。她还有什么可说的?
林老实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毕竟,刘家在村里没人敢惹,以后有了这个女婿,更没人敢踩他头上了。
桐月看一切已成定局,便再也没有多嘴。遂开始帮着杏月准备嫁妆。
这几年来,杏月家里地里没少忙活。她们的小吃摊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因此桐月便想着给她准备一份丰厚些的嫁妆。
村里嫁女该有的嫁妆她也有,什么梳妆台、衣柜、脸盆,被子、头面首饰,是一样不少。另外,她还准备再给杏月一些银子傍身。
白氏倒没什么意见,只说让她跟林老实商量。
林老实一听便炸了,“啥?啥?你给这么多,以后还过不过了?她要是开了例,以后,你们三个也这样,我和你娘还有法过吗?”
桐月也没打算跟他商量,只是淡淡地说道:“这钱是我们姐妹三人挣的,理应有我二姐的一份。”
林老实气得跳脚:“还你的我的,你们三个的命都是老子给的,钱当然也是老子的!”
林老实这一发火是非同寻常,白氏吓得不知所措。梅月也赶紧过来劝和。
林老实以为抓住了理,对桐月叫道:“咋了,你说不出话了。你能说你的命不是老子给的?”
桐月冷冷一笑,语气淡漠:“对啊,我的命是你和我娘给的,但你的命也是我爷给的,我爷的命也是他爹给的,所以这钱算起来是该老祖宗,不如我全买成纸钱烧给老祖宗算了?”
林老实气得说不出话来。
两人大眼瞪小眼。
就在这时,旁观的荷月忍不住笑了起来。
林老实正在气头上,听见她的笑声,便借机发作道:“笑,都啥时候都知道笑。”
荷月不但没有收敛,反而笑得更响了。
梅月赶紧把她拉出去。
林老实和桐月的这番争吵自然传到了杏月耳朵里,她主动放弃了那份嫁妆,任凭桐月怎么坚持,她都不愿要。
过了几天,林老实突然转变了态度。
他又像一个慈父似的,对桐月说道:“桐啊,我想了几天,又听了你叔你婶的劝,觉得你说得对,你二姐没少替家里干活。要不这样吧,咱拿出钱买几亩地给她嫁妆怎么样?”
桐月抓住关键点问道:“那田地是写谁的名?”
林老实不假思索地道:“当然是写我的,啊,先写我的。”
桐月淡淡道:“那就等等再说吧。”
林老实自从有了买地的心思后,就再也坐不住了。费尽心思劝桐月拿钱买田地。
其实桐月以前也考虑过买田地,但是,她随即又想起了自己的计划:她不想种田,她要进城。这些钱一旦买了地,她就没法进城了。她还想在城里买房,再买个小铺子。因此买地的事只能往后拖了。
但林老实不同,他一向视土地为命根子,手头稍宽松些就想着买地。眼下,正好有人要卖地。他便心心念念地想买地。可惜的是,桐月这个犟头,死活不同意。林老实用尽了一切办法,甚至还趁着几个闺女不在家时却她们房里搜过,但愣是没钱到钱。这也是奇了。
白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好劝林老实道:“他爹,你也真是的,怎么防自个闺女被防贼似的。她能在家几年了?”她这句话猛地提醒了林老实。是啊,桐月都十六了,杏月出嫁后可不就轮到她了吗?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她手再长还能伸回嫁家?这么一想,林老实便不由得豁然开朗,再也不纠结此事了。
只是这个刺儿一样的闺女能嫁到哪家呢?不止林老实在考虑这个问题,白氏、杏月、梅月也在考虑。甚至连荷月没事也会思考一下这事。
当然,桐月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她初来这里时就考虑这个问题,当时是无解,之后想着反正年纪没到,就搁着呗。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考虑的时候。
这时,她环顾四周,不自觉地心生感慨。
在择偶时,小说和现实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小说里有各种款式的他、他、他,自带房子车子钞票,爱你爱得要死要活,哭着喊着也要娶你。而且他们没有奇葩爸妈极品亲戚,就算有也是最终要被打败。可现实里,根本犯贱高富帅。可悲的是你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这种高富帅的影子。你们的生活根本没有交集。能跟你有交集的只有村口的二牛哥或是镇上卖猪肉的胖屠户的儿子。
现实中,身为村姑的她,只能找到和她同层次的同样普通的村夫。可是,她真的甘心嫁一个村夫吗?
☆、第六十四章 三姐妹的亲事(下)
第六十四章三姐妹的亲事(下)
林老实和白氏也在讨论桐月的亲事。不知怎地,林老实突然想起了白佑林,他喃喃道:“我怎么忘了,咱那外甥以前可喜欢桐月了。就是这几年上了京,来得少了。唉呀,你说咱俩咋那么傻,这亲上做亲多好,你也真是的,咋不提醒我呢?”说着,他气得直抽自己嘴巴子。
白氏弱声道:“你没想到我倒是想到了。可是你怎么不想想白家是什么人家?佑林虽然没了爹娘,可还是嫡亲的兄嫂呢。他哥哥怎么可能不管他的亲事?再说,他这几年更不一般了。咱家哪能高攀得上。”
林老实仍在自悔自怅:“我真是傻,前几年要是哄得他同意了这门亲事,他家总不能赖掉吧。现在说啥也晚了。”
林老实自言自语了一阵子,突然又一拍大腿,“对了,还有她姐夫呢。我就不信他没个朋友啥的,让桂月给操操心问问。”
白氏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叹息道:“江姑爷身边都是什么人?若不是他生病又如何能轮到桂月?再说了,若真有这个福分,桂月还有妹妹呢。人家肯定先紧着亲妹子来。”
林老实一听也是,不觉又颓唐下来。
夫妻俩正在说话间,就听得门外有人叫门。
白氏赶紧起身应门,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隔壁的杨东子。
杨东子今年十七岁,身量已经长开了,这孩子会长,随了父母双方的优点,长得十分端正,再加上读了几年书,跟村中的孩子相比多了一丝文雅。白氏见了他不由得心生喜欢,笑着问道:“东子回来了?”
