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总校长[穿书]-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同于刚刚那人的嚣张,客气问道:“不知阁下出身何地?”
  那中年男人顿时来了精神,对啊,你挤兑我们不是真正的世家,你就说说你自己呗。
  王紞微微一笑说道:“在下姓王,出身河东王氏。”
  众人:河东王氏?!!!
  这还真是世家子啊?
  而且还不是什么小世家。
  河东王氏虽然比不上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有名气,但也是十分有底蕴的一个世家,往上追溯的话祖先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七窍玲珑心比干。
  众人在得知王紞家族之后,瞬间哑火,心里不自觉的就低了一头,毕竟王紞是真正的世家,他就算别的都不出挑,就这一个姓氏就能压所有人一头。
  王紞看到那些人的脸色,忽然就明白了李谈派他来的用意。
  他就说李谈既然不来为什么还要送这么珍贵的礼物,居然是想要用他的家世来打脸!
  王紞心中哭笑不得,但还是做足了礼数,至少不能丢了河东王氏的脸面啊。
  在王紞走了之后,那中年男人气的满脸通红,只连连说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尹昉叹了口气,忽然就如同老了十岁一样,有些意兴阑珊地说道:“这位殿下看来是不打算优容我等了。”
  中年男子开口说道:“他真的以为将那些官员换成自己的人就掌握凉州了吗?这州府之中我们的产业遍布全城,他又能如何?”
  众人一愣,觉得到也是这个道理,毕竟就算李谈有再多的政策颁布,等到执行的时候,他们都不配合,李谈能怎么样呢?
  尹昉也振奋一下精神说道:“之前是我等太保守,让这……小觑了我等,如今倒也是该让他看清我等实力的时候了!”
  众人连连点头,大家都记恨着刚刚被打脸的事情,虽然心里都知道自己家不是真正的世家。
  然而这么多年下来,他们在凉州得到的就是世家的待遇,结果李谈派了王紞过来,虽然王紞并没有说什么,可他的存在就是赤果果的嘲讽啊!
  就在这些人议论日后要怎么不配合,怎么给李谈的工作当阻碍的时候,李谈正在听王紞回报事情经过。
  在得知那些人被嘲讽之后,李谈不由得眉开眼笑:“哼,一群土鳖还想冒充世家。”
  冒充世家就算了,还想跟他拿乔?都滚蛋吧!
  当然李谈的重点在最后,不过他说出口却是前面那个借口,毕竟能跟在场的人形成共鸣。
  他手下这点人,王紞和杜甫不用说,都是世家,杜甫的家世也算不上显赫,然而他的母亲是崔氏,哪怕就是旁支也不是普通家族能够娶来的。
  就连陈冲都是出身世家,大概也只有公孙垂和李白两个人出身算不得好。
  只是这两个人也是接受过正统教育的,对于这样的观点也能接受。
  在笑过之后,公孙垂便说道:“大王,这些人心胸狭隘,怕是日后都要为难我们。”
  李谈说道:“他们如何为难?是打突厥用得着他们,还是建新城用得着他们?”
  公孙垂无奈:“别的不说,入秋就要收税,如果在收税的时候他们拖延一番,也够受的。”
  是的,他们只要拖延,就能让李谈给朝廷留下一个办事不利的印象,毕竟简简单单一个税收都折腾那么久,自然是刺史无能?
  什么?当地百姓不配合?那就更是刺史不得民心了。
  李谈倒是一点也不担心,直接将孟知涯喊过来问道:“新城建造的如何了?”
  孟知涯死鱼眼看着他问道:“你以为我会仙法吗?说句话就建造好一座城的那种?”
  再催他真的要罢工了啊!
