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总校长[穿书]-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颜杲卿对李谈了解不是很多,不过当初琅嬛书院建立起来之后,很少有人不知道那个地方,尤其是那个巨大的图书馆。
当时的颜杲卿也曾想过等回京述职的时候就去看看那名闻天下的琅嬛书阁。
结果还没等他有机会回去,战乱就爆发了。
李谈见颜杲卿发呆,便立刻说道:“当然若是太守有其他安排,此事那便再议。”
颜杲卿回过神来连忙说道:“殿下误会,我只是……只是怕自己不够资格。”
李谈顿时严肃说道:“太守忠肝义胆之士天下闻名,又家学渊源,您要是不够资格,又有谁够资格呢?更何况如今洛阳略有些特殊,正是需要您的一身浩然之气来教导学子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颜杲卿被李谈捧的飘飘然,以一种十分雀跃却还忍不住装出一副十分谦逊的样子说道:“如此……我必不辜负殿下厚望。”
李谈顿时放心了,他的确是希望颜杲卿能够生活平静一些。
毕竟经历过那么多惨烈的事情之后,他也未必还想在诡谲的朝堂中打转,而且按照他原本的身体状况,也的确是该致仕了。
当然更主要的是,李谈给自己的书院找了一个保险。
长安书院有王祭酒,这位虽然在战乱之中没有什么大贡献,但在读书人中的声望不低,而经历了共同守护长安这件事情之后,王祭酒跟李谈的关系更好一些。
所以李亨只要不傻就不会动王祭酒,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王祭酒会不会把琅嬛书院变成朝廷的。
当然这就需要李谈自己去搞定。
而洛阳这边,颜杲卿固守常山,其付出的代价或许会让人觉得不值,但天下人都会敬仰他。
同样是一个李亨不太好动的人,只要有这两个人在,就算李谈自己回凉州,书院也还是那个书院。
李谈心中的大石落地,心中开始盘算着回头一定要给陈冲记上一功。
结果还没等他想好怎么奖励陈冲的时候,那边颜杲卿便问道:“不知……这间书院名讳是何?”
李谈随口答道:“北邙书院。”
其实关于名字他也有些遗憾的,早知道会建这么多他就直接起一个系列的名字了,结果因为前两个书院名字没有啥规律性,到这里也没办法讲究了,干脆就以地名命名好了。
“北邙书院。”颜杲卿念了一遍之后,有些迫不及待问道:“那……不知北邙书院可否有如同琅嬛书阁一样的北邙书阁?”
李谈听后微微一愣,继而沉默半晌才说道:“琅嬛书阁已经没有了。”
颜杲卿听后怔了一下才问道:“没……没有了?怎么会没有了?”
李谈叹了口气,一边扶着颜杲卿坐在院子中的石凳上一边将事情叙述了一遍。
颜杲卿听后气的双眼通红,胸口剧烈起伏,嘴里翻来覆去都是:“乱臣贼子,当真是乱臣贼子!”
李谈看他这个样子特别担心他被气晕过去,一时之间还有些后悔将这件事情告诉颜杲卿。
不过,这件事情他肯定是要说的,目的就是告诉颜杲卿,书院没了可以再建,人才是最重要的。
是以他连忙说道:“其实原本那里只做藏书用,后来那里改成书院之后,我就将那些古籍全部换成了仿品,真正的古籍都在凉州,洛阳这边想要建也可以,只不过一时半会怕是没有那种人力物力了。”
琅嬛书阁建的时候花了李谈不少钱,如今李谈虽然还有钱,但也不算很多了,他总要留一些用来发展凉州,还有朱邪狸的素麻城。
李谈总要给自己留点钱的,反正如果以后有机会他自然还会建的。
好在颜杲卿也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而且他对琅嬛书院的感情没有那么深,所以并没有像当初贺知章那样反应那么大。
在可惜了一下不能有恢弘的图书馆之后,颜杲卿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开始询问有关于书院的各种事宜。
李谈哭笑不得地看着他说道:“太守,不,颜先生,现在书院还没有完工,所以你可以先将身体调养好,至于其他的……书院的教书先生我已经找了一部分,并且是用考试选的,颜先生到时候可以看看,若有不满意地再选就是。”
颜杲卿回过神来,自嘲笑了笑:“一把年纪,还是不够持重。”
李谈嘴巴甜,立刻说道:“哪里,先生这是赤子心性,若我到了先生这个年纪尚能如此,便心满意足了。”
颜杲卿毕竟大病初愈,刚刚心绪起伏过大,如今激动稍微褪去之后,整个人就显得有些困乏。
李谈见状连忙让人将他扶进去好好休息,然后将颜季明喊过来说道:“先生若有不适,先请郎中,若是连郎中也束手无策,便让人去王府喊我,切记莫要耽搁。”
颜季明之前一直处在一种梦游状态,怎么都想不到李谈拿着琴轻轻松松弹了个曲子,他爹就……痊愈了?
