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不就是这个理么?瞧人家安国公夫人,无论走到哪儿,都面带微笑,不怒自威,性子也温和,从不傲下。静宣侯府这位七姑娘,说是名门闺秀,那言行做派,可不就是一个没教养的野丫头行径么?”
“这也没办法。她自幼丧夫丧母,也没人教养。”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她的嫂嫂,可没亏待过她,说是拿她当亲女儿也没差。静宣侯夫人,那也是正经的名门闺秀,素来风评极佳。所以说啊,这还是本性难改。底子差,怎么教都没用。”
“容珊那么一个野姑娘,以后嫁去了安国公府,还不得闹翻天?妯娌俩性情如此天差地别,年龄还相差那么多,能相处得好么?”
“你操什么心啊,那是人家安国公夫人该操心的事。她若不收敛些性子,入了国公府,也得被休弃回家。安国公府又不是没有这个先例。”
“什么先例?”
“你不知道啊?原先安国公府还未分家的时候,四房同住。二房的陆二郎,曾和原配妻子和离过。如今这个,是续弦。”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陆二郎的原配妻子,正巧和如今的静宣侯夫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姐妹。”
“这么巧?”
“可不是嘛。这都是十多年前的旧事了。我也是听我姐姐说的,她说那会儿她还小,具体的也不太清楚,只记得当时也是闹得沸沸扬扬的。陆家和樊家,因为这事儿,十多年都没再来往过。”
“如果容珊以后也被休了,或者和陆九郎和离,那静宣侯府的脸可就丢大发了。”
“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静宣侯夫人怎么想的,陆家的门第,是谁都能攀得上的吗?也忒没自知之明了。万一以后容珊惹了祸,还不是得他们夫妻俩收拾烂摊子。还不如低嫁,她身份在那摆着,低嫁给小门户,也没人敢欺负她不是。”
“话可不是这么说,做陆家妇脸上多有光。容珊那么骄傲的一个人,若是随便下嫁给小门小户,以后还有脸见人么?”
容珊没想到自己的婚事能在圈子内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不过她也没时间去管。她现在可忙着呢,不仅要学女红,还得学规矩学中馈,忙得热火朝天的,天天抱怨做女人真苦。针那么细,但她拿着却重如千钧。
还不如不结这门亲呢。
当然这话只能在心里说说,要是给她嫂嫂听见了,又要训她。
反观她那正在议亲的侄女儿容云菲,天天在家里练书法学规矩,没事就捧着本书,任谁一眼看过去就是个才女的做派。
容珊见了,都不得不佩服,跟自家侄女儿比起来,她就是个一无是处的野丫头。也难怪,外头那些人那么评价她了。
其实不光外头对容珊评头论足,自打她和陆非驰定亲以后,安国公府内也有不少丫鬟在私下里议论嘀咕。给季菀知晓后,直接就发卖了。自此府里便安静了下来,再无人敢嚼舌根搬弄是非。
“这世上人人都长着一张嘴,咱们不能一个个的都给堵上。那姑娘年轻,青涩稚嫩,天真烂漫,就是应该多经事儿才会成长。”
陆老夫人语气淡淡,“以后她过门了,你也多教教她。”
季菀颔首。
“是,母亲。”
第016章
小叔子的婚事敲定了,女儿这边又开始闹腾了。
曦姐儿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学武。
季菀只觉得好笑,“学武?乖乖,你莫不是忘了,五岁的时候也闹着要学武,结果不到一天就受不了回来了,今儿个又是受什么刺激了?”
季菀太了解女儿了。
从小娇生惯养,那是半点苦头都吃不得的。行哥儿四岁开始习武,练基本功的时候都哭了好几次。让女儿去练武,还不够添乱的呢。
曦姐儿嘟着嘴,“我就是要学。学会了武功,我就可以像庭哥哥那样舞剑。对了,我还要学骑马,不让哥哥带我了,我自己一个人骑。”
庭哥哥就是毓宁长公主的儿子方庭,比行哥儿大一岁。
毓宁长公主和季菀关系不错,平时多有来往,在宫里也时常碰面,孩子们自然也相熟。
“你还骑马?忘了去年差点从马背上掉下来的惨样了?你哥哥哄了你一路都哄不好,回来还哭鼻子,以后都不许再骑马。”
曦姐儿不满,抱着她的手臂摇晃,“就是因为不会才要学嘛。等我学会了,就不会坠马了,娘…”
季菀叹息,“我也不是非不让你学,但你能坚持下来吗?”
