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七十年代末-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玲就运气不好,刚好遇到赵红军的主治医生半夜被人叫起来做了一台手术,白天又坚持上班,到了下午巡完病房才下班回去休息。
  林晓玲就像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犯人,刚得知改判了死犯,又得垄望蜀的想改成无期,在等待法院的判决书,好不容易法官要宣判,结果又告诉她休庭,改天再宣判。


第一百一九章 
  主治医生不在,林晓玲只能先把心里装的事暂时放下,她和赵红军交待一声,然后去医院附近的招待所开了一间房。她身上穿的还是比较厚的秋衣秋裤,而南方这边穿个薄长袖就差不多,她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难受的不行。
  开始是着急关心赵红军的病情,这会找不到主治医生的情况下,她也有空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只怕这一路走来,都要被大家在心里骂傻子,谁让她实在是穿的太多。
  赵红军住的是普通病房,病房里还有其他三位病友,又没有多余的床给她晚上陪护用,她只能去招待所暂住。其他病友要不是和病人挤在狭小的病床上,就是找张凳子趴在病床边凑合一晚。
  林晓玲担心和赵红军一起挤在狭小的病床上,半夜睡梦中会不小心压到受伤的腿,又不想趴在床上睡觉,就只能去招待所开间房。赵红军虽然行动不变,不过生活自理却没有问题,白天要打针还要去食堂打饭之类可能还有一些不方便,但是晚上睡到床上一觉到天亮,并不需要人守夜。真的需要人守夜,部队领导也不敢放他一个人在这,怎么也要找个人在医院里帮忙照顾。
  林晓玲这次过来陈副师长要求的,他的兵受伤了,一个人在医院里呆着,又马上要过年,家属还完全不知情,这叫什么事。在陈副师长的强烈要求下,才有了林晓玲的南下之行。
  林晓玲离开医院去了招待所,赵红军躺在病床上却思绪万千,他刚才突然之间见到家人只顾着激动,这会回想起来却是后怕。林晓玲这一路过来又是一个人,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胆子,上次就说了她,这次她又是大胆的一个人过来。
  赵红军有心要训斥林晓玲两句,可她一个人奔波千里只为到医院照顾他,他有再多的担心不满都只能放在心里,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谁让他受伤,谁让他不能照顾家里。
  赵红军原本还为自己的努力自豪,因为他才让家里越过越好,可是唯独他对妻子没有起大什么帮助。这些年两人没有孩子,分居两地,妻子什么都是一个人承担,父母那边有哥嫂,他可以不用操心,倒是为了自己的小家付出太少。
  林晓玲想多读书再工作也是为了能给孩子更好的条件,而他只知道拼命工作,这几年虽然取得一些成绩,可是真要有孩子,他不在身边,还是什么都是妻子一个人承担。赵红军也知道这样对林晓玲不公平,可谁让他是个军人,只能舍小家为大家。
  林晓玲在招待所洗过澡换了衣服,又跑去买了一份乳鸽汤才往医院里赶,她连饭盒都是临时买的,还好手里还有票。回到医院赵红军正坐在病床上隔壁床的病友聊天,一个伤到脚,一个伤到手,都是难兄难弟。隔壁兄弟伤到的是左手,也是没有人照顾,俩人有时候就会互相帮忙做点小事。
  赵红军现在有了林晓玲的照顾也没忘记隔壁的兄弟,他把鸽子汤分了一半给隔壁床兄弟,对方一直推拒,还是林晓玲开口劝说才收下这份心意。林晓玲知道这些天,对方还帮过赵红军不少忙后,又是一番感谢。
