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念过书,你会?”
被嘲笑的游氏反唇相讥,对方立即不说话了。
“阿菀,半个多月前你不是收了好多猪吗,明年还要不要?”
这话一出,其他人也都纷纷目光一亮,凑过来,直接把刘氏挤走,七嘴八舌的问。
“你做的腊肠北地的军爷都喜欢,多卖一些你家也能多赚些钱不是?”
“对啊,你家人手不够,我家大牛二牛都能当短工帮忙。”
“我们每家每户都养几头猪,全村加起来就有一两百头猪了。反正你都是从各地收猪,咱们乡里乡亲的,不比外村人好说话?”
“鸭子和猪,我们都能养…”
“我家二妞三妞也能帮着你剁肉灌肠…”
都知道季菀雇短工给的工钱不低,人人都想着分一杯羹。
季菀瞧着这势头,皱了皱眉,站起来,大声道:“大家安静一下。”
群情激奋,根本遏制不住。
季菀干脆站在杌子上,再次大声道:“养猪也得下半年去了,如果我明年需要,会告诉大家的,好吗?”
这个答案显然不是特别让众人满意,但也知道不能强求,便软了语气,道:“那你如果明年收猪了,一定要提前告诉大伙儿一声,我们也都知道你的规矩,你往别地收是什么价格,我们也不会多要一文钱。”
说话的是游氏,她家住在季菀家隔壁的隔壁,男人姓张,上个月和村里其他会打猎的男人们上山了,估摸着这两天就该回来。
“大家放心吧,我会的。”
季菀想着,那会儿她应该有钱去登县买房了,然后盘一家铺子,开作坊。
腊肠的方子给了陆非离,她其实就没打算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每年少做一些就行了。反倒是酱板鸭,等今年卖火了,明年就得增加产量。
短工嘛,雇佣村里的熟人,自然是极好的。
这都是以后需要考虑的事儿,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她要买两个丫鬟回来。
打定了主意,过了几日天色放晴,季菀便又跟着季平两兄弟坐着牛车去镇上了。买人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要推销酱板鸭。
第061章 酱板鸭出世
那天刘氏胡搅蛮缠未果,最终只好咬牙按三十五文钱把十只鸭全都卖给了季菀。再加上从其他村里收购的三百二十五只鸭,除掉这两日吃掉的几只,刚好剩三百五十只酱板鸭。
她要在今天,全部卖光。
天气越来越冷,除了集市,街上已没什么人走动。
季菀依旧呆在车厢中,季平和季城搬着装着酱板鸭的木盆下车。
“大哥,先卖三十只。”
还是一个道理,人家看一次性卖那么多,肯定会压价。虽然已是隆冬,肉类食物可以存放,但时间一久味道总归是不太好。
季平两人做了这些时日的买卖,也学到了些生意经,十分认可她的想法。
“好。”
酱板鸭是凉的,香味自不会那么浓郁,季菀便事先切了一些碎鸭肉放在盘子里,给客人们品尝。
“卖酱板鸭咯,独一无二的酱板鸭,美味可口,吃了还想吃…”
季平的嗓子练出来了,这么一喊,还真有人往这边走来。
“咦,是你们啊。”来着是老顾客,见到两人很是惊喜,“你们俩好几日都没来这卖吃食了,今天放晴了,我想着过来看看,没想到你们真的来了。我要买二十根火腿肠,不,三十根。”
说着他就开始掏钱。
火腿肠有,尤其季菀不做葱油饼和煎饼果子以后,天天做的火腿肠就更多了。醉仙居那边货量增加,零售产量也跟着增加。
季城熟练的给客人装火腿肠,并且不忘推销新产品,“大哥,这是我们家新出的酱板鸭,新鲜又好吃,还能送人,您要不要买一只?”
长衫青年男子已经看见了那黑红黑红的酱板鸭,正准备询问,闻言便道:“酱板鸭又是什么?好吃吗?”
“您可以先尝尝。”
季城指着那一小碟切碎的酱板鸭,微笑说道。
长衫男子用筷子夹了一块肉,放入口中,先是咀嚼了两下,而后眼睛就亮了起来。
“好。”立即问道:“这鸭子多少钱一只?”
季平面不改色,道:“五百文。”
“五百文?”
