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皇上下旨让大哥和三郎去北境,我便请缨跟随。”
“不行…”
四夫人反对的话还未说完,四老爷板下脸,呵斥道:“由不得你不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旦大燕陷入内忧外患之中,所有将士都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我陆家蒙受天恩,得以如今的荣华,身为陆家男儿,怎可在此时贪生怕死高居庙堂?便是天年永享,死后也无颜去见陆家列祖列宗。”
他这次下定了决心,坚决不被妻子眼泪所阻。
“如今你脚下这片地,头顶这片天,以及这京城的繁荣,都是无数将士沙场浴血搏来的。同为陆家男儿,大哥多年镇守北境,身上不知伤痕几许,二哥更是身先士卒。就连三郎,年纪轻轻便已历经无数战事。如今大郎夫妻和二郎也加入了平乱军中。其他人我不管,但我不能就这么心安理得的踏着那些将士们的尸骨鲜血安享荣华。”
四老爷说得大义凛然掷地有声,“你再哭闹,我就休了你!”
放下狠话后,四老爷便拂袖而去。
四夫人眼泪挂在眼睫上,要掉不掉,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四夫人才趴在榻上,嘤嘤的哭起来。
……
季菀本来想给窦氏送行的,窦氏婉拒了。
“三军开拔,刻不容缓,我先走了。等我凯旋回归,再与你叙旧。”
明德帝拨给她两千步兵,加入西路军。
“好。”
季菀点头,“那我就预祝你一路顺风,旗开得胜。”
“一定!”
浩浩大军从西城门而出,消失于官道茫茫尘烟之中。
季菀颇有些感触。
晚上陆非离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二皇子逃走的路线查到了,姚相这个老狐狸,居然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挖通地道,直通东城门。他逃得仓促,地道未能及时填堵。我让人分别在四门外荒郊小路勘察,终于查到蛛丝马迹。”
“怪不得…”季菀喃喃自语,而后目光一亮,“既是从地道逃走,就与我父亲无关了?”
“对。”
陆非离点头,“刑部那边也在加紧调查,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人证,是姚相府上幕僚。姚相死后,整个相府被抄家,男子秋后处斩,女子没入教坊。唯独这个幕僚不知所踪。官兵找到他的时候,他正被追杀。官兵救了他,但他因失血过多而昏迷。不过好在躲过了致命伤,明天就该醒过来了。这个人是姚相的心腹,跟了姚相许多年,定然知道他许多秘密,才会被追杀。有他在,一定能洗清你父亲的冤屈。”
季菀这才松了口气。
“那就好。”
第222章 (一更)
刑部那边办事效率很高,待那位幕僚醒来后,很快就从他口中审出了真相。
原来此人精擅书法,尤其擅长模仿他人字迹,多年前科考落榜,得姚相青睐做了幕僚。那些所谓和萧时往来的信件,都是他写的。
刑部尚书勒令他当场仿萧时的字迹,连同他的口供一同呈递明德帝。
素性温和的明德帝脸色铁青,冷哼一声。
“当日那个逆子闯下大祸,朕念及父子情分,饶了他一命。他不思悔过不感天恩,竟联合姚家叛出京城。”他语气冷冽,含着失望和痛恨,“姚家百年大族,深受皇恩,不曾想竟也敢如此欺君罔上,实在可恨至极。”
太子和刑部的几位大臣垂眸站在下方,没吭声。
事情已经清楚明了,无需他们赘言,不然显得全都一边倒向萧家,有偏私之嫌。
明德帝已经饶过二皇子一次,没想到他居然敢造反,无论哪朝哪代,这都是帝王的大忌。
这次,明德帝绝不会再心慈手软。
“拟旨,撤离包围萧府的禁军。复国舅萧时皇营统领之职,严守四门。”
“是。”
……
圣旨一下,罩在萧府头顶上那片乌云总算散了。
季菀立即带着四个丫鬟去了萧府。这是陆非离叮嘱的,出门一定要将白筠和白风带着。
“姐姐。”
季容一听说姐姐来了,直接去了二门迎接,姐妹俩一见面就来了个大拥抱。
季菀拍拍她的背,“好了,咱们有的是时间叙旧,我先去荣安堂拜见祖母。”
“嗯。”
两人结伴去了荣安堂,萧老夫人和周氏已经等着了。
“孙女见过祖母,母亲。”
季菀先给两位长辈请安。
萧老夫人点点头,“坐吧。”
“谢祖母。”
坐在下方的萧雯见到她,微笑着叫了声‘菀姐姐’。
“那日在府中听闻消息,便想回来看看,可又听闻禁军包围,无有进出。”短暂的寒暄后,季菀便叹息一声,“等了这半月有余,总算拨云见日。父亲可还好?”
