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琢玉-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黎在一旁笑着睨了他一眼,又说:“那今日的早膳怎么这么丰盛?”
  店小二听到这句话,便心虚地瞟了一眼元珩,道:“呵呵,没什么,昨日是敝店怠慢了几位贵客,所以今日特地补偿起来。您二位别担心,日后咱们的饭菜,绝不会再跟昨天一样了。”
  元珩面无表情地“嗯”了一声,道:“倒也不必如此丰盛,毕竟外头的饥民都吃不上,而我们在这里大鱼大肉,总归不好,只要按照我们给的钱来提供即可。”
  店小二连忙点头哈腰似的,道:“成成成,这位爷说什么就是什么。”
  “好了,你下去吧。”元珩对他挥了挥手,那店小二连忙如蒙大赦般的出去了。
  玉黎目送他出去,随即便问元珩道:“你怎么他了?他怎么这么怕你?还有,那巴豆可是你给他下的?”
  元珩笑了一笑,又假装若无其事的模样,道:“好了不说了,吃饭,别说那些倒胃口的事。”
  玉黎便伸手拍了他一下:“装什么装,快说!”
  元珩便忍不住笑道:“呐,我们给足了钱,他还不给我们吃饱,害得你还要忍饥挨饿,我就在方才你洗漱的时候去吓了吓他。”
  “那巴豆是怎么一回事?你既然都吓了他,还给他下巴豆做什么?”
  元珩挑了眉,语气有些不忿道:“这可是两码事!谁叫他昨日说你惹你不痛快?我就在他的晚膳里做了点手脚,对他小惩大诫一番,也算是给你报了仇。”
  玉黎闻言,哭笑不得。
  他昨日虽然对店小二说自己的话不悦,但只是想跟他理论,而且事后一想也觉得没必要,根本不会想到要对店小二怎么样,元珩居然一直记着这件事,还暗地里去捉弄他……
  这小心眼的毛病,都是随了谁?他瞧章武帝和贤妃可都不是这样的人啊?
  元珩见他哭笑不得,便扬起脸讨赏道:“黎儿,你看是不是该表扬我?”
  玉黎埋头喝粥:“哦,表扬你。”
  “黎儿!我不开心了!”
  ……
  用完早膳,玉黎决定去外面走走,元珩便也嚷着要陪他一起出去,两人便一道出去了。
  二人先去街上逛了一圈,在街上碰到了不少举家逃难的饥民,很多小儿老人都面有菜色,一副再也难以维持生计的模样。玉黎心中虽可怜他们,但也不敢贸然出手相助,一来人数过多,根本帮不好,二来太过引人注目,这绝非他想看见的。所以他只能对他们说,让他们再等等,说不定朝廷赈灾的钱粮就快要到了。
  但是这些百姓根本不姓他的话,其中一个老者对他说:
  “这位小公子,你还年轻,不知道世道险恶,朝廷的钱粮其实早就到过一次了,但是落在我们手里的,又有多少呢?我们还不是照样忍饥挨饿,都快饿死在家中了!那些当官的只管自己,不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我们若真的再相信他们,才是真正的死路一条啊!”
  玉黎听在耳中,看在眼里,心中十分不好受,传说中历史上最惨的灾荒严重到什么程度?严重到易子而食!现在虽不至于如此,但若朝廷再撒手不管,说不定真的会这样……而且,以前许多朝代的灭亡都和灾荒有关……百姓没有东西吃,就会被逼早饭,往往就成为暴动,使得朝廷动荡不安……
  元珩在一边看着,面上的表情也渐渐冷凝下来,丹凤眼中的逐渐笼罩上了一层浓重的阴霾。
  快到中午的时候,两人又去城隍庙看了施粥。
  排队的百姓非常长,粥却十分的稀,真的如同米汤一般,而且那些施粥的差役态度十分凶恶,就好像对面站着的不是饥肠辘辘的老百姓,而是穷凶极恶的罪犯一般。
  但是那些领到粥的老百姓还是欢天喜地的,一个个还没走多远就欢呼雀跃、狼吞虎咽地将稀粥喝完了,表情像是吃到了什么天大的美味。
  玉黎和元珩走到那施粥的粥桶边,才刚往里看了一眼,玉黎都来不及看个仔细,就猝不及防地被差役推了一把,只听他骂道:
  “看什么看!饱的走开!要讨粥喝排队去!”
  元珩一把搂住玉黎的腰稳住他,丹凤眼已是冰冷如霜:“你好大的狗胆!”
