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唤一回而已,又没掉块肉,没什么大不了的。
季菀心疼儿子的懂事,也更愤怒那些人的肆无忌惮。
“以后再有这种事,无需忍让。”她正色道:“你记住,你是国公府的公子,是去给大皇子做伴读的,不是任何人的奴才。三公主蛮横乖张,便是闹到陛下跟前,也错不在你。懂了吗?”
行哥儿点点头。
“嗯。”
季菀目光温软,道:“宫里来了人,这事儿瞒不住,只怕你祖母马上就会过来。你先休息…”
话音刚落,白筠便进来了,“少夫人,国公夫人来了。”
刚说完,安国公夫人便走了进来。
“怎么回事?”
安国公夫人一踏进门便问,“好好的怎会受伤?”
季菀立即起身。
“母亲。”
安国公夫人在床边坐下,确定孙子的腿无甚大碍,又仔细询问了前因后果,松了口气的同时脸色却也是极度难看。
季菀走过来,“母亲,您无需太过忧心,我方才已经给行哥儿看过了,未曾伤筋动骨,只是要多休息一段时间。”
安国公夫人点点头。
“这样也好。”她叹了声,“早知如此,就不该…”
“母亲。”
季菀唤了声,提醒她要慎言。
安国公夫人住了嘴,沉默半晌,给孙子捏了捏被角,和季菀一起出去了。
“他们已经动手了,国公府怕是再无清静可言。”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季菀冷静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只是不知道,陛下是如何打算的。”
安国公夫人抿了口茶,“陛下…”
后面的话,她没说,或者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季菀沉默一会儿,道:“行哥儿回来了,祖母很快就会知道,她老人家年纪大了,受不得惊吓…”
“我已经吩咐下去,不许下人多嘴,待会儿我过去一趟。”
季菀点头,“有劳母亲了。”
安国公夫人也就是过来看看,问明白了事情缘由,心中有了底,便直接去了春晖阁。
老太君近年来身体越发不好了,基本上不出门,大多时候都呆在自己的屋子里。她需要静心安养,女人们也约束好孩子,让他们别一窝蜂的去打扰她。庄姨娘倒是时常侍奉在侧。
当年她落难,是老太君收留了她,她一直记得这份恩情,将老太君当亲生母亲一般对待。
安国公夫人去的时候,庄姨娘刚喂老太君喝完药。见到她,庄姨娘便放下空碗,对她福了福身。随后便识趣的走了。
安国公夫人坐下来,温声道:“母亲近来觉得如何?”
老太君气色倒不算太差。儿媳们每天都会轮番的来看她,也没什么槽心事来让她心烦,她只管静心休养即可。
“无甚大碍。老了老了,总是比不上你们年轻人那般硬朗。”
她靠在引枕上,还有心情和儿媳妇开玩笑。
安国公夫人浅笑,“您可不老。”
“行了,别说这些话安慰我了。”老太君笑笑,道:“今儿个过来,可是有什么事?”
每日晨昏定省,安国公夫人是从不落下的。今儿个早上她才来过,这都已经快午时了,她应该在用午膳。却突然跑来春晖阁,必有要事。
“可是昌儿和三郎他们来信了?”
她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在边境作战的儿子和孙子。
“不是。”安国公夫人摇头,安抚道:“您忘了?五日前三郎才来过家书,他们一切都好,您且放心。”
“哦。”
老太君点点头,笑道:“年纪大了,记性越发不好,才发生过的事情,就忘了。那你这时过来,总不是特意陪我吃饭的吧?”
