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田园帝师-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姨姨,”团子用他那圆滚滚的五短身材罕见地朝她撒了撒娇,“你能不能忘了我刚刚那句话。”
    李孑张口就想说哪句话,灵光一闪想起来,朝着团子皮笑肉不笑地呵呵两声。
    “从今天开始,每天加练一刻钟。”
    团子顿时一脸生无可恋。
    ······
    知州府。
    漠北军即将溃败的消息甚嚣尘上,听到消息的百姓只要有余力的,都在准备着往南迁亦或是已经离开。慕易身为一州之主,现在正在为这件事在书房忙得焦头烂额,头发在这几天时间里都迅速白了一半。
    管家进来通传:“老爷,夫人和二小姐特意准备了滋补汤羹,说要见您。”
    慕易伏在桌案上正低头批阅早间递来的调查函件,闻言不耐烦地挥挥手,“不见,没见我这正忙着。”
    管家脸上露出一抹难色。
    一边是一府之主,一边是当家主母也是他的衣食父母,得罪哪边他都没有好果子吃。
    他走上前倒了杯茶恭敬地递过去,语气关心道:“老爷,您从早间忙到现在,连口茶水还没来得及喝,是该歇歇了,那滋补汤羹是二小姐亲手做的,在灶上整整煨了一上午,您好歹尝尝,全了二小姐一份孝心。”
    慕易接过茶喝了一口轻舒一口气,想到二女儿因着前段时间那场意外瘸了一条腿,虽是她自己做的,但好歹是亲生女儿,他这个做父亲的又岂会不心疼。现在还拖着伤腿给他熬汤,想到这不由心里一软,“罢,让她们进来吧。”
    慕青歌提着食盒,跟在慕夫人身旁,慢悠悠进了书房。
    她现在也不敢走快,一走快她受伤的那条腿就会控制不住地微微弯曲,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每当这个时候,她对李孑的恨意都加深一层。
    可恨她找的那个姓朱的,敲了她一大笔银子,结果那李孑还好好的,也不知道人到底死哪去了。
    收回这些思绪,慕青歌给自己换上一张甜甜的笑脸,俏生生地喊道:“爹,女儿给您熬了汤,看了一上午的火呢,您可得尝尝看。”说着揭开食盒的盖子,顿时书房里弥漫起一股浓郁的香气。
    “香!”慕易笑着赞了一声,从桌案后起身,“那我就尝尝歌儿亲手为爹爹熬的汤。”说着又招呼笑眯眯看着他喝汤的慕夫人,“阿琴,你怎么也过来了?”
    慕夫人笑看着这父女俩,自己也在一旁坐下,“怎么,我过来关心一下夫君还不行?”
    管家看这一家三口和睦的样子,悄悄退下。
    慕易把一碗其实还没有府里厨娘熬的好喝的汤羹痛快喝完,又接过慕夫人递过来的手帕擦了擦嘴,“说吧阿琴,过来有什么事?”
    两人同床共枕二十载,他哪会看不出阿琴有事要跟自己说。
    慕夫人看看女儿又看看丈夫,又有些犹豫,一时间揪的手帕都起了皱,慕青歌见状,在桌子底下揪了把她的衣袖。
    心一横终于开口:“易哥,你看着漠北现在人心惶惶的,那北周指不定就什么时候打上门来,歌儿现在腿不方便,敏哥儿现在又小,我想着,要不趁着现在还没乱起来,我带他们回娘家南郡避一避?”
    慕易拿勺子的手蓦地一顿,抬头看向慕夫人,眼里哪还有半分笑意。
    慕夫人被看得心里一突,正想改变主意说不走了,袖子下的手又被慕青歌攥了攥。
    只好定定神继续说道:“易哥,我这也是为了两个孩子着想。歌儿腿伤未愈,万一到时候漠北乱起来,她再有个三长两短,那是拿刀割我的心啊。还有敏哥儿,这年纪又不懂事,老想着往府外跑,下人一不留神就看不住,这漠北眼看就要乱起来,我这两天守着他都不敢闭眼。易哥,你操的是这一州之事,可我眼里,就只有那咱们家这一亩三分地,这万一有什么闪失,都是要我的命啊!”
    说到最后,慕夫人一个没忍住哭出声来,她本来是被自己女儿撺掇的,但说到最后,她是真真切切担忧了。
    慕易看着慕夫人红起来的眼眶和那被泪水浸湿了的手帕,心头不由一软。
    又看向慕青歌:“歌儿也愿意离开漠北,去外祖家吗?”