  李谈见他要炸毛,连忙摆手说道:“我找你过来就是问问,我们先挑一些重点建设,就先把生活区域建造出来,也不必要很完整,划分区域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来吧。”
  在李谈的设想中,这一座城如共同后世的城市一样,包含不同的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有自己的商业中心也配套生活设施,而市中心自然是最繁华最全面的。
  如今李谈的要求就是先将市中心建设出来,配套的居民区,商业区,还有行政区,这三个只要先建好,那么就可以陆陆续续往里面搬了。
  孟知涯在听了之后,认真想了想说道:“也不是不行,从中心一点点向外扩建也可以,只是这样的话,许多地方都是要留下拼接的余地,比如说下水管道,这个……我回头想想。”
  李谈听到下水两个字,本来还想能不能弄个自来水,不过他又将话给咽了下去。
  自来水这东西是需要水泵站的,而水泵站就涉及到了水泵和动力机,动力机就不说了,水泵就涉及到太多,根据用途都能分出十几二十种,这东西想要研究出来,就算李谈能够提供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难做到,因为这年头的工业加工还都太粗糙。
  很多零件的精度都根本不能达标,李谈想了一下,为了能够早日用上抽水马桶,他觉得自己应该先着重研究这方面的东西。
  有需求就会有动力,李谈一想到能够过上有自来水,有抽水马桶的生活,就十分有动力。
  孟知涯看李谈心中有数,便跟他交代了一下书院的建造进程。
  比起城池来说,书院的建造就简单很多,虽然占地面积也不小,俨然是一座小城,但它内部只有最基本的生活设施——宿舍,教学楼,还有其他各种需要用到的场地和实验室。
  除了这些之外就没有别的了,而城池则会多各种功能建筑以及商业区。
  李谈看了一眼书院的进度掐指一算,笑着说道:“这样下去秋天开始就能投入使用了啊。”
  孟知涯点点头问道:“你真的打算将泉眼放在书院,而不放在城池之内?”
  无论再怎么看都是放在城里比较好啊。
  李谈犹豫了一下还是坚持说道:“就放在书院吧。”
  虽然这座城是他建立起来的,但是将来肯定是要归朝廷管辖,李谈从来也没有自立的打算。
  建这座城池的原因也不过是想要重新建立一个以他为首的凉州体系,归根究底就是他觉得凉州情况太复杂,所以打算破而后立。
  不过日后等安史之乱结束了,这座城池或许会迎来别的统治官员,将泉眼放在这里,谁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书院就不一样,谁敢动书院,他就完全有正当理由直接搞死对方。
  孟知涯见他坚持,也就没在继续劝说,只是说道:“你之前说的那个什么自来水的构想挺好的,你怎么想到这个的?”
  李谈看了他一眼说道:“如果我说,我曾经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你信吗?”
  孟知涯微微一愣,继而想到李谈来历特殊,便笑着说道:“当然信啊,为什么不信?”
  李谈点点头:“那就是了,不是我想的,而是当年我生活的地方这个是最基础的。”
  孟知涯好奇问道:“那里还有什么是这里没有的?”
  李谈听后顿时纠结了一下,这个问题要是回答起来那可真是太复杂了。
  没有的东西太多了啊,毕竟中间是一千四百多年的时光,这么漫长的时光足以让整个世界天翻地覆,全面蜕变。
  不过他还是捡着一些比较简单的说了一遍,孟知涯显然对他所叙述的那些东西很感兴趣,其中最感兴趣的大概就是机器人。
  于是在他不停追问机器人的制作方法,动力原理之后,李谈就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让你话多!
  对于现在的人而言,机器人这东西如果真的出现了,那么只会被当成神物,不是人间能轻易出现的那种。
  这其中蕴含的各种工业技术和各种知识都太多了,那是一张嘴能解释的过来的吗?
  尤其是孟知涯还是半个专业人员,在某些地方他经常会提出一些一听就十分专业的知识。
  然而……李谈他再开挂也还是个人,不可能所有地方都有所涉猎!
  李谈被问的满脸崩溃最后说道:“我不知道,我又不是研究这些的,你再废话我就把你拉黑名单了啊!”
  孟知涯问道:“最后一个问题,黑名单是啥?”
  李谈:……
  算了,他还是走吧,是制定新策啊,还是研究怎么收拾当地豪族不痛快?
  孟知涯看着李谈的背影十分痛心,这么多好东西怎么就都没记住呢?
  至于李谈是不是在胡扯,孟知涯觉得,如果他能胡扯出一整个体系来,那这人恐怕真的就是神仙了。
  李谈刚出门就看到公孙垂急匆匆而来说道:“大王,邸报!”
  李谈看他的面色不太好,顿时心中一紧:“怎么了?逆胡打到长安了?”
