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总校长[穿书]-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这些都折腾好了,但李谈默写也要一段日子的,这也要看他。
  李谈直接说道:“两天,给我两天时间。”
  众人大吃一惊:“两天怎么够?”
  那是抄书,就算李谈不用刻竹简,这写也要写一段时间吧?
  李谈摆手:“放心,我那里之前有一些手抄本,等等我去拿来给你们,剩下的我就加紧抄,凉州的事情就拜托诸位帮我先盯两天了。”
  公孙垂立刻说道:“我等必不辱命!”
  李谈点了点头起身匆匆去拿书,他的借口是清空等人未必知道哪些是古籍手抄本,所以他要亲自去找。
  而他想的是趁着这个机会先抄录个十几本再说,否则到时候真的两天抄个几百本,那简直就是非人类了。
  李谈趁机在书房抄录一会,掐着时间差不多,算一算手上有百多本,这才匆匆过去。
  此时公孙垂和李白他们已经走了,只剩下杜甫一个人留在这里等着拿书。
  杜甫看到李谈直接让人抬过来一口箱子的时候,着实有些吃惊,打开箱子随手翻看便有些疑惑:“这……是殿下新近抄写?”
  上面墨迹还很新,看着就像最近写的。
  李谈顿了顿苦笑着说道:“这两日心有些不静,也不敢跟你们说,就想抄抄书修身养性,当初是担心安禄山,是以想要将还记得的古籍写出来,至少不让其失传,没想到……”
  杜甫心下也是愤怒,大家眼睛都盯在安禄山身上,谁能想到,居然被自己人捅了一刀子呢?
  只不过愤怒隐藏在心里就好了,现在这里最不好受的大概就是李谈。
  杜甫拎着书干脆利落的走了,出去到了州府,发现公孙垂居然将孟知涯喊了过来。
  孟知涯此时脸上表情冰冷,眼睛却仿佛要喷火——琅嬛书院那也是他的心血啊,那样的高楼他第一次建,哪怕后来还建了比那个更宏伟的琼楼玉宇,琅嬛书阁在他心里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不仅仅是他,哪怕是在天下人看来,一个是用来取乐,一个是用来藏书,恐怕也会觉得琅嬛书阁不一样。
  杜甫过去的时候,公孙垂正跟他说:“你先不要气,我问你,新州府和书院准备的如何了?”
  孟知涯只好忍气说道:“新州府还差着一些,书院早就建好了。”
  公孙垂心中发愁,虽然书院建好了,但是周围配套设施也要跟上啊。
  李谈当初为了不受掣肘,选了一个比较偏僻但是又是东西交通要道的地方,如今那里不说一片荒凉吧,周围也没什么东西。
  唯一的好处就是经过近一年的灌溉培养,那边的土地已经能种地了。
  那地方当年既然荒凉,那就意味着周围没有水源土地也不行,李谈到了那里虽然不缺水了,但想要能耕种土地还要养一养。
  是以众人想了许多办法,这才将周边的土地弄的差不多,然而也算不上沃土。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书院建立起来了,那么多人扔过去,吃喝拉撒可怎么解决?
  当初李谈的想法就是新州府先搬,书院后开张,反正他要处置凉州,一时半会估计也没人会将孩子送来上学,总要观望一下。
  现在公孙垂想要启用书院,至少给贺知章找点事情做,给他一点希望,结果发现居然不能着急,不由得十分无奈,只好催促道:“你快着些收拾新州府,最好尽早搬过去。”
  孟知涯瞪眼:“我倒是想要尽早搬过去呢,可是人手不够啊。”
  之前李谈是雇人去弄新州府,这些人大多都是游民,没有产业也没有土地,就是四处找活干混口吃的,然而这样的游民并不多,一座新州府,还是规模直逼长安的新州府,这点人够吗?
  公孙垂说道:“不用担心,过不多时想必大王就会给你一些人了。”
  孟知涯有些疑惑:“哪儿有人啊?”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那边来人喊孟知涯过去。
  公孙垂正好看到了杜甫,在看到他手里身后跟着的侍从拎着一箱子书的时候,倒也没有奇怪,只是说道:“知涯先过去吧,杜令且来,我已经准备好了竹简。”
  是的,竹简。
  书籍这种东西,还是李谈来了之后才有的,之前人们用的是卷轴,再往前就是竹简。
  而能称之为古籍的东西,自然就是竹简,是以他们首先需要做的是找人将字刻在竹简上!