    慕青歌心里狂点头,面上不显,柔柔道:“我听爹爹和娘亲的。”
    她自然想尽快离开这苦寒之地,但绝不能主动提出来。现下漠北即将生乱,她想要离开,刚好有了理由。再加上敏哥儿是爹爹的唯一一个嫡子,要有个闪失能要了爹娘的命,她就不信爹爹不同意母亲的哭诉。
    至于那个李孑,到时候漠北乱起来,她一个孤女,自有她的苦头吃。
    慕青歌算盘打得好,慕易对慕夫人是真心疼宠,这几滴眼泪一掉,终究是点头同意了。
    这一番光是给知州府三位主子打点行装就用了三日,第四天一早,长长的马车队伍终于驶出府门。
    慕青歌扶着小丫鬟的书上了马车,又回头看向站在府门前相送的慕青鸾,甜甜喊了声姐姐:“姐姐真不愿跟我们去外祖家?”
    慕青鸾摇摇头,“母亲身边有你和敏哥儿陪伴左右,要是我也走了,这府里就剩下父亲一个人了,我想留下来陪着爹爹。”
    “那妹妹可就拜托姐姐帮妹妹给父亲多尽一份孝心了!”
    慕青鸾笑着颔首:“我省的,祝妹妹这一路顺风!”
    慕青歌也笑着施了一礼,“承姐姐吉言!”
    两姐妹‘依依惜别’完,另一边慕易也终于把怀里哭闹不休不愿上马车的敏哥儿安慰好,递给一旁候着的丫鬟抱着,等把慕夫人母子二人送上马车,车队终于开始启动。
    知州府对面的屋顶上,这段时间一直藏在上面寻找机会的朱青龙,看到马车缓缓离开,也悄然跟了上去。

  第七十九章 师傅说

慕青歌走后的第二天,慕青鸾就着人给孑然居去了一封信。
    信中前半部分说的就是那次慕青歌递拜帖聚会的事情,言她当时因身体不便在家休息,却没想到自家小妹和李姐姐居然生出了这番变故,连累了李姐姐,最后在末尾代自家妹妹表达歉意。
    不过在李孑看来,表歉意是假,解释是真。
    场面上的话,一眼扫过就罢了。
    后半部分写的则是想要邀请李孑坐在一起喝杯茶,询问是否方便。
    李孑看过之后回了一封,把喝茶的时间地点写上,让送信来的小厮带了回去。
    她写的地点就是当初慕青歌拜帖上写的无垢寺桃花林,那次因为天气原因未能成行,而现在桃花也已经过了花期,估计只能看桃叶了。
    不过李孑也没想着赏花,她写这个地方纯粹是看无垢寺处于僻静之地,周遭古木参天,林风徐然,比较凉快罢了。
    还有,听说斋饭也挺好吃。
    次日一早,李孑就带着团子和商诩元青坐上马车赶往无垢寺。
    无垢寺建于芒山一条小支脉上,地势不高,但环境分外清幽。
    马车到了山下就不能在往前了,山脚下有专门寄存马车的铺子。
    李孑付过几个铜板后,带着三个小的进了第一道山门,开始沿着青石阶一级一级拾级往上爬。
    大概是因为这无垢寺在漠北百姓眼里并不算太出名,青石阶并没有经过多么精细的修缮,有些地方还很陡峭,爬上去的时候要小心再小心。
    李孑让三个小的走在前面,她在最后小心护着,慢慢爬到了半山腰。
    好在石阶两旁有树荫遮挡,又有林风穿过,比起别处要凉快的多。
    团子他们三个吭哧吭哧聚精会神往上爬,李孑还有闲心欣赏下周遭的风景。
    也看到了半山腰处那一片面积不小的桃林。
    桃叶茂盛,叶子中间还夹杂三三两两青涩的小桃子,有几束桃枝甚至穿到了石阶上空。
    李孑目光在那几枚圆滚滚的小青桃上顿了顿。
    犹豫着要不要摘一颗尝尝。
    手随心动。
    就在李孑手放在最大的那一颗小青桃上准备扭下来的时候,旁边桃林里响起一道青嫩稚气却又着急的喊声:“施主,请住手。”
    李孑动作猛地一僵,立时扭头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过去。
    待看到声音的主人,她面上多了一丝淡淡的尴尬。
    她偷桃子吃被抓包了,还是被一个身高只到他腰间的小和尚给抓包的。
    让她死一死吧!
