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总校长[穿书]-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就在他碰触的一瞬间,那棵树连同巨大的花盆一起瞬间被一阵雾气包裹。
等雾气散去之后,地上就只留下了一枝有着微弱水流的花枝。
李谈走过去将花枝捡起笑着说道:“除了我,别人碰它,它会立刻变回这个样子,虽然也有水流,但是这个水流……也并没什么用吧?”
一旁的陈冲忽然说道:“就算用处不大,但此物足够稀奇珍贵,说不定就会有人起歹心。”
李谈摸了摸下巴说道:“这个好说啊,我有一个规划。”
李白等人顿时警惕地看着他问道:“大王,又想做什么?”
李谈说道:“走,回去跟你们说。”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来,又浩浩荡荡的走,只留下一块已经被水浸润的土地,与旁边干裂的土地一对比,仿佛被神眷顾过一样。
之前偷偷摸摸跟着李谈,但是没敢跟太紧的人所以没被抓的人,此时小心翼翼的凑过来,看到那片湿润的土地之后都忍不住瞪大了双眼——难道宁王真的有办法?要不然这些水是哪里来的?
一时之间就连这些探子都有点迟疑,不知道要不要报告主家。
他们算不上那些家族的奴隶,毕竟那些家族还是需要一些在必要时刻帮他们摇旗呐喊的“平民”的,所以他们身份都是普通百姓,但是对主家却绝对忠诚。
然而就算再怎么忠诚,人也是要吃饭的。
最近因为干旱,他们甚至已经能够想到将来到了收获的时候,整个凉州颗粒无收的情况。
这样的话,就算主家再怎么帮衬他们,到了冬天他们的日子也会十分难捱。
尤其是旁边还有吐蕃和突厥虎视眈眈,这些人在入冬之前总是会过来劫掠一番,到时候他们原本就不多的粮食或许就会被胡人劫走。
若是宁王真的有办法的话,他们也不介意晚报一下。
就在这些人仔细思考的时候,李谈正在书房之中打开了一张图纸说道:“看看这个。”
在看到图纸的一刹那,李白忍不住脱口而出:“琅嬛书院?”
李谈点点头:“没错,这个布局跟琅嬛书院相差无几,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个地方,这是整座书院的中心点,琅嬛书院的中心点是书阁,而这座建筑取消了书阁,留出来放置一个巨大的喷泉,能够提供许多水源的喷泉,怎么样?”
李白皱眉问道:“你想在这里也办一座琅嬛书院?”
李谈点点头:“是啊,我看了一下,这边的空地也有不少,甚至能办的比长安那个更大,不过高楼就算了,有一个能跟琼楼玉宇相差无几的就可以了,再来一个圣人怕是要不高兴。”
李白摇了摇头说道:“此事不成。”
李谈明知故问:“哦?怎么不成?”
李白说道:“这里不是长安,甚至也比不上江浙一带,你在这里半书院未必会有学生。”
这边的胡人生活都还比较粗糙,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完全比不上对武力的渴求,所以在这种地方想要招收很多学生,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李谈听后笑道:“碎叶城比凉州还要偏远,不还是出了太白先生这样的才子吗?”
李白无奈,想要说他是个例,但是又觉得这样说好像在变相夸赞自己一样,让他又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偶像尴尬的时候,迷弟总会适当出现。
一旁的杜甫十分自然地说道:“十二郎自然是不同的,整个大唐又有几个人能与十二郎相提并论呢?”
李白连忙矜持摆手说道:“子美切莫如此说,比我强之人可是大有人在的。”
李谈笑了笑说道:“我当然知道太白先生乃是天下少有的奇才,不过万一这里有不错的好苗子呢?”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需要师徒值啊,虽然琅嬛书院在贺知章的带领下如今是蒸蒸日上,可问题就在于不教学之后,仅凭着那些学子抄书得来的师徒值还是太少。
李谈估摸着自己在凉州的时间应该不会太短,所以便打算直接在这里建立一座书院,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至于建书院的钱,李谈表示……他现在真的不缺钱。
只不过,这么大的工程,孟知涯不在,李谈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监工。
他叹了口气说道:“哎,有点想孟知涯啊。”
众人:……
杜甫等人对他十分了解,见他连图纸都准备好了就知道这件事情肯定是要办的,而且他也看得出来中间那个喷泉的设计很特殊,因为从图纸上看似乎有水渠链接整座书院,甚至连外面也有连接。
李白指了指那些水渠一样的图样问道:“这个是做什么的?”