她开玩笑般的说着。
“母亲可是怪我平日陪您少了?”安国公夫人也笑,“正巧我今日无事,就在母亲这儿蹭顿饭,母亲可莫嫌我叨扰才是。”
老太君乐呵呵的笑,“我还缺你一顿饭不成?行了,别贫了,有什么事就说吧。”
“是。”
安国公夫人顿了顿,似在斟酌言辞,“母亲,行哥儿回来了。”
老太君一愣。宫中是不留宿外臣极家眷的,除非是扣留人质。所以行哥儿每日下午都会回府。可这个时候…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老太君也不傻,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要坐起来。
“母亲切莫着急。”
安国公夫人连忙扶着她重新靠回去,尽量说得委婉些,“就是几个孩子打闹,行哥儿摔了一跤,脚崴了,膝盖蹭破了皮。没什么大碍,只是要养些时日。怕那些下人们嘴碎乱说话让您心焦,我过来与您报一声。您放心吧,别忘了,他娘可是丹青妙手,日日照料着,很快就好了。”
她说得轻巧,但老太君心中明白。在宫里哪有什么别的孩子?除了皇子公主就是陆家和岳家送入宫中伴读的两位公子。
行哥儿四岁习武,若只是一般打闹,岂会摔得脚崴了的地步?这其中肯定有猫腻。但自己的儿媳妇她也是知道的,若真有个好歹,万可能因要自己宽心而装作云淡风轻的模样。亲自来告诉她,也是怕她因此悬心,加重病情罢了。
儿媳妇一番孝心,她当然不会戳破。
“阿菀素来心细,我自是放心的。我老了,外头那些个风风雨雨我也掺和不了。昌儿他们也出去了,整个国公府上上下下都要你操劳,甚是辛苦。”
“母亲言重了。”
安国公夫人闻言细语道:“男人们在外浴血奋战,我无法分担,只有尽力打理好中馈,尽自己本分而已。”
老太君叹了声,没再说话。
……
按照之前的计划,季菀和越氏将山匪杀人越货的事儿宣扬出去,并且恰到好处的透露,对方并非普通山匪,而是有人伪装。
这事儿在圈子里传得火热,自然也传到了罪魁祸首耳中。
“怎么回事?”
岳侯沉着脸看着儿子,“不是让你按兵不动,让他们自己内斗吗?为何会宣扬得人尽皆知?”
岳崇胜道:“父亲,不是我做的。”
岳侯皱眉,沉吟半晌,“难道是他们自己?陆家勋贵门第,百年望族,素来注重声誉。这般行事,等同于自降威信。”
岳崇胜不屑道:“陆家能耐的几个都去打仗了,剩下的要么是文弱书生要么是老弱妇孺,能顶什么用?只能出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招数。”
岳侯则道:“上不得台面?你太小看他们了。若是一般的世家,除了这样的事儿都会关起门来自己处置。他们却反其道而行,闹得人尽皆知,此举固然让人非议,传到陛下耳里,就不一样了。陆家的儿郎们都在前线作战,却有人趁虚而入,欺负他们家的女眷,让陛下怎么想?即便是出于安抚,陛下也会下令调查。更何况,陆家乃一品公府,天子近臣。从陛下让陆家公子给大皇子伴读就能看出来,尽管陆家尊荣显赫,陛下却从无猜忌之心,迟早都会立大皇子为储。哼,倒是我小看他们了。”
“父亲,那现在该怎么办?”
“慌什么?”
岳侯瞥了眼儿子,“他们要查就让他们查,至于能查出什么来,可不是他们陆家说了算。”
岳崇胜瞬间了悟,“父亲的意思是…”
岳侯淡淡打断他,“他们在明我们在暗,顶多只能见招拆招,而我们,却是先下手为强。下一步计划,可以开始了。”
他抬起头来,目光里尽是森凉寒意。
“我要将陆家,从里到外,搅得天翻地覆,永无宁日。”
他说这话的时候,每个字都含着锐利锋芒,仿佛要将人剔肉削骨般的恨意。陆非离害他损失了一员大将,毁了骆家,让他的女儿走投无路只能投靠娘家,至今为人笑柄,闭门不敢出。
此仇此恨,不死不休!