  喝完乳鸽汤,林晓玲再去食堂给赵红军打饭,她也要吃饭,这几天心里一直装着事,茶饭不思。饿过头之后反而不觉得饿,这会看着赵红军吃东西才觉得肚子饿。林晓玲从花花绿绿的粮票中挑选了两张大面额的粮票去打饭,赵红军在养伤,还是吃点好的比较好。她自己倒是不用挑食,什么都可以吃,吃点粗粮对身体更好。
  第二天查房之后,林晓玲在才主治医生办公室见到对方,她不懂医术,只不懂太多的专业名词,只听明白赵红军这次不光是脚上的伤,膝盖也有伤,什么半月板损伤,这个伤并不影响以后走路生活,但是想再做剧烈运动,基本不可能。军区医院的医生也是穿着军装,知道这个结果对一名职业军人意味着什么,更何况赵红军还如此年轻,还有大好前途,受伤确实是很大的打击,但对见多生死大事的医生来说,这还算是幸运的结果。
  一把年纪的医生见林晓玲有些不知所措的模样,好心提点了一句:“要是还想继续留在部队,病人也可以申请转文职。“医生也知道很多军人,特别是农村出身的军人是家里顶梁柱,家里几乎全靠一个人的收入撑起一大家子,见林晓玲呆呆傻傻半天没反应,也以为赵红军也是其中一个。
  “谢谢医生,我和家里商量后再说,谢谢您!“林晓玲想明白之后倒是很快恢复正常,她一点都不觉得难过,只是不能做剧烈运动,对以后的生活根本又没影响,她有什么好难过的。她只是有点担心赵红军的反应,对部队的感觉,俩人是不一样的,林晓再支持赵红军的工作,也不得不说,她内心是恨不得赵红军马上转业回地方工作,但是赵红军并不想离开部队。
  送走林晓玲,主治医生其实也松口气,这件事他一直不敢对病人说,现在家属知道了,他也可以通知病人相关情况,不用再费心隐瞒,看看领导给他找的都是些麻烦事。
  林晓玲回到病房就一幅欲言又止的模样,赵红军等了一上午也没等到林晓玲开口。下午赵红军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晓玲,你是有什么话想要对我说吗?“
  “啊!我,我是有话说,你怎么知道的?“林晓玲心一横,赵红军既然都看出来,她干脆直接说出来算了。
  “你这心神不宁的样子,谁都能一眼看出来。“赵红军笑了笑。
  “我就表现的有这么明显?“林晓玲摸着脸反问。
  “好了,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赵红军这些天没有从医生嘴里打听到伤情,多少也些预感。
  “医生说你的腿伤并不严重,出院后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但是……“林晓玲说着停下来看着赵红军,剩下的话犹豫一番终于鼓起勇气闭着眼睛说出来。“但是以后不能再做剧烈,医生还说不建议你再呆在部队,非要留在部队也建议你转文职。”
  赵红军心里有了预感,听到这个坏消息倒没有显得惊慌失措,而是摸着受伤的那条腿不说话。林晓玲说完睁开眼看到赵红军面无表情的坐那发呆,她有心劝两句,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紧紧握住他的手,给他无声的安慰。
  赵红军什么都没有林晓玲说,最后又自己跑去找主治医生交流一番,然后让林晓玲推去医生办公室借电话。这个电话是打给陈刚的,赵红军把自己的决定和陈刚说了,对陈刚的再三挽留,对于他好心的转文职提议,赵红军拒绝了。
  林晓玲一直听着赵红军讲电话的声音,她不知道这通电话打给谁,可是听到赵红军做出转业的决定,她为赵红军难过之余,心中也不无窃喜。她再不用担心他哪一天上前线,现在西南边境和领国的战争一直没有停,只是都是小规模冲突,没有转化成大规模战争。
  赵红军能退役,最高兴的非林晓玲莫数,看着他难看不舍的表情,她又不好把心中的高兴表现出来。
  陈副师长接完赵红军的电话,只想骂人,他把转文职的事都安排好了,结果赵红军这个傻子却不同意,他还能说什么,只能依他本人的意愿。他好不容易培养出的手下,就折在一次比赛中,他都不知道怪谁,伤是小伤,可就是不能再继续当兵不能做剧烈运动,他也只能骂贼老天几句出气。
