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总校长[穿书]-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秦奉剑……这个人虽然从召唤出来之后就没怎么跟李谈接触过,但他也的确是李谈召唤出来的知交,肯定也不会拆台。
  一时之间在最初的震惊过后,大家居然诡异的沉默下来,仿佛默认了这个结果。
  而李谈因为太过震惊,已经觉得自己是在做梦,最后典礼什么时候结束,他什么时候被朱邪狸带回王宫的都不记得。
  等回过神来的时候,朱邪狸已经在帮他脱掉大礼服换常服了。
  而此时,李谈的所有常服配饰,都换成了跟朱邪狸一模一样的,当然也有微妙的区别。
  不过那些东西放出去一看就知道是一对。
  李谈抬头看着他问道:“你怎么……都不跟我说一声?这么突然,万一我没反应过来怎么办?”
  朱邪狸一边帮他整理发冠一边笑道:“提前说了算什么惊喜?”
  当然他担心的是提前说了,李谈会反对,然后他所准备的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这件事情他已经思考很久了,从李谈回到凉州那天开始,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当时他就很愁,封后他不甘心,李谈估计也不愿意,只是简单的封王的话,他能给李谈的估计还不如大唐。
  毕竟大唐土地肥沃之地还是很多的,沙陀有什么?
  他想跟李谈长长久久并肩而行,就有了这么个大胆的想法。
  他一边抱着李谈,一边轻声说着自己的想法。
  李谈觉得,大概也只有这种懂一点礼仪,但是又没有完全被礼仪束缚的人,大概才能这样的异想天开。
  李谈抱着朱邪狸心里欢喜的要炸了,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最后只能抬头亲吻他。
  朱邪狸勉强压抑住自己,喘息说道:“该去赏灯了,走吧。”
  如果不是因为这是册封之后,李谈第一次跟他并肩出现在百姓面前,赏灯什么的,他估计就鸽了。
  李谈也勉强稳了稳气息,等两个人都平复下来之后,才并肩出了寝宫,踏上銮舆,一路到了皇城的城墙之上。
  站在城墙上,李谈也有些感慨,如今他们的赏灯都带着政治色彩了,这算是与民同乐,想要像以前那样混在百姓堆里去看花灯,几乎是不太可能了。
  而此时朱邪狸之前在典礼上说过的话已经传了出去,昭告天下。
  百姓见到他们两个并肩站在城墙上,一时之间山呼雀跃。
  李谈原本还担心百姓会不太接受,但如今看来是他想的太多了。
  此时正值傍晚,将黑未黑之时,朱邪狸一抬手,瞬间满城灯火璀璨。
  华灯之下,李谈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朱邪狸,朱邪狸也正在看他,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在衣袖的掩盖下握住了李谈的手,轻声说道:“之前只有弹丸之地,纵是许你江山也是辱没,还好上天待我不薄,给了我这个机会。”
  李谈知道他说的是如今有了突厥的地盘,沙陀的国土面积看上去不那么寒酸。
  他摇了摇头,头上通天冠的玉竹碰撞放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开口说道:“天下太平,你我并肩,人生二十载,再没有比今天更让我快乐,哪怕小,也是你我心血所系。”
  朱邪狸微微昂头说道:“日子还长,以后我总会让你更快乐。”
  李谈含笑看着他:“好啊。”
  他们两个就这么旁若无人的在城楼上卿卿我我,楼下的百姓则没有火光的电灯吸引了目光。
  贺知章带着小孙子慢悠悠的讲解各个花灯的故事,公孙垂被孟知涯拉着四处看有没有出问题的电灯。
  袁哲和田神功两个人为了灯谜谜底争得面红耳赤。
  静忠王红着脸将自己亲手做的一盏花灯递给了远安公主。
  王维坐在船上随着城中河流横穿整个南安,一边赏灯一边作画。
  杜甫和李白一起上了城中酒楼的高台,占据了除了皇城城楼之外最高的位置赏月赏花灯。
  李白喝了口酒,兴致高昂的提气剑舞了一套自创剑法。
  杜甫拿着笔本想写李白,结果一抬头就看到了站在城墙上姿态亲密的朱邪狸和李谈。
  他略一思索,提笔一挥而就:
  城上双龙王气合,
  楼头百雉暮烟红 。
