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萌妻种田:家有夫君太会撩-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着街边卖包子铺,陈安宁馋坏了,拉了拉钱氏的衣襟,嘤嘤撒娇道。
  钱氏见她撒娇说饿了,望了一眼街边的包子铺,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看向陈安宁。
  死丫头,馋死鬼!
  正要开口让她忍忍,这时另外一道声音也跟着响了起来,“奶,我也有些饿了,咱们买几个素包子吃吧。”
  开口说话的是陈安夏。
  挣的钱全部被钱氏给要走了,这次的点心跟上次的点心,也都没有进她嘴里,她自然心里不舒坦。
  陈安夏一开口,钱氏眉头皱的更深了。
  这么些天,陈安夏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在眼里,只觉得她是个能吃苦的,懂事的。
  可没想到现在竟要起吃的。
  但又一想,挣这么多钱,她也出了不少力气,不好拒绝,沉默半晌,才朝前面拉着架子车的陈元禄喊了一声,“老二,你把车停下,去卖几个素包子来。”
  “素包子两文钱一个,十文钱,你要六个。”
  陈元禄听到钱氏喊,他就停下了车。
  停下车,擦擦额头上的汗,还没有开口,只见钱氏递过来十文钱让他去买包子。
  素包子两文钱一个没错,可十文钱怎么可能买到六个。
  正站在那里为难,望着钱氏手里的钱,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陈安夏看到这一幕,只好开了口,“爹,我陪你一块吧。”


第116章 买素包子
  “哦,好,好。”
  陈元禄一听到陈安夏要跟他一块去买包子,自然是求之不得。
  平日里这丫头就主意多,嘴也甜,有她跟着,说不定还真能买回来六个素包子。
  陈元禄这边应着,那边陈安夏已经跳下了架子车。
  陈元禄拿着钱,陈安夏跟在他身边,两人一块到了包子铺前。
  包子铺布幡上写的是‘马记包子’,但并不止卖包子,还有馒头、花卷、大饼。
  中午头这个时间段,街上没有多少人了。
  包子铺子前更是冷冷清清。
  好不容易有人来了,老板很热情,赶紧招呼道:“两位,要点什么?”
  眼前这两人穿的破破烂烂,满身补丁,但是来他包子铺买包子的基本上都是穷苦人家,所以老板并没有因为他们俩穿的很差,有任何的看不起。
  对他这种态度,陈安夏很满意,立刻张开一张笑脸。
  她本就长得美,水汪汪的眼睛,衬得她萌萌的,一眼就让人喜欢上几分,更不要说,她说起话来也甜甜的。
  “老板,你家素包子跟馒头都是咋卖的啊?”
  “肉包子三文钱一个,素包子跟馒头两文钱一个,大饼三文钱一张。”
  在古代,粮食比高产的现代要贵上很多。
  所以包子馒头卖到这个价钱可谓是很贵了。
  “老板,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只有十文钱,你给我们四个素包子,两个馒头咋样?”
  素包子跟馒头都是两文钱。
  在现代素包子自然是比馒头贵。
  但是这个时代,家家户户都种菜,青菜什么的都不值钱,又何况现在是在春天,就算是他们家穷成这样,现在也是不缺青菜吃。
  不仅如此,还有人家种的青菜吃不完拿到大集上卖,一文钱能买到一两斤。
  十文钱四个素包子,两个馒头,那老板一听眼前长得乖巧的姑娘这么说,眉头就轻轻皱了起来。
  说实话,这素包子的成本其实比这实打实的馒头还低。
  可……
  “行吧,十文钱就给你四个素包子两个馒头。”
  时间也不早了,马上他就要收摊了。
  再说这丫头长得好看,也乖巧,就卖给她吧。
  反正他也不亏钱。
  “谢谢老板。”
  陈安夏见这老板一直板着脸,心里还正坎坷,现在一听他答应了,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接过老板递过来的包子,付了钱,欢欢喜喜地跟着陈元禄回到了架子车上。
  回到架子车上,陈安夏规规矩矩把包子馒头递给了钱氏,并说明了她买的东西。
  很明显,钱氏很满意她十文钱买回来的东西。
  素包子第一个分给了陈耀,陈耀拒绝几番,但到最后在陈安夏的示意下收了下来,第二个自然是给了陈安夏,陈安夏倒是毫不客气的接下来。
  第三个轮到了陈元禄,他这些天也不容易。
  陈安夏本以为她奶给她爹菜包子,她爹会拒绝,谁知道他倒是不含糊的收下了。
  最后一个素包子给了陈安宁,不过钱氏把包子掰出一半,并把拿出一个馒头,掰出一半,一并递给了陈安宁。


第117章 够不错了
  看到这一幕,陈安宁脸色难看得很,但也没有办法,只好板着一张脸伸手把一半包子一半馒头接了过来。
  见她板着脸,钱氏的脸色更臭。
  这个死丫头什么活没干,还闹着要吃包子,要不是她闹,陈安夏怎么可能会开口。
  只要陈安夏不开口,她这十文钱根本就不用花。
  现在给她一半素包子吃已经够不错了!