她表示十分怀疑。
曦姐儿咬着手指头,想了好半天,才勉强道:“坚持不下来就放弃呗。”
季菀失笑,将她的食指从嘴里拿出来,“这么大了还咬手指,羞不羞?罢了,你要学就好好学,再不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曦姐儿眼珠子转动。
娘就是嘴巴上严厉,到时候看她学得辛苦了,还是会心疼的。
季菀一眼看穿她的小心思,摇摇头。
“你呀,就不能安分点?整天就跳上跳下,跟个猴子也似。”
曦姐儿窝在她怀里撒娇,“娘让我学的规矩,我都有好好学。”
女儿这一年来也的确是规矩了许多,该学的一点没落下。至于安静温柔什么的,季菀从不强求。女孩子,活泼灵动点挺好。她也不希望女儿天天被那些礼仪教条约束得跟个木头人似的,连最基本的情绪都不由自己掌控,也太悲哀了。
曦姐儿这次倒是有点让季菀刮目相看。
学武是很辛苦的,女儿自幼娇养,这次虽然也有抱怨过,中途想放弃,但第二天又乖乖的去了练武场,跟着兄长们一起学。
她其实最想学的,还是骑术。
小姑娘是个跳脱的性子,关不住,成天想着扬鞭策马,肆意飞扬。这点是受了她大姑姑陆非澜的影响。
她现在八岁了,也越发懂事,季菀偶尔会给她讲讲陆家先辈们的故事,也会讲身边人。曦姐儿最喜欢的,就是大姑姑陆非澜,也常往薛府跑。陆非澜自己也有两个女儿,长女已经定亲,小女儿偏好诗书,不爱刀枪。所以对曦姐儿这个一心向往巾帼女英雄的侄女儿喜欢得不得了。每次曦姐儿去薛府,她都得留侄女儿在家住一段时间。
一开始季菀担心女儿闹腾,会给大姑子添麻烦。陆老夫人却说,“全京城都找不出比你长姐幼时还闹腾的姑娘了。那时她常穿一身大红的骑马装策马狂奔,遇到不平事,直接就是一顿鞭子,你父亲没少给她收拾烂摊子。偶尔心血来潮随我去参加个茶会花会,所有世家闺秀们,见了她都绕道走。没人敢得罪她,就怕她一个不高兴又拿鞭子抽人。到后年年长些了,去边关呆了一年,才慢慢收敛了些脾气。女孩子,稍微历练历练也好。别整日养在家里,养成一朵不经风雨的娇花,日后遇到点事儿就心慌意乱手足无措的。我看曦姐儿聪明,古怪精灵,既然关不住,就索性由着她的性子。只要别太出格,都无妨。”
她往后靠了靠,脸上带了些笑意。
“你长姐虽然严厉,但还是有分寸的。若曦姐儿有那个天分,习得一身武艺,也没什么不好。若没有,不用你说,她自己就乖乖回来了。”
季菀含笑点头。
“母亲说的是。”
……
转眼又是一年冬,大雪纷纷而下,院子里积了厚厚一层。曦姐儿全身裹得厚厚的,跑出去和丫鬟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兴奋得小脸红扑扑的。行哥儿在旁边看着她,其实也就是个打下手的。
季菀抱着手炉站在长廊下微笑。
桓哥儿依旧抱着他的那只猫,一边给小白喂食物,偶尔抬起眼皮看看窗外的哥哥姐姐。鸢姐儿则是盯着姐姐这几个月来似乎拔高了些的身量,若有所思。晚上就郑重其事的对她娘说,她明年要和哥哥们一起练武。
季菀正喝汤,闻言险些没一口喷出来。
“你说啥?”
鸢姐儿一脸淡定,似乎还带了点嫌弃,觉得她娘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跟她那不太聪明的姐姐一样,忒不沉稳。
于是她又重复了一遍,“我要习武。”
季菀有点懵,她上上下下打量了小女儿好几遍,然后又看向身边微笑的丈夫。
“我刚才,没产生幻觉吧?”
陆非离比他女儿更淡定,“鸢姐儿骨骼不错,适合练武。”
桓哥儿慢吞吞的吞下一个饺子,语气平平道:“你还是别练了。”
鸢姐儿挑眉,颇有点不爽的看向这个同胞弟弟。
“为什么?”