    小和尚提着一个比他人还高的笤帚,这一番疾跑猛地停下有些气喘吁吁,粉嫩的包子脸也红扑扑地,放下扫把超李孑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这位女施主,师傅说这桃子还不到能吃的时候,现在吃会拉肚子的。”
    李孑:“······多谢小师傅提醒,其实我只是看这棵桃子生得圆润可爱,想近距离观赏一番!”她觉得自己还可以再拯救一下,真的。
    “啊,原来是这样!”从小在寺庙长大还不知道这世上有谎言这种东西的小和尚当真相信了李孑的胡诌,本就红扑扑的小脸上又红了一分,声音里多了歉意,“是明尘错怪女施主了!”
    李孑:“······”她脸有点烫,拍拍脸颊降降温!
    “啊,小心!”余光就瞥见那小和尚从自己身边飞快一闪去了前面,李孑视线跟着追随过去,面色登时一变,也跟着动了。
    原来她这边耽搁了一小会的时间里,前面三个又往上爬了一段距离,许是久久没有听到后面的动静,团子停下来扭身往回看。
    这一看之下自然忽略了脚下,他一只脚正巧站在一块活动的小石头上,没能立时站稳,慌乱之下头朝下直直扑了过来。
    李孑双手停在半空中。
    团子被先她一步赶到的明尘往石阶旁边一拽揽在怀里,两个圆滚滚的团子险之又险的在青石阶旁边的草地上滚了两圈,被李孑给及时拦住了。
    等被扶着站起身,团子惊魂未定地看着面前比他高了一个头的明尘,眨巴眨巴眼睛,这才感觉到后怕,眼圈忍不住一红。
    随后双手一张,抱住本来想松开手的明尘腰,咔吧咔吧掉了两滴泪。
    明尘本想把腰间的手睁开,察觉到脖子处传来的湿润感,到底还是没有动作。
    这一抱就有点久,从来没有跟别的小朋友这般近距离接触过的小和尚忍不住仰头,求助地看向李孑。
    李孑伸手摸了摸他光溜溜的脑袋,又蹲下身去看窝在人家怀里掉眼泪的团子。她这还是第一次见团子哭,有点心疼又有点头疼。
    她真的不怎么会安慰小孩子。
    无奈之下只好把两个抱在一起的小家伙同时揽在怀里,柔声说道:“好了,这不是没事吗?团子,你再哭就把人家明尘小师傅的衣服给哭湿了。”
    从来没被抱过的明尘僵着身子在李孑怀里一动不动,脸上的红晕弥漫到了耳朵尖。
    好在李孑这句话话还算有效果,团子松开手抹了抹眼睛,待看到明尘肩膀上的那一片湿润,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偏了偏目光。
    李孑把两人放开,主动对明尘施了一个佛家合十礼,“多谢明尘小师傅救了团子。”
    明尘忙回了一礼,“女施主可以了,师傅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明尘作为佛家弟子应该做的。”
    言罢又偏头看向团子,“这位小施主叫团子?可师傅说团子是一种吃食。”
    李孑在一旁听得有些不受控制地扬了杨嘴角,实在是在位明尘小和尚三句话不离‘师傅说’,实在是太可乐了。
    “当,当,当!”
    头顶露出飞檐一角的寺院突然想起三道钟声。
    明尘一听第一时间往青石阶下望去,待看到没有人,接着把目光移到了李孑身上,“女施主,今天明尘在主持师兄处做早课时,师傅曾说寺里一旦响起了三道钟声,就说明来了有缘人。现在这青石阶上只有女施主和三位小施主,想必就是主持师兄等的有缘人了,现下还请几位施主随明尘去见过主持师兄吧!”
    “······”
    李孑一脸莫名。
    神特么有缘人,她不是临时起意叫慕青鸾来这喝茶的么?
    不过她决定还是去瞧瞧。
    老实说,对于有缘人什么的,她确实有点好奇。
    ------题外话------
    今日更新完成,么么啾!