  赵红军打电话给陈刚,也是想让对方提前安排好工作,他之前的工作也要有接手。林晓玲推着轮椅在院子里散步,病房这个点还要消毒,外面空气更好。南方的冬天一点都不冷,林晓玲只穿了件长袖衬衫,脚上穿的胶鞋还是在当地买的,来的及她就只收拾出两身换洗衣裳。
  林晓玲每天白天在医院陪着赵红军,有空的时候就跑出去给赵红军买各种补汤,南方的汤名不虚传,都不用她自己动手,外面卖的都是货真价实的老火靓汤。赵红军每天被逼着喝一堆汤汤水水,一日三餐之外,上午有水果,下午有汤,晚上还有汤水或者粥之类的各种宵夜。
  一个星期之后赵红军就被喂胖了,连打针的护士见了都会取笑他,林晓玲天天见倒是没觉得,赵红军自己也觉得胖了不少。赵红军觉得自己腿好了不少,想转回老家养伤,马上就过春节,他不想留在医院过年。
  林晓玲劝他养伤第一,在医院过年就过年,年年都过年,可是他的伤不养好是一辈子的大事。赵红军不听劝,他固执的想要回家过年,医院里呆着难受,都决定脱下这身军装,更不想继续留在医院看着来来去去的军人。
  林晓玲争不过赵红军,只得找主治医生打听情况。
  主治医生见林晓玲又来找他,还是为了赵红军想要转院的事情,他只能皱着眉头翻病历。把赵红军的病历本翻完,他也没给个准确的答复,只答应先检查之后再说。
  林晓玲都在招待所住了一个多星期,每天早出晚归,招待所的服务员都知道她是在医院照顾病人,对她倒是有几分佩服,有时候去找厨房借个炉子都愿意帮忙。
  赵红军这边再心急,没有医生的同意,想要转院也不可能,只能安心等着检查结果。林晓玲倒是比赵红军心态要好,现在呆医院难受,也比她之预想的结果要好太多,她还有什么不满足。
  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医生耐不住赵红军的死缠打,终于点头答应让他转院。不过在这之前,又交待了一堆的注意事项,林晓玲也被抓去一边听着。
  医生答应转院,可也不是说走就能走,赵红军还要去买票,他这个样子买票的任务只能落在林晓玲身上。临近春节,回家的增多,林晓玲在售票厅挤了一身汗才算是买到两张回家的票。林晓玲拿着赵红军的军官证和受伤证明才能顺利买到票,还是买的卧铺票,也算是享受了一把干部待遇。
  赵红军拿到票总算是不再急燥,他回家还必须带着拐杖,之前都是借用的医院的,这次路上要用还得买一根带着。还得拿好医生已经写好的病历门和转院通知,有了这些资料赵红军回家之后才方便就医。
  一路上各种不方便,还好进了火车站之后马上就有安排赵红军走特殊通道上车,林晓玲也跟着松口气。上了火车之后,又是坐在卧铺车厢,不用和很多挤,林晓玲也不用担心伤到赵红军的腿。
  从四季如春的南方回到寒冷的湘省,林晓玲倒还好,把厚衣服往身上加就好,只是苦了赵红军。本来带的衣服不多,林晓玲把能加的衣服都给他加上,上半身还好,可是下面还打着石膏,想加衣服都加不了,没有那么肥的裤子给他穿。
  赵红军身体强健一时半会倒还能坚持,可林晓玲担心他感冒影响养伤,下车之后找了辆板车把他拉回家,又找了件衣服给他搭腿上取暖。原本赵红军还计划回老家柳城过年,可是看这情况,俩人想回去有点难。家里这么冷,没有厚衣服怎么出门,更不用说从省城到柳城只有汽车,没有火车,赵红军的腿也不能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坐着。林晓玲说什么都不同意再回柳城过年,在她苦口婆心的劝说之后,赵红军总算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俩人就在省城过年。
  林晓玲走之前家里人都不知道,还是到了南方之后抽空给林建业打了个电话,这次回来也还是谁都不知道。家里是冰冷火熄,连口热水都没有喝的。赵红军下面还是穿着一条单裤,林晓玲也只能暂时把赵红军扶床上躺着,她则去邻居家借火。