长衫男子惊呼一声,显然也觉得这价格太高。不等他责问,季平便解释道:“您也尝了,这味道是完全没问题对不对?可能您觉得一只鸭子成本不高,但做成这一道酱板鸭,却要耗费不少时间,光是腌制都要一晚上,还得用上许多独特的配料。您看看这鸭皮,又脆又薄,非蒸非煮非炸非焖,而是用独特的手法烹制而成的。大酒楼里一锅老鸭汤,也要卖到一百文是不是?更何况我们家的酱板鸭,绝对的独一无二。五百文,您觉得不值得吗?”
季城真是佩服兄长的口才,分析得条条有理,头头是道,他如果是顾客,估计也要忍不住掏钱买了。
果然,那长衫男子神色意动。
眼看渐渐人多了起来,季平又加了把火,“我们在这卖吃食也一个月了,您是咱们的老主顾,应该知道,我们家做的吃食是绝对的干净,也没有任何的偷工减料。您多次光顾,也是冲着我们的口碑,不是吗?”
长衫男子终于被说服,“好,那我要两只。”
一只五百文,两只就是一两银子。
开门大吉,季平心中大喜,面上却不动声色。
“这是什么鸭子啊,五百文一只你居然都买?”
长衫男子刚转身,后头跟着想买火腿肠的一个宝蓝色棉袄的中年妇女便惊呼出声。
男子笑一笑,“酱板鸭,值这个价。”
说完便拿着今日的成果喜滋滋的回家了。
那妇人目露惊奇之色,跟着往那小碟子里夹了块鸭肉尝了尝,然后又一块,再一块…
“大婶儿…”
连续尝了三筷子,季城终于出声。
那妇人抬头,感受到左右投过来的好几道目光,顿时脸色微囧,“抱歉啊小兄弟,实在是太好吃了,我没忍住…我也买两只,不,三…四只。”
她倒不是那等爱占免费便宜的人,只是这酱板鸭实在太好吃,又香又软味道也独特,她才没能忍住口腹之欲。
“真的那么好吃?”
刚才看她吃得津津有味的人忍不住询问。
“好吃好吃,比炖的鸭子好吃多了。”
妇人一边掏钱一边不忘称赞,“我多买两只,下午给我爹娘他们送过去。哎,差点忘记了,我还要买二十根火腿肠。”
“好。”
季城把酱板鸭递给她,又给她装火腿,趁着这空档,她喜滋滋的对着旁边品尝酱板鸭的人道:“我劝你们也赶紧买,别到时候卖完了可就什么都吃不到了。”
人都是这样,如果自己第一个人买,可能会觉得贵,怕吃亏。但买的人多了,就会觉得物有所值。即便不值,那至少不是自己一个人吃亏。有了这样的心理,对酱板鸭的高价的排斥也就淡了不少。再加上亲自品尝一番,最后那点子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我要十只!”
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出手阔绰,直接掏了五两银子。
后面的,已完全不需要浪费口舌推销了。
“我要两只…”
“我要五只…”
季平和季城竟有些忙不过来,连那些捎带买葱油饼煎饼果子的,都得靠后。
“大家别急,我们车上还有。只是因为这地方太小,放不下,所以才没全部卸下来。”
未免客人们说他们故意囤积居奇,季平还特意解释了一番。当然,他说得也是实话。
三百只酱板鸭呢,全都重叠在一起,也不太好看。
这时候,所有人都在疯抢酱板鸭,也没心思去计较这些个小伎俩了。
不到半个时辰,三百只酱板鸭又成功的销售一空了。至于火腿、葱油饼、煎饼果子,自然也都一并卖完。客人们抢得太热情,甚至都没发现躲在车厢里的那个小姑娘。
“哎,小兄弟,你们明天还卖酱板鸭吗?明天我家里有客人来访,我想买两只送给他带回去吃。”
一个穿深褐色大袄的老太太和善的问道。
季平神色愧疚,“老奶奶,不好意思,因为临近过年,附近几乎所有乡村人家养的鸭子都卖了,或者给酒楼预定了,我们家的鸭子也全都做了酱板鸭,实在没有剩余…”
老太太满脸失落,而后眼睛一亮。
“我邻居说她老家有人养鸭,本来是说好要给城里一家酒楼送去的,可没想到酒楼的掌柜老母病重,他关了门回乡照顾老母去了,押金不退了,可这好几百只鸭子没法处理。想送给其他酒楼吧,人家都有固定的供货。我那邻居老姐儿还在左领右舍的帮着问,看有没有谁家要鸭子的…”
“有多少?”