  第八十章 这老头怎能如此自恋

在到无垢寺之前,李孑还是有些小期待的。
    但等她在明尘的领路下,见到了无垢寺的真容,不得不说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也算真真明白为什么这无垢寺明明环境那么好,为什么香火还凋敝到这种程度了。
    因为整个无垢寺,加上明尘一起,就只有三个和尚。
    一个是明尘口中的师傅,一个就是明尘口中的主持师兄。
    李孑坐在蒲团上,看着面前留着光头穿着金红袈裟笑意盈盈的青年,默默在他那主持称呼前面又加了两个字。
    光杆主持。
    形象又具体。
    明远坦然承接对面那道打量的目光,嘴角笑意不变,拎起手边的茶壶倒了杯茶推过去,“寺中简陋,只能招待一杯清茶,还望施主勿要介意。”
    李孑端起面前的茶杯往里面扫了一眼。
    两根竹叶在杯子里飘飘荡荡,茶水无色,看起来比清水还清。
    她总算认识到这无垢寺简陋到什么地步了。
    想到待会还要跟慕青鸾在一起喝茶,她琢磨着要不要临时薅一把草煮一煮,起码煮出来的水颜色是绿的。
    清新又健康,可以一试。
    明远见李孑迟迟未动,又开口道:“这煮茶的水是寺里后院的山泉水,水质甘甜,还可一品。”
    李孑端起茶杯仰头一口喝完,那两片竹叶也进了嘴里,被她嚼了两下,起身出门吐掉。
    明远看着她这一连番堪称豪放的举动,脸色丁点未变,还不忘又满上一杯。
    李孑重新坐会蒲团上,“听明尘小师傅说,我是你们寺里的有缘人。光,不,主持,现在可以告诉我因何缘由了吗?”
    要不是她在对面人身上没感觉出来什么恶意,反而还有那么一丝若有似无的善意,再加上明尘救了团子的份上,她现在恐怕已经直接抬脚离开了。
    想当初在研究所,她无聊时候什么都看,唯独不碰佛道两家的书籍。
    就是因为这两类书一个让你信佛祖,一个让你信神仙。
    巧了,她谁都不信,只信自己。
    明远也从李孑眼底看出,人家对他们这个有缘人之说并没有多重视。
    会过来见他这一面,恐怕只是那么点好奇的成分。
    “不瞒施主,我无垢寺会凋敝至此,香火不好是其一,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年寺里的武僧,都被师傅遣去战场,后来因为一场变故,所有人都没能回来。”
    李孑把玩茶杯的动作一顿。
    “不知施主可曾知道‘四字军’?”
    茶杯中的茶水蓦地一颤,本已沉底的竹叶借着水的浮力又慢悠悠漂上来。
    李孑低头看着那几片茶叶,似乎想把上面的那一道道脉络也记进心里。
    “主持是想跟我说,当年贵寺的武僧僧众,进的就是四字军?”
    明远缓缓点了点头,“正是。”
    李孑眸光猛地一厉,“你知道我和团子的身份?”
    “本是不知。”明远老实摇摇头,“是今日早课时,小僧的师傅告知明远。”
    李孑追问:“那你师傅他又如何知道?”
    被问起自己的师傅,明远那张总是带着淡笑的脸上多了一分不加掩饰的骄傲:“师傅他学贯古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易理,从无疑测。施主今天会行至无垢寺,也是师傅他老人家算到的。”
    李孑:“······”这吹的,有点过了吧!
    都精通易理算无遗策了,怎么还会让自己寺里的武僧去到战场上送死。
    对这一说辞李孑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但光是那人不知通过什么渠道知道她和团子的身份这一点,她都准备要见一见。
    似是看出李孑心中所想,明远站起身伸手作引,“师傅他在寺外不远的水潭边钓鱼,还请施主随我同去。”
    出了禅房,李孑唤过来院子里正陪团子玩的元青,让她把几个小的看顾好,自己去去就回。
    那水潭确实不远,两人从寺院后门出去,走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又绕过一处茂盛植被掩藏下的陡峭岩壁,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崖壁后面居然是一处僻静的山谷,阳光洒下万丈金芒,却又被树叶遮挡,斑斑点点落在地面上。
    山谷中又有一处清澈的潭水,水流从蜿蜒环绕整个山谷的山溪流淌入潭中,路遇石头清脆的水花四溅声,又为这僻静的山谷多了一分活泼生机。
    结合方才所见,颇有峰会路转,柳暗花明之感。
    水潭边背对着两人的地方放在一把高椅,有一人坐于其上,深色宽袍的衣袖处被风吹得微微鼓起,高椅上方露出的花白头发松松束着,几缕随风飘啊飘!
    等等,头发,不是个老和尚么?
    明远一直关注着李孑,此刻见到她脸上一抹惊色,微笑开口道:“施主,贫僧可从未说过,我师傅是一个和尚。”
    可我就是这么以为的。
    李孑有些无语。
    “我们过去吧!”
