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赵成要出去找活儿做,白天基本不在家,晚上回来宋氏就将周氏家要收猪以及季菀要将煎饼果子的方子教给她的事告诉了赵成,赵成惊异,赵家兄妹也又惊又喜。
  “阿菀这孩子,可真是实诚。”
  赵成感慨了一句,“明天我就去隔壁村里问问。”
  宋氏笑着点点头,看向身边一直没说话的女儿,她眼神微黯,晚上睡觉的时候便对赵成说道:“阿茵的名声虽是保住了,但除了这样的事儿,她心里总归有疙瘩。明年阿茵就十四了,怎么着都得给她说亲。我想过了,就在村里寻个好人家,咱们住得近,以后她若是受了委屈,咱们也能帮衬些。”
  她想起刘氏的小女儿,当初高调出嫁,结果在夫家过得并不好,第一胎就难产,一尸两命。季小妹性子是有些骄横的,都落得那样的下场。女儿这柔善的性格,万一嫁到外村,被婆家的人欺负,怕是只能忍气吞声的份儿。
  赵成沉吟一会儿,道:“季平那孩子倒是不错。而且他也十五了,明年肯定要说亲。”
  季家分家了,周氏家条件最好,季海家其实也不算差,至少比起村里其他人,算不错了。主要两家关系走得比较近,彼此知根知底的,倒是放心。宋氏也看好季平,但——
  “阿茵到底是女儿家,这种事,怎么都得男方主动才是。”
  赵成嗯了声,“过几日我找个机会探探季海的口风。”


第045章 归还房契
  第二天上午,陆非离准时来了。他换了身浅紫色的长袍,披一件黑色狐球大衣,贵气逼人。
  各家都将做好的手套用布包装起来,来到周氏家门口,等着军爷给结账。
  “这是我家做的。”
  季菀率先将自家做的手套交给他,“一共一百二十二副。”
  陆非离目光瞥过她愈发红润的脸蛋,这丫头气色是好多了,也圆润了些,个头却不是一天两天能长起来的。
  “怎么没有统一数量?”
  季菀一愣,抿唇不语。
  她倒是想挨家挨户的统计数量,可惜某些人心胸狭隘气量小,生怕自个儿贪了人家的手工费,非得自己上交。既如此,她也懒得费这心思,有这点时间还不如多做些火腿腊肠来卖钱。
  陆非离将她的神情尽收眼底,心中明了,看向其他人。
  他容貌俊美昳丽,神仙也不及的风姿,叫这些个乡村妇人看了都不觉脸红心跳,更莫说那些未出阁的少女,一个个面红耳赤目光迷离,恨不能把眼珠子挖出来贴他身上。
  “都清点好了?”
  他语气慵懒而漫不经心,淡淡扫过众人,自有威仪。
  最前头的吴氏先跨出一步,道:“将军,这是我家的,一共二百八十六副。”
  陆非离点点头,让随性而来的侍卫再去清点一遍,然后交付银钱。一副手套五文钱的手工费,二百八十六副就是一千四百三十文。
  身后的妇人们看见那一摞的铜钱以及那块碎银子,眼睛都在冒光,忙拿着自家做好的手套送上前。
  “将军,我家做了一百零八副手套。”
  “我家五十六副…”
  “我家二百零二副。”
  “这是我家的,一共七十九副。”
  家里女眷多的,做的就多。女眷少的,做得就少。乡下的妇人们,其实空闲的时间很少。要伺候婆母照顾孩子或者孙子,还得烧火做饭洗衣劈柴。好多人都是晚上点着油灯做手工活儿。
  整个义村共有五十多家女眷都会做手套,加起来共有三千五百二十副,共计十七两六钱银子。分得最多的,就是冯家。
  季菀早说过她不要工钱,而且她做家做买卖,腾出的时间有限,做的手套也不多。
  等最后一家上交了手套并且领了新的兽皮棉花后,她进屋把视线准备好的腊肠拿出来。
  “将军,这是民女前些日子做的腊肠,如蒙不弃就请收下吧,算是报答您对民女一家的照顾。”
  陆非离目光从那红彤彤的一根根腊肠掠过,又落到她脸上,嘴角微微上扬。
  “那都是你应得的,不用谢。”
  “民女是说,那两条土狗。”季菀一指弟弟妹妹牵出来的小黑小白,“无功不受禄。民女知道,金银这等俗物将军怕是看不上眼。这腊肠将军应是没有吃过的,故而送予将军,以示感激。还有…”
  她从怀里掏出两张纸,“这房契和银票我们不能要,请将军收回。”
  陆非离微讶,笑道:“我不是说过了吗,你治好了家母顽疾,这是谢礼,无需归还。”
  季菀摇头,坚持道:“民女一家今日所得荣耀,皆因将军照拂。况且民女也说过了,为人义诊,不收诊金。”顿了顿,继续道:“这房契或许于将军而言无足轻重,但于民女而言,重于泰山。或许在将军眼里,民女一家贫困潦倒确是需要金银财帛房契地契,诚然如是。但民女不能因此理所当然的接受将军的馈赠,不劳而获的东西,我们不能要。民女也不能让弟弟妹妹们从小就学会坐享其成。”
  这不是清高,季菀是真觉得对方给的谢礼太过厚重。房子田地,她能凭自己的双手挣。
  陆非离再次上下打量她,小姑娘挺有骨气。
  他笑笑,接过那房契和银票,顺带连那几节腊肠也接了过来,“不劳而获的东西,偶尔收一两次,倒是不错。”
  季菀一愣。
  陆非离将那腊肠交给身后的侍卫,看向周氏,目光里笑意淡了下来。
  “夫人依旧坚持故我吗?”