李谈说道:“引流用的,将水引到别的地方。”
“引到书院的湖里?”杜甫指着图纸上很大的一个湖问道:“可是这座湖为什么还有支系?”
这座湖看起来是在书院之中的,但问题就在于一般内湖连接外界都是为了引水,可是凉州……要是有能够引进来的水源还至于干旱成这样吗?
所以这些支脉必然是往外流通的,可是……为什么要往外流?
李谈听后严肃得说道:“你们不觉得凉州缺一条护城河吗?”
众人:……
神特么护城河!你睁开眼睛看看外面干成什么样子了啊,哪儿来的护城河!
李谈见大家都一脸无语的样子,便说道:“护城河的水源就从书院中心的喷泉来啊,我觉得应该没问题。”
大家愣了一下,没想到他居然是这么想的。
公孙垂有些迟疑说道:“那棵树……能够支撑这么大的一个水系吗?”
他还记得李谈想要利用这个来解决干旱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更多的水源。
书院的湖,城外的护城河,还有整个凉州的灌溉问题,全靠着那一棵树……感觉有点不太可能啊。
虽然那棵树的水的确是源源不绝,可问题就在于水流不够大啊。
李谈问道:“一棵不够两棵呢?三棵呢?总有足够的时候吧?”
公孙垂愣了一下,不自在地说道:“那可真是价值连城了。”
他这么说就是想要隐晦的提醒一下李谈,换这个东西可是需要很多师徒值的,并且换第一个师徒值是最基础的,以后每多换一个,需求的师徒值都会在增加。
李谈如果真的想要换那么多的话,只怕需要的师徒值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谈听懂了他的意思,笑了笑说道:“当然是价值连城,只不过在我而言,倒还好。”
公孙垂一时之间不由得开始思考,李谈到底存了多少师徒值。
一直没有说话的王紞说道:“如果殿下有这个想法的话,那么……这个工程可太浩大了,没有个一年半载无法完工,但是……适宜种植的时间不等人啊。”
李谈叹了口气说道:“要不怎么说我想念孟知涯呢。”
说完这句话,他开口说道:“这样,书院其他地方暂时不急,先将围墙修上,然后中央喷泉先安置好,这里面重点是水渠,不过……这里可能没什么精通水渠设计的人啊。”
毕竟这里干旱的时候多,并没有什么能够引水的地方。
公孙垂在一旁说道:“我……略知一二。”
李谈眼睛一亮,一句系统出品,必属精品差点能脱口而出。
幸好他克制住了自己,憋的不行半天蹦出来一句:“那可这真是太好了,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哦,对了,劳役方面的话暂时先不用本地人,我不是带来了那么多护卫吗?先用他们吧。”
水渠还没设计好,也没有让百姓看到希望,现在贸然征伐劳役很容易引起暴动。
毕竟眼看粮食都没有了,自己家里肯定吃不饱,现在最重要的是为冬天存储食物,然后新来的刺史要征伐大家筑城,被逼急了这些人怕不是要造反!
在中原的话,造反的人每次都要经历良心的拷问,毕竟是受正统教育长大的,从小就被灌输忠君爱国,想要跟这么多年的三观作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但是这里的人……那真是想反就反,反的痛快了。
公孙垂领命而去,一旁的陈冲忽然问道:“大王,那棵树有没有名字?总不能一直那棵树那棵树的喊吧。”
好歹是绝世宝物,总不会连个名字都没有吧?
李谈听到之后,忍不住脸上一僵,笑容都定格了半晌才看了一眼李白说道:“这个……倒也的确有个名字,叫青莲语瀑。”
杜甫愣了一下,忍不住转头看向李白。
李白:??????
