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萌妻种田:家有夫君太会撩-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终究是懒得理她,甚至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只等着陈安笑收起手边的活计。
  而陈安锦见陈安夏把她说的话全当做耳旁风,朝她龇牙咧嘴的挥了挥爪子,翻了个白眼,暗骂陈安夏几句,这才作罢。
  陈安笑跟着出来了,陈安夏一行人前前后后出了家门。
  “二姐,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从屋里出来的时候,陈安笑看到院子里的人就一脸疑惑。
  不过等到出了门,她才开口问道。
  陈安夏说出来走走,可哪里像是出来走走。
  “等到了,你就知道了,跟着走吧。”
  陈安夏听到陈安笑问,并未多说,只是安慰了一句,拉着她跟在众人身后。
  陈景林在前面拉着,陈元禄、孟氏一前一后在后面帮忙推车,陈景深跟在孟氏身后,至于陈安夏跟陈安笑走在最后面。
  太阳已经落山了。
  在天山交际之处,留下一抹明黄,如灯光打在黄金之上,格外引人注目。
  四月底的天,很热。
  不过此刻略有清风拂过,掀起行人的衣角、发丝,吹的人精神奕奕。
  又有一阵风拂过整片麦田,金黄色的麦穗跟着清风摆动,像一层又一层的海浪,伴着路边杨树叶瑟瑟的响动,敲奏起浪花拍打的声音。
  风起云散。
  一眼望去,美景如画。
  鸡鸣狗吠,声声入耳。
  凉河沟快到了,竖立在村落每家每户最高处的烟囱已经开始冒起了灰白色的轻烟。
  轻烟随风舞动,等到风散的那一刻,它又直冲云霄,转而却又消散不见。
  “爹,厨房里没有柴火了,你帮着劈一些吧,我帮着娘去厨房做饭。”
  到了凉河沟,一进门,陈安夏就跟陈元禄说道。


第231章 担起重任
  陈元禄的腿伤经过两天的修养已经开始结痂,这并不影响他用双手砍柴,所以听陈安夏一说,他立即包下来砍柴的活计。
  去了柴房,摆上木桩,找出斧头,开始将摆放在院子里的木材拖出来,用斧头劈开。
  他劈柴,孟氏和面,打算烙几个油饼。
  陈安夏则从院子菜地里割了两把韭菜,挖了一些小青菜,跟陈安笑一起搬着矮凳择了起来。
  陈景林帮着烧火,陈景云陪着陈景深坐在堂屋里,点起了蜡烛,两个人在陈安夏拿出来的废纸上,拿着毛笔认字。
  陈景云知道自己愚笨,最近还看出来二姐对他,不如对三郎、四郎好。
  他不想一直这么下去,他一定要跟三郎、四郎一样得到二姐的看重。所以他也要努力识字,就算是他年纪大了,但二姐常说‘活到老,学到老’。
  再者,现在已经分家了,之前他还下定了决心要担起二房长子的重任,他更得好好多认几个字。
  这样他出门跟着爹找活计干的时候,还能好找一些。
  就像堂叔陈元冬一样,当年小的时候上过学堂,现在都在县里酒楼当伙计呢。
  要是他也能上酒楼里当伙计,那他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陈景云这么想,要是让陈安夏知道了,肯定会说他没出息,不过要是换做她没有穿越而来,她肯定会夸夸陈景云。
  可现在有了她,她自然不会让陈景云去做什么劳什子酒楼的伙计。
  要做也得是做老板。
  孟氏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她就开始烙油饼了,这边陈安夏跟陈安笑也已经择完了菜。
  在井边清洗一边,她就把菜端到厨房,放在案板上切了切。
  她这边切完菜,那边陈安笑已经把另一个小锅灶点燃起来,陈安夏掌勺炒菜。
  陈安夏的厨艺很一般,但是炒蔬菜又不是什么技巧活计,只要放好盐,掌握好火候就可以了。
  大家伙齐心协力,很快饭菜就做好了。
  烙油饼,炒青菜,到最后孟氏还烧开了的清水里面和了面糊糊,一人一碗稀饭。
  油饼一人两个,就着炒出来的新鲜时蔬,味道很不错,大家伙都吃得饱饱的。
  吃完饭,陈安夏帮着孟氏利落地收拾完厨房,他们就踩着夜色回家了。
  皓月当空,洒向大地,大地一片皎洁。
  清风拂面,扫去了空气中的燥热。
  不过一行人越往家中走,风就越大,等众人到家时,天空中已经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幸好他们赶回来的及时,没有淋着。
  陈元禄跟陈景林将陈景云送回了屋,见他们回屋,陈安夏跟陈安笑也赶紧上了她们那屋。
  回到屋里,乌漆嘛黑的。
  不过陈安夏跟陈安笑还是看到了陈安宁、陈安锦、陈安雪没有睡。
  她们仨坐在炕上,陈安锦、陈安宁手里好像是拿着什么正在咀嚼。
  没有理会她们,她们也没有理会她跟陈安笑。
  等她们俩脱了鞋上炕,陈安夏这才闻到陈安宁跟陈安锦正在啃馒头。


第232章 小偷干的
  钱氏那么小气,怎么可能会给她们馒头吃?