杨东子把一篮子青梨递到白氏手里,说道:“这是我姨家送来的,我娘叫拿给你们尝尝鲜。”
白氏客气道:“你姨能给你们送多少还想着我们?”
杨东子腼腆地挠头笑:“拿的不少呢。”说完,他忍不住拿眼瞟了一眼东厢房,小心翼翼地问道:“荷月她们不在家吗?”
“荷月啊——”白氏刚要回答,突然明白了杨东子的真实用意,他是在问桐月呢。她了然一笑,接着道:“这个小家伙整天不着家,不比她两个家姐姐,桐月和梅月这不又去县里了。”
“哦。”杨东子不觉有些失望。他又跟白氏寒暄了几句,白氏这会谈兴大起,又连着问他几个问题,像是书读得怎样啊,在新学堂适不适应之类的。杨东子一一认真答了。直到他娘大声叫他才不得不回家去。
杨东子一离开,白氏便迫不及待地找林老实说起这个新发现。
林老实一听也觉得再合适不过。
杨家一家人厚道,家境也不错。杨东子在读书,虽然还没进学,但终归有个盼头。况且这孩子长相不难看,人也不错。
这夫妻俩在商量桐月的婚事。而桐月本人却在考察县城的房子和店铺。
这只是一个小县城,总共三条街道。只是比镇大点,繁华些。风气跟村镇差不了多少。搬到这里,仅仅是比村里略好些而已,这真的是她想要的吗?桐月很快就给出答案。这不是她想要的。她手头的钱不多,要置业,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房子没看上,桐月顺便逛了布店和胭脂水粉铺子。她没有扯布,而是到成衣店全家各买了一身新衣,又给杏月买了一盒面脂,一盒粉。给自己和梅月也买了一盒。两人逛得尽兴,临回家时,刚好赶上那辆牛车载满人了走,她们只好接着等车,这一等就耽误了时间,再加上秋日白天变短,等坐上驴车时,天已近黄昏。到了镇上,已是暮色苍茫时节。好在有人作伴,而且又是走惯的熟路,两人倒也不怎么害怕。
令人惊喜的是,走到半路时,正好碰到来接她们的杨东子和荷月。
杨东子一言不发地将两人手中提的东西接过去。
桐月笑着和杨东子打招呼:“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我中午回来的。学堂放了几天秋忙假。”
四人边走边说话。不一会儿,梅月便乖觉地带着荷月落在了后面,前面只剩下了桐月和杨东子。
两人静默无声地走着,桐月觉得这样沉默似乎不太好,就主动找话题聊。
比如大伯大娘怎样?学堂里的生活怎样?最近又学了什么东西。杨东子虽不擅长主动找话说,但桐月有问他必答,而且答得很仔细。
因为有了杨东子帮忙提重物,再加上多了两人壮胆,这后半段路轻快了许多。他们到村口时,村庄上空生起了袅袅炊烟。暮霭沉沉,新月即将东升。整个村落一片宁静祥和。这大概就是诗人歌颂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吧。
杨东子帮着桐月把东西提到林家,正好杨东子的妈此时已吃完晚饭来林家串门,一看见儿子和桐月一起进来,脸上便掩饰不住的笑意,她笑吟吟地看了看白氏,白氏赶紧道:“你家东子真是热心,一听说荷月要去接姐姐,非要陪着去。”
杨东子的妈咯咯一笑:“应该的应该的。以后,有活尽管使唤他。”
白氏含蓄地笑笑。
桐月不知道两家父母达成了什么共识,反正从那天开始,她觉得杨大山夫妻俩对她热情了许多。看她的目光也跟以前不大一样了。
杨东子来林家的次数增多了,每次来了,话不多说,有活干活,没活找活干。刘二虎也是这样。杏月见了刘二虎便是一脸羞赧甜蜜,两人很少说话,但每当刘二虎在家吃饭,杏月便比往常更舍得放油,也只有这时候,她才不说桐月费油、浪费之类的话。
桐月忍不住酸溜溜地说道:“怎么我觉得二姐有了人家之后,我的地位就开始动摇了。”
梅月笑着安慰,荷月则是直接补上一刀:“你根本就没有地位好吗?”三人之间的对话恰好被折回灶房的杏月听见,她放下东西便开始追着桐月打。梅月劝,荷月则是煽风点火。直到刘二虎送柴禾来,杏月才不得不罢手。
刘二虎大概知道了什么,不过,他很聪明的假装什么也没听见,看了一眼姐妹四人,又悄悄地走开了。
过了几天,白氏含蓄地对桐月提起了杨家的事。暗示她杨家可能对她有意,叫她注意些言行。
桐月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有些惊讶,“真的?是他们真这么想,还是你们猜的?”
白氏道:“当然是他们先提出的。”
桐月自嘲道:“我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