原本如果只是说青莲的话,李白还不会放在心上,这两个字很普通,用这两个字的也不少,而且那些花朵的颜色的确偏向青色,也的确是青莲,唯一需要吐槽的就是莲花长在了树上。
可是那个语字……真不是在逗他?
李白开始怀疑李谈是不是对他有意见,所以起了在这么个名字,可他认真回想了一下,觉得自己也没有很多话啊。
毕竟他给李谈讲课的时间都有限,平时两个人见面的次数都不多,不至于给李谈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吧?
李谈见李白的脸色有些不对,便说道:“这个……其实还有一首写它的诗呢,‘半山问道步仙踪,万里渊峦久未回。情迷且遇菡萏引,徒羡清流水盈杯。’”
杜甫轻咳一声说道:“诗不错,大王的诗越来越有十二郎的风采了。”
李白听后更加无奈,他倒也洒脱,不过一个名字而已,若是他浪费些口水,能够救的了所有□□旱所困的百姓,那倒也无所谓了。
李谈偷偷笑了一声,他原本可以改一下名字的,反正这里的人也没有几个人认识这个挂件,只不过他当初看到这个挂件,第一个反应就是李白的口水形成了瀑布,当时看到这四个字就笑得不行。
现在终于是当着面调戏了一次,也挺有意思的。
杜甫也要跟着李白走,不过在走之前,他忍不住问道:“大王,为什么青莲语瀑变小的时候,没有花盆?那个花盆去哪里了?”
对于这个他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也没有非要一个答案。
毕竟青莲语瀑本身也不是他们能解释的了的。
李谈听后心说你还真是问到我的知识盲区了,我哪儿知道为什么啊?这不得去问美工吗?谁知道他们设计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好在杜甫也只是问了一句就走了,都没有非要听一个答案。
等他们都走的差不多之后,李谈才拿出了另外一张图纸——那是一张城市规划图。
规划的就是凉州州府,图纸上整个凉州比之长安也小不了多少,甚至会更大一些,他之所以没有将图纸给大家看,主要是觉得连建个书院这些人都觉得不值得,若是再告诉他们还有更大的城池要建,他们恐怕又要苦口婆心的劝了。
李谈现在需要决定的就是这座规划中的城池是在原本的州府基础上改建,还是重新建一个。
按照节钱财来说,肯定是重新建一个省钱,毕竟在老的上面翻修需要的工程量很大,而且州府原本的布局就不怎么好。
想要改成新的那种,就需要拆除不少的建筑,什么居民楼之类的,甚至连刺史府之类的都要拆除一遍,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量。
李谈认真想了想之后决定还是重新建一个新的州府,将这破地方留给那几个家族折腾去吧!
只不过这份图纸只是最初的一份规划图,想要重新建城的话,必须仔细设计,这个时候他不由得又发出了想念孟知涯的感慨,顺便还写了封信:你快点建!建好快点过来!我需要你!
孟知涯在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正好是在琅嬛书院的实验室内。
他看看信又看看那些执意投奔李谈的学子,不由得苦口婆心说道:“你们都走了,日后这些电灯的维护谁来啊?坏了怎么办啊?凉州那个地方破破烂烂,你看连宁王去了都举步维艰,你们去那边做什么呢?”
何韬坚持说道:“长安的确什么都好,但最不好的就是这里没有更先进的知识了,恩,当初山长也是这么说的。”
孟知涯则有些不信:“长安是京城,全国的精英都汇集与此,怎么会没有更先进的知识?这里没有难道凉州就有了?”
何韬一脸理所当然说道:“是啊,因为山长在那里啊。”
孟知涯:……
好吧,他居然忘了李谈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外挂。
他忍不住又劝道:“可是他走之前不也将所有书籍都留下了吗?”
何韬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先生教,你看书就能自学了?”
孟知涯无话可说,只好说道:“那电灯的维修怎么办?”
这玩意太高端啊,他虽然也懂其中的各种原理,可问题是就他一个人,一整栋楼……至少几千个电灯,这是要累死他?