陆家人个个都清高自傲,总以为自己是拯救天下苍生的神,披着一身铠甲俯视众生。
这次,他便将陆家,连根拔起!看他们还如何清高。
第409章 甘寻枝被虏
事情闹大以后,果然引起了非凡的效果,尤其是贵圈儿内。
越氏张扬不是一天两天了,许多人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人家娘家家大业大,有资本招摇。这次若真的只是山匪劫财杀人,也就是茶余饭后的几句笑谈罢了。便是为了讨好陆家,官府也会倾尽全力,将匪窝缴得一干二净。
然而却爆出这事儿别有隐情。
在这个圈子内混的,都不蠢,立即就想到了政敌背后阴谋。可对付一个女人,而且还是劫他人财物这种方式,未免太小家子气,而且显得狭隘又上不得台面。世家望族们,从来都不缺钱财。便是劫获了大量财物,对陆家来说也算不得了不得的重创,根本没法伤筋动骨。那对方这么做的目的,就耐人寻味了。
陆家的男人们大多上了战场,可还有做文官的呢。
陆二爷和陆三爷,虽然算不得实权人物,在朝上那还是有一席之地的。自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尤其是陆三爷,被针对的是他儿媳妇,他肯定坐视不理。他和干脆的,‘借题发挥’捅到了陛下跟前。
于是原本应由地方县令授理的案子,多了些波折。
陛下特意派了钦差前去调查此事。这样一来,就可防地方知府提前被人收买。
越氏很自责,“母亲,都是我的错,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害得陆家为人非议…”
陆三夫人起先知道这事儿的时候,的确很生气。
她一直就觉得,越氏虽性情率真,但也的确过于张扬了些。在自家府邸就算了,偏偏在旁人面前也不知收敛。不过这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越氏娘家有钱,自己嫁妆丰厚,没道理在衣食住行上委屈自己。可她偏偏不知足,又要去做什么生意。做生意就做吧,陆家也没迂腐到禁止女人做生意。季菀不就是靠做生意发家的吗,人家还得到先帝册封呢。
让三夫人生气的是,越氏为了开店,去找季菀借钱,借的数额还不小。她有难处,不找自己的丈夫公婆,却去找妯娌,而且还不是亲妯娌。这不就等于打三房的脸么?诚然撇去中公,只有季菀有那个能力帮越氏。可越氏既没那个成本,为何要做玉器生意?或者她就不能等到年底收账以后,明年再开店吗?她就不能多等那几个月?她就那么缺钱?陆家是短了她吃还是短了她穿?
现在好了,那么一大批货物被劫走了。先不论何时找回来,这个人情已欠下。纵然季菀大度不予责怪。可同一屋檐下住着,这让三夫人在长嫂安国公夫人面前也抬不起头来啊。
更何况,府上上下几百口人,知道些内情的,难免不会在背后闲言碎语。
越氏是小辈,旁人议论顶多说她轻狂。但于作为婆母的三夫人,面子上就很难看了。
尤其是,底下还有两个妯娌看着。
本来三夫人是想好好教训越氏一通,让她记住这个教训,以后凡事谨慎,切莫再恣意而为。但看她这般小意做派,想起这个儿媳妇虽性子有些跳脱,平日里却也孝顺,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说到底也是因她嫁入了陆家,冠上了陆家这个姓罢了。
心中怒火消了大半。
她喝了口茶,剩下的一半也消了个七七八八,这才道:“欠了你三嫂多少银两?”
越氏做好了被斥责的准备,也不打算反驳,一听她这口气,倒是有些诧异。当下不敢隐瞒,老实说了。
“八万?”
饶是有了心理准备,这个数额还是让三夫人微惊。
这个侄媳妇素来在生意之道上很有天赋,她大概也知道季菀每年私库进项颇丰。至于到底多少,和她无关,她也没那个好奇心去打听。倒是没想到,这姑娘竟能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来。
“因为翡翠宝石珊瑚这些都是贵重之物,成本颇高,我问三嫂借了十万,她暂时没那么多,就先给了我八万。本来按照规矩,货物到手再结账,避免货物残缺或者以次充好。可这是我娘家负责提供的,断不会有差漏,我便将所有钱都托人送了过去。这次运送的,只有一半,但都是最好的一批。成本占了大半。如果找不回来,这个空缺就没法填补。”
说到最后,越氏的声音低了下去。既是心虚,又是自责。
三夫人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
她突然想起来,当年儿子的前妻樊氏,便是因动用中公满足自己的私欲,最后捅了大篓子,无奈回娘家求助,最后没法收场,才被休的。
越氏还好,找妯娌借,总比预支中公造成亏损要好得多。
可无论如何,这个空子也得填补上,否则她就真的没脸见人了。
“你如何打算的?”
