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到古代研究学术-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我们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自然也从你们的出发点考虑过了,现在就看王爷能不能接受了。”
  
  沈寻一句话把两国是否交战推到了襄王身上,意思很很明了,你要是不接受,那么发动战争的锅就只能由你来背了。
  
  襄王铁青色的脸上忽然绽开了笑容,威胁道:“今日你们来了我们柏兰的地盘,你要是不答应我们的要求,起了战事,你以为你们还能安然无恙的回去?”
  
  “我既然来了,自然知道会发生什么,只要我想,我们三个别说安然无恙的回去,就是想要不沾尘土的回去,都行。”
  
  从刚才开始,不管襄王说什么,沈寻一直都是这幅沉着冷静的模样,而民间一直传颂着她如何的断案如神,襄王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她敢这么说,就一定能够做到。
  
  “既然如此,那本王便试试你到底是不是……”
  
  忽然间,对面的沈寻什么都没做什么也没说,可襄王却觉得她通身的气质都不同了。
  
  她就那样安静的坐在那里,襄王却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就连面对国王时,他都没有这样的感觉,那是一种直逼心灵的压力,以至于他心头产生了一种畏惧感。
  
  沈寻已经手动开启了“傲视群雄”和“舌战群儒”,她叹了口气,“王爷不如再好好考虑考虑,为了一点朝贡究竟值不值得拼上性命。”
  
  襄王心里生出一种她说的很有道理的感觉,可他还是强压住了这股强烈的感觉,“不必再说了,我是不会同意的。”
  
  沈寻脑筋一转,忽而悠悠出声,“我知道,王爷与贵国过往并不想要看到战乱四起,与我们相比,你们是最不希望看到战乱的一方。”
  
  襄王就这么定定的看着面前的少年,面色不改,可嚼着吃食的动作不自觉的加大了些。
  
  “王爷想要减轻朝贡,又不想打仗,也不想答应我们的条件,那么为什么会提出要见我们行和谈一事呢?”沈寻摩挲着下巴,像是真的在思考一般,然后淡淡出声,“让我猜猜,王爷是与人做了交易,对方提出只要你们制造混乱,把我们在这里拖上一段时间,届时便会答应你们的任何请求?”
  
  襄王脸上的神情出现了一抹极其的不自然。
  
  方洪成虽然是一届莽夫,可沈寻字里行间的意思很明显,所以他当即诧异的看向襄王。
  
  从刚才开始,襄王并未把沈寻当一回事,可现在,看向她的眼神中却露出了杀意,“你……”
  
  “王爷,我既然能知道这件事,就证明你们的计划早已败露。”沈寻吊起眉梢,眼里一抹自信飞扬。
  
  襄王的心里也开始不淡定起来,沈寻说的话正戳他心底,他们的确是跟人做了交易,只要拖住他们,就能从根本上减轻柏兰的负担。
  
  可如果计划真的暴露了,那么对方势必会失败,到时候他们柏兰不仅会失去和谈的机会,战乱还会让他们伤亡惨重。
  
  这是一场博弈,他不知道那人究竟会不会成功。
  
  “两国相交,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所以我与我朝皇上并不会怪罪于你们,只要你们愿意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也会摒弃前嫌,重归于好,当然,刚才我说的条件也还可以再行退让。”沈寻道,“从今往后,若是贵国灾害严重,那年便无须进攻,而且我朝也会给予贵国一定的财物助贵国度过难关,但同样的,来年收成若是好,便要增加八分之一的朝贡,如何?”
  
  这个条件让襄王心动了,灾害严重,柏兰的百姓们势必连生存都变得艰难起来,若是魏国愿意出手援助,自然是最好的;而收成好的话,不过是多加八分之一的朝贡,并且柏兰每年收成都是一定的量,收成好的年岁终究是少见的。
  
  想到跟那人的交易,襄王犹豫起来。
  
  沈寻起身,朝襄王走去,方洪成和惊鸿起身想要阻拦,最后被她一个眼神震慑住了。
  
  她走到襄王面前,凑到他耳边,用只有他们两人才听得到的声音道:“这可是放在眼前的利益,而跟王爷合作的那人能不能成功不说,即便是成功了,以我对那人的了解,你觉得他会比现在那位更仁慈吗?”
  
