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道王爷俏女官-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爷说得极是,殿下也一直心怀感激,我身为揽星殿的女官,自然要顾虑周全,莫要叫人误会揽星殿与他人结党营私。”峥嵘意在提醒东方明,宣远帝最忌讳皇子与质子私下来往,若被人捕风捉影传到宣远帝耳里,对双方都十分不利。这话东方明倒是听懂了,他扫了峥嵘一眼,哼了一声道:“你倒是惯会为本王着想的。”
峥嵘闻言便是语塞,也不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只道:“请王爷恕我先行告辞!”
“慢着!”东方明忽又将她喊住,眼神飘忽不定地说道,“过两日那个……那个燕国的玲玉公主便要来了。”
峥嵘倒是听过他与燕国公主订亲一事,但燕军嗜杀成性,行为恶劣,在攻破蜀国城门后大肆屠杀蜀国百姓,此仇此恨,峥嵘绝不会忘记。对于这位素未闻面的燕国公主,峥嵘不想多加置位,又不知东方明提起此事用意为何,只道:“那便先恭喜王爷即将大婚之喜。”
“这桩婚事是父皇定下的,不过好是公主,你是郡主,她理应在你之上。”东方看了峥嵘一眼,又将目光移开,故作平常地说道。峥嵘越听越是糊涂,也不想再跟他浪费时间,只向他行了退礼,转身离去。这次东方明倒未再喊住她,而快步离去的峥嵘,也没有瞧见身后那道灼灼的目光。
峥嵘只当东方明又在找茬,并不将这件事放在心里,只径直先回了揽星殿。自香伶跟玲珑离去后,内务府虽又拨了二名宫女一名太监过来侍候,但楚南近身的事,还是大多由雅风负责,峥嵘近日也在考虑要不要从揽星殿里提拔一名信得过的宫女进内殿侍候,也好叫雅风省力些。她本想找满公公商议下此事,但刚走进揽星殿大门,一名唤作悠儿的宫女便迎上来,对她行了一礼,道:“殿下叫奴婢在此侯着,若见到了姐姐,便让姐姐进殿内有事商议。”
峥嵘微微诧异,但也没有询问,只点了点头,向内殿走去。楚南正坐在案几上,阳光自半敞的窗户洒在他淡青色的古香缎锦衣上,愈加衬得他清雅俊逸,满公公手持拂尘站于一旁,两人皆是面色凝重。峥嵘愣了一愣,隐隐觉得不安:“殿下,莫不是揽星殿里发生什么事?”
“今日皇上已差人送来消息,大蜀的使臣已到了左京。”楚南沉声说道。
峥嵘心头一惊,她方才刚与香伶等人说起此事,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她说道:“殿下可知是哪一个人出任的使臣?”
“是一等贵族廉安王之子,当朝大学士范源。”楚南说道。
峥嵘自是知道此人,范家与她左家一样,在蜀国都是异姓贵族,位居一等,享受与亲王同等的待遇。左家从武,领兵征战沙场,世代都以保家卫国为己任;而范家从文,其学识之渊博,受朝廷内外仰慕,廉安王当年便是太子楚尧的老师,位同太傅,其地位可想而之。廉安王之子范源是大蜀有名的才子,在十三岁那年便高中状元,十五岁进入编史馆修缮史书,后渐渐展露出治国才能,于二十岁担任礼部侍郎一职,后步步高升,二十七那年成为蜀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辅大学士。
在蜀国的时候峥嵘远远见过此人几回,隐约记得他风采出众,相貌俊朗,便是忠勇王左利,也对他评价甚高,想来是个表里如一的风流人物。按年岁推算,范源此时应年近三十,却已在官场历练了十五年,可见其内心沉稳,必然十分不凡。
峥嵘想了想问道:“殿下了解此人吗?”
楚南摇摇头,却看向了满公公:“满公公方才说他见过范大人几次。”
满公公微一欠身,说道:“奴才尚在宫中当值的时候,范大人已是史官。当时大王要求编史馆在三个月内完成三部史书的修缮工作,那些人个个推托不已,唯有范大人应承下来,朝廷内外都当他是年纪小不自量力,连大王都一笑置之。却没想到三个月后他当真将这件事完成了,大王为此龙心大悦,不但嘉赏了范大人,还称他为大蜀第一才子。大王还曾有意要将二公主许配于他,不过却被范大人婉言谢绝,此事才不了了之。”
“看来他当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楚南不由得赞叹。修缮史书是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翻阅大量典籍,才求做到有理有据,范源以小小年纪完成了这项艰巨繁琐的工作,可见其耐心及毅力。
“殿下说得不错,这范源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所以这次殿下需要费些心才是。”满公公躬身说道。
“公公是想叫本王拉拢他?”楚南吃了一惊。
“殿下身在郑国,有些事情不得不去考虑,”满公公语重心长地说道,“殿下年幼,大王也并非只有殿下一个皇子,难保这其中会有居心不良之人,眼下殿下对大蜀的消息知之甚少,这对殿下今后荣登大宝十分不利,倘若朝中有范源这般有才能之人帮殿下看顾打点,也可使殿下少去许多后顾之忧。”
满公公话里的意思很明显,防人之心不可无,唯有拉拢人心、巩固自身才是上策,但楚南依旧皱了皱眉:“公公是觉得,本王的皇兄会与本王争夺王位吗?”
