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超级战舰(彩虹)-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要求萧宇所制造的仪器。不仅要有极高的功率——没有足够高的功率根本就无法搬运质量这么巨大的物体,也要有足够高的防护能力,每一个仪器,都至少要有相当于市级战舰的防护能力。而搬运一个河系,所需要的这样的仪器至少在千亿之数,也就相当于,萧宇要制造出千亿艘市级战舰,这是何等庞大的工程?

这还只是科技成熟之后建造工程方面的难题,更大的难题在于科技支撑上面。就像萧宇很早就有了摧毁恒星的能力,可是一直到五级文明程度才有了搬运恒星的能力一般,摧毁这个类星体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要搬运它,那可就千难万难了。

科学号星团级飞船是在萧宇的战舰集团之中,除了人类号飞船之外最为重要的一艘。自从踏入到七级文明之后,是科学号飞船支撑起了萧宇的科技进步。在这科学号飞船里面储存了数不清的珍贵试验材料,试验数据,有无数项目正在以科学号飞船为依托在这里茁壮成长。它只拥有极少的战力,在防御力,机动性方面,甚至要超过梦想号星团级战舰,可以和人类号战舰比肩。

此刻,科学号飞船又一次承担起了搬运类星体这一项至关重要的科研任务,萧宇将新式电脑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计算力都倾注到了科学号飞船上面,而其余的计算力,则放到了庞大的建设任务之中。

制造这些仪器的科技虽然还没有研发出来,可是先期进行一下建造任务,总归是可以节省以后的时间。在萧宇的操纵之下,数量庞大的战舰群开始在类星体的吸积盘之外大规模的拦截伴星河系所输送过来的物质,大量的工厂开始兴建,众多的太空基地开始出现在这片混乱而狂暴的星域之中。

在科学号飞船之中一个巨型实验室里面,有一个按照等比例缩小的类星体模型在这里。萧宇的庞大计算力完善的将它支撑了起来,外部散布在类星体边缘的数千万个探测器则实时的将各种观测数据传递到萧宇这里来,然后经过萧宇的处理,就在这个模型上面呈现了出来。

就算按照比例缩小了,可是这个类星体模型还是具有十几米的直径。它就这样悬浮在巨型实验室的半空之中,高速旋转的吸积盘,高速喷射的喷流,巨量如同洪水一般涌过来的物质补充,都在这里按照最为真实的模样重现了出来。

萧宇正在按照自己的推断,在自己的脑海之中不断的调整一些物理参数,或者将这个区域的空间曲率增大,或者将那个地方的空间曲率减小,试图在这模拟之中,先期完成搬运类星体的任务。

现在已经是第数百万次试验了,在这数百万次的试验之中,没有一次试验获得成功。搬运类星体实在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任何一个微小参数的改变,任何一次微小的错误,这数千亿个空间弯曲仪器任何一个仪器出现了错误都可能会影响到全局,从而导致整次计划完全失败。在模拟之中萧宇还可以重头再来,而在真正的行动之中,一次失败,很可能萧宇就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了。

因为搬运一个河系和搬运一颗恒星不同。它的密度太大,质量太大,这就要求空间曲率必须要达到一个极其惊人的程度才可以将它搬运走。就像带着一块石块上山没有什么问题,就算失败了自己也没有事情,可是推着一个大石球上山的话,一旦失败,大石球滚下来就可能将自己压死了。

同样的,在搬运这个类星体的时候失败的话,极高的空间曲率可能会导致某些不可预料的后果。它可能会让这个类星体整个儿崩溃,到时候,相当于几十亿颗太阳质量的庞大吸积盘会猛然爆散,萧宇就算已经是七级文明都没有办法躲避这种程度的攻击。

所以萧宇必须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萧宇很可能只有一次机会。萧宇也在思考,为了一个推论而去做这样危险的事情,去搬运一个类星体是不是值得。毕竟萧宇并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把握。可是思考之后的萧宇最终还是决定这样去做。这毕竟是推论之中最有可能成功的一个办法。

稍微镇定了一下心神,萧宇下达了指令,不知道是第三百万次还是第五百万次试验开始了。萧宇同时在这个类星体等比例模型的周边近千亿个点同时做出了调整空间曲率的指令,立刻,调整了空间曲率之后所会发生的反应,借由物理定律的计算实时的反映到了萧宇的脑海之中。