那一瞬间他是真的觉得十分不真实。
然而此时听到李谈的叮嘱不由得回过神来用力点头说道:“多谢殿下关照!”
李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如今诸事未毕,百废待兴,还赖你我匡扶天下,你也要保重呀。”
颜季明颇有些拙於言词,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李谈对他们家的恩情太重,用语言已经没有办法表达他的感激
李谈让颜家人找郎中给颜杲卿开了调养身体的药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王府。
一回到王府他就将俟斤喊来说道:“去,派人给陈冲传信,王承业这个人不用留。”
俟斤心中一凛,知道李谈这个不用留的意思是就算王承业投降,也要想办法除掉这个人。
李谈在有巨大危险的情况下,一般人都会选择保全自身。
如果王承业当时真的是自顾不暇,他虽然会心中觉得别扭,但也不会过多怪罪。
可据李谈了解王承业当时完全有余力去营救常山,然而他选择了冷眼旁观,并且还有自立为王的架势。
这李谈就不能忍了。
不过以李谈的看法,王承业这个人既然选择了自保,那他手上的兵就不可能轻易交出去,所以他也不可能那么简单就归顺。
反正李谈也算得上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义军,他不理会李谈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这个人肯定不能留,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舆论问题。
毕竟李谈手下有能力打仗,不去打反贼反而去打“队友”,到时候若是王承业散播谣言说他有反心,那可也挺麻烦的。
就在李谈摸着下巴思索怎么收拾王承业的时候,那边陈冲写了信过来称发现了王承业跟反贼有所勾结,并且证据确凿,是否要当反贼处理。
李谈在接到信的时候心情十分……复杂。
他在这边还在想怎么搞王承业呢,那边陈冲居然已经下手了,也不知道他跟谁学的,想要收拾人就先污蔑他是反贼这种手法在玄宗朝可真是屡见不鲜。
真没想到有一天李谈也会用到这种手法,他思索了一下之后,还是觉得留着王承业不太好,便让陈冲将王承业捉拿归案,当然如果王承业肯投降的话,就留他一命,否则……死活不论。
李谈原以为陈冲是给王承业下了个套,也是为了避免将来的舆论问题,结果他没想到的是等陈冲真的将王承业抓住之后,居然真的搜出了王承业要造反的证据——这位牛人连龙袍都准备好了。
李谈:……
说实话,如果只是搜索出兵器之类的,反而不好处理,毕竟当初为了抵抗安禄山,李隆基十分昏聩的下了一道命令:允许各地节度使募兵。
这就相当于把兵权给了出去,这东西一旦给出去,想收可就不容易了。
更何况你让人家自己招兵,总不能不让人家配备武器吧?
于是有点家底的节度使基本上都有了一支自己的私兵,王承业这个……虽然他不是节度使,但范阳也没有了节度使,冲着他敢反安禄山也要给他一点优待。
万万没想到他居然自己作死。
李谈哭笑不得的将这件事情写了一封奏疏给李亨送过去,同时也想知道一下李亨跟李璘的对决到底怎么样了。
奏疏怎么也要在路上走些日子,而那边田神功和袁哲在老实了两天之后,就忍不住跑过来问李谈:“大王,我们什么时候去打范阳啊?”