“奴才不敢危言耸听,但殿下应当明白,古往今来哪个朝代都不缺这样手足相残之事,只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可尽量避免祸事发生。”满公公锐利的双眸里射出两道精光,他侍奉过三朝国君,对这些事看得最明白不过。
“殿下,满公公说得不无道理,请殿下考量而行。”峥嵘凝重地说道。楚南虽是王位继承人,但在他离开郑国的这段时间,大蜀已不知风云如何变换,其他人暂且不说,单是三皇子楚明西当日私开宫门放郑军入内,便可知他心机之深,绝不会甘心居于亲王之位。
楚南着实不想去怀疑自己的手足兄弟,但也不得不为将来考虑,他沉思了片刻,说道:“既然你们都这样说,那明日本王跟范大人会晤的时候,你们便随本王同去吧。”

☆、第一百二十五章 情深如是

越是接近御医院,木棉这颗心就越发紧张起来,几颗葱葱翠翠的松树后,绿琉璃瓦歇山顶的御医院出现在视线里,木棉站定脚步深深吸了口气,又仔细理了理自己的服饰妆容,才举步向院里走去。几名低品阶医使正在檐下用炭炉煎药,这是宫中的规矩,御医在开出方子后,所有药方都需经御医院亲自煎熬,再分发到各宫去,这也是为了保证汤药的安全,以防止有图谋不轨之人桃代李僵。
整间御医院都弥漫着浓浓的涩苦气味,在经年的积累中,似乎早已渗透进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木棉迈着步子走进御医院正殿,一名穿着石青色仙鹤纹的低品阶医员与她擦肩而过,目光在她身上转悠了一圈,大约是觉得眼生,便就没去搭理。御医院等级严明,最低者为从九品使唤医使,便是负责提药箱、熬药等杂事,需得熬个几年,才能逐渐升为具有诊脉资格从七品医员。目前,御医院里正一品太医有两人,位高权重,极受人尊敬,便是宣远帝也十分信任他们。
皇宫之中,不同的品级的嫔妃、宫人,自也要有不同品阶的御医负责诊脉照料,便是极得宠的妃子,倘若位份不够,也不可越过界线,除非其怀上龙胎,宣远帝格外优待,才会指派一位高品阶御医前去照料。
殿中正有数名御医在忙碌的开方抓药,西边墙壁是一排数目惊人的药屉,东边则是几张按品级摆放的案几和格柜,上面放置着记载诊疗过程的手册。每一位御医在出诊归来,都要将病症及所开的方子详细记录在案,并会有御医院主笔统一管理整辖,收录进档案中,以便日后查询。
木棉的视线在殿中扫了一圈,并未见到沈云朝的身影,不禁有些失望。一名身着正八品医师官服的年轻人看见她站在殿中手足无措的模样,不禁走过去问道:“姑娘,你找谁啊?”
“我找……不是我,我是来拿几味药材的。”木棉转了话头说道。
“姑娘可带了方子过来?”那年轻医师问道。
木棉也懂些医理,早已写好了方子,闻言便拿出递给他。那年轻医师打了一眼,只见上面字迹娟秀,写着几味药材,有菩提,柑橙花、薄荷、茴香等,他见这字迹陌生,又没有主诊御医签字画押,不禁奇怪地问道:“敢问姑娘,这是哪一位御医开的方子?”
“这个方子有问题吗?”木棉以为自己弄错了份量,不禁探头过去检查。
“那倒不是,这是宁神的方子,几味药味也较常见,不过咱们御医院有规矩,不管是哪一位御医开的方子,都必须签字画押以作辨认,若不然药房是不给拿药的。”年轻医师笑了笑解释道。
木棉没想到这御医院还有这样的规矩,现下若说是自己现开的,岂不更下不了台?她见这医师生得甚是面善,便陪着笑说道:“兴许是那位御医忙碌中给疏忽了吧,既然这方子没问题,那能不能劳烦大人通融一下?”