萧宇的精神全神贯注的倾注在这里,根据当前所接到的数据回报,萧宇下达了新的一条指令。于是,这近千亿个点的空间曲率程度再一次开始了变化,有的增大,有的减小,有的则按照某种频率上下波动,种种种种,在这近千亿个点之中,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萧宇的精神就同时操控着这近千亿个点,在这里不断的变化。

忽然之间,这个类星体模型在这个巨型实验室之中消失了。失去了类星体模型的光源照耀,这个实验室几乎在一瞬间就变成了一团漆黑。而萧宇在这个时候则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类星体模型确实是从可见宇宙之中消失了,因为它已经进入到了曲率空间之中。既然可以进入到曲率空间,那么最为艰难的一步便已经度过,之后的任务就简单了许多。

“一直忙碌到了现在,近百年的时间都过去了,直到现在为止,我终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了啊……”萧宇默默的感叹着。

第九百一十四章建造任务

最为繁杂艰难的一道技术难题已经被攻破,从此刻开始,萧宇的搬运类星体行动就正式进入到了行动阶段。

而到了现在,时间距离萧宇第一次开始尝试离开这里,已经过去了将近一百年时间了。

“音乐文明留给我的时间大概是四百年,算上科技的研发,仪器的制造以及布置,还有调试等等,大概也要花去我三百年不到的时间吧。它们看的还真准,它们早就明了了我的能力……”萧宇暗暗的叹息了一声,“搬运一个河系,这个工程量实在是太庞大了,普通的七级文明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也只有我这种类型的存在才有能力进行这样巨大的工程。”

先期已经有几千个庞大的太空基地建设完毕了,这些建设基地在后续科研的支撑之下已经开始了运转,开始了制造萧宇设计的那种仪器。而面对起搬运这个类星体所需要的庞大仪器数量来看,仅仅几千个太空基地是远远不够的。在后续,还有几十倍于此的庞大太空基地正在建设之中。

太空基地没有必要距离类星体太近,所以相对来说,它所受到的类星体的影响也就少了许多。这为萧宇节省了许多事情,否则的话,萧宇还要费尽心力来为它们建造防护设施。

萧宇手中所拥有的数百亿艘战舰在这一刻全部拥有了其余的使命。它们从战舰变成了运输舰,承担起了在不同的太空基地之间转运物资。以及捕捉外来星体的任务。

数量庞大的物质时刻在跟随着浩浩荡荡的星流,从遥远的伴星河系来到这里,在这股星流之中。所拥有的不仅仅是星际尘埃这样的东西,还有体积和质量都十分巨大的矮行星,岩质行星,气态行星存在。甚至于偶然之间还有一颗恒星过来。

这个类星体距离伴星河系大概有八十万光年的距离,而这股庞大星流的前进速度平均在一千五百公里每秒左右。也就是说,这些物质从伴星河系之中来到这里,需要在浩瀚的太空之中长途跋涉超过一亿五千万年才可以到达目的地。很悲哀的一件事情是。在如此漫长的长途跋涉之后,迎接它们的不是目的地的美丽风景,而是一个肃杀的超巨型黑洞。这是一躺只有去程。没有返程的单途旅行。被这个超巨型黑洞吞噬掉,是它们唯一的结局。

不过这个伴星河系整个河系之中的所有星体,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最终都会被这个超巨型黑洞吞噬掉,区别只在于时间早晚而已。这样来说的话。在黄泉路上。这些星体都还有伴,不至于太过孤单。

“比起被黑洞吞噬掉,被我捕捉然后改造,相对起来算是一个更好一点的结局吧。”萧宇百无聊赖的想着,操纵着一只市级飞船编队,靠近了一颗正在高速冲来的大概有火星大小的星体。

在近期来说,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巨大的星体被萧宇捕获了。这一颗行星被全部精炼,制造成产品之后。至少可以支撑起萧宇数百万台相关仪器的制造。