  陈安夏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也没有问,找到自己睡的位置就躺了下来。
  她们五姐妹挤在一张炕上,虽说这张炕长三米宽两米,但陈安夏也睡够了,这样住,一点儿自己的隐私都没有。
  要是现在有自己的房间就好了。
  不过快有了。
  这不,他们不是已经分家了吗?
  如此想着,陈安夏进入了梦乡,还做了一个梦,梦到她发了大财。
  可正当她抱着一堆金子嘿嘿大笑的时候,一声刺耳的尖叫声把她给一下子给震醒了。
  “哪个天杀的弄死了我的鸡!”
  鸡?
  什么鸡!
  陈安夏顶着鸡窝头半坐在炕上,睡眼惺忪的朝窗外望去。
  随后,眼睛在屋里扫了一圈儿,只见屋里一个人都没有了。
  “哪个不要脸的畜生弄死了老娘的鸡!遭雷劈的畜生!”
  院子里的钱氏依旧在骂着。
  陈安夏见此,穿上衣裳,下了炕,拖着鞋,一边提鞋一边朝门外走去。
  昨天大约是下了一夜的雨。
  雨后初晴,太阳已经升了起来,空气十分清新,可院子里的气氛却格外压抑。
  尤其是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鸡圈里的鸡屋里。
  白天鸡都是养在鸡圈里自由活动,等到了晚上,吃了晚饭,钱氏都会把鸡给抓到用土砖盖的鸡屋里。
  鸡屋分两层。
  最下面是落鸡粪的,夹层是树干,上面养着鸡,用竹竿做护栏。
  家中的鸡只有四只。
  如今这四只鸡全死了。
  鸡头伸出护栏,耷拉在外面。
  已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钱氏还在骂着,越骂,心里越难受。
  养了好几年的老母鸡,还每天都还下着蛋呢,就这样全死了。这怎么能不让她心疼!
  钱氏骂着,家里骂完,她就走出去骂了。
  从村子东头骂到村子西头,从西头骂到北头,又骂到南头,骂了整整有一个多时辰,累了,这才辗转回家。
  鸡死了。
  是被人给扭断了脖子,却没被人偷走。
  这倒是令人稀罕!
  到底是何人只扭断了鸡的脖子,还没有把死鸡拿走呢。
  若是小偷干的?
  这可不像!
  但不管像不像,鸡已经死了。
  钱氏一回家,就让刘氏烧热水把鸡给退毛,送到陈安夏二爷爷那里一只,剩下的三只,钱氏只能忍痛给煮了。
  毕竟这死了的鸡,在这么热的天气不能久放,不说放到明天,就说放到今天晚上,指不定就臭了。
  三只鸡,吃的不止陈家一家人。
  钱氏还让陈元康去了孟家庄把陈安夏小姑陈茜一家给叫了回来。
  陈安夏有两个姑姑,一个大姑,陈梦,一个小姑,陈茜。
  大姑陈梦年纪比陈元禄还要大,排行老二,嫁到了刘家庄,家中很穷,人也老实,不像陈安夏小姑陈茜嘴甜,所以很不得钱氏待见。
  大约陈梦也知道钱氏不怎么待见他们一家,所以只有每年大年初二走娘家的时候,来一趟,其他时候基本不来。
  至于陈茜,也不怎么回娘家,因为她嫁的人家,家庭条件比陈家好,所以她却不愿意跟陈家又多过牵扯。
  ps:谁杀死的鸡?