越氏张了张口,她原本想说可以写信求助娘家,先暂时把欠的钱还了,等那批货找到了,开业盈利也就把这个亏空弥补上了。但随即想到,她现在已为人妇,涉及这样大量金银财物的事儿,再求助娘家,也就等同于打夫家的脸。于是她立即改口,“我现在手头上没那么多,等年底各地的铺子庄子结了账,可先还一部分。剩下的,我名下还有些田产,可以卖了…”
“抵卖田产还债,你是想让人说你三嫂咄咄逼人为难妯么?人家好心帮你,却惹来一身脏水,以后你还有脸见她?你大伯母又会怎么想?”
三夫人又是无奈又是生气。
年轻人,就是心浮气躁,缺了那么几分沉稳。越氏自小金尊玉贵的长大,没受过苦没吃过亏,于人情练达上,还是缺了些火候。比不得季菀那种自小吃苦看尽人情冷暖的来得通透。
越氏一噎,不知该说什么为好。
“你三嫂是否说过,让你不用急着还那笔钱?”
季菀嫁过来十余年,为人秉性如何,三夫人还是了解几分的。
越氏点点头。
“是。”她小声说道:“三嫂这么做,是她豁达,我却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
三夫人脸色好了些。
“你能这么想,我很欣慰。”
越氏虽年轻做事免不了冲动,但好在还算明事理。
“你三嫂借你钱的时候,你可是承诺的盈利过后连本带利的归还?如今陛下已派人着手调查此事,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等你名下的铺子田庄的收成结算后先还一部分给她。咱们府上那么多人,中公给的分例都是固定的,你大伯母素来公允,也不会偏私。总不能让你三嫂因借给了你一大笔钱而手上拮据。”
虽然季菀在京城开的店月月都有收成,也基本上不会出现手头拮据的情况。可人要懂得感恩,不能因为别人不缺,就理所当然的不还。
三夫人倒是想先帮她把这个空缺添上,但她也没那么多钱。拿出一部分,也只会让人觉得打肿脸充胖子闹笑话。越氏自个儿怕是也会觉得过不去。既如此,还不如就交给她自己解决。
吃了亏,才会长教训。
“货物找回来后,你的店也可以开业了,明年上半年应是能还上。切记,以后做事切不可再如此莽撞。”
越氏连连点头。
“母亲教训的是,儿媳记住了。”
三夫人又叹了声,道:“明芳,你现在不是小孩子了,也不是在闺阁中,无论什么事,都有父母给担着。你现在已为人妇,就要记得自己的身份立场。就比如这一次,这么大的事,你可有事先告知八郎知晓?”
越氏摇头。
同一个屋檐下住着,她找妯娌借钱,丈夫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陆八郎入仕不久,俸禄不高,平日里的吃穿用度也是靠中公。她哪里敢与陆八郎老实交代?只说暂时父母垫的。
“你有自己想法,这没错。但是,要量力而行。你有开铺子的心,就该提前准备,或者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自己手上什么都不缺了,也就用不着劳烦他人,欠人人情。到时你也无需三缄其口,夫妻之间平白生出些隔阂来。”
越氏一愣。
她从前,的确是没想过这些的。她从来行事雷厉风行,想到就做,的确是没想过时机对不对,或者有没有更完美周详的计划。现在想来,的确是她过于莽撞自负。即便是那批货顺利进京,芳雅轩顺利开业,她起码也得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彻底还清债务。还得加上她其他铺子田庄的收成。
金银玉器这些名贵之物,并非有权就能消费得起的。比如一支珊瑚簪,市面上至少要卖六百两,碧玉玲珑簪得八百两。一般的贵妇人,一次性顶多买个一两件。而且这些精巧饰物,破费手工。若特意定制,还需要时间。也正因如此,利润也高。
前期可能困难点,资金运转过来后,后期便顺利多了。一个月下来纯利润至少也能有个两三千。
特别适合越氏这种平时花销大的。
所以她才想着做珠宝生意。
没想到,还没开张就受挫。
“是我莽撞了,以后一定审慎行事。”
三夫人点点头,对她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
“好了,你先回去休息吧,等消息就是。”
