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谋得帝心-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徵今晚一身黑衣,俊美的面庞带着疑惑,“还没睡?”

    盛华妤赶紧狗腿的给元徵看坐儿,倒茶。她边做这些事,边说道:“还没,一直在等您呢。”

    闻言,元徵蹙了蹙好看的眉,他也没多说什么,只问道:“止血药粉做好了吗?”

    盛华妤就从床底下拿出了止血药粉,放到了元徵的面前,“殿下,都在这了。”

    元徵点了点头,“嗯,多谢。”

    闻言,盛华妤受宠若惊,“别。。。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元徵便不再多说什么了,拿着止血药粉又踏着夜色走了。

    盛华妤看着元徵离开的背影,心想她这个老板还真是个干脆利落的。

 第22章 圣旨下

    邀月阁里,留春急忙跑进来说道:“小姐,宫里传圣旨了,国公爷吩咐各房的人都去正堂候旨。”

    盛华妤也不敢耽搁,立刻就去换了身衣裳,然后找到郑洳清,就和她一道赶去了正堂。

    三房的人都到齐后,不多会儿,一个首领太监就带着一帮小太监、侍卫进国公府了。

    首领太监对盛国公笑着说道:“国公爷,这可是喜事,您接旨吧!”

    盛国公便带领全府的人,下跪接旨。

    首领太监挥了挥手中的拂尘,然后就开始宣读圣旨,一时之间尖细的嗓音在正堂缭绕,“奉天承运、皇帝诏日,今有盛国公府嫡长孙女盛华琳,柔静贤淑、内外兼具。特赐婚大皇子元笙,开年三月完婚,钦此!”

    昭定帝的这道圣旨砸下来,让盛国公府的人心思各异。

    姜还是老的辣,盛国公很快就面带喜色的接了圣旨,还给那个宣旨的首领太监封了个大红封。

    “花公公,多谢了。”

    花公公掂了掂手中的大红封,然后满意离去。

    等宫里的人都走了后,盛国公这才对盛启勋说道:“启勋,你跟我到书房一趟。”

    这时,盛启勋也被这道圣旨给砸晕了,不是说好了是三皇子吗?怎么变成大皇子了?他赶紧就跟着盛国公进了书房里详谈。

    而盛华琳在圣旨宣读完后,只觉得天旋地转,她竟然被许给大皇子了?

    魏氏今天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她还来不及进宫见魏皇后呢,这圣旨就下了。看来那天魏皇后心里早就有了决定,说是跟她商量,不过是事先告诉她一声而已。

    现在木已成舟,琳姐儿可不能说出什么失态的话来。魏氏赶紧拉过盛华琳,强笑着说道:“看这孩子都高兴傻了,快回房缓缓神吧。”

    芸郡主真心的笑着,“恭喜大嫂了。”

    盛华瑶也甜甜地笑着,“大姐姐,祝贺你了。”

    随后众人一一道贺,盛华妤有点担心地看着盛华琳,那天她就看出来了,她这个大姐姐中意的是三皇子,而不是大皇子。可现在却是天意弄人,唉!

    王姨娘房里,盛华柔高兴地说道:“娘,姐姐,你们刚才有没有看到盛华妤那张脸,哈哈,真是太解气了。大皇子要娶的是大姐姐,不是她!”

    虽然王姨娘心里对于盛华琳能嫁给大皇子还是感到不平衡,可最重要的是大皇子妃不是盛华妤!这还是让她高兴的。

    随即,她对盛华蓉和盛华柔嘱咐道:“你们今天看见了没有,以盛国公府的地位,盛家的女儿是能当皇子妃的。所以你们以后更要讨好你们的祖母,这样她就能帮你们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盛华蓉和盛华柔眼里都染上了满满的希望,她们仿佛已经看到以后她们穿着王妃宫服,而盛华妤和盛华瑶跪在她们脚下的情景。

    “娘,您放心吧,我们会努力讨好祖母的。”

    王姨娘笑了,“真是娘的乖女儿,娘的下半生就靠你们了。”

    ……

    二房,盛华瑶早已卸下了那张天真可爱的脸,此时的她面带嘲讽地说道:“母亲,您当时没看到,那个大皇子像只苍蝇似的围着三姐姐转,可没想到现在竟然是大姐姐要嫁给他。呵!还真是有趣啊!”