于是萧宇的舰队开始了捕捉进程。这只市级飞船编队先是释放出了一只微型登陆舰队,在到达这颗行星的表面之后。提前制造好的行星推动仪器就被安置在了它的上面,在行星推动仪器的强力推动之下,这颗行星的速度很快便减缓了下来,最终被萧宇推动着飞向了萧宇的庞大建设工地之中。在那里,它将接受下一步的改造,将会有仪器对它进行全息立体扫描,它的元素构成,矿藏储量,可用物质分布情况等都会被萧宇知道。然后按照不同的情况安排开采方案。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这一颗行星就会被萧宇完全消化干净,然后无用的物质残渣就会被萧宇扔到垃圾堆之中去——在自己旁边的这个巨型黑洞的胃口可是好得很,给什么吃什么,从来不会挑食。

有些时候,一些星体也会因为没有多大价值而被萧宇直接放弃掉,直接放任它们被这颗黑洞吞噬。它们在到达黑洞的吸积盘之前基本上就已经被撕扯成了长条状,巨量的物质会和黑洞的吸积盘产生猛烈的撞击,每一次大型星体被撕碎撞击的过程,都会引发新一轮的狂暴能量辐射。对此萧宇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

行星的话还好一些,恒星被撕碎的过程就要更加激烈了。恒星在被撕碎的过程之中同样无法逃脱被撕扯成长条状的结局,只是这个过程会壮烈许多。

恒星在被撕碎之前,因为它自身也存在着引力——正是在它自身的引力之下,它才保持着球状结构,在它靠近这个超巨型黑洞的时候,黑洞的引力会和它自身的引力发生交战,并且,黑洞的引力会随着它不断的靠近而逐渐占据上风。

在黑洞的引力强度超过恒星自身引力的那一瞬间,有趣的事情就会瞬间发生。在这一瞬间之前,恒星虽然已经被拉扯成了椭圆状,但是它还保存着自身的完整结构。而在这一瞬间之后,一切都将大为不同。恒星的稳定结构将会被瞬间打破,它自身的物质会瞬间喷涌而出,以长条状的形状涌向黑洞,就像是忽然之间从它上面跳出了一条火龙一般。黑洞的体积很小,于是这条火龙会完全将黑洞盘绕起来,完全掩盖起它的踪迹,看起来倒像是从恒星上面跑出来的火龙将黑洞吞噬掉了。

不过面对起黑洞,恒星始终只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家伙。这条火龙实质上是恒星物质向黑洞转移的传送带,它在拼命的汲取着恒星上面的物质,这个过程按照运转轨道以及引力大小,质量大小的不同可能会持续上几天到数百万年不等的时间。但是一旦到了这个地步,恒星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了,它难逃一死。

在这庞大的类星体旁边,这种星辰生灭的景象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一颗星辰,在这里只是最为微不足道的存在,死了就死了,最多是在临死前爆发出一场能量辐射而已,就这也会被类星体的光芒完全掩盖住,丝毫不引人注意。

在确定了要采取搬运类星体来作为逃脱的办法之后,萧宇的心神就完全镇定了下来。在用庞大的计算力进行庞大的建造任务的同时,萧宇也会抽出闲心,来欣赏一下这些美景。

“这一路走来,我错过了多少美景啊。”萧宇甚至在心中生出了这样的感叹,“一直都是观察研究,观察研究,反倒忽略了许多其余的东西。”

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中,萧宇的建设任务在飞速的进展着。时间在悄悄的过去,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巨量的物质被转化成了仪器,然后负责着运输任务的战舰就会将他们运送到预定之中的位置去。这种忙碌的景象一直持续了两百多年的时间——这个时间要比萧宇预定之中的时间提前了几十年。

“唔,看来我当初小看了我的建造能力了。”萧宇暗暗感叹着,“计算力获得了千倍的发展,所带来的建造能力的突破也是天翻地覆的。好了,现在所有的建造任务基本上完成,下一步就该调试,试验了……”

这一阶段的任务量要少一些,可是更加的繁琐。萧宇需要不断的观测,不断的计算,不断的调整,萧宇甚至需要实时的观测星流之中那些汇聚而来的物质的流量,因为这些物质的加入会改变类星体的总体质量,而萧宇的空间弯曲行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质量参数来作为支撑。这就意味着,或许上一刻萧宇的布置还是完美的,可是下一刻,一颗行星闯了进来,萧宇的布置就会被完全打破。