这年轻医师大约也是个心软之人,听了木棉的话不禁有些为难:“这不大合规矩呀。”
“规矩也总有破例的时候,大人是内行人,你瞧我这方子,也就是些宁神静气的药材,不打紧的,你就通融一下吧,好不好?”木棉可怜兮兮地恳求道。
“这……”年轻医师看了她一眼,又把目光停留在手中的方子上,“不如这样吧,姑娘留下宫房名字,告诉我主诊的御医是谁,好叫我留个档,再将药拿了,可好?”他职位不高,也就是名正八品的医师,这已经是他所能做的最大限度的让步,但方子是木棉自己翻阅书籍的所开,哪有什么主诊御医。他好意相助,木棉自然也不能胡诌一下诓,正不知该如何自圆其说的时候,一只手忽然伸过来拿走年轻医师手中的药方,扫了一眼说道:“这方子是我开的,许大人,麻烦你帮这位姑娘抓药。”
身后传来的熟悉声音令木棉心头狂跳,这位姓许的医师已拱手恭敬地说道:“原来是沈大人的方子,我这便去取药。”
木棉脸色心跳地回过头,但见一身石青色官服的沈云朝正站在她身后,墨发如瀑,用一根卷云纹锦带束起,一双黝黑深邃的朗目带了丝丝笑意,向木棉点头笑意:“许久不见了,木棉姑娘。”
听他唤着自己的名字,木棉一颗心几乎要从胸膛中跳出来,一向开朗直率的她,竟有些不敢去看沈云朝的眼睛:“沈大人,刚才真是谢谢你了。”
“那方子姑娘从何得来?”方才沈云朝瞧了一眼,便是那是寻常的宁神方子,并未有什么异样之处,所以他才会为木棉解围。皇宫之中多有利用药材尔虞我诈之事,所以御医院才立下了这诸多规矩,只不过规矩再多,也总挡不住利欲熏心之人的欲望。
“不瞒沈大人,这是……这是我自己写的。”木棉红着脸说道。
“姑娘原来还懂医理。”沈云朝意外地说道。
“过去在蜀国时跟一位老军医学过一段时日,不过粗懂皮毛罢了,叫沈大人见笑了。”木棉当真觉得自己是在班门弄斧,愈加觉得窘迫。
“姑娘所写的方子,不管是药材还是份量,都没有差错,想来也是费了一番心的。”沈云朝笑道。
“冬日天寒,我家殿下睡眠又轻,我才想用这些药材制成香包,放在殿下房中,希望能有所助益。”木棉抬眼问道,“沈大人觉得这方法可行吗?”
“做成香包是其一,别有一法便是以此沏茶饮用,可更加事半功倍。”沈云朝道。虽只是短短几句话,却已经肯定是木棉所写的方子,叫木棉愈加欣喜起来,福了一福道:“多谢沈大人指点。”
“姑娘兰心蕙质,无师自通,才是真正难得的事。”沈云朝的眼里多了几分赞赏。自那夜在乱葬岗相遇之后,沈云朝便十分佩服这位敢为旧主独闯险地的女子,此刻他出面解围,一是相信木棉的人品,二也是因为揽星殿里的那个人。
“那……往后我若有不懂的地方,可否来请教大人?”木棉红着脸期待地问道。
“我必知无不言。”沈云朝笑得那般温和,便是那投在窗台的阳光,都不及他的笑容耀眼。木棉闻言不禁欢喜雀跃,喜难自禁,正欲开口道谢,那许医师已提着药包走过来:“姑娘,这是抓好的药。”
“多谢许大人。”木棉伸手接来,行礼道谢,“沈大人,那我先回去了。”
“姑娘请自便。”沈云朝抬手示意,木棉偷偷望了他一眼,将药包揣在怀里,依依不舍的转身离去。许医师好奇地问道:“沈大人,她是哪一个宫的人呀,怎么瞧着这样面生。”
沈云朝笑了一笑,没有作声。
他心中,总还是记得那一夜在华清池畔与那少女的偶遇,月光洒在她玄色的衣裙上,便犹如凌波仙子一般高洁。只可惜,那是她永远无法靠近的距离,除了遥遥而望,再也不能向她走近一步……
自来到郑国后,木棉从未有像此刻这般开心过,过去她从不敢奢望能与沈云朝说上话,哪怕只是远远瞧上一眼,她也觉得心满意足。那个人对她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太阳,可是刚才,那阳光却撞进了她心里,叫她整颗心都变得明亮柔软,怀里的药包明明就是其他人抓的,可对木棉来说,却像是沈云朝送给她的礼物一般。
笑容止不住在木棉的嘴边浮现,除了满心的欢喜,她心中再也装不下其他东西。回到揽星殿的时候,雅风正经过院子准备去小厨房准备茶点,看见木棉一脸喜难自禁的表情,奇怪地问道:“木棉,你这是出门捡着银子了吗,怎么这么高兴?”