    芸郡主喝了口茶水才说道:“这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人,你要记住,你的格局不在此。”

    盛华瑶立刻正色道:“母亲,您放心,我会谨记的。”

    芸郡主端庄地笑了,“我的乖孩子。”既然她生不出儿子来,那她就要让她的女儿做这天下间最尊贵的女人,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仍旧只能俯视她!

    ……

    书房里,盛国公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盛启勋也很是疑惑,“之前和皇后娘娘明明都说好是三皇子的,可能这是皇上做的决定吧。”

    盛国公沉思了一会儿,才开口道:“我看这件事不简单,魏皇后的心思可不是一般的深。琳姐儿作为盛国公府第三代的嫡长女,在很大的程度上她代表着盛国公府的态度、名声和威望。大皇子不过是魏皇后的一个傀儡而已,又无甚才能,以后至多是个闲散王爷,无权无势的。唉!琳姐儿这次是低嫁了。”

    听完盛国公的分析,盛启勋这才真的慌了,他就这么一个嫡女,还指着她一飞冲天呢!

    他急忙问道:“爹,那琳姐儿嫁给大皇子后,我们不也算是七皇子的人了吗?以后应该也不会差的。”

    盛国公摇了摇头,“七皇子?他一定会是潜龙吗?你可别忘了六皇子才是皇上最看重的,虽然皇上现在还没有册封太子,可六皇子是绝对有希望登上大宝的。

    你没看到前段时间,皇上是派六皇子去灾县灭虫灾的吗?现在当地百姓都对六皇子感恩戴德。接着皇上又派六皇子去了各地监造灌溉渠,这秋收以后,灌溉渠的好处一显露出来,六皇子的名声便无其他皇子可超越了。”

    “这可如何是好?”盛启勋简直觉得他现在误上贼船了。

    盛国公面色无波的说道:“虽说现在六皇子登上皇位的机会最大,可为了万无一失,我从来就没有那个打算只把钱投在一个碗里。妤姐儿和瑶姐儿过两三年也要及笄了,到时候我们还有机会,总之盛国公府要荣宠不衰!”

    盛国公的话,让盛启勋听得心惊,“那琳姐儿可怎么办?”

    盛国公理所当然的说道:“琳姐儿以后有事自然有她的妹妹们看顾,反之亦然。总之全凭个人的造化。”

    “还有,你别再妇人之仁了,盛国公府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所在,懂吗?”

    盛启勋点了点头,“爹,我明白的。”

    “嗯,你先出去吧。”

    等盛启勋走后,盛国公才叹了口气,他这嫡长子还是难堪大任啊。他这四个儿子里唯有小儿子是最像他的,可惜却是庶出。唉!

    ……

    大夫人房里,盛华琳流着眼泪,“母亲,我真的不想嫁给大皇子。”

    此时,魏氏也心乱如麻,可圣旨已下,她唯有劝慰道:“华琳,你听我说一句,这大皇子他毕竟是皇室血脉,今后至少也是个王爷,你嫁给他,就是去享福的。所以,该忘的就忘了吧。”

    盛华琳早已泣不成声。

    ……

    盛国公府里因为昭定帝的一道圣旨,气氛变得波谲云诡。

    而此时的盛华妤却在房间里苦思冥想,看来这个止血药粉的推动作用不大啊,她得再想想法子,让六皇子看到她的重要作用,既而把她收为心腹。这样她才能时常跟六皇子说说话、谈谈心,成为好朋友后她便能提出看日记本的事了。

    盛华妤想了整整一晚上,最后她终于决定要把天、朝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推荐给六皇子!因为这个最简单了。

    说干就干,天还没有亮,盛华妤就从床上爬了起来。然后就开始奋笔疾书,哗哗哗的写了一大篇。

    当留春进来想服侍盛华妤起床时,竟然看到她都起来了,心里不是不震惊的。她家小姐可是最喜欢赖床的啊!

    “小。。。小姐,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盛华妤刚好写完最后一个字,她提起纸吹了吹,然后吩咐道:“你去把夏微叫进来。”

    留春急忙就去了。

    ……

    当金宝把信呈给元徵时,元徵正好练完了剑。他擦了擦手才打开了信。

    书房里,元宝将早膳端了进来,轻声说道:“主子,早膳准备好了。”

    元徵仍专注地看着盛华妤写的信,没出声。

    金宝默默地退了出去。

    元徵足足将信看了三遍,才放了下来。他不得不感叹这盛华妤真的有很多新奇的法子。她每每都能从一件很小的事上,做出能影响大局的事。单就说这个印刷术,看似很简单,可是却有大用处。有了这印刷术,以后书籍不再会是珍贵的手抄本,许多贫苦书生都可以很轻易的读上书,朝廷便不会流失有用的人才。假以时日,天下的老百姓便都能识字闻理,这对于巩固朝廷的统治大大有利。

    这盛华妤还真是个妙人!