老太太话未说完,季菀便直接推开了车门,目光灼灼。
第062章 收获颇丰
老太太邻居姓徐,桃花村人,就在登县边缘。正好季菀要去登县买丫鬟,便顺道了。
“姑娘,手套是你做的?”
季平两兄弟赶车,徐老太太和季菀坐在车厢内,自然的就聊了起来。一听兄妹几人姓季,老太太立即就想起这段时间风靡延城的手套,惊讶的看着季菀。
季菀知道自己算是在延城出名了,笑着点点头。
徐老太太看她的眼神越发惊奇,“小姑娘,你可真有本事。我孙女跟你差不多大,除了绣花,什么也不会。”
季菀谦虚的笑,“您言重了。只因我家贫,时常要做农活,冬天又冷,手露在外面便要长冻疮,所以才想了这个法子。”
“乡下孩子,不容易。”
徐老太太感叹一声,她也是农户出身,知道乡下人的贫困艰难。冬天虽不用下地干活,但洗衣做法烧火是少不了的,她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说话间,便到了徐家村,养鸭子的那家人姓杨,杨大爷是桃花村的里正。徐老太直接带着几人去了杨家,“大妹子,在家吗?我给你带好消息来了。”
栅栏是关着的,院内一大片鸭子,全都聚在一堆,满院子都是鸭屎的味道。
老远的听见声音,一个穿灰色袄子的老妇人忙开门走出来,一见徐老太,脸上便带了喜色。
“老姐儿啊,有什么好消息啊?快,进来说。”
徐老太笑眯眯的一指季菀几个,“她们是义村的,想买你们家的鸭子。”
老妇人瞪大了眼睛,又惊又喜,忙把几人请进屋。
“我们家还有五百只鸭,姑娘,你们真的能全收了吗?”
堂屋里,将近花甲之年的杨里正试探的看向季菀三人,这么大的事儿,怎么着也该有个大人才是。
季菀看出了他的怀疑和不确定,笑一笑,“是的,我全要,一只三十五文。”
杨大爷震惊。
他给城里的大酒楼送鸭子,一只才三十二文,这小姑娘出手也太阔绰了。
他媳妇胡杨氏,也就是刚才开门的那个老妇人,神情也有些微妙和惊诧,儿子儿媳们坐在两侧,均是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这么好的事儿落在了自己家头上。
见此,中间人徐老太笑着说道:“大妹子,你们也别多想,这姑娘姓季,是义村的。北地将士们喜欢的那个手套,就是她做出来的。他们家在兰桂镇里做买卖,口碑可好了,我那邻居老姐儿就特别喜欢,宁愿绕路也要去小集市口排队卖他们家的吃食。他们现在又在卖那个什么,哦,酱板鸭。我那邻居老姐儿去晚了没买到,这才跟我说,他们家缺货,附近好些个村的鸭子都卖给他们家了,这才回来告诉我的。”
杨里正夫妻原本心里还有些打鼓,他们都是实在人,给酒楼准备的鸭子都是从村民手里头买的。酒楼的老板临时毁约,这些鸭子他们却不能全都退给村民。这年头家家日子都不好过,都是特意养的鸭指望着卖了钱好过年。为了买这些鸭子,杨家还欠了好些银子。
因为杨里正素来风评好,为村民办了不少实事儿,所以大家自发的没有催他还钱,等着他把这批鸭子处理了再说。当然,也有些人知道他们家也不好过,便主动的收回去了一部分鸭子。但就这样,还是剩了五百只。
也就是说,桃花村还有许多人家家里有鸭子没有处理。
得知这个消息,季菀面露欢喜之色,“里正爷爷,实话告诉您吧,我们家的酱板鸭卖得相当火。你们家的五百只鸭我不仅可以全都收了,您还可以告诉你们村的村民,但凡家里有鸭的,只要是健康的,体型正常的,我全都要。”
杨胡氏大喜,“当真?”