“捡到银子算什么高兴事,我可不稀罕呢。”木棉说道。
“那你怀里抱的是什么,看你宝贝成这样,快拿来我瞧瞧。”雅风起了捉弄之心,伸手便要去拿药包。木棉忙一闪身躲过,将药包抱得更紧,藏藏掖掖地说道:“这是我方才去御医院给殿下拿的宁神药材,可不能给你。”
“既然是药材,你干嘛紧张成这样,莫不是还藏了其他东西?”雅风打趣她。
木棉脸颊绯红,一边快步走向房间,一边说道:“反正……反正就是不能给你。”雅风也就是好奇罢了,看着木棉的背影一头雾水,喃喃念道:“什么药让她宝贝成这样,真是奇怪!”
峥嵘回到房间的时候,木棉正出神地看着桌上那两包药,瞧她那神情,峥嵘便已猜了大概,端起铜镜便摆在木棉面对说道:“你瞧瞧你脸上这笑容,都快要溢出来了。”
“姐姐!”木棉羞得把脸捂在了掌心里。
“果然是女大不中留啊,我们家木棉这心都不在揽星殿了。”峥嵘摇头叹气。
“谁说得,我的心就在姐姐身上,一辈子都要留在姐姐身边!”木棉拉住峥嵘的胳膊信誓旦旦说道。
“你这张嘴,惯会说好听的。”峥嵘失笑道。
“反正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不要离开姐姐。”木棉拉着峥嵘的手不放,眼里满满都是依赖。峥嵘拍了拍她,正色说道:“好啦,不跟你说笑了,有件事要你去办。殿下方才说大蜀的使臣已到了宫中,明日我们便要去见他,你想个法子去告诉香贵人跟玲珑,让她们极早准备好物件,免得耽误了时候。”
“啊?这么快就来了啊,那使臣是谁呀?”木棉忍不住好奇地问。
“是廉安王之子范源范大人。”峥嵘也不隐瞒她,照实说道。木棉对这个名字陌生,只应了一声,说道:“既然能当使臣,肯定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这件事便交由你去办了,仔细些。”峥嵘叮嘱道。
“姐姐放心吧,我会及早通知香贵人她们的。”木棉拍着胸脯说道。

☆、第一百二十六章 蜀国使臣

礼部安排质子跟使臣会晤的地方在平阳殿,那原是宣远帝的一处书房,后因此地较远偏远,不利于通行,便渐渐冷落下来。因着此次万寿节的关系,内务府特地提前将平阳殿附近几处闲置的宫房修整了一下,以供各国使臣居住,现下除了燕国外,其余五国皆以陆续到齐。按礼数来说,理应由使臣朝见,但两者毕竟关系特殊,为防止结党营私,内务府不但在平阳殿附近布置了大量眼线,连殿门口都有御林军看守着,美其名曰为保护使臣安全,实则不过是监视他们的行动罢了。
范源早早就在平阳殿内等待楚南的到来,他已年近而立,却是挺鼻薄唇,仪表堂堂,一身月白色素面广袖锦袍衬得他气质儒雅,身形俊逸。殿下除了他之外尚有二名太监二名宫女,虽然个个低眉顺目,连眼皮都不抬,但却时刻都在注意周围的动静,范源知道他们是在监视自己,却也不甚在意,只安然坐着等待楚南到来。
辰时三刻,楚南由峥嵘、满公公二人陪伴出现在平阳殿里,范源忙站起来恭恭敬敬行跪礼:“臣范源叩见楚南殿下!”