    管她和尚不和尚呢,尽快解了她心头的疑问才是最要紧的。
    “等等。”见李孑抬脚要过去,明远先踏一步到了李孑前面,伸手一拦,“还请施主稍等片刻,师傅钓钩上有鱼儿咬钩了。”
    李孑凝目看去,果然见那浮在水面上的水漂正在上下晃动,可见那水下咬了钩的鱼儿还在挣扎。
    随着时间过去,那水漂慢慢晃动得不那么厉害反而开始慢慢往下沉,那道持竿的手才猛地抬起,伴随着透明的鱼线,一条全身银亮的鱼儿从水中跳到空中,带起一片晶莹的水花。
    高椅上的老者熟练地把鱼从鱼钩上取下来扔到身侧的水桶里,扭头朝旁边茂盛的丛林里喊了一声:“莫家小子,你柴火捡够了没,老夫这鱼就等着下锅了。”
    李孑闻言看向站在她左前侧的明远,脸色微寒:“怎么还有一个人?”
    明远看表情也是一脸的意外:“明远不敢欺瞒施主,那位莫公子是前段时间明尘在桃花林里捡回来的,当时他人昏迷不醒,师傅做主把他留下了。这些天那莫公子一直都在禅房养伤,期间只醒来两回,贫僧昨日去探望的时候还无法下床,没想到今日已经能起身拾柴了。”
    “即是有外人在,那我还是回去吧。”李孑说着转身就走,明远想要挽留住人又不知如何开口,只能眼睁睁看着人马上就要拐过崖壁。
    “既然人都来了,何不喝口鱼汤再走?”
    明明不甚大声语调,却似乎是响在了耳边一样。
    李孑拨开灌木丛的手指微顿,转身看过去。
    “小丫头你还未见着人,怎么就认为是外人呢?”
    恰巧丛林处传出来响声,李孑下意识地偏移视线看过去。
    待看到从丛林中抱着一大捆柴火走出来的那张脸,猛地一怔。
    嘴上也下意识地喊了出来,“惊澜。”
    莫惊澜把捡来的柴火扔到水潭边已经搭好的土灶旁,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心头一跳的同时忙转头,眼中随即闪过一抹真切的惊喜,“阿孑!”
    “这就不是外人了?都过来吧。莫家小子,赶紧做你的鱼汤。在老夫的地盘白吃白喝那么久,这次不拿出你全部本事来,老夫可就不留你了。”
    李孑朝水潭边走过去,先是到了莫惊澜面前,细细看过他的面色后才道:“好长时间未见,我刚刚听住持说,你昏迷在桃花林,是又受了伤吗?伤势重不重?现在感觉如何了?”
    “受了点小伤,不碍事。昏迷是因为我一时不察让体内那股寒意攻心,现在感觉好多了。”莫惊澜把李孑的问题一一耐心答复了,又指指水潭边摆放的椅子,“阿孑先坐会,我先去把鱼收拾了。”
    李孑没去坐下,见莫惊澜把鱼拿到下游处准备处理鱼肉,也跟着走过去,“这潭水凉,你体质太寒,还是我来弄吧。”说完不由分说把他手里的鱼拿了过来。
    莫惊澜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手不由勾了勾唇,只觉得心头暖融融的,那抹一直萦绕在心口的那股寒意也消散了许多。
    他低头定定看着蹲在水潭边的那抹身影,虽然对方现在手起刀落鱼鳞飞,但他还是有些入迷了。
    被两人相遇后就从头至尾被忽略的师徒俩对视一眼,第一次真真感觉到他们俩有些多余。
    李孑把处理好的鱼肉装进陶罐,莫惊澜点燃柴火,两人配合默契,一看就知道之前合作过很多次。
    等到鱼汤煮上,李孑这才把目光移向高椅上坐着的老人。
    之前离远了没有注意,现在走近了,她才看出来这高椅并非一般的高椅,而是一张古代版的轮椅。
    李孑目光不自觉地移向老人的双腿,只见山风飘荡间把衣袍掀起,竟是空荡荡一片。
    随即她抬头,对上老人的眼睛,心头又是一震。
    那是一双她从未在任何人身上见过的眼睛。
    洞察世事,却又有着稚子的纯真。
    淡然又张狂,疏离又真诚。
    让她感觉到矛盾至极的同时,又觉得理所应当。
    紧接着,耳边带着笑意的声音响起,“小丫头,是不是陡然得见老夫如此俊美的容貌,一时着迷了?”
    李孑瞬间回神。

  第八十一章 明心所愿,就敢往也

陶罐里的鱼肉咕噜噜冒起泡泡,莫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