  孟知涯见他们有正事,转头就走,想着等等怎么跟李谈要人。
  结果一见面,李谈问了跟公孙垂相同的问题——他们两个想到了一起。
  孟知涯说完结之后也不等李谈继续问便说道:“我的殿下,大王,人太少了,您别催,催我也没有用啊。”
  李谈摆手:“不催,不催,我是想要给你点人。”
  孟知涯正纳闷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环佩轻响,一回头发现是一个妙龄女子正款款而来。
  一时之间不由得一愣。
  李谈起身说道:“累你跑一趟,是与你有事商议。”
  远安公主听李谈口气亲昵,显然不把她当外人,心中欢喜便说道:“三十一叔有事但凭吩咐,四娘必然遵从。”
  李谈摇头说道:“需要用到你的人,自然是要商议的,事情是这样,我建了一个新州府,如今已经初具规模,但想要启用还要一段时日,我有些等不及想要搬迁过去,便想向你借点人手过去帮忙,放心,不白用他们,给钱的。”
  说到后面李谈就笑了,远安公主则吃惊的张大了嘴,半晌才问道:“新……新州府?朝廷那边……”
  李谈眼神一黯:“你还不知道吧……圣人已经携人出逃了。”
  之前庆功宴的时候,李谈虽然有心让远安公主也参与,但一看满堂都是臭男人,让一个小娘子,还是寡居小娘子混在中间不太好,便让人将酒食送过去,给远安公主也开辟了一块地方,然后让李白杜甫等的家眷过去陪远安公主也开心一下。
  是以王维在门口失态嚎哭的时候,远安公主在里面只是听到外面吵闹,实际上却并不知道发生何事。
  此时听到李谈这般说,不由得手一紧,瞪圆了眼睛问道:“怎……怎么会这样?”
  李谈摇头说道:“我跟你说,是让你安心,现在朝廷……怕是管不到我们这里了。”
  远安公主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此时虽然担心父母兄弟,但一听是跟着圣人出逃,倒也放心下来。
  反正她爹是太子,基本上不会有事情,如果太子都出了事,那么也就是大唐灭亡的时候,远安公主就算寻过去也没用,还不如留在凉州。
  她算看出来了,如果这个天下真的完了,那么唯一还能挣扎一下的就是她三十一皇叔这里了。
  于是远安公主只能按捺住心焦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带人去筑城。”
  李谈说道:“胡闹,你跟过去做什么?那边现在什么都没有!到那里要吃苦的。”
  远安公主摇头说道:“我带来的人有一些是靺鞨人,他们听不大懂官话,也不太信任别人,我不去别人压不住啊。”
  当然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严重,远安公主自己不去,只要派得力心腹过去,那些人自然也是听的,更何况又不是卖了他们,也不是让他们打仗。
  而远安公主之所以要跟着过去,就是想要发挥一下自己的作用,这样哪怕将来天下都完了,她留在这里也并不是一个依附于叔父的孤身小娘子,好歹也有点督导筑建新城池的功劳。
  远安公主不怕吃苦,就怕没用,一旦没用,那就没有话语权,所有的一切就这真的凭李谈做主了。
  她看出来李谈是个厚道人,可厚道人也未必跟她的想法一样,她将来是想要让儿子拿下黑水部的,所以现在就必须找机会表现!
  李谈听后也有些纠结:“可是你走了,五郎子怎么办?他那么小,离不得母亲。”
  远安公主笑道:“我带他一起过去就是。”
  李谈又是一句:“胡闹。”
  远安公主摇了摇头说道:“三十一叔不用太娇贵我们,这一路上什么苦没吃过?更何况您的地盘,又哪里真的苦了呢?”