  公孙垂微微一愣,实在没明白为什么李谈的脑回路转到了这里,不由得说道:“逆胡……应该没有,朝廷已经命人御逆胡。”
  李谈听后微微放心,看来安禄山还没逆天到那个地步,不过,既然不是安禄山打过去了,公孙垂这脸色又是怎么回事?
  他接过公孙垂递过来的邸报认真看了两眼之后,不由得脸色也不太好。
  邸报所书,前些时日以来长安霪雨不止,米价逐步攀升,朝廷为了抑制粮价,令出太仓米十万石,低价卖给百姓。
  京中诸公十分迷信的表示肯定是有冤案,于是李隆基便下令让大理寺以及京兆疏决囚徒。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大雨一连下了六十天,京城里许多房屋都被破坏,物价继续攀升,而后又令太仓出米一百万石,平价卖与百姓。
  与此同时洛阳那边也大雨不止,比长安尤甚,直接淹没了十九个坊。
  在这种情况之下,凉州这边基本上是得不到什么赈济粮了,那边都忙着赈济灾民呢。
  凉州虽然干旱,但……又不是第一天旱了,更何况之前已经给了一批。
  李谈看完之后心中庆幸,幸好他没有上疏申请,直接准备先斩后奏,否则凉州只怕真的要饿殍遍地。
  如今全州的水系系统虽然没有完全建设完毕,但已经保证了州府周围大部分耕地能够正常种植粮食。
  至于其他地方,等水过去的时候,估计还能抢种一些别的作物吧。
  在这种灾害消息之后,紧接着就是各种官员调度和战报。
  然而第一条战报不是吐蕃,不是突厥也不是安禄山,而是一直被李谈忽略的南诏。
  夏五月,云南王阁罗凤领兵来犯,剑南节度使郭虚己不敌,力战而亡。
  五月戊子,以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领兵六万讨伐云南,与云南王阁罗凤战于泸川,官军大败,死于泸水者不计其数。
  六月,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率兵击云南蛮于西洱河,粮尽军旋,马足陷桥,为阁罗凤所擒,举军皆没。
  李谈看着这一条条军报,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么多将领,那么多官兵,居然在云南达成了三连跪成就,他也不知道是阁罗凤太强,还是这些人都是草包!
  在连续三次都打不过阁罗凤之后,大唐在云南的防线正在逐步后退。
  只不过暂时看起来应该是不会再跟阁罗凤死磕,毕竟现在大唐的重点是剿灭安禄山。
  而在抵御安禄山这件事情上,好歹将领们都还算靠谱,至少看到名字就觉得很靠谱。
  五月,以郭子仪为灵武太守、朔方节度使。
  六月,以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兼御史大夫,令募兵三万防守洛阳以御逆胡。
  李谈看到这一条的时候,心里就咯噔了一声。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封常清会被猜忌处死,让他自己募兵,可不就相当于兵马都是他自己的吗?
  等到封常清逐步打胜仗,威望愈来愈高,李隆基自然要怀疑他是不是会成为下一个安禄山!
  而让李谈来看的话,让封常清自行募兵这件事本身就十分愚蠢。
  只不过朝廷如今也没有办法,之前在南诏已经折戟数十万兵马,如今还要抵御吐蕃和突厥,根本没有那么多兵马!
  李谈叹了口气,希望到时候他能做点什么,至少保下封常清。
  他看着军报再看看舆图,对着这遍地开花的战争简直是觉得有心无力。
  毕竟这些事情他都插不上手,也没办法去插手,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固守凉州,将凉州打造完毕之后,等看有没有几乎继续向北推进,抵御安禄山。
  就在他看着凉州的地图思索要将建设的重点放在哪里的时候,公孙垂又说道:“大王,还有一件事。”
  李谈抬头看着他,公孙垂说道:“哥舒将军风疾渐重,已经被召还回京了。”
  李谈微微一惊:“什么?我怎么不知道?”