  “剩下这个馒头,等到了书院给大郎吃。至于今天咱们买包子的事情,你们几个回到家,谁也不准说漏了嘴。”
  包子买了就买了。
  可也就他们几个人吃了。
  要是回到家中,被其他人知道了,就算是没人闹,也会惹得某些人心里头不乐意。
  “我说的话,你们听到了没?”
  钱氏说完话,见没有一个人吭声,她又提高声调喊道。
  “知道了,奶。”
  “知道了,娘。”
  钱氏这次说完,有人回答她,也有人点了点头。
  钱氏见此,看向陈元禄,道:“你先把包子吃完,吃完赶紧赶路,时间不早了,回家还得下地干活。”
  春天的野草,长了一茬又一茬。
  想要庄稼生长的好一些,就要勤下地。
  钱氏说完,陈元禄拉起架子车停在了一棵树的阴凉地儿下,一口一口吃完包子,只觉得唇齿留香。
  像这样的饭,也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回。
  本想着吃完喝口水,现在他连水也不想喝了,等陈耀吃完包子,两个人拉起了车,朝着镇北的骆山书院行去。
  等到了骆山书院将点心、馒头交给陈景昊,钱氏又嘱咐了好几句,他们一行人才离开。
  回到家中,早就过了饭点,饭菜留在锅里,陈安夏等人并未吃饱,又吃了一些饭菜。
  青菜杂粮粥,味道还不错。
  陈安夏吃了一碗,她就叫着陈景林急匆匆地赶往凉河沟村。
  出来之前,她并没有跟钱氏说,因为跟钱氏说,钱氏肯定不会让她来,毕竟下午的时候,他们要下地薅草。
  “姐,芸姨走了,咱们还来这里做什么啊?”
  陈景林知道纪青芸去了州府拜访朋友,要离开一个月。
  这一个月,陈景林以为他姐只会每逢五来一趟,还有拉货的时候来一趟,可现在来做什么。
  “给人看病,现在你二姐我会开一些治疗风寒的方子,万一咱们下午碰到一个头疼脑热的病患,至少能挣十文二十文钱。”
  “除了给人看病,还会有人来买零散的药,比如跌打酒、膏药……”
  师父家里那么多药材,想要赚钱,开着门就行了。
  陈景林听到陈安夏这么说,脸上立刻焕发出光彩来,哪里还有刚才的疑惑,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着,高兴坏了。
  “太好了,太好了,那咱们能攒下更多的钱了。”
  之前去镇上卖膏药,二姐扣下一部分成本,陈景林是知道的。
  这么多天,他们家偷偷攒下怎么说也有好几百文,使劲儿攒攒,说不定哪一天能够攒到十两呢。
  十两,够娶一个媳妇了。


第118章 有些眼生
  见陈景林这么高兴,陈安夏也十分高兴,伸手在他头上摸了摸,两个人欢欢喜喜地来到了凉河沟村。
  在这里待了一下午,还别说,下午的时候,还真有一个来这里抓药的。
  抓药自然难不住陈安夏,更何况那个病患还是拿着药方来的,陈安夏利索地给人家抓了药,然后把钱先装在了自己兜里。
  想着等师父回来,再把钱给师父。
  在凉河沟村一下午,陈安夏跟陈景林两个人过得十分自由自在。
  师父临走前,面缸跟米缸里都还有大半缸米面,她也说了,下午她若是有空来,饿了就可以自己做吃食。
  本来听到她师父这么说,陈安夏是拒绝的,但一想,师父一走就是一个月,米还好说,面肯定是放不住了,于是便点头应了下来。
  虽应了下来,但这面是不能拿回家的,所以她只能抽空在师父家做了。
  等蒸好了馒头,她再偷偷拿回家,偷偷放在她爹娘那屋。
  一路往家中行去,陈安夏、陈景林不紧不慢。
  伴着西沉的阳光,洋溢着笑脸走在田间的小路上。
  小路两旁的小沟里长满了野草野花,犹以黄色的蒲公英最多,一片一片的。若不是鲜嫩的蒲公英被人采了吃,估计会更多。
  有花的地方就有蝴蝶。
  不过骆山这一带的蝴蝶都是纯黄、纯白、纯灰色的,偶尔才会遇见一两只花蝴蝶。
  有的花蝴蝶带着两条长长的尾翼格外地漂亮。
  但漂亮归漂亮,但从未有人去追逐这样的花蝴蝶,因为传说这蝴蝶是死去人的灵魂变成的。
  徒步走到陈家庄,太阳正好挂在西南山脚,圆圆的,通红。
  回到家中,走到院子里陈安夏就听到了她住的那间屋子里传来阵阵笑声,扫了一圈儿,见院子里没人,陈安夏不愿回她那屋,直接朝孟氏屋里走去,推门而入。
  一推开门,没想到炕上坐着两个女人正在聊天说话。