第233章 这群穷鬼
  当然,陈茜不愿意跟陈家来往,她自然没有在面子上表现出来过。
  反倒每一次回娘家,她的嘴都甜到不行,哄得钱氏可欢喜了,所以钱氏格外疼她。
  这不,就算是家里杀了鸡,也得把她给叫回来吃鸡肉。
  陈茜一儿一女,儿子孟鹏,女儿孟娇。
  孟鹏今年十二岁,作为家中长子,还是独子,被陈茜惯的不像话,活脱脱的一个阎王。
  陈茜惯着他,钱氏更是惯着。
  所以孟鹏就在陈家作天作地,是以他一来,陈安夏等人是不怎么愿意出门的。
  孟娇今年十岁,相比于孟鹏的无法无天、作天作地,她倒是好一些,不过她依旧看不起陈家五姐妹,除了愿意跟陈安雪亲近一些,其他人她都是闭着眼看人。
  陈茜的丈夫名叫孟三全,跟孟氏相熟。
  应该说是跟孟家相熟。
  相对于陈茜的聪明审时度势,耿直的孟三全倒是来了之后,跑到孟氏跟陈元禄跟前打了一个招呼。
  孟氏的娘家虽在孟家庄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是她的三个哥哥个个都是狩猎的好手。
  是以赢的不少人的尊重。
  孟三全就是其中之一。
  孟三全一米八几的个头,穿着灰色无袖坎肩,浓眉大眼,人虽耿直,但看起来也是个聪明人。
  谈吐方面,该说啥就说啥,绝不乱说话。
  在跟陈元禄、孟氏说了一会儿话,等到外面有人喊吃饭,他们一行人才出门,陈安夏跟在众人身后。
  今天桌子上的饭菜很丰盛,一盆鸡肉,还有一条鲤鱼。
  孟三全一家虽是钱氏叫来的,但是以陈茜的为人处事,来到娘家怎么可能会空着手来。
  正好今天孟三全一大早出门打渔,打到一大一小两条鲤鱼,所以她就拎着来了。
  鲤鱼是清蒸的,虽然不大,但肉质鲜美。
  陈安夏也夹到一块,大约是很久没有吃过鱼类,只觉得这清蒸出来的鲤鱼好吃到舌头都能咬下来。
  吃完一块,陈安夏正想去夹另一块,只看到眼前半条鱼被一双筷子给夹了起来,紧接着不翼而飞,飞到了坐在钱氏身边孟鹏的碗里。
  孟鹏一夹到鱼,头不抬眼不睁,低着头只管吃自己碗里的鱼。
  一点规矩都没有。
  众人的视线扫了过去,陈茜当做没看见,钱氏只宠溺的看着她的外孙子,只道:多吃,多吃,多吃点好长身子。
  再者,这鱼是孟三全带来的,众人也没有说什么。
  众人不说什么,可海吃海喝的孟鹏却是在心底偷偷嗤之以鼻,心道:这是他爹辛辛苦苦捕来的鱼,凭什么要让陈家这群穷鬼吃!
  没有鱼吃,桌上众人一个个只好收回筷子,朝鸡肉盆里伸出,再望着坐在一旁陈安锦、陈安宁两姐妹狼吞虎咽的模样,每个人都不敢耽搁,生怕待会儿连鸡肉都没得吃。
  一桌饭在众人‘井然有序’的争抢中‘完美’落幕。
  不过吃过饭,钱氏并未让所有的人离开,而是把所有的人,尤其是大人们给叫到她身边,她跟陈令鸿坐在炕上,望着炕下众人。


第234章 趁火打劫
  “把你们给叫来,我跟你们娘想跟你们说件事。”
  见众人都集齐了。
  陈令鸿扫了一眼众人,也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直接开口了。
  “地里的庄稼还有四五天差不多就能收割了。家里到现在,你们也应该知道,是一点粮食都没有了。既然已经分了家,也不差这四五天的时间,所以从明天早上开始,咱们就分开吃饭吧。”
  “有锅有粮的,就自己做饭。有粮没锅的,可以到厨房里去做,不过得等到我们用完厨房,你们再用。至于没锅没粮的,你们就自己想办法吧。”
  说好的夏收之后,分开锅吃饭。
  没想到昨天刚分家,今天他们就等不及要分开锅吃饭了。
  当真是让人心凉!
  不过站在陈安夏的角度来说,他们家也不差这四五天的饭,所以她对陈令鸿说的这一番话,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
  可还在众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陈令鸿又开口了,道:“除了这件事,还有一件事,昨天分家的时候,我忘了说了。”
  “昨天分家的时候,按照分家文书上所写,你们一年孝敬我们两个老的,一两银子,一百斤粮食。既然家已经分了,那就从今年开始吧。等夏收之后,你们就把东西拿来。孝敬完今年的,日后每年都定在腊月二十八那一天。每年的腊月二十八,你们三兄弟就把东西给我送来。”
  “你们没有意见吧?”