  琉璃千灯掩月色,
  回首江山万里明 。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完结啦,完结啦,感谢小可爱们一路以来的支持,接下来会更新一些番外,大概就是包括之前阿恬画下的饼吧,小可爱们有什么想看的也可以点,我尽量写一写。
  顺便给隔壁打个广告:《我在古代当舔狗'穿书'》九月十号开文,有感兴趣的小可爱来看看呀,指路作者专栏,或者搜索书号:4097842
  为了庆祝完结,今天留言有红包,爱你们,么么啾……
  读者“莲子”;灌溉营养液 +2
  感谢小可爱的营养液=3=


第180章 
  李俶最近很是头痛; 尤其是当他看到吐蕃赞普第三次发来的希望能加入鸿蒙联合帝国的时候; 头就更痛了。
  鸿蒙联合帝国于十年前成立; 当时的沙陀还无法与大唐比拟,然而短短的十年过去,李俶现在最后悔的大概就是当初放李谈去了沙陀。
  如今的沙陀不仅版图比大唐大; 制度、经济、人才培养、军事、科技,各方各面都领先于大唐。
  而沙陀能有今天; 李谈和他的学宫功不可没。
  不过李俶也必须承认; 他做不到朱邪狸那样完全信任李谈,在朱邪狸的字典里似乎从来都不怀疑李谈会谋求他的位置; 对李谈基本是有求必应。
  是以,李俶羡慕,却也很冷静的知道; 就算李谈留在大唐,可能也只是压抑他的才华。
  也正是因为这样; 当初联合帝国成立的时候; 大唐是主体; 只不过为了顾及李谈的面子,所以没有直接叫唐联合帝国,而是取了另外一个名字。
  鸿蒙; 鸿蒙初开,万物初始。
  联合帝国的成立象征着大唐和沙陀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李俶对这个名字也挺满意。
  当然更多是因为沙陀和大唐两个国家的名字怎么组合都不算好听,唐陀?沙唐?还是鸿蒙吧。
  只不过十年之前; 这个帝国只有两个成员,十年之后,这个帝国还只有两个成员。
  当年联合帝国成立之后,沙陀跟大唐从经济到科技各方面紧密合作,所以虽然如今最先进的科技并没有在大唐,但大唐也没有被抛下很远,反而也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文化体系。
  两个帝国强强联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周边国家在最初的观望之后,也开始纷纷申请加入联合帝国。
  第一个申请的是倭国,然后就被李谈否了,李谈的理由是:此国人多变·态,狼子野心,易养虎为患。
  第二个申请的是高句丽,李谈也给否了,他的理由变成了:高句丽人易自大自卑,喜窃取他人成果,人品卑劣。
  第三个申请的是渤海国,李谈的否定理由更加干脆:安史之乱时,渤海国作为附属国不仅做壁上观,甚至一度派人潜入中原,意图分一杯羹,此等背信弃义之小人,不可与之为谋。
  李俶看着这三连否也没办法,联合帝国第一开始实行的就是投票制,有新的成员申请加入之后,就由现有的成员进行投票,投计票超过半数就可以,反之则否。
  而如今帝国一共两个成员,李谈在沙陀的权利与朱邪狸等同,是以他根本不用问朱邪狸都能全权代表沙陀。
  当然,李俶不用问都知道,朱邪狸肯定是无条件支持李谈的。
  那么问题来了,一共两方,其中一方表示了反对,另外一方表示赞同也没用啊,并没有超过半数。
  后来这三个国家……就都成了大唐的版图。
  嗯,李谈特地跑过来一趟,带来了比大唐先进许多的船,还是战船,然后撺掇着李俶联合出兵,直接占领这三个小国得了。
  李俶当时还很奇怪,同意这三个国家加入联合帝国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动兵呢?
  结果不一样吗?
  李谈当时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打下来的话就是大唐的版图,而他们是大唐子民,一切都要按照大唐的律法来。现在你敢让沙陀按照大唐的律法来吗?
  其实说白了就是有没有主权的区别,当然这年头对于主权的含义都还不是特别了解,是以李谈解释的就比较多一些。
  李俶听懂之后,就同意了联合出兵的提议。
  然后……李谈就提供了一部分的战舰和海军。
  在看到沙陀有水军的时候,李俶是震惊的:“沙陀的水已经多到能打水战的地步了吗?”
  那是内陆啊,你搞水军做什么?