  见她进来,都转头朝她看来。
  其中一个是孟氏,另外一个人看起来有些……眼生。
  “月娘,这丫头就是你家姑娘,夏夏吧。”
  陈安夏望着眼前的这一幕,还没愣过神,坐在孟氏对面的那个大婶就带着一脸笑容看向了她,说道。
  孟氏一听她说,立刻点了点头,脸上也带着笑,“是的,就是她。”
  “夏夏,还愣着干什么,叫婶子。”
  孟氏跟范氏说完,便朝陈安夏招着手,让她叫人。
  陈安夏听孟氏这么说,倒是不含糊,立刻朝那妇人,喊道:“婶子好。”
  “你好。”
  范氏见陈安夏这般可爱、漂亮,那嘴都快咧开了。
  他们家陈耀的眼神果然不错,这丫头长得怎么看怎么顺眼。
  还记得前两年见过她一次,当时她就觉得这丫头漂亮,想找人说道说道,认她做干闺女呢。
  可到最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现在她倒是十分庆幸自己当时没有一头热认她做干闺女,要不然她就做不了自己的儿媳妇了。


第119章 坐视不理
  “快过来坐。”
  范氏看到陈安夏,越看越喜欢。
  见她打进门就一直站在门口,范氏赶紧招呼着她上炕坐着。
  她这一招呼,陈安夏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朝炕上徐徐走去,坐在了炕沿儿上。
  刚一上炕,范氏就挪了挪位置,一把就抓住了她的手,热情地问东问西。
  她问一句,陈安夏就答一句。
  真遇到不好开口的,她就抿着嘴笑笑。
  虽说面对范氏不胆怯,但陈安夏也是浑身不自在,好在天色已晚,范氏也没有在这里多留,只在这里呆了一刻钟就下炕离开了。
  范氏要走,陈安夏跟着孟氏把人给送到门口。
  折返回来,厨房里的刘氏就走了出来,“呦,月娘啊,刚才那妇人可是村西头维亮家的。她来咱们家干什么?”
  最近这些日子陈耀常来他们家,起开始他们还没怎么注意,可他来得越来越勤,跟陈安夏那个小贱人也越来越亲密,如今范氏又来了,这不得不让人多想。
  要真是如她想的那样,陈耀看上了陈安夏……
  她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凭什么她家女儿因为陈安夏这个扫把星被退了亲,反倒她这个小贱人刚克死了未婚夫就这么快找到了接盘的。
  “能做什么,就过来认认门,聊聊天。”
  孟氏一直跟刘氏就不怎么对付,两人的朋友圈子也不在一块。
  在外面她可没少听说刘氏在外面嚼他们二房的舌根子。
  如今听刘氏问,孟氏不愿多说,随便扯了一句,敷衍着。
  刘氏能听出来她的敷衍,心里头被她怼的憋了一口气,但也无法,白了孟氏一眼,“该吃饭了,过来帮忙端饭吧。”
  十几口人,她一个人可端不了那么多碗筷。
  说罢,刘氏转身回了厨房。
  看到她那样,孟氏转头看向陈安夏,道:“我去端饭,你先上堂屋吧,有话咱们吃完饭回屋再说。”
  “嗯,好。”
  陈安夏确实是有话想跟孟氏说。
  现在听她也有话跟她说,陈安夏点了点头,先一步去了堂屋。
  堂屋里,她是头一个来的,陆陆续续坐满了人,饭菜也很快摆上。
  跟往常一样,桌子上只有钱氏拿起了筷子,下了第一筷子,众人才能拿起筷子。不过今天钱氏好像有话说,视线在屋子里扫了一眼,提亮了嗓门,“后天就是大郎乡试的日子,所以明天我跟老大媳妇就要去县里。我不在家的这两天,膏药还得继续卖着,你爹会跟着你们一起去。”
  前一句话,钱氏是说给陈家四妯娌说的。
  后一句话,是钱氏看向孟氏说的。
  孟氏见她这么说,点了点头。
  “我不在家,你们都要乖乖听话,不许找事闹事,若是我们回来,让我听到什么不好的话,到时候小心我一个个料理了你们。”
  多少年,钱氏很少离开这个家。
  一时间离开,她还真放不下这个家。可为了大郎,她又不得不走这一趟。
  就像是地里的庄稼,忙活了一季,要是不能下地收庄稼,她肯定能急死。


第120章 水到渠成
  大郎也是一样,这个家那么多人齐心协力辛辛苦苦栽培他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他要考试的日子,她怎么也得亲眼送他进入考场。
  “都听到了没有?”
