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谋得帝心-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多会儿,孔明灯就慢慢的涨了起来,然后脱离了夏微和秋意的手,竟然缓缓地飞了起来,最后越飞越高。在夜空中,就像是一颗启明星一样。
这样子的景象,简直把院子里一众丫鬟的下巴都要惊掉了。
“菩萨啊!这大灯笼真的飞天了!”
“快看!它飞到月亮旁边了。”
“小姐说了,这是用来许愿的,它飞得这么高,天上的神仙肯定会看到的,我们明天也放一个!”
盛华妤站在院子里,听着丫鬟们有趣的对话,心里不禁想到她刚才写在孔明灯上的愿望。
希望她的父母还有叶臻,能忘了她,好好的活下去吧。
第62章 琴瑟和鸣
自从得知昭定帝将安宁公主尚给郑世凛后,郑老夫人的心头大石总算落下了。以前因为郑洳清的婚事,这个女儿几乎与她断绝了关系,所以对于郑世凛的婚事她就不敢再擅做主张。更何况郑世凛是个有主意的人,只要他心里不愿意,就没人能强迫他。不过这次是皇上赐婚,而且安宁公主的性子也好,郑老夫人便十分满意这场婚事。
而郑老夫人这辈子只得郑世凛和郑洳清两个孩子,这次又是郑世凛大婚,郑洳清这个当嫡妹的是必须要去郑国公府参加婚宴的。
郑世凛和盛华妤也想借此机会撮合郑老夫人和郑洳清。特别是盛华妤,一直鼓动郑洳清和她一起提前几天就去郑国公府帮忙。
这天,盛华妤又到揽星院里去劝说郑洳清,“母亲,你就跟我一起去吧,不然这份贺礼我一个人做不出来。”
郑洳清之前也见识到了孔明灯的神奇之处,对于盛华妤送的这份贺礼,郑洳清也是很赞同。
“那个大红灯笼真的需提前几天就要备好?”
盛华妤一本正经的说道:“当然了,你想想看,当晚那么多宾客,我至少得准备五百来个灯笼吧。这么多东西,搬来搬去的多麻烦,我还不如直接就到郑国公府里去做好。而且这灯笼怎么用,我还得教郑国公府的丫鬟,只有她们学会了,到时候才能帮宾客们。唉!总之事情还多得很!”
郑洳清心里明白盛华妤说这些只是想让她去郑国公府看她母亲的,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怨恨早已烟消云散,只是一直没有契机而已。
也罢,倒不如就趁此机会和她母亲化解了隔阂也好。
“嗯,那你要去郑国公府之前跟我说一声,要准备些什么东西也提前告知我,我到时候跟你一同去。”
“母亲,你没诓我吧?真跟我去?”她没想到郑洳清这么轻易就答应了。
郑洳清好笑地看着盛华妤,“怎么?连母亲的话都不信了?”
盛华妤忍不住欢呼了一声,还在原地转了个圈,“太好了,我要将这个好消息先告诉舅舅去。”
郑洳清笑的明媚,“瞧瞧我这傻闺女!”
盛华妤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消息传到郑国公府,她便对着郑洳清曲了一礼,然后提着裙角,一溜烟儿就跑回邀月阁写信了。
当终于迈出这一步后,郑洳清心里也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
郑世凛大婚前的三天,一辆并不起眼的马车停到了郑国公府的大门口,可是马车上的人久久未下来。。。
这一幕可把郑国公府门房上的下人给急坏了。这时,一个小厮从垂花门那里急匆匆的跑过来,气都没喘匀就问道:“大。。。大小姐还没有下马车吗?”
门房也着急道:“就是啊,马车都停了一会儿了,可大小姐和小小姐都还没下来,我又不敢贸然上前打扰。”
小厮不停地搓手,“这可怎么办?老夫人都等急了。”
门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俩人就在门口看着马车干着急。
这时马车里,郑洳清第三遍问盛华妤,“妤姐儿,你看看娘的衣饰有没有乱的地方?”