季菀郑重点头,从怀里摸出五两碎银子,“我现在就能跟你们签订契约,这是定金,明天过来取货。”
亮闪闪的银子搁在桌子上,杨家所有人都呆住,没想到这小姑娘这么干脆决断。再想到这小姑娘受过当今圣上的赞誉,最后一丝疑虑也尽数消散。
杨里正面露感激之色,“姑娘,您为我们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是我们家的恩人,我怎么都不能多收钱。这样吧,每只三十文。我这就去通知其他人,让他们把鸭子都卖给您…”
“里正爷爷,这些鸭子你们都是出了成本的,卖少了你们也赚不了钱。”季菀看出这夫妻俩都是老实人,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故意压价,“我们家在其他村收鸭子,都是统一价,这是做生意应该有的基本信誉。”顿了顿,她道:“其实我还想跟您商量,以后也在你们村收鸭子。”
杨里正沉默下去。
跟酒楼的合作不是一年两年了,临时改投别家,算是违约。
“爹,我觉得成。”
杨老大观察着父亲的脸色,一下子就猜出他在想什么,“咱每年都给酒楼送鸭子,从来都出过问题,但他们却各种挑剔,这次又因临时有急事干脆不要了,害得我们囤了这么多鸭子在家。如果不是遇上季姑娘,这批鸭子根本就没办法处理,全村的人都还指着这些鸭子过年,到时候咱们哪什么跟村里人交代?万一以后他们再碰到类似的事呢?就算您不为咱家着想,也得为全村人想想。”
“爹,大哥说的有道理。”杨老二也附和道:“是他们背信弃义在先。”
杨里正看着一屋子的人,人人都用期盼的目光看着他,他长叹一声,终是点了头。
“好。”
季菀跟着他去各家统计鸭子的数量,也算是提前验货。毕竟是第一次做生意,而且也没有信得过的担保人,总得自己亲自检验过才放心。
出门拐了个弯儿,刚走了几步,就见邻居一家院子外栅栏打开,一个小姑娘背着个男娃匆匆出来,面色焦急,险些撞上杨里正。
“燕姐儿,你这匆匆忙忙的是要去哪儿?”
小姑娘穿得单薄,身上的袄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面色枯黄,个子矮小,一看就是长期营养不良所致。一抬头眼里的泪水就落了下来,哭道:“狗蛋儿肚子疼,我要带他去县里看大夫。”
“镇上看大夫诊金可不低,你拿什么给你弟弟看病?”
跟在后头的另一个小姑娘一听就哭了起来。
杨胡氏眼神悲悯,知道老头子肯定会掏钱帮这苦命的姐弟三。
“肚子哪个部位疼?”季菀询问道:“我是大夫,可以给你弟弟看看。”
那小姑娘惊诧,杨家众人也面色惊奇。
季平出来解释道:“我妹妹真的是大夫,我们村的人生病都是我妹妹给治好的。姑娘,你弟弟看起来病得很严重,你现在去登县也需要时间,不如让我妹妹给把把脉,兴许能治。”
两个小姑娘早已是没了方寸,见对方是里正带来的人,背上弟弟不停的呻吟喊痛,便也什么都顾不得了。
“姑娘,麻烦姑娘这边走。”
她背着弟弟往回走,另外一个小姑娘在前面跑着去开门。
季菀跟上去。
茅草屋里十分简陋,桌子缺了一角,杌子也裂了缝,墙角一大片面积被浸湿,一看就是漏水所致。炕上只有一床被子,很薄,也很旧,到处都是补丁,甚至露出了发黄的棉花。
季菀只扫了一眼,便看出这家条件的确是相当困难。
小姑娘将男娃放在炕上,男娃看起来只有四五岁,又干又瘦,面色萎黄,整个人蜷缩着,双手捂着腹部,因为疼痛而眉头紧皱。
“疼了多久了?”
旁边那个小姑娘马上说:“前两日就说肚子疼,但不严重,过会儿就好了,今天中午吃了饭就疼得受不了,我才觉着不对味了…”
说着说着眼泪又出来了,满脸的焦急恐慌。
季菀检查了男娃的唇舌,又问了些症状和平日里的饮食,心里有了猜测,立即将他的裤管挽起来,果然看见许多红点。
“他患了伏虫(钩虫)病。”
第063章 钩虫病
“什么是伏虫病?”