  周氏面色清淡,“前尘往事,皆如云烟,将军好意,民妇心领。”
  陆非离漠然。
  周氏犹豫了下,试探的问:“不知将军尊姓?为何对民妇一家照拂至此?”
  陆非离沉吟半晌,“安国公陆府,行三,名非离。曾有幸德蒙令祖传道授业。”
  周氏怔住。
  “贵府内务,晚辈本不该插手。只因那日巡视北地遇刺,误入秀山,巧遇令嫒,见其手持弓弩,误以为是凶匪之徒,故而私下调查,还望夫人见谅。”
  陆非离谦和的对周氏弯腰鞠躬,行了个晚辈礼。
  周氏颇有些受宠若惊,下意识的后退一步。
  “公子言重,只是误会罢了。且公子多番相助,民妇一家感激不尽,怎敢责怪?”她顿了顿,犹豫着问:“上次民妇一家于登县县衙击鼓鸣冤,是否也是公子暗中相助?”
  陆非离语气淡淡,“徐大人是一方父母官,为民做主是应该的。”
  丝毫没有谢恩相报的意思。
  “夫人既有苦衷,晚辈便不再强求,先行告辞。”
  陆非离礼貌的点点头,转身上了马车,车帘落下,马车掉头,缓缓离去。
  今天天气冷,大家领了工钱都各自回家了,也只有隔壁冯家和苗氏在暗暗关注周氏一家这边的动静。隔了一段距离,也听不清他们说了什么,见那少年将军离去,周氏母子四人也没什么异常,也就放了心。
  季菀看看母亲,从母亲沉凝的眉眼中猜出当年母亲流落至此必有难言之隐。为此她特意叮嘱弟弟妹妹,不要在母亲面前提起外祖家。季容懂事的点头,季珩还小,不大知事,但很听姐姐的话,也跟着点头应了。
  在乡下,杀猪也是大事。
  周氏家一次性杀两头猪,村民们都跟着过来围观。
  “季家以前每年都杀一头猪,两头拿去卖钱,现在分家了,周氏竟一次性杀两头猪,这是要做多少腊肉啊?”
  “她们家人口少,杀两头猪吃的完吗?”
  “有钱不愁呗。”
  “周氏真是有福气,生了个那么能干的女儿,下半辈子都不愁了。”
  “可不是嘛,她家天天卖那个什么煎饼果子,听说十文钱一个呢,每天都能卖上一两银子。”
  “那么多啊?”
  “一个月就是三十两,我的天…”
  季容把那些议论声听在耳里,撇撇嘴,小声道:“这些人就知道羡慕眼红,姐姐天天一大早就起来做煎饼果子给大哥二哥去镇里卖,完了还得做腊肠。中午吃过饭后又要做火腿肠,还有那个薄脆,晚上又要清洗猪小肠…大冬天都能热出汗来。他们光见着我们赚钱,怎么没想想姐姐多辛苦?一两银子还得除掉成本,哪有他们说的那么多?”