  李谈当时就给了一句话:“未雨绸缪。”
  李俶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他绸缪的是啥,不过,李谈手下的战舰和水军是真的凶猛。
  倭国和高句丽基本上都没有反抗的余地。
  当然,不提船和兵,就从武器上他们都落后了一节,李谈的士兵手上甚至有拿手铳的,而那两个国家的士兵还在拿着冷兵器。
  大唐随行的文武官员第一次感受到了武器先进的重要性,同时再一次决定如果不能彻底赢过沙陀,那就不要跟沙陀为敌,至少在沙陀表现出敌意之前,不要跟沙陀起冲突。
  反正在朱邪狸执政期间,他们倒也有信心。
  这三个国家被纳入大唐版图之后,李谈自然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好处——进一步降低了沙陀与大唐之间来往的关税。
  不得不承认,虽然沙陀现在看上去很富裕,但是论物种丰富和各种天然资源,还是比不上大唐的。
  现在他的很多研究原材料都依赖于大唐,然后每次购买这些原材料,交的关税都让他心疼。
  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是他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只是降低关税,短时间内是赔钱。
  但是放长远来看的话,还是十分划算的。
  因为有这三个小国的前车之鉴,李俶怀疑李谈一直不肯让吐蕃加入是不是也对吐蕃有想法?
  只不过吐蕃显然也知道了之前被拒绝的国家的下场,所以伴随着这一次的申请书而来的是陈列在边境的士兵。
  李俶好不容易在这十年之内让大唐缓过了一口气,渐渐的将羁縻州的权利收了回来,并且一点点学着沙陀将权利集中。
  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刻,他一点也不想跟吐蕃起冲突。
  他想了想直接将鸿胪寺卿招过来问道:“沙陀和皇可曾回信?”
  沙陀和皇指的就是李谈,之前大概是觉得国力够了,朱邪狸直接登基为帝,并且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他是皇帝,李谈也是皇帝,于是沙陀一时之间出现了两个皇帝。
  都是皇帝也要有区分啊,在沙陀内部区分就是对朱邪狸口称陛下,而对李谈口称圣人。
  反正李谈坐镇学宫,这些年来为沙陀,为大唐培养了无数学子,并且研究出了许多东西,称一声圣人绝不是夸赞。
  而到了别的国家,大家想了想干脆就用自称呼他们,朱邪狸是星皇,而李谈则成了和皇。
  鸿胪寺卿面无表情说道:“刚来的消息,不过沙陀那边说,两位皇帝都不在国内,是以他们只能转达圣人的意思,而不能做决定。”
  李俶微微一惊:“什么?都不在?他们去哪儿了?”
  鸿胪寺卿说道:“阿拔斯王朝向沙陀提交了加入联合帝国的申请,两位皇帝一时兴起,便去考察阿拔斯王朝是否有资格加入帝国。”
  李俶:……
  这就是找个借口出去玩吧?
  他算知道为什么鸿胪寺卿面无表情了,实在是……这个也不知道做什么表情好。
  李俶一时之间颇有些心里不平衡,凭什么他兢兢业业累死累活的干活还比不上这俩动不动就跑出去玩的?
  李俶愤愤不平了一会之后说道:“再去一封信,问问和皇今年大祭是否还回来。”
  鸿胪寺卿无语地看着李俶半晌,觉得这个问题简直就是个废的,和皇哪年不回来参加大祭?
  当然,礼部倒是不太希望他回来。
  一开始的时候和皇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回来都是用迎接亲王的礼仪迎接的,最多也就是隆重一点。
  结果后来人家登基了,从地位上讲跟他们的圣人是平起平坐的啊。
  再回来的时候那就不能用原来的礼仪了,哪怕李谈不介意,他们也不能被人说不懂礼,尤其是他们与沙陀乃是兄弟之邦。
  于是每次李谈回来,礼部都兢兢业业,仿佛要蜕一层皮一样,生怕哪儿做的不好,让圣人不高兴,让和皇不高兴。
  久而久之,虽然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但礼部每次都要耗费许多金钱来迎接李谈。
  李谈虽然也会带来各种方物,一般都比他们花的要多,但那些东西是给户部的啊。
  礼部受苦受累还得不到什么,真是委屈极了。
  鸿胪寺卿一边想象着礼部尚书即将皱起来的脸,一边准备去给沙陀那边去信。
  哎,什么时候大唐的传递能有沙陀那么迅速就好了,听说……沙陀还在建设什么轨道。
  新鲜的事物总是让人好奇的。
  只不过鸿胪寺卿还没有发出国书,那边宫中就有常侍过来告诉他:不用写了。
  鸿胪寺卿满脸茫然:“啊?”