  陈令鸿说完上一番话的时候,三房跟四房的脸色已经够难看的了。
  现在又突然让他们交钱,现在连带着二房的脸色也开始黑了下来。
  这是趁火打劫啊!
  照陈令鸿这么说,他们就要多出一年的粮食跟银子。
  “爹,我们三房可没钱。命倒是有几条,你想要,就随便拿去好了。”
  昨天闹着要分家的时候。
  陈元寿心里头是不愿意分家的,但想想分了家之后,他干什么,陈令鸿跟钱氏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喝醉挨打挨罚的事情,估计也不会发生了。
  心里正美着呢,这还没有超过一天,陈令鸿就弄这一出。
  要钱!
  他上哪里去弄钱呐!
  陈元寿说罢,连理睬都不理睬陈令鸿,转身就走了。
  弄了一个陈令鸿没脸。
  但是为了不在二房、四房跟前丢面子,他指着陈令鸿的背影,怒斥道:“你个不孝的东西,要是拿不出来东西来,你就立刻从这个家里滚出去。”
  “好了,好了,你跟他置什么气。”
  这边陈令鸿面红耳赤的骂道。
  那边心疼陈元寿的钱氏已经开始劝他了。
  陈元寿是什么货色,这个家里没有人不知道,干活不出二两斤,性子懒懒散散,但脾气真的要拧起来,谁也不行!
  “你闭嘴,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儿。我不管,老二、老四你们都听好了,我的话就放在这里了,你们看着办吧。要不然,我就没有你们这样的儿子,你们也没有我这个爹。”
  陈令鸿见钱氏劝他。
  他十分不高兴。
  毕竟陈元寿刚抚了他的面子,还是在这个时候。


第235章 都不能说
  要是三个儿子人人都跟老三一样,赖皮,不出东西,那么他拿什么养老。
  所以在此刻,他必须撂狠话,立起来。
  喊罢,他看向陈元禄跟陈元康,挥了挥手,道:“好了,话我也不多说了,你们都赶紧走吧,别在这里碍我的眼。”
  陈令鸿都这么说了,众人还能说什么。
  一个个面色晦暗地离开了正房里间。
  “二哥,你说咱爹是不是着魔了?他那么一个明理的人,怎么能干出这样的事?难道他只有大哥一个儿子,咱们就不是他儿子了?”
  陈元康出了门,并没有回屋。
  而是在院子里踌躇半会儿,领着邓氏去了陈元禄跟孟氏那屋里。
  一到屋里,他就倚在墙上,双腿交叉,站在那里,眉头紧皱,半晌才从嘴里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从昨天开始分家,他是一直站在他爹娘那一边的。
  可等分家的时候,爹狮子大开口要二两银子、二百斤粮食的养老费,他心就凉了一半。
  再加上今天他说的话,陈元康只觉得十分气愤。
  他们家是什么情况,他爹不是不知道。
  若是他能挣,手里有钱,别说是一年孝敬二两银子二百斤粮食,就算是十两银子两千斤粮食,他连眼都不眨。
  可如今呢?
  现在他们就跟他们分开锅,这一分开锅,他们是要喝西北风呐!
  陈元禄听到陈元康的抱怨,也皱紧了眉头,不知道说啥好。他能怎么说?说他爹不好?还是说让陈元康忍着吧?
  都不能说!
  只能劝!
  “老四,你也别生气了。家里确实没粮了,这不你也该知道。后院里还有青菜,实在不行,咱们就去山上下个套子,总能填饱肚子。”
  “上山挖些野菜是能填饱肚子。可之后呢?一个月内拿出一两银子、一百斤粮食。一亩地产粮顶多撑死了四百斤,等一阵子还要去县里交赋税,满打满算,估计到时候一百斤粮食都剩不下。”
  “一百斤粮食再加上秋收,我跟芳芳两个省吃俭用能撑到过年就不错了。这年前年后,还要盖新房,买家什。现在想想,我估计我日后每天晚上都要失眠了。”
  越想,陈元康只觉得这日子越发艰难。
  就算是他每天都能去上工,也维持不住这个两口之家。
  万一分了家,邓氏再怀有身孕,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了。
  “日子再难,总会过去的。照你这么说,我们一家,老三一家,就都不用活了。再者,这分了家,要是大郎今年没有考上秀才,他们的日子也不一定能好过。所以还是慢慢过吧。等夏收完,咱们就开始盖房子。反正盖土坯房,慢慢盖,到年底总能盖上,盖房子也花不了几个钱。若是实在过不下日子,你就跟我说,多多少少还能借你点。”
  他们家夏夏会做膏药。
  等他的腿伤一好,他们就去镇上卖膏药去。
  一天卖五十贴,就算是一贴挣一文钱,一个月还有一两半银子呢。
  更何况,卖出一贴,可不止挣一文钱。


第236章 难以启齿
  只能这样了!