  襄王一颤,也不知是被她通体的幽兰香所蛊惑还是被她那周身散发出的震慑力所胁迫住了。
  
  她漫不经心的言语中透着股教说意味。
  
  只片刻,襄王就做好了决定,“好,本王答应你们的条件,但得立下字据吧!”
  
  沈寻终于绽开真心的笑意,接着从怀里拿出一卷布帛递给襄王,“皇上已经备好圣旨,王爷您且看看是否有差错,若是没有,你加盖国王的印信便算是和谈成功了。”
  
  但这一次,场上只有沈寻一个人开怀的笑着,其余人皆是一脸震惊的看着她。
  
  尤其是襄王,他快速掠过圣旨上的内容,发现跟沈寻刚才所说的第二个版本一字不差,并且上面已经加盖了魏国的印信。
  
  这也就是说,她在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并且有十足的把握确定他们柏兰一定会答应她的条件!
  
  这一次,襄王是彻底的相信了,沈寻口中所说的她和魏皇早已知道他们私底下和那人交易的事了。
  
  也更庆幸自己悬崖勒马,否则要是跟这么恐怖的人对手,他们的下场不会太好。
  
  “哈哈哈!”襄王大笑不止,然后大力拍上沈寻的肩膀,“沈大人果然不负少年英雄之名,魏国有你这样的人才,是魏国之幸啊!”
  
  沈寻微微欠身,“王爷过誉了。”
  
  在襄王加盖了印信后,双方又就最近的事宜探讨一番,并作出两国和平共处百年之约,两国互不来犯,成为兄弟国,兄弟有难便来相帮。
  
  只不过襄王并没有告诉沈寻跟他合作的人究竟是谁,或许是觉得,只要不说,这件事就只是她和魏皇两人的猜测,应该是担心魏皇追究起来到时候影响了两国情谊。

  襄王误以为沈寻和魏皇早就知道他们的计划,而事实上,这件事只是沈寻的猜测。

  因为边疆来犯实在是太过突然,又正好在魏皇病重的节骨眼上,所以她早有怀疑这一切都是淮王的预谋。

  也许一开始淮王打定主意让元嘉胥过来是为了伤他性命,但之后在她的翰旋下,元嘉胥留在京城中,而一路上,并没有人过来伤她性命,就只能证明一点,她死不死对淮王意义不大了。

  而襄王谈判时,丝毫不让步,并且言语里总是难掩对她的轻蔑,并没有想要和谈的意思,这确定了她心中所想,边疆来犯只是为了拖住她。

  而圣旨,魏皇只给了她一张盖了印信的空白圣旨,内容是她早上刚写下的,毕竟这事要是谈不拢,这圣旨也没什么用了。

  至于为什么要拖住她和这些将领,沈寻心情沉重起来。
  
  离开京城时还以为肯定能大干一场的方洪成有些懵,他这才想起来沈寻出发前跟儿子三人所说的“这场仗肯定打不起来”时的自信是来自哪里。
  
  他看向这个少年的心情更加复杂,并且打心眼里开始佩服起沈寻来。
  
  而剑拔弩张事态紧急的城内得到了和解的消息后,百姓们都上街欢呼,嘴里不时喊着沈寻的名字。
  
  连带着方洪成手底下的部将们也开始佩服起沈寻来,从前他们最看不起最会嘴上谈兵的文臣,可如今,见识到她的能力后,都转变了这样的想法。
  
  能以不伤一兵一卒的嘴上功夫劝和了柏兰,这岂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于是,魏国史上最快的战争还没开始就这么结束了。
  
  即便所有人都高兴不已,可沈寻心里却总是忐忑不安着,原本打算处理完跟柏兰的所有事宜再回去,可当天夜里却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她交代了方洪成一些事后,带着惊鸿快马加鞭踏上了回京之路。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估计失误,明天回京





第74章 战争
  “大人,我们已经不眠不休的赶了两日了,您的身子怕是吃不消了!”惊鸿担忧出声道。
  
  两个人骑在马上,马蹄飞溅,尘土飞扬,他们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尤其是沈寻,接连两天不眠不休,已经超出了她的身体负荷。
  
