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总校长[穿书]-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胍孟卤叱遣钩湟幌伦约旱木浮
  只不过段秀实虽然年轻,在打仗方面却十分老道,并且稳扎稳打。
  他直接调来了三万人,准备跟突厥死磕。
  所以突厥这一波攻城根本没有讨得好处,不过却让突厥将领看清楚了大唐边军有多少人。
  在发现唐军人数众多之后,突厥将领果断调兵,这就有了那一队传令兵。
  段秀实越想越是可惜,不由得说道:“早知道突厥援军来不了,我应该带人直接打出去的。”
  守城实在是太被动,只要己方实力较强,或者说是两边实力差不多,段秀实都喜欢主动出击。
  李谈笑着说道:“现在也不晚啊。”
  段秀实想了想决定还是找机会出兵,毕竟这个机会千载难得,而且他原本以为这次打退突厥的功劳足以让他升职。
  可是如今看来,这个功劳怕是要打个折扣。
  虽然宁王说了这次多亏了他指挥若定,所以功劳肯定都是他和将士们的,可段秀实却觉得这份功劳他拿着烫手,必须有相符的功绩才行。
  他们两个在这里讨论出不出兵,而其他人则是对李谈在这一场战斗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术法十分感兴趣。
  其实他们早就知道李谈怕是来历非凡,但之前也不过以为他在治病救人这方面有特殊本领,没想到在战场上居然还有奇效。
  李白叙述的十分引人入胜,到后来连段秀实都听住了,所有人都围着李白,反而是李谈这个正主被放在了一旁。
  对此李谈十分感动,并且开始努力吃。
  之前的时候没觉得带来的厨子做东西多么好吃,然而这次回来他才发现,这些东西真的很好吃啊。
  不过再好吃,也比不上朱邪狸给他烤的那一条羊腿。
  就在李谈吃的不亦乐乎的时候,那边李白终于是说完,众人满足了好奇心,转头看着李谈,一瞬间刚刚带上的神仙滤镜就碎了一地。
  众人对视一眼,觉得……还是该怎么样怎么样吧,反正他们大王又没变。
  李谈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公孙垂忽然说道:“近日邸报之中有一些有关契丹和奚部的战况。”
  李谈挑了挑眉说道:“拿来我看看。”
  公孙垂将邸报拿来之后,李谈随便翻了两眼结果有些惊讶地问道:“黑水靺鞨居然也参战了?唔,还是帮忙来的?”
  他原本以为那边的胡人应该会联合起来一起反叛的,结果没想到黑水靺鞨居然对大唐这么忠心,这让他一时之间心情有些复杂,尤其是在想到黑水靺鞨就是后世的女真之后,就更加复杂了。
  公孙垂说道:“是的,为了联合黑水都督,圣人将原本出家祈福的远安郡主嫁了过去。”
  李谈顿了顿,最后抿了抿唇说道:“我以为静乐公主和宜芳公主的悲剧已经让圣人知道送宗室女联姻没有任何用处,他为什么还这么做?”
  他越说越觉得有些愤怒,自从大唐开国以来,就不停的再送公主出去和亲,这些公主下场好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都被外族所杀,为什么李隆基还这么做?
  如今大唐还没有太过空虚,与契丹和奚部也是有一战之力的,黑水靺鞨能带来多大的助力?
  只可惜,他生气也没有用,远安郡主已经嫁了,就只能希望她的运气比两个表姐好一些吧。
  因为这件事情,李谈之后的心情就没那么兴奋,总觉得他们这边需要加快脚步,他转头看向孟知涯问道:“书院建设怎么样了?”
  孟知涯点头:“已经差不多了,你若是要招生,可以直接宣传了。”
  李谈刚刚点头,结果就听到门廊出有侍卫说道:“禀大王,兵部急报!”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玩明日方舟,每次抄作业都感觉自己不是失忆是失智,尤其是有大佬一级卡推图的时候,感觉玩的不是一个游戏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三千烟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爱种花的流氓兔 11瓶;喵辣鸡、lmrabbit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8章 
  李谈让人将急报呈上来; 拆开之后一看,顿时忍不住嘴角一抽:“安禄山终于是有动静了啊; 我还以为他死在去范阳的路上了呢。”
  众人原本都已经开始论曲谈诗了,在听到这句话之后; 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来。
  李白问道:“安禄山如何?”
