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扔了妹妹的书后穿越了-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房屋设计和身上的衣着,还有屋里简陋的陈设来看,这不像是现代社会,其实别说陈设了,郑之南住的这屋子只有一张床和一张凳子,除此之外在没有其他,房子不像是用土盖起来的,像是用木头搭成,然后围了基层干草,非常简陋。
  也不像是原始社会,看衣着就知道已经有了一定的文明,郑之南从床上坐起来,一边揉着脑袋,一边看自己的袖子。
  里衣里裤,床下一双打了补丁的鞋子,都是古代样式。
  穿到了一本古代小说里?
  应该是了。
  只是不知道是架空的古代社会还是现实中的朝代。
  既然是困难模式,穿到了这么一个地方,那么已经体现了困难,郑之南大胆的猜测一下,环境如此艰难,剧情方面应该不会太让他头疼。
  按照古代的封建制度,作为男丁的自己没有被当成命根子也不应该被那个女人这么对待吧?
  初步推断,要么是寄人篱下,和对方是亲戚关系,要么是继母之类的角色。
  这样想的郑之南艰难的拿起床上扔着的衣服套在身上。
  听那女人骂的内容,自己应该是摔坏了脑袋,他摸了摸脑袋,果然在左边那个地方摸到了一个痂,很粗糙,应该是用烧火灰止血的。
  光看这家的环境就知道是穷人家的孩子。
  摊上个继母,这次不死,只能说是因为他穿过来的缘故,真身估计早呜呼了。
  郑之南只是暂时推测是继母,也有其他可能,但继母的可能更大一点。
  这样想着,郑之南已经把衣服给系好了,短打,没有绸缎衣衫那么繁复,打个结就好了,裤管扎进短靴里。
  把头发重新梳起来扎个道簪。
  这才往外走。
  本来鞋子上就好多补丁了,看衣服才知道什么叫补丁打补丁,袖子也是从小改成大的,袖子和裤腿是一圈加了一圈缝上去的。
  这家看来挺穷的啊。
  这样想的郑之南垂着眸走到了院子里,眼角余光看到了正在院子里叉着腰骂骂咧咧的女人,大概三十上下,面皮略黑,身形颇为壮硕,眼眸透着凶悍,她身后的房檐下蹲着一个干干瘦瘦的男人。
  郑之南一走出来,全都看向他。
  男人立即站起来对郑之南说:“醒了,醒了就赶紧去放羊割草,回来了把草剁了喂鸡喂鸭,别碍你娘亲的眼。”也不管郑之南是刚醒过来,身体还在虚着。
  似乎是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从无里面走出来一个小郑之南这具身体几岁的男孩,穿得衣服一个补丁都没有,梳着童子双髻,比起郑之南的瘦削,这孩子可壮实多了。
  走出堂屋,站在房檐下,和他娘一样叉着腰对郑之南说:“装病!”
  男人叫郑北,郑之南是他先夫人跟他的孩子,现在院子里站着的是他的继室,身边的男孩则是他的第二个孩子。
  俗话说的好,没娘的孩子像根草,别说这郑家都是郑娘子把持着,郑之南就是这草中草,弟弟吃肉他喝汤,有时候连口肉汤都不会给他,清汤寡水的稀饭也就对付过去了。
  人口简单,郑之南觉得自己猜得没错,这一看就是后娘和后娘生的弟弟,有了后娘这爹应该也成了后爹。
  不然怎么解释的通两个儿子,一个穿补丁瘦的被风吹下就要倒下似的,另一个新衣服新鞋子,比他矮但身体比他宽多了。
  不这么想,完全解释不通啊。
  古代应该是物资贫乏才对,特别是这村子里面种田的民户,很少有吃的这么壮实的,这一看就是光吃不干活,不然也养不出来这一身膘。
  郑之南心内唏嘘,手上也没停,依言去拿大大的背篓和磨的尚算锋利的镰刀,然后去羊圈牵羊。
  郑娘子看到郑之南那阴不死阳不活的样子就来气,走上去用指头狠狠戳着郑之南的头说:“我看你今天是不是也要再摔一次,这次要摔就直接摔死别回来了,摔不死别再想我们管你一口饭,直接滚出郑家当乞丐去!郑家的脸都要被你丢尽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连口饭都不给你这个继子吃!”