  钱氏说完,见众人都沉默着,便开口呵斥一声。
  这一声呵斥完,所有的人都回过神来,连连应是。
  晚饭结束之后,陈安夏跟着孟氏就回他们那屋去了。
  屋里此刻只有三个人,陈元禄、孟氏、陈安夏。
  一进屋,孟氏就让陈元禄从里面插了上门。
  随后,她拉着陈安夏就坐在了炕沿儿。
  “娘,你有啥事要跟我说?”
  不等孟氏开口,陈安夏就先开口问道。
  要是她猜得没错,孟氏说的事情应该跟今天下午范氏来有关。
  果不其然,等她问完,只见孟氏一双眸子乌溜溜地在她脸上扫来扫去,板着一张脸,重重松了一口气,良久才道:“今天下午的时候,你范婶子来跟我说了有关你跟陈耀的事。陈耀那孩子喜欢你,想要问问你到底是咋想的?”
  陈耀喜欢陈安夏,陈家人现在谁不知道啊。
  那孩子天天来,在陈安夏跟前殷勤的跟什么似的。
  不仅如此,他看陈安夏的眼神也热切地厉害。
  陈耀是个好孩子,人长得好,也懂事,但……
  陈安夏没有想到孟氏说话竟然这般直白,竟然没有做任何铺垫就跟她说出此事,不过她既然已经提了,那么她也就不遮遮掩掩了,开口反问道:“那娘是咋想的?”
  之前,陈安夏是不想接受陈耀的心意。
  但是经过这些天的接触,她一直说不出口拒绝的话,这也就罢了,有时候闲来时想想,她竟然会偶尔生出一种‘其实嫁给陈耀也很好’的想法。
  等个四五年,她长到十八九岁,嫁给二十一二岁的陈耀。
  若真是如此,此事好好考虑考虑也不错。
  “我咋想?”孟氏没想到陈安夏会问回来,愣了一下,“我想着你还小,再等等。”
  “那娘跟范婶子咋说的?”
  她克夫的流言刚刚消下去不久,若是此时在谈婚论嫁,村子里肯定会流言四起。
  说她倒还好。
  但肯定会有很多人说陈耀他们家。
  说他们怎么就看中了她这个扫把星、克夫云云……
  “我揣着明白装糊涂,只是说我们家夏夏还小,怎么着,也得等到十五岁再谈婚论嫁。”
  当时范氏只是提议,但她并未给她明确的答复。
  再说了,她说的也是实话。
  起初要不是陆小秀才学识好、家世好、长得好,当时她真的是不会同意两家的婚事。
  “娘回复的很好,这件事要是陈耀跟我提起来,我也会这样跟他说。他要是愿意等,那我也就等等。若是他不愿意,那只好随他便了。”
  “娘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这件事你就自己看着办吧,也别太勉强自己。”
  自家的女儿,孟氏自己知道。
  陈耀对她热络,可她却对人家不冷不淡,看起来是不怎么喜欢,但也不推拒。
  若是再等个一两年,说不定两个人还有水到渠成的可能。
  现在来谈婚论嫁,着实有些早!