  从邻居张奶奶家借来火之后,赶紧给家里升火取暖,点燃厨房的煤炉子烧开水。等把烤火炉的热气升起来后,赵红军才自己起身坐在烤火炉边盖着烤火被取暖。他伤了这么久,躺床上早就躺厌了,能坐着绝不愿躺着。


第一百二十章 
  回到家赵红军也不满意,因为腿上打着石膏找不到合适的裤子穿,天冷也只能呆在家里,想出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都不行。林晓玲却觉得比在医院要好,赵红军现在也不用再每天打针,只要到了时间去医院拆掉石膏就行。
  这个春节他们注定要留在省城过了,不能回老家,林晓玲什么东西都没有准备,只能赶紧想办法。林建业知道赵红军收伤在家的消息后,提着一网兜水果罐头和几瓶麦乳精上门探病,陈青青提着一对猪蹄跟在后面。
  林建业笑称这是吃什么补什么,赵红军伤到脚,他特别拜托单位食堂师傅帮忙买的一对猪蹄,可以让他好好补补。虽然林建业的话只是开玩笑,可是赵红军还是不甘示弱表示:“我只是需要猪蹄补身子,你还是多吃点鱼头炖豆腐。”
  “大哥,你怎么来了,今天没加班?”林晓玲赶紧端茶倒水。
  “暂时不用加班,年前这段时间的工作算是忙完了,再加班也是过年后的事。”林建业调到新单位后忙着熟悉工作,前任又是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的,积压了一堆的工作没有完成,他一直忙着加班,周末已经很没有休息过。
  林晓玲让林建业陪着赵红军聊天,她去厨房准备做饭,陈青青也挽起袖子要帮忙,被她给拦住了,又没有多少菜,她一个就能搞定。陈青青见林晓玲拦了,也不会上敢着要进厨房帮忙。结婚后她和林建业都是吃食堂多,连家里孩子都会自己上食堂打饭,她做饭水平还真的是很一般,就连在家里都是林建业做饭的时候居多。
  林晓玲也知道陈青青的性子,陈青青对林家的人其实都一般,但是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也就是林晓玲自己也是那类人,才会发现。陈青青对林家的亲戚朋友面上都很热情,实际上却从没认同过,不过她对林建业好,对两个孩子也好,林晓玲也不会多嘴到林建业面前挑拨。只要陈青青表面上能做到该做的,剩下的她也不会过高要求,父母那边还有二哥二嫂。李霞虽然不是能说会道的人,但是人品好,老实可靠,林富保也是看中这一点才让林建军和她结婚。
  当年林建业和陈青青结婚,林富保虽然没有反对,但是也知道以后老了想跟着林建业住难,这才找个老实的姑娘和林建业结婚。他们俩老现在和林建军住一起,以后家里的祖宅也归林建军,虽然不值几个钱。
  天气冷,林晓玲也没有炒菜,直接准备了一个火锅,什么都往里面扔进去一锅乱炖。一家人围着炉子各异火锅,味道居然还不错,吃到最后剩下的汤也没浪费,用来煮面条,赵红军全部吃完,一点都没有浪费。
  为了能让赵红军养好伤,林晓玲不仅得挖空心思做更种美食,还得想办法逗他开心,让他不要颓废。林晓玲拉着赵红军每天在家里用英语对话,逼他学习英语,把学到半途而废的英语又捡起来。
  除此之外,林晓玲也认真的和赵红军谈了关于将来的打算,赵红军转业后有什么打算,准备做什么。赵红军转业不是一时冲动,对转业后的工作还真没有过多的考虑,组织让他到哪,他就去哪,什么工作都一样。
  林晓玲被赵红军的榆木脑袋气到了,他就不能有自己的思想,组织上给他分配什么工作是一回事,但是自己想做什么工作,可以努力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林晓玲也不想和赵红军讲大道理,只是他想生孩子的事打击他,拿了一串问题拷问他。问他以后有了孩子怎么办,以后家里要怎么照顾?孩子出生该怎么养,怎么教育,怎么把孩子培养成长这些问题都考虑过没有?