盛华妤拉着郑洳清轻微颤抖的手,温和地说道:“母亲,你今天很美。嗯。。。不对,应该是一直都很美。”
听了盛华妤的玩笑话,郑洳清这才放松了些,近乡情怯这四个字,她今天算是体会到了。明明是最亲的亲人,明明心中想念,却又紧张见面。
盛华妤拉着郑洳清的手,她手心的温度传到了郑洳清的手上,“母亲,我们去见外祖母吧,她老人家肯定也很想见你呢。”
为了让郑洳清踏进郑国公府,盛华妤找的借口一直都是要替郑世凛打点婚礼,而这时她突然就把那层纱给扯破了,让郑洳清不得不面对。
她深深地呼了一口气,仿佛下了一个最重要的决定,“走吧,这么多年没回来,是该看看你外祖母了。”
郑老夫人院子里,一个传话丫鬟急忙进了正堂,欢天喜地的说道:“老夫人,大小姐她们进门了。”
刚才郑老夫人还一脸的焦急,此时立马就露出了笑脸,“好!有赏!”
丫鬟得了赏,拿着一荷包碎银子高高兴兴的退出去了。
得知郑洳清进门后,郑老夫人再也坐不住了,对嬷嬷吩咐道:“快扶我去正堂门口看看!”
老嬷嬷也替郑老夫人母女开心,这么多年的心结,今天终于要解开了,她赶紧扶起了郑老夫人,“老奴这就陪您去等小姐!”
当郑洳清踏进院子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郑老夫人在嬷嬷的掺扶下,正倚在正堂门口巴望着她。
十几年未见,记忆里精明强势的母亲,原来双鬓已经花白,连额角都爬满了皱纹。郑洳清一时悲从中来,失声呼道:“母亲!”
郑老夫人听得郑洳清这一声母亲,当下就流下了泪,也唤道:“清姐儿,这些年都委屈你了。”
郑洳清再也控制不了心中的情绪,快步走上去就拉住了郑老夫人的手,再次叫道:“母亲。。。”
郑老夫人看着郑洳清早已脱去了少女的稚嫩,如今已经成熟妇人,心下也后悔万分。就是因为她当年的一个错误,不仅害了她女儿的终生幸福,也错失了十几年的母女情份。
此时,郑老夫人也顾不上长辈的身份了,只想道出心中多年所想,“清姐儿,是母亲对不住你,害了你一生啊!”
闻言,郑洳清也哭了起来。这么多年来,她对她母亲怨过、恨过,曾经她以为一生都无法释怀的,可是当郑老夫人流着眼泪给她道歉时,她心中只觉得一下子就放开了。这毕竟是生她、养她的老母亲啊!
她边哭边摇头,“母亲,都过去了,我不怪您了。”
闻言,郑老夫人就将郑洳清揽进了怀里,她的女儿终于原谅她了!
此时,正站在院门那里的郑世凛,红着眼眶,默默地退开了。还是将时间留给她们吧。
盛华妤心知郑洳清和郑老夫人多年未见,肯定有很多体己话要说,她也很自觉的默默走开了。
……
这两三天,郑洳清和盛华妤就都留在了郑国公府里,郑洳清每天陪着郑老夫人说说话,而盛华妤就开始设计怎么放飞孔明灯之事了,她最后还给孔明灯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许愿灯。
郑世凛和安宁公主的大婚之日终于来了,郑洳清这个亲妹子义不容辞的挑起了招待女宾客的担子,可好巧不巧,傅行简负责的是男宾客。俩人隔着一道屏风,都在为郑世凛忙着,偶尔还能透过屏风听到对方的声音。
也许。。。他们这辈子就是这样了吧。
大婚当日,郑国公府请了有五十桌。盛国公府就不说了,本来就有姻亲关系,郑世凛大婚,他们肯定要来人。而魏国公府和庄国公府也来了足足四桌人,可以说是府里的各房都来贺喜了,可谓给足了面子。
当然,这里身份最尊贵的还是坐在首桌的几位王爷,昭定帝今天没有亲自来,可还是赏赐了很多东西,善亲王身份最尊贵也是长辈就做了他们的证婚人。
当晚宴结束后,宾客们就等着放烟火了。这大晋朝有个习俗,但凡王公贵族、家境富裕者,在办喜事的时候都喜欢在晚上放烟火庆祝。这不仅能显示自身的权利和财富,还因为烟火真的很美。
可是宾客们等到天都黑了,还没看见烟火的影子,一时都有些窃窃私语起来。
“这么大的日子,该不会不放烟火了吧?”