  季菀笑笑,“她们眼皮子浅爱碎嘴,咱不跟她们一般见识。等杀了猪,我炸酥肉给你们吃。”


第046章 吃刨汤
  前段时间季菀炸过酥肉给家人吃,季珩那小家伙,喜欢得不得了,吃得满手满嘴的油,最后连主食都不吃了。以前爹还在的时候他们也吃过酥肉,但没姐姐做的好吃。现在听闻又有酥肉吃,两姐弟都高兴坏了。
  “我要吃,我要吃。”
  昨儿个晚上下了雪,今天又冷了几分,一大早周氏就把最开始给几个孩子做好的新衣服拿出来给他们穿上。季珩穿着大红的棉袄,脸蛋粉嫩嫩的十分漂亮,拍着手欢喜的模样,像个善财童子。
  季容大点,脸上却也有掩饰不住的兴奋之色。
  “姐姐,我给你烧火。”
  “好。”
  季海今天没去北坡,过来帮忙了,冯家两兄弟去打猎了。冯山和高氏的长子冯新过来了,还有东村头的王大爷的两个儿子,全都过来帮着杀猪。门口不远处的一个矮坡上搭了锅,烧着水,等着刨猪毛。
  两头猪,杀,洗,剖,取出内脏,还要切,猪头和猪蹄分开,忙了整整一个下午才算完。
  北方穷,大多数人都只有年节的时候才能见到肉,所以乡下人吃刨汤基本都只是请住得近的亲戚和与自家关系好的村民。
  半下午的时候,季菀就让妹妹清洗猪下水,季菀请了大伯娘一家和冯家人来帮她切肉。厨房太小,砧板也不够,就只好匀一部分肉到大伯娘家和冯家去处理。
  晚上她要请大伯一家,冯家,赵成家,以及给她们盖房子的那几家过来吃饭。
  馒头是在大伯娘家蒸的,足足用了五斤白面。
  晚餐基本是季菀自己动手,季容烧火,冯家姐妹来给她切蒜切葱等打下手。
  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香味也源源不断的飘出去,外面忙着收拾猪肉和扫地的人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肚子里的馋虫全都勾起来了。
  筒骨汤,西湖醋鱼,火爆肥肠,卤猪蹄,炒猪肝,红烧血旺,回锅肉,鸡蛋火腿,木耳肉丝,红烧豆腐,土豆红烧肉,醋溜白菜,韭菜炒豆干,油焖冬笋,荠菜蛋饼,凉拌菠菜。还有一大盘金黄色的酥肉。
  一大桌子丰盛的晚餐,看得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冯家的小虎子和赵家的四岁双胞胎、吴家和胡家的几个小孩子,都快流口水了。
  便是过年,也没谁家吃得这么好的。
  五十多个人,坐了整整六桌。自家院子只能搁下两张桌子,季海家与周氏家又隔了主屋,便把剩下的四桌全都安排在了冯家的院子。院子门大开,桌席排到了篱笆院外。
  肉香味几乎覆盖了半个村子,多少人出门眺望吞咽口水。
  “周氏可真够大方的,一下子请这么多人,这得做了多少肉啊。”
  “吴家、赵家、冯家还有胡家可真是幸运,过年都没这么奢侈的。”
  “都是一个村的,周氏就请了那几家,真是抠门。”
  “可不是嘛,谁不知道现在整个义村她家最有钱,一顿饭都舍不得请。果然是越有钱,越小气。”
  没被请吃刨汤的,闻着那香味,忍不住泛酸嫉妒,在背后各种诋毁周氏。
  “我看你们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有正直朴实的人出来为周氏说话,“人家吴家赵家胡家都在给周氏家盖房子,周氏家以前困难的时候,冯家也没少帮忙,人家杀猪请客怎么了?你们就知道在这里说酸话话,也不想想以前周氏被刘氏欺负的时候,你们谁说过一句公道话?”
  “周氏有钱怎么了?那也是人家自己挣的,跟你们有什么关系?难道别人有钱了,还得分给你们不成?”