“是。”
**
三天后,安国公夫人告诉季菀一个消息。越氏那批货失踪的地方,正好与陵川接壤,而陆非澜的丈夫薛策,正是陵川刺史。
安国公夫人直接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委托女婿帮忙查询。
朝廷派去的钦差,权利再大,毕竟对当地人生地不熟,保不准被当地知县忽悠拖延时间什么的,都是常事。有了薛家介入,就不一样了。
季菀欣喜之余却又想到一件事。
陆非离曾说过,陛下有意让薛策入京述职。这次,会否是一个契机?薛策入京,也就意味着陆非澜会跟着回京。只怕宫里那位宠妃,又要出幺蛾子了。
然而陵川那边还未传来消息,京城这边又出事儿了。
甘家那位六姑娘甘寻枝,在九月九重阳节那天,偷偷溜出去看花灯。街上人多,不知怎的就将她和丫鬟给冲散了。等人流散去,甘寻枝也不见了。她的丫鬟寻找未果,吓得不清,连忙回去将此事禀明了甘老爷和甘夫人。甘夫人这一惊非同小可,险些直接晕过去。
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无故失踪,身边还无人跟随,回来后基本上名节就毁了。
所以,甘家自然不会将此事宣扬,更不敢惊动官府,而是私下里派人寻找。所幸,当夜在城东的一座破败庙宇里找到了衣衫不整,昏迷不醒的甘寻枝。她失踪的那几个时辰内,发生了什么事,已经不言而喻。
人接回去后,甘夫人看见女儿这般模样,是真的晕了。
已定了亲的姑娘,在婚前失贞,若是传出去,退婚还是轻的,只怕连命都保不住了。
甘夫人虽气女儿不懂事,但好歹是自己的亲骨肉,哪能不心疼?见女儿无故遭此大难,更是心痛如绞。
甘老爷也是气得恨不能一棍子将女儿打出门去。可事情已经发生,重要的是该如何解决。
是谁劫走了甘寻枝?又有什么目的?
涉及女儿名声,不能大张旗鼓的查,只能暗中调查盘问。然而就在第二天,甘寻枝失踪失贞的事,就被传了出去。流传速度之快,在某个圈子内,简直堪比互联网。显然,对方早有准备。
事情彻底失控。
甘氏听说此事后,更是惊得直接动了胎气,早产了。
丫鬟赶紧去了褚玉苑求助季菀。季菀也是刚听到风声,脑子里第一个念头是,阴谋。然而目前最重要的,是帮甘氏接生。
甘氏才怀孕七个月出头,本就没到月份,又受到了惊吓,整个人都是紧绷的惶恐的,生产十分艰难。
三夫人坐在外间,面色担忧。
小蓝氏和越氏陪着她,不断说着吉祥话安慰她。屋子里甘氏的痛呼断断续续,听得早已做了母亲的几个女人跟着心弦紧绷,都为她捏了一把冷汗。
直到夜色将沉,才听得甘氏仿佛用尽全力的一声惨呼,紧接着,婴儿的哭声响了起来。
“生了,生了,是个小公子。”
第410章 惊马
所有人都跟着松了口气。
说来甘氏也是不容易,两次生产陆六郎都不在身边,而且两次都是早产。但幸运的是,孩子没什么问题。这一胎,也只是因为月份不足而显得有些瘦小,没什么其他问题。
丫鬟们进去收拾产房,产婆抱着孩子出来给三夫人看。
陆六郎不在,给孩子取名这事儿,就得交由长辈。不过甘氏在这方面是有主见的人,女儿的名字就是她自己给取的,这次三夫人便也没操心。
虽说陆六郎不是她亲生,但也叫她一声母亲,甘氏也素来恭谨孝顺。如今甘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甘氏又刚艰难生产,身心都极度脆弱。她作为嫡母,还是该探望安慰一二的。
甘氏虚弱极了,脸色惨白惨白的,根本没力气说话,只勉强撑着唤了声母亲。
三夫人见她这般模样,叹了声。
“别说话了,好好休息吧,孩子我会暂时帮你照顾的。”
“多谢母亲。”
许是太累,甘氏暂时也不想去操心其他事,很快睡了过去。
三夫人将孩子抱走了,乳娘是早就安排好了的,府上也不缺丫鬟。甘氏如今这般模样,也没精力照顾儿子。
季菀去了落梅居,“母亲,这次甘六姑娘的事太过蹊跷,结合明芳的货物被劫,很有可能幕后主使是同一人。”
安国公夫人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在京城,天子脚下,敢这般肆无忌惮的,没几个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