“范大人不必多礼,快些请起吧。”楚南托住他的手轻轻一扶。
“多谢殿下。”范源一边站起来,一边不忘鞠躬行礼。楚南示意他坐下,一名粉袄绿裙的小宫女上前奉茶,楚南说道:“范大人舟车劳顿,着实辛苦了。”
“殿下言重了,能代表大蜀出任使臣是大王对臣的恩典,也是臣的荣幸。”范源拱手说道,“大王一直甚是挂念殿下,臣有幸得见殿下安好,也可叫远在大蜀的大王跟王后放心了。”
“父王与母后的身子可都还安好?”楚南关切地问道。
“殿下勿需担心,大王和王后一切都好,宫中诸事照旧,大王特意嘱附臣转告殿下,叫殿下安心。”范源不改神情里的尊敬之情,垂首说道。楚南听他说得真切,这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来,满公公上前施了一礼,笑眼眯成一条缝儿:“咱家见过范大人。”
范源忙站起来还礼:“满公公乃后宫元老,范源岂敢受公公之礼。”
“范大人客气了,咱家与范大人多年未见,范大人风采尤胜从前,着实叫人感概时光流逝啊。”满公公似乎颇是欣赏范源严谨的为官态度,言辞里多了几分敬意。范源的官职虽在满公公之上,但依旧不失恭敬礼数:“满公公当年退居山林,朝廷内外皆是惋惜不已,今日再得见公公,实乃范源之幸。”
满公公摆了摆手笑道:“咱家老了,眼下也就只能在殿下身边干一些力所能及小事,这场面上的事啊,都是峥嵘姑娘一手操办的。”说着,满公公便将目光投向峥嵘,范源随之望过去,峥嵘着了一件玄色女官服,俏生生站在楚南身后,面带笑容,对范源微微施了一礼。范源笑着道:“原来这位就是峥嵘姑娘,范源久闻峥嵘姑娘的义举,朝野上下无不赞扬,着实叫人敬佩。”
“峥嵘不过女儿之身,怎及得上各位大人的治国之才,所能做的,也不过是陪伴殿下起居饮食罢了。”峥嵘谦恭地说道。她与范源同是一等贵族的出身,而范源的官职又在她之上,她自当敬之尊之。
“峥嵘姑娘过谦,为国为民,本就不分男女,峥嵘姑娘所行之事,便是换做男儿,也未必有这份决心。”范源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许,“太后对峥嵘姑娘尤是挂怀,怕姑娘无法适应郑国的水土,若能得知峥嵘姑娘安然,太后也可欣慰宽心了。
思及临行前董太后的种种嘱托与教诲,峥嵘不禁眼眶一热:“不知太后身子可还康健?”
范源叹了口声,说道:“太后年岁渐长,又遭遇连番变故,身子已太不如前,大王虽遍请名医为太后诊治,但总没有什么起色。”
“皇祖母出了何事?”楚南着急地问道。
“都是些积年的老病症了,虽不打紧,但总反反复复的不太见好,据太医所言,许是跟太后心情郁结有关,若能放开心结,自然可不药而愈。”范源宽慰他们说道。
“也当真是本王不孝,让皇祖母仍为家国操心。”楚南自责地说道。
“太后乃女中豪杰,不会被这些小病小痛打倒的,请殿下宽心。”范源说道,“此次来郑,太后格外嘱咐,殿下一言一行皆代表蜀国,不是臣子却胜似臣子,需要恪尽职守,敬慕圣颜,太后自会在大蜀为殿下祈福祝祷。”范源将视线扫向站在殿向的宫女太监们,很快又恢复如常,只在楚南面前恭敬如是,娓娓说来。
董太后的品性脾气,楚南等三人再清楚不过,她运筹帷幄一生,绝不会甘心叫子孙后代沦为他国奴隶,这话中的意思,显然是叫楚南韬光养晦,而她亦会在大蜀暗中筹备一切,只等时机到来。楚南强压下心头的振奋,面上依旧平静地说道:“请范大人代为转告皇祖母,本王必会谨遵皇祖母教诲,行臣子之责,做臣子之事。”
“如此太后也可放心了。”范源欣慰地点头。
“范大人此次乃是代表蜀国前来,贺寿之事,一切有劳范大人作主。”楚南脸上多了几分敬意。
“这本是臣的职责,但臣初来乍到,对郑国的礼节尚不熟悉,恐有疏忽之处,不知可否请殿下派人指点臣一二?”范源望向楚南的目光多了几分深意。楚南心头一颤,猛然明白范源话里的含义,故作平常道:“此事本王还需得询问礼部。”
“殿下,就让老奴走一趟礼部吧。”满公公将拂尘甩到臂弯里,欠身说道。
“也好,那就劳烦公公了。”楚南点点头,“范大人长途劳顿,先在此地稍作休息,等礼部有消息后,本王再派人过来告知范大人。”
“多谢陛下成全。”范源行半礼作谢。
楚南伸手将他扶起,峥嵘与满公公分别向范源行了退礼,三人一起走出平阳殿大门。守在殿下门的那几名御林军站如青松,面色肃厉,瞧也不向他们瞧一眼。他们三人并未在平阳殿附近逗留,而是直接回了揽星殿,直至峥嵘将房门掩上,楚南才松了口气。
“这位范大人果真是太后指派来的。”峥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