“现在前方在打仗,说不定真不会放了。”
“唉?这可委屈公主了。”
就在这时,一百来号丫鬟和小厮手中捧着一些红纸鱼贯而入,然后每桌宴席旁边都站上两个丫鬟或是小厮。
这时,盛华妤就站了起来,为了确保屏风那头的男宾客也听的到她说话,她便大声道:“各位,今天是小女舅舅郑国公和安宁公主大婚的喜庆日子,小女希望他们能得到上天的祝福。丫鬟和小厮们捧上来的是小女为他们做的许愿灯,待会儿请你们将祝福他们的话,都写在灯纸上,然后就让许愿灯飞上天,希望他们此生琴瑟和鸣、相守到老!”
盛华妤这话一出,宾客间就沸腾了,他们一个个都拿起了红纸堆,展开后一看,不就是一个大红灯笼吗?这东西真能飞起来?
元徵在屏风这边听到盛华妤说的话后,就笑了笑,然后招了招手,“拿一个给我。”
小厮赶紧就递了一个上去。
男宾客这边本来都还在观望,但现在见雍亲王都拿了一个,他们也都赶紧拿了一个许愿灯。
女宾客这边因为有盛华妤的现场示范,所以还是都将许愿灯拿到手上了,在丫鬟的指引下开始在灯纸上写下了祝福的话。
这时,一个丫鬟在盛华妤耳边说道:“小姐,男宾客那边已经开始写了。”
盛华妤呼了一口气,好歹是做成一半了。
大概两盏茶的时间过去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写好了祝福的话,然后等着看盛华妤怎么让许愿灯飞天。
丫鬟们早就得了盛华妤的嘱咐,在她打了一个手势后,就将壶里事先准备好的烈酒浸在了许愿灯里固定好棉球上。然后一个丫鬟和女宾客拉着许愿灯的一边,另一个丫鬟就小心的点燃棉球。
不多会儿,许愿灯就慢慢地胀了起来,随着热空气逐渐增多,渐渐地就向空中上升,最后飞过屏风,飞向了更高的夜空。。。
当第一个许愿灯真的飞起来后,众人都惊讶地看着它慢慢升空,惊叹着奇迹的发生!
随后,男宾客那边也升起了第一个许愿灯,接着是两个。。。三个。。。十个。。。一百个。。。
当所有的许愿灯都升空后,热闹的喜宴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抬着头看着夜空,见证着他们共同创造的神迹!
五百多个许愿灯在夜空中随风摇曳,带着一闪一闪的灯火,好似真的要飞上天宫,给神仙带去他们的祝愿。
郑世凛这时正站在元徵的旁边,他看到此时此景时,也不禁感叹道:“妤姐儿还真是给了我一个大惊喜!”
元徵抬头望着天际,只笑了笑,眼里有着淡淡的骄傲。
新房里的安宁公主,在宫女、嬷嬷的惊呼声中,也耐不住好奇心拉开了红盖头。当她看着窗外升起的一个个许愿灯时,也惊呆了。
“。。。这是什么?”
一个丫鬟正好从屋外进来,听到公主的话后就回道:“公主,这是国公爷的侄女儿给你们送上的贺礼。他们说这叫许愿灯,今天来的所有宾客都在上面写下了祝福你们的话,然后盛三小姐就让这许愿灯飞上天了,说要让天上的神仙看到,然后保佑你和国公爷!”丫鬟的声音里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安宁的眼睛始终看着窗外夜空中的许愿灯,听了丫鬟说的话后,她终于笑了笑,轻声说道:“她有心了。”
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全长安城的老百姓都走出了屋子,在院子里或是街道上看着这个神迹。他们兴奋的认为这是祥瑞,是上天保佑大晋的启示。
连身在皇宫中的昭定帝都被惊动了,他看着满天的红灯笼,立刻吩咐道:“快去查查是怎么回事?”
“是。”左统领领命。
昭定帝看着夜空,心中惊疑不定!
大概只过了一个时辰,左统领就回来复命道:“启禀皇上,微臣已查清,天上飞的这红灯笼名叫许愿灯,是盛县主做出来的,今晚是为祝福郑国公和安宁公主的婚事。”
闻言,昭定帝指了指夜空,“这真是盛家那丫头做出来的?”