两个小姑娘茫然的看着她,生怕弟弟得的是什么绝症。
“伏虫也叫钩虫,钩虫病的症状主要由钩蚴及成虫所致。钩蚴侵入处的皮肤感到奇痒和烧灼,继而出现小出血点、丘疹或小疱疹,俗称‘粪触块’、‘粪毒’、‘粪疙瘩’。随钩蚴在人体内的移行,受感染后的三到五日,常出现喉痒、咳嗽,重者甚至剧烈干咳或哮喘发作。成虫寄生在小肠,扰乱脾胃气机,吸食及耗费人体血液,因而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亢进但劳动力反而减退,异嗜生米、茶叶,甚至泥土、碎纸等胃肠失调的症状。严重者出现心悸短气,四肢乏力,头晕耳鸣,面足浮肿,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脉数而弱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季菀说到这里顿了顿,“不过他病症不算太严重,你们也不用担心。”
两个小姑娘稍稍松了口气,又急切问,“那、那要怎么治?”
“乌梅加水,煎煮取液,早饭前空腹服用,二煎在午饭前服,每日一剂,五日为一个疗程。如果不行的话,就用鹤虱,雷丸,炒川楝子,槟榔,苦参,炒枳实两钱,木香一钱,用以水煎。晨起睡前分两次空腹服用,每日一剂。”
想了想,问道:“他几岁了?”
“七岁。”
季菀挑了挑眉,这男娃瘦得看起来顶多五岁,可想而知平日里过得多苦。她叹息一声,“他年龄太小,用药记得减少一半的量。”
她再次打量了下这完全无法遮挡风雨的茅屋,道:“以后别喝冷水,也别吃不干净和没有煮熟的食物。”
“是。”
瘦弱的小姑娘面色黯然,声如蚊蚋。
杨胡氏往她手里塞了半块银子。
“拿去给你弟弟看病,再买些吃的回来。”
燕姐儿立即推辞道:“胡奶奶,我们已经欠下你们不少银子,不能再收您的钱了。”
“马上要过年了,没钱你们吃啥?那位小姑娘是个良善之人,给人看病不收诊金,但你去县里买药可不便宜。听话,快收着。”
燕姐儿流着泪收下了,两姐妹跪在地上给她磕头。
“谢谢杨爷爷,谢谢胡奶奶,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们姐弟都记在心里,下辈子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你们…”
“这孩子,这是做什么呢,快起来。”
杨胡氏连忙扶她起来,看了看这破败的屋子,和跟瘦猴一样的姐弟三,忍不住说道:“你娘也是个狠心的,就这么丢下你们三个不管,你们爷爷奶奶也不在了,以后你们三刻怎么活哟…”
提起母亲,方才还满脸泪痕的小姑娘眼神立即冷了下来,“胡奶奶,您别提她,她不配做我们娘,我们就是饿死,也不去求她。”
“对。”
另一个小姑娘也满脸愤懑,“她嫌贫爱富,气死了我爹,转头就改嫁去做富太太,可怜狗蛋儿那时才三岁,嗓子都哭哑了也没见她回来看一眼,我不要认她做娘…”
季菀眼皮一跳。
怪不得这家连个大人都没有。
不过这是人家的家事,她一个外人,又是外村的,不好多问,忙给季平两兄弟使了个眼色,兄妹三人走了出去。
季城心眼儿好,小声嘀咕道:“这几个孩子太可怜了,咱们村再穷的人家,至少家家都有大人在,不至于让自己的孩子无依无靠。我刚看见了,他们家什么都没有,还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一看就知道,这姐弟三平日里多半是靠里正一家接济度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家的事,咱就别管了。”
季菀没那么多同情心,这年头,日子穷苦的人家数不胜数,要一个个都同情,还不比圣母还圣母了?
过了会儿,胡杨氏抹着眼角出来了。
一行人挨家挨户的去问鸭子,村民们听说有人要买自家的鸭子,个个都高兴得不得了,再听说一只三十五文,自然满口应下,并且响应里正的号召,来年家家都养鸭子。
如此季菀便与里正签订了契约,约好明天送货。
作为中间人,季菀也给了徐老太一两银子谢礼,徐老太推辞不过,终是接了。又听说季菀几个要买丫鬟,她惊奇之余又做起了活雷锋,“这丫鬟得手脚伶俐,还得老实本分,更要身家清白。那些卖人的,个个都能说会道,看你们年纪小,指不定怎么糊弄你们。这样吧,我带你们去,保准儿买到最好的。”
季菀心中一喜,“那谢谢您了。”
“客气啥。”
徐老太对她印象很好,语气间自然就多了几分亲昵。
很快来到登县,卖人的在南集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