  李谈将急报给他们看说道:“安禄山打着清君侧名义反了。”
  杜甫皱眉说道:“清君侧?他一届罪人; 有何脸面说清君侧?”
  李谈说道:“正因为是罪人才要清君侧嘛,要不然怎么体现出他是被冤枉的呢。”
  王紞一拍食案说道:“安禄山能这么快就起兵,看来图谋非止一日; 此等狼子野心之人,也敢妄图说什么清君侧?”
  李谈摊了摊手:“然而百姓不知道啊; 之前圣人对安禄山多么礼遇,许多百姓没准觉得这位就是大忠臣呢。”
  清空忍不住问道:“大王; 您这是哪边的?”
  李谈轻咳一声说道:“我只是跟你们说; 不要小瞧安禄山。”
  “他就算反了又如何?”陈冲一脸蔑视:“就他手上那些兵又如何抵得上大唐的百战之师?”
  李谈看着他问道:“百战之师?你说这四个字的时候心不心虚?”
  陈冲也一头黑线:“这些年来大唐也四处征战; 怎么就不算百战之师了?”
  “你说算就算吧; 这次突厥来犯,你觉得如果不是朱邪狸出手帮忙; 我们有多大的胜算?”
  陈冲一噎,虽然他对大唐十分有信心; 但有信心是一回事; 盲目是另外一回事; 他也真不敢说他们就一定能赢。
  但是说实话有点打脸,他就只好转移话题说道:“这次也算不上是朱邪世子帮忙吧?明明是大王去帮他。”
  李谈摆手:“计较这个就没意思啦。”
  公孙垂忽然有些疑惑问道:“清君侧……他清的是谁啊?”
  如果李林甫如果还活着,那么不用问; 清的肯定就是他。
  只是如今……朝堂上虽然也算不上风气整肃,但像是李林甫那样公然结党营私,把控朝廷的人基本上也没有。
  若是非要算的话,或许杨国忠也能算一个,不过杨国忠的仇恨明显还不是那么大,毕竟他上位时间段,暂时还没来得及做点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李谈其实也有些纳闷,按照这个节奏,清君侧……那只能是针对高力士了啊。
  毕竟深受李隆基信任,同时还拥有权势的人,排在第一的就是高力士。
  只不过高力士的名声比李林甫可是要好很多,虽然他提拔起来的宦官集团其他人都不怎么样,但是这些人的危害显然也比朝堂上跟着李林甫混的那些人要小许多。
  在心中疑惑之余,李谈看着段秀实问道:“有压力吗?”
  他之所以这么问也是因为军部急报也不是随便发的,给他们发过来就代表着他们要随时做好调兵的准备。
  段秀实:……
  要说没压力那是假的,毕竟突厥还没有退兵,虽然之前有了退兵的迹象,不过那也只是迹象而已。
  万一突厥得到了消息发现跟自己接壤的契丹和大唐东北的大部分土地都陷入了战火,他们想要趁火打劫不肯走了怎么办?
  到时候凉州或许就会腹背受敌!
  李谈看着他的表情就笑道:“不用太担心,契丹他们暂时打不到凉州来,安禄山的目标也不会是凉州。”
  安禄山既然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那么他的首要目标就是冲着长安去的。
  无论他是真的要清君侧也好,还是有自立的想法也罢,长安都是一个必须拿下来的地方。
  毕竟这个地方的象征意义实在是太大。
  段秀实听后心下稍安,认真思考一下发现也的确是这样,无论是契丹还是奚部,就算是安禄山估计都没有人愿意耗费大量的兵力攻打什么都没有的凉州。
  不过,安禄山的行动让李谈着实有了一点危机感,他本来以为安禄山就算要反也会回去蛰伏一段时间。
  毕竟如今大唐黄河以北基本上都是胡人杂居的地方,而安禄山这些年在范阳经营,胡人对他的认可度非常高,所以他回到了范阳,基本上也就相当于大唐的河北地区落入了名义上是大唐疆土,然而实际上却不归大唐管辖的尴尬境地。
  安禄山有兵有粮,凉州这边发展的若是慢一点,怕是等到时候安禄山打下了长安,他这里也没有发展到能够容纳许多人来避难的地步。
  于是李谈转脸就开始写信催促杨国忠送一批死囚过来,有技艺在身的更好。
  然后转头就压着孟知涯赶紧建设学院以及水系。
  孟知涯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以前作为墨家子弟,他也经常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毕竟他学了一身的本领,结果平时做来做去都是一些小玩意。
  可是自从他跟了李谈之后,做的倒的确都是大工程,可是这样全年无休的状态,简直让人分分钟崩溃。
  李谈跟他保证说道:“我知道你最近很累,你放心,只要将水系差不多建设起来,我是说州府周围,偏远的地方自然是不算,那时候你肯定有假期。”
  孟知涯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还重新规划了一座城池,就在学院旁边那块地上!”