  “你是什么人,哪里来的刁民,敢这样对我说话!”那差役放下盛粥的大勺,一边说话一边拔刀,还没把刀拔出来,就被身后的水龙吟一脚踹翻在地,“哎哟哎哟”的在地上叫个不停,又骂骂咧咧道,“你们这群刁民,我要去禀告府尹老爷,把你们都抓起来!”
  他身边的其他差役也立刻围了过来,为了维持秩序,差役来了十个,而且各个带刀,现在围拢来,都凶神恶煞的,乍一看好像还挺有气势,若是寻常百姓见了,定然吓得面色发白跪地求饶了,可元珩是什么人?他动也不动,面色阴沉地对着手底下的乌夜啼和水龙吟道:
  “一群走狗,都给我拗断手骨,一个也别放过!”
  “是!”
  玉黎闻言,立刻紧张地转头看他,一手按住他,朝着他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冲动。
  “敢碰你,我没杀了他们已经算是仁慈了!”元珩说着,斜睨了那倒在地上推玉黎的差役,他眼神冰冷,满是杀气,吓得那倒在地上的差役浑身一颤,连滚带爬地想逃,被水龙吟一把抓住手,“咔嚓”一声,便被拗断了手骨。
  周围的百姓都吓得面色发白,低声惊呼着后退开去。


第118章 微服私访(六)
  不过还没等围观百姓反应过来,唐有为就带着手底下的差役赶到了,他一见元珩一行人,立刻凶恶地叫起来:
  “尔等是什么人?!竟敢对着差役出手?不要命了你们?!”上次玉黎见他只是匆匆一瞥,如今却是仔细看了:那唐有为一张棱角分明的国字脸,眼睛却细小往上吊,看上去就有几分奸佞的味道,如今作凶神恶煞的模样,更加令人厌恶。只见他那双小眼睛上上下下地打量元珩和玉黎,见二人气质非凡,不禁有几分怀疑起来。
  玉黎眼见周围群众也拿怀疑的目光看着他们这一行人,唐有为又好似有几分怀疑起来,立刻推开元珩,对他横眉怒目,随即又做出一副生气的模样瞪向那唐有为,从袖子中掏出一块令牌来对着他。
  元珩一愣,随即发现玉黎手中的令牌就是自己象征身份的东西,他立刻明白过来玉黎打得什么主意了……玉黎要假扮自己!
  不过现在他已经开口说了话,自然不能再承认自己就是九皇子元珩,也只能按照玉黎的计划行事了,这个想法不过电光火石之间,他立刻上前一步,对唐有为喝道:“大胆唐有为,见过九皇子殿下,还不快快跪下!”
  唐有为果然一愣,随即面上像是晴天霹雳一般,白了又红,红了又青,他万万没料到,传说中正在路上的九皇子元珩会在这时候从天而降,但他不死心,仍是将信将疑地,颤抖着问道:“你说九皇子便是九皇子吗?我、我怎么听说九皇子是和户部尚书谢大人一起来的,为何,如今便只有你等几人?”
  元珩见他仍有顽抗之心,都有些被他气笑了,冷冷道:“你说呢?若是和谢寻一起来,也许梁州就生灵涂炭了……”
  玉黎闻言,亦蹙起眉,将令牌扔进唐有为怀里,眼神轻蔑地睨着他。
  唐有为将令牌捧在手里,细细看了看,这才死了心似的,恭敬而害怕地跪下去行礼:“下官该死,下官该死,下官有眼不识泰山,未能及时远迎,冒犯了九皇子殿下……”
  “你自然该死,居然敢放纵手下冒犯九皇子殿下,方才你的手下居然敢推九皇子殿!”元珩对这一把耿耿于怀,上前一把将令牌夺过来,又忍不住将唐有为一脚踹倒在地,“殿下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便是万死也不够!”
  玉黎在一旁看着元珩,发觉他还演得挺像那么一回事的,心中忍不住有了笑意,只是不好笑出来,只能忍着。
  随即,他见周围的百姓都远远地躲在一边看他们,便上前拉了拉元珩的袖子,示意他去跟这些百姓说清楚,元珩会意,也不去理睬趴在地上的唐有为,上前对围观的百姓道:“父老乡亲们!九皇子殿下说了,朝廷赈灾的钱款已经在路上,晚我们几天,定然会到达梁州,而我们齐安府也定然是最先受惠的地方,还希望各位能暂且忍耐!”
  他话音刚落,就有一个长得比较魁梧的男子大着胆子说道:“九皇子殿下,这粥稀得像米汤,我们恐怕等不到朝廷的赈灾粮就饿死了,怎么办啊!”