  一串问题把赵红军都问傻了,他从没想过生个孩子还要考虑这么长远,还要了解很多知识,谁家生孩子不是顺其自然就生出来,然后养大成人。林晓玲面对赵红军的无知,极为优雅的给了他一个白眼,让他自己好好考虑清楚再来说生孩子的事。
  赵红军听了林晓玲的话还真的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以前从没往这方面想过,现在在家里闲着正好可以想想这个问题。他年纪也不小,该有一个孩子,林晓玲已经毕业,这个时候生个孩子也不会影响学习,只是他们俩都要工作,生下来孩子没人带是问题。
  赵红军认真想一下,还挺受打击,幸好他一个月工资收入还算不错,不然这养孩子的事还真的得再考虑考虑。现在他俩的主要问题倒成了没人带孩子,其他的事赵红军觉得都不是问题,他不会带孩子难道还不能学啊,等他伤好后就找人取经,家里大哥二哥有现成的例子在。
  林晓玲和赵红军不能回家过年,但是林建业和陈青青要回柳城过年顺便把孩子接过来上学。林晓玲托林建业给家里父母和公婆都带了东西回去,赵红军还写了一封长信带回去,这个春节只能让两边的老人遗憾。
  这一年的春节可能是最冷清的春节,俩人呆在家里守着收音机收听春晚,听着听着林晓玲就坐在烤火炉边睡着了。赵红军见林晓玲不停的打瞌睡,他催着她去床上睡。这里不是柳城老家,守夜他一个人来就行,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林晓玲也不想守夜,她早就困的不行,在老家什么都不用操心,留在省城过年,家里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去准备,这还是正月家里没有客人来拜年,不用准备太多东西的情况。
  林晓玲回来之后已经去了学校报道,现在寒假也不用上班,等年后开学之后再去上班就行。赵红军那个时候也应该能自由行动,他的石膏正月初三就能拆,这也是两人决定留在省城过年的原因之一,柳城的医院毕竟没有省城的医院好。
  大年初三,林晓玲特意找医院借了辆轮椅,又找了件军大衣给赵红军裹腿上才推着他出来到医院拆石膏。省城这边也是找的一家军区医院,只是没有南方那家规模大,医院里进进出出的人大部分都军人,这也是林晓玲能顺利借到轮椅的原因。
  赵红军要进房间拆石膏,林晓玲只能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等着。医院里进进出出的人很多,有人哭有人笑,还有人发脾气,也有人伤心的没有眼泪,林晓玲看着形形色色的病人才觉得自己生活的很幸福,不是谁都有好运能再来一次。
  赵红军从房间里出来时,已经穿越整齐自己走出来了,林晓玲捂着嘴,激动的想要落泪。从她去南方到今天,一个多月的时间,赵红军总算是恢复正常。虽然知道他会好,可是一天没有见到他好,她这颗心就还担忧一天,现在总算是能把整颗心都放下。
  赵红军走到林晓玲身边拉着她的手,给他轻轻擦去眼泪,俩人再一起漫步回家。为了庆祝赵红军的康复,林晓玲大展身手,在家做一桌子好菜,可惜吃饭的人只有他们俩人,再没有别的客人。
  之前因为担心赵红军,连过年都没有精神,年夜饭都是凑合着做的,今天这餐也算是弥补年夜饭的遗憾。林晓玲把家里的好菜都端了上来,只是不准赵红军喝酒,石膏是拆了,可这伤还要继续养着。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这哪里有一百天,先好好养着再说。
  赵红军伤好之后就不肯闲着,在家每天没事做,他想趁着年还没过完,回一趟老家。林晓玲说什么都不同意,这还在养伤,跑回去万一影响到伤处怎么办。在林晓玲一再的阻拦下,赵红军不得不让步,但是他还是坚持去邮局打了个电话给陈刚,向领导报告自己的近况,顺便又一次提及要转业的事情。
  这一次陈刚倒是没多说什么,拦的住人拦不住心,赵红军的情况又比较特殊,他铁了心要走,他也只能尽量帮他一把,在转业把早就该给他提的级别提上去,回到地方也好安排工作。
  赵红军还不知道陈刚的打算,他只是习惯了事事都汇报,突然之间过着散漫的生活,让习惯了部队军号身的他,每天都觉得少点什么。天天呆在家里这么闲着没事,每天和林晓玲在家里大眼瞪小眼也不是个事。
  林晓玲却没空理会赵红军的矫情,伤都好了,她也不可能再每天把精力都花在赵红军身上,她每天也很忙好不好,最近她又迷书法,正找了一堆的帖子准备学习。赵红军嫌弃家里无聊,她就跑去图书馆给他借回一堆书回来看,其中还有林晓玲看到就想睡觉的物理之类的专业书。
  赵红军不是嫌弃无聊,那就好好研究这些复杂的问题,这样就不会觉得无聊,至于他看不看得懂,就不是林晓玲要考虑的事。于是家里出现奇怪的一幕,林晓玲看书学习画画练字,赵红军拿着一本物理类的书发呆,他再也不说无聊,无奈之下只能恳求林晓玲给他换几本历史书或者武侠小说也行。
  林晓玲没听从赵红军的给他找来一堆历史书或者武侠小说,而是推着他出门,自己去图书馆借书。春天到了,多出门走走也有益健康,总是关在家里宅着也不好。
  林晓玲初八就去学校报道,虽然学生们还没有开学,但是她的工作却要提前展开,因为还继续读书,她暂时分到的工作很简单,教大一的新生基础课,分给她的课时也不多。她一个新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