一台足足有地球之上珠穆朗玛峰大小的巨型仪器静静的悬浮在太空之中,在它上面足足有数千万个微型推进器在负责为它调整位置。它的位置精度甚至于要达到毫米级,而这样的仪器,在整个类星体周围有近千亿个。

萧宇的计算力开始往这里倾斜,每一台仪器都在萧宇的亲自操纵之中。在萧宇背后,更为庞大的观测仪器负责为萧宇实时的提供情报,萧宇的大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高速的运转,在将这些观测数据通过换算,最终计算出这些仪器此刻该处于的位置。

这一阶段又耗费了萧宇二十多年的时间。而此刻,距离四百年的时间限制已经只剩下不足十五年的时间了。

“成败在此一举。”萧宇暗暗的想着,“忙碌了这数百年的时间,希望我的推测都是正确的……”

最后检查了一遍各处仪器,最后核对了一遍质量参数,位置参数,最后将这些重新计算了一遍,萧宇终于下达了命令。

“类星体搬运仪器启动吧。”

这道命令以实时通讯的方式同时被近千亿台仪器接收到了。就在这一瞬间,它们同时有了动作。

第九百一十五章远离的类星体

每一台搬运仪器都相当于是一个点,这近千亿个点互相之间的连线组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将这个直径有将近一光天的狂暴的类星体完全包裹了起来。在萧宇的模拟设备之中,这个类星体的影像,已经变成了像是一个巨大的蚕茧一般的东西。

这近千亿个点将一同发生作用,最终将这个巨大的类星体完全从可见宇宙之中分离出来,让它进入到曲率空间之中,在曲率空间里面推动着它前进,离开萧宇所处的地方。

“星流流量监控正常……外部星流将于三十秒之后传送来一颗质量为月球级别的矮行星,基于此星体引力影响,类星体搬运仪器将进行微调……类星体能量爆发频率正常,下一次能量爆发预计在二十一秒之后,类星体搬运仪器将微调如下……”

每一台搬运仪器上面都有数千万个微型推进装置,这数千万个微型推进装置负责调整单个的搬运仪器,而近千亿个搬运仪器,共同构成了这张巨大的网络系统。

因为巨大的引力影响,这个类星体以及它周围的吸积盘虽然明亮,却始终都是那种模模糊糊,分不清楚细节的状态。在现在,在这些类星体搬运仪器发动之后,这种模糊程度进一步加剧了。在萧宇的光学观测仪器之中,这个巨大的类星体开始像是透过大气层来看的星星一般,开始了不断的闪烁,而且闪烁的频率极高。

极高强度的光源高频率的闪烁。对于光学仪器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就像是沙漠之中的石头,因为昼夜温差极大,最后都会碎裂成碎石块形成戈壁滩一般。光度的闪烁也会对于光学仪器造成这种影响。在这一瞬间,萧宇的光学仪器至少被损坏了几十万个。

不过这一点早就在萧宇的预料之中,萧宇对此也做出了完善的应对策略。高性能的遮光膜通过自己庞大的计算力的调整,同样开始以极高的频率出现或者撤销,全力抵挡着这种光度变化对仪器的损坏。被损坏了几十万个光学观测仪器,还有至少数百倍于此的光学观测仪器在正常工作着。

这种极高频率的光源闪烁是因为空间的变化造成的。它的质量太大了,就算萧宇制造出了近千亿个搬运仪器。萧宇也不可能将它一下子弄到曲率空间之中去,只能通过这种不断的尝试,以及微小区域空间的协同合作来达成目的。

在持续了大概三十秒钟的高频率闪烁之后。闪烁的频率开始降低了下来,并且间隔时间开始变得越来越长。在它又一次出现又消失之后,它完全从这一片宇宙空间之中消失了踪迹。而失去了它的引力影响,这一片空间也开始迅速的恢复正常。