  “人家阿菀聪明手巧做了手套得了皇上赏赐,还把这么好的手工活儿都教给了你们,让你们家家都挣了不少银钱,你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这年头,脸皮厚的人到处都是。还是老话说得好,升米养恩,斗米养仇。”
  “咱们村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白眼狼?传出去,简直败坏咱们义村的名声。”
  先前抱怨的那几个妇人被说得面红耳赤,很快一哄而散,各自回家去了。
  周氏家却还热闹。
  穷乡僻壤的乡村里,日子不好过,好容易吃上这么一顿丰盛的大餐,好些个人简直就是狼吞虎咽。
  “这肥肠怎么做的?一点没臭味,又香又好吃。”
  “这酥肉比我炸的好吃多了,又香又脆又解馋。”
  “猪蹄软糯,一点都不腻。”
  “猪血居然都能吃,还那么嫩。”
  “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红烧肉,连土豆都那么好吃。”
  “这就是火腿肠啊,真是太好吃了,怪不得周氏家的煎饼果子卖得那么好…”
  “还有这个叫什么,荠菜蛋饼,以前只以为是野草,没想到可以做出这么好吃的饼子。”
  “冬笋干涩,阿菀居然能做得这么嫩这么脆,真是太神奇了…”
  “哎,这豆腐吃着怎么感觉跟平时吃的味道不一样啊?又嫩又香,还没有豆腥味。”
  “好像是先炸过一遍,还浇上了汁,酸甜酸甜的,不知道怎么做的。”
  季菀把这些夸赞声听在耳中,不动声色的微笑。
  当然不一样,她做的是鸡蛋豆腐。以大豆粉为原料,还要加上蛋白过滤,工序相当复杂。当初季珩吃得简直停不下来,周氏也喜欢得不得了。
  十几道菜,从汤到凉菜,每一样都好吃得让人恨不能把舌头吞下去。
  满满六桌子,所剩无几。
  小孩子们还一人拿两个猪蹄,啃得满脸都是油。完了还有瓜果带回家。
  一顿饭,吃得所有人都心满意足。完了后好几个妇人主动留下来帮忙洗碗扫地抹桌子,对周氏更是感激涕零。
  男人们给周氏家盖房子工钱高,女人们做手套工钱更高,如今还有这么一顿大餐,真是八辈子都摊不上这么好的运气。所以她们干起活来,也特别卖力。
  “阿菀,你厨艺可真好,我弟弟都吃撑了。”
  季菀、赵茵、冯月、冯梅几个坐在一旁用干帕子擦碗,赵茵因为和韩家的事儿一直郁郁不快,今日才算出了门来,这么热闹的场面,倒是让她心情稍稍好了些。看看几个吃多了被大人们命令在院子外散步的几个小孩子,赵茵忍不住感叹的说了一句。
  “小虎子也吃得连连打嗝。”冯月面带微笑,“今晚不定得折腾多久才睡觉。”
  胡家长女十四岁的胡翠也道:“今儿个上午北地的将军来收了手套,我们家赚了一两二钱银子,晓晓还闹着要我娘买肉来吃,我娘舍不得,说过年再买。今天拖你们家的福,晓晓也吃撑了,还得五弟扶着她才能走路。”
  胡晓是胡翠的亲妹妹,今年七岁。
  冯梅最是没心机,闻言就笑道:“你娘哪里是舍不得,是要存着钱给你做嫁妆呢。我可是知道,你娘正在给你说亲,最迟明年夏你就要出嫁了。”
  胡翠闹了个大红脸,佯装要打她。
  “就你多嘴。”
  几个女孩儿闹做一团。
  赵茵脸上的笑容却慢慢消失,眼里的光彩也黯淡了下来。


第047章 订购腊味
  退婚的事儿虽然过去了,但总有那么几个人在背地里说闲话。话里话外都嘲笑她还不如几个青楼妓子,否则韩义怎会被迷得七晕八素不惜退婚?
  赵茵心里怎么可能好受?
  明年她就十四岁了,经过这事儿,母亲肯定会就近给她说一门亲。她也知道,想说一门和韩家差不多的亲事,是不可能了。她也有自知之明,并未奢求。她就是怕,以后夫家会因为这事儿嫌弃她,连累父母兄弟。
  季菀大约能猜到她的心思,用胳膊肘碰了碰胡翠,冯月也拉了拉冯梅的袖子,冲赵茵努努嘴,眼神暗示。
  几个姑娘瞬间了悟,慢慢安静了下来。
  这个晚上,季家热闹的吃着刨汤,数百里之外,北地军营,陆非离也在吃着季菀给他的腊肠。觉得味道的确不错,没想到那小丫头还有这么好的手艺。
  他想了想,心里转过一个念头,第二天,他又去了义村。
  一头猪也就能做三十斤腊肠,两头猪能做六十斤。所以季菀让季平季城每天都买猪下水回来,用盐腌制。正好前日下了雪,她便和妹妹去捡了雪回来,自己做了个简易型的冰鉴,用来保存猪小肠。
  现在家里的猪小肠,能做差不多六十来斤腊肠。
  做腊肠是个辛苦活儿,光是剁肉,她就雇了六个人。冯家两兄弟,胡家两兄弟,还有吴家两兄弟。
  陆非离来的时候,季菀正在用盐浸泡刚从冯家端回来的三十斤肉。
  “阿菀,北地的将军来找你了。”
  有人在外面高声大喊。
  季菀一愣,周氏已经出去了。陆非离每次来,村里许多大媳妇小姑娘都会过来围观。不说他的身份,就冲那张脸,也让人赏心悦目的。
  “不知将军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周氏打开了篱笆围栏,客气的询问。
  陆非离抬眸看向牵着弟弟出来的季菀,“贸然来访,是有一件事要麻烦令嫒。”
  季菀已来到门口,诧异道:“我?”