周氏柔声道:“已经能下地了,只是还未痊愈,大夫说至少还得休养半个月。你三叔已代为入宫复命,皇上准许他伤好后再复职。”
看来此事并未影响到明德帝对继父的信任,季菀放了心。
过了会儿,萧瑞领着季珩来了。
季珩见到她很是开心,不过小家伙现在规矩多了,知道要先给长辈请安,才叫姐姐。
季菀难得回来一次,便在荣安堂多坐了会儿,才和弟弟妹妹们随母亲去了阙栖阁。
“阿珩最近有没有偷懒啊?”
季菀牵着弟弟的手,询问他功课。
“没有。”季珩仰着小脸道:“我天天都跟着大哥练武识字,大哥还教我射箭了。”
“是吗?”
季菀莞尔一笑。
萧瑞走在旁边,道:“阿珩还小,不过难得肯吃苦,将来必成大器。”
季菀笑道:“那也是你这个大哥教导有方。”
萧瑞谦虚的笑笑,忽然又道:“此次二皇子策反逃离,禁军已分三路前去平乱,边境必然动荡。那些小国还好说,量他们也没那个胆子敢犯我大燕,只是北狄一向野心昭昭,怕是会再次来犯。届时姐夫必然随军出征…”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看向季菀。
季菀没想到他小小年纪眼光竟是如此长远,不由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嗯,你姐夫也是这么说的。陛下不欲置民于水火之中,和北狄的战争从来都留有余地,以至于北狄屡屡来犯。这次,怕是又免不得一场大战。届时边境战火点燃,陆家父子必受命远赴北境。我…也会随你姐夫去延城。”
“姐姐,你要去延城?”
季容惊讶的看着她。
此时众人已来到踏进阙栖阁,周氏闻言脚步顿了顿,又继续往前走。
季菀嗯了声,不再说话。
……
萧时伤在臀部,不能久坐,季菀也就简单的问了几句,顺便说了将要去北方的事,萧时并不意外。
“延城并非战地,有陆家父子在,北狄讨不了好,你跟过去也无妨。”他看一眼身侧的妻子,又道:“正好,也回去看看你大伯他们,顺便代我和你母亲向他们问好。”
季菀一怔。
季家是她的父族,她自不可能斩断这门亲。母亲却不一样,母亲已改嫁,事实上已与季家脱离关系。任何一个男人,应该都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和前夫家有过深的往来,尤其是古代。
季菀认萧时为父,将要出行,理当和父母长辈说一声,但她不会提起季家,免得让继父心里不痛快。但她没想到,萧时竟自己主动开口了。看他神情,也不像是刻意说给母亲听的,倒有几分真心实意。
周氏也有些意外。
她原本想着,待会儿送女儿走的时候,私底下叮嘱几句就是。她和季青毕竟夫妻一场,季青从未辜负过她。她改嫁他人,儿女们却是季家的子孙,难得回去一次,问候长辈也是应该的。
但萧时和季家无半分关系,便是心无芥蒂,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是以这番话,让周氏颇有些震动。
其实在萧时看来,这不算什么,他本就不是气量狭小之人。当初娶周氏,自然也查过季家。若季家全都是如季远那等伪君子,也就算了,但季家有通情达理之人,他自不会阻止继女与他们往来。
周氏嫁给他后,她的儿女们不也要认他原配的娘家人为亲么?当初那个董氏,还意图对继女的火锅店动手脚,平白受牵连。到现在,过年过节的,周氏都会让膝下儿女和他的长子长女去魏家窜门,拜访长辈。
如今继女回乡探亲,他自然也该大度些。
……
不出陆非离所料,二皇子一路逃至太宁,接连攻破三座城池,收复了地方兵力。五月二十,二皇子以‘陛下听信谗言,造缝纫机厂,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吾今被迫揭竿,只为清君侧’为旗号,彻底反了。
消息传至宫中,明德帝雷霆震怒,当堂斥骂二皇子大逆不道,无君无父,当诛。
五月二十二,禁军东路军正式在淮城下与叛军交战。
------题外话------
每每写到过渡篇,都卡得不行。不过这种情况快结束了,很快就正式进入剧情,亲们多多包涵,么哒
第223章 萧瑞参军(二更)
淮城易守难攻,东路军第一战未能攻下,反倒是损失了两员先锋,只得暂停休战,叛军气势大盛。
与此同时,边关传来消息,北狄有异动。
明德帝急召安国公父子觐见。
季菀早就开始吩咐下人收拾行囊,延城那边有府邸,所以只需要带上日常衣物和盘缠就够了。
至于京城这边的生意,她倒是不担心。她现在有周家、萧家、陆家三大靠山,基本不会有人吃饱了没事儿做来找她的麻烦。
“南街那边的店面刚盘下来,你就要离京了,那岂不是要空个一年半载?”