何韬说道:“我们在走之前会培养一批工匠,并且碳丝这种东西……我把配方给你吧,你自己找人去做,反正这些你比我们还清楚,你就自己搞定吧!”
孟知涯焦头烂额说道:“我也想去凉州啊!这样吧,跟电灯有关的一切留在这里都不太安全,我们干脆去凉州搞吧,反正现在只有宫里用这玩意,到时候往这边运输就是了。”
何韬:……
众人都被他这光棍精神震惊了,不过想想,好像这样也行啊,至于运输的费用……那就是圣人需要纠结的事情了,反正他们本来就不觉得琼楼玉宇应该弄这么多电灯。
如果因为这个能让圣人将电灯撤换下来,那也是不错的。
反正备用方案他们已经交给工部了。
孟知涯做了决定之后,就让何韬他们先走,说自己再将事情交代一下,需要几天处理。
实际上孟知涯才不打算跟这些人一起走,他直接传书让李谈将他召唤过去就是了。
可惜召唤过去再回长安的时候,就要长途跋涉了,如果能够两边传送……孟知涯也就想想,李谈都没有这个待遇,他也就不用想太多了。
如今琼楼玉宇基本上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站在长安城中远远就能看到那座巍峨的只差封顶的高楼。
剩下的就是一些内部装修的事情,这里面也没啥特别大的技术含量,孟知涯完全可以离开。
于是他直接写了一封辞职信,连同身上的印章一起留在了办公室,就准备溜之大吉。
等到第二天李俶过来找孟知涯,发现人已经开溜之后,不由得十分无语,尤其是信上写的那句:大唐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怎么就这么眼熟呢?
李俶认真想了半天,这才想起来这不是当初李谈非要去凉州时候写的吗?
这是有样学样?还是……孟知涯根本就是去找李谈了?
他想了想觉得应该是后者,毕竟共事了这么久,孟知涯平时也表现出了对李倓的信服,话里话外都是等琼楼玉宇建造完毕他就要回宁王府,就连圣人许诺他的工部官职他都不在意。
李俶思考之后决定不将这件事情报上去,只说孟知涯闲云野鹤,受不了京中束缚就此离去。
李隆基对此颇有些遗憾,琼楼玉宇的建造他十分满意,甚至还希望孟知涯能够再帮他设计一下温泉宫的楼阁。
本来他是想要建行宫的,然而他现在年事已高,出去游幸的机会大大减少,最多也就是去个温泉宫了,只好遗憾作罢。
结果没想到琼楼玉宇楼的主体刚建好他就跑了!
然而就算李俶没有提到李谈,李隆基也第一时间想到了李谈,他忍不住说道:“给三十一郎写封信,问问他知不知道孟知涯的下落?”
李隆基倒是没多想,这一次他的思维比较简单,那就是孟知涯既然是李谈介绍过来的,那么李谈应该对他有所了解,或许知道他的下落呢。
李谈收到李隆基这封信的时候,正对着何韬等人哭笑不得。
在何韬他们过来之前,孟知涯已经到了这里,他是知道何韬等人会来找他的,只不过他没想到这些人几乎把实验室都搬了过来!
李谈忍不住摇头说道:“你们这一路上也太辛苦了一些,这些东西搬来做什么呢?”
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那些仪器的精密度……不对,这些东西基本上也没啥精密度可言,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带过来啊,更主要的是他们只有一辆牛车,他们是嫌弃路上走的太容易吗?
也亏了大唐的京城是在长安,若是在北京之类的地方,那个距离更远,这些人岂不是要在路上走个一年?
何韬有些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说道:“之前孟先生说凉州这边比较荒凉,我们还以为什么都没有……”
过来之后发现,虽然是落后了一些,但是也并不像孟知涯形容的仿若原始社会一样啊。
李谈忍不住白了一眼孟知涯,孟知涯嘿嘿笑了笑,当初他为了让何韬他们留在长安,是说的夸张了一些,不过也不算很夸张吧,这地方也的确不怎么好。
李谈温声对何韬说道:“正好我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一间实验室,环境不是很好,你们先凑活吧,等书院建起来之后就好了。”
何韬一听顿时兴奋问道:“山长要在这里也建书院吗?”