李谈挑眉:“你们两个这又是坐不住了?实在没事儿干就去抄书。”
袁哲顿时脸色一垮,一旁的田神功连忙说道:“不是,我们是怕安庆和坐稳位置之后,再想打就不好打了啊。”
李谈嗤笑道:“安禄山还在的时候我都不怕他,一个安庆和还有什么好怕的?对了,安庆恩怎么样了?”
袁哲小声说道:“听说安禄山的死讯之后他就有些神色恍惚,很伤心的样子。”
李谈点点头说道:“既然他这么伤心,那就送他去跟他父亲一家团圆吧。”
田神功愣了一下忍不住说道:“大王,此人……没有利用价值了吗?”
李谈眼皮都没抬:“安禄山活着他才有价值,安禄山死了……他其他的兄弟都恨不得杀了他你信不信?他已经没用了。”
袁哲想了想说道:“那我们也可以把他放回去让他跟安庆和争位!”
李谈这次终于是抬起了头,认真看了看袁哲之后说道:“下次再开进修班,你记得过来听讲。”
袁哲:????
这跟进修班有什么关系?
田神功本来也想说什么,看到这个架势也闭上了嘴。
李谈倒是开口了:“如今我们有着绝对的优势,何必如此麻烦?”
田神功和袁哲老老实实的闭嘴,心中有些无奈,他们想要立功啊,不打仗怎么立功?
不过他们倒是可以先想想怎么搞死安庆和,只要安庆和死了,那伪燕肯定又要乱套。
结果还没等他们想出办法,陈冲那边就传来消息:安庆和死了。
李谈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十分意外,等看到详情不由得脸色古怪起来:安庆和是被阿史那朝义,也就是史朝义所杀,而阿史那朝义杀他的原因很简单——为父报仇。
于是原本历史上应该亲手杀死父亲的史朝义,摇身一变成了大孝子。
当然不变的大概就是他称帝了。
就在李谈思索着伪燕有多少人会拥戴史朝义的时候,李亨那边传来了消息——他在动用了十万大军之后,终于是打败了李璘,然后他终于是决定回到长安,只不过,虽然是这么决定了,但归期未定。
李谈:……
那一瞬间他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李亨真不着急?
再这样下去,长安百姓就只知道有宁王和广平王,可不知道还有当今圣人了啊。
看着这份奏疏,李谈总觉得这其中有哪里不太对,他忍不住给李俶写了一封信,提醒李俶小心一点。
李亨严格来说其实也算是篡位,只不过他没有亲手杀死自己的父亲而已。
这个消息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北邙书院又多了些时间建造,反正现在已经进入了尾声,最多再一个月就能正式开始教书了。
李俶收到信之后,就给李谈回了一封信,心上只有两个字:小心。
李谈当然知道李俶的意思,只不过他觉得李亨就算有这个打算,也要等他回到长安,将位置坐稳之后再说。
然而他没想到自己还是高估了李亨的耐性。
李亨登基后给李谈的第一道圣旨终于是到了洛阳,圣旨上李谈的封户被加到了万户,成为了本朝之最,整个皇室没有再比他封户多的亲王。
然而紧接着李亨又下了一道圣旨任命蓝谭和褚方两个人为河西节度使以及陇右节度使。
听闻圣旨的朝臣尽皆愕然,而作为此事半个主角的李谈表示自己心情十分稳定,甚至还想上书请求回凉州。
作者有话要说: 读者“京梦”;灌溉营养液+1
感谢小可爱的营养液=3=
第157章
在李亨登基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无论是李谈还是李俶甚至纪合邹世都知道; 李亨肯定或早或晚都会收回李谈手里的兵权。
除非李亨能够虎躯一震; 直接带人杀到范阳将安禄山活捉; 这样才算就是能将李谈的功绩掩盖下去一点。
否则他这个皇帝有什么呢?