  李谈顿时有些尴尬,做这件事情还真是已经提上日程了。
  当初学院设计的时候,李谈就有过一个想法,直接将学院设计成整个城池的中心,所有有资格的学子都在这里求学,外面才是普通民众生活的城池。
  不知道这样建起来之后,多年下来,整座城池的学习氛围会不会变得十分浓厚?
  就如同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般。
  不过这只是一个初步设想,具体能不能行还是要跟孟知涯商议。
  现在被孟知涯戳穿了之后,李谈只好说道:“现在又不是没有州府,建城这话事情可以稍微放一放嘛,到时候肯定会给你假期的!”
  孟知涯没再说话,他压根就不信什么假期。
  像是在这样的弹性假期,说不定到时候就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假期就直接泡汤了。
  在安抚了一番孟知涯之后,李谈就打算回书房给杨贵妃写信,让她若是可以就劝李隆基不要去马嵬驿,直接来凉州。
  他觉得杨贵妃应该是愿意的,毕竟去了马嵬驿,她也不清楚自己会不会还变成士兵们要求诛杀的祸世妖妃。
  但来凉州的话,好歹这里是李谈的地盘,而且他手里也有兵,杨贵妃应该不会那么轻易的就被处死。
  对于保杨贵妃一命,李谈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他自从穿过来之后,虽然个杨贵妃经常会有分歧,也经常忽悠杨贵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方也曾经帮过他。
  李谈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就当是一报还一报了。
  就在他准备去书房写信的时候,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转头装作不在意一般对王紞说道:“我曾听闻王侍郎书画双绝,诗也一绝,只是不知道有没有荣幸请他来为学子们教课?”
  王紞听后愣了一下,满脸茫然问道:“为什么?”
  他的兄长就是王维,而王维如今是吏部侍郎看上去就前途无量,圣人对他好像也蛮喜欢的,何必跑这么远来当老师?
  李谈听到他这么问,一时之间也有些语塞。
  他总不能告诉王紞,之所以让王维过来,根本原因是安禄山攻破长安的时候,王维没能跑掉,然后在安禄山的压迫之下,他不得已接受了安禄山的委任。
  当然是不是真的压迫和不得已谁都不知道,但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等到大唐收复长安的时候,王紞是用自己的功劳去换王维性命的,虽然后来王维还是官至右丞,但到底不是那么受信任的。
  李谈是忽然想起来这件事情,觉得王维有点可惜,便想给他一个不用面对艰难抉择的机会。
  至于王维为什么受了伪职,为什么不在城破的时候直接殉城这种事情……李谈总觉得这其中应该是有什么隐情。
  毕竟王紞声明不显,就算安史之乱之中立过功,但是在王维这种几乎是叛国的罪名面前,怕也是不够看的。
  然而当时朝廷就是放过了王维,这里面或许有对方是世家王家之人的缘故,但更多的可能是王维在接受伪职期间,也为大唐提供了不少情报。
  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这样一个用弟弟功劳换来活命机会的人,怎么会还能坐上宰相之位。
  当然这一切的猜测都基于一种李谈对于世家的信任。
  虽然世家有的时候挺没有节操,乱世之中,一个家族的子弟同时事多个政权的情况都存在,但安禄山不一样,他是胡人。
  在民族大是大非之上,世家还是拎得清的。
  不过如今王紞这么一问,他也觉得这个理由太突兀,只好笑着说道:“没什么,就是曾听闻王侍郎曾经向往大漠风光,如今你在这里,他若有时间,过来看看,顺便上两堂课也是好的。”
  李谈说完就走了,毕竟再继续留下去,他还不知道要胡诌出什么来。
  实际上王紞也是迷茫的,他对自家哥哥多少也有些了解,王维这个人喜欢的是山水田园,无边美景,用后世的话来形容就是小清新。
  这样的人可能向往江南,但是大漠……?