  他一说,周围的百姓“哗啦”一下全跪下去了:
  “九皇子开恩,可怜可怜我们吧!”
  “九皇子!我们一家就快饿死了!”
  “殿下,您行行好,给我们一口吃的吧!”
  玉黎看着,心中酸楚,忙对元珩使了个眼色。元珩便立刻会意道:
  “各位稍安勿躁。”元珩用双手在空中按了按,示意他们安静下来,等他们逐渐安静下来,便大声道,“大家先别急,等下我……九皇子殿下就去官府粮仓和附近的米店里瞧一瞧,定然让各位在朝廷粮款到来之前能填饱肚子!”
  身后的唐有为一听,傻了眼……这九皇子一来就要烧把火,这把火烧得就是他啊!
  不过周围百姓闻言早已欢呼起来,哪里还管唐有为?他们纷纷对着玉黎磕头,连呼“九皇子圣明”“九皇子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九皇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元珩和玉黎对视一眼,都扬起了唇角。
  两人很快将唐有为提溜回了齐安府的府衙,又召来官府粮仓的小吏,清点了粮仓中剩余的粮食,那小吏刚开始说只剩一点点粮食了,但是元珩一看便知他在说谎,恐吓拷问之下,那小吏才吐露真言……
  原来府衙粮仓中原本的储备粮被唐有为拉去米店高价卖了,而朝廷赈济的三千两银子和一千石的粮食则压根没出现过,也不知道是被唐有为私吞了,还是在上一层州府那里就已经被侵吞了。
  元珩闻言,怒不可遏,立刻叫来了唐有为,唐有为刚开始还死扛,后来被元珩拷问的架势给吓到了……
  他心中还在想,怎么九皇子本人看上去阴柔俊俏文雅温柔,他手底下的这个贴身侍从跟个活阎王一样……
  不过想归想,他还是如实招了:朝廷拨下来分给每一府的三千两银子和一千石的粮食在州府就被侵吞了一半,到他手里只剩了一千五百两和五百石粮食,他就私吞了一千两,还剩下的,就每日烧稀粥,等到时候剩下的,准备再吞下去……
  元珩对他的话并没有全信……上次郑仰和唐有为的谈话还在他耳边,常启山跟这里的事绝对脱不了干系,而唐有为的供词却把常启山撇得一干二净,他可不信!
  因此他接着审,唐有为是个软骨头,刑具一上,都还没动刑呢,唐有为就吓得半死,心想都招了一半了,何必还嘴硬,姑父啊姑父,我是保不住你了……
  “大人饶命,九皇子饶命!”唐有为面色惨白,连忙磕头,“我说就是了,那三千两上头只吞了五百两,还有两千五百两我都藏起来了……”
  “藏起来干嘛?!”元珩厉声问道。
  “藏起来、藏起来……”唐有为说着,面色如同死灰一般,“悄悄送去军营……”
  “哪个军营?”元珩心中一沉。
  “就是……就是……延州军队……”
  果然!
  延州军队是常启山的嫡系,常启山拿钱去养军队,是要做什么?!是要将整支军队都变成常家军吗?!
  到底是为元瑞日后争储做准备,还是他自己想拥兵自重等待时机造反?!
  此事若是报给他父皇,定然会引来雷霆震怒!因为这已经触及了皇权的底线!


第119章 挑灯夜谋
  元珩将唐有为提溜进了牢中,又将唐有为私吞的钱粮拿了出来,先分给城中老百姓,以解燃眉之急,虽然仍是杯水车薪,但总比先前喝米汤似的稀粥要好。
  可想而知,现如今齐安府的百姓都对元珩赞不绝口,趁他是“活菩萨”。当然,在百姓心中,那“元珩”长得便是玉黎的脸。
  晚上掌灯时分,元珩和玉黎已经搬进了齐安府府衙的客房里,这里虽然比不上宫里,但比客栈要好得多,玉黎虽是‘九皇子’,元珩本不应与他同一个房间,但元珩非要以“贴身侍卫贴身伺候”的借口和他同住一处。此时,元珩正挑灯拟书信,一旁的玉黎替他持着油灯,时不时为他拨亮灯芯。元珩写的正是给章武帝的加急奏报,他要将方才从唐有为口中撬出来的事都报给章武帝。
  玉黎一边看他写,一边道:“我还是觉得此事不能就这么简单地呈报给父皇……父皇虽喜欢你,偏爱与你,但此事到底没有确凿证据,如何叫他信服?”