类星体的喷流足足蔓延出数百万光年远。萧宇自然不可能将它的喷流也全部纳入到自己的搬运范围之中。所以。在展开搬运的时候,这股喷流就被萧宇采用极其先进的空间科技暂时截断了。忽然失去了后续物质的补充,可是已经喷射出去的喷流还在维持着极高的能量以及速度,所以在此刻的萧宇看来,那两束喷流就像是两条狂暴的巨龙一般,以极高的速度向着外部逃逸而去,一瞬间就逃出了极远的距离,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除了这两束正在高速远离的喷流之外。呈现在萧宇面前的,是一片深邃的漆黑。引力的本质其实也是空间的弯曲。在被搬运到曲率空间之后,它的引力就已经被隔绝掉了,无法再传递到常规宇宙之中来。而引力的传播无法突破光速,也就是说远在一定距离之外的那个伴星河系,或者星流,还无法受到这个庞大类星体忽然之间消失的影响。所以在现在就发生了这样一幕诡异的情景。

庞大的星流还在滚滚而来,在它里面所蕴含的无穷物质原本是要受到类星体的引力影响而汇聚到它的庞大吸积盘之中去的。可是现在这个类星体忽然之间消失了,它们因为距离足够近,所以在极短的时间之中就感觉到了这种引力变化。失去了引力加速度,它们立刻就开始了按照自己的惯性来行驶。加入它们之前沿着近圆形轨道绕着吸积盘运转的话,在感受到引力消失的这一瞬间,它们将沿着自己轨道的切线飞出去,开始匀速直线航行。

庞大的星流就这样四分五裂,星流就像是一条奔腾而来的河流,到这里他们就像流入到了大海之中一样,它们再也不会受到其余星体引力的影响,在这里它们将变得自由自在。

“如果我将类星体搬运的足够远的话,失去了类星体引力的影响,它们自身之间互相的引力就会占据上风。预计它们最终将会自己凝聚起来,在这里形成一个微缩版的小河系出来。如果星际尘埃数量足够多的话,在这里还会诞生恒星,它们同样有可能最终演化出生命来。”

宇宙之间星体的演化就是这样奇妙。类星体已经从可见宇宙消失,星流已经散乱,萧宇的注意力还紧紧的放在那近千亿个搬运仪器上面。

实时通讯设备在详尽的告知曲率空间之中的情况。曲率空间就像是一张球状的膜,在这个巨大的膜的包裹之中仍旧是正常的空间。所以类星体的运转并不会受到这种影响。它仍旧具有高速旋转的吸积盘,在它的两极仍旧有具有极高能量的喷流喷射出来。

这个类星体已经被萧宇搬运到了曲率空间之中,那两束喷流自然不可能直接从曲率空间蔓延到可见宇宙之中来。事实上,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话,这也就代表着萧宇的搬运行动完全失败了,到时,狂暴的时空乱流会引发难以预测的情况,甚至于整个类星体都可能会崩溃,就躲在一边的萧宇也难以幸免。

为了应对这两束高能喷流,萧宇可是着实费了一番脑筋。在这里,萧宇营造出了极其坚韧的空间迷宫模型,通过空间的变换来消磨着这两束高能喷流的能量,在耗尽它们的能量之后,这些物质就会被重新被抛散到类星体的吸积盘之中去。这个过程,就像是地球时代,一台强劲的水泵不断的将水抽向高处,然后在高空这些水又化作了雨降落下来了一般。

在萧宇的手段之下,这个类星体暂时变成了一个内部循环系统。没有任何外来物质来补充它,也没有任何它自身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空间去。

萧宇的舰队就留在原地,在这里静静的等候着。一个类星体的能量实在是太庞大了,就算有近千亿个搬运仪器共同来分担这些压力,这些仪器也不可能支撑太久。萧宇所预定的搬运距离是两光年。这个距离已经超过了萧宇之前所测定的,自己和类星体之间的极限逃离距离零点八光年这个数字。

到现在为止,这个类星体在萧宇的搬运仪器的作用之下,已经被搬运了零点一光年的距离。既然可以搬运动,那么就代表萧宇的搬运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在接下来,只要继续维持下去就好。

萧宇耗费了极大心血所制造出来的搬运仪器承受住了严峻环境的考验。它们的搬运速度虽然十分缓慢——速度只有不到一百倍光速,但却一直在平稳的运转着。偶然有搬运仪器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损坏,它们也早就在失去工作能力之前被萧宇用备用仪器平稳的替换了下来,而不会影响到这整个精密的整体。

搬运的距离在逐渐的增加着,从零点一光年增加到了零点二光年,又一直逐渐增加,一直增加到了零点七九光年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