  王紞一时之间满脑子问号,不过很快他就将这件事情抛之脑后,毕竟现在需要他做的事情太多。
  李谈回到书房之后,提笔给杨贵妃写了一封信,然而写着写着他忽然就有点写不下去了。
  李隆基能跑,杨贵妃也能跑,所有的高官侯爵都能离开那里,可是普通人怎么办呢?
  更甚至宫人都可能离不开。
  因为刚刚叹气王维,李谈忍不住就想到了王维的《凝碧池》,这首诗所写的那个主人公,不就是留在宫中的伶人,结果因为不愿为安禄山取乐而被杀。
  李谈叹了口气,心中有些郁郁,同时也给贺知章写了一封信,让老人家尽早过来。
  至于琅嬛书院,只要安禄山没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应该就不会动那里的学生和书籍。
  第二日李谈将信件发出去,正好也收到了杨贵妃的信,然后才知道这一次安禄山所要清的君侧就是他。
  李谈满脸问号,他一没结党,二没操控朝政,清的哪门子君侧啊?
  然而皇室生活或者说是贵族生活距离老百姓们都太远了,安禄山需要一个理由,所以他就开始宣扬李谈不知与何人学了些方术,便开始在长安炼制丹药,称能起死回生,以此来招摇撞骗。
  就连圣人也为他所骗,对他疼爱有加。
  然后就是各种莫须有的罪名,什么李谈飞扬跋扈啦,什么李谈因与李林甫有仇怨,所以害死李林甫啦。
  众人在得知这些的时候,都有些哭笑不得,李白冷哼一声说道:“李林甫死有余辜,更何况从头到尾他生病死亡都与大王无关,倒是大王不计前嫌救了他一次,第二次的时候大王自己也险些遇刺身亡,怎么就害死他了?”
  李谈看着所有人都义愤填庸的模样,心说安禄山这次这个脑洞虽然开的大,但不得不说已经开到了点子上。
  王紞在一旁不知道他想什么,只是担忧说道:“安禄山如今大肆宣扬这些事,百姓愚昧,怕是要信的,大王的名声……”
  李谈倒是不在乎什么名声,反正交给后人评论好了,而且千百年下来,好的能变成坏的,坏的能变成好的。
  最经典的大概就是始皇帝焚书坑儒事件,这让始皇帝挨了多久的骂啊。
  公孙垂说道:“圣人应该……不会任由大王被如此污蔑吧?”
  按照李谈受宠的程度,应该不至于吧?
  李谈摆摆手说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种事情一时半会解释不清,更何况安禄山为了证明自己,肯定是要大肆宣扬的。”
  杜甫在一旁有些无奈:“大王,您都不着急吗?”
  他们听了之后一个个都气得不行,反而是作为主角的李谈看上去十分冷淡,简直让人怀疑被骂的那个是不是他!
  李谈笑了笑转头对公孙垂说道:“将捷报露布至京,剩下的就交给流言自己发酵吧。”
  毕竟之前安禄山将他形容的一无是处,如今在这一份捷报就是用来打他的脸的——真的一无是处的人,怎么可能到了凉州连突厥都打跑了?