  元珩听着,缓缓停了笔,道:“我已让唐有为签字画押,到时候再将唐有为押解进京,此事便如板上钉钉,常启山是如何也逃不掉的。”
  玉黎摇了摇头:“但此事毕竟事关重大,常启山不是旁的人,他可是虎贲大将军,正二品的大员……”
  元珩也早已考虑过这个问题,甚至还想过常启山是元瑞的外祖父,他父皇定然会慎而又慎,但是一来他父皇对他深信不疑,第二唐有为的签字画押口供在此,已经算是确凿的证据了,他父皇应该不会有疑心。
  他刚想开口解释,外面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殿下,是我。”
  “进来。”
  进来的是水龙吟,只见他紧皱眉头,面有愧色,见到两人,单膝跪地道:“主子,唐有为死了。”
  “什么?!”
  “什么?唐有为死了?”
  元珩和玉黎几乎是异口同声。
  “对。”水龙吟的头越发低垂,“在牢房中上吊自尽的……但是属下检查过了,颈上有两条勒痕,应该是被人勒死之后才挂上去的。”
  元珩心中咯噔一下,突然有了答案……郑仰曾说过,常启山还派了不少人来,应该是这些人知道他已经审问唐有为,因此就先下手为强杀人灭口!
  “是我大意了。”元珩懊恼道。
  他们现在人手少,所以他并没有让人对唐有为严加看管,以至于让人有可乘之机。
  玉黎也很疑惑:“但是,你不是派了满江红去看管他吗?按满江红的武功,不应该让人有可乘之机啊?”
  水龙吟闻言,眉头蹙得越紧:“对方武功高强,悄无声息地进入了牢房,满江红当时正在吃饭,听到里面有异动,只以为是唐有为又在发牢骚……等他回过神来察觉不对劲的时候,唐有为已经死了……”
  玉黎听着,起身在一旁踱步,分析道:“这的确不能怪满江红,吃饭也是正经事……只是对方能在这短短的须臾时间内勒死唐有为,还能做得如此无声无息,可见武功的确高强,也许并不在满江红之下……”
  元珩的眉头也慢慢拧起来,丹凤眼中渐渐冷起来:“常启山手底下居然有这样的能人,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令人心中没底的是,对方有这样的能人,而玉黎还假扮了他,若对方冲着玉黎去,玉黎岂不是正身处极危险的境地?
  玉黎见他担忧地看着自己,扬了扬唇,像是安慰他:“你不必担心,他们也许就这么个厉害的,咱们这边这么多人手,绝不会让他们有可乘之机的,你该担心的是,现在唐有为被杀,还被伪装成畏罪自杀的模样,算是死无对证,你再写奏折给父皇,还有用吗?”
  元珩这才想起来,低头看了看自己写到一半的奏折,随即用纤长的手指将他捏成一团,道:“的确是没用了,不能一击将对方毙命的招式,不用也罢。”说着,又挥了挥手,让水龙吟退出去了。
  玉黎也敛了笑,安慰他道:“算了,狐狸总要露出尾巴来的,常启山做得这样张狂,总有破绽在,咱们来日方长,现在最重要的是梁州赈灾一事。”见元珩点了点头,便又说,“现在齐安府解了燃眉之急,其他府县不知如何了。不过咱们现在身份已经曝光,其他几个府肯定已经做好了准备,就连梁州刺史田锡文大约也已经有所准备,你打算如何?”
  元珩静了静,道:“治下,尤其是对付这些地方官,该敲打要敲打,但该放时还得放,田锡文对梁州熟悉,不能立刻把他拿下去,否则我们初来乍到,手脚施展不开,做事会事倍功半,还得暂时哄着他,依靠他,等事情告一段落,再跟他秋后算账。”
  玉黎信服地点了点头。
  “而且,现在田锡文定然已经被唐有为一事弄得提心吊胆,有所准备,咱们反而捉不到他的痛处,不如等事情差不多了结,再寻他的不是。”元珩分析道,“我看阿璋他们一时半会也还不会到,不如我们明日便去刺史府,以刺史府的名义统一发号施令,那么其他府也就不用一一去了。”
  “好,那我们明日一早便启程。”玉黎说着,对元珩道,“我上次见《范文正荒政》一篇中有范仲淹治理饥馑一事,当时他鼓励官府、寺庙大肆兴土木,一方面此时工价贱,能比平时省去不少钱,另一方面百姓也能有收入去买米。”
  元珩一手托腮,笑着看他,丹凤眼深情款款:“黎儿活学活用,真是冰雪聪明。”
  玉黎脸一红:“我对政事只是略知皮毛,不过是抱了一下佛脚而已。”
  元珩红润的薄唇一抿,扬起一点弧度,侧着头看他,说:“那我考考你,黎儿,对于米商哄抬米价一事该如何处置?”