  “不必担忧我,我没事。”沈寻头也不回的回答道。
  
  边疆的事已经解决,她必须立刻回到京城,她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京城快要出事了。
  
  即便她这么说,惊鸿也仍旧担心她的身体状况。
  
  而最终,沈寻也的确没能撑过去,半个时辰后,她整个人从马上跌落,昏迷不醒。
  
  惊鸿火急火燎的找了大夫看病,大夫说她只是太累了,好好休息休息就能恢复过来。
  
  耳旁仿佛响起熟悉的声音。
  
  是实验室的导师,问她为什么这么久都不来。
  
  她支吾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却忽然又看到了许久未见的家人,为了这个研究,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她发觉父母似乎老了一些。
  
  她颤着声要叫出声来,却听他们用一种陌生的眼光看着她,“小姐,你找谁?”
  
  她这才想起来,就算她回到那个世界,对于她父母而言,她也只是一个陌生人了。
  
  敲门声随即响起,她走过去开门,却看到了满脸鲜血的元嘉胥,他看上去伤势很重,却还是笑着问她:“阿寻,你回家了吗?”
  
  沈寻猛然惊醒,才发现这只是一个梦。
  
  她苦笑一声,抹去额头的细汗。
  
  昏迷前发生的一切冲回记忆,她忽然想到了什么,掀开被子往外走,却又被惊鸿拦了下来。
  
  惊鸿一脸忧色,“大人,大夫说您现在需要的是休息,您就休息一日再走吧!”
  
  沈寻反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我昏迷了多久?”
  
  “两个时辰。”
  
  四个小时,也就是说她已经浪费了半天的时间了!
  
  她不由分说往外走,惊鸿又拦,她皱眉吼道:“别再说了,我们要是再晚一天回去,你家主子就多一日的危险!”
  
  听到这话,惊鸿再也不敢拦了。
  
  可当两人往客栈外走去,却忽然来了一帮不速之客。
  
  一群黑衣人阻拦在他们面前,蒙着脸,将客栈里的人都给吓跑了。
  
  “你们是何人?”惊鸿挡在沈寻面前道。
  
  黑衣人们一言不发,只做了个动作,便向他们冲来。
  
  “现在你相信我说的了吧?”沈寻一边挥舞着双拳,一边冲惊鸿说道。
  
  惊鸿表情复杂,这么说来,太子现在危在旦夕,而这帮人就是为了阻止沈寻回去救人的。
  
  惊鸿武艺高强,这也是当初元嘉胥会把他派给沈寻的原因之一。
  
  沈寻一拳一个,被他打过的黑衣人几乎没有力气再爬起来,而惊鸿也是一刀毙命,可黑衣人的数量太多了,仅靠他们二人只怕要浪费很多时间,只怕京城中已经出事了。
  
  否则淮王的人不会这样阻拦自己!
  
  沈寻一拳爆飞黑衣人,惊鸿那让人眼花缭乱的叠影刀法信手拈来,两人背靠着背,一刻不敢放松警惕的看着他们。
  
  “大人,你先走,我来殿后。”
  
  “惊鸿!”沈寻抬起眼看向他。
  
  “殿下于属下有救命之恩,属下万万不能看着他出事,放心吧,我一个人能行,只不过是多费些时间罢了。”说罢,惊鸿斜勾唇角,向她露出一个安慰的笑。
  
  沈寻点头,眼神坚定,“你多加小心,万不得已下,你往边疆跑。”
  
  “属下知道,大人快走!”惊鸿一下冲到他们面前,替沈寻开了一条道,沈寻当即用健步如飞,一秒钟的时间便消失在众人视野中。
  
  众人一怔,对付起惊鸿来,也有人冲到外面,却怎么也找不到沈寻的人。
  
  快马加鞭的跑怎么也需要十天的时间,沈寻虽然自己跑比骑马快,但到底是血肉之躯,连着几天不吃不喝的跑,她怕还没到京城,自己就先垮下了。
  
  所以采用了前三天骑马,后一天跑,就这么花了六天后,她终于赶到了京城。
  
  却发现京城已经被淮王的人包围了,她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这情况她早已预料到了,而解决方案也早已交给了元嘉胥,他应该暂时能撑一撑。
  