    “金宝!”

    一直在门外候着的金宝赶紧开门进来了。

    “主子,有何吩咐?”

    元徵好心情的说道:“你让孙先生、童先生他们来书房一趟。”

    “是。”金宝心想肯定有急事,一出门就跑着去通传了。

    元徵和幕僚们商量了一天,然后由孙先生执笔,将印刷术的详细计划誊写了出来。

    第二天,元徵就将印刷术的折子呈给了昭定帝。

    昭定帝看了后,龙心大悦。随即在早朝上将元徵的折子拿出来,让众大臣商议。

    印刷术的方案最终确定了下来。

    最后昭定帝命元徵主办此事。

    退朝后,魏国公径直就走了,而庄国公却走到了元徵的身边,他笑着说道:“恭贺六皇子殿下。”

    元徵淡淡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时都快出朝殿门了,元瑾也追上了元徵,“六哥,这印刷术真是好计策啊!”

    元徵缓下了脚步,看了元瑾一眼才说道:“彼此彼此。”说完,便大步离开了。

    回到长定宫的元瑾立马叫来了心腹。

    “你去给我仔细查查,承明宫是不是新来了幕僚!”

    “是,主子!”

 第23章 元宵宴

    这天,盛华妤见到了许久未见的郑世凛。

    郑世凛又给她带来了满满几箱子的东西,有首饰、摆件、书籍、还有满满一箱子做好的衣裳。以前郑世凛都是直接送绸缎布匹的,怎么今年还把衣裙给她做好了?

    郑世凛看着盛华妤高兴地翻看一件件衣裳时,便感叹道:“妤姐儿,这可都是你外祖母一件件亲手给你缝制的。送来之前她还一直担心身量不合适呢。”

    盛华妤看着满满一箱子的衣裳,还是很感动的,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老太太的一番心意。而且作为郑国公府的老夫人,她能亲手缝制衣裳给她,还是这么一大箱子,足以说明她是真是关心她。不像盛老夫人,对她的态度阴晴不定的。

    盛华妤没有犹豫太久,她就对着在一旁坐着的郑洳清说道:“母亲,我想过几日去看看外祖母她老人家。”

    郑洳清看着那满满一箱子的衣裳,最后终于点了点头。

    郑世凛见郑洳清同意了,最高兴的莫过于他了。他站起身来说道:“母亲要是知道妤姐儿要去看她,肯定会极高兴的。我这就回去给母亲说一声。”

    郑洳清看着她大哥高兴的样子,内心也是很受触动的,有些事,是不是应该学会放下了。

    送走郑世凛后,盛华妤就从檀木箱里拿出了一套蓝紫色的宝裘锦衣和一条淡紫色的百花撒褶裙。

    她回过头去问郑洳清,“母亲,今晚进宫参加元宵宴,我就穿外祖母给我做的这一套衣裳,你看好吗?”

    郑洳清笑了笑,“随你,只要你喜欢就好。”

    ……

    这天也是提早用了晚膳后,三房所有人除了庶子庶女,都在盛国公的带领下,去宫里参加晚宴了。

    宫里早已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派喜气洋洋。太监和宫女们也都穿上了新的宫装,前前后后的忙碌着。

    盛国公府的人入座后,卫国公府的人也到了,他们坐在了盛国公府的对面。而魏国公府便和善亲王府的人坐成了两对面。

    郑国公府的人从老国公离世后,就已不参加各类宫宴了。郑世凛承继盛国公爵位后也没有走上仕途,似乎从那时候起,郑国公府便开始没落了下来。

    各家重臣及家眷都到了后,昭定帝便带着一众皇子、公主和妃子来了。

    接着便是跪拜皇帝,三呼万岁。

    昭定帝落座后,众人这才起身。

    盛华妤抬头看了看,六皇子也来了,他坐在离昭定帝最近的地方。而七皇子则坐在了离魏皇后最近的地方。其他宫中贵人便依着品级依次坐下了。

    昭定帝说了几句开场白后,宫女们就陆陆续续地的端上了宫肴。

    吃了几口点心后,昭定帝便开口了,众人都停下了筷子,专注地听昭定帝讲话。

    “皇叔,你的嫡长孙元林今年可有十八了?”昭定帝这是在对他的皇叔善亲王说话。

    闻言,善亲王便站了起来,“回皇上的话,林儿确有十八了。”