  陈元康听陈元禄说了这么多,他眉头都快打结了。
  真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好。
  要是他的性子跟三哥一样就好了,想不拿钱就不拿钱,想不拿粮就不拿粮。可偏偏他担心这件事传了出去,他在村子里落下一个不孝的名声,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多谢二哥了,要是当真无路可走,我是不会跟二哥客气的。我先走了,二哥歇一会儿吧。”
  沉默半晌,陈元康就跟陈元禄打着招呼要离开。
  陈元禄也不拦着他,目送着他离开,直到他的身形消失,他才在屋里凳子上重新坐了下来。
  “娘,你们怎么突然就分家了啊?”
  陈茜难得回来一趟。
  可今天没有想到一回来,竟然听到了他们一家昨天分家的消息。
  这倒是挺令人意外的。
  “这事跟你没多大关系,你就不要问了。”
  养的鸡全死了。
  到现在钱氏的心情还没有转圜过来,又骂人骂了一上午,现在嗓子有些不舒服,还有些累。
  往炕上一趟,她扫了陈茜一眼,不愿跟她多说关于分家的事。
  “好了,你们要是没事儿,就赶紧回家吧。等有空的时候,再来。”
  钱氏此番让陈茜一家四口回来,就是让他们回来吃饭的。
  如今饭也吃完了,她今天也懒得招呼他们,所以就朝陈茜摆了摆手。
  而陈茜见钱氏撵着他们走,倒也没有犹豫,抬眸看向钱氏,道:“行吧,那我们就先走了,等夏收完,我们再来。”
  说罢,陈茜就下了炕,叫上人就出了正房门。
  一出正房门,他们一家四口并未急着离开,陈茜拐个弯儿就去了刘氏屋里。
  当初她还在家中做小姑子的时候,跟刘氏的关系还算是不错,今天她一回来,只见刘氏脸上两边都带着指印,想来此事应该跟他们大房脱不了干系,所以她就去问问刘氏。
  “这事……这事,我也不怎么清楚,你就别问了。”
  刘氏正在屋里纳鞋垫。
  突然见陈茜进门问分家的缘由,她脸色有些难看,便如此回了一句。
  笑话!
  家里分家就是因为她,陈茜问,要她怎么说。
  根本难以启齿。
  “大嫂不愿意说,那就算了。”陈茜见刘氏都不愿说,心里虽然好奇,但终究是没问。“既然大嫂不愿说因为啥分的家,那大嫂就跟我说说这个家是怎么分的,这个总可以吧。”
  怎么分的?
  “还能怎么分,家中六亩地,爹娘一人一亩,剩下四亩,一房一亩。其他的就没了。”
  家中值钱的就六亩地。
  “没了?可我之前听人家说咱们家在卖膏药啊?这个卖膏药的生意,难道没有分?”
  卖膏药?
  刘氏一听陈茜提及此事,手中的活计停顿了一下,眉头皱了起来。
  随后,看向陈茜,摇了摇头,轻笑一声,道:“这卖膏药的生意是二房做起来,自然是归了二房。”
  “不过二房那小丫头做的膏药效果着实很好,现在只是在镇上卖,一天就能卖五十贴,要是去县里卖,估计还能卖不少。”
  ps:求票票!


第237章 早该分了
  刘氏说着,陈茜已经陷入了沉思,一双眼睛活灵活现的转动着。随后一脸喜意,抬眸看向刘氏,轻笑道:“那可真是挣不少钱呢。”
  “要说这二哥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养了这么一个好女儿。不过好女儿又有什么用呢?始终比不过儿子。不说别的,咱们这姓陈的一族,还是你们家景昊最有出息。要是哪一天,他要是做上了大官,我这个做姑姑的,脸上也有光。”
  陈茜红口白牙,嘴角倒是伶俐无比。
  三两句话就把刘氏给哄开心了。
  “妹妹说的这话,当真是……当真是让人听着高兴。倘若我们家大郎有了出息,你就放心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