守卫长安; 收复洛阳; 这两件事情都跟他没什么关系,他甚至连像样的军功都没有。
哦; 也不算没有,他也算是平叛了; 可惜杀的是自己的亲弟弟永王李璘。
可这份功绩还不如没有,不说他打垮个没有什么领兵经验的李璘用了多久,若是李谈有心机一点,大概就要派人出去宣扬李亨不敢打安禄山; 只能拿亲弟弟撒气了。
再诛心一点那就是李璘戳中了李亨的痛脚; 所以他才迫不及待的连反贼都不管; 先带兵去杀弟弟。
顺便让大家回忆一下李璘造反的原因——怀疑太子篡位,囚禁太上皇。
说实话李亨身上真的是处处是破绽,李谈如果想他能随时将他拉下皇位。
然而李谈懒得这么搞,当初他站出来属于实在忍无可忍,现在情势一片大好; 之前郭子仪等人还给他来了信,问问什么时候出兵打范阳,大家配合一下。
他想了想就算没有自己,郭子仪等人应该也能搞定这波反贼; 所以也是他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毕竟也是时候结束跟朱邪狸的异地恋了,否则这样下去谁扛得住啊。
以前找不到对象的时候当魔法师就算了,现在很好不容易有了对象,结果眼看着又冲着当魔法师奔去,这谁受得了。
于是李谈直接写了一封奏疏,请求回凉州,理由很现成:走了很久,凉州全靠长史撑着,他现在需要回去处理凉州的事情。
李亨彼时已经在回长安的路上,在听说有李谈的奏疏的时候,整个人都顿了一下,然后才不情不愿的让人将奏疏送过来。
不过就算送过来之后,他也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对着奏疏在做心理建设。
他现在非常担心的是李谈不合作,如今的李谈明显已经不是他能控制得住的了,他甚至觉得如果李谈想,就能分分钟篡位。
他转头看了看外面,在想到自己身边如今也有十万大军的时候,心里就安慰了许多。
当然更让他安慰的是李隆基在他手里,到时候就算李谈不合作,他也可以让李隆基下令。
太上皇下令他都不听,那就是不孝,那他在读书人那里的好名声就会崩塌一半。
李亨做好心理准备之后,就打开了李谈的奏疏。
在看到李谈要求回凉州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找借口推脱,甚至没有指责,李谈似乎就这么平静的接受了兵权被剥夺这件事情。
这反而让李亨有些不知所措,他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李谈心中不满,回凉州不过是想要回到自己的地盘积蓄力量造反。
然而很快他就反应过来,李谈身上已经没有了节度使的官职,他回去也没有兵权,除非私下募兵,不过有贺知章在,肯定不会允许李谈这么做的。
李亨想到这里忽然就放了一半的心,然后下旨让长安方面给李谈重新整修王府,然后再写了一道手谕给李谈,写的文辞华丽感人肺腑。
总结来说就是让李谈先回长安,回头他要办一个庆功宴。
李谈在接到这道奏疏的时候脸都要绿了,休整王府,办庆功宴……他仿佛看到了飞速减少的钱。
他终于是忍无可忍直接写了一道奏疏给李亨:你是不是忘了长安的国库现在能跑耗子了?
还庆功宴!现在是庆功的时候吗?有什么功好庆?
安禄山是被儿子杀的,安庆和被阿史那崒干的儿子杀的,现在范阳是阿史那朝义当家,谁也不知道他能活多久,而且整个范阳还在别人手上呢,这就庆功了?
庆祝你干掉永王李璘吗?
李谈果断拒绝了修整王府的提议,然后冷着一张脸让人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他要离开的事情并没有隐瞒,原本平和的洛阳居然变得有些人心浮动。
首先登门的就是田神功和袁哲,他们两个如今的职位一个是河西节度使副大使,一个是陇右节度使副大使,简单来说他们都不是李谈的下属了。
对于这突然的变化他们两个也有点慌,最后就只能抱着一个想法——看大王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结果一连几天李谈都没有什么反应,现在终于有反应了,居然是要走了?
这什么意思?这是不要他们了吗?
袁哲和田神功都有点慌,所以立刻跑到了王府来。
李谈彼时正在让人将他的书都送到书院去,带走也挺麻烦的,干脆就交给颜杲卿吧。
在看到袁哲和田神功之后,他开口说道:“新任的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已经在上任的路上了,你们两个准备一下,带着亲兵过去拜一下码头,这两个人我没听过他们的名字,可能是在蜀中的时候提拔起来的,也没办法给你们什么建议,不过你们是有军功在身的,他们等闲应该也不会惹你。”
毕竟袁哲和田神功两个人身后还站着一个李谈,现在只要有脑子的估计都不会得罪李谈。
哪怕知道李亨解除了他的兵权,可当年李谈在长安搅风搅雨的时候他手上可没有兵权。
那时候他就敢跟李林甫等人掀桌子,现在惹到了他估计就不是掀桌子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袁哲和田神功两个人听了都懵了,半晌才开口问道:“不是,大王,您……就这么认了?”