  公孙垂说道:“刚来的消息。”
  李谈摆手说道:“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哥舒将军的病。”
  他知道哥舒翰会深受风疾困扰,等到打完吐蕃回京之后就会被留在京中养病。
  李谈也计划好了,等哥舒翰回去的时候他去送行,给哥舒翰治治病,至少让这位将军少些病痛。
  然而没想到哥舒翰的病情居然提前加重,他想了想说道:“立刻备马,我前去见哥舒将军一面。”
  公孙垂说道:“可是哥舒将军已经在还京的路上了,是前日走的。”
  李谈:……
  虽然说哥舒翰身患重病,在路上肯定不会走太快,但他也没有理由快马加鞭不吃不喝的赶过去,就为见一面啊。
  不过想想,反正年底的时候他是要回京述职兼过年的,哥舒翰的病应该不至于拖不到那时,也就不再执着这件事情。
  李谈叹了口气说道:“哥舒将军倒是难得的良将……不对啊,吐蕃还没被打退,他走了谁来打吐蕃啊?”
  李谈这时候才是慌了,怪不得之前吐蕃还能有精力跟突厥联手,原来是因为哥舒翰病重!
  公孙垂看着李谈慢吞吞说道:“大王您前些日子才往京中发了捷报,而如今突厥也有了退兵的意思……”
  李谈:……
  他低头看了看舆图,呆滞说道:“其实我真的不会打仗啊!”
  就在李谈发愁的时候,京中更是一片愁云惨雾,当然弥漫整个京城的愁苦并不是为了边疆的战事,实际上对于这些战争普通百姓基本上是感受不到什么的,让他们难受的是这不停下着的雨。
  李隆基难得也没了寻欢作乐的心思,看着桌子上一封封战报,沉默许久这才说道:“哥舒翰病重,则何人可替?”
  众人面面相觑,就在此时,李谈击败突厥捷报露布至京,骑手一路到了圣前献上捷报之后,李隆基拆开一看,多日未曾展开的眉头瞬间平整,脸上甚至带上了些许笑容。
  他笑着说道:“好好好。”
  连说了三个好字他才将捷报递给身旁的高力士,高力士打开之后也不由得动容:“宁王于凉州大破突厥兵马两万,俘虏五千,斩首将领,如今突厥已经撤兵一万,剩余兵马固守不出!”
  这封捷报一来,不管朝堂之上的官员对李谈有什么看法,此时都是心中一轻。
  实在是最近这段时日他们听到了太多兵败的消息,好不容易有个哥舒翰在对战吐蕃方面连战连胜,结果还因为病重不能继续。
  哪怕大家都觉得那些人打不到长安,大唐也不至于因此灭亡,但他们心中还是有些沉重。
  如今有这样一封捷报也算是给大家鼓劲,让所有人都精神振奋起来——连没什么作战经验的李谈都能打跑突厥,他们调用了这么多有经验的将领,打一打安禄山那自然是手到擒来!
  李隆基更是要求大肆宣扬,毕竟还是要营造出天·朝无往不利的形象的。
  他更是冷笑说道:“安禄山以宁王为借口清君侧,怕不是自打脸面!”
  他要求宣扬自然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自从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借口,并且剑指李谈之后,杨贵妃就日日担心的愁眉不展,现在他总算是能好好安慰一下杨贵妃了。
  杨国忠听后眼睛一转,上前说道:“圣人,既然宁王殿下有如此才干,不如就让他接任抵御吐蕃。”
  李隆基微微一愣,想了想地形之后觉得这两个地方的确挨得很近,刚想点头便听到有人反对说道:“突厥尚未完全退兵,宁王怕是分身乏术。”
  杨国忠干脆问道:“哦?那你说派何人前往?”
  众人:……
  其实人也不是没有,但问题就在于大家的重点都在安禄山,还有南诏那边,毕竟这两边更加吃紧一些,吐蕃和突厥不需要主动出击,只要固守就行,放个大将过去似乎有些浪费。
  其他将领自然也有,然而最重要的是李谈如今身上带着军功,也有了多少作战经验,这一点跟他同龄的人就没有能比得上他的!
  所以最后就算是持反对意见的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李隆基便立刻下令:以河西节度使宁王谈兼陇右节度使,以御吐蕃。
  李谈在接到诏令的时候,袖子一挽,决定先去搞定吐蕃再回来好好搞他的新城。
  虽然朝廷让他固守,但李谈觉得这样提心吊胆等人打的日子不是人过的,他们还是主动出击吧!
  反正他开了挂,只要吐蕃不倾巢而出,那就来多少打多少!