第121章 明镜似的
  “嗯,好,”
  见孟氏这么说,陈安夏着着实实松了一口气,她还以为孟氏会觉得自己因为陆小秀才的事难再嫁,现在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娶她了,她一松口就答应了。
  没想到孟氏竟在这么大的事情上,如此冷静,还处处为她着想。
  她娘果然跟别人不一样!
  比较善解人意。
  “娘,有一件事想跟你说。”
  陈安夏应了一声,再次开口说道。
  她一说,孟氏一愣,看向她,“什么事?”
  “不是什么大事,”见孟氏一听她有事说,一脸的紧张,陈安夏见此,小脸上旋起一抹淡淡的笑,“就是我师父今天一早不是离开凉河沟去州府会见老友了吗。她走的时候,家里还有半缸白面跟半缸大米。大米就算是,放一个月也坏不了,可半缸面就不行了。”
  “我想着在师父家蒸好,再偷偷拿回来。”
  “那你咋不把面都拿回家来?”
  陈安夏小声的说着,刚说完,一直坐在一旁没有动静的陈元禄突然开了口。
  听他开口,坐在炕上的母女俩同时一愣,转头看向他。
  眼神一个比一个犀利。
  直把陈元禄看的心慌慌,背脊发凉。
  “你们俩这么看着我干啥?”
  陈元禄见她们两个人一个比一个眼神犀利,在屋里的空气安静几秒之后,有些怂地开了口问了一句。
  “你还有脸问!”听陈元禄问,孟氏气就不打一处来,“第一天夏夏去镇上卖膏药,秦公子给的点心,还有今天去镇上丁府赏的点心,进了谁肚子里,你比谁都清楚。”
  “还有,夏夏卖膏药挣的钱,你娘都给谁花了,你心里也跟个明镜似的。”
  孟氏一番质问,为了避免众人听到,声音十分小。
  不过效果却相当奏效。
  说完,陈元禄立刻就老实了,一句话不再说了。
  见他安静了,孟氏这才转过头来,正想跟陈安夏说些别的,陈元禄又突然站了起来,摆着手,道:“好了,好了,你们就不要再谈其他的了,时间不早了,该睡觉了。”
  说罢,陈元禄脱掉鞋,爬上了炕。
  “熊货。”
  孟氏没想到陈元禄会来这一套,见他爬上炕跟个死猪似的往那里一躺,朝他翻了一个白眼,伸手一巴掌拍在他紧致的肥臀上,轻嗔一声。
  随后,也只好无奈的看向陈安夏。
  而此刻陈安夏已经跳下了炕,不等孟氏撵人,她就自觉地走了。
  到了第二天,天还未亮,陈安夏就听到了院子里有了动静,看时间,她其实还可以再睡一会儿。
  但害怕再睡,一下子睡过头,就下了炕,穿好衣裳,来到后院洗漱。
  洗漱完毕,钱氏、刘氏、陈元福已经收拾好了,拉着他们家唯一的架子车等在了院子中。
  院子里,刘氏正拉着陈安雪的手嘱咐,“娘跟你爹不在家的这两天,你好好听话,有活干活,不用担心我们。”
  今天走,明天上午陈景昊考完试,等到了晚上,他们就能回来了。
  时间虽短,但该嘱咐的还是要嘱咐的。


第122章 再去丁家
  “知道了,娘,我在家会好好听话的。”
  陈安雪见他们要走,倒是没有一点儿的离别情绪。
  反倒是心底松了一口气。
  毕竟刘氏天天在她耳根子前念叨,她一走,她还能清净几天。
  “嗯,那娘就走了。”
  刘氏听到陈安雪的答复,本欲再想多交代几句,可看到早已坐在架子车上的钱氏明显已经等不及了,不敢再多说了,赶紧拍拍陈安雪的手,转身上了架子车。
  陈元福在拉着架子车,陈元禄跟陈元寿在帮着推着。
  天还未亮,山路小道不好走,他们俩送钱氏三人送到另外一边的土路上,再折返回来。
  等陈元禄回来,已是累了一身的大汗,可他还不能闲着,赶紧扒拉了两口饭,去隔壁借了一辆架子车回来,收拾东西,跟陈耀一起拉着架子车带着陈令鸿、陈安夏、陈安宁三人去了镇上。
  陈令鸿从家里就上了架子车,一路上比钱氏还甚,一直坐在车上跟个老太爷似的。
  不过他人倒是老实,一路上不吭不响,一上午就坐在街边,除了去了集市转了一圈儿,基本上没怎么开口说话。
  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