    昭定帝点了点头,又接着问开了。魏国公府的魏暮曦,庄国公府的庄昭和庄明珠,长安侯府的秦昀和秦瑟,盛国公府的盛博涛、盛华妤和盛华瑶。问得全部都是公侯家适龄的嫡子嫡女。

    前段时间,昭定帝才把大皇子的婚事给解决了,不会这么快又要解决一个皇子或是公主的婚事吧。

    被点名的公侯府隐隐都有些期待。

    盛华妤则在想,这昭定帝不会乱点鸳鸯谱,把她给配人了吧。不过没关系,她还有三年才及笄,那时候她早都穿回天、朝了,不用怕的。

    可没想到昭定帝只问了问,便没了下文。众人说不清是失落还是松了口气。

    之后晚宴的气氛便热络了起来,当一簇簇灿烂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的时候,盛华妤也忍不住望向夜空,真美啊!

    昭定帝喝了几杯酒后,大手一挥,“你们小辈些去望瑶台看烟火吧。”

    盛华妤便找到蒋濛和她一起跟着众人去了望瑶台。

    这望瑶台是专门建来观看烟火的,它足足有二十多米长,太监们就在台下放,主子们就可以坐在台上的椅子里看烟火。

    此时的烟火就像是从头顶上炸开的一样,甚是绮丽壮观。

    盛华妤忍不住将手伸向夜空,感叹道:“真美啊!”

    蒋濛也笑着说道:“是啊,真美。听说这还是已故的皇贵妃做出来的。”

    闻言,盛华妤就愣住了。这竟然是那位穿越前辈做出来的!是了,不然这个时空中怎么可能同样也会有烟火!

    看着夜空中的烟火,盛华妤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她终有一天也可以像皇贵妃那样穿回去的!

    想着想着,盛华妤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开始找寻元徵的身影。

    望瑶台的最前面,一身墨黑盘龙纹锦衣的元徵负手而立,夜风微微吹起了他的发丝,丝丝间相互缠绕,却似乎有说不出的落寞、哀伤……

    盛华妤突然间觉得元徵很可怜,在这人情冷漠的皇宫里,他从小便没了母亲,肯定活的十分艰难吧。

    没过一会儿,元徵便离开了望瑶台。盛华妤跟蒋濛说了声她要去更衣,便也跟着元徵离开了。

    还是在那片假山林里,盛华妤跟在元徵的身后,只有三步的距离。元徵没有开口阻止她,而盛华妤也没有追上去,就这样默默地跟在他后面。

    月光偷偷地将俩人的背影拉得很长,元徵修长的背影刚好覆着盛华妤的。她低着头踩着元徵的影子就这么走着,直到元徵的背影停在地上不动了。

    盛华妤疑惑地抬头。

    元徵没有转过头来,只是淡淡地说道:“你跟着我来做什么?”

    理由?盛华妤说不出口,因为就在刚才元徵转身离开时的那个侧脸,让她觉得他很可怜。虽然他面上没有哭,可那样的表情却比哭更让人看着难受。那是一种失落、心死的感觉。

    元徵转过身来,看着说不出一个字的盛华妤。

    “你回去吧。”

    盛华妤怎么会扔下这样子的元徵,她想了想,便没过脑子的说道:“殿下,我给您说个笑话吧。”

    元徵微愣了一下,接着便转身继续朝前走去。

    盛华妤并不气馁,她跟在元徵的身后自顾自地说了起来。

    有一天太上老君问他的徒儿,“你知道老鼠为什么会飞吗?”

    徒儿想了想,便说道:“难道这鼠精修炼成仙了?”

    闻言,太上老君便用浮尘敲了敲徒儿的脑袋,“笨,这老鼠明明是偷吃了我炼的仙丹才会飞的。再考考你,你说这蛇怎么会飞的?”

    这回,徒儿便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蛇是吃了老君您炼的仙丹才会飞的。”

    太上老君再次摇了摇头,“笨!我这仙丹哪是那么容易被偷的,老鼠偷了一颗,这蛇还能再偷一颗?那我还要你来做什么!这蛇啊,是吃了老鼠才会飞的。”

    徒儿恍然大悟。

    太上老君继续问道:“那我再问你,这鹰又是怎么会飞的?”