陆非烟一边帮她收拾,一边问。
“不用。”季菀道:“那个店面比内城的火锅店大,单是装潢改造起码都得半年。再说了,我不在,不是还有你么?反正这个店你入了股,我给你留下人脉,其他的,就交给你了。”
“我?”
陆非烟有点懵,“嫂子,我可从来没做过生意,你就不怕我给你把招牌做垮了?”
季菀轻笑,“想哪儿去了你?你现在是待嫁的姑娘,门都出不了,哪能抛头露面去做生意?放心,店里的管事我早已安排好,他们训练员工自有一套法子。火锅底料都是我的秘方,我还贡献给了皇上,没人敢盗窃。你要做的,就是看账本,让你身边信得过的人偶尔过去巡查一下就行了。母亲不是在教你怎么管家么?正好现学现用,让你锻炼锻炼,想必母亲也乐见其成。”
陆非烟点头,“那倒是。”
“做餐饮的,最重要的就是口味和卫生。”季菀又道:“我在登县的时候,有人模仿我开火锅店,为了减少成本,反复使用锅底,又未能好好保存,导致食客吃了拉肚子高上官府,直接就给封了店。季氏火锅的招牌是早已打出去了,名声越大,越要精细,否则难保底下的人怠慢疏忽。这要是有个意外,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呢,你最好隔几天就派人去视察,一旦发现有消极怠工的,直接打发了了事。店里所有材料,蔬菜水果鸡鸭鱼肉都是我名下几个庄子提供的,不用花钱采购,也就不担心有人从中贪墨。但是庄子那边,得派人巡查。我这一走一年半载的,下头的人没了撤走,难保不会生出什么心思。”
说到这里,她叹息一声。
“其实贾家圈起来修建别院的那块地,用来种果林倒是不错。可惜那地方被圈禁,用不了了。”
“这话可别在外头说。”
陆非烟小声道:“二皇子私造兵器谋反,连原来在那片地居住的百姓全都被官府驱逐移籍了,那是禁忌。这个结,皇上估计一辈子都解不开。那块地便是个宝,皇上也宁可荒废。”
所以才遗憾啊。
没办法,封建王朝,皇帝最大。
……
“你要从军?”
萧老夫人诧异的看着站在跟前的长孙。
萧瑞点头。
“是的。”他道:“北狄来犯,边境战事将起,我想跟随姐夫一起去北疆历练。”
“胡闹!”
萧老夫人呵斥一声,“战场是谁都能上的吗?你才多大?等你到了十八岁再说。”
萧瑞则道:“姐夫十三岁就已从军,而我今年已十四。”
“那也不行!”
“祖母…”
“别说了,这事儿我不同意。”
萧老夫人坚决反对。
萧瑞默了默,道:“祖母,萧家子嗣单薄,我是正房嫡长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您和父亲从小培养我,为的不就是要我将来继承祖先衣钵,将萧家发扬光大么?既如此,又何必阻拦我建功立业,为萧家增光?”
他认真道:“我知道您心疼我,担心我吃苦受罪。但我从小练武读兵书,注定要走这一条路。您现在舍不得,将来依旧舍不得。您也不希望,我变成一个只会靠祖宗蒙阴的酒囊饭袋,对吗?”