  郑之南本来头就还在疼,被戳了好几下,头更疼了。
  奈何什么情况都还不是很了解,贸然反抗未必有好下场。
  还是先去外面散散心再从长计议。
  郑之南牵着一只羊走出了郑家的院子,走出了院子也不敢回头去看,走的远一些了才侧过脸去瞄两眼,这才发现,其实郑家的房子还行,土房,看着也结实,一开始他以为所有的房子都和他的一样是木屋草房,但其实他们这个家,只有他一个人是住在用干草围起来的木屋中。
  屋旁边就是一个草棚,草棚下面放着干柴。


第218章 
  因为不熟悉地界; 郑之南考虑再三,选择往有山的地方去,山脚下凉快一些。
  这个点太阳挺毒辣的; 大多数人都应该在歇晌,等太阳不那么大的时候才会出来干农活。
  郑之南快步走到了一处有阴凉的大树下,这个地方离村子挺远的,不怕被家里人看到他的一举一动。
  确认没什么问题后郑之南才敢放下背篓靠坐在树下的石头上休息。
  刚刚那女人吵吵的脑仁现在都还在疼。
  既然是摔下来,肯定是脑震荡; 上个世界就脑震荡了一次; 这个世界又脑震荡; 郑之南有些唏嘘。
  他真是跟脑震荡干上了。
  靠坐在石头上; 郑之南把绳子系在一棵手臂粗的树上; 让羊在树周围吃草; 自己摘了一片大叶子盖在脸上; 枕着手臂靠在树旁边理思绪。
  无能无情的父亲加一个彪悍的继母; 还有一个弟弟; 而他就是那个没人疼没人爱的草; 哦不,是大哥。
  这是初步的人物关系。
  看了下自己的身形; 应当有个十五六岁了; 这年纪在古代大部分都成亲了,有的甚至都当爹了; 而他呢?
  应该是多吃一口饭都被嫌弃的存在吧。
  休息了一阵后; 郑之南腹中翻滚; 想起来自己醒过来后东西也没吃就被赶出来割草放羊了。
  他掀开面上的叶子四处打量,背着背篓牵着羊往山上走。
  这是他去了这么多世界后,第一次来到古代世界,他之前也考虑过或许某一天会到古代生活,因此学了很多适合在古代发挥的技能。
  上山打猎经历过兽人世界自然不在话下,但种田,务农知识也是一点不虚。
  当然了,制作肥皂,酿酒,食谱这些他都靠着在其他世界的时候有所涉猎,这些技能其实都是烂大街的穿越必备技能,简单易学,更重要的是好上手,材料也好找,除此之外,其他的他也学了不少,好在他脑袋瓜子还不错,记性挺好,加上他对很多东西也时常温习,自然刻在了灵魂里,轻易是忘不了的。
  不过现在想这些还太早,先找点东西吃才行。
  家里不给吃,这山上还没点东西可以吃了?
  郑之南牵着羊往山上走,边走边捡了个粗细合适的木棍,用镰刀把顶部削尖,把突出的地方削平整顺手,背着背篓牵着羊到一处有山间溪水的地方停下来,把羊拴在一旁吃东西,扔下背篓就去抓兔子。
  不费多大一会儿功夫,就抓了一只兔子,还从鸟窝里摸了几颗鸟蛋。
  升起火后,把鸟蛋扔到火堆里,接着去溪水旁边处理兔子,最后又叉了两只鱼,全部处理干净,插到准备好的树枝上,放在火堆上翻烤。
  虽然什么作料都没有,但郑之南正是饥饿的时候,光是烤的流油就足以让他觉得满足了。
  饿的时候,吃口馒头都觉得是甜的,何况是吃肉了。
  郑之南把摘来的两颗紫红色的野果子咬开,将酸甜的汁水挤到肉上。
  一只兔子,两条鱼全部被郑之南吃完了。
  怕猛地吃这么多油腻的受不住,郑之南又去摘了一些助消化的成熟果子。
  这种在山上行云流水的一番动作,让郑之南又想起了兽人世界的事情。
  忍不住有些怅然。
  怅然着也不耽误他从熄灭的火堆里扒拉出鸟蛋来吃。
  真香。
  饿久了,吃多少都不嫌多。
  郑之南吃完了鸟蛋告诉自己不要再吃了,不然晚上该肚子疼了。
  稍作休息,郑之南开始割草。
  动作利落,一点都不娇气,从他的肌肉反应来看,割草什么的,应该是经常做,所以一点都不觉得别扭甚至是生疏,很顺手。