左统领肯定地说道:“的确如此,郑国公府所有的宾客都可以证明。”
昭定帝此时心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如此聪慧的女子,生在盛家二房当真是可惜了!
盛华妤做出这许愿灯本是为了祝贺郑世凛大婚,可她没有想到的是,当许愿灯被前来参加婚宴的人传开后,许多人都对这个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最后还兴起了一个节日叫许愿节,在这天,
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他们都会许下心愿然后放飞许愿灯,希望老天能保佑他们心想事成。
当然,这是后话了。
第63章 大胜!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六月,魏国公和逸王领兵出征也传回了胜利的消息。
奏折上写到,援兵到了南关后,逸王就自请上前线,然后他就率领五万骑兵打头阵,一路将赵国敌军逼退到了落日城外,大晋将士因此士气大振!
接下来的几场战役,元瑾也有如神助,场场大胜而归,他在军中的威望也与日俱增,甚至有人开始称他为战神!
当昭定帝得知魏家军已经收复三座城池后,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魏皇后一派更加警惕起来。
之后为安民心,昭定帝还是昭告天下魏家军在南关大胜的消息,一时之间民心振奋。
没过多久,京城里就传出了这次攻打赵国敌军,全靠逸王决策英明、骁勇善战,才能这么快收复三座城池。这样的言论一传十,十传百,元瑾的名声也到达了最高点。
风栖宫里,魏皇后好久没有这样的好心情了,她此时正把玩着一盆水仙盆景,拿着一把纯金的小剪刀给水仙修叶。
一旁的魏暮曦也是笑意吟吟,“姑母,南关之役魏家军大胜,祖父和表哥不日就能凯旋而归了吧?”魏暮曦并不知晓和赵国之事,她便真以为元瑾是那战无不胜的护国神了。
魏皇后放下了小剪刀,也无意与魏暮曦多说什么,只满含欣慰的感叹了一声,“这次父亲和瑾儿回来后,朝堂上的动向恐怕要变了。”
魏暮曦心知魏皇后说这话的意思,前些时候表哥一直被雍亲王压制着,颇受了些委屈。可这次他大胜归来后,形势可就不一样了,他有了这赫赫战功,又是民心所向,想必连皇上都要顾念一二了。
其实不止魏家看到了这一点,很多世家重臣也想到了这一点,这当然包括了庄国公。
庄国公的书房里,庄昭坐在他对面,神情颇为凝重的说道:“父亲,你看这逸王如今声名鼎盛,恐怕待他凯旋回京后,这储君的位子又有一番波折了。”
庄国公也是愁眉深锁的样子,最终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看来明珠的婚事得暂缓一下了,你明天即刻启程将你妹妹送回老家族中,对外就说她身体不适需静养。”
庄昭想了想,这也是现今最好的法子了。即使昭定帝现在就想要将庄国公府捆绑到雍亲王那条船上,可是没了他妹妹这条姻缘线,怕也是不成了。只有待到后来大势已定,然后再把明珠接回来吧。
“是,父亲,孩儿明日就去办。”
盛国公府里,盛国公也是一副焦虑的样子,他此时十分后悔当时为什么那么坚决地拒绝了逸王的邀请。可是此时已不容许他再回头,即使他想恐怕逸王都不会留下他了,只好一条道走到黑吧!希望他最终没有压错宝!
同样雍亲王府里,也是空气凝重!书房里,元徵坐在上首,沉声问道:“高凌,我让你查的事如何了?”
此时高凌像一柄利剑一样,周身都散发着浓重的血腥味,仔细一看他的眉角竟然还受了伤?一道足有十厘米长的刀痕,似乎还未结痂。
他声音嘶哑地说道:“属下连日潜入魏家军军营,可是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逸王这次就真的像是战神附体般,一路势如破竹,将赵国敌军打得溃不成军。”
闻言,元徵冷笑一声,丝毫不为高凌的话所动,他对这场战事始终有着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所有看似巧合的事,必定是人为的!仔细分析一下,在元瑾夺储即将彻底失败的时候,赵国竟然无声无息的打了过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元瑾带兵出征,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大获全胜。要说一点猫腻都没有,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高凌其实心里也不太相信元瑾有这样的军事才能,他也偏向于其中必有诈。只是如果这真是一场设计好的骗局的话,两场战役下来,一共死了三万多人,这。。。也太过残忍了。单就这一点来说,元瑾就不会是一位仁君!