  李谈见她坚持,想想那孩子如今的情况也应该不错,便叮嘱道:“那你小心些,孩子若是有不对,就立刻回来。”
  远安公主点点头,她当然不会拿儿子开玩笑。
  李谈这才给远安公主介绍了孟知涯,孟知涯心里给远安公主贴上了一个狠人的标签,对于李谈不拦着她也很奇怪。
  李谈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远安公主现在已经能自己做决定了,李谈可以劝说,但是不能强硬。
  所有的为对方好,也只是自我感觉而已,对方是不是真的需要谁知道呢?他劝说了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且远安公主就算想要握紧手上的人也是正常,毕竟她能依靠的也只有这些人了。
  李谈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之后,后面就派人来说贺知章醒了。
  他心中一紧,调整了一下心情,开始进入睁眼说胡话的模式。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次,还真不是安禄山←_←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流小光 10瓶;阳台君 2瓶;京梦、V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0章 
  贺知章醒来之后,整个人死气沉沉的躺在床上。
  所有人得了消息又过来看他; 但无论谁说话; 贺知章都是一句:“我知道; 让我静静。”
  贺知章什么都明白; 但他就是过不去心里这个坎儿。
  李谈走过来轻声说道:“贺老,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咱们还有重要的事情做。”
  贺知章看向他,那双原本明亮的眼睛已经带上了些浑浊。
  李谈心中一酸说道:“咱们得把书抄了; 不令其因此一劫而失传啊,还有逃出来的那些学子; 也要安置; 我最多也就是在金钱上照顾一二,其他地方恐有照顾不周。”
  贺知章听到失传两个字; 被触动了心弦,开口问道:“还能留下多少本?”
  李谈听到他声音沙哑,更是难过,握着他的手说道:“都在的; 都在的……其实我一直没有跟您说实话,放到书阁里的古籍都是仿本; 当初我原本只是想将那里作为一处藏书之所,是以想要将古籍放到那里的; 结果没想到建起了书院,我小人之心,担心会有损毁; 便弄了仿本。”
  贺知章听后先是有些惊讶,继而眼皮一垂说道:“可是如今长安也去不得啦。”
  他到没有斥责李谈心胸狭隘,那么珍贵的古籍,想必李谈收集也不太容易,若是他一点都不担心,贺知章反而会奇怪。
  能够弄仿本过去供学子,已经是他度量大了。
  李谈装出一副尴尬模样说道:“那个……没在长安,当初我来的时候带了来,只不过现在也不在王府。”
  贺知章便问道:“不在王府?那在何处?”
  李谈小声说道:“在朱邪狸那里,当初我初到凉州,诸事不顺,生怕这些古籍在我手上出问题,便将它们托付给了朱邪狸。”
  “朱邪狸?”贺知章这才想起来之前他改变主意决定跟着过来,就是因为李谈在朱邪狸身上破格太多,此时便问道:“他打算如何归顺?”
  李谈尴尬说道:“归顺大概是……不太可能了,他心中有仇。”
  贺知章摇头:“不是这个道理。”
  李谈无奈说道:“可终究是大唐有负他啊。”
  贺知章说道:“自从沙陀一族归顺,朝廷一直待其不薄,此次也不是朝廷对他动手,而是突厥和吐蕃从中作梗,他若能分清仇人是谁,自然不会恨朝廷。”
  李谈说道:“他的确没有恨朝廷。”
  贺知章问道:“既然如此,那为何不带他回来?而是让他自行建城?你……你这是要让他自立为王吗?”
  李谈问道:“带他回来然后呢?他的仇谁给他报?朝廷会为了他一个人去与吐蕃、突厥开战吗?”
  贺知章愣了一下,沉默半晌才说道:“若真如此,他想要自行报仇,那也不该在大唐境内划地为王。”
  李谈坦然说道:“我允了的。”
  贺知章吹胡子瞪眼:“你真以为凉州是你的了?”
  李谈说道:“以前说不好,现在么……大概一段时间内可能真的就归我管,不过我会给正在逃跑的朝廷去信的。”
  李谈说到逃跑两个字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十分嘲讽。
  贺知章一想到这件事情,对朝廷也有些不满,忠臣也不是愚忠,有朝廷这么做的吗?
  想要迁都就迁都,毕竟安禄山大军压境,应该没人会反对。
  结果前脚圣人下诏书说要亲征,后脚居然偷偷离开了长安,这是正人君子该做的事情吗?
  最主要的是圣人还不是将所有的重臣都带走了,而是就带了那么几个!