李谈认真点头说道:“这个地方民风愚昧,其实比长安更需要书院,不过这里跟长安不同,这里更注重的是基础教育,对先生的要求也没那么高,到时候你们说不定还有要充当一下先生。”
何韬开心地说道:“那可太好了,我立刻写信回去跟董三郎他们说,让他们也来这里!”
李谈连忙拦住他说道:“你可别了,这里的环境不怎么好,先别让人来了,更何况住的地方都没有,你看连我都在住驿馆啊。”
当然刺史府其实已经修的差不多了,只不过是他还没来得及搬。
何韬想了想说道:“那我就跟他说说这里的情况,他们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罢了,山长,这里的书院还会有明理阁吗?”
李谈点头:“当然有了,基本布局跟京城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没有那么高的书阁罢了,反正在这里也用不到那么多书籍。”
何韬等人显得十分开心,搞得李谈都怀疑凉州是不是什么风水宝地了。
不过他也没工夫去管这些人怎么样,他转头就问孟知涯:“水渠都弄好了?”
孟知涯苦哈哈说道:“都差不多了。”
他自从被李谈召唤回来之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开始干活,深深觉得他还不如留在长安来着,毕竟水渠建设完毕之后,他就要重新设计书院和新的州府,想想就觉得人生灰暗。
李谈点点头,他让孟知涯设计的水渠主要是喷泉连通外界。
在水渠修好之前,李谈就已经下令让各个村镇开始修理连通水渠的引导渠,毕竟就算是李谈也没有那个财力独自建设整个凉州的水渠。
他只能负责到附近村镇的水渠,剩下的就是村镇与村镇之间的水渠,当然如果真的形成规模之后,那就不是水渠而是一条串起所有村镇的河了。
只不过就算下令,也有许多村镇恍若未闻,根本不执行,李谈也不催促,选了几个听话已经建好水渠的村镇,直接让孟知涯将水渠引导过去。
建好之后水源很快就被引到了那些村庄小镇,在看到水源的一瞬间,百姓们都欢呼雀跃,他们已经饱受缺水之苦太久了,虽然也不知道这水源能维持多久,但现在起码有了啊。
修了水渠的开开心心灌溉土地准备抢种一波粮食,没有水渠的此时大腿都拍青了,一边招呼青壮修水渠一边去求州府再给一次机会。
李谈看着孟知涯做的凉州水系网的模型,笑的十分开心:“以后水要是不听话,我就直接切断水源,都不用武力值威吓,岂不是美滋滋?”
就在他美滋滋的时候,陈冲忽然跑过来结结巴巴说道:“大王,大……大事不好……狼烟……狼烟燃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喵辣鸡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随便吧 137瓶;肆芜 30瓶;时而浅薄 10瓶;斤斤计较、飒飒飒 5瓶;库诺玛姬 4瓶;喵辣鸡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4章
李谈听后顿时一惊:“狼烟?哪个方向的?”
凉州真的是个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地方,本身气候不太好; 人少经济落后; 民风也不好就不说了。
地理位置也很坑爹; 凉州正前方连接回鹘; 北方是突厥,还跟西南方的吐蕃离得很近,这也就导致了这个地方情况十分复杂。
所以李谈听到狼烟燃起的消息之后问的就是哪个方向的,毕竟也不确定到底是哪一家。
唯一可以排除的大概就是回鹘; 回鹘如今跟大唐的关系十分不错,贸易往来也很频繁。
李谈当初还跟朱邪狸说过回鹘的商队别劫来着。
陈冲满头冒汗说道:“是……是突厥方向。”
突厥方向?李谈心中有些纳闷; 现在刚刚入夏没多久,突厥部族正是逐水草而居的时候,如今凉州这边干旱的不行; 这边的水草自然也不太好,所以这个时候许多突厥部族应该都距离凉州很远才对。
若是他们想要攻打凉州的话; 就必须要从很远的地方跑回来,这是抽什么风了?
不过现在也并不是考虑这件事情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