……
此时,远在南关的元瑾正意气风发的犒赏大胜的魏家军。他一向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诸位!”
闻言,高台下的众多士兵大吼一声,“是!殿下!”
元瑾端起了一碗酒,大声说道:“你们都是我大晋的英雄,本王敬你们!”说完就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魏家军们一时热血沸腾,端起放在身旁的酒碗也一饮而尽。
“逸王果敢!”
“逸王英明!”
“属下必誓死相随!”
这样的话在士兵中此起彼伏,声声不断。。。
元瑾看着这一幕,心里从未如此的激动,这就是万人敬仰的感觉啊!
可惜假的注定是假的,就算外人再怎么崇拜元瑾,也有他必须面对现实的时候。当他和魏国公回到营帐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正坐在躺椅上等着他们呢!
元瑾一见此人就皱了皱眉,略有不快道:“你怎么来了?这个时期有多敏感,要是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慎王冷笑一声,“怎么,过了河就想拆桥了?”
元瑾瞬间握紧了腰间的佩剑,但随后想到他有把柄握在对方手上,这才缓和了语气,“本王说话从来都是一言九鼎,当初答应了什么,将来必会实现诺言!”
可惜元瑾的承诺并没有让慎王改变态度,他反而质问道:“当时说好在落日城一役时,你我两军都放水,你们占领落日城,我们全身而退。可到最后是怎么的?我们开了城门,你却把落日城里的两万将士都给斩杀了!你还要我如何相信你所说的话!”
元瑾却并不觉得自己有错,打仗当然会死人,这样才显得真实,而且最重要的是能杜绝一切怀疑!他漠然开口道:“哪个帝王的登顶之路不是鲜血和尸体搭建的?你这不过是妇人之仁罢了!”
元瑾的话差点让慎王气的吐血!你要成就霸业,让你的人去死就行了啊!凭什么要赔上我的人!
他愤然起身,道:“总之你没有遵守当初的诺言,我无法再完全信任你了,你得交出一样东西,否则我哪知道等你登基之后,还会不会让出二十个城池!”这便是当初魏国公府和赵国立下的条约,赵国拿着南关的兵防图攻下边境,然后昭定帝肯定会让魏国公领兵出征,到时候趁机推荐元瑾同去。再然后同赵国假意打上几仗,最后收复边境,元瑾的名声就会如日中天了。面对大晋新的战神,他必定也是民心所向,最后定能顺利登基。到时候再将南关边境的二十座城池让给赵国,从此互不拖欠!
闻言,元瑾瞬时就起了杀心。还是魏国公老谋深算,给他递了个眼色,元瑾才收起了杀意。
魏国公开口问道:“不知慎王想要何物作为凭证?”
慎王狮子大开口,“我要整个西南边境的兵防图!”
闻言,元瑾就抽出了腰间的佩剑,怒喝一声,“大胆!”要知道大晋就是西南方向和赵国相邻,这南关是魏家军镇守,这西关可就是贤妃的父亲,威远将军在镇守。如果真把整个西南边境的兵防图给赵国,就等于是让赵国完全清楚大晋边境每一个兵哨的位置,哪里有埋伏,哪里可以畅通无阻!岂非如入无人之境!
慎王见元瑾拔出了剑,便冷笑一声,不甘示弱地讽刺道:“逸王好大的脾气,别忘了你和你外祖父的信笺还有南关的兵防图还在我手上,我要是死在这了,明天你们通敌卖国的消息就会传开,看你们还如何回大晋!”
闻言,魏国公当即就拉住了元瑾,语气不悦地问道:“你们已经有了南关的兵防图,还要整个西南的做什么?”
慎王笑了笑,贪心地说道:“我觉得只有南关的兵防图,这个保障还不够大,我需要更大的保障!”
元瑾立刻就拒绝了,“不行!”
慎王也露出了火气,数落起元瑾来,“要怪只能怪你自己先不守诺言杀了我落日城两万精兵,这时候要你们西南的兵防图,不过是想多个保障而已。你要是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了,反正现在还有两个城池在我手上,你还想像前段时间那样轻易破城,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魏国公和魏皇后之所以跟赵国联手,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