  还都是只会进献谗言的小人!
  这样的朝廷如何不让人失望?就算是贺知章此时也没有了为朝廷说话的心思。
  他调整了一下语言问道:“若有一天沙陀族真的壮大,反攻大唐呢?”
  李谈说道:“除非那时候我死了,否则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朱邪狸打不过我!”
  李谈说朱邪狸打不过他,贺知章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比起李谈,朱邪狸十来岁起就跟着他父亲南征北战,之前打吐蕃的时候,在阿布思反水之前,朱邪狸也是立了不少军功的。
  在行军布阵方面,十个李谈估计都不是朱邪狸的对手。
  然而贺知章刚想反驳的时候,忽然就想起之前李谈简单粗暴的打仗方式,他认真想了想发现如果按照李谈这么打的话,估计天下间还真没几个人是他的对手。
  唯一遗憾的就是李谈能够照顾到的人太少,所以他还不能称霸天下。
  贺知章叹了口气,他现在跟李谈说再多也没用了,人家城池都快建完了,难道他们还要去拆了吗?
  那才是生死大仇啊,贺知章又平复下来说道:“如今凉州既稳,那就将那些古籍都接回来吧,我亲自去。”
  李谈听后脸都要绿了,连忙说道:“素麻城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之上,过去的路途十分艰难,我可不放心你拖着病体去,贺老放心,我一定将那些古籍完完整整的带回来。”
  贺知章想了想自己的身体也的确不适合长途跋涉,尤其是他到这里本来就有点水土不服。
  他只好放弃自己亲自去的想法,握着李谈的手说道:“一定要尽快啊。”
  李谈连忙点头:“贺老放心,我已经派人出发了!”
  李谈说完心中有点纳闷,刚刚贺知章看上去对在这些古籍不是那么在乎的样子啊。
  毕竟书院被毁真正让贺知章伤心的其实是那些死于非命的学子,而如今李谈说古籍还在,他就更加伤心——古籍还能找回来,可是这些人却永远都回不来了啊。
  可怎么这么会贺知章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古籍上?
  虽然贺知章看起来精神了一些,让人颇为欣慰。
  他其实没有猜到贺知章的想法,通过李谈的描述他就知道素麻城如今草创,想要维持下去就必须依靠李谈依靠凉州。
  贺知章就想让那边发展的慢一些,李谈手上的书籍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可以说只要有了那些书脊,哪怕真的带着人到了一片荒地上,只要有水有地,就能发展起来!
  虽然那些书在朱邪狸手上已经很久,不过贺知章想朱邪狸每天要忙着建城,忙着处理族内事物,无论是抄写还是看估计都不会有太快的进展。
  赶紧拿回来,这样素麻城越是需要凉州,朱邪狸就越是不敢翻脸,至少能够保边境几十年无虞!
  李谈见贺知章的精神有些好转,便说道:“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与贺老商议,明珠书院也快要启用了,届时凉州录取学子,我的标准可能会下降一些。”
  贺知章听后愣了一下:“明珠书院?”
  李谈笑了笑:“对啊,我要把凉州打造成西北的明珠,所以就叫明珠书院了。”
  其实还应该继承琅嬛书院的名字,但是李谈担心贺知章听到这个名字就触景生情,这不是给他找不痛快吗?
  贺知章有些感慨,过几年可能就彻底没有人记得琅嬛书院,也没有人记得那些惨死的学子了。
  李谈一看他的表情,便揣测出他在想些什么,便说道:“贺老放心,这个仇我一定会报。”
  这一次贺知章也不劝他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李谈跟贺知章讨论了一下明珠书院的问题,见他精神不太好,便及时告辞出来,转头就派人催杜甫他们:你们快点,贺老那边我糊弄过去了!