  玉黎考虑了片刻,最后道:“商人哄抬米价,不过仗着城中只有他们有米罢了。咱们只需派人前去临近地区散播一个消息,说梁州饥馑,因此米价大涨,到梁州贩米可得暴利,商人们趋利的本性定然会驱使他们来梁州,到时候米多了,米价自然下跌。”
  说到最后,他都眉飞色舞起来。
  元珩看着他自豪的模样,忍不住一把将他拉进怀里来,捏捏他的脸:“我家黎儿怎么这么聪明,夫君好久没有好好疼爱你了,不如今晚就奖励你?”
  玉黎见他越说越不正经,语气越来越暧昧,笑容也变作了娇嗔:“不正经,和你说正经事呢!”
  元珩一手抚摸着他的臀,一边哈哈大笑:“深更半夜,翻雨覆雨,是最正经不过的事了。”说着,按下玉黎的头去亲他。
  玉黎心中鼓噪,半推半就地抱住了他的脖颈,浅浅交换了一个吻,又说:“轻点,就一次,不要留痕迹,否则明天就要丢你的脸了。”
  他现在可是“九皇子”,若是让人瞧见“九皇子”脖子上如此多暧昧的痕迹……
  元珩“噗嗤”一声笑出来,朝他眨眨眼:“别人只当皇子妃是只小野猫,在‘九皇子’身上弄出来这么多痕迹。”
  玉黎闻言,笑骂道:“你才是小野猫!”
  “我是小狼狗,你是小野猫。”元珩忍不住对着他又亲了一口,“春宵一刻值千金,小狼狗要好好疼爱你了,小野猫,等下声音叫得好听一些,‘喵喵’叫叫得欢一些……”
  玉黎对他的“淫声浪语”不忍再听,忙用嘴堵住了他的唇。


第120章 赈灾(一)
  第二天一早,元珩和玉黎在安排了齐安府暂时的代府尹之后,便赶往了梁州刺史府。梁州四府中,青平府是最富的,因此梁州刺史府便设在青平府,就齐安府的西北面,一批快马只消半天就可到。
  元珩和玉黎一行人便是在午膳后一个时辰赶到了青平府,听说九皇子到了,梁州刺史田锡文和青平府尹以及底下大小官吏急忙出迎,在刺史府门前跪了一地。
  玉黎穿着来时准备的锦衣,站在众人面前,缓缓环视了一圈,随即也不说让他们起来,款步绕过他们,带着侍卫进了刺史府。
  被他晾着的一群大小官员心中有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擅自起来。
  还是等玉黎在大厅中坐了,才派元珩去通知他们起来。
  被这样来了个下马威之后,这些官员果然越发忐忑,生怕“九皇子”生起气来,拿下他们头上的乌纱帽,甚至治他们个大罪。还没等玉黎发话,就听梁州刺史田锡文恭敬道:
  “启禀九皇子殿下,下官已经发下命令,让各府各县统一拿出仓库余粮进行赈济,尽量减少流民……”
  玉黎看了他一眼,又外头看了身旁的元珩一眼,元珩立刻会意地说:“田大人,殿下的意思是,当务之急是赈灾,因此过去的事揭过不提,之后你只需配合殿下即可,明白吗?”
  田锡文连连称是。
  元珩便将昨夜玉黎提的一些赈灾的措施都和田锡文说了,田锡文对梁州熟悉,梁州大小官府、寺庙以及富人他都熟悉,因此要鼓励这些地方和人员大兴土木,就要依靠田锡文了。好在田锡文心里有鬼,生怕“九皇子”拿他开刀,因此丝毫不敢怠慢地去施行了。
  于是各级官府都拿出银两来修缮府邸,寺庙则也招人力来翻修、扩大,富人们则在官府的鼓励下兴建房产,如此,大量的流民得以安置,且每日都能领到钱去买粮食,不至于饿死。另一方面,官府用强制手段抑制米价,起先米商还有怨言,但很快他们发现外地的米商开始和他们竞争之后,就不敢再有怨言了。
  如此半月之后,霍璋和谢寻一行人终于平安到达,他们的钱粮的到来,大大的缓解了饥馑,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