  不要说当地有将领什么的,段秀实来这里之前,凉州年年都会被劫掠两次,一次是入冬之前,一次则是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
  后来就算段秀实来了也只不过是能保证一年只被劫掠一次而已。
  如今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候,李谈在这一份捷报相信能够给朝廷带来信心。
  李白等人一看李谈这大概是早就想好了,干脆也不担心什么,反正……担心大概也没用。
  正如李谈所想,原本要退走的突厥军队仿佛是有了其他想法,居然只撤走了一部分,留下了大约一万人马左右,而另外一万人马似乎撤了回去。
  李谈看着这一万人马,认真思索要不要再去抢一次。
  一旁的李白跃跃欲试,他发现跟着李谈出征十分的痛快,那是真的“十步杀一人”,而且还不用担心自身安危。
  公孙垂和孟知涯都拼命反对,他们两个简直是怕了李谈了,一方面是担心李谈出去会有危险,另外一方面——建城建水系都是多么大的工程啊,他就这么将事情交给他们两个,甚至连人手都不够,这是开玩笑吗?
  最后李谈只能无奈留下来协调一下各方面的工作,当然重中之重就是招人!
  他跟公孙垂估算了一下,觉得人才缺口非常大,如今就算是州府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勉强能够运行,再多的人才就没有了。
  当然这些还算好的,脑力劳动的人其实还算好找,只要李谈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是建城的民工从哪儿来啊?
  公孙垂忧心忡忡说道:“凉州人太少了,每年征发徭役都经常没多少人。”
  李谈有些诧异:“没人?不应该啊,凉州人在少它也是一个州啊。”
  上中下州是以户数来算的,凉州算是下州,但现在大唐人口算是在增长,之前大索貌阅的时候,户部呈上来的数据是现在有近六千万人九百多万户,下州的标准也从不满两万户变成了不满三万户,而如今凉州大约是两万五千户左右,算算人口大概就是十二万左右。
  在这个青壮都要服徭役的年代,怎么会征不上来人?
  公孙垂说道:“我看了一下以往的资料,发现有许多人为了逃避徭役自残。”
  李谈震惊:“自残?”
  公孙垂叹息:“其实不仅仅是凉州,各个州基本上都是如此。”
  李谈顿时沉默,按照大唐律法有残疾者是不用服徭役的,但必须是重度残疾才可以,这些人为了逃避徭役自残之后,那就一辈子都是残疾了。
  其实也不难理解,如今的徭役是属于无偿劳动,而且在官府的高压之下,工作还十分辛苦,自然是没有人愿意的。
  如果让李谈来说,服徭役就应该发工资,不发工资人家吃什么啊?只是干活的时候给点口粮,还经常会克扣,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现在大唐的政策就这样,就算李谈掌管一州也不可能将这一州的政策改变。
  他想了想决定换个方法,直接说道:“那就不征发徭役了!”
  公孙垂茫然地看着他,不征发徭役的话,人从哪里来?
  李谈转头就去找孟知涯说道:“你带着唐堂去成立一家匠班,让他当掌柜。”
  孟知涯有些意外:“唐堂来?”
  李谈点点头,他现在手上能用的人不多,而且按照最近师徒值的入账和出账来看,有点入不敷出的意思,也不敢轻易再抽知交,所以就只能让唐堂顶上。
  虽然唐堂年纪不大,但是在这个年代十几岁已经能够顶门立户,他好歹今年已经十三了,而且常年刀口舔血的生涯让他看上去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再加上满身的煞气应该是能镇住场子的。
  当然其实唐堂就是一个名义上的掌柜,实际上这个匠班肯定是操控在李谈和孟知涯手里的。
  孟知涯有点不明白李谈是想要做什么,便详细询问了一下。
  毕竟匠班的存在是在明朝开始盛行,这年头的匠人基本上都是官府控制,户籍都在匠户,每年做多少事情都是由官府指派的。
  李谈就给孟知涯科普了一下后世的建筑公司,不过肯定是用不着那么多东西的,毕竟匠班刚刚成立,想要那么全也不太可能。
  大概更类似于后世包工头一类的存在。
  孟知涯倒是接受良好,他立刻明白了李谈的意思:“你是想要雇人来建城?”
  李谈点点头,孟知涯有些发愁:“雇人那要多大一笔钱啊?”
  李谈规划的城池可不小,而且选址也算是东西方的咽喉要道上,严格算起来,其实比凉州府还要适合当贸易中转的城池,那边唯一的缺点就是……水草不丰。
  所以人们只能选择绕路走,要不然没有补给怕是要死在半路。
  当然这个难点在李谈这里就不是问题,所以他规划了一座十分巨大的城池,就是为以后东西方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