  等郑之南弄完这些,太阳西斜,背着满满一篓草,牵着吃得肚儿圆的羊往家走。
  他不仅在山上吃饱喝足,还找了一株草药,准备晾晒后泡水喝。
  对身体有好处。
  既然早就做好了会去古代,他又怎么不恶补中医方面的知识。
  回到家时,郑之南在门口恭敬的喊了一声:“父亲,母亲,弟弟,我回来了。”
  他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两三个扛着锄头出来除草干农活的村民,有的没怎么理他,有的则跟他打声招呼,或者点头致意。
  一个仿佛与他相熟的人都没有出现。
  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有个和原主相熟的人,好从他的口中了解一些这个世界的信息。
  郑之南在门口喊完话没人理他,他就自己推开门,把羊赶入羊圈休息,开始剁草。
  剁完草加上一些鸡食儿拌在一起,喂鸡喂鸭。
  等一切都忙完了,郑之南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这身体可真够虚的。
  正在他抬手擦汗的时候,从身后冲过来一个人。
  这人正是郑之南的后娘给他生的小弟郑裕,郑裕像个放了气的气球一样往郑之南身上撞。
  郑之南在他还没挨到他时就感觉到了身后的动静,直接一闪身,郑裕一时没刹住车,直接栽进了旁边的背篓里,折腾了好一会儿才从里面钻出来。
  不等郑裕说什么,拿着棍子的郑娘子就冲过来朝着刚做完活儿的郑之南一通乱打,边打边骂:“你躲什么,故意躲开让你阿弟摔进去?他要撞你,你就给他撞,躲什么?下次再躲,我打断你的腿!”
  木棍打在后背,肩膀,胳膊,说到打断腿的时候,还有一棍子狠狠打在了大腿上。
  郑之南忍着痛低着头说了一声“是”。
  看这女人的态度,原主估计一直没有反抗过,自小被后娘这么对待,自然养不出反抗的脾气来,没有反抗也正常。
  郑之南没有反抗是因为现在反抗还不是时候,刚过来就冲动的反击,并未是好事。
  何况古代社会,尊崇孝道,一个弄不好,可就给他冠上了大罪名,一不留神就此一命呜呼更是滑稽。
  所以郑之南现在也只能先忍下来这股气,任郑娘子打他如打猪狗。
  待郑娘子消气后扔了棍子立即把十来岁的儿子揽到怀里这里看看那里摸摸,生怕磕着碰着。
  看郑之南握着胳膊站在那里,郑娘子立即横眉冷对道:“杵在哪里干什么?还不去灶火做晚食?!还想再挨顿打?!”
  郑之南立即垂着头转身去灶火。
  灶火也就是厨房的意思。
  郑之南去了厨房,看着简陋的摆设,洗菜切馍馍,馍馍有点干,应该是没死面做的,等都处理好了后开始烧火,洗了下锅后烧干,炒菜。
  在炒菜之前用猪皮擦了一层锅底,这才放菜,接着放盐。
  等把菜炒好了后,煮粥馏馍,下面煮粥,上面放着馏馍的蒸笼,所谓馏馍就是用锅里升起来的热气把馍热一热,这样吃着不干,也热乎。
  米不是什么好米,当然是和现代的精米比起来不怎么样,但也不是一般的粳米。
  大概是因为依山傍水,水田很多,这个村子并不缺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的好米吧。
  不过就算是不错的米,也没多少了,郑之南没敢多放,生怕放多了又揪他错处。
  大概放了三个人的量后加了好多水。
  郑之南这么做是对的,本来家里就是,那几个喝稠的,他喝稀的,不然怎么可能他那么瘦,弟弟那么壮实。
  估计晕倒把头上砸了个血窟窿也是因为没吃饱才搞出来的吧,郑之南这般猜测。
  这世界,不是谁都能当猎户,也不是谁上山都能抓到野物。
  他了解技巧,也懂得辨别,看得清地势,不是身材矫健之徒,一般也不敢私自上山。