  常侍的表情十分难以形容:“沙陀跟阿拔斯王朝打起来了。”
  鸿胪寺卿:?????
  鸿胪寺卿满头问号,在宫里的李俶也是满头问号。
  在收到兵部传来的消息的时候,他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
  结果万万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李俶内心懵逼,但表面上十分镇定问道:“可是阿拔斯王朝冲撞了那两位?”
  想一想沙陀这些年跟阿拔斯王朝的恩恩怨怨,当然最主要是阿拔斯王朝明里暗里吃了许多亏,压根就没从李谈手上占到过便宜。
  是以如果他们选择在李谈和朱邪狸过去的时候给个下马威什么的,热闹这两位,他也不是很奇怪。
  不过如果真是这样,那阿拔斯王朝的王也太过智障,被打不冤。
  就在李俶猜测原因的时候,原因被送了过来。
  他看到这个原因的时候,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李谈。
  无耻?狡猾?
  他听说过很多开战理由,但就是没听过有人会为了宠物跟一国开战的!
  是的,宠物。
  李谈给出来的理由就是他养的宠物海鸥在天上飞,结果被射杀,而阿拔斯王朝却拒绝交出凶手。
  李谈认为这是对他的蔑视,这不能忍啊。
  李俶将消息放在御案上,想了想决定做一件想做很久,但碍于身份一直不好做的事情:甩锅!
  于是他直接让鸿胪寺卿给吐蕃赞普写了国书:去找沙陀皇帝吧,找他们俩谁都行,反正是他们不同意的,与我无关。
  作者有话要说:  只想看日出扔了1个地雷
  无忧子他媳妇扔了1个地雷
  感谢两位小可爱的地雷么么啾
  读者“大头豆豆斗大头”;灌溉营养液+10
  读者“舞袖拂罗衣”;灌溉营养液+10
  读者“颜未若”;灌溉营养液+5
  读者“来催更的喵”;灌溉营养液+1
  感谢小可爱们的营养液=3=


第181章 
  吐蕃赞普在收到这封信之后; 脑壳都是大的; 他怎么会不知道否了他加入联合帝国申请的就是沙陀?确切说就是和皇李谈?
  可他一而再再而三给李俶写国书就是不想去招惹那两个煞神啊。
  当年他可是亲眼看见……好吧,算不上亲眼看到,但是却是见证了吐蕃原本在突厥一路横行; 结果就因为他叔叔手贱去招惹了一下当时看起来还很弱小的沙陀,结果就被一路从突厥又胖揍了回来。
  原本威风凛凛的吐蕃大军被追的像条狗。
  那个招惹了沙陀的叔叔当时就死了; 后来他又死了一个叔叔,残疾了两个舅舅,然后他爹也硬生生被气死了。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沙陀会打上来; 所以没有人想要做亡国之君,这个吐蕃赞普是没人想要然后丢给了他。
  他也做的战战兢兢,仔细约束着人不敢进犯大唐也不敢进犯沙陀; 尤其是当这两个国家强强联合,一天比一天更强之后,他就再也不敢有什么别的心思了。
  只是这样下去不行啊; 吐蕃赞普多少也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等沙陀跟大唐休养生息差不多之后; 吐蕃还能不能活下来就是个未知数了。
  尤其是倭国、高句丽、渤海国相继被揍之后; 吐蕃赞普更是一听到消息就腿软。
  他想了想; 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开始孜孜不倦的写国书,就一个要求——我想加入联合帝国,什么条件都可以。
  潜台词就是:求放过QAQ
  然而李谈的回绝让他心有点凉,可是不努力的话,就不是心凉; 而是人跟着凉了啊。
  于是吐蕃赞普继续写国书,并且给李俶送了不少好东西,也经常派人去沙陀朝见,完全承认这两个国家宗主国的地位。
  就是他还不太敢给朱邪狸和李谈写国书。
  不过现在这俩人好像不在沙陀国内,那么写国书过去大概率是政事堂批复,虽然政事堂也要过问两位皇帝,但只要国书不是李谈或者朱邪狸亲自看就行。
  他怕这俩人回头找个他的国书字写的不好看的理由,就打过来了。
  没见阿拔斯王朝现在被打成什么样了吗?