桓哥儿又慢吞吞的吃了一块她娘特意给他剔了骨头的糖醋排骨,道:“我怕某些人年龄比你大,比试的时候却不如你,会迁怒旁人。”
这个‘某些人’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曦姐儿立即瞪大了双眼,怒道:“陆知桓,你有本事再说一遍试试?”
桓哥儿慢吞吞的吃鱼,得空了才瞥她一眼,“我记得你耳朵没毛病…”触及父亲轻飘飘瞥过来的眼神,他登时住嘴,面上却写满了不甘愿。
陆知行看看几个弟弟妹妹,道:“鸢儿,习武可是很辛苦的,你真要学?”
鸢姐儿看了眼同胞弟弟,没说话,意思却不言而喻。
陆家的男儿都是四岁习武,桓哥儿上半年就开始学基本功了。弟弟都行,她为什么不行?
别人家的女儿都乖巧安分的读书练字,或者学些才艺陶冶情操,偏生她的两个宝贝女儿,非要拿刀拿剑。
季菀只得感叹一句,果然不愧是‘将门虎女’。
------题外话------
今天没灵感,写得好枯燥,明天写新剧情!
第017章
陆九郎成婚之前,是音姐儿的生辰。她三岁起就养在季菀膝下,每年生辰季菀都会亲自下厨给她做一桌子好吃的,府里的孩子们全都聚到一堆儿一起给她庆生。去年这个时候陆非离刚回来,而且陆家已分家一年,季菀就用不着再操这个心,只是派人送去了贺礼。
后来才听说,吕氏根本没将音姐儿的小寿放在心上,临时想起来,才让厨子做了一碗长寿面给音姐儿吃了。
放在普通人家,这是常态。穷苦人家的孩子,平日里能吃饱穿暖已是不易,家里根本不可能会单独给孩子庆生。顶多就是一碗长寿面,再加个鸡蛋。
可大富人家,就不一样了。
哪怕是庶子庶女,只要不是特别受冷落的,生辰那日还是会象征性的办一桌,更何况音姐儿可是嫡女。
分家那日,季菀和吕氏谈过,以为她多少会改。毕竟现在音姐儿也是有身份的人了。谁知道,她竟然还是老样子。
季菀叫来长女,道:“明天音姐姐生辰,曦儿想不想去看她?”
“好啊。”
曦姐儿很开心,“带阿桓和阿鸢他们一起去。”
季菀摸摸她的头,脸上淡淡笑意。
下午她就差人给吕氏送去了拜帖。
“国公夫人说,明日是音姑娘的生辰,刚巧近来闲暇,所以带姑娘少爷们来给音姑娘庆生。”
吕氏微愣,随即笑道:“三嫂真是太客气了。孩子小寿而已,何须她这般劳师动众?”
心中却知道,季菀这是来给音姐儿撑场子了。
平心而论,季菀对音姐儿,的确比她这个做生母的要上心多了。同样,音姐儿待季菀也比她这个亲娘要亲近。
“三伯母要来?”
音姐儿满脸欣喜之色,“这是真的?”
春芝点头,“是真的,姑娘,刚才国公府那边特意送来了拜帖,曦姑娘和鸢姑娘桓少爷都会来。”
陆知行是因为要进宫给太子做伴读,所以来不了。
分家以后,音姐儿就很少有时间再回国公府,大多时候只能在宫里见到季菀和行哥儿曦姐儿。
终于能再见到他们,音姐儿自是欢喜非常。
“姐姐。”
五岁的嫣姐儿由丫鬟牵着过来找她。
嫣姐儿也是不得生母看重,从小性子内向,寡言少语。分家以后,她就和音姐儿住在了一起,理所当然的,也最黏她。
音姐儿牵着她坐下,给她吃刚出炉的点心。
“先生布置的课业,可完成了?”
嫣姐儿嘴里含着莲蓉酥,一边嚼一边道:“完成了。”
音姐儿摸摸她的头,神色温柔中又掺杂了些微的忧虑。
去年父亲又多了两个庶子一个庶女,母亲忙着打压约束那几个小的,也没心思管他们姐弟几个。祖父一心培养璋哥儿,再加上他早年在战场上受了伤,落了旧疾,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大好,大多时候都在安养。祖母呢,要照顾他,也很少过问他们这些小辈了。
她如今做了二公主的伴读,无论在家受不受宠,都不那么重要了。
可是嫣姐儿才五岁,在家里不受重视,没人管她,将来该怎么办?
“姐姐,你怎么了?”