  而且大部分猎户猎的东西也不舍得自己吃,趁着新鲜肯定是要拿到镇上去卖掉换钱,再买点米面粮油,给家里人扯点布之类的。
  综合各种原因原主才没得办法像郑之南这样轻轻松松从山里猎来吃得,因此饿得面黄肌瘦,乃至晕倒。
  等郑之南处理好晚食后,干完农活的郑北扛着锄头回来了。
  郑之南不被允许在堂屋用晚食,郑之南端着碗稀饭,不用看郑娘子的脸色吃馍馍喝稀饭,其实挺自在的。
  反正他已经吃了许多肉,现在喝点稀饭也挺好的。
  自得其乐的郑之南吃完了自己那份后就开始收拾厨房,待差不多后就去收拾堂屋里的碗筷碟子。
  待到郑之南把里里外外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做完后,那亲亲热热的一家三口已经洗完澡躺在了床上呼呼大睡。
  郑之南揉着腰还有肩膀回到自己的草屋,睡到那张硬的咯背的木板床上。
  说是床,不过是几张木板而已,木板上面什么都没铺,然后就是一个填充着干草的枕头。
  这日子,也忒惨了点……
  可惜啊,古代应该没有还未娶媳妇就和老爹分家的例子,除非老爹先提出来,不然他提出来就是不孝不敬。
  封建制度真是有够恶心的。


第219章 
  翌日,郑之南早早从床上爬起来; 开始围着这座院落的外面慢跑; 这个时候公鸡都还没有打鸣; 天只是微微有点亮; 是暗蓝色的。
  郑之南身上跑出汗后; 躲得远远的冲了个凉才穿上衣服回到厨房开始做早食; 他躲得远远的冲凉是怕洗澡的声音惊动了正在里面睡觉的一家三口。
  这个继母肯定就是那种一有点小不顺就会打原主的人,为了少挨打; 郑之南只能越发谨慎小心。
  早食准备的比晚上多; 毕竟吃完就要去上地干活了。
  饼子和馍馍都有; 还有一些对于郑之南来说很难吃的腌菜; 炒了两盘菜,然后煮了一锅稀粥。
  做好后,稠的都是一家三口的,郑之南照例只有一碗最稀的米汤; 配着腌菜吃馍馍。
  馍馍又干又黑; 虽然馏了馏,可该硬还是硬。
  吃惯了精细白面和晶莹的大米,对于郑之南来说; 在这里吃什么都不怎么样,只是果腹而已。
  何况昨天还吃了烤肉; 一对比; 自然是味同嚼蜡。
  吃完了早饭; 郑之南用陶罐泡了一壶竹叶茶; 扣上一个粗糙的茶碗,拎着茶罐和郑北一样扛着锄头往地里去。
  早早的去地里,赶在太阳还不怎么热的时候去地里干活,松土除草杀虫。
  去芝麻地里除草摘虫后,两人又去了水田里看水稻,水稻也是需要除草的。
  郑之南干过许多事儿,唯独没有干过农活,什么农活都没干过,之前只是学习一些理论知识的时候还不觉得,这真的亲自上阵发现,单单只是除个草,摘虫子,这腰和手就像是废了一样,又酸又痛。
  一罐水,郑北喝了大半,郑之南只喝了三碗,等他想再去喝一碗,郑北已经把罐子里的水全部喝完了。
  此时的郑之南手发红,胳膊发酸,腰更是快要直不起来,汗流浃背自不必说,脸也被晒的透红。
  一开始郑之南只是觉得继母姚雪芝是个反派角色,但看这郑北也不怎么疼大儿子,就看出来了。
  没有郑北的无视和默许,姚雪芝怎么可能这么嚣张。
  所以啊,自己只记着姚雪芝的仇是不对的,这郑北,他也得好好的记着。
  一对儿狗男女。
  虽然水被喝完了,郑之南也没说什么,因为抱怨是没用的,还有可能被毒打一顿,用手抹了下脸上的汗,看了看高高挂着的太阳,他轻声对郑北说:“父亲,要回去吗?”
  坐在树荫下的郑北掀起衣服擦了擦脸上的汗说:“我先回去,你再干一会儿,反正中午不用你做饭,你半个时辰后再回去。”
  郑之南看郑北的态度,大概经常这样,郑北回家,原主留下来多干一会儿,所以郑北说的特别自然顺溜。
  “好。”郑之南应声。
  郑北扛着锄头起身就走,空空的茶罐也没拎回去。
  郑之南看着他的背影,继续赤着脚到水田里干活。
  当郑之南在干活的时候,家里此时是个什么光景呢?