  生存在海边的国家,最引以为傲的海军被内陆国家的水军按着揍,这简直让人猝不及防。
  以前吐蕃赞普就知道沙陀的实力很强,但是现在他不得不再一次将对方的危险等级提高。
  而且以后必须分析沙陀的动向,他们肯定早就想对阿拔斯王朝动手,否则为什么要配备水军?武器还配备的很好?
  至于那个宠物被杀的借口……谁信谁蠢。
  沙陀又不靠海,哪儿来的海鸥当宠物?
  就在吐蕃赞普内心吐槽的时候,朱邪狸也有些无奈:“你就不能找个更好一点的理由?”
  李谈转头看着他:“难道要找阿拔斯王朝的公主太丑的理由?别逗了。”
  阿拔斯王朝这次本来选出了两位公主,想要把她们嫁给李谈跟朱邪狸,不求做皇后,也不求什么名分,只要李谈跟朱邪狸收了她们就行。
  以正常思维来看,这种联姻实在是太正常了,为了维持两国邦交,一般送来的公主都会收下,与喜欢无关,哪怕是只母猪也得要啊。
  然而沙陀国从上到下都知道李谈跟朱邪狸的关系,在这两个人选定静忠王将来的儿子过继为继承人之后,所有人都不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发表意见了。
  当然也有一些家族想要将自己家的孩子送进去,不求动摇他们其中一人的位置,只要有宠就行。
  有些家族甚至异想天开的准备了漂亮的男孩子悉心培养,打算送进来。
  朱邪狸对这种事情简直是深恶痛绝,知道有人要给他送人,他生气,知道有人要给李谈送人,那就不是生气,是爆炸了。
  阿拔斯王朝正好就踩在了朱邪狸的炸点上,是以这次并不是李谈主动要打的,而是朱邪狸无法忍受。
  但是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像个野蛮人,无论打谁都要有一个堂堂正正的借口,这边朱邪狸还在绞尽脑汁的时候,李谈已经让袁哲和田神功抄家伙开动了。
  理由……那个理由他当时听了就差点把嘴里的水喷出去。
  不过哪怕觉得李谈的理由太过胡扯,他想了想似乎也没有别的更好的理由。
  最后也只好默认:“算了,接下来我们去哪里?”
  李谈摸了摸下巴看着舆图说道:“继续往西啊,你看这份舆图到了阿拔斯王朝再往西就没多少了,你不想去看看世界有多大吗?”
  朱邪狸看着他问道:“你是不是忘了你该回大唐了?”
  李谈微微一愣捏着手指头算了算时间,叹气说道:“算了,回去吧。”
  结果李谈回去的时候,正巧遇到吐蕃的国书送到,他看了看吐蕃赞普写的国书,十分感慨说道:“这个语气可真是……谁能想到当初吐蕃强盛到只能让大唐被动防守呢?”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过我们发展的快,十年足以,你还是准备拒绝吗?”
  李谈想了想说道:“我们的军费最近消耗有点大,算了,同意吧。”
  朱邪狸轻笑一声,而政事堂则松了口气,生怕李谈一拍御案来句把吐蕃也打下来。
  当初因为没少打仗的原因,许多人都对李谈掌管财政有异议,您不是皇帝吗,皇帝哪里有统领一个部门的?只要总领全局就可以了啊。
  然而谁都没想到李谈在经济方面居然也有所建树,沙陀作为内陆,也的确有被称为海的内陆湖,非常大,可再大也比不过海啊。
  所以沙陀的水军一部分是在湖里练,一部分是在海里,而这个海就是征用的大唐的海岸。
  而他们距离大唐最近的海岸线至少也有上千里,这就是一笔庞大的支出,如果不是李谈开源节流样样都做得好,哪里能支撑的了这样的消耗?
  不过,打阿拔斯王朝他们还是同意的,毕竟打下来之后,沙陀就没有短板了,有内陆也有海岸线,而且那边的土地也还算富饶。
  这么一想,李谈不打算继续打吐蕃,可能也是因为吐蕃穷吧。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李谈不打吐蕃,是因为他估算了一下,就算现在不动手,吐蕃在缓过这口气来之后,也要四分五裂。
  当初这位吐蕃赞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