李谈将自己的印章分放,属于节度使的两枚印章放到一边,听到这句话就抬抬眼皮看了他们一眼凉凉说道:“不然呢?难道还要抗旨?”
袁哲和田神功两个人只能闭嘴,半晌之后田神功才说道:“我跟大王走,大王去哪儿我去哪儿。”
袁哲听了看之后连忙也点头说道:“我……我也一样!”
李谈无奈看着他们说道:“瞎说什么呢?你们两个是朝廷官员又不是我的属官,而且你们未来的路还长着呢,我如今不带兵了,你们过来能做什么?”
田神功说道:“我回来保护大王!”
袁哲愣了一下也跟着说道:“那……我给大王看家护院!”
李谈:……
就算李亨剥夺了他的兵权,但他还是亲王,所以亲卫有,而且还根据只能不同分对内和对外的,这俩人分分钟就将这俩职位霸占了。
他无奈摇了摇头说道:“你们真要这么做那挨骂的就是我,知道吗?行了,范阳还没打下来呢,你们两个总还有用武之地,等天上太平了再说这些事情吧。”
袁哲和田神功明显不太高兴,但李谈说他会挨骂,所以两个人也不敢再吵着要跟他走。
田神功想了想说道:“我们去拜见新任节度使,大王回长安也算是顺路,我们护送您回去吧。”
李谈这次没反对,这俩人这才重新高兴起来。
好不容易把他们两个打发走,李白又过来了。
李谈估摸着今天这两天过来找他的人肯定特别多,所以他就直接将零零碎碎交给清空去收拾,他就准备专心应付这些上门来问各种问题的人了。
相比袁哲和田神功,李白看上去就显得沉稳的多,他依旧还是那个浪漫的诗仙,但自从开始掌管洛阳,他身上又多了几分烟火气。
李谈说不好这种变化是好是坏,不过李白写的诗依旧很好,甚至到了万金难求的地步,那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李白见到李谈就开门见山问道:“大王何时回凉州?”
李谈沉默了一下才说道:“目前来看圣人是不太愿意我回去的。”
李白嗤笑一声:“他是在担心。”
李谈只好说道:“是啊,毕竟好久没见,之前我手上又掌握着许多地方的行政,他在蜀中这么久也不知道中原的变化,担心也是正常的嘛,我也理解他。”
虽然李谈嘴上说着理解,但语气却是说不出的嘲讽。
李白一听就放心了,知道李谈还没有到心灰意冷的地步,便说道:“大王先回长安,我在这里……能留多久就留多久。”
李谈明白李白的意思,便说道:“太白先生也不用紧张,颜昕是个正人君子。”
李白却说道:“就算是正人君子也有自己的立场,他的立场……我看不透。”
李谈摇了摇头:“他欠着人情呢。”
李白叹了口气说道:“大王还是心善,这等正人君子一旦他们觉得你做的不对,就算欠着人情他们也依旧会反对,大不了就是一死了之,将这条命还给你。”
不得不说,李白说的很有可能,李谈笑了笑:“你担心什么啊,我又不会造反,不可能成为他们的对立面,更何况,我现在也不要求他们为我做什么,只要颜昕能够帮我看好北邙书院就行了。”
李白坦白说道:“这也是我留下来的目的,若是他不合适,我就把他给换掉。”
李谈对李白十分放心,过去这么多年了,李白早就站在了他这一边。
事到如今就算李白说不是宁王一系的人,其他人恐怕都不信。
是以李谈郑重说道:“一切都交给太白先生了。”
李白也严肃地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就离开了王府。
李谈本来以为差不多了,结果李白前脚刚走,后脚颜杲卿就过来了。
他脸上的表情比李白要凝重的多,毕竟北邙书院如今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