萧老夫人被堵得哑口无言。
萧瑞继续道:“您就让我去吧,我年幼,还不够上战资格,我只是随军历练,而且父亲也已同意了。”
长孙态度坚决,萧老夫人终究只是叹息一声。
“罢了,你长大了,总是要飞出这宅子的,去吧。咱们萧家的男子,都是顶天立地的好儿郎。”
“嗯。”
萧瑞郑重道:“祖母放心,孙儿一定不会给萧家丢脸。”
……
“阿瑞要去前线?”
季菀诧异的看着陆非离。
圣旨已下达,安国公父子即日起就要远赴北地。只是令季菀没想到的是,萧瑞小小年纪,居然也要跟着去军营。
“祖母答应了?”
萧老夫人那么宝贝长孙,怎么会那么轻易松口?
“你这个弟弟,口才不错。”
陆非离看她一眼,漫不经心道。
“想来这其中少不得你的功劳。”
季菀歪头瞅着他,“你这是夸我呢还是贬我?”
陆非离但笑不答,转了话题,道:“明天启程,行囊都收拾好了吗?随行的丫鬟不用带太多,除了白筠白风,再带上平日贴身伺候你的曾婷和向凡就行了,那边府邸有管家打理,仆从也不少,够用了。”
“知道。”
季菀忽然想起一件事,“白筠白风一直是以女侍卫的标准培养的么?还会不会做其他的?”
“她们是陆家培养的暗卫。”
言外之意很明显。
季菀有些吃惊,“怪不得呢…”
“你想提她们做贴身使役?”
“本来是有这个打算的。”季菀顿了顿,道:“是这样的,曾婷和向凡都是我从北方带来的,她们是北地人,跟了我几年,现在年纪也不小了,我想着给她们寻个好人家嫁了。她们本不是奴籍,配家生子不合适,如果外嫁是最好的。这样一来,我身边就没人了。如果白筠白风代替她们的位置,就两全其美了。如今…”她低叹一声,“我还是让古嬷嬷从二等丫鬟里挑两个伶俐的提上来吧。”
陆非离若有所思道:“军中倒是有年纪大却还未曾婚配的,你如果不嫌弃,我可以帮她们做个媒。”
额。
季菀愕然,“军营里的将士,怎么看得上丫鬟使役?”
“为何看不上?”陆非离道:“我说的又不是有官衔的将军,比如百夫长千夫长或者小队长。他们很多都是平民出身,没什么门第观念。再则,你似乎还没认清自己的身份。首先,你是皇上亲封的二品县主,身份比一般的世家诰命夫人还高。命妇的一等丫鬟,便是嫁给小官为妻都不算高攀。更莫叹你现在还是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身边的丫鬟身份更是跟着水涨船高。只不过你现在身在京城,遍地权贵,才觉得丫鬟没什么地位。等离开这个地方,你带着丫鬟出行,我敢担保,七品极以下的官员,见到她们都得客客气气的。”
“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季菀莞尔。
“可以这么说。”陆非离轻笑,“你那两个丫鬟,长得还不差。军营里大多都是粗人,能娶个漂亮又体面妻子,是不是高攀了?”
季菀想了想,“行,等到了北方。你挑两个合适的给我看看,如果她们不反对,就留在那边也不错。但是我有个要求,一定要人品端正,会疼人的。她们好歹跟我一场,我总要给她们寻个好姻缘。”
“你这个主子,操的心可真够多的。”陆非离摇摇头,“行,夫人有命,不敢不从。为夫我一定仔细挑选,保证让夫人满意。”
第224章 (一更)
内战打起来了,但京城该有的锦绣繁华,仍旧没有半分失色。只是世家妇人闺秀们不再举办什么诗会宴会了,毕竟是敏感时期,太过奢华总是不太妥当。
边关有十万大军驻守,而且一早就防着北狄进犯,所以开战时北狄并未讨着什么便宜。
而朝廷派去镇压叛军的三路禁军,在东路军出战失利后,西路军则攻破了平城,士气大涨。
此时,季菀已随陆非离离开了京城,是在半路听到这个消息的。
陆大郎夫妻都在西路军,这次立了功,回来后必有封赏。
中部在开战,安国公父子要尽快赶去北地,未免多生事端,便绕路而行。
随行的还有陆四爷。
四夫人的眼泪到底没能阻拦陆四爷的雄心壮志,陆四爷主动请缨,随兄赴边关。
走的时候,四夫人泪眼汪汪,哭得跟个小女孩儿似的。丈夫儿子都要上战场的梅姨娘倒是比她稳得住得多,虽有不舍和担心,却未阻拦,只是重复叮嘱了好些话。看得同样想出征却被亲娘阻止的陆五郎和陆六郎羡慕不已。
人家萧瑞十四岁就参军了,他们还是武将世家之子,比人家大了两三岁,学了这么多年的武艺读了那么多兵书,却只能呆在京城享清福。
真是愧对祖宗。
……
一行人走的水路,过了湘江后便加快行程,终于在六月二十抵达了延城。
男人们马上要去前线,不能在此逗留。
季菀指挥着早得到消息带着仆人前来迎接的管家从马车上卸东西。
“这些礼品是要送人的,你们小心些,别磕着碰着了。”
曾婷和向凡在旁边帮忙,不忘叮嘱。
管家走过来,恭敬道:“少夫人,赶了近一个月的路,想必舟车劳顿,不如先进去休息吧,房间老奴早已让人打扫干净。这些事情,交给他们做就行了。”
季菀点头。
“劳烦您了。”
“少夫人言重,这都是老奴应尽的本分。”管家弯腰侧身,“您这边请。”
早年陆家兄弟常年驻扎北方,就住在这边的府邸,所以延城的国公府虽不及京城的大,规模也不算小,三进的院落,格局却更为宽敞一些。
男人住的地方,不太讲究。府中布景比起京城的国公府,那可真是差远了。
考虑到还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季菀决定过几日有时间还是将院景重新布置一遍,最起码院子里多些花草,空气也好些啊。
古代交通不便,出个远门动辄就是十天半个月。中途虽有停歇,但一路马车摇晃,也是够受罪的。
季菀许久没坐过这么久的马车了,只觉得浑身酸痛又疲惫。
沐浴后换了身干净的衣裳,才觉得浑身清爽。
向凡走进来,“少夫人,午膳已经准备好了。”
“嗯。”
在京城国公府的时候,她偶尔会和婆母一起吃饭,大多时候陆非烟会牵着陆非驰过来跟她一起吃。自己单独用膳的情况,倒是很少。如今换了地方,府里的使役都是陌生人,季菀难免有些微的不习惯。
国公府的规矩,是不许主仆同桌的。
一个人吃一大桌子菜,不是一般的浪费。
“向凡,你吩咐下去,往后我一个人的膳食减量,一荤一素一汤就可以了。”
“少夫人,这…是不是太少了些?”
向凡这两年跟着她在京城见识过了世家大族的富贵,眼界也更为宽广。就说国公府,夫人姑娘们每一餐都是有固定分例的。夫人和少夫人的饮食分例是一样的,两个荤菜四个素菜,一个汤和两碟点心。觉得不够的,自己出银子添加。
主子鲜少单独用膳,也就没有减量。这猛的一减,都半数多了。
“现在边境开战,延城虽非战地,百姓也难免恐慌。更别提中部太宁叛军猖横。那一带的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逃亡的还有可能碰上山贼。我以前是平民,知道没饭吃饿肚子的滋味。如今富贵了,也不能忘本。我一个人,六个菜一个汤,剩下一大半全都倒掉。想想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何止浪费?陛下崇尚节俭,臣民百姓都应效仿。”
向凡被说服了,恭敬道:“是。”
“你们将行囊收拾好,明天先随我去一趟朱府。”
她离开的时候,齐敏刚临盆,现在孩子都两岁多了。
“是。”
国公府的奴仆不算多,大多都是做粗活的,季菀根本无需见,这边的产业也都由管家打理。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什么内务需要季菀操心。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准备好了礼物去了朱府。
边境开战,朱将军自然早就去了前线。齐敏得知季菀到访,亲自带着人前去迎接。
季菀刚下马车,她便上前迎接。阔别两年的姐妹一见面,都有些惊讶。
齐敏惊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