    徒儿从善如流,“这鹰嘛,肯定是吃了蛇才会飞的!”

    盛华妤正想揭晓答案,这鹰本来就能飞,跟吃不吃蛇没有关系,你看这徒儿多笨!然后再说一句,哈哈,好不好笑!

    没想到元徵却回过了头,他疑惑地说道:“这鹰不是本来就会飞吗?为什么吃了蛇才会飞。”

    果然智商太高,是不会走进惯性误区的。

    盛华妤讲的笑话,彻底变成了冷笑话,她被元徵问得说不出一个字来。你都没有上当,我还怎么说出那个最重要的梗!

    随即,元徵便反应过来了,“你是不是以为我会说鹰吃了蛇才会飞,你就好说出正确的谜底。”

    盛华妤为自己默哀,笑话讲成这样也真够可以的。

    她不好意思地笑道:“竟然被殿下您看穿了。”

    这时,元徵却笑了,不是淡笑,也不是似笑非笑,就是发自真心的笑了。也许是今晚的月色太过迷离,盛华妤竟然觉得这样的元徵真是好有魅力啊。

    此时,夜风将地上的枯叶吹得沙沙作响,盛华妤摒弃了心中的杂念,很认真的对元徵说道:“六皇子殿下,我会站在您这边的,请相信我。”此时,说出这句话的盛华妤也带着三分真意。

    元徵点了点头,“嗯。”

    盛华妤便笑了笑,“六皇子殿下,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嗯,虽然有点晚。。。但还是祝您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这是哪学来的词?元徵失笑地摇摇头。

    ……

    出宫后,盛华妤就在心里盘算着,她这次一定要想出一个大的计划来帮六皇子。

    为了她想穿回去的目的也好,为了那抹盛开在月光下的笑容也好,她这次都要拼了!

 第24章 过个年真不容易

    ;;;;;;;;;;第24章过个年真不容易

    对于公侯家来说,元宵节也要进宫陪皇帝过大年,所以这年十六一大家人还要重新过一次大年。

    大年十六,天还没有亮,盛华妤就被留春给叫醒了,“小姐,您快起来吧,我们要赶在辰时之前去给国公爷和老夫人磕头呢。”

    盛华妤只好睡眼朦胧的从温暖的被窝里爬了起来。接着便是穿衣、梳洗、用早膳,然后在辰时之前赶到了富茂院。

    盛氏是一个大族,祖籍在江阴。因为盛国公作为族中最出息的人,所以盛氏族人会在每年的大年十六赶到盛国公府来拜年。

    盛华妤进了富茂院正堂后才发现,平时宽敞的厅堂,此时已经站满了人。是的,除了几个老者是坐着的,连盛启勋这辈的人都是站着的。

    盛华妤来之前留春就给她普及了一下今天族里来了些什么人。所以她走上前,对着正位上的老者就跪了下去,“祖父,曾祖父,孙女祝您老百寿安康、金安万福!”这位曾祖父比盛国公还要大一辈,现在是江阴盛族的族长。

    “好!这女娃娃长的精神。”这位曾祖父说话中气十足,身体应该十分康健。

    盛华妤得到了压岁钱后,又对着次位磕头拜年,“祖母,曾祖母,孙女祝您们康泰永享、喜乐福贵。”

    直到盛华妤膝盖都跪麻木了,这才把所有的长辈给跪完了。盛华妤腿打着摆子被留春扶到了盛华琳她们那里,她看了看留春替她收下的一大包压岁钱,心想这个过年钱可真不好挣!

    此时,盛华瑶就站在盛华妤的旁边,她小声地对她嘀咕道:“今年江阴又要送个哥儿来我们府里的学堂念书,还真是麻烦,年年都送,可没见一个能考中的。不过就是想借着咱们祖父的名头,给他们挣个官儿来当当罢了。”

    闻言,盛华妤便打量了一下刚才一直站在曾祖母身旁那个少年,十五六岁的样子,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

    等到了晚上用膳的时候,一桌的哥儿、姐儿坐在一起。盛华妤这才知晓了那个文弱书生叫戚青松,他还有个妹妹戚拂晓今天也来了。那戚青松是族长夫人戚氏的娘家直系子孙,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