  “我想从你们家购买腊肠,供将士们食用。”
  季菀又惊又喜,她还没把煎饼果子里的火腿肠换成腊肠,就有生意主动送上门来。这个陆家少年,除了初次相遇的时候给她的感觉神秘又危险。后来每次碰到他,总会获益良多。可很快她又犯了难,“北地将士…需要腊肠几何?”
  陆非离反问,“你们家能做多少腊肠?”
  季菀坦然道:“我们家已从附近各村收购猪七十,最多能做出两千斤出头。而且工作量大,得分批供应。”
  北地将士十五万人,两千斤远远不够。
  “不如这样吧,我把做腊肠的方法传授给军营里的厨子?”
  季菀觉得,这个人好歹几次帮过自家,把腊肠方子给他,也算是报恩吧。
  陆非离有点意外,笑了笑。
  “你做的腊肠,是要用来卖钱的吧?就这么给我了,不觉得亏?”
  “军营的厨子只负责将士们的伙食,又不用于买卖,没有竞争,自然不会亏损。”
  这丫头倒是聪明。
  “可这样一来,以后我便会让人在周围乡村里收猪和购买肠衣,你们家可就没有买卖可做了。”
  所谓民不与官斗,季菀怎么能跟北地将士争抢生意?
  季菀想了想,“我可以让义村的村民们家家养猪。”
  陆非离又笑了,“罢了,我不跟你争。北地十三城三十六县,乡村不计其数,我让人从西北各县村落收猪就够了。不过我也不能白要了你的腊肠方子,这样吧,你能做多少腊肠,我就买多少,还有腊肉,你们家剩多少,我就要多少,如何?”
  季菀当然求之不得了。
  “多谢将军。”
  小姑娘眉眼弯弯,眼睛亮得堪比星子,陆非离唇角也柔软下来,“价格你定。”又补充道:“就按照市面价格。”
  言下之意,就是无需碍于他照拂的恩情刻意降价。季菀在心里算了算,一斤腊肠得用将近两斤肉,再加上调料,人工等。
  “腊肠四十文,腊肉三十五文。”
  “好。”
  陆非离毫不犹豫的就点头答应了,他很大方的从怀里掏出一张面额一百两的银票。
  “这是订金。剩下的,我让人来取货的时候再付。”
  “嗯,您先等等。”季菀转身跑回屋里,写好订单,连同笔一起交给他,“先小人后君子。”
  她特意拿了本书垫着,方便陆非离签字。
  陆非离再次看了她一眼,二话不说,签上自己的名字。
  “第一批货什么时候出来?”
  “半个月后,大概有七十斤。”季菀盘算着,“我家太小,搁不下。七十头猪得分批杀,我还得雇人帮我。半个月后您让人来取第一批货,之后每隔两天来一次,行吗?”
  “可以。”
  谈好以后,陆非离便走了。
  外头看热闹的人顿时议论起来。
  “周氏家真是走好运了,连军爷都跟她家做生意,出手还那么大方。”
  “一斤腊肉三十五文,十斤就是三百五十文,周氏家买那么多猪,这得赚多少啊。”
  “我的天,周氏家真是发大财了。”
  “大妹子,军爷要买你们家的腊肉?我也会做,要不然你们和北地的军爷说一声,也买我们家做的腊肉行不行?”
  有妇人瞧着周氏家赚钱眼热,立即打起了主意。
  她一开口后面好多妇人都跟着凑热闹,“我也会做,阿菀,我看那个军爷对你家挺好的,要不下次他来的时候你跟他说说,咱们也做腊肉买个军爷。”
  “对啊,手套咱们做了,腊肉也可以。”
  一想到白花花的银子,这些乡村穷妇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说着说着全都挤了进来,围着季菀七嘴八舌的说。
  季容都被粗鲁的挤了出去,季珩差点被推到,再看那么多人围着姐姐和母亲,吓得哭了起来,季容连忙蹲下来安慰他。
  季菀被那些人吵得头疼,又见弟弟吓哭了,脸色立即冷了下来。
  “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