嫣姐儿吃了两块点心,歪过头来却见她在发呆,便去扯她的袖子,“姐姐,课业我真的都完成了,没骗你。”
小丫头语气紧张,生怕姐姐误会她偷懒。
音姐儿笑笑,“我知道,我们嫣儿最乖了。”
小孩子都敏感,嫣姐儿能察觉到周围的人对她的冷淡和不在意,唯一疼她的亲姐姐,也时常不在家。她比幼时的音姐儿,更孤苦。
“明天曦姐姐她们会来,嫣儿高不高兴啊?”
分家的时候,嫣姐儿还不到三岁,再那之前的记忆,都模糊了。而且她那时性子封闭,很少和府中的姐妹们一块儿玩儿,对曦姐儿的印象也不深。毕竟陆家的儿女多,她能记全就不错了。所以此刻听姐姐提起,她也只是哦了声。
“曦姐姐,会陪我玩儿么?”
“会的。”
音姐儿道:“嫣儿乖乖的,曦姐姐自然会很喜欢。”
嫣姐儿便笑起来。
“嗯,我一定会乖乖听话。”
……
吕氏靠坐在榻上,有些疲倦的揉了揉眉心。
吴妈妈奉上热茶,道:“夫人,已经去各屋传过话了,姑娘和少爷们都会过来给音姑娘庆生。”
吕是嗯了声,接了茶,刚要喝,又顿了顿,将茶杯放下,抬头看向吴妈妈。
“你说,我是不是真的对音姐儿太冷淡了?从前她跟在三嫂那,我觉得为了她的前程也未尝不是什么好事。后来,三嫂将她送去了宫中,也不用我再操心了。或许三嫂说得对,我一直都没能给她想要的。”
吴妈妈没吭声。
吕氏又苦笑一声,“我也想做一个好母亲,可是,我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么多精力啊。四郎…”
含双那事儿过去好几年了,陆四郎也从阴影里走出来,近两年收了好几个美妾,其中有三个都命好的诞育了儿女。她若不约束得紧一些,难保不会再出现如含双那样的野心之流。婆母也已将中馈之权放给她,她既要忙着打理庶务,又要防着那几个小的,哪里有精力照顾孩子?
季菀说的话,她都听进去了,却做不到。谁让她摊上个花心风流的丈夫?若陆四郎和陆非离一样,是个专一之人,她又何须处处防备?
吴妈妈此时方道:“夫人,老爷虽纳了几个美妾,可心里还是敬着您的。而且她们都出身卑微,哪能与您相比?老爷也并不糊涂,不会让几个妾室翻了天去,您着实不必太过在意。咱们音姑娘,那可是二公主的伴读,那可是非同一般的殊荣。便是宗族姐妹里,也少有盖过她的。您这个做母亲的,不也跟着沾光么?那几个小的,都得看您的脸色过日子。庶女嘛,将来婚嫁都拿捏在您手上,没人敢起幺蛾子。音姑娘现在大了,过两年怕是皇后娘娘就得给她指婚了。您呀,还是早些筹备筹备吧。还有嫣姑娘…”
她说到此顿一顿,斟酌道:“下人再怎么细心,也总有疏漏。”
言外之意,还是让吕氏将嫣姐儿接到自己身边亲自照顾抚育。
吕氏没说话,垂着眼,似在深思。
------题外话------
越写越枯燥,囧,明天还是写大婚吧。
第018章
吕氏其实有点怕季菀。因为基本上每次季菀主动找她,都会‘训’她几句。而她,无言以对。谁让她以前‘抛弃’女儿呢?