  郑娘子今早上吃过饭,看着爷俩走了后,带着儿子去张屠夫那里切了点肉,郑裕看到猪尾巴,要吃炒猪尾,郑娘子管着家里的钱盒,想着前两个月刚把三亩地的花生给卖了,交了税,家里尚有盈余,郑娘子咬咬牙把除了带着肥油的肉条买了外,又买了一根猪尾巴,特意让张屠夫把猪尾巴给剁了,买了这么多东西,让张屠夫添了一小块猪皮,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带着肥油的肉条,郑娘子回到家把肥油给片下来,炼成荤油放进罐子里,然后把瘦肉切成块,从前院那片菜园子里摘了一把豆角。
  到了快中午的时候,郑娘子炒了个豆角炒肉,然后把猪尾巴单独炒了。
  等菜炒好后,闷了半锅米饭。
  最后又做了一个蛋汤。
  等这些都做好,郑北从地里也回来了。
  他冲了个澡,换了套宽松的衣服,和媳妇孩子美滋滋的吃午饭,特意拿了半壶酒出来,喝着酒,吃着肉,快乐似神仙。
  两盘菜,肉全部都进了三人的肚子,尤其是郑裕,吃的最多,一盘猪尾巴,几乎都是郑裕吃完的。
  一块肉都没有给郑之南留。
  郑之南多干了半个时辰后,在一旁的小溪水旁洗了把脸,扛着锄头和水罐回家。
  刚刚他做农活的时候,有村民看到他还在忙活,跟他打招呼,问他日头都这么毒了,怎么还不回去。
  郑之南腼腆的笑了笑回了一句敷衍了过去。
  本来想搭个话问几句,但在不知道对方是好是坏的时候,郑之南还真不想问一些奇奇怪怪的话,惹人嫌疑。
  等他往家走,小径上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
  头上盖了一片荷叶才觉得好受点。
  周连义就是这个时候窜出来的。
  他从旁边的芝麻地里窜出来,把想着事情的郑之南吓了一跳。
  周连义看到郑之南后退了几步,哈哈大笑着说:“喏,我这里有刚摘下来的莲蓬,里面的莲子很好吃,你还没吃饭吧,先吃点这个垫垫肚子。”
  周连义是镇上秀才家的孩子,郑之南穿着短打,他还穿着长衫,衣服干净,布料一看就不是一般人穿得,身上戴着玉佩和放着草药的香囊。
  郑之南不认识他,但看周连义的一举一动,两人应该是相熟的,他把茶罐换个手拎,一只手接周连义手里的莲蓬,正待去拿,周连义忽然摆摆手说:“算了,你不方便剥莲子,我给你剥吧。”说着直接掰开莲蓬,边走边和郑之南说话。
  “听说你生病了,我之前在学堂上课,一直没空来外公外婆这里,昨日学堂放了三天假,今日我就赶回来看望外公外婆,还有你,你好点了吗?”说着把手里剥好的莲子全部放到郑之南的手里,看到郑之南在吃莲子,他把放在袖口的药瓶拿出来说:“这是我家里常用的药,对伤很好。”
  郑之南把莲蓬塞在嘴里,吃完后摆摆手对周连义说:“我的伤已经结痂了,不用上药了。”
  周连义停下脚步对郑之南说:“结痂了也要涂,这样好得快,还淡化疤痕,总之是顶顶好的药。”生怕郑之南再拒绝。
  郑之南看他的神情,想了想接受了,放在了衣服内里的口袋中。
  “这么热的天你还跑出来。”
  周连义说:“我不是想来看看你吗?可又不敢去你家,去你家两次,你母亲就要给我介绍她娘家侄女外甥女,太麻烦了。”
  听到这话,郑之南在心里吐槽,是太吓人了吧,可以想象郑娘子看到这富家小公子的谄媚样。
  “你吃了吗?”
  “我吃过出来的,知道你这个时候应该还在地里干活,吃完就跑出来了。”
  “谢谢小公子特意过来看我。”
  听到郑之南叫他公子,周连义神色一呆,立即拉着郑之南的手臂说:“怎么忽然叫我公子,是不是生我气,怪我过年的时候没有回郑家村,你以前都是叫我连义的,肯定是生我气了。”
  很好,知道了他的名,连义。
  “不是,只是母亲交代过,不能直呼其名,得叫你小公子。”郑之南为了激出周连义的名才这么说的,所以现在也只能用郑娘子的名头揭过这事儿。
  “又是你母亲,我们打小就认识,叫我名字怎么了,你不要去管你母亲,你若是怕她,当着她的面可以叫我公子,但是我们私下里见面的时候就不用这么叫了,我还当你是生我气这么久才来见你。”
  郑之南点点头说了声好。
  两人聊着聊着已经到了村口,周连义又陪郑之南走了一会儿才和他分开。
  郑之南往北边走,周连义去了南边。
  等走了几步后,郑之南回头,看到不远处冲出来一个书童打扮的男孩,愁眉苦脸的叫着周连义公子,说的什么,郑之南没听到。
  一看就是家境殷实的人家,连书童都有。
  关系匪浅,家境殷实,长得周正,老规矩,列为攻略者预备役成员。
  郑之南回到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