  当然为了显得逼真一些,李谈还真的派出了一队人马去素麻城,当然这是给朱邪狸通个气,顺便给他送去一些东西的。
  以往李谈都亲自过去一趟,现在乱成在这样,他也实在是走不开。
  贺知章在躺了两天之后,就稍微缓过来了一点,然后揪着李谈给学子们立了一个衣冠冢,靠着记忆将学子们的名字录了下来,可总有那么几个不太明显的,独来独往的大家不那么记得。
  贺知章看着对不上人数的名字,难过地说道:“当初我应该更关心他们一些才是。”
  李谈没有说话,能劝的都劝了,再说也不过就是罗圈话来回轱辘,那些道理贺知章都明白的很,是以他也不过是感慨一番而已。
  果不其然,等立了衣冠冢之后,贺知章仿佛放下一个担子,注意力就转移到了硕果仅存的这些学子身上,亲自将他们领回家照顾。
  李谈想想贺知章的家人都在长安,现在身边就两个孙子,多几个学生分散一下注意力也是好的。
  而且他还有自己要忙的事情。
  他将公孙垂拽过来说道:“写几封信给沿途州府,我要借道。”
  公孙垂愣了一下:“大王要做什么?”
  李谈冷冷说道:“该有人去教教安禄山做人了。”
  公孙垂:……
  你说这句话你自己信吗?
  好吧,你肯定是信的,那问题是别人信吗?
  公孙垂知道系统的约束,私下看看见周围没人,便低声说道:“大王,慎重啊。”
  李谈摆手:“我考虑过了,之前我也以为我躲到了凉州就能无视这一切的发生,现在才发现,不行啊。”
  他的亲朋好友……虽然亲朋不一定是真的,但感情是真的,交好的人也都是真的。
  他带过来了一批,但更多的还留在长安啊,尤其是宫里的伶人,虽然这些人地位卑微,但当年李谈也曾与他们就音乐的问题相谈甚欢。
  还有长安那些百姓,难道真的要看他们流离失所吗?
  公孙垂劝了两句,见李谈立场坚定,便不再劝,直接说道:“那……大王要向哪几个州府借路呢?”
  李谈想了想说道:“兰州、原州和宁州吧,这条路最短。”
  虽然并不一定最好走,但这已经是李谈选出来的最近的路线了。
  公孙垂应了一声,便准备去写文书,李谈在他走之前叮嘱了一句:“若是可以,顺便让当地州府致信当地折冲府,与我一同救长安于水火。”
  李谈记得安史之乱的时候,虽然朝廷孱弱,但很多地方组织起了自己的义军,也曾取得过辉煌的战果。
  如今李谈也打算这么做,反正去朝廷的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
  毕竟朝廷现在是移动模式。
  公孙垂走了之后,执夷蔫头耷脑的坐在那里说道:“你这样,我真的救不了你。”
  李谈问道:“难不成历史上就没有义军了吗?”
  执夷说道:“义军有,但并不应该是你领导的,也不该让安禄山无法占据长安。”
  李谈轻描淡写说道:“哦,那就让历史书改一改吧。”
  执夷急道:“那样很多事情就都乱了啊。”
  李谈问道:“这不是一本书吗?”
  执夷愣了一下,这才说道:“你怎么知道这本书就不是某个世界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呢?”
  原来是平行世界?
  李谈接受地倒快,他十分洒脱说道:“无所谓,系统就算是要处罚我也要确定我做的事情影响到了以后才会动手吧?”
  执夷点点头。
  李谈仰头看了看头顶的承尘,半晌才说道:“那也好,至少那个时候应该已经尘埃落定了,至于我……也没什么不甘心的。”
  他来到这边的几年比之前人生二十多年加起来都要来的光辉灿烂,而且还有了心爱的人。
  唯一让他心里难受的大概就是他走了,朱邪狸可能会难过。
  不过朱邪狸有他自己的担子,他应该不会因为李谈的离开而颓唐,只要扛过这一波,以后说不定朱邪狸就能娶妻生子,不必这么辛苦了呢。
  李谈这样想着也就没什么想不开的,他自觉对不起朱邪狸,然而又无法做到冷漠旁观。
  幸好他跟朱邪狸什么都没发生过,这样将来应该就没那么多遗憾了。
  李谈仰着头发呆,执夷在一旁委委屈屈,为什么它的宿主就没有一个能够平安活着回去的啊?
  这是它身上有什么诅咒吗?
  过了一会,李谈一转头看着执夷泪洒书案,忍不住笑着弹了弹它的脑门说道:“行了行了,我想得很清楚,你也不要伤心。”
  执夷抹了抹眼泪,看了看他,仔细想了想之后问道:“你怕不怕以后系统没那么好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