不过这次季菀没训她。
都分家了,音姐儿也已经回到她身边。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季菀也没立场再去过多干涉人家的家务事。
两人现在虽不在同一屋檐下了,但也是妯娌,坐在一起,闲话家常倒也能聊几句。
吕氏有些拘谨,话也少,害怕自己说错话惹怒了季菀。季菀其实和她也没什么可聊的,简短的寒暄几句,然后便说起音姐儿。
“上次我进宫,皇后娘娘还夸音姐儿,说她知书达理,端庄沉静,功课也好,以后定要给她指一门好婚事。”
吕氏陪着笑脸,“都是三嫂教得好。”
季菀看了她一眼,淡淡道:“我教得再好,也要她自己争气才行。弟妹,你家里的事,我无权过问。你也不必在我面前诸多顾虑和忐忑,搞得好像我是来兴师问罪的一般。今天我来,只是单纯的给音姐儿庆生。她毕竟,也在我身边养了几年。”
吕氏笑得有些勉强。
“是,是。”
季菀没再与她多说,想来她也没什么好与自己说的,这么干坐着反倒是尴尬,她索性便去看音姐儿了。
音姐儿正在与曦姐儿叙旧,听说她来了,登时站起来,急匆匆的就往外走。
“三伯母。”
她飞一般的扑向季菀。
季菀张开双臂抱住她,摸摸她的头,“怎么跟曦儿一样,蹦蹦跳跳的。”
“我见到三伯母,开心嘛。”
季菀松开她,上上下下打量着。
小姑娘似乎又长高了些,穿着一身水红色的襦裙,头上别了精致的珠花,俏丽又灵动。
“音姐儿越来越漂亮了。”
音姐儿既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母亲从来都没这么夸过她。应该说,母亲很少注意到她。
季菀拍拍她的肩,柔声道:“今天是你的生辰,要高高兴兴的才好。”
“嗯。”
音姐儿落寞也只是一瞬,很快就又开心的笑起来。
她身后几个高矮不一的孩子们见到季菀,也都规规矩矩的行礼。陆四郎的儿女不少,大大小小加起来已有八个。除了最小的五公子才满周岁不会走路以外,其他的都来了,包括音姐儿的亲弟弟璋哥儿。
璋哥儿小时候是个活泼调皮的,谁都关不住,三岁后开始和兄长们一起读书,随着年龄渐长,性子倒是磨平了不少。
陆四爷的确对这个长孙很是看重,每天下学以后都要特意考察功课,督促练武,并且坚决不让自己的妻子和儿媳妇娇惯这孩子。儿子就是被他那妻子给养得娇气了,以至于现在三十岁的人了还一事无成。
吕氏是一直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以前见儿子学武太过辛苦,儿子一喊累,她就心疼。可止不住公公强势,硬是将她的那颗慈母心给压下去了。如今见儿子课业不错,也不再喊累了,先生都夸,她心中颇为自豪,便不再干涉儿子的学业。
陆四爷本身是个有上进心的,可惜前半生被妻子给哭断了前程,到中年才奋斗了一把,却落下了终身顽疾。儿子又立不起来,现在只能靠着这个长孙将来能争气些撑起门面。陆七郎再是成才,将来他百年后,儿子们也都是要分家的,长房这一脉,总还要继续传承。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孙,陆四爷也是操碎了心。
季菀领着孩子们进了屋。
鸢姐儿和桓哥儿向来很是‘独立’,也不粘人,到了陌生的环境一点也不怯场。桓哥儿依旧抱着他的猫,偶尔抬头应付一下和他差不多大的几个小萝卜头。鸢姐儿则是小大人一般负着手慢吞吞的四处走动打量。
别看她年纪小,天生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贵气与威严,让人不敢轻视。
曦姐儿自然是缠着她的音姐姐。
孩子们打打闹闹,季菀也不打扰他们,自顾自的和过来的蒋氏叙旧。谈话中,季菀得知蒋氏又怀孕了。
蒋氏自打生了第一胎,已多年未曾有孕。她和陆七郎是战场拼杀中走过来的,情深义笃,这么多年来陆七郎都没有纳过妾。这一点也让同一屋檐下住着的吕氏很是羡慕。一脉同宗的兄弟,性情却天差地别。也亏得陆七郎是个磊落男子,不曾想过和嫡兄争夺什么,否则那才叫糟糕。而陆四爷虽偏爱于他,却也没糊涂到嫡庶不分的地步。蒋氏性子豁达,也从不和吕氏争什么中馈,两人关系虽算不得多好,倒也不坏。
如今蒋氏怀孕,还未过头三个月危险期,也不常出门。一个人闷在屋子里实在无聊,知道季菀今日过府,特意前来找她叙旧的。
“你这怀着身子,可不能大意,我若早知道,直接就过去看你了。”
“哪就那么娇弱了?”蒋氏笑笑,“又不是第一胎,再说我从小习武,体质好着呢,只是出来走走,不妨事。天天关在家里,我都要发霉了。正好你来了,也陪我说说话。”
季菀轻笑,“你不是不喜欢热闹么?说人多了太吵,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关家里,清静。”
“是啊,我没事还可以练武,但现在怀着孩子,什么也做不了。四嫂天天又忙,而且我跟她也聊不到一块儿去。年初我爹入京述职,安顿下来后,我娘和嫂嫂来看过我一次。但她自己也有几个孩子,总不能天天专程跑来陪我解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