  就在李谈准备动身前往鄯州之时,他忽然接到了朱邪狸的来信。
  朱邪狸这一封信就写了三页,前两页都是在叙说相思之情,顺便还寄过来一株不知道是什么的植物,据说是在他选的城址那里生长的。
  而第三页则十分简短的写了一句:五日前吐蕃出兵万人,已被击退,无需担忧,以及选址之地似有金矿。
  李谈:……
  这尼玛才是真·开挂啊?惹不起,打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时而浅薄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从惊蛰一路走到霜降、颜未若 10瓶;唯菀 4瓶;时而浅薄 3瓶;lmrabbit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0章 
  李谈拿着信简直是不知所措,那边陈冲已经整理好随军护卫; 前来向李谈报告。
  李谈放下信看着他说道:“不用了; 让大家都散了吧。”
  陈冲有些茫然地看着他:“大王?发生何事?”
  李谈纠结了一下说道:“朱邪世子已经帮我将吐蕃敌军打退了。”
  陈冲满脸震惊:“他?他手下才多少兵马?”
  李谈也有些担心:“派斥候去探。”
  不过他觉得朱邪狸应该不至于在这件事情上骗他,所以吐蕃要么是退兵要么就地防守; 肯定不会继续往前走了。
  陈冲怎么想怎么不信; 转头就跑去让人探查吐蕃此时此刻的行动。
  然而结果就是原本急行军的吐蕃的确是于鄯城与不明军队发生了战斗,现场留下了吐蕃至少近千具尸体。
  这份情报过来的时候,整个州府重要官员几乎都在场,听了之后他们不约而同转头看向李谈。
  表情都十分的一言难尽,李谈跟朱邪狸的关系毕竟没有宣之于口; 所以他们根本想不通为什么朱邪世子会来帮他打退吐蕃。
  吐蕃行军路线应该不至于碍着朱邪狸吧?
  公孙垂作为长史,关键时刻就是要为此时分忧的,所以他十分从容说道:“朱邪世子虽蒙不白之冤,但还是心向朝廷的; 如此忠臣居然被阿布思陷害至家破人亡的地步; 着实可悲。”
  李谈忍不住看了他一眼,觉得这货顺口胡诌起来也真是不眨眼。
  朱邪狸心向朝廷,你问问在座的人有信的吗?
  如果他真的心向朝廷就不会有如今这样仿佛自立的举动了。
  就在李谈嗤之以鼻的时候; 下面的人纷纷表示:是啊是啊,朱邪世子真是太可怜了,这样都还在帮朝廷打仗; 朝廷欠他一个解释啊。
  李谈:……
  不是,你们认真的?
  他震惊地看了一眼执夷,发现执夷一脸冷漠; 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一般,忍不住伸手戳了戳它。
  执夷看了他一眼,挥了挥小爪子说道:“没看到公孙垂他们为了掩盖你们的关系正在拼命给朱邪狸立人设吗?他们真是为你们操碎了心啊。”
  李谈满头黑线,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低声说了句:“我就担心人设崩塌的时候,被忽悠的人会觉得三观受到震荡。”
  至于人设怎么崩塌……李谈总觉得朱邪狸估计是要自立为王的,他不转头反咬大唐一口就不错,让他对大唐继续俯首称臣大概是不可能的。
  所以到时候这些被忽悠认为朱邪狸是忠臣的人,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真怕他们粉转黑啊。
  执夷翻了个白眼,那么久远的事情你现在担心这个有什么用?
  是没什么用,所以李谈只能在一堆赞誉朱邪狸的声音之中,挣扎问道:“这个捷报要怎么写啊?”
  瞬间整个大堂都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半晌,发现……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写。
  李白问道:“有何不好写?正好让朝廷给朱邪世子一个身份,让他抵御吐蕃便是。”
  李谈镇定说道:“他不会接受的。”
  众人:????
  李谈绞尽脑汁说道:“现在朝廷的主力军队都在对付安禄山和南诏王阁罗凤,届时朱邪狸若是真有军事天赋必然会被调走,毕竟我一个人守在这里似乎也没什么问题,然而朱邪狸……现在只想为父报仇。”
  众人沉默,这个……好像也没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