  而现在,她得先去找一个人。
  
  在城南角三十里外一个极其隐蔽的地方,有一支军队安营扎寨多日了,沈寻亮出令牌,顺利进入大帐中,待看到那人,沈寻心里略微有了一些底气。
  
  “康平。”她叫道。
  
  “沈寻!你终于回来了!”方康平看向她的眼神中多了一抹欣喜,那是名叫希望的东西。
  
  一个多月前,他还是那个无忧无虑一心只知道玩耍的镇北将军家的混球儿子,而现在,他却是满脸愁容,一副深色。
  
  在离京前,沈寻就已经料到会出事,而皇上把她叫去说话,说的也正是担心有人会有不臣之心,她当时提出了一个建议,魏皇犹豫不应。
  
  但最后她还是兵行险着,她赌这场仗打不起来。
  
  这个建议即为:她跟方洪成带着精兵前往边疆,大部分的精兵在路上跟他们分开,留在京城外安营扎寨,等待她的归来。
  
  方康平给她简单的叙述了京城里的情况。
  
  目前淮王的人已经暗中包围了京城,并且封锁了所有去京城的消息,元嘉胥用她留下的方法给他们传来消息,魏皇快要不行了。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方康平有些犹豫,“若是贸然进京,恐怕淮王一定会对外说我们是乱党。成了还好,要是不成,只怕我们会……死的很难看。”
  
  “你担心公主吗?”沈寻忽然没头没脑的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方康平用力的点头,眼神里的担忧忽然消散,露出一抹狠来,“你是担心,他们会拿玉容威胁我们?”
  
  “不止如此,若是我们贸然进京,只怕他们会将我们安上□□的名头。”到时候倒是给了他们理由害元嘉胥了。
  
  “那该怎么办?我们不进去,他们会出事,进去他们会更快的出事……”方康平眉宇间满是忧色。
  
  沈寻也跟着叹了口气,眼珠一转,脑袋里“嗡”了一下,她兴奋的转过身,“有了!”
  
  大约半个时辰后,一支打着柏兰国名号的精兵开始朝着京城攻来,城门上的监察兵见状立刻向淮王禀告了有军队来犯的情况,而得到情况的淮王面露喜色,顺便还邀请了几个大臣前往城门之上见证,在看到写着柏兰国的旗帜后,淮王脸上的笑意一僵。
  
  “柏兰?!难道边疆一战输了?”左相惊恐出声道。
  
  淮王咬着牙,他知道状况,但却不能说,只好看着底下的人演戏。
  
  忽然有大臣道:“快看!那不是沈寻吗?”
  
  顺着大臣指的方向,所有人看过去,震惊失色,“他怎么会跟柏兰国的人在一起?”
  
  接下来就到了沈寻表演的时间了,“我沈寻已归降柏兰国,方洪成已经被我们杀了,十万精兵也已死伤过半,快快把城门打开!我们国王兴许还能放你们一马!”
  
  柏兰国王,这个锅,你先背一下吧。
  
  “吓”,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唯有淮王没有谩骂出声。
  
  沈寻给了他们一盏茶的时间考虑,如若一盏茶后还不开门,就会直接攻城。
  
  几个大臣紧张的不行,他们都是文臣,当然不希望打起来,但开城门更加不行,所以他们决定要去告诉太子,这件事究竟该怎么办。
  
  却被淮王拦下。
  
  淮王紧皱眉头,忽而目光坚定起来,道:“这件事交给我,幸好皇上有先见之明,他不放心沈寻,我手上有一支精兵,势必要将沈寻等人打出京城!”
  
  几位大臣满怀感激的看向淮王。
  
  见城门没开,戴着假胡须的方康平担忧道:“我们真的要攻城吗?”
  
  这都在她的预料之中,情况有变,淮王势必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这样的话,战乱中若是太子死去,势必能让淮王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接着拥立为王。
  
  “攻城一事刻不容缓,不能再等了!”沈寻拔刀指挥,大吼一声,“攻城!”
  
  一瞬间,城门上万箭齐发。
  
  沈寻在心里道:“启用功能‘一马当先’。”
  
  【一马当先:获得斯巴达能力,瞬间战斗力爆表。此功能启用后附赠功能“百发百中”。】
  
  她起初还有些犹豫,但看到身边的精兵一个个的倒下后,她告诉自己,城门上的都是淮王的人,这个时候心慈手软只会造成更多的伤亡。
  
  下定决心后,沈寻抽出背上的弓箭,拉动弓弦,瞄准,惊羽箭“嗖”的一声飞向被他瞄准的敌人,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敌人被射中倒下,一箭又一箭,城门上的箭手不断的被消灭。
  
  淮王惊愕,他当初以为沈寻只是脑袋比平常人聪明了一些,却没想到沈寻打起仗来,竟然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淮王微眯着眸子,冲身边的神箭手道:“集中全部战力,射沈寻!”
  
  一瞬间,所有射手的箭一齐对准沈寻,沈寻敏锐的发觉,几乎是在他们发射的同时,一个闪身,躲过了最大伤害,胸口却还是中了一箭,她闷哼一声,单膝跪地。
  
  

作者有话要说:
即将完结,接档文:《幸得相遇单身时》文学少女vs演技男神,大家可以收藏起来咯!基本上这文完结的时候,那文早就开了。目前锁了一章,等我把这本穿到古代文存稿完结后就过去改一改开写!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哦!咦,这话好像说的太早了,那等正式完结再说吧哈哈!





第75章 城门破
    方康平正躲在一块木板后面,见状,大声喊道:“沈寻!你没事吧?”
  
  沈寻手捂着胸口,咬牙,“做戏就要做全套,你是柏兰的国王,不需要担心我!”
  
  “哦——”方康平面露担忧,最后还是决定听她的。
  
  沈寻折断了胸口的箭,反手到身后抽出三支箭,对准了城门之上的三个目标,信手一放,淮王刚转身准备下去,就听身后“啪”的一声,身边的侍从已经斩断了朝淮王射来的两支惊羽箭,但虽然改变了三支的轨迹,却仍有一支改变了方向,从淮王手臂上高速擦过。
  
  布帛破裂,手臂上鲜血直流。
  
  淮王一怔,由于后怕而吓出一身冷汗来,平复了心情后,狠狠的瞪着下面的沈寻,“你们看着,千万不能让她攻破城门!本王一会儿就回来!”
  
  淮王亲信抱拳接命,“是!”
  
  在沈寻百发百中的情况下,城门上的射手换了一批又一批,却再也射不中她,反而一个接一个的被她干掉。
  
  而攻城门的人在沈寻这个靠谱的后锋的助力下,一下又一下的撞击着城门,外面攻势迅猛,里面即将阻挡不住。
  
  在持续了将近两个多小时的攻击后,城门终于不堪重负,被攻破了!
  
  看到这一场景,沈寻大吼一声,“不准烧杀打砸,不准伤害京城中的任何一个百姓!”
  
  重新踏入京城中的沈寻发现,四处乱窜的百姓们身前抵挡着的人都她熟悉的面孔,旋即,她想了起来,他们都是恶霸帮里的人。
  
  只见他们此刻正警惕着她,手上拿刀带棒的,眼神有些略微的动摇,看着她欲言又止,沈寻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她冲城门内守门的精兵们以及四处乱窜神情慌张的百姓们大吼一声,“我沈寻根本没有降服柏兰,城门外的都是我们魏国的士兵,大家不必惊慌!”
  
  众人一怔,看向她的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唯有恶霸帮的人面露欣喜,一脸“我们就知道寻爷不会背弃圈子那伟大的理想蓝图”的叫了她一声,“寻爷!”
  
  沈寻冲他们轻点头,接着继续道:“柏兰已经同魏国和解,不会再起战乱,攻城乃迫不得已之举,我们的消息根本传不进来,京城也已落入奸人的掌控之下,大家现在立马回家,发生什么事也不要出来!”
  
  百姓们感激的看了一眼沈寻后,恶霸圈里的人也被沈寻勒令各回各家了。
  
  来到皇宫前,果然发现守门的侍卫比平日里多了两倍多,不能从大门走,那么就只能用系统的功能了。
  
  她也的确有进宫的方法——移形换影,但缺点是只能用一次。
  
  到底该不该用到进宫上呢?
  
  她皱了